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收藏

共15首歌曲

标签
#古典 #歌剧 #管弦乐
创建者
溪树溪树
更新时间
2019年05月16日

歌单介绍

●歌单目录

01.歌剧《罗恩格林》(WWV75)第三幕:婚礼合唱 05:35

02.《婚礼进行曲》(管弦乐版) 04:50

03.《婚礼进行曲》(管风琴版) 01:56

04.《婚礼进行曲》(双小提琴版) 02:53

05.《女武神的骑行》(歌剧《女武神》(WWV86b)第三幕前奏曲) 05:41

06.歌剧《黎恩济》(WWV49)序曲 12:21

07.歌剧《漂泊的荷兰人》(WWV63)第一幕:序曲 17:03

08.歌剧《唐豪瑟》(WWV70)序曲 14:33

09.歌剧《罗恩格林》(WWV75)第三幕:前奏曲 03:22

10.歌剧《莱茵的黄金》(WWV86a)第四幕:通向彩虹之桥 05:05

11.歌剧《众神的黄昏》(WWV86d)序曲 02:08

12.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WWV90)第一幕:前奏曲 12:40

13.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WWV96)前奏曲 09:08

14.《齐格弗雷德牧歌》(WWV103) 19:16

15.歌剧《帕西法尔》(WWV111) 04:50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Richard Wagner: Lohengrin, Act 3 - "Treulich geführt ziehet dahin"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德国作曲家。德国歌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开创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对理查.施特劳斯产生了重要影响。 01.歌剧《罗恩格林》(WWV75)第三幕第一场:婚礼合唱。 埃尔莎与天鹅骑士(罗恩格林)新婚之夜,两人四目相对,温情脉脉,互述衷情。场上响起了著名的四部混声合唱“婚礼合唱”(《婚礼进行曲》)。 故事发生在公元10世纪的安特卫普,埃尔莎被控谋害她的的弟弟——布拉邦特公爵的继承人、哥特弗里德。神秘骑士在天鹅引领下出现,承诺将守护埃尔莎,但要求埃尔莎不能问他的姓名和身世。骑士打败了指控埃尔莎的泰拉蒙伯爵,埃尔莎以身相许骑士。泰拉蒙的妻子奥特鲁德具有邪恶的魔法,诱使埃尔莎怀疑骑士,在与骑士新婚之夜,埃尔莎违背了当初的承诺,问了骑士的姓名和身世,打破了盟约。骑士必须离去,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原来他是圣杯骑士罗恩格林。罗恩格林将被奥特鲁德用魔法变成天鹅的哥特弗里德重新变为本人,与埃尔莎姐弟团聚。但罗恩格林则必须回到圣杯之城,继续守护格拉尔圣杯。埃尔莎因悲伤过度而魂归天国。 与此相关的一段故事是,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对罗恩格林的故事极为着迷,对天鹅骑士的形象无比倾心,经常幻想成为天鹅骑士而装扮成天鹅骑士的形象。他为此将新建成的城堡命名为“新天鹅堡”,而且对创作歌剧《罗恩格林》的瓦格纳大为欣赏,重金资助瓦格纳完成了《尼伯龙根指环》等著名歌剧。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指挥:左尔格.索尔蒂爵士(英籍匈牙利指挥家,1912-1997) 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2年发行的专辑《瓦格纳:罗恩格林》。
Sir Georg Solti 05:35
02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罗恩格林》(Lohengrin)是瓦格纳于1845-1848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浪漫歌剧,剧本由作曲家本人撰写。创作灵感来源于中世纪沃尔夫拉姆.冯.艾森巴赫的诗作《提特雷尔》和《帕西法尔》(德文Parzifal ,与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Parsifal)的拼法不同)。《罗恩格林》于1850年在魏玛宫廷剧院首演,由李斯特指挥。当时瓦格纳因参加1849年德累斯顿革命而被政府通缉流亡瑞士。 02.《婚礼进行曲》(管弦乐版),改编自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WWV75)第三幕四部混声合唱:“婚礼合唱”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版本。选自中国国家交响乐团2007年发行的专辑《2004-2007演奏实况合集》。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04:50
03 Bridal Chorus from Lohengrin
几乎每个人在聆听瓦格纳的音乐之前,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关于瓦格纳本人和他的音乐的各种传奇,这真是一位少见的传奇式的人物。他的经历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愤青”,在所有的音乐家中,大概没有一个能够比他更富有激情的了,1894年“五月革命”时期,他和柏辽兹、李斯特曾爬上克洛伊茨塔楼散发传单,遭通缉后投奔李斯特,在李斯特的帮助下逃往国外,流亡了13年。1862年被赦免,虽靠到处指挥演出度日,但入不敷出,险些自杀,又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得到巴伐利亚二世的青睐,成为慕尼黑宫廷乐长,在人到中年之后得到了实现他伟大音乐梦想的一切物质条件,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03.《婚礼合唱》(《婚礼进行曲》)管风琴演奏版,改编自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婚礼合唱”。 安东.纽曼(Anthony Newman ,美国著名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钢琴家和指挥家,同时也是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选自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90年发行的专辑《婚礼相册》(婚宴音乐合集),推荐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人士收藏。
Anthony Newman 01:55
04 Wagner: Bridal March
瓦格纳结束了流亡生涯,又得到巴伐利亚二世的资助,不再颠沛流离,可以舒舒服服地完成他的伟大音乐梦想了。然而,饱暖思淫欲,竟然让曾经支持、帮助和欣赏他的李斯特痛不欲生——他在一座湖滨别墅里,与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此时已是著名指挥家彪罗(H.V.Bulow ,1830-1894)的妻子双双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在那里结婚生子,为儿子取名齐格弗雷德,他创作的歌剧《齐格弗雷德》就是为了纪念儿子的出生。与前一段悲惨得想要自杀相比,他这时有些得意忘形了。 04.《婚礼进行曲》双小提琴演奏版,改编自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WWV75)第三幕“婚礼合唱”。 欧文与史考特,两把小提琴二重奏,重新诠释古典音乐。两人曾在英国温泉小镇的街头卖艺,被曾一手捧红凯莉.米洛的著名音乐制作人皮特.瓦特慢发现发掘。 选自“福茂唱片”2004年发行的专辑《二重奏》,这是一张由双小提琴竞奏演绎古典音乐的“古典跨界”唱片。
Craig Owen and Greg Scot 02:53
05 The Valkyrie - 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
1813年5月22日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出生于莱比锡,他出生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母亲改嫁,举家恰到德累斯顿。因继父在剧院工作的缘故,幼年的瓦格纳得以自由进出剧院,这为他后来在歌剧创作与创新打下了基础。瓦格纳并不像许多音乐家那样自幼就学习音乐,他11岁才开始学习钢琴,当他观赏了由韦伯亲自指挥演出的歌剧《自由射手》后,他的兴趣由钢琴转向了歌剧,并在14岁时就写出了一部五幕歌剧《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但真正使他走上音乐道路的动力还是贝多芬的音乐。1828年,他在莱比锡布商大厦(万特豪斯)音乐会上,第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作品,让他第一次感到音乐的伟大。 05.《女武神的骑行》,歌剧《女武神》(WWV86b)第三幕前奏曲。 歌剧《女武神》(德语:Die Walkure)是《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WWV86)的第二部,由瓦格纳编剧作曲。故事创作灵感来源于北欧神话和沃尔松格的传说。 这首曲子被人们熟悉和记忆,很大程度上源自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9年拍摄的电影《现代启示录》中的著名场景:美军空中骑兵师第九突击团的休伊(UH-1)武装直升机群掠过海岸,在“一英里外都可以听到”(指挥官比尔.基尔戈上校语)的由直升机上的扩音器播放的《女武神的骑行》乐曲声中,向村庄和椰林发射火箭弹,顿时火光冲天,直升机的轰鸣声、爆炸声、机枪扫射声和海浪声……长达20分钟的震撼场面,表达了对于战争的荒诞、疏离和残酷的认知。 选自百代唱片公司2013年发行的专辑《女武神:瓦格纳精选》。
Richard Wagner 05:41
06 Richard Wagner: 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opera, WWV 49 - Ouvertüre
1831年起,18岁的瓦格纳开始跟音乐家魏利格学习和声、对位,1832年创作出《C大调交响曲》。1833年开始受邀担任剧院指挥,期间写出了两部歌剧《妖精》(《仙女》)和《恋爱禁令》,并与女演员米娜.普兰娜结为夫妇。1839年瓦格纳来到巴黎,最初的三年是他一生中最贫困蹉跎的时期,他曾因鞋底破洞而无法出门,买不起最便宜的剃刀,经常饥肠辘辘。1842年《黎恩济》首演成功,让他第一次体验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之后他的另外两部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和《唐豪瑟》相继上演,他也被聘任为德累斯顿剧院指挥。 06.歌剧《黎恩济》(《黎恩济:最后的部落首领》)(WWV49)序曲。 《黎恩济》创作于1839-1840间,是瓦格纳继《妖精》和《恋爱禁令》后的第三部歌剧。1842年于德累斯顿皇家歌剧院首演,获得空前成功。 《黎恩济》讲述的是黎恩济领导民众反抗贵族统治,获得教会支持被选为护民官。贵族克伦纳之子阿德瑞诺爱上了黎恩济的妹妹艾莉娜。贵族科伦纳父子是黎恩济的死敌,阿德瑞诺诬陷黎恩济卖国,教皇听信谎言,罢免了黎恩济护民官。阿德瑞诺要艾莉娜和他私奔,但艾莉娜则情愿与哥哥黎恩济一同葬身火海,阿德瑞诺为救艾莉娜而一同殉难。 选自慕尼黑奥菲欧国际音乐有限公司1995年发行的专辑《瓦格纳:黎恩济》
Cheryl Studer 12:21
07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Act I: Ouvertüre
1849年,瓦格纳因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而被政府通缉,在李斯特的帮助下逃亡瑞士,在苏黎世开始了13年的流亡生涯。没有固定收入,负债累累,病痛缠身,使他想过自杀。后来结识了同样从德国逃亡到瑞士的奥图.魏森冬克夫妇,他们给予了瓦格纳资助。奥图的夫人马蒂徳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经常与瓦格纳探讨艺术和人生,瓦格纳将她视为知己。他的《降E大调奏鸣曲》就是题献给她,又在歌剧《女武神》手稿上标注了“祝福马蒂徳”的献词。他与马蒂徳的关系一直保持了6年,他称这段时期为“鲜花盛开的日子”。1858年4月,瓦格纳的妻子米娜私自拆阅了他给马蒂徳的一封信,引发了魏森冬克家的轩然大波,瓦格纳不得不迁居威尼斯。 07.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也译作《飞翔的荷兰人》、《彷徨的荷兰人》)(WWV63)第一幕:序曲。 理查德.瓦格纳根据海因希里.海涅的《史纳贝勒沃普斯基先生的回忆》改编,首演于1843年德累斯顿。《漂泊的荷兰人》讲述荷兰人的船停在挪威一个港湾,船主是一名叫达兰德的挪威人。荷兰人得知达兰德有一个未出嫁的女儿森塔,就向达兰德求婚,愿意以自己全部财产作嫁妆。森塔见到荷兰人与传说故事中的画像完全一致,便爱上了荷兰人。一天,荷兰人听到了一个叫埃里克的青年向森塔倾述爱意,认为自己又将遭到抛弃,便依然离去,返回船上。森塔追赶荷兰人,对他表白忠心。荷兰人不愿连累森塔,对她说出身世,希望森塔离开。但森塔不为所动,追赶到悬崖边上,向着荷兰人离去的船,张开双臂一跃跳入海中。在落日余晖中,森塔与荷兰人的影子相互拥抱,从海面上浮出。 选自百代唱片公司1993年发行的专辑《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
Richard Wagner 17:04
08 Tannhäuser: Overture
瓦格纳在威尼斯住了七个月,1859年完成《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创作后,离开威尼斯去了巴黎,一年后终于返回阔别13年的德国。然而,他回国后不久又重新陷入困境,没有经济来源,音乐会收入少得可怜,财产被债主们没收,他成了一个狼狈不堪的流浪者。但是,就在他穷途末日之际,他又一次柳暗花明,走了鸿运。 08.歌剧《唐豪瑟》(全名为《唐豪瑟与瓦特堡歌唱大赛》)(WWV70)序曲。 1842-1845年瓦格纳根据海涅的诗作《唐豪瑟》、格林兄弟的《德国传说集》以及民间诗歌集《魔术号角》中有关诗篇关于唐豪瑟骑士的传说改编。故事讲述唐豪瑟与维纳斯共同生活一年后,回到自己家乡参加歌唱比赛以追求伊丽莎白。因唐豪瑟尽情唱出肉欲之爱快乐,被人们赶出村庄,让他去罗马朝圣以求得教皇的宽恕。伊丽莎白得知唐豪瑟没有得到宽恕抑郁而亡。这时唐豪瑟准备重新回到维纳斯身边,正巧遇上伊丽莎白的送葬队伍,伤心欲绝,撞棺自尽,这时有朝圣者来报,唐豪瑟已经被宽恕了。 选自Teldec Records(1929年由德律风根公司与迪卡合资创建,现并入华纳唱片)2002年发行的专辑《理查德.瓦格纳:唐豪瑟》。
Daniel Barenboim 14:33
09 Lohengrin - Prelude To Act III
1864年5月4日下午,瓦格纳被邀请到慕尼黑去觐见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这位路易二世是瓦格纳的知音,当他在维也纳观看了《罗恩格林》后,就一直渴望见见瓦格纳。一天,宫廷秘书长问国王最希望的是什么,国王竟然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希望见到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并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愿望。当瓦格纳出现在国王面前时,路易二世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友,紧紧抱住瓦格纳,说:“像神一般那样了不起的瓦格纳兄啊,你是我长久以来一直寻找的人!我了解你的艺术。神圣的音乐大师啊,在我的心灵深处,我与你紧紧结合。”路易二世对瓦格纳的一片痴情,使瓦格纳获得了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待遇。遵照国王的意愿,瓦格纳住进了慕尼黑斯坦贝克湖畔的别墅,而且,国王还帮助他还清了所有债务,满足他的一切需要。与路易二世的友谊,使瓦格纳从绝望的边缘一跃而起,成为畅通无阻的成功者。 09.歌剧《罗恩格林》(WWV75)第三幕:前奏曲。 选自百代唱片公司2003年发行的专辑《女武神:瓦格纳精选》。
Richard Wagner 03:22
10 Richard Wagner: Das Rheingold, Scene 4 - "Zur Burg führt die Brücke"
瓦格纳在音乐史上是以歌剧艺术的改革者出现的,他以始终不渝的精神和百折不饶的勇气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而奋斗。他反对当时意大利歌剧中常见的空洞的声乐技巧,也反对当时法国大歌剧那种表面效果的浮夸,主张音乐应当与戏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歌剧应该宣扬进步的社会理想。瓦格纳创立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乐剧。 10.歌剧《莱茵的黄金》(WWV86a)第四幕:通向彩虹之桥 《尼伯龙根的指环》(WWV86)由瓦格纳编剧并作曲,从1848年开始构思,1874年完成,历时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冰岛家族传说)。由4部歌剧组成,被瓦格纳自称为“音乐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包括:前夕《莱茵的黄金》、第一日《女武神》、第二日《齐格弗雷德》、第三日《众神的黄昏》。 中世纪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而以往的北欧神话被视为邪教。这些神话包括英格兰的贝奥武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8年发行的“极致系列”18《极致:瓦格纳选集》。
theo adam 05:05
11 Richard Wagner: Götterdämmerung (Vorspiel) - Einleitung
1849年之前,瓦格纳在创作《漂泊的荷兰人》、《唐豪瑟》和《罗恩格林》这三部歌剧时,已经开始实践他的歌剧改革理想。1849年后,在流亡瑞士的最初几年,瓦格纳开始从理论上和美学意义上深入思考歌剧改革。他先后写出了《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等理论著作,以及为之前三部歌剧而写的序言——《致友人书》。瓦格纳在这些著述中阐明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歌剧改革思想。《歌剧与戏剧》是瓦格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阐述了把多种艺术综合为一体的艺术理想,他把自己的“乐剧”成为“未来的戏剧”,认为当时的歌剧已误入歧途,音乐在歌剧中本来应该是表现手段,却变成了目的,而戏剧本来应该是目的,却变成了手段。他认为,在未来的歌剧中,音乐和戏剧都要连续不断地发展,而不为个别独立曲目所中断。 11.《众神的黄昏》(WWV86d)序曲 《众神的黄昏》是《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最后一部分,1876年于拜罗伊特音乐节剧院首演。北欧神话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诸神的黄昏”,即神话的最终章。在世界各民族神话中,毁灭,都是神话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在其他毁灭神话中,大都表现的是神毁灭自己创造的人类世界,毁灭方式也主要以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反映的是人类祖先对自然的恐惧与对生命起源的原始思考。但在北欧神话中,由于北欧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北欧先民很少遭受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他们的毁灭神话也没有以自然力为主题。但最为特殊的是,北欧毁灭神话不仅毁灭了人类世界,所有的神以及神的家园也都彻底覆灭,而且这种毁灭是神在创造世界之初就注定了的,谁也无法避免。因此,北欧神话悲剧性是宿命的、本源的,最终的这场“诸神的黄昏”将这幕悲剧推向了一个灿烂而残酷的高潮。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版本。选自DG唱片公司2008年发行的专辑《卡拉扬德国留声机公司完整录音第四卷第8辑(1967-1969)》。
Herbert von Karajan 02:08
12 Richard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opera, WWV 90, Act 1 - Prelude
2017年8月,国家大剧院与大都会歌剧院、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巴登-巴登节日剧院联合制作的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次在中国上演。按照杨燕迪教授的观点,如果只挑一部作品来代表瓦格纳,那就是这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是学术界和音乐界的共识,因为它最彻底地代表了瓦格纳风格最精辟的方面。他的哲学、思想、音乐风格及其演化,都集中地反映在这部作品中。瓦格纳一直认真深刻思考人生命题,他的戏剧不仅仅是简单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表达哲学意念。这个意念贯穿于他的一生:就是人生怎样通过救赎来获得自由。如《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唐豪瑟》都是这样,先是有某种诱惑,然后通过对诱惑和世俗的抵御,以及女性或是理性的拯救,最后获得人生的启迪和自由。 12.《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WWV90)第一幕:前奏曲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版本。选自百代唱片公司1990年发行的专辑《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Herbert von Karajan 12:40
13 Richard Wagner: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 Prelude
叔本华对瓦格纳的后半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叔本华哲学的根本概念是世界是由无理性的欲望支配的,人如果要获得自由,就要打破无理性的欲望。而且叔本华受到东方佛教的影响,认为人生在世上就是苦难,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为什么有苦难?因为人有欲望,而且欲望得不到满足。要解破这个怪圈,就要弃绝欲望。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里,瓦格纳重新诠释了叔本华的哲学,人间的爱情走向了弃绝,牺牲和死亡,实际上是对爱情的最后升华。不是简单地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上升到人类存在的巅峰体验的高度,爱到尽头是死亡,只有弃绝生命,才能实现最高的神秘理念。 此外,瓦格纳对叔本华的高度认同还在于叔本华对音乐的定义。在所有西方哲学家中,给予音乐最高定位的哲学家就是叔本华。因为如果世界的本质是意志,那么在世界上所有艺术中,音乐是直接表达意志的,所以音乐是高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最高艺术。 13.《纽伦堡的名歌手》(也译作《纽伦堡的工匠歌手》)(WWV96)前奏曲 瓦格纳根据霍夫曼的小说《桶匠老大马丁及其弟子》和戏剧《汉斯.萨克斯》改编并作曲,1868年首演,彪罗指挥。讲述16世纪的纽伦堡,金匠伯格纳宣布将女儿夏娃嫁给仲夏节歌唱大赛的优胜者,而那人必须是一位名歌手。而夏娃早已与骑士华尔特相恋,但华尔特却不懂唱歌,为了得到心爱的夏娃,他毅然决定参加比赛。书记官贝克梅瑟也想得到夏娃而参赛。最后华尔特在名歌手鞋匠萨克斯的帮助下战胜了贝克梅瑟,有情人终成眷属。 瓦格纳的歌剧大多以古代神话传说中悲剧故事为题材,《纽伦堡的名歌手》是唯一例外的作品,以真实历史背景中现实故事为题材的大团圆式的喜剧,因此在瓦格纳作品中占据独特地位。 拜罗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指挥:赛维奥.瓦维索(瑞士)。 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8年发行的“极致系列”18《极致:瓦格纳选集》。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09:08
14 Richard Wagner: Siegfried Idyll
从瓦格纳开始,歌剧序曲是他的的歌剧最根本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歌剧序曲或前奏曲,与歌剧本身有一定的关联,如采用部分主题音乐的元素以奏鸣曲式的结构,可以作为音乐会的曲目单独演奏。到了瓦格纳的歌剧,这种关联达到了最高峰,没有任何作曲家可以超越。瓦格纳习惯用一首前奏曲来概括他的歌剧的中心意念,包括中心的主导动机都会在前奏曲中出现,这种方式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开始就是特里斯坦和弦,半音上升的渴望,半音下行的悲叹,以及两个线条结合起来的和弦,和声本身就是半音上行和半音下行的结合,极端地表达了不断渴望、不断欲求的中心意念。这首前奏曲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头至尾贯穿了主导和弦、主导动机中引申出的旋律线的各类穿插。整部前奏曲以极端简练的笔法和丰富的音乐语言,使主导意念融合在这个织体中。 14.《齐格弗雷德牧歌》(WWV103) 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指挥:汉斯.克纳佩茨布施(1888-1965 ,德国指挥家,被誉为指挥界的“凯撒”,瓦格纳作品权威) 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2年发行的专辑《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女低音狂想曲、序曲;瓦格纳:齐格弗雷德牧歌》
Hans Knappertsbusch 19:16
15 Richard Wagner: Parsifal, Act 3 - Prelude
瓦格纳更强调和弦在音响上的效果。“特里斯坦和弦”达到了和声的极限,赋予了这一和弦高度的情绪概括作用,集中表现了全剧的矛盾和戏剧冲突。从“特里斯坦和弦”,人们领悟到“漂浮的调性”在现代音乐中的惊人魅力。这也被视为否定作为音乐创作基础的“调性”而迈出的第一步,被公认为是孕育了20世纪音乐的“一粒种子”。直到20世纪的到来,调性被彻底打破。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的勋伯格深受瓦格纳的影响,而关于现代音乐“难听”的始作俑者实际上就是瓦格纳。 15.《帕西法尔》(WWV111)第三幕:前奏曲。 瓦格纳编剧并谱曲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关于圣杯骑士保护耶稣遗留下的圣物的传说故事。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指挥: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选自DG唱片公司2006年发行的专辑《瓦格纳:帕西法尔》。
Orchester der Wiener Staatsoper 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