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人收藏
共27首歌曲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Alexander Cesare Leopold](亚历山大.凯撒.利奥波德),1838年生于巴黎,1875年卒于布基伐尔。法国作曲家。求学于巴黎音乐学院,先为齐默尔曼的学生,后师于阿莱维(与其女结婚)。1857年获罗马大奖,同年所作《奇迹博士》(Docteur Miracle)上演。在罗马创作一部谐歌剧《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1906年在蒙特卡洛上演)和一部合唱交响曲《瓦斯科.达.加玛》(Vasco da Gama),还有他的《感恩赞》(Te Deum)。回到巴黎后创作几部歌剧,都不很成功,包括《采珠人》(Les Pecheurs de perles)(1863),《伯斯丽姝》(La Jolie Fille de perth)(1867)和《贾米莱》(Djamileh)(1871)。19世纪60年代初创作了一部五幕歌剧《伊凡四世》(Ivan Ⅳ),后来他舍弃了这部歌剧,把其中的某些音乐用到其他作品中,但此歌剧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不全的版本上演,改称《伊凡雷帝》(Ivan le Terrible)。其他现存歌剧或是未完成或是只有片段,有《图勒王的酒杯》(La Coupe du Roi de Thule)(1868),《格丽赛利迪斯》(Griselidis)(1870-1871),其中有些音乐后来用在《阿莱城姑娘》(L'Arleslenne)和《卡门》(Carmen)(花之歌 Flower Song)中,还有《唐罗德里戈》(Don Rodrigue)(1873)。生前他的非歌剧作品较为成功,如《罗马的回忆》(Souvenirs de Roam)[1869年上演,1880年作为组曲《罗马》(Roma)出版],《小组曲》(Petite Suite),《儿童游戏》(Jeuxd'enfants)(1872),以及配剧音乐《阿莱城姑娘》(L' Arleslenne)(1872),1873年他开始创作法国喜歌剧《卡门》(Carmen),1875年在巴黎上演,听众反应冷淡,但现已成为有史以来最流行的歌剧之一。
比才作为一位成就辉煌的钢琴家,也创作了一些钢琴曲,他的歌曲和教堂音乐是高质量的。1855年创作的C大调交响曲富于机智的青春魅力,1933年被发掘出来,1935年2月26日在巴塞尔首演,由魏因加特纳指挥。比才的声誉虽主要归于《卡门》,但他所有已出版的作品也都很有色彩,旋律鲜明,配器华丽而巧妙。然而比才的全部作品,包括《卡门》在内,对事先没有阅读诸如温顿.迪安(Winton Dean)等权威学者的有关赝版、增删、窜改的著述而冒失撰写评论文章的作者来说,都有犯音乐学上的错误的可能。(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歌单目录
01.《卡门第一组曲》前奏曲-阿拉贡舞曲 03:35
02.《卡门第一组曲》间奏曲 02:38
03.《卡门第一组曲》赛吉迪亚舞曲 01:58
04.《卡门第一组曲》龙骑兵进行曲(阿尔卡拉的龙骑兵) 01:53
05.《卡门第一组曲》斗牛士之歌 02:17
06.《卡门第二组曲》黑市(走私现场) 04:42
07.《卡门第二组曲》哈巴涅拉舞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02:07
08.《卡门第二组曲》夜曲 05:59
09.《卡门第二组曲》斗牛士之歌 02:33
10.《卡门第二组曲》士兵换岗 03:45
11.《卡门第二组曲》波西米亚舞曲 04:44
12.《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前奏曲 06:55
13.《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小步舞曲 03:14
14.《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稍慢板 03:11
15《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钟 04:39
16.《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田园曲 05:46
17.《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间奏曲 04:43
18.《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小步舞曲 04:25
19.《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法兰多舞曲 03:26
20.歌剧《卡门》第二幕:“你丢给你的这朵花”(花之歌) 04:03
21.歌剧《卡门》第一幕: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哈巴涅拉舞曲) 04:13
22.歌剧《采珠人》“在那殿堂深处” 05:54
23.《C大调交响曲》第1乐章:急速的乐章 07:24
24.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薛伟) 11:17
25.瓦克斯曼《卡门幻想曲》 10:35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1, Arr. Fritz Hoffmann - Prélude - Aragonaise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法国作曲家。 四幕歌剧《卡门》,创作于1873-1874年,1875年首演于巴黎。由梅亚克和阿莱维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同名中篇小说创作剧本。 01.《卡门第一组曲》前奏曲-阿拉贡舞曲。 《卡门》序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悲剧性的主题,预示悲剧结局。第二部分是阿拉贡舞曲,是第四幕开始前的间奏曲,具有浓郁的西班牙舞曲色彩,加入了响板等打击乐器,具有欢快和节奏性强的特色。 这是我个人创建歌单中第一次全部、完整采用一张专辑。原因是我喜欢,而且十多年前就购买、收藏了这张原版CD。这张专辑直译为《比才:卡门组曲和阿莱城的姑娘组曲》(《Bizet : Carmen & L'Arleslenne Suites》),是迪卡唱片1999年9月1日发行的,共19首,其中1-4首为《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4首),5-8首为《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4首);9-13首为《卡门第一组曲》(5首),14-19首为《卡门第二组曲》(6首)。由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演奏,指挥:查尔斯.杜托伊特。由于历史上加拿大属英、法双语国家,尤其是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Montreal)是魁北克最大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和北美第十五大城市,曾经作为加拿大的经济首都,法语是该市的官方语言,也使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具有深厚的法兰西文化传统。因此蒙特利尔交响乐团以演绎和诠释法国作曲家作品而闻名。这张专辑是喜爱《卡门》和比才作品的HiFi级别的珍藏。 19世纪后期,欧洲乐坛兴起一股“西班牙热”,音乐创作的焦点从德奥浪漫乐派南移,转向地中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的“拉丁化”日渐明显。西班牙以及吉普赛音乐成为音乐家们争相创作的热门题材。除西班牙本土音乐家,如阿尔贝尼茨、格拉纳多斯、萨拉萨蒂、德法亚等,法国的拉威尔、圣.桑、德彪西、拉罗,俄罗斯的格林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人无不对西班牙音乐趋之若鹜,创作了许多西班牙题材的优秀作品。比才的《卡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因缘而生的伟大作品。《卡门》是今天世界上上演频率最高的歌剧,没有之一!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3:35 |
02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1, Arr. Fritz Hoffmann - Intermezzo
2010年,国家大剧院推出新版歌剧《卡门》,2011年再次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1”的重头戏二度上演,而且是连演8场。邀请了两位国际当红的女中音歌唱家担纲。一位是维克托莉亚.维津,曾作为英国皇家歌剧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版《卡门》主角,这次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卡门》是她出演的第16个版本。另一位歌唱家是乔希.佩雷兹。 02.《卡门第一组曲》间奏曲。 这是世界歌剧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间奏曲,另外一首是著名的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这首《卡门》间奏曲,是在第三幕开始前,以竖琴的轻柔弹奏开始,长笛进入主题,逐渐加入木管和弦乐,演奏出极为优美的旋律,表现主人公霍赛对家乡情人米卡爱拉的无限思念与眷恋,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优美柔情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无尽的惆怅。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2:38 |
03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1, Arr. Fritz Hoffmann - Séguidille
乔治-比才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法兰西歌剧的旷世奇才,1838年出生于巴黎,1875年6月3日逝世,在他37年的生命中,创作了多部歌剧以及戏剧配乐、交响曲、钢琴曲等作品,其中以歌剧《卡门》和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最为著名,不仅以此使比才跻身19世纪法兰西民族文学艺术殿堂中大师行列,而且一定程度上,《卡门》在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甚至让比才的声誉超过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 03.《卡门第一组曲》塞吉迪亚舞曲。 塞吉迪亚舞是西班牙安达露西亚的一种舞蹈,后成为构成弗拉明戈音乐的一部分,以加入响板为其突出特征。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1:58 |
04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1, Arr. Fritz Hoffmann - Les dragons d'Alcala
“乔治-比才是谁?《卡门》的作曲家。”这是当代德国作家、戏剧评论家沃尔夫冈.维拉切克在他的介绍50部经典歌剧时自问自答的话。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卡门》的影响力已经远超它的作者。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上是先知道某位作曲家,比如莫扎特和贝多芬,但却不一定能够准确地说出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代表性作品。比才和他的《卡门》是一个例外,即使不知道比才,也都熟知《卡门》。西方音乐史上,以一部作品就扬名天下、流传于世的作曲家并不是很多,比才就是一个。他的《卡门》,就像哲学家尼采所说的“独步于千百部作品之上”的作品。 04.《卡门第一组曲》龙骑兵进行曲(《阿尔卡拉的龙骑兵》)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1:53 |
05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1, Arr. Fritz Hoffmann - Les toréadors
比才自幼就显露出不同凡响的音乐天赋,他甚至被视为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比才的父亲是一位声乐教师,母亲能在钢琴上弹奏出优美的曲调。1848年,比才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此时离他10岁生日还有两个星期。在巴黎音乐学院,他随马蒙泰学习钢琴,同时随阿莱维和古诺学作曲。而在7年后,16岁的比才已经被他的恩师阿莱维称为“伟大的作曲家”了。就是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他17岁生日刚刚过去几天后,便开始创作《C大调交响曲》,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这部与贝多芬《第一交响曲》有着相同调性的《C大调交响曲》,全篇洋溢着法兰西风格的欢乐之情,很多段落不乏宏伟气势。非常可惜的是,这部堪称杰作的交响曲在比才生前并未演出,直到他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才由著名指挥家菲利克斯.魏因加特纳指挥在巴塞尔首演。 05.《卡门第一组曲》斗牛士之歌(第二幕第二场,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上场)。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曲,以八小节强劲的乐队前奏开始,引出主歌宣叙调式的雄壮旋律,表达了斗牛士上场后对观众们的谢意,又表现出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高大形象。是展示男中音浑厚力量的一首著名的歌剧唱段。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2:17 |
06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2, Arr. Fritz Hoffmann - Marche des contrebandiers
比才还是一位钢琴演奏家,早在他青少年时代就以精湛的演奏技艺而引人注目,并多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在一次音乐界人士的聚会上,他极为流畅的视奏能力甚至让“钢琴之王”李斯特都赞叹不已。在作曲方面,1856年,他参加了在巴黎乐坛享有盛誉的雅克.奥芬巴赫主导举行的青年作曲家独幕歌剧比赛,他以《奇迹博士》与另一位参赛者并列获奖,第二年他又获得了专门为青年音乐家赴意大利深造的“罗马大奖”(在《柏辽兹与李斯特》的歌单中介绍过,柏辽兹就是因此而赴意大利学习),这使19岁的比才有机会到意大利学习音乐。 06.《卡门第二组曲》黑市(“走私现场”,第三幕)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4:42 |
07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2, Arr. Fritz Hoffmann - Habañera
然而罗马大奖并不能保证比才在音乐道路上一帆风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过艰辛挣扎的低谷。他不得不以教学生钢琴和作曲为自己赚取生活费用。但比才并未为生活所困,矢志不渝地倾心于音乐尤其是歌剧创作。他在19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完成的几部歌剧《唐普罗科皮奥》、《伊凡四世》、《采珠人》和《伯斯丽姝》(《贝城一姝妹》),有些音乐史家认为有过多模仿前辈作曲家罗西尼、梅耶贝尔和古诺的痕迹,但无疑已显示出他在歌剧领域的才华。《采珠人》第一幕中那首男高音和男中音的二重唱“在这圣殿深处”,与歌剧史上最脍炙人口的二重唱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伯斯丽姝》中那首男高音的小夜曲,有着打动心弦的甜美旋律。比才于1872年创作的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尽管由于剧本等方面的原因而首演失败,却在后世成为继贝多芬、舒伯特和门德尔松之后最出色的戏剧配乐。 07.《卡门第二组曲》哈巴涅拉舞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第一幕,卡门的咏叹调)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2:07 |
08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2, Arr. Fritz Hoffmann - Nocturne
比才配乐的《阿莱城的姑娘》首演并不成功。1872年10月1日晚首演时,巴黎的时尚听众并不欣赏舞台上“乡村小院的爱情悲剧”,甚至觉得比才的音乐打扰了他们观剧。这一晚让原作者都德深受伤害,他后来回忆:“我懊丧地走出剧院,我的耳朵里仍充溢着感情场面引起的愚蠢笑声。”比才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让他的配乐作为独立音乐作品出现在音乐会上。一个月后的11月10日,由《阿莱城的姑娘》配乐的4段选曲——《前奏曲》、《小步舞曲》、《小柔板》和《钟》组成的管弦乐曲与听众见面,受到欢迎。比才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同窗和挚友、作曲家埃内斯特.吉罗认为,《阿莱城的姑娘》配乐中还有其他一些优美的乐曲不应淹没无闻,在比才去世后,他又选取了原有配乐中的3段:《田园曲》、《间奏曲》、《法兰多舞曲》,再加上歌剧《伯斯丽姝》中的《小步舞曲》,成为《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这就是《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和《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的来历。这两部组曲早已成为众多古典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名曲,尤其是第二组曲中的最后一曲《法兰多舞曲》,在普罗旺斯长鼓的急促鼓点中越来越热烈欢快,两个旋律的对位交织,描绘出热烈的民间舞蹈场面,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管弦乐名曲。 08.《卡门第二组曲》夜曲。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5:59 |
09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2, Arr. Fritz Hoffmann - Chanson du toréador
真正让比才成为法兰西音乐旷世之才的力作,是取材于普罗斯佩.梅里美同名小说的歌剧《卡门》。在由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改编成的歌剧中,有的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不及原作的,有跟原著不相上下的,也有让原著黯然失色的。1894年3月,比才同时代的作曲家马斯涅根据法郎士的小说改编创作的歌剧《泰伊思》在巴黎歌剧院首演。马斯涅收到了原作者法郎士的信中说:“您将我的可怜的泰伊思提升为一流的歌剧女主角。”而比才的歌剧《卡门》不也是将梅里美笔下的吉普赛女郎卡门提升为一流歌剧的女主角吗? 09.《卡门第二组曲》斗牛士之歌(第二主题,埃斯卡米洛的唱段:干一杯,英勇的战士们,请接受我衷心的祝贺……)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2:32 |
10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2, Arr. Fritz Hoffmann - La garde montante
从另一个方面说,比才《卡门》的成功的基础是剧本作者亨利.梅亚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对梅里美原著小说的成功改编。维拉切克曾经说:“几乎再没有哪部作品比法国人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小说更不适于被搬上舞台的了。被判死刑的唐何塞在行刑前的几个小时里,以第一人称对自己的一生作了一番忏悔。而在歌剧角本里根本看不到这样的情节,因为编剧大刀阔斧地提炼出基本剧情:男高音爱着女高音,但女高音又爱上了男中音……” 10.《卡门第二组曲》士兵换岗(第一幕)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3:45 |
11 |
Georges Bizet: Carmen Suite No.2, Arr. Fritz Hoffmann - Danse bohème
《卡门》是今天世界歌剧院上演排名最高的剧目,但在1875年3月3日巴黎喜歌剧院的首演之夜,虽然第一幕赢得了喝彩,但后三幕却再也未激起听众的热情。比才自己称之为“百分之百令人绝望的失败”。《卡门》首演后三个月后,时年还不到37岁的比才撒手人寰。很多传记说比才是因为《卡门》首演失败而悲伤过度导致其早亡。但严肃的音乐史家则一再纠正这些热衷于感伤的说法。事实上,比才的健康长期欠佳,他很早就被诊断出患有喉咙病并倍受折磨。他在创作《卡门》时,身体就已经十分虚弱了,在心脏病多次发作后,是心力衰竭最后夺去了他的生命。 11.《卡门第二组曲》波西米亚舞曲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4:44 |
12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 Prélude
比才在《卡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创作天才,不仅在于他为卡门、唐何塞、斗牛士、唐何塞的未婚妻米凯艾拉、大合唱、乐团甚至在第一幕和第四幕出场的童声合唱团都谱写出精彩的音乐,不仅在于《卡门》序曲、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鸟》《斗牛士之歌》《花之歌》《我说我什么也不怕》和间奏曲等作为名曲广泛流传,还在于剧中无数一闪而过的细节所具有的表现力,如第三幕临近结束,在斗牛士埃斯卡米洛挑衅性地向唐何塞说完再见转身离开时,大提琴独奏出《斗牛士之歌》的旋律,舒缓、深情,具有令人难忘的美!而在这一切片段和细节的吸引力之上,是《卡门》作为一部音乐戏剧杰作所具有的艺术穿透力和洞察力,在于戏剧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所创造的巨大的悲剧力量。(王纪宴《作曲家比才与名作〈卡门〉〈阿莱城姑娘〉》,“新芭网”) 12.《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前奏曲。为原剧第一幕前奏曲,前段取材自普罗旺斯当地民谣《三王进行曲》,以不同配器与和声进行变奏,后段以萨克斯管独奏呈现主人公主题。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6:55 |
13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 Minuetto
《卡门》首演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因“赤裸的感情”而被说成“淫秽作品”。今天看来,这部歌剧的音乐奔放、火辣,充满异国情调;而场景又不同于古代神话和宗教故事,以现在进行时极其“现实”地呈现“现在”和“今天”,这些都是对当时审美风俗的挑衅。梅里美的小说问世时就遭到诟病,因为作品里没有“爱之死”的崇高——这原本是浪漫主义的一贯美学。而最要命的是“卡门”作为诱惑的化身,桀骜不驯,作品似在表达“欲望高于一切”的内涵。颇具讽刺的是,比才死后,歌剧《卡门》成为世界上演出频率最高的歌剧,圣.桑和柴可夫斯基当年就预言歌剧《卡门》将是“最受欢迎的歌剧”。 13.《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小步舞曲。为原剧第三幕开始前的间奏曲,由弦乐与木管表现出农村青年男女的舞蹈换位,悠扬的旋律表达出节庆的气氛、恋人之间的幸福感觉和明媚的乡村风光。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3:14 |
14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 Adagietto
《阿莱城的姑娘》(法语:L'Arleslenne)是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中学语文课本《最后一课》的作者)的戏剧作品,描写了法国普罗旺斯青年农民弗雷德里的爱情悲剧,费雷德里准备与一位阿莱城姑娘(这位姑娘在原剧中并未出场)结婚,却得知这位姑娘的名誉不好,于是费雷德里就决定放弃这位姑娘,而与他自幼相识的姑娘薇叶特结婚。婚礼当天,有人带来一个消息说那位阿莱城姑娘与她的情人私奔,而内心依然深爱着阿莱城姑娘的费雷德里无法控制自己,从阁楼窗口跳下去自杀了。 14.《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稍慢板,为原剧中第三幕第二场的“间奏曲”,以弦乐娓娓道来情人重逢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3:11 |
15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 Carillon
比才受沃德维尔剧院经理雷翁.卡瓦洛的委托,为《阿莱城的姑娘》创作了27首包括声乐、合唱和小型管弦乐曲的配乐。1872年10月1日在巴黎沃德维尔剧院首演,比才自己在乐队中担任管风琴演奏。由于修改剧情等原因导致首演失败,最终只演出了21场。后经比才从配乐中选取了4首乐曲改编成管弦乐曲,1872年11月10日首演而大受欢迎,这就是著名的《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 15.《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钟。为原剧中第三幕第一景的配乐,以法国号反复奏出模仿宏亮的教堂钟声,而后以长笛二重奏描绘出甜美的情感色彩,弦乐的加入使情感愈发浓烈,最后钟声再现。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4:39 |
16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Arranged by E. Guiraud (1837-1892) - Pastorale
比才在为《阿莱城的姑娘》配乐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只允许他利用一个26人的小乐队,但这不仅没有束缚住比才,反而让他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创作出了流传至今的优美音乐。 《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是比才的好友吉罗在比才去世后在原剧配乐中选取了第一组曲外的三首和歌剧《贝城丽姝》(伯斯丽姝)中的“二重唱”加以重新配器编曲改编成的管弦乐曲,1879年出版。 16.《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田园曲,选自原剧第二幕“间奏曲”。为原剧第二幕的间奏曲,以牧歌的风格呈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田园景色。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5:46 |
17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Arranged by E. Guiraud (1837-1892) - Intermezzo
国家大剧院曾两度排练与上演《卡门》,可见国内歌剧迷对它的喜爱。究其原因,还在于“自由与爱”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关注的中心题目,无论是当年对易卜生“娜拉”的讨论,还是鲁迅的《伤逝》,以及1980年代对司汤达的于连的认知,爱与自由的悖论几乎成为了全民话题。其实,在欧洲文化深处,爱的真正链接对象是死亡。诺瓦利斯的《蓝花》,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无一不是把所谓“爱的自由天空”交给了死亡。爱,是对死亡的唤醒,而非一对苦鸳鸯逃出是非之地,过上花好月圆的好日子那么简单。爱的牺牲,不仅是基督教神学,还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内容。梅里美与比才之所以不容于保守势力,在于颠覆了传统,与纵火犯无异。(贾晓伟《比才:因为自由,爱情链接了死亡》,《深圳特区报》,2017.11.13) 17.《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间奏曲,选自原剧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的“间奏曲”,由萨克斯管奏出主题旋律,后被配上《羔羊颂》祈祷文而成为独唱歌曲。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4:43 |
18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Arranged by E. Guiraud (1837-1892) - Menuet
《卡门》的音乐弥漫热血气息,咂摸起来还有欲望的味道,在今天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回事,而恰恰与时代之流相合。想来《卡门》被国人喜爱,除了进行曲的嘹亮之外,还有麻辣与火热的氛围,所谓“热闹的生机”乃兴旺的标志。至于“死亡”的内涵……鲁迅的“拿来主义”说,只需取有利国人自身的一极,其他的不用问起。但他也说过,外国的任何东西,一到这里就变了模样。就接受美学与影响的焦虑而言,焦虑在我们这里从来就是多虑。我们有的是实用主义良好的消化系统。(贾晓伟《比才:因为自由,爱情链接了死亡》,《深圳特区报》,2017.11.13) 18.《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小步舞曲,选自《贝城一姝妹》第三幕“二重唱”,以长笛和竖琴奏出主题旋律,人声部分改由萨克斯管演奏。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4:25 |
19 |
Georges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Arranged by E. Guiraud (1837-1892) - Farandole
今天,我们许多人大概很难将《阿莱城的姑娘》与写作《最后一课》和《磨坊书简》的法国作家阿尔方斯.都德联系起来,如果不是深入了解原剧的故事,甚至在欣赏《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第二组曲时,已经与原剧中的那个爱情悲剧没有任何关系了。在原剧中,男主费雷德里克在自己与薇叶特的婚礼上又听到了阿莱城姑娘所跳的“法兰多舞曲”,又重新回忆起他对阿莱城姑娘的恋情,这份狂热的恋情胜过了他的理智,费雷德里克最后从楼顶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位神秘的“阿莱城姑娘”在原剧中从未出现,这有点像《等待多戈》。而且,“阿莱城姑娘”和“卡门”都有一个特点:放荡而诱惑。 19.《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法兰多舞曲,选自原剧第三幕“法兰多舞曲”,吉罗将《三王进行曲》主题旋律融入以交错对位方式呈现。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03:26 |
20 |
La fleur que tu m'avais jetée
20.歌剧《卡门》第二幕:“你丢给我的这朵花”(也译作“花之歌”) 普拉西多.多明戈演唱版本。选自DG唱片公司1995年发行的专辑《多明戈珍藏》。 |
Plácido Domingo | 04:02 |
21 |
Bizet - Carmen - Habanera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21.歌剧《卡门》第一幕:卡门的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哈巴涅拉舞曲》),是《卡门》中最著名的咏叹调。卡门以及其性感身姿漫步出场,立即被一群男人围住大献殷勤,而卡门却不为所动,反而盯上了目不斜视的士兵霍赛,她伴着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极尽妖娆地在霍赛面前唱出了这首著名的咏叹调,充分展现出卡门的爱情观念——宁可付出生命,也不愿意自己的爱情被束缚。 哈巴涅拉舞曲(Habanera)原为非洲黑人舞曲,经由黑奴传入古巴,再流传到当时殖民地宗主国的西班牙。但还有一种解释是这首《哈巴涅拉舞曲》“可能(有意或无意)从西班牙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伊拉迪尔(Sebastian Yradier ,1809-1865)所收集或创作的一首哈巴涅拉歌曲(chanson havanaise)中汲取灵感而作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芭芭拉.韩翠克丝,当今世界著名三大黑人女高音之一,有“来自天堂的声音”的美誉。毕业于茱莉亚音乐学院,1978年参加录制卡拉扬指挥的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而成名,1993年曾受邀在克林顿就职典礼上演唱。她拥有最典型的抒情女高音风格,擅长必须用声音来细腻刻画的歌剧角色,以演绎诠释德奥剧目而著名。 选自百代唱片公司2003年发行的专辑《歌剧集锦》。 |
Barbara Hendricks | 04:13 |
22 |
Georges Bizet: Les pêcheurs de perles - C'était le soir - Au fond du temple Saint
22.歌剧《采珠人》中著名的二重唱“在那殿堂深处”。 安德烈.波切利与布莱恩.特菲尔(男中音)演唱版本。乐队:伦敦交响乐团,指挥:巴里.华兹华斯(布莱顿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 国家大剧院与柏林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采珠人》将于2019年5月15日-19日与中国观众见面。由德国著名电影导演维姆.文德斯首度跨界执导歌剧。维姆.文德斯生于1945年,于上世纪70年代“德国新电影运动”中展露头角,被列入“德国新电影四杰”,如今已成为当代德国电影业界重要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拍摄过很多获奖电影的导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剧、制作人、摄影师和剧作家。他拍摄的电影《柏林苍穹下》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纪录片《乐土浮生录》、《皮娜》和《地球之盐》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由维姆.文德斯跨界执导歌剧,起因是柏林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巴伦.博伊姆大师,巴伦.博伊姆本人就是该版《采珠人》2017年柏林首演时的乐队指挥。这次国家大剧院与柏林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采珠人》将由柏林首演原班人马担纲,饰演爱憎分明的女祭司“莱拉”的是当红女高音歌唱家奥尔加.佩列嘉琪科,弗朗西斯科.德姆罗和阿尔弗雷德.达萨分别饰演“纳迪尔”和“祖尔加”这一对好兄弟,并唱响著名二重唱“在那殿堂深处”。 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14年发行的专辑《歌剧:终极收藏》。 |
Andrea Bocelli | 05:54 |
23 |
Georges Bizet: Les pêcheurs de perles, Act 1: No.2 b) Duo - "Au fond du temple saint"
歌剧《采珠人》著名二重唱“在那殿堂深处”。 帕瓦罗蒂与尼可莱.吉奥罗夫演唱版本。国家爱乐乐团(英国),指挥:罗宾.斯台普顿。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6年发行的“极致系列”15《极致:古典名曲选集》。 |
Luciano Pavarotti | 06:38 |
24 |
Georges Bizet: Symphony In C - I. Allegro
23.《C大调交响曲》第1乐章:急速的乐章。 比才17岁(1856年)创作的一部交响曲,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部交响曲(据说他曾创造过3部交响曲,另2部遗失,《C大调交响曲》一直到1925年才被发现)。这部交响曲充满青春活力,旋律优美,清新明快,配器华丽,乐思精巧,具有典型的激情、力量、节奏、歌唱性、古典结构和德奥传统的音乐特征,成为今天最受欢迎的管弦乐作品。 内维尔.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版本。选自“阿尔戈”唱片公司1973年发行的专辑《比才:C大调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推荐收藏。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7:24 |
25 |
萨拉沙泰:卡门幻想曲
《卡门》的优美旋律在歌剧舞台之外也能经常听到。西班牙小提琴家帕布洛.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和当地作曲家弗朗茨.瓦克斯曼各以歌剧《卡门》为音乐素材创作了《卡门幻想曲》,深受小提琴演奏家和听众喜爱。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曾经录制发行了一张以《卡门幻想曲》为标题的小提琴名曲集锦专辑,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唱片。 24.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 小提琴演奏:薛伟;指挥:汤沐海;乐队:柏林广播交响乐团。选自“滚石唱片”1990年发行的专辑《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
薛伟 | 11:17 |
26 |
Sarasate: Fantasy on Bizet's "Carmen", Op. 25 - Introduction. Allegro moderato
萨拉萨蒂 《卡门幻想曲》(Op.25) 安妮-索菲.穆特演奏版本 |
Anne-Sophie Mutter | 03:22 |
27 |
沃克斯曼-卡门幻想曲
弗朗兹.瓦克斯曼的《卡门幻想曲》也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与萨拉萨蒂的《卡门幻想曲》异曲同工,均对歌剧《卡门》的主题进行了重新的演绎与诠释,同时充分展示了小提琴独特的表现力。 25.弗朗兹.瓦克斯曼《卡门幻想曲》 广州交响乐团演出版本。选自“美力星空”2017年发行的专辑《2017年广州交响乐团—乐季音乐会(一)》。 |
广州交响乐团 | 1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