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人收藏

共14首歌曲

标签
#古典 #歌剧 #奏鸣曲
创建者
溪树溪树
更新时间
2019年04月24日

歌单介绍

罗西尼以创作喜歌剧而名垂千古。他的喜歌剧机智、明快、典雅。有层出不穷的逗趣和完全恰到好处的管弦乐配器,永远保留着艺术的青春。有几部喜歌剧只花了两周的时间就写成,却毫无粗燥草率之感,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自然流畅,妙趣天成。然而他的正歌剧《威廉.退尔》、《坦克雷迪》和《塞密拉米德》的音乐却是宏伟而壮丽的。他的《奥赛罗》虽略逊于威尔第同名的杰作,但仍有欣赏的价值,晚年写的两首宗教乐曲都是光辉之作,而青年时代所写的才华横溢的《弦乐奏鸣曲》(弦乐四重奏)是从海顿、莫扎特的经典之作一脉相承而来。(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歌单目录

01.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11:58

02.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 07:13

03.歌剧《贼喜鹊》序曲 09:56

04.歌剧《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郎》 08:09

05.歌剧《塞密拉米德》序曲 12:08

06.《G大调第一弦乐奏鸣曲》第1乐章 05:09

07.《G大调第一弦乐奏鸣曲》(小提琴演奏版)第1乐章 05:48

08.《引子、主题与变奏》(单簧管演奏版本) 06:29

09.《引子、主题与变奏》(笛子演奏版本) 05:42

10.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第一幕:“在这里,在天堂欢笑” 07:32

11.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第一幕:“一个声音” 06:14

12.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第一幕:“快给城里的大忙人让路”

04:33

13.歌剧《灰姑娘》第二幕:“所有人都知道” 07:14

14.歌剧《意大利的土耳其人》第二幕:“美丽的连衣裙,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 07:07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Gioacchino Rossini: William Tell - 4. Overture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被誉为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三杰之一。 1822年,在维也纳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30岁的罗西尼拜访了52岁的贝多芬。当时的贝多芬疾病缠身,穷苦潦倒,而那时的罗西尼却正在飞黄腾达,富得流油,他有20多部歌剧在整个欧洲到处上演,每部歌剧、每次演出都要付给他高额的稿酬(看看将近200年前人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仅仅到英国的一次巡回演出,他就拿到了17.5万法郎可观酬金。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贝多芬这样一代音乐巨匠,就这样悲催地蜷缩在维也纳的角落里而无情地被人遗忘,这让罗西尼实在看不下去。在一次梅特尼希公爵举办的豪华晚会上,罗西尼向这些腰缠万贯的贵族们提议为凄凉的贝多芬捐一点钱,在场的贵族竟然都一言不发。他们宁可在罗西尼身上大把大把地抛撒金钱,却冷漠地不肯施舍贝多芬一文钱。 01.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创作于1829年,根据德国戏剧家席勒的同名剧作而创作的四幕法语歌剧,同年于巴黎歌剧院首演。是罗西尼创作的第38部歌剧,也是最后一部歌剧,并以此奠定了罗西尼在法国音乐史中的地位。这部歌剧的《序曲》是今天音乐会上演出频率最高的曲目之一,是标题音乐式序曲的典范。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版本。选自DG唱片公司1985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和苏佩:序曲》。
Herbert von Karajan 11:58
02 Gioacchino Rossini: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 Overture (Sinfonia)
5年后,贝多芬悲凉地死去,罗西尼继续在欧洲走红。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一个时代就这样开始。 这个开始的新时代,是19世纪的歌剧时代。 19世纪已经不再是贝多芬交响乐的时代了,尽管前有门德尔松和舒曼对古典精神的追随和不懈努力,后有柏辽兹和勃拉姆斯呈激进与保守两极的再创造,交响乐这一形式,毕竟已经很难再现贝多芬时代的辉煌了。而歌剧,曾经在前一阶段显现没落斑痕的歌剧,再次抖擞精神走向了前台,以新的面目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特别是在意大利和法国,歌剧呈现出新的活力,和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交相辉映。蜂拥而至的一代歌剧大师,和舒伯特、舒曼的艺术歌曲,柏辽兹、勃拉姆斯的交响乐,李斯特、肖邦的钢琴,帕格尼尼、约阿希姆的小提琴,一起构成那个时代的辉煌壮观。 02.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 1816年根据博马舍剧本《费加罗三部曲》(《塞尔维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第一部创作的二幕喜歌剧,同年首演于罗马。与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并称为“喜剧双绝”,是今天世界各大歌剧院仍在演出的重要剧目之一。 内维尔.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版本。选自菲利普唱片公司2003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歌剧序曲》。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7:13
03 Gioacchino Rossini: La gazza ladra - 2. Overture
罗西尼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歌剧大师。 应该说,罗西尼不是歌剧的改革者,他只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意大利歌剧的一个继承者,或者说是意大利歌剧这个古老出土文物的挖掘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他还是个保守主义者。这样一个平铺直叙的人,不要说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就是到了19世纪的下半叶,也很可能沦为平庸者而被淘汰。但是,在那个时代,罗西尼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无可取代。(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03.歌剧《賊喜鹊》序曲。 创作于1817年的二幕歌剧,同年首演于米兰斯卡拉大剧院。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版本。选自DG唱片公司1985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和苏佩:序曲》。
Herbert von Karajan 09:56
04 Gioacchino Rossini: L'italiana in Algeri - Overture
还应该说,罗西尼生不逢时。他出生的大环境可以说糟透了,法国和奥地利交相统治而使他的国家沦为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革命运动在一次次血腥的镇压下进行着,苦难和动荡的日子连绵不绝。他出生的小环境也不那么如意,他母亲是一个爱唱歌的普通家庭妇女,他的父亲是一家屠宰场的检疫员兼本城乐队的小号手,业余吹吹小号,每天只有2个半法郎可怜巴巴的报酬,以补贴家用。并不富裕的家庭并没有给罗西尼带来什么优越,相反他父亲因为同情共和而被逮捕,他在5岁这样的小小年龄就开始品尝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滋味。他的母亲为了生计只好带着他参加了一个乡间草台班子的剧团,凭着以前唱歌的底子当了一个歌手,到处奔波,过起来吉普赛式的流浪生活。 04.歌剧《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郎》序曲。 根据阿奈利剧本《伟大苏莱曼二世的美丽女奴罗克瑟拉娜》而创作的三幕喜歌剧,1813年于威尼斯圣贝内代托剧院首演,罗西尼亲自指挥。 内维尔.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版本。选自菲利普唱片公司2003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歌剧序曲》。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8:09
05 Gioacchino Rossini: Semiramide - 3. Overture
说罗西尼的生不逢时,还不仅仅是指他早年生活的艰辛,而是说他出道时,已经是意大利歌剧没落的时候。意大利是世界歌剧的诞生地,早在17世纪蒙特威尔第时代就创造过歌剧的辉煌,意大利一直是以欧洲的歌剧中心而称雄于世的。可是,到了18世纪末,意大利歌剧内容不是陈腐不堪的王公贵族的老一套故事,就是脱离现实的遥远而虚幻的神话,形式上同样也是程式化的形式主义老一套,歌剧的情节靠宣叙调陈述,一到了咏叹调就完全和情节没关系,皮肉脱节,水乳不融,光看演员在舞台上煞有其事地吼,台下的观众无动于衷。这样的歌剧渐渐没有多少人爱看。 罗西尼就是在这样的意大利歌剧萎靡和政治上黑暗的双重挤压背景下出场的。他当然没法完成挽救狂澜的历史重任,但他毕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还要靠写歌剧吃饭的话,就得和过去的东西不一样,就得写现在人们喜欢的东西。这个朴素的想法,使得他歪打正着地成为了意大利歌剧转折时期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05.歌剧《塞密拉米德》序曲。 创作于1822-1823年,根据法国作家伏尔泰的同名悲剧创作。同年于威尼斯费尼契剧院首演,是罗西尼最后一部意大利歌剧。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版本。选自DG唱片公司1985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和苏佩:序曲》。
Herbert von Karajan 12:08
06 Gioachino Rossini: String Sonata No. 1 In G Major - I. Moderato
那时对于罗西尼,生存比歌剧发展的意义更重要。当同龄的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他还在肉铺和铁匠铺里当学徒(请注意!罗西尼可不是第一个屠夫出身的音乐家,以后要讲到的德沃夏克也是!),每天在充斥着浓重的肉味和铁屑的环境里干活,又脏又累,简直忍无可忍,他早就知道生存对于他是第一位的。他到了10岁那一年才能去上学,他的音乐才华也才显露出来,12岁开始学作曲,14岁开始进入音乐学校正规学习,比起其他音乐家,他起步实在是够晚的。 18岁,他从音乐专科学校毕业,还只是一个无名之辈。那时候,在意大利只有到罗马、米兰、威尼斯、那不勒斯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正经的歌剧院,也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是,那里是不会要一个仅仅是音乐专科学校毕业的无名小卒的,那里有当时大名鼎鼎的多尼采蒂和帕依西埃洛。他只能奔波于许多小城镇,那里的有钱的贵族一般都附庸风雅爱弄个剧团,豢养一批人,作曲的、写剧本的、唱歌的……把大家弄到一起,热热闹闹地演完了就散伙。在那里,罗西尼可以施展一下他的才华,为那些土财主们作曲写歌剧,赚钱糊口。 06.《G大调第一弦乐奏鸣曲》第1乐章。共3个乐章。 罗西尼的《6首弦乐奏鸣曲》是他青年时代才华横溢的作品,原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所作,后多由弦乐队扩大编制演奏。弦乐队特有的华丽柔美的音色,散发出高贵典雅的气质,细腻丰满的和声织体,使乐曲呈现出迷人的魅力。分别为:No.1,G大调;No.2,A大调;No.3,C大调;No.4,降B大调;No.5,降E大调;No.6,D大调。其中以第一首G大调第一乐章最为著名。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第一乐章,弦乐美到惊艳,有“天鹅绒般的弦乐”之称。此版黑胶唱片二手价格已是天价! 内维尔.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版本。选自“阿尔戈”唱片公司(Argo Records)(1955年成立于芝加哥,以录制发行爵士乐和蓝调系列的唱片公司,后并入环球唱片)。推荐收藏。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5:10
07 Sonata No.1 in G Major: Moderato
罗西尼毕业后整整5年的光景里就是在干这样的事,从这个镇子完了活,马不停蹄地跑到另一个镇子,和“走穴”一样。每到一地,打开随身的箱子,里面的乐谱总是比衣服多,他得靠卖乐谱为生,一手点钱,一手交乐谱。他得养活父母和祖母一大家子人,不是那种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他知道生存对他的重要性。写歌剧既是他的爱好,也是他谋生的手段。罗西尼的早年经历,在音乐家中也是不多的,大概与莫扎特的生活相似。舒伯特穷得吃不上饭,用乐谱换了一份土豆,可舒伯特是一个人呀,没有一大家子要他养活。 07.《G大调第一弦乐奏鸣曲》第1乐章 萨尔瓦多里.阿卡多演奏版本。选自菲利普唱片1999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阿卡多四重奏的6首奏鸣曲》。推荐收藏。
Salvatore Accardo 05:48
08 罗西尼主题变奏曲
在这5年中,罗西尼一共写了12部歌剧,其中就包括他成名以后被人们重新挖掘出来的著名的《坦克雷迪》和《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利亚》。因为一直远离意大利歌剧的中心而在最底层,他比那些罗马、威尼斯的剧作家要更了解观众,他清楚普通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歌剧。他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剧作家那样多名利负担,他只为观众服务,因为只有观众买账,他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所以,罗西尼从一开始走的路子就和罗马、威尼斯那些闻名遐迩的大作曲家不一样,他首先不是为了所谓的艺术,而是为了饭碗。因此,当那些来自罗马的权威作曲家批评他的歌剧根本不懂艺术规律,缺乏高尚品味,骂他是“放荡的音乐家”的时候,他付之一笑。当他音乐专科学校的老师来信骂他“不要再作曲了,倒霉的你,给我们学校丢尽了脸”的时候,他回信说:“敬爱的老师,请忍耐一下吧!我现在为糊口,不得不每年写五六部歌剧,手稿墨迹未干就给抄谱员抄写分谱,连看一遍的时间都没有,将来等我不再这样忙的时候,我再写无愧于你的音乐吧!”(邹建平等编著《罗西尼》,东方出版社,1997年) 08.《引子、主题与变奏》,改编自歌剧《湖上女郎》,长笛演奏版本。 由于唱段难度极高,歌唱家很少尝试,故该剧目鲜有上演,而经常作为单簧管作品在音乐会上演奏。 长笛演奏:刘宁。选自“恒大音乐”2018年发行的专辑《天鹅——刘宁长笛演奏》。
刘宁 06:29
09 罗西尼主题变奏曲
1816年,是罗西尼命运转折的一年。那不勒斯圣卡洛剧院的老板找到了罗西尼。英雄不问出处,这个叫巴尔巴耶的老板以前也只是一个咖啡馆跑堂的,后来挣了钱,开了一家游乐场,再挣了钱,成立剧院老板。他也想学着高雅,便开始追逐那不勒斯艺术风范了,想当初拿波里派的代表歌剧家斯卡拉蒂就是在那不勒斯起家的。而这时候都罗西尼已经在乡间小有名气,巴尔巴耶开价每年1万5千法郎,请罗西尼每年为他的剧院写2部歌剧。这个价码不算低,因为圣卡洛剧院的首席女高音才拿2万法郎。 罗西尼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走进意大利的中心城市。 09.《引子、主题与编制》,改编自歌剧《湖上女郎》,笛子(竹笛)演奏版本。 笛子演奏:唐俊乔(中国当代杰出笛子演奏家,中国民乐领军人物)。选自“上海教育声像”2004年发行的专辑《梅花三弄》。
唐俊乔 05:42
10 Rossini: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 Act 1 - Cavatina: "Ecco, ridente in cielo"
1816年是罗西尼走向辉煌的开始,这一年,他连写了2部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和《奥赛罗》。据说,《塞尔维亚理发师》只用了13天就完成了,而《奥赛罗》的序曲只用了一个晚上一挥而就。罗西尼的才华挥洒得淋漓尽致,让所有的歌剧家们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是2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歌剧,那样的朝气蓬勃,那样的不拘一格,那样的带有乡间泥土的气息,和一直在舞台上上演的陈腐歌剧是那样的不同,让人们不得不看到它们对于他自己、同时也是对于意大利歌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尤其让那些反对过他的权威们大吃一惊,深深感到了一个来自肉铺和铁匠铺学徒的威胁。据说,《塞尔维亚理发师》上演的第一天还反应平平,但第二天晚上的演出便出现了群情激昂的场面,观众热烈地把他抱起来抛向空中祝贺成功,弄得他自己都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10.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第1幕:在这里,在天堂欢笑。 朱塞佩.帕内塔演唱版本。选自环球唱片公司1989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塞尔维亚理发师》。
Giuseppe Patanè 07:32
11 Gioacchino Rossini: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Act 1 - Una voce poco fa
在罗西尼的晚年,有人问他喜欢自己的哪些作品,让他预测哪些作品能够流传于世。他坦率地说:《奥赛罗》的第三幕,《威廉退尔》的第二幕,和整个的《塞尔维亚理发师》。(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 罗西尼的预言在一百多年后被验证了,这三部歌剧仍然在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它们的序曲是音乐会经常演出的曲目。 如果将他的《坦克雷迪》和《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利亚》称作他的早期作品,那么,《奥赛罗》和《塞尔维亚理发师》是他中期作品,《威廉退尔》是他后期的代表,在《威廉退尔》之后,他再没有新的作品。 11.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第1幕:一个声音。 泰蕾莎.贝尔冈萨(著名次女中音歌唱家,西班牙)演唱版本。乐队:伦敦交响乐团,指挥:亚历山大.吉布森。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6年发行的“极致系列”25《极致:歌剧选集》。
Alexander Gibson 06:14
12 Gioacchino Rossini: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Act 1 - No.2 Cavatina: "Largo al factotum"
罗西尼就是这样把意大利歌剧从日薄西山的委顿之际拉了回来,使其重新阳光灿烂起来。他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意大利歌剧的美丽和魅力,意大利的歌剧是百足之虫,僵而不死,有着起死回生的功夫和神奇。正是有罗西尼这样的铺垫,才有日后的威尔第和法国的歌剧。这是罗西尼歌剧的重要意义。 罗西尼歌剧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他有意识地摆脱了以往意大利歌剧陈腐狭隘的神话宗教题材和帝王将相的老掉牙故事,而以历史故事歌颂现实的爱国主义。 12.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第1幕:快给城里的大忙人让路 内森.冈恩演唱,慕尼黑广播交响乐团。选自“索尼古典音乐”2006年发行的专辑《罗西尼:塞尔维亚理发师》。
Nathan Gunn 04:33
13 Gioacchino Rossini: La Cenerentola (Ed. Alberto Zedda/Philip Gossett), Act 2 - "Nacqui all'affanno e
罗西尼歌剧的再一个意义,是他摒弃了意大利歌剧原来那些华而不实的装饰花腔,摒弃了原来咏叹调只为了炫技而不为情节、人物和心理刻画服务的套路,保存并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原来的美声唱法,使这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他也增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度和存在价值,使之不再只是单纯、分离的音乐展示,而是与剧情人物融合在一起。他让意大利歌剧不再是一幅画、一条风干的鱼,而是生动活泼地呼吸着,歌唱着,爱着,恨着,在有水的地方畅快地游着,在无水的地方尽情第飞着。(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3.歌剧《灰姑娘》第2幕:所有人都知道。 创作于1817年,据说罗西尼仅用了22天就写完了这部二幕歌剧,首演于罗马瓦莱剧院。是世界歌剧史上不可多得的传世经典之作。 赛西利亚.巴托丽(Cecilia Bartoli ,1966- ),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当今世界最杰出的次女高音歌唱家之一,以演绎莫扎特和罗西尼的歌剧作品闻名于世。能够演唱女高音和女中音角色,是公认诠释罗西尼歌剧的最优秀的歌唱家。 赛西利亚.巴托丽演唱版本。米兰斯卡拉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指挥:里卡多.夏伊。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2年发行的专辑《赛西利亚.巴托丽的歌唱艺术》。
Fernanda Costa 07:14
14 Gioacchino Rossini: Il Turco in Italia (Critical Edition: Margaret Bent), Act 2 - Squallida veste...
罗西尼是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天才,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迷。 他在37岁创作出《威廉退尔》后,就再也没有写新的歌剧,金盆洗手,彻底告别了音乐家的生涯。为什么罗西尼在37岁正当年而且是创作的巅峰状态时突然放弃了歌剧写作? 朗多米尔这样说:“罗西尼对于自己的艺术,并没有给以应有的尊敬和热爱。他把它看做商品,按照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他的努力。他滥用了他那敏捷的才能,他有时写下那样纯洁明朗的旋律,有时也写出那么平庸的乐句。”他不是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音乐家,绝不故作清高,他看重市场,他懂得经济学关于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 罗西尼的后半生是以吃喝玩乐著称的,他有的是钱,可以随意挥洒,来补偿一下童年的凄惨。他在勃伦亚乡村养猪,采集松露,在巴黎开了一家名为“走向美食家的天堂”的餐馆,亲自下厨,练就了一手好厨艺,据说他最拿手的一道菜叫作“罗西尼风格的里脊牛肉”,关于罗西尼的菜铺,今天仍然被饕餮之徒津津乐道。 罗西尼晚年,人们筹巨资准备在米兰为他建一座雕像,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说:“只要他们肯把这笔钱给我,我愿意在有生之年,每天都站在市场旁的纪念碑的石头台子上。” 罗西尼,一个时代的巨匠,已经彻底走到头了。 14.歌剧《意大利的土耳其人》第2幕:美丽的连衣裙和黑发,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 罗西尼于1814年创作的二幕歌剧,同年8月14日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首演。 赛西利亚.巴托丽演唱版本。米兰斯卡拉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指挥:里卡多.夏伊。选自迪卡唱片公司2002年发行的专辑《赛西利亚.巴托丽的歌唱艺术》。
Cecilia Bartoli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