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人收藏

共13首歌曲

标签
#古典 #管弦乐 #钢琴
创建者
溪树溪树
更新时间
2019年06月13日

歌单介绍

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Joseph Maurice Ravel)(1875年生于西布雷;1937年卒于巴黎)

人们容易把拉威尔和德彪西归为同类的作曲家,但是他们的相异之处更为显著,更为深刻。与德彪西相比,拉威尔更尊重古典形式,他的精神气质更接近圣-桑而非马斯涅。萨蒂、夏布里埃、施特劳斯、穆索尔斯基以及从1889年的国际博览会学到的东方民族色彩和爵士乐风格都对拉威尔产生了影响。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舞蹈节奏。他的和声在技术上常常是印象派的,并通过使用不常见的和弦和二重调性而扩展了调性范围。他的旋律有时具有一种调式倾向。比较喜欢反复、模进和变奏,而不喜欢通常的展开形式。由于他在乐曲体裁上的选择,可以理解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微型作曲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创新微不足道,人们也感到他的过份雕琢,为此斯特拉文斯基曾称他为“瑞士钟表匠”,但这或许是他为乐思和配器的特别清晰而付出的部分代价。拉威尔在钢琴作品创作方面是伟大的革新者之一。(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歌单目录

01.《波莱罗》(M.81)(节选) 05:40

02.《波莱罗》(M.81)06:46

03.《死公主帕凡舞曲》(M.19)(钢琴原版) 06:56

04.《死公主帕凡舞曲》(M.19)(管弦乐版) 06:07

05.《永不说再见》(改编自《死公主帕凡舞曲》) 03:13

06.《死公主帕凡舞曲》(M.19)(48把中提琴) 05:41

07.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洛埃》(M.51) 06:08

08.《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M.82) 17:25

09.《G大调钢琴协奏曲》(M.83)第2乐章 09:25

10.《G大调第2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M.77)第2乐章 05:29

11.《F大调弦乐四重奏》(M.35)第2乐章 06:34

12.《引子与快板》(M.46) 10:32

13.《S水之嬉戏》(M.30) 05:56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Boléro - Conclusion (excerpt)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法国作曲家。 01.《波莱罗》(M.81)(节选,全曲通行录音版本15-17分钟) 作于1928年,受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维托创作,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 深夜,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馆里,在幽暗的灯光下,一位少女翩翩起舞。她开始只是缓缓地伸展、舞动身姿,随着音乐的逐渐加强,舞蹈也随之越来越热烈而奔放。少女的舞姿感染了其他人,他们合着音乐的节拍击打助兴,加入其中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版本。选自DG唱片公司2003年发行的专辑《永远的卡拉扬:最伟大的古典音乐》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5:40
02 Bolero
德彪西就是一向以说话刻薄著称,拉威尔有时比德彪西更甚,他就说过德彪西的《大海》“配器非常失败,如果有空的话,我愿意为它重新配器”。他甚至干脆极端地全面否定德彪西:“缺乏对大型作品的结构能力”。文人相轻,历来如此 两人之间的别扭,正是源于他们那次唯一的见面。德彪西恰好认识拉威尔的同学、西班牙作曲家阿尔班尼斯,就和他聊起了西班牙的音乐,当时拉威尔也在场,两人又都喜爱西班牙音乐,而拉威尔刚写完一首钢琴舞曲《哈巴涅拉》,德彪西说将乐谱借回去欣赏。后来德彪西的钢琴组曲《版画集》里的《格林纳达的黄昏》完成,拉威尔怎么听怎么感觉其中有自己《哈巴涅拉》的因素和成分,非常生气,指责了德彪西,并讨要《哈巴涅拉》的手稿,而德彪西却说不知道放哪儿了找不到了。拉威尔于是一直耿耿于怀。 02.《波莱罗》(M.81) 安德烈.瑞欧与约翰.施特劳斯管弦乐团演奏版本 选自环球唱片公司2008年发行的专辑《100首最美的旋律》
André Rieu 06:46
03 Sonatine: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 Maurice Ravel
03.《悼念死去的公主帕凡舞曲》(《死公主的孔雀舞曲》)(钢琴原版) 作于1899年的钢琴独奏曲;1910年发表过名为《帕凡》的交响乐版本。拉威尔自己描述为“呼唤小公主灵魂的帕凡舞曲,也许在以前,她曾随着音乐在西班牙的庭院中翩翩起舞”。至于为什么要叫作“死公主的帕凡舞曲”,拉威尔一再强调说“不是献给要死的公主的帕凡舞曲”。当时的作曲家和指挥家雷德特德斯科就曾问过拉威尔怎么理解这个名字,拉威尔回答:“你以为呢?标题和内容没有一点关系,我只是喜欢这几个词,恰好放到一起,就是这样。”拉威尔的意思是他认为法语中“死去”这个词的发音与“帕凡舞曲”的发音放在一起非常押韵。因此,欣赏这首曲子时不能望文生义。 钢琴演奏:凯瑟琳.史托特 选自Conifer 1995年发行的专辑《凯瑟琳.史托特演奏的德彪西和拉威尔(钢琴作品)》
Kathryn Stott 06:56
04 Maurice Ravel: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Orchestral version
实际上,拉威尔的音乐与德彪西也不尽相同。把拉威尔和德彪西扯到一起,只是他和德彪西作品表面上朦胧风格的相似而已。拉威尔骨子里是古典主义的。 一般都将拉威尔的音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界限。前期的代表作是《悼念死去公主帕凡舞曲》和《达芙妮与克洛埃》;后期的代表作是《库普兰之墓》和《波莱罗》。其中《波莱罗》的历史地位最为重要。 04.《悼念死去的公主帕凡舞曲》(管弦乐版)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指挥:内维尔.马里纳 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8年发行的“极致系列”28《极致:辉煌古典音乐选集》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6:07
05 Never Say Goodbye
拉威尔重视民间音乐,特别是其中的舞曲,《波莱罗》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因此,它生机勃勃,如同《蓝色的多瑙河》成了维也纳的名片,《波莱罗》几乎成为了法国的象征。曾有学者这样说:“拉威尔的《波莱罗》被公正的认为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首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杰作之一。具有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一作品的基础,这种旋律是从西班牙波莱罗舞节奏上引发出来……在这个作品中表现出了管弦乐法专家拉威尔的高超技巧,在这一作品中现代大交响乐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的武器已被全部精巧的使用上了。”《波莱罗》对于法国的生活和对于管弦乐发展的双重意义,在这里都揭示了出来。 05.《永不说再见》(改编自拉威尔的钢琴独奏曲《悼念死去公主的帕凡舞曲》) 海莉.薇斯特拉演唱。选自UCJ唱片公司2088年发行的专辑《梦之河:海莉.薇斯特拉的天籁之音》
Hayley Westenra 03:13
06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 Ravel
06.《悼念死去公主的帕凡舞曲》(M.19) 伦敦爱乐管弦乐团及圣马丁室内乐团、BBC交响乐团、英国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48位中提琴演奏家合作演奏版本。 选自CALA 2006年发行的专辑《伦敦中提琴之声》。由48位优秀中提琴演奏家将乐队中最神秘、音量最小、音色最暗的弦乐器——中提琴齐聚一堂,录制成空前的、绝无仅有的中提琴专辑!后期HiFi水准制作,发烧级别天碟。推荐收藏。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5:41
07 Maurice Ravel: Daphnis et Chloé, Ballet en 3 parties (complete), Troisième partie - Lever du jour -
07.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洛埃》(M.51) 作于1909-1911年,是拉威尔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创作的配乐音乐。作曲家后来从中选出两组供音乐会演出的组曲,以第二组曲著名。 蒙特利尔广播交响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管弦乐团,指挥:夏尔.迪图瓦 选自迪卡唱片公司1999年发行的专辑《拉威尔:达芙妮与克洛埃、圆舞曲、死公主帕凡舞曲》(1992年版)。企鹅三星带花,推荐收藏。
Choeur de l'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06:08
08 Maurice Ravel: 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in D
08.《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M.82) 拉威尔的《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与《G大调钢琴协奏曲》堪称其晚期经典代表作品。在他构思《G大调钢琴协奏曲》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右臂的奥地利钢琴家维根斯坦(Paul Wittgenstein)向包括拉威尔在内的布列顿、普罗科菲耶夫、理查.施特劳斯等发出邀请,创作一首专门为左手演奏的钢琴曲,而接受其委托的拉威尔就构思创作了这首D大调单乐章的左手钢琴协奏曲。拉威尔在这首乐曲中的创新不仅体现了钢琴与管弦乐队之间的完美协作,而且对左手演奏技巧进行了极限性的开发。他自己说:“这首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让人听起来就像是使用左右两只手的弹奏,因此,采用了更接近于传统音乐会的形式。” 钢琴演奏: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波兰钢琴家),伦敦交响乐团管弦乐团,指挥:皮埃尔.布莱兹(法国) 选自DG唱片公司1998年发行的专辑《莫里斯.拉威尔:钢琴协奏曲、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
Krystian Zimerman 18:07
09 Piano Concerto In G: II. Adagio assai
09.《G大调钢琴协奏曲》(M.83)第2乐章:很慢的漫板。共3个乐章。 创作于拉威尔两次赴美国巡演期间,因身体健康原因,首演时请法国钢琴家玛格丽特夫人担任演奏,并题献给她。这首作品与《左手钢琴协奏曲》是拉威尔晚期钢琴作品的经典之作,将管弦乐所具有的华丽色彩赋予钢琴作品中,使钢琴发挥了出绚丽缤纷的音响效果。 阿尔图罗.贝内代托.米凯兰杰利(意大利钢琴家)演奏版本 选自百代唱片公司2000年发行的专辑《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09:25
10 Maurice Ravel: Violin Sonata in G - 2. Blues (Moderato)
10.《G大调第2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M.77)第2乐章:布鲁斯(中板)。共3个乐章。 作于1923-1927年,1927年巴黎首演,拉威尔本人担任钢琴演奏,乔治.埃内斯库(罗马尼亚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代表作《罗马尼亚狂想曲》) 小提琴演奏:桑特尔.茱丽叶(加拿大女小提琴家),钢琴演奏:帕斯卡.罗杰(法国) 选自迪卡唱片2012年发行的专辑《拉威尔全集》(14CD)
Chantal Juillet 05:29
11 Maurice Ravel: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1903) - 2. Assez vif. Très rythmé
11.《F大调弦乐四重奏》(M.35)第2乐章:很生动、富于节奏地,复合三段体。共4个乐章。 作于1902-1903年,1904年由艾玛四重奏乐团首演。是拉威尔唯一的一部弦乐四重奏作品,但却被认为是他室内乐重要代表作品。拉威尔标注:呈献给“我亲爱的老师——弗雷”。 意大利四重奏乐队演奏版本。选自菲利普唱片公司1990年发行的专辑《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Quartetto Italiano 06:34
12 Maurice Ravel: Introduction and Allegro, M. 46 (1905)
12.《引子与快板》(为竖琴、长笛、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所作)(M.46) 作于1906年,木管、竖琴与弦乐组合七重奏,实为单簧管主奏的小协奏曲。乐曲以长笛和单簧管开始,再以竖琴的上升琶音进入,弦乐和木管进一步加强,大提琴营造处朦胧、幻想的意境……这首乐曲以独特的配器手法成为不多见的竖琴与木管、弦乐七重奏的室内乐精品。 英国美洛斯合奏团演奏版本。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12年发行的专辑《拉威尔全集》(14CD)
Melos Ensemble 10:32
13 Maurice Ravel: Jeux d'eau
13.《水之嬉戏》(M.30) 作于1901年,拉威尔将诗人亨利.德.雷涅尔(Henri de Regnier)的诗集《水城》中的《水的节日》摘录在乐谱上,作为题名:“住在河里的神,被水瘙痒嫣然嬉笑着。”一般都认为拉威尔的这首作品是受李斯特《埃斯特别墅的喷泉》的影响,以同样华丽的钢琴炫技色彩表现水光流动。但《水之嬉戏》所具有的创新钢琴技巧及音响效果是史无前例的,作曲家运用不断重复和重叠的固定音型,配合近乎双调性和声的重叠和弦色彩和丰富绚丽的各种大七和弦,制作出别出心裁的钢琴音响,使这首作品在现代钢琴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首钢琴印象主义作品。 钢琴演奏:帕斯卡.罗杰(法国)。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6年发行的“极致系列”10《极致:古典钢琴名曲选集》
Pascal Rogé 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