395人收藏
共61首歌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
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探索。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
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
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
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是理想的境界;重
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
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
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
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冬之旅
》、《天鹅之歌》,等,就是浪漫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
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
声范围及表现力,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
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乐派作品则像水彩
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
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
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
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Gabriel Fauré: Romances sans paroles (3) for piano, Op. 17 - No. 3 in A flat major
福雷: 降A大调【三首无词浪漫曲】 Op.17,第三首。 专辑:《Fauré: Piano Music complete》 《三首无词浪漫曲》 Op.17,作于1863年。其中的第三首是福雷被演奏次数最多的钢琴作品之一。本曲是三首中第三首, 降A大调,2/4拍,中速的行板。 本曲现由著名的法国钢琴演奏家Jean-Philippe Collard钢琴演奏。 |
Jean-Philippe Collard | 01:51 |
02 |
Gabriel Fauré: Songs (2) for voice & piano, Op. 1 - No. 1. Le Papillon et la fleur
福雷: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歌曲(2),Op,1,第一首,勒帕皮隆和拉弗勒。 专辑:《Fauré: Mélodies/Lieder(Intégrale des Mélodies / Complete Songs)》 本曲福雷【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歌曲(2)】,Op,1,作于1861-1862。 本曲现由荷兰女高音-Elly Ameling与法国男中音- Gérard Souzay演唱及美籍钢琴家-Dalton Baldwin钢琴伴奏。 |
Elly Ameling | 02:05 |
03 |
Franz Schubert: Heidenröslein, Op. 3, No. 3, D. 257
舒伯特:野玫瑰 Op. 3, No. 3,D 257。 专辑:《Schumann, Schubert, Schoenberg, R. Strauss(舒曼、舒伯特、勋伯格、理查德·施特劳斯)》 《野玫瑰》是德国大文豪歌德1771年在史特拉斯堡所写出,而在1799那年出版的一篇诗章。这首诗篇有众多的著名作曲家曾经为它谱过曲,其中最有名的是也为歌德其他诗篇谱过曲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野玫瑰》(Hedge Rose)这首歌曲的由来,出自一个温馨的故事——有一天,在舒伯特教完钢琴课的回家路上,在一旧货店的门口看见一位穿着破旧的小孩手持一本书及一件旧衣服欲出售,舒伯特见状起了同情心,虽自己生活上并不富裕,却将身上所有的钱与小孩交换了那本书,接过来一看是德国作家哥德的诗集,随手一番就看到了《野玫瑰》这首诗,顿时间被诗中的文字所触动,脑海中出现跳跃的音符,越往下看,音符不断涌出,灵感涌出一发不可收拾,舒伯特急忙回到家里,赶快将脑海中的音符写下来,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就因一颗善良的心加上才华的涌现而诞生了。 本曲现由美国著名女高音Arleen Augér(阿琳·奥格尔)演唱,钢琴伴奏Dalton Baldwin。 |
Arleen Augér | 02:14 |
04 |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s (21) for orchestra, WoO 1 - Hungarian Dance No.5 in G minor Allegr
勃拉姆斯:【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 WoO 1,G小调,第五首,快板,活泼地。 专辑:《David Oistrakh Edition》 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是由21首“四手联弹”钢琴小曲所组成的曲集,虽然每一首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不尽相同,却都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卜赛民族音乐的特色。 勃拉姆斯因为当时的小提琴演奏家雷梅尼 (Remenye, 1830—1898)的推荐而喜欢上匈牙利舞曲,这些匈牙利舞曲中其实已糅进了吉普赛舞曲的成分。勃拉姆斯的这套《匈牙利舞曲》集共21首,原为钢琴四手联弹而作,后改编成管弦乐。 本曲是二十一首中的第五首,G小调,快板,活泼地。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俄罗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David Oistrakh(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演奏。 |
Abram Makarov | 02:27 |
05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1, Arr. Fritz Hoffmann - Intermezzo
比才:歌剧《卡门》第一组曲,第三首,间奏曲。 专辑:《Bizet: Carmen & L'Arlésienne Suites(比才:卡门组曲、阿莱城的姑娘组曲)》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秋。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本曲是歌剧《卡门》第一组曲,第三首,间奏曲,美丽的西班牙田园风光。 本曲现由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蒙特勒交响乐团)出演演奏,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著名指挥家Charles Dutoit(夏尔·迪图瓦)指挥。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2:38 |
06 |
R. Strauss: Vier letzte Lieder - 1. Frühling
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第一首,春(Frühling)。 专辑:《Richard Strauss: Four Last Songs (Classic FM: The Full Works)》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1947年至1948年写出最后的杰作,女高音和管弦乐的《最后四首歌》。最后四首歌(德文:Vier letzte Lieder)乃理察•斯特劳斯之最后作品,作于1948年(当时他已年届84岁);该曲专为女高音及乐团所作,但却要到1950年5月22日才正式于伦敦作首演—首演时由福特万格勒所指挥之伦敦爱乐者乐团演出,并由女高音洁丝汀•弗勒斯达德 (Kirsten Flagstad)演唱。可惜的是,斯特劳斯本人却无缘目睹该次首演,因为他已经在1949年逝世。 本曲是第一首:春(Frühling) 歌曲文本(德文原词连中文翻译): In dämmrigen Grüften träumte ich lang von deinen Bäumen und blaue Lüften, Von deinem Duft und Vogelgesang. 忧伤的山谷里, 长久以来,我梦见: 梦见你的树木与蓝天, 梦见你的香气和鸟语。 Nun liegst du erschlossen In Gleiß und Zier Von Licht übergossen Wie ein Wunder vor mir. 现在你来了: 穿戴华美 灿烂地闪耀 在我眼的你像个奇迹。 Du kennest mich wieder, du lockest mich zart, es zittert durch all meine Glieder deine selige Gegenwart! 你还认得我, 温柔地拥抱我。 我四肢发抖— 全因你的辉煌! 本曲现由Metamorphosen Berlin出演演奏,英籍匈牙利著名指挥家Sir Georg Solti(左尔格•索尔蒂)指挥。 |
Sir Georg Solti | 03:23 |
07 |
Edvard Grieg: Lyric Pieces Op. 43 - To Spring
格里格:钢琴抒情组曲,第三卷 Op.43,第六首,致春天。 专辑:《Edvard Grieg Edition (CD1-12)》 格里格一生共作有10集《抒情小品》,共66曲。是格里格自1864年(21岁)起,历经37年时间所写成的,都很短小,也非常精美,早已成为钢琴家们争相表现自己才能的曲目。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对格里格的音乐有一句著名的评语:“听格里格的音乐,就像品尝埋在雪里的粉色糖果。”《抒情曲集》就是这么样的一个“糖果盒子”,曲曲玲珑剔透,坚持“用少许词语说出许多东西”。这正是格里格的追求:“我永远热爱明朗和简短,甚至我的口语(挪威语)也是明白而精确的。在我的艺术中,我也力求达到这种精确。” 全套《抒情小品》有十卷(66首)本曲是第三卷,第六首,致春天 ,升F大调,热情洋溢的快板。 本曲由Brilliant Classics唱片公司在2006年01月01日出版专辑《Edvard Grieg Edition (CD1-12)》disc 5中的第六首,也是乐迷聆听最多的一首,让我们领略到格里格:细致婉约、风格隽永的挪威和声配置、节奏音型浪漫主义感情色彩...... |
Edvard Grieg | 03:27 |
08 |
Robert Schumann: Kinderszenen, Op.15 - VII. Träumerei
舒曼:童年情景, Op.15 - 7. 梦幻曲。 专辑:《Ultimate Classical Piano: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钢琴古典名曲选集)》 《梦幻曲》是舒曼钢琴组曲《童年情景》 Op.15,十三首小曲中的第七首,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本曲现由以色列著名钢琴演奏家Ilana Vered钢琴演奏。 |
Ilana Vered | 03:35 |
09 |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8 in E flat - "Symphony of a Thousand", Part One: Hymnus "Veni creator sp
马勒: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第一部分,赞美歌:"Veni, creator spiritus"。 专辑:《Mahler: Symphonies Nos. 8 & 10(马勒:第八、第十交响曲)》 马勒的《第八交响曲》,降E大调,作于1906-1907年,1910年9月12日由马勒指挥在慕尼黑首演。这首交响曲编制庞大,因需千人演奏演唱,故称《千人交响曲》。《降E大调第八号交响曲“千人”》是古斯塔夫·马勒所作的由两部分组成的交响曲,于1906年定初稿,并于1907 年全面完成。从头至尾都有人声。该首以阵容庞大见称,时长大约80分钟。强而有力管风琴开头,合唱接着把第一主题导入,此主题的音型从主音下4度,之后大跳上升7度,为贯穿全曲的动机。与第七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第一主题(主音4 度下降、再6度跳跃上升)有关联性。接着第二主题由女高音唱出“Imple superna gratia, quae tu creasti pectora”呈现。 本曲是马勒: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第一部分,赞美歌:"Veni, creator spiritus"。则:乐曲开头由管风琴奏出持久的降E音及其大调和弦,合唱团随即有力地唱出"Veni, creator spiritus",及后由各独唱家唱出歌词的第一及第二段。 本曲现由Philharmonia Chorus London(伦敦爱琴合唱团)等合唱乐团出演,以及美国著名女高音演唱家Cheryl Studer(谢丽尔·斯图德)等参加演唱。 |
Cheryl Studer | 03:52 |
10 |
Gustav Mahler: Das Lied von der Erde, for alto (or baritone), tenor & orchestra - 5. Der Trunkene im
马勒:【大地之歌】,为中音(或男中音),男高音和管弦乐队,第五乐章,春天的醉者。 专辑:《Carnegie Hall Presents Mahler: The Complete Symphonies(马勒:交响曲全集)》 【大地之歌】是交响性套曲,马勒专为两位独唱家及乐团所作,创作于1908年,1911年由弟子布鲁诺·瓦尔特初演于慕尼黑。当时作者已经去世。作品用女中音(或男中音)、男高音演唱加上乐队演奏。作品虽是交响曲,却未排入其交响曲的编号,缘于按照马勒作品的顺序,这部作品应排为“第九交响曲”,而这被马勒认为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定名“大地之歌”。作品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在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全曲分为六个独立的乐章,本曲是第五乐章,“春天的醉者”,复三部曲式,原诗为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为了体现描写醉酒者姿态的意图,乐曲一开始就由木管乐器奏出满是装饰音的音型,运用了很不稳定的速度与调性,打破了前一乐章结束时的寂静,主题呈示的是一首大自然春意盎然的迷人旋律:紧接着是发展句简单的变化与重复。中间部分得到充分的展开,独奏小提琴一会儿活泼轻快,一会儿抒情抑郁。随后,男高音演唱了坚定有力的“人生如梦”曲调。音乐很好地描绘了在梦幻一般的世界里,借酒消愁者如醉似醒的神态。作曲家把他们对生活的诅咒和希望,全部奇妙地交织在各种旋律、调性和配器之中。同时还以其精湛的配器技巧,使我们感到了微寒的“春风”,嗅到了沁人的“花香”,不时听到几声“流莺”动人的歌唱。再现部中加进一些木管上行、下行的流动音阶,进一步描写醉酒者的神情。音乐最后在狂热的气氛中结束,好像醉汉又借酒浇愁、逃避现实,拿起酒杯狂饮不止。 本曲现由Israel Symphony Orchestra(以色列交响乐团)出演演奏,德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Christa Ludwig(克丽斯塔·路德维希)女中音演唱,德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René Kollo (雷内·科洛)男高音演唱,美国著名指挥家Leonard Bernstein(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 |
Leonard Bernstein | 04:10 |
11 |
Jules Massenet: Méditation de Thaïs
马斯奈:泰伊思沉思曲。 专辑:《Ultimate Violin Classics: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小提琴古典名曲选集)》 《沉思》是法国19世纪作曲家马斯涅的歌剧《黛伊丝》中的一段插入曲,是歌剧第二幕中表现黛伊丝思想波动的一段小提琴曲。音乐平静优美,流传很广,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歌剧《黛伊丝》相比,歌剧本身反倒不如其中的一段插曲那样为人熟知。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著名比利时小提琴演奏家Arthur Grumiaux(阿瑟·格鲁米)小提琴演奏。 |
Istvan Hajdu | 04:25 |
12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The Sleeping Beauty, op.66, Prologue - The Christening, No.2. Scène dansan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睡美人》Op.66,序幕,No.2. 洗礼仪式。 专辑:《Tchaikovsky: The Sleeping Beauty(柴可夫斯基:睡美人)》 《睡美人》Sleeping Beauty Op.66 取材于法国作家佩罗(Perrauit) 的童话,是一部带序幕的三幕舞剧。1890年1月15日在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举行了首演。这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二部舞剧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与彼季帕的首次合作。 本曲是序幕(ThePrologue)-洗礼仪式(TheChristening) - 第二舞台。 本曲现由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演奏,德国著名指挥家André Previn(安德列·普列文)指挥。 |
André Previn | 04:27 |
13 |
XXIV. Tema con Variazioni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Op.1,第二十四首随想曲:主题与变奏。 专辑:《Niccolò Paganini: 24 Caprices for Solo Violin, Op. 1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的小提琴独奏,作品1。)》 帕格尼尼的这24首小提琴随想曲,可以说是他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代表作品。尤其是其第十三随想曲(魔鬼的笑声),第二十四随想曲(主题与变奏),最有代表性。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显示了作者艰深的演奏技巧,但是并没有包括他所掌握的全部技巧,其中就没有人工泛音,而左手拨弦只出现在第24首内。 本曲是二十四随想曲中的第二十四首, A小调随想曲,主题与变奏,急板。 本曲现由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Mario Hossen小提琴演奏。 |
Mario Hossen | 04:31 |
14 |
Frederic Chopin: Fantasy - 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Op. 66
肖邦:升C小调第四幻想即兴曲 Op.66。 南国:《Romantic Piano Favourites Vol.1》 肖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Op.66 ,遗作,可能作于1834年,是肖邦创作的名副其实的第一首即兴曲,呈献给狄斯特夫人。据说当年肖邦认为这首作品的主旋律与法国作曲家莫舍勒斯的《降E大调即兴曲》Op.89 的主题有些相似,因此为了免遭非议而未在其生前出版。其实这首乐曲的内容远比莫舍勒斯的那首即兴曲丰富得多,结构也严谨得多。同时,它也是现今被经常演奏的一首钢琴名曲。作品最终由冯达纳作为遗作在乐谱夹内发现,并于1855年标题为“幻想”出版,成为肖邦的“第四即兴曲”。 本乐曲为三部曲式,其中第一段为升c小调,2/2拍,激动的快板,右手与左手以不同的节奏型急速地交合,情绪热烈,富于光彩;中段为降D大调,4/4拍,如歌的中板,有优美动听的旋律,把听众带入一个幻想中的美丽世界;然后回到第一段。尾声为中段的旋律在低音部反复,仿佛幻想中的世界还在时隐时现,酝酿出一种余韵袅袅的效果,但较为草率,很显然是因未经修改定稿所致。 本曲现由曾多次获得国际钢琴和室内乐比赛奖的匈牙利著名钢琴演奏家Szokolay(巴拉兹·佐科莱伊)钢琴演奏。 |
Balázs Szokolay | 04:33 |
15 |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The Great Gate of Kiev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第十首,基辅的大门。 专辑:《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1874年6月穆索尔斯基写下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灵感来自于一次画作展览会,会上的作品是由穆索尔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曼所画。乐曲中分为漫步、侏儒、古堡、杜乐利花园、牛车、蛋中小鸡、穷富犹太人、市集、墓窟、女巫的小屋、基辅城门楼十段。其中的“漫步”穿插于全曲,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 本曲是十段中的第十首,基辅的大门,加特曼为基辅大门绘制的设计图,大门采用古俄罗斯风格的笨重格式,和富有民族色彩的各种装饰,并在大门之上冠有斯拉夫式的盔形圆顶,城门同教堂毗连。 音乐表现古朴、雄伟的俄罗斯气魄,包含三个互为对比的音乐形象,第一个城门主题,是一首庄严的颂歌,像巨人般宏伟和有气魄,形象庄严,音乐上与“漫步”主题有一定联系,管乐器的合奏强调此一独特气质,是全曲的核心,也为整部作品总结。 第二个音乐形象虔诚而严肃,使人联想到教堂中祷告的肃穆气氛。单簧管和大管的四重奏展示出教徒虔诚地唱着简朴、单纯和表情庄严的歌调,这个歌调与第一巨人般的主题间隔呈现,更加强调城门的雄伟和壮丽。 第三个是基辅古城全民欢腾的音乐形象,“漫步”主题又在乐队中出现,显得特别昂扬、庄严;城门塔楼并传来节日的钟声,鸣钟是古俄罗斯庆典仪式很重要的部份。乐曲中的钟声热烈辉煌,重现古俄罗斯首都基辅的节日气氛。最后由钟声带入巨人般的城门主题,乐曲推上高潮,爆发出一片欢腾的壮丽景象,城门主题越来越辉煌,越来越气势磅礴地结束整部作品。 本曲现由当代著名钢琴演奏家Evgeny Kissin(叶普盖尼·基辛)钢琴演奏。 |
Evgeny Kissin | 04:39 |
16 |
Franz Schubert: Winterreise, D.911 - 5. Der Lindenbaum
舒伯特: 《冬之旅》D911,第五首,菩提树。 专辑:《111 Years of Deutsche Grammophon: 111 Classic Tracks(DG公司111周年纪念:111段经典音轨)》 《菩提树》( 椴树 Der Lindenbaum)是《冬之旅》中深受人们喜爱的曲目,后来就变成了民歌而广为流传。歌曲描述的内容是:流浪汉故乡的门前,有一棵菩提树,他曾在树下度过了幸福的时光。如今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流浪,仍仿佛听见菩提树在向他轻轻呼唤。这首歌旋律朴素、简练,感情亲切,具有德奥民歌的风格特点,于宁静中给人以流浪人悲哀的感受。 本曲现由德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Dietrich Fischer-Dieskau(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男中音演奏。 |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 04:42 |
17 |
String Quartet, No. 1: I. Adagio - Con moto
雅纳切克:第一弦乐四重奏【克鲁采奏鸣曲】第一乐章,活跃的,稍快的。 专辑:《Janacek / Novak: String Quartets》 雅纳切克共作有两首弦乐四重奏,这首第一 号(String Quartet No. 1 “Inspired by Tolstoy’s Kreutzer Sonata”),作于1923 年,1924年10 月17 日由捷克波希 米亚四重奏团首演。这首作品的标题为《从托尔斯泰的克罗采奏鸣曲获得灵感》。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自慢板的开头起,大提琴之外的3 件乐器 都装上弱音器,充满忧郁,主题为统-全曲的循 环主题,据斯梅塔那四重奏团中提琴演奏家斯康 帕 (Milan Slkampa) 的 解说, 这个第一 乐 章 为“戏 剧 呈示部”,先是描写可怜而受挫折的女主人公形 象。 本曲现由Janacek Quartet(雅纳切克四重奏团)出演演奏。 |
Janacek Quartet | 04:51 |
18 |
Gioacchino Rossini: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Act 1 - No.2 Cavatina: "Largo al factotum"
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第一场,第二幕,精彩唱段:【快给忙人让路】。 专辑:《Rossini: Il barbiere di Siviglia(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法国作家博马舍于1775年所写的剧本,原名《Le Barbier de Séville》。以此剧本为基础所制作的歌剧,最著名的为罗西尼作曲,史特比尼作词的二幕歌剧《Il Barbiere di Siviglia》。同样以上述剧本为基础所制作的歌剧还有派赛罗作曲,Nicholas Isouard 作词的版本。虽然派赛罗的版本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不过最终罗西尼的版本通过时间的考验而流传下来,并且自它在1816年于罗马首演后就一再地被演出。 本曲是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第一场,第二幕,精彩唱段:【快给忙人让路】。 本曲现由Orchestra del Teatro Comunale di Bologna(博洛尼亚市立剧院管弦乐队)出演演奏,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剧唱家Leo Nucci(莱奥·努奇)演唱,意大利歌剧指挥家Giuseppe Patanè(朱塞佩·帕坦)指挥。 |
Leo Nucci | 05:00 |
19 |
Nikolai Rimsky-Korsakov: The Golden Cockerel - Hymn to the Sun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歌剧【金公鸡】- 太阳颂。 专辑:《"Il Cremonese" Antonio Stradivari, 1715》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三幕歌剧《金鸡》The Golden Cockerel ,作于1906-1907年,剧情选自普希金的童话诗,是一出讽刺歌剧, 《太阳颂》Hymn of the Sun 原系其中的一首女声咏叹调。则作为歌剧中沙马汗女王向多顿国王献舞时唱的咏叹调,《太阳颂》热情地赞美了朝阳初升时霞光四射的壮丽景色,呕歌了自己出生的东方故国乡上土,表达了与献舞的谄庾妖娆截然不同的情感。乐曲开始时,在减七和弦的烘托上奏出的引子音调,是剧中沙马汗女王动机的一个变体,它从高音区半音级进下行,不时闪烁着神奇娇丽的光泽。与此相对比的一个朴实明媚的主题,刻画了女性般温柔谦和的另一性格侧百。但随即,它就与女王动机汇聚在一起,其自由的节奏处理,增二度音程的持续出现,重复数次渲染强调了典型环境下所特定的瑰丽艳妍的风姿情致和浓郁鲜明的阿拉伯音乐的东方色彩。在各个主题数次高八度的重复过程中,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再次显示了他对神话传说题材的娴熟处理技巧。这首作品亦被改编成各种器乐演奏。本曲是小提琴演奏版本。 本曲现由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的现代著名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Salvatore Accardo(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小提琴演奏。 |
Salvatore Accardo | 05:08 |
20 |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 IV. "Urlicht". Sehr feierlich, aber schl
马勒:【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第四乐章,女低音之歌《原始之光》。 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马勒的《第二交响曲》,C小调,作于1894年,因为末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而命名为《复活交响曲》。这部作 品,1895年3月 4日由理查·斯特劳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了前3乐章,1895年12月3日由马勒自己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全曲。 全曲包括四个乐章,本曲是第四乐章,非常庄严但质朴地,降D大调,4/4拍子(原始之光)这是一段管弦乐伴奏的声乐曲,由女低音唱出《青年的魔笛》中的《原始之光》。 本曲现由Goldsmiths' Choral Union合唱团、Harrow Choral Society合唱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演奏演唱...... |
Rae Woodland | 05:09 |
21 |
Franz Liszt: Hungarian Rhapsody No. 15 In A Minor, S. 244
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A小调匈牙利狂想曲第15号》,S.244。 专辑:《Live at Carnegie Hall》 本曲是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十五首,a小调“拉科齐进行曲”Rakoczy March, “拉科齐进行曲”是世界近代音乐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一首军队进行曲(详细介绍请参考本图书馆“柏辽兹”主题贴)很多作曲家用这首进行曲主题进行改编,其中有匈牙利作曲家艾凯尔(1810-1893),他曾把它改编成钢琴曲,用在匈牙利影片《艾凯尔》中。后来,艾凯尔将这个音乐主题交给了李斯特。李斯特也特别喜欢这个主题,用它分别于1851年及1871年出版了同名钢琴曲。当李斯特到德国,为柏辽兹演奏了这首作品后,柏辽兹又根据这个主题创作了著名的管弦乐曲《拉科齐进行曲》。 本曲现由俄罗斯新一代的钢琴奇才Arcadi Volodos(阿卡迪·瓦洛多斯)钢琴演奏。 |
Arcadi Volodos | 05:30 |
22 |
Franz Schubert: Winterreise - Gute Nacht
舒伯特:【冬之旅 】D.911,第一首,晚安。 专辑:《Schubert: Winterreise(舒伯特:冬之旅)》 声乐套曲《冬之旅》这套声乐套曲,D911,作于1827年,据米勒的24首诗谱曲。是十九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一部力作,它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声乐套曲,用中音或低音演唱容易发挥其作品中的忧郁氛围,但实际上舒伯特是为男高音创作的,男高音明亮的音色和作品的强烈对比,似乎更具感人力量。 本曲是此作品二十四中的第一首,晚安(Gute Nacht)。 本曲现由国际歌剧巨星德国男高音Jonas Kaufmann(乔纳斯·考夫曼)男高音演唱,德国最受欢迎的室内乐和声乐伴奏钢琴家之一的Helmut Deutsch钢琴伴奏。 |
Jonas Kaufmann | 05:35 |
23 |
Hector Berlioz: 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 - II - Un bal (Valse: Allegro non troppo)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Op.14,第二乐章,一场舞会(华尔滋:不太快的快板) 专辑:《Ultimate Berlioz: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柏辽兹选集)》 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充满想象力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决定性的大门。在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柏辽兹正好恭逢其会。作曲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倾注以狂热爱情的爱尔兰籍的莎士比亚戏剧女演员哈莉叶特·康斯坦斯·史密逊。作为标题音乐完美而明晰的范例,该作品在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当中被推崇为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交响曲之一,时至今日仍广受全球各地的音乐演奏会听众欢迎。 本曲是第二乐章,一场舞会,引入一场舞会的音乐。随着舞蹈的旋转,他再次隐约瞥见他爱人的身影。 本曲现由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纽约爱乐管弦乐团)出演演奏,二十一世纪初世界乐坛最负盛名的指挥之一的印度籍帕(祖宾·梅塔)指挥。 |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6:10 |
24 |
Gabriel Fauré: Pavane, Op.50, for choir and orchestra (1901)
福雷 - 帕凡舞曲 Op.50(1901年合唱与乐队版)。 专辑:《Ultimate Classical Dreams: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梦幻古典音乐选集)》 《帕凡舞曲》Pavane Op.50 ,于1887年为管弦乐团与合唱团而作。Pavane,国内多译为“帕凡舞曲”或“孔雀舞曲”,这是源自意大利东北部帕凡城的一种民间舞曲。其节奏舒缓、安静而优雅,通常都为二拍子。福雷创作的这首作品为升f小调,4/4拍,中速的快板。因其旋律优美而典雅,被演奏家们改编成钢琴独奏、大提琴与乐队、吉他与乐队等形式,使之广为流传。 本曲现由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蒙特利尔交响乐团)、Choeur de l'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唱队)出演演奏演唱,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著名指挥家Charles Dutoit(夏尔·迪图瓦)指挥。 |
Choeur de l'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6:39 |
25 |
Giacomo Puccini: Turandot (Completed by Franco Alfano (1875-1954)), Act 3 - Nessun dorma!
普契尼:图兰朵(由弗朗哥·阿尔法诺(1875-1954)完成),第三幕,今夜无人入睡。 专辑:《Puccini: Turandot》 《图兰朵》(意大利语:Turandot)是贾科莫·普契尼作曲的三幕歌剧,剧本改编自意大利剧作家卡洛·戈齐的创作。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担任指挥。在该歌剧中,普契尼部分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本曲是此剧最著名曲目之一的今夜无人入睡(Nessun dorma)——王子表达对于公主猜不出自己姓名的信心,并穿插著北京城百姓对于公主的命令之心声。 本曲现由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伦敦爱乐乐团)British choral ensemble(英国合唱团)出演演奏演唱,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Luciano Pavarotti(鲁契亚诺·帕瓦罗蒂)男高音演唱,芬兰男中低音歌剧演唱家Tom Krause男低音演唱,......印度籍帕西裔犹太人指挥家、小提琴家Zubin Mehta(祖宾·梅塔)指挥。 |
Luciano Pavarotti | 06:42 |
26 |
Hungarian Rhapsody in D-Flat Major, S. 244 No. 6
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降D大调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S.244。 专辑:《Liszt: Piano Works》 本曲是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六首,降D大调,适当的速度,于1853年出版,呈献给贵族阿波尼伯爵,这是与第二首同样驰名的狂想曲,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象雄壮的进行曲,堂皇而又崇高。第二部分飞快、短小、舞蹈性的节奏。第三部分类似散板,宣叙调的风格,有如民间游吟诗人的吟唱,诉说往事。第四部分又是狂欢般的民间舞蹈,它的主题一听就觉耳熟,这个主题经过一系列变奏,达到狂热后结束全曲。 本曲现由Vladimir Bunin(弗拉迪米尔·布宁)钢琴演奏。 |
Vladimir Bunin | 07:01 |
27 |
Sergei Taneyev: Suite de concert, for violin & orchestra, Op. 28 - 1. Präludium (Grave)
塔涅耶夫: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组曲),Op.28,第一乐章,前奏曲(Grave)。 专辑:《Taneyev: Suite de concert, Op. 28 / Miaskovsky: Cello Concerto, Op. 66(塔涅耶夫: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8 / 米亚可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作品66)》 本曲是塔涅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组曲),Op.28,五乐章的第一乐章,前奏曲(Grave)。 本曲现由上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David Oistrakh(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演奏,俄罗斯著名大提琴家、指挥家Mstislav Rostropovich(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托罗波维奇)大提琴演奏...... |
David Oistrakh | 07:18 |
28 |
Franz Schubert: Piano Quintet in A, D.667 - "The Trout" - 4. Thema - Andantino - Variazioni I-V - Allegretto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 D667,《鳟鱼》第四乐章,(Thema - Andantino - Variazioni I-V )小行板。 专辑:《Schubert: »Trout« Quintet(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所有的室内乐作品中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一首。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令聆听者难以忘怀。这首五重奏,A大调,D667,作于1819年,其标题因其第四乐章变奏曲主题采自舒伯特1817年所作的歌曲《鳟鱼》旋律而命名。此曲乃舒伯特与其好友、男中音歌唱家佛格尔在北奥地利旅行时,受到博文加纳热情款待,因此而受博文加纳委托而作,首演于博文加纳府邸。 乐曲共分五个乐章,本曲是第四乐章,小行板,D大调,主题与6段变奏。主题为歌曲《鳟鱼》,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题,弦乐陪衬。第一变奏把旋律分配给钢琴,弦乐琶音为衬托。第二变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衬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钢琴奏复杂的快速经过句。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第五变奏也有转调,第六变奏和结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钢琴的波浪音型。 本曲现由美国著名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James Levine(詹姆斯·莱文)演奏指挥。 |
James Levine | 07:42 |
29 |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1 in D - II. Krä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泰坦 / 巨人)】,第二乐章,激动的谐谑曲。 专辑:《Mahler: Symphony No.1(马勒:第一交响曲)》 马勒D大调第一号交响曲,是马勒的第一首交响曲作品,总演奏时间在55分钟左右。作品完成于1888年,并于次年在布达佩斯首演,马勒的《第一交响曲》,D大调,标题为《泰坦》,据德国浪漫派诗人保罗的同名诗而命名。泰坦是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天神乌拉纽斯和地神盖娅所生的六男六女,所以也称为《巨人》。 本曲是第二乐章,激动的谐谑曲,其节奏如兰德勒舞曲。A大调,布鲁克纳式的谐谑曲风格。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先强有力地奏出一个由全曲主导动机组成的固定音型,它与小提琴不断 反复的八度跳跃音型共同组成背景,在这背景上呈现兰德勒舞曲节奏的主题中段为F大调,有田园风味的圆舞曲风格,以主导动机作为低音伴奏。在长笛、单簧管与 弦乐进行中,新的旋律以对位形态显示,圆号以八度的呼唤,引向作为再现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为单纯。 本曲现由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芝加哥交响乐团)出演演奏,英籍匈牙利著名指挥家Sir Georg Solti(左尔格•索尔蒂)指挥。 |
Sir Georg Solti | 07:50 |
30 |
Elgar -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 I. Adagio - Moderato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Op.85,第一乐章,慢板-中庸。 专辑:《Jacqueline du Pré: The Complete EMI Recordings(杜普蕾:EMI全录音)》 这首1919年完成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Op 85,是埃尔加献给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埃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整支曲子情 感起伏很大,同时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因此演绎起来难度颇大。 全曲分成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为A小调中板,乐章刚开始由主奏大提琴以慢板速度首先拉奏出具威严气质的宣叙调,竖笛与巴松管随而衔接,速度在此时转变为中板,并由中提琴带出略带孤寂哀伤情绪的第一主题,大提琴随之在竖笛、法国号的伴奏下深情地反覆这个主题。其后的第二主题为轻快而流动的E 大调,似衝破阴霾的一道阳光,但最后阴郁的第一主题则再度出现。 本曲现由英国著名大提琴演奏家Jacqueline du Pré(杰奎琳·杜普蕾)大提琴演奏。 |
Jacqueline du Pré | 07:58 |
31 |
Henryk Wieniawski: Polonaise Brillante No. 2 In A Major, Op. 21
维尼亚夫斯基:A大调第二华丽的波兰舞曲 Op.21。 专辑:《Wieniawski & Sarasate: Violin Showpieces》 维尼亚夫斯基"A大調第二号华丽波兰舞曲"华丽的波兰舞曲是非常有名的炫技曲,风格欢乐而华丽。A 大調第二号华丽波兰舞曲 ,一开始轻快的曲調让人连想到轻快的舞步,接著越來越快,让人感觉旋转得越來越快,又转变成轻快优雅的舞步。整首曲調时快时慢,让人捉摸不定,但我觉得是可以让人心情变好的曲子。 本曲现由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探索性的音乐才能而闻名加拿大著名小提琴演奏家James Ehnes小提琴演奏。 |
James Ehnes | 08:37 |
32 |
Johann Strauss II: Die Fledermaus - Overture
小约翰·施特劳斯:歌剧《蝙蝠》,序曲。 专辑:《Neujahrskonzert in Wien(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蝙蝠》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一部轻歌剧,剧情引人入胜、幽默诙谐。不仅是世界范围内上演频率最高的轻歌剧经典,更是很多知名歌剧院迎接新年的保留“贺岁剧 目”。《蝙蝠》中的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恰尔达什等施特劳斯式音乐可谓中国观众最耳熟能详的西洋音乐经典,而它的序曲也早已伴随着新年音乐会深入众多 乐迷心中。 本序曲现由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出演演奏,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的奥地利著名指挥家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08:47 |
33 |
Richard Wagner: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 Prelude
瓦格纳 - 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WWV 96,前奏曲。 专辑:《Classical Choice Essentials: Best of Wagner》 《纽伦堡的名歌手》(德文: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又译纽伦堡的工匠歌手)是由理察•华格纳所作之三幕歌剧,亦是当今世上最流行及最长的乐剧剧目,通常需时五小时完成。该剧于1868年6月21日于慕尼黑市作首演,并由汉斯•冯•彪罗作指挥。 本曲是此乐曲的前奏曲。 本曲现由Orchester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管弦乐队)出演演奏。 |
Orchester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 | 09:08 |
34 |
Franz Liszt: Hungarian Rhapsody No.2 in C sharp minor, S244
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升c小调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S.244。 专辑:《A Past Legend: The Last Recording in This Room(一个消失的录音室)》 “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本曲是此作品十九首中的第二首,升c小调,随想曲风格的慢板,作于 1847年,献给泰勒奇(LaszloTeleky) 伯爵。这是最著名的一首匈牙利狂想曲,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查尔达什”Csardas 为素材,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拉苏”Lassan,意思是“缓慢”,是独舞的音乐。后一部分称为“弗利斯卡”,意思是“新鲜”,速度迅急、热烈,是双人舞的音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本曲现由爱尔兰著名钢琴演奏家Adrien George(阿德里安·乔治)钢琴演奏。 |
Adrien George | 09:13 |
35 |
Camille Saint-Saëns: Havanaise, Op.83
圣-桑:哈瓦奈斯舞曲 Op.83。 专辑:《Ultimate Violin Classics: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小提琴古典名曲选集)》 圣·桑不是小提琴家,可是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几乎成了小提琴曲目库中最绚丽的奇葩,写于1887年的《哈瓦奈斯》(Havanaise, Op 83),是一部很受欢迎的作品,这首音乐充满了浓郁的西班牙音乐风味。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是圣·桑的好朋友和崇拜者,在题献了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后,他再次将这部作品题名献给萨拉萨蒂。乐曲以哈瓦奈斯节奏,一共有3个主题,第一主题是情歌的旋律,第二主题乃第一主题变形而成,第三主题有咏叹调性格。 本曲现由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演奏,美国土生土长的、具有世界声望的意大利裔小提琴家Ruggiero Ricci(鲁杰罗·里奇)小提琴独奏。 |
Piero Gamba | 09:17 |
36 |
Antonín Dvořák: Carnival Overture, Op.92
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 Op.92。 专辑:《Ultimate Dvořák: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德沃夏克选集)》 德沃夏克(Dvorak)的《狂欢节序曲》(CarnivalOverture,Op92),又名《波希米亚狂欢节序曲》,作于1891年,管弦乐曲。本曲为作者所作的《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1892年4月28日,为答谢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德沃夏克“名誉音乐博士”学位,由国民剧院管弦乐团在布拉格首演,并由作者亲自指挥。 乐曲采用自由的奏鸣曲形式,快板,A大调,2/2拍。一开始由整个乐队兴奋地奏出欢快的第一主题,曲调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节庆气氛,也表现了生命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随后,乐曲又很快转到了描写节庆的第二主题,坚定而开朗,象征了生命的力量。当乐曲速度逐渐减慢为小行板,并转为G大调,3/8拍时,单簧管奏出轻柔的主题,这个充满诗情的主题带有浓郁的田园风味。随后,前面的几个主题不断地发展变化,犹如炽热的生命之火在蔓延着。最后,乐曲在描写节日场面的第一主题的发展中,加入了铃鼓和三角铁等色彩性打击乐器,在狂欢的气氛中终曲。 本曲现由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捷克爱乐乐团 )出演演奏,捷克著名指挥家Vaclav Neumann(瓦茨拉夫·纽曼)指挥。 |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9:22 |
37 |
Jacques Offenbach: La Belle Hélène - Ouvertüre
奥芬巴赫:歌剧《美丽的海伦》,序曲。 Complete Recordings on Deutsche Grammophon (Vol. 8.3 1979-1981)(卡拉扬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录音全集·第八卷·第三辑)》 1864年奥芬巴赫采用阿莱维和梅尔哈的脚本创作了3幕轻歌剧《美丽的海伦》,于同年12月17日在巴黎首演也取得巨大的反响。他把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和帕里斯的故事处理成一个被人所操纵的选美大赛和卧室闹剧,作品一举成功,剧中的一些旋律很快就在欧洲各地普遍传唱。 本序曲现由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的奥地利著名指挥家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09:24 |
38 |
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 2 Adagio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77,第二乐章,慢板。 专辑:《Bach, Brahms,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s / Beethoven: Violin Romances(巴赫、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 贝多芬:小提琴浪漫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二乐章,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 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俄罗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David Oistrakh(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演奏。 |
David Oistrakh | 09:30 |
39 |
Carl Maria von Weber: Aufforderung zum Tanze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 Op. 65, J. 260 (arr. Berlio
韦伯:邀舞 Op.65,J. 260 (贝里奥编剧)。 专辑:《Invitation to the Dance》 1819年,德国作曲家韦伯(1786-1826)写了一首回旋曲式的华丽圆舞曲《邀舞》,1821年6月在柏林首演是当时作曲家送给新婚不久的妻子卡洛丽娜.布兰特的生日礼物乐曲技巧性和很强的画面感,具有华尔兹舞曲的风格,生动的表现了19世纪欧洲上层社会舞会中豪华的场面。同时作为一首标题性乐曲,又细腻的描绘了舞会中结识、邀舞、翩翩起舞、舞毕互致敬意的生动过程。全曲由序奏,四个华尔兹舞曲段落,结尾三部分组成,描述了一个故事:一位绅士邀请一位贵妇人跳舞,贵妇人推诿并婉言谢绝,绅士再次邀请并与贵妇人交谈,两人逐渐融洽,双双携手进入大厅跳舞。大型舞会热闹非常,人们尽情的欢乐,兴奋而激动的跳着。一曲终了,绅士很有礼貌的向贵妇人表示谢意,贵妇人答礼,两人各自离去。 本曲现由斯洛伐克著名指挥家Ondrej Lenárd指挥。 |
Ondrej Lenárd | 09:35 |
40 |
Franz Liszt: Hungarian Rhapsody No.12 in C sharp minor, S.244
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升c小调匈牙利狂想曲第12号》,S.244。 专辑:《Liszt: The Piano Concertos(李斯特:钢琴协奏曲)》 本曲是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十二首,升c小调,升c小调,忧愁地,于1853年出版,呈献给约希姆(Joseph Joachim) 。这是一首与第二、第六首齐名的匈牙利狂想曲,序奏是强有力的动机,夹着升c小调的短小旋律和E大调的优美旋律,兼有“拉苏”部分。接着是吉卜赛风格的快板,回到原速,形成庄重肃穆的中段。再为降D大调游戏似的稍快板,再乘着低音节奏呈示活泼的主题,以“弗利斯卡”形成高潮,转为急板而结束。 本曲现由美国著名钢琴演奏家Julius Katchen(朱利叶斯·卡钦)钢琴演奏。 |
Julius Katchen | 09:50 |
41 |
Nikolai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Op.35 - 1. Largo e maestoso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舍赫拉查达(天方夜谭) Op.35,第一乐章,广大而庄严(大海和辛巴达的船)。 专辑:《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 Tchaikovsky: Capriccio italien; Overture "181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组曲 / 柴可夫斯基:意大利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 《舍赫拉查达》(俄语:Шехерезада,Scheherazade,作品35),又名舍赫拉查德、天方夜谭,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88年所作的一套交响组曲。它的创作灵感来自阿拉伯经典《一千零一夜》一书。 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本曲是第一乐章,广大而庄严(大海和辛巴达的船),此部分之起首以充满威迫感的铜管乐,表出专横的苏丹王沙里亚—他觉得天下女子皆不忠,甚至在初夜后将自己的妃嫔杀死。小提琴之奏出,表示“舍赫拉查德”加入其中,及为他道出一连串之故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更藉多年前之航海经历,描绘辛巴达乘风破浪,勇闯印度及斯里兰卡海域之旅程。 本曲现由Berliner Philharmoniker(柏林爱乐乐团)出演演奏, 波兰著名小提琴演奏家Michel Schwalbé小提琴演奏,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的奥地利著名指挥家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Michel Schwalbé | 10:01 |
42 |
Max Bruch: Kol Nidrei, Op.47 - Adagio on Hebrew Melodies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Adagio ma non trop
布鲁赫:大提琴与乐队《科尔尼德莱》Op.47,第一部分,慢板【按希伯来曲调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的慢板 (不太过分的慢板)】 专辑:《Ultimate Classical Relaxation: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休闲古典名曲选集)》 布鲁赫的《科尔尼德莱》,OP.47,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作于1881年。这首作品以犹太人的希伯来祷歌曲调为主题,犹太人在赎罪节(9月末或10月初)开始之日,群集于一堂,彻夜祷告,以赎一年之罪。“科尔尼德莱”是祷词的第一句,意为“我辈都起誓”。 作品由两大部分组成,本曲是第一部分,D小调,慢板,主题缓缓而沉重,旋律在低音区吟诵,有一种沉郁悲伤的色彩。这一旋律重复时,变得更沉重,之后出现连接性的插部,插部主题移高八度反复后,突然增加音量,在高音区发展,接着再现主要主题。随后出现的第二插部主题,先由乐队呈示,再由独奏乐器呼应。情绪渐渐转为明朗、庄严,允满虔诚的信念所带来的内在力量。第一部分主要主题再移高一个八度再现时充满激情,形成第一个高潮,转入第二部分。 本曲现由Philharmonia Orchestra(费城管弦乐团)出演演奏,俄罗斯著名钢琴演奏家Vladimir Ashkenazy(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钢琴演奏,美国著名大提琴家、指挥家Lynn Harrell大提琴演奏。 |
Lynn Harrell | 10:17 |
43 |
Richard Strauss: Salome, Op.54, Scene 4 - Salome's Dance of the Seven Veils
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Op.54,场景四,莎乐美的舞蹈:七层纱之舞。 专辑:《Richard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ill Eulenspiegel; Don Juan(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蒂尔的恶作剧、唐璜)》 《莎乐美》(德语:»Salome«,作品号五十四 Op.54)是理查德·施特劳斯作曲并作词一套单幕德语歌剧。该剧脚本是基于奥斯卡·王尔德同名法语戏剧的赫德维希·拉赫曼(Hedwig Lachmann)德语译本改编而成的。1905年12月9日首演于德累斯顿的宫廷歌剧院。该剧最为世人熟悉的段落,也是上演初年最为臭名昭著的,便是女主角莎乐美的“七层纱之舞(Tanz der sieben Schleier)”。而当今更著名便是更为惊人的最后一幕,呈现莎乐美热情地亲吻起施洗者约翰断头上的嘴唇。这一段今日已成为戏剧女高音的音乐会常用曲目,而全剧也是各大歌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 本曲就是第四场景:莎乐美随着热情的曲调翩翩起舞,音乐非常柔雅动听,然后逐渐狂热亢奋。她一边跳舞,一边顺序把身上的薄纱,一层层脱下。洁白魅人的胴体,半掩半蔽,使赫罗德王为之神魂颠倒,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 本曲现由Berliner Philharmoniker(柏林爱乐乐团)出演演奏,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的奥地利著名指挥家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10:09 |
44 |
Alexander Borodin: Prince Igor, opera (completed by Rimsky-Korsakov & Glazunov) - Polovtsian Dances
鲍罗丁:伊戈尔王子,歌剧(由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完成),波罗维茨舞曲。 专辑:《Balakirev: Symphony No.1 / Rimsky-Korsakov: Suite from Le Coq d'or / Borodin: Polovtsian Dances from Prince Igor(巴拉基列夫:第一交响曲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组曲 / 鲍罗丁:波罗维茨舞曲 (出自《伊戈尔王子》))》 本曲出自鲍罗丁歌剧《伊戈尔王子》中的一首女声合唱舞曲,这首抒情的女声合唱《波罗维茨舞曲》Polovetzian Dances(又译“鞑靼舞曲”),由三部曲式构成,全曲富有特征地把重音放在第二拍上,造成切分的效果。歌曲的中部是前后部分的发展,这种单主题性虽然对比不大,但突出强调了歌曲贯穿始终的抒情性。而歌剧的序曲则非常有趣地采用了很多歌剧中的主题,这些丰富的材料极其巧妙而有机地组织在正规的奏鸣曲式内,不能不说是作曲家的匠心独到之处。 本曲现由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皇家爱乐乐团)、 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伦敦爱乐合唱团)出演演奏演唱,英国著名指挥家Thomas Beecham(托马斯·比彻姆)指挥。 |
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 | 10:31 |
45 |
Modest Mussorgsky: A Night on the Bald Mountain (arranged by Rimsky-Korsakov)
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整理并配器)。 专辑:《Mussorgsky: A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图画展览会)》 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完成于1867年。穆索尔斯基去世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86年 整理并配器。作者在原稿上有一段文字描述:来自地下深处非人类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赞颂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 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传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破晓。这是作曲家对俄罗斯神话传说的自由发挥。 乐曲以快板速度为主题,表现了狂欢之夜的情绪,直到结尾处,表现破晓之后的平静才把速度放缓,乐曲开始于d小调,结束在D大调上。《荒山之夜》是交响音画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各种乐器色彩鲜明,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配器所带来的不同音色对比,是一部长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本曲现由USSR State Academic Symphony Orchestra(苏联国家学术交响乐团)出演演奏,俄罗斯著名指挥家Yevgeny Svetlanov(叶普盖尼·斯维特兰诺夫)指挥。 |
Yevgeny Svetlanov | 11:06 |
46 |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verture, Op. 21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 Op.21。 专辑:《Mendelssoh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很多都与文学作品有关,譬如这部《仲夏夜之梦》序曲就是门德尔松在1826年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创作的一部音乐会序曲。在这部作品中,门德尔松没有去试图描述整个故事的情节,而是着力于描绘一幅森林仙人与精灵的梦幻世界,乐曲清澈透明、精巧灵动、舒展流畅,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中的精品之一。 本曲现由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演奏。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12:31 |
47 |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Op. 55: I. Moderato maestoso: Allegro
格拉祖诺夫: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 Op.55,第一乐章,中速庄严的快板。 专辑:《GLAZUNOV, A.K.: Orchestral Works, Vol. 15 - Symphonies Nos. 5 and 8 (Moscow Symphony, Anissimov)》 杰出的俄国作曲家格拉祖诺夫是一位善于运用大型交响乐形式来写作的大师。他作于1890年的《第五交响曲》(降B大调,作品第55号)是他交响曲的出色代表,这部没具标题的作品,音乐形象非常鲜明生动,令人闻之有味,视之有形。它使人们休浴在俄罗斯明媚的春光里,观赏俄罗斯民间欢歌狂舞的热烈场面。作品表现了作曲家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光明幸福的向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单主题奏鸣曲式。引子在低音锻管、木管和弦乐声部上齐奏出强有力的主题,它象春天的号角,面对沉睡的大自然发出呼唤。这具有坚毅威力的音调也带有凝神的沉思。随着主题在不同声部的模仿进行,展现出一派初春的景象,为整部乐曲奠定了清新、明朗、乐观的基调。 本曲现由Moscow Symphony Orchestra(莫斯科交响乐团)出演演奏,俄罗斯著名指挥家Alexander Anissimov(亚历山大·安尼西莫夫)指挥。 |
Alexander Anissimov | 12:33 |
48 |
Symphonic Dances, Op. 45: I. Non Allegro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 Op.45,第一乐章,非快板。 专辑:《Rachmaninoff: Symphonic Dances & Isle of the Dead》 这首《交响舞曲》分为三个乐章,由它的标题来看,此曲原意是为芭蕾而写的舞曲;但事实上曲中题材的丰富、紧密结合的音响效果,足可称之为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五号交响曲”。 1240拉赫玛尼诺夫曾为作品的三首乐曲分别冠以“清晨”、“正午”、“黄昏”的标题,但在正式出版时却没有标题和任何类似标题的说明。也许是他并不想强调作品的自传性。 本曲是第一乐章,开头的轻快和典雅很快被粗暴地打断,此后的音乐发展曲折,情绪复杂多变,充满了对现实的迷茫和矛盾,也交织着对遥远的祖国的思念和对亲切的青年时代的回忆。 本曲现由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伦敦爱乐乐团)出演演奏,俄罗斯著名指挥家Vladimir Jurowski(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尤洛夫斯基)指挥。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4:47 |
49 |
Brahms: Tragic Overture, Op.81
勃拉姆斯:悲剧序曲 Op.81。 专辑:《Brahms: 21 Hungarian Dances(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Op. 81,是由勃拉姆斯于1880年夏天写的管弦乐序曲。勃拉姆斯以“悲剧”为题意在用来强调此序曲的汹涌和受折磨的气氛;此曲也和他在1880年所写的学院节日序曲形成强烈对比。值得留意的是,悲剧序曲和学院节日序曲是没有任何紧接的戏剧内容,因为勃拉姆斯对歌剧并不感兴趣。对勃拉姆斯而言,音乐是用来强调其感受和情感。勃拉姆斯形容他所写的序曲为“一笑一哭”;学院节日序曲为兴高采烈的歌曲,而悲剧序曲则为忧郁的歌曲。 本曲现由意大利著名指挥家Claudio Abbado(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挥。 |
Claudio Abbado | 12:50 |
50 |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1. Allegro molto moderato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Op.16,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专辑:《Ultimate Piano Concertos: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极致:著名钢琴协奏曲选集)》 《A小调钢琴协奏曲》, Op. 16 为爱德华 · 格里格(Edward Grieg)唯一一首协奏曲。这是他其中一部最受欢迎的作品,亦是世上最受欢迎的一首钢琴协奏曲之一。此作于1869年4月3日在哥本哈根首演,听众反应极佳。其实是 格里格所作的第一首大型乐曲,也是他的第一首管弦乐作品。于结构上它明显参考了舒曼的钢琴协奏曲(他在莱比锡留学时,亲耳听过克拉拉 · 舒曼的演奏),但旋律与和声则有著极强的挪威民族音乐风格。甚至可以说,他在德国所学的都被挪威意志所支配并加以利用。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奏钢琴一开始便活跃地将呈示部的轮廓完整地展现出来(片段1)。接下来的主题清纯而朴实,富于北欧民谣情调,而且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之情,是作者浪漫派艺术风格的完整体现(片段2),将格里格音乐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曲现由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出演演奏,美藉古巴著名钢琴家Jorge Bolet(乔治.博列特)钢琴演奏,意大利著名指挥家Riccardo Chailly(里卡多·夏伊)指挥。 |
Jorge Bolet | 13:38 |
51 |
I.Trauermarsch (In gemessenem Schritt. Streng. Wie ein Kondukt)
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 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5(第五交响曲)》 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作于1901至1902年,后来马勒又对总谱进行了多次修改。1904年10月18日在科隆的乔尔采尼希演奏会上由马勒指挥首演。同马勒此前所作的四部交响曲相比,第五交响曲重新确立了纯器乐创作的道路,作品中没有运用任何声乐因素。同时各个乐章间的联系更多地依靠音乐自身逻辑的发展,而不是音乐之外的标题因素。不过正如马勒所有的交响曲一样,内在的标题性内容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更加趋向于抽象化。马勒本人曾说:“我的音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声音。”马勒是从浪漫主义的、诗意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的,萦绕于他脑际的是生命与死亡、大地与宇宙这些宏大而深沉的概念。 全曲共分五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升C小调,含有两个中段。指示为 “以精确的步伐,严格地,像葬礼行列”。以小号表示送葬鼓号的开始,小提琴与大提琴奏出悲哀的主题,然后出现送葬的行列。加快速度后,指示为“热情而粗犷地”,进入降B小调的第一中段,在沉重的音响背景上,小号与小提琴作对位进行。长号奏出鼓号调,在第一段基础上发展得比第一段更激烈。而热情消退,又变成葬礼节奏后,到达A小调第二中段。在进入第二中段之前,独奏中提琴奏马勒自己的《亡儿之歇》中的《在这个世界上的喜悦之光》的旋律。第二中段只是以弦乐进一步宣泄悲哀,悲哀至极,便出现小号的送葬节奏,然后再趋于平静。 本曲现由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新爱乐管弦乐团)出演演奏,英国著名指挥家John Barbirolli(约翰·巴比罗利)指挥。 |
Gustav Mahler | 13:43 |
52 |
Johannes Brahms: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68 - I.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Op.68,第一乐章,近似如歌的行板 - 快板。 专辑:《Brahms: Symphony No.1 / Schumann: Piano Concerto(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 舒曼: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c小调第1号交响曲》,作品68,于1854年就开始构思,由于该作品的风格与贝多芬交响曲类似,因而被彪罗称为“贝多芬第十”。该作品的创作至少花了14年,而勃拉姆斯自称从草稿到最终完结长达21年。 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近似如歌的行板,快板,奏鸣曲式,c小调,6/8拍子。该乐章情绪的增长和减退都很明显,使用一些主 题的对比、交织和变化,以揭示这出独特戏剧的矛盾内容和深刻而多方面的内心体验。 本曲现由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伦敦爱乐乐团)出演演奏,德国著名指挥家Klaus Tennstedt(克劳斯·腾斯泰德)指挥。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4:13 |
53 |
Edward Elgar: Cockaigne (In London Town), Concert Overture, Op. 40
埃尔加:安乐乡序曲 Op.40。 专辑:《Elgar: Cello Concerto; Sea Pictures; Overture: 'Cockaigne'》 当艾尔加于1901年发表《安乐乡序曲》时曾使英国甚至欧洲乐坛颇为轰动,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作曲家可以如此生动活泼地描写伦敦的风貌。讲究乐理、配器和技巧的内行们为艾尔加突破性的成就而惊讶;把欧陆的音乐大师们奉为神明的英国听众忽然好像听见了乡音而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Cockaigne本来是伦敦的意思,而英国人把伦敦称为安乐乡。这首乐曲既有伦敦的喧哗,也有它的宁静;你说它有英国绅士的高雅罢,但音乐中却不乏下里巴人的粗俗。总之,爱艾尔加把众多的素材组织成一首既热闹又温馨而又有的娱乐性的曲子。 本曲现由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演奏,英国著名指挥家John Barbirolli(约翰·巴比罗利)指挥。 |
Sir John Barbirolli | 14:44 |
54 |
Symphonic Poem No. 3, S. 97: Les Préludes
李斯特: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97。专辑:《Franz Liszt: Millennium Classics. Piano Concerto》在李斯特的十三部交响诗中,最著名且流传最广的就是《第三交响诗“前奏曲”》 S.97 ,作于1848年,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于1856年出版。这部交响诗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844年,李斯特曾根据奥特朗的诗作《四元素》(狂风、海浪、星辰、大地)创作了四首男声合唱曲,于1848年他为这一组合唱曲写了管弦乐前奏曲,后来又将其改编成一部独立的交响诗。作品的全名是“Les préludes (d'après Lamartine)”,取材于法国浪漫派诗人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的诗集《诗的冥想》(Nouvelles méditations poétiques)中的第十四首诗“前奏曲”(Les préludes)。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人生序曲)的标题取自拉马丁《诗之冥想》中的一节,其意为:我们的一生都是那首未知之歌的前奏曲。本曲现由Orquesta Lírica Bellaterra(贝拉特拉交响乐团)出演演奏。 |
Orquesta Lírica Bellaterra | 10:37 |
55 |
Anton Bruckner: Symphony No. 4 in E flat major, WAB 104, "Romantic" (1881 version, ed. R. Haas) - I.
布鲁克纳 - 降E大调第4交响曲【浪漫】 WAB 104,第一乐章。专辑:《Vaughan Williams: Fantasia on a Theme by Thomas Tallis / Bruckner: Symphony No.4(沃恩·威廉姆斯:托马斯·塔利斯主题幻想曲 /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安东·布鲁克纳的降E大调第四号交响曲《浪漫》(安东·布鲁克纳作品目录 104),是作曲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此首交响曲写于1874年,并在之后经过数次修改直到1888年。该作品是作曲家献给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 (Hohenlohe-Schillingsfürst) 亲王 Konstantin。并于1881年于维也纳由汉斯·里希特指挥成功首演。全曲包括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降E大调,活跃地,不要太快。本曲现由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演奏,著名匈牙利指挥家István Kertész(伊斯特凡·克尔特斯)指挥。 |
István Kertész | 17:02 |
56 |
Richard Strauss: Don Juan, Op.20
理查·施特劳斯:唐璜 Op.20专辑:《Karajan: The Legendary Decca Recordings(卡拉扬:Decca传奇录音)》交响诗《唐璜》Don Juan Op.20 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于1888年创作的单乐章大型乐队作品。该作品于1889年11月11日首次公开演出,指挥为作曲家本人,乐队为魏玛歌剧乐团。这是显示施特劳斯创作完全成熟并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第一部作品。在莱瑙的笔下,唐璜并不是好色之徒,而是一个梦想家和哲学家。他迫切寻求理想,为青春的欲望所驱使,去寻求一个又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但是却遭遇到无休止的失望,幻想的不断破灭并最后死于敌人之手。交响诗的第一个重要主题代表唐璜已登上他的历险征途,这个主题的每次重新出现都仿佛代表一个新的情节。随后几段描写爱情的音乐,表明了唐璜所希望的理想情人的性格。最后乐队在一个极大的高潮时突然中止,这是一个可怕的停顿。随着小号演奏的一个不谐和音,音乐戛然而止。随后是极为低沉、悲伤的尾声,最后乐曲用寂静宣告了死亡的来临。本曲现由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出演演奏,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的奥地利著名指挥家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17:13 |
57 |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 - 1. Allegro non troppo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Op.83,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专辑:《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 /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7, K595(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 / 莫扎特: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K59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德国作曲家约翰奈斯·勃拉姆斯作于1881年。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第一,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本曲现由二十世纪德国著名钢琴演奏家Wilhelm Backhaus(威廉·巴克豪斯)钢琴演奏。 |
Wilhelm Backhaus | 17:17 |
58 |
Edward Elgar: Symphony No. 1 in A-flat, Op. 55 - I. Andante: nobilmente e semplice - Allegro
埃尔加:降A大调第一交响曲 Op.55,第一乐章,崇高而朴实的行板(序奏)转快板。专辑:《The Elgar Edition: The Complete Electrical Recordings of Sir Edward Elgar》埃尔加共作有两首交响曲,这首第一号,降A大调,OP.55,作于1907—1908年,1908年12月3日在英国曼彻斯特首演。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崇高而朴实的行板(序奏)转快板。序奏为进行曲风格的主题,A大调;快板部分为D小调,以不断律动的热情的主要主题开始,小提琴奏抒情旋律后,小提琴与木管奏优美的第二主题。发展部第二主题与其附属旋律群以痛切的表情呈现,再现部突出序奏的主题,构成暴风雨般的热烈。本曲是EMI Classics唱片公司在2011年05月03日发行的精选集《The Elgar Edition: The Complete Electrical Recordings of Sir Edward Elgar》中的第一首,埃尔加的降A大调第一交响曲 Op.55,第一乐章,崇高而朴实的行板(序奏)转快板。 |
Edward Elgar | 17:26 |
59 |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 I. Bedächtig. Nicht eilen
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精致、从容地—非常闲适地。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4 / Berlioz: Overture Le Corsaire(马勒:第四交响曲 / 柏辽兹:海盗序曲)》《G大调第四交响曲》是古斯塔夫·马勒于1899年至1901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第四乐章加入女高音独唱。歌词选自诗集《少年魔号》中的《天国的生活》(德文:Das himmlische Leben)。《第四交响曲》是马勒交响曲中编制最小,时长最短的一首,较为温暖、乐观、精巧,某些乐段甚至有些古典乐派的风格。但依然有着相当强的原创 性和马勒独有的特色,体现了作曲家精巧的作曲技艺,尤其是对位法的应用。全曲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精致、从容地—非常闲适地),奏鸣曲式。以串铃和长笛声开头,营造了幻境般的气氛。阿多诺称这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 童话故事一般。第一主题温暖、天真,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上升的旋律,有着鲜明的维也纳特征。第二主题略为有些趾高气扬,但也同样散发着自然、平静的气息。在 发展部中,不同的动机混合在一起。其间加入了一段中国式的笛声(马勒对于东方文化十分感兴趣),随后又有低音强奏的险恶乐段,形成了梦境一样不断幻化的场 景,被形容为“一叠牌被洗乱”一般。然而动机都还可以辨识出来。在一个精致的休止过后,温暖的第一主题重现,并达到了欢快、闲适的高潮。该乐章在节 日一样的欢愉气氛中结束。本曲现由BBC Symphony Orchestra(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出演演奏,北爱尔兰歌剧女高音演唱家Heather Harper(希瑟·哈珀)女高音演唱,英国著名指挥家John Barbirolli(约翰·巴比罗利)指挥。 |
BBC Symphony Orchestra | 17:52 |
60 |
Tasso: lamento e trionfo, S96/R413
李斯特:第二交响诗《塔索,哀叹与胜利》S.96/R413。专辑:《LISZT: Symphonic Poems, Vol. 1》《第二交响诗“塔索,悲哀与胜利”》,这部交响诗取意于拜伦的诗篇《塔索的哀诉》,用作歌德戏剧《托夸多·塔索》的序曲。其主题音乐素材是一首威尼斯船歌,是李斯特于1837年漫游威尼斯时所听贡多拉船夫哼唱的诗歌《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开头。《塔索》全曲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生前的悲哀”和“死后的光荣”。乐曲采用了主题以及变奏形式。通过采用单一的主题形式来刻画这位伟大的意大利诗人的内心世界。李斯特本人于1854-1856年将这首交响诗改编成双钢琴版。本曲现由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出演演奏, |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 21:29 |
61 |
Prometheus, Op. 60, "The Poem of Fire": Prometheus, The Poem of Fire
斯克里亚宾:普罗米修斯:火之诗 Op.60。专辑:《SCRIABIN: Piano Concerto / Prometheus》斯克里亚宾第5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火之诗》,Op.60,作于1910年,属于晚期浪漫主义的作品。 配器包括钢琴、管弦乐队、人声,和一架很独特的“色彩管风琴”,能在幕布上投射变化的颜色。演奏完需要20分钟左右,几乎一直处于不和谐的和声中。1911年莫斯科首演。作品使用了大型四管编制的乐队、色彩丰富的打击乐、钢琴、风琴与合唱。最富有创造性的是在乐队中使用了“色彩风琴”,让听众在欣赏音乐时看到色彩的变化。不过作曲家自己也认为这种增加效果的手法并不是非要不可的,该作品也可在没有色彩风琴与合唱的情况下演出。据说钢琴声部代表着人的小世界,和乐从所代表的大宇宙形成对比。虽然此曲中主题众多且关系复杂,可作曲家还是坚持了对古典曲式的爱好而使用了传统的奏鸣曲式。本曲现由Moscow Symphony Orchestra(莫斯科交响乐团)出演演奏,...... |
Konstantin Scherbakov | 2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