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人收藏
共45首歌曲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
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
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
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已有200年历史。另外,“京剧”也是一个网络用词,意思同“惊惧”。
|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 01 | 四郎探母·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 | 于魁智 | 06:56 |
| 02 | 武家坡·苏龙魏虎为媒证 | 于魁智 | 02:57 |
| 03 | 二进宫·怀抱着幼主爷把国执掌 | 于魁智 | 09:55 |
| 04 | 击鼓骂曹·谗臣当道谋汉朝 | 于魁智 | 06:29 |
| 05 |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 于魁智 | 03:26 |
| 06 | 春闺梦 | 张火丁 | 04:09 |
| 07 | 锁麟囊·薛湘灵唱段 (西皮二六) | 张火丁 | 03:09 |
| 08 | 锁麟囊·薛湘灵唱段 (西皮流水) | 张火丁 | 03:34 |
| 09 | 锁麟囊·薛湘灵唱段 (二黄三眼 快三眼) | 张火丁 | 06:23 |
| 10 | 智斗 | 洪雪飞 | 05:20 |
| 11 | 空城计 | 华语群星 | 03:06 |
| 12 | 空城计 | 余叔岩 | 02:37 |
| 13 | 空城计 (西皮慢板) | 杨宝森 | 06:01 |
| 14 | 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 于魁智 | 06:30 |
| 15 | 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 | 于魁智 | 14:34 |
| 16 | 打渔杀家·昨夜晚吃醉酒和衣而卧 | 于魁智 | 03:27 |
| 17 | 碰碑·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候 | 于魁智 | 05:01 |
| 18 | 打棍出箱·我本是一穷儒太烈性 | 于魁智 | 02:54 |
| 19 | 清官册·接过了夫人酒一樽 | 于魁智 | 02:57 |
| 20 | 清官册·一轮明月早东升 | 于魁智 | 12:34 |
| 21 | 大保国·臣不奏前三皇后代五帝 | 于魁智 | 03:14 |
| 22 | 大保国·汉高皇路过芒砀山 | 于魁智 | 02:24 |
| 23 | 武家坡·一马离了西凉界 | 于魁智 | 04:30 |
| 24 | 武家坡·提起当年泪不干 | 于魁智 | 04:35 |
| 25 | 大登殿·龙凤阁内把衣换 | 于魁智 | 03:52 |
| 26 | 洪羊洞·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 | 于魁智 | 02:26 |
| 27 | 洪羊洞·叹杨家投宋主心血用尽 | 于魁智 | 04:07 |
| 28 | 秦琼卖马·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 | 于魁智 | 04:25 |
| 29 | 捉放曹·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 | 于魁智 | 05:20 |
| 30 | 捉放曹·一轮明月照窗下 | 于魁智 | 09:59 |
| 31 | 四郎探母·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 于魁智 | 08:12 |
| 32 | 四郎探母·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 | 于魁智 | 04:30 |
| 33 | 四郎探母·弟兄们离别十五春 | 于魁智 | 01:05 |
| 34 | 四郎探母·老娘亲请上受儿拜 | 于魁智 | 04:53 |
| 35 | 法场换子·恨薛刚小奴才不如禽兽 | 于魁智 | 03:21 |
| 36 | 法场换子·贤夫人哭出了法场以外 | 于魁智 | 18:39 |
| 37 | 法门寺·刘公道做事真胆大 | 于魁智 | 00:39 |
| 38 | 捉放曹 (西皮慢板) | 于魁智 | 04:28 |
| 39 | 大保国 (二黄三眼) | 于魁智 | 03:25 |
| 40 | 洪羊洞 (二黄原板) | 于魁智 | 02:41 |
| 41 | 空城计 (西皮二六) | 杨宝森 | 03:29 |
| 42 | 打虎上山 | 华语群星 | 04:54 |
| 43 | 鸳鸯冢 | 张火丁 | 10:11 |
| 44 |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 单雯 | 06:03 |
| 45 | 牡丹亭·惊梦---山坡羊 | 单雯 | 0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