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收藏
共72首歌曲
钢琴协奏曲是古典音乐中常见的一种体裁,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协作贯穿整个作品,有时候钢琴单独演奏,有时候钢琴与乐队同时演绎,产生丰富的声音效果,耐人寻味。
旋律时而婉转悠扬,时而灵动轻巧,时而慷慨激昂,如此多变的情感俘获了不少古典乐迷的心。
钢琴协奏曲以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协作贯穿整个作品,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在旋律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所产生的丰富效果,就显得耐人寻味。如何去理解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因此成了理解钢琴协奏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般来说,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与乐队往往有一种对抗同时也讲究和谐、矛盾也必须统一的关系。
常见的协奏曲中的矛盾关系,常常体现于音色的对比、旋律的对比、声音强弱的对比、演奏结构的对比等。
音色的对比,可以通过乐队的不同乐器的单个或者小合奏、大合奏与钢琴之间的协作,表现出丰富的声音色彩变化。
旋律的对比,可以体如今乐句时而优美流畅、时而轻如游丝、时而灵动轻巧、时而石破天惊、时而欲言又止,如此等等。
强弱的对比,往往与旋律的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旋律的特点多数情况下都直接决定了声音的强或弱,因此在注意旋律变化时,还可以注意音符的强弱关系。
演奏结构的对比,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音色的对比,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因为采用哪几个声部进行演奏,也是意味着将产生什么样的声音。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 major Op.73 -"Emperor" - I - Allegro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本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而事实上,本曲也确实具有堂堂王者风范。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公认的说法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炉火纯青的贝多芬,又设计出众多崭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稳的结构中蕴含着壮阔的波澜、变化无穷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钢琴的花奏开始的第一乐章,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 |
Vladimir Ashkenazy | 20:40 |
02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 major Op.73 -"Emperor" - II - Adagio un poco mosso | Vladimir Ashkenazy | 08:08 |
03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 major Op.73 -"Emperor" - III - Rondo (Allegro) | Vladimir Ashkenazy | 11:11 |
04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 I. Allegro non troppo e mo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74至1875年,柴可夫斯基本打算将这部作品交给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尼古莱·鲁宾斯坦来修订和首演,但是鲁宾斯坦对作品作出了无情的批评,令柴可夫斯基改变了初衷,将这部作品题献给了德国指挥家汉斯·冯·彪罗。 彪罗将这部协奏曲带到了美国,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顿音乐厅进行了首演。 19天以后,这部作品才回到了俄罗斯家乡,地点是圣彼德堡。由古斯塔夫·葛罗斯(即拉赫曼尼诺夫的老师)及捷克指挥家那普拉夫尼克演出。但是这次俄罗斯的首演却又因演奏的速度过快而宣告失败。柴可夫斯基事后形容葛罗斯的表现是:“声音有如被残暴过来”。 12月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演出则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时担任钢琴独奏的是当时年仅18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塔涅耶夫,而指挥正是当初拒绝弹奏的尼古莱·鲁宾斯坦,他后来亦成为这首曲子的其中一位公认的演译权威。 |
Shura Cherkassky | 20:02 |
05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 II. Andantino semplice - P | Shura Cherkassky | 07:16 |
06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 III. Allegro con fuoco | Shura Cherkassky | 07:07 |
07 |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 - 1. Allegro non troppo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于1881年。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第一,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 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
Wilhelm Backhaus | 17:17 |
08 |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 - 2. Allegro appassionato | Wilhelm Backhaus | 08:51 |
09 |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 - 3. Andante - Più adagio | Wilhelm Backhaus | 12:20 |
10 |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 - 4. Allegretto grazioso - Un poco più presto | Wilhelm Backhaus | 09:52 |
11 |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1. Allegro molto moderato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格里格是一位代表挪威浪漫派、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他自幼就十分喜爱莫扎特、韦伯、肖邦等大师的名作,尤其倾倒于肖邦。他的很多作品深受肖邦的影响,因而被誉为“北欧的肖邦”。 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虽然只有这一部,但是却与他的《培尔·金特》组曲一样,为不朽的名作。这首乐曲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诸如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轻妙的节奏等。乐曲素材新颖,生气蓬勃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作者本身就是钢琴高手,因此充分发挥了这一乐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风格,在钢琴技巧上则接近李斯特。本曲虽然在曲式方面因循传统,但在许多细微末节处,却有各种新颖的创意,在第三乐章内更可以看到相当自由的发展。全曲的基调属于典型的浪漫性质,充满了北欧大自然中苍郁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色泽深浓的“斯堪第纳维亚情调”。 |
Jorge Bolet | 13:38 |
12 |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2. Adagio | Jorge Bolet | 06:38 |
13 |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3. Allegro moderato molto e marcato - Quasi presto | Jorge Bolet | 11:36 |
14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7 in B flat, K.595 - 1. Allegro
莫扎特: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 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K595,是莫扎特所做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首演于他去世的1791年。 |
Wilhelm Backhaus | 13:27 |
15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7 in B flat, K.595 - 2. Larghetto | Wilhelm Backhaus | 07:07 |
16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7 in B flat, K.595 - 3. Allegro | Wilhelm Backhaus | 08:45 |
17 |
Sergei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ajor, Op. 26 - I. Andante – Allegro
普罗科菲耶夫: 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OP.26)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部。这部作品开始创作于1917年,最后于1921年完成于巴黎。同年12月 16日在美国芝加哥首演,作者本人演奏钢琴,斯托克(F·Stock,1872~1942)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协奏。 这部协奏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民俗性与复调手法的结合,显示出作曲家创作个性的高度成熟。 |
郎朗 | 09:47 |
18 | Sergei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ajor, Op. 26 - II. Tema con variazioni | 郎朗 | 10:13 |
19 | Sergei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ajor, Op. 26 - III. Allegro ma non troppo | 郎朗 | 10:34 |
20 |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 Moderato
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
Warsaw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1:13 |
21 |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 Adagio sostenuto | Warsaw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1:54 |
22 |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 Allegro scherzando | Warsaw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1:43 |
23 |
Piano Concerto In G: I. Allegramente
拉威尔:G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当古典调性音乐的时代已经过去,当浪漫主义音乐也已走下圣坛,当勋伯格所建立的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日趋兴盛,这时,一颗新星亮了起来,它闪着现代音乐的光,却又映射出古典的风采,交织着新兴的爵士风格。它们完美无瑕的在这里得到展现,没有一点冲突和不和谐,它便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得意之笔——G大调钢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创作于1929--1931年间,为配合作曲家第二次出行美国而作,它是拉威尔在他的出生地,即法国与西班牙接壤处的巴斯克地区经过多次徒步旅行而获得灵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写成的。第二乐章中长达36小节的独奏主题是作曲家在森林漫步中的内心独白。此曲含有爵士风格,在技巧上则受李斯特的影响。 |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 08:35 |
24 | Piano Concerto In G: II. Adagio assai |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 09:25 |
25 | Piano Concerto In G: III. Presto |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 03:57 |
26 |
Robert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1. Allegro affettuoso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舒曼钢琴协奏曲是指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唯一的钢琴协奏曲,倾注了他火热的心和高度的热情,是“世界五大钢琴协奏曲”之一。 作品完成于1845年。该作品是在舒曼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虽然在外表上与古典的协奏曲相比并不显得新颖,但实质上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协奏曲。 |
Krystian Zimerman | 15:32 |
27 | Robert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2. Intermezzo (Andantino grazioso) | Krystian Zimerman | 05:26 |
28 | Robert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3. Allegro vivace | Krystian Zimerman | 10:48 |
29 |
Dmitri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ajor, Op. 102 - 1. Allegro
肖斯塔科维奇: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2号钢琴协奏曲,作品102,是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作创作的作品。写于1957年,作为他儿子马克森·肖斯塔科维奇19岁生辰的礼物,马克森亦以此曲的首演作为他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典礼中的表演曲目,由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及指挥亚诺索夫(NikolaiAnosov)所伴奏。 首演日期为1957年5月10日。。全曲充满愉快、轻松和年青的气氛,和他大部份乐曲往往带沉重的感觉截然不同-尤其是相比同一时期完成的《第11号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11号交响曲》。写作手法上,为顾及青年演奏家的技术需要,全曲大部份都以八度或双八度方式弹奏。其中以第1乐章及第3乐章最为明显。 尽管作曲家对这首作品的评价只属一般,但乐坛普遍却欣赏他这类简单但优美,亦充满感情的作品,是作曲家其中一首较著名的作品。 |
Leonard Bernstein | 07:14 |
30 | Dmitri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ajor, Op. 102 - 2. Andante | Leonard Bernstein | 06:37 |
31 | Dmitri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ajor, Op. 102 - 3. Allegro | Leonard Bernstein | 05:35 |
32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1. Allegro maestoso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肖邦《第1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 1830年9月22日,年仅20岁的肖邦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信给他的好友沃伊采霍夫斯基,告诉他,自己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已经完成。心中也透出了激动中的惴惴不安:“而我却感到自己像个生手,……就像我对键盘还一无所知那样。曲子写得太新奇了,最后连我自己都无法弹好它。” 在肖邦所有的作品中,《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绝对是一首动人的诗。 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 |
Krystian Zimerman | 23:31 |
33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2. Romance (Larghetto) | Krystian Zimerman | 12:35 |
34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3. Rondo (Vivace) | Krystian Zimerman | 09:59 |
35 |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op.35-1 Allegro moderato
肖斯塔科维奇:C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C小调,OP.35,作于1933年,该年10月15日,由肖斯塔科维奇主奏钢琴,斯蒂多里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此曲其实是钢琴与小号、弦乐队的协奏曲,有室内乐的古典气息。 此曲虽然是一首钢琴协奏曲,但因乐队编制中除了弦乐器外,就只有1支小号,而且它在乐曲中亦有不少独奏段落,肖氏曾在个人书信中也提及过本有意写另一首小号协奏曲,最终则是把它放进这首曲子内,因此惯常都被视作另一个独奏者,演出时亦享有与钢琴独奏者一样被尊称的待遇。 |
Martha Argerich | 06:05 |
36 |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op.35-2 Lento | Martha Argerich | 08:22 |
37 |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op.35-3 Moderato | Martha Argerich | 01:43 |
38 |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op.35-4 Allegro con brio | Martha Argerich | 06:41 |
39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 1. Maestoso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1830年3月17日,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华沙由肖邦独奏,举行首演。苦涩而柔美的爱情小夜曲余音未绝,肖邦便毅然踏入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欢舞行列。这不是对于无望爱情的规避,而是将恋情融于热。这部协奏曲的终曲乐章烙印上了肖邦终生喜爱的波兰民间音乐的痕迹。 |
Krystian Zimerman | 15:40 |
40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 2. Larghetto | Krystian Zimerman | 11:05 |
41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 3. Allegro vivace | Krystian Zimerman | 09:05 |
42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1. Allegro maestoso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共作有两首钢琴协奏曲,这首第一号降E大调,作于1839年,1852年2月17日在魏玛的宫廷演奏会上,由李斯特演奏钢琴,柏辽兹指挥首演。 此曲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有相当高的要求,没有深厚的功底,演奏者是无法演绎出辉煌的艺术效果。 整个乐曲在结构上非常紧密而周详,但各乐章的构成又都非常自由。 第三乐章还运用了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三角铁,因此,这首钢琴协奏曲常被冠以"三角铁协奏曲"的别名。 |
Martha Argerich | 05:09 |
43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2. Quasi adagio - Allegretto vivace - Allegro an | Martha Argerich | 08:27 |
44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3. Allegro marziale animato | Martha Argerich | 04:01 |
45 |
Johannes Brahms:Piano Concerto No.1 In D Minor, Op.15 - I.Maestoso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 Op.15完成于1858年,起初是一首双钢琴变奏曲,之后有意改写成交响曲,最后却成为一首钢琴协奏曲。 该部协奏曲无疑是浪漫主义时期一部重要的协奏曲作品,然而作曲家在创作中却采用古典主义传统作曲技法,同时又汲取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创作出极具可听性的英雄性和抒情性音乐。 由于勃拉姆斯本人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同时又和天才女钢琴家克拉拉相互商讨才写出这首协奏曲,所以此曲要求有相当高深的钢琴弹奏技巧。它以宏伟的构思和史诗般的概括性,反映着波涛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 |
Krystian Zimerman | 23:28 |
46 | Johannes Brahms:Piano Concerto No.1 In D Minor, Op.15 - II.Adagio | Krystian Zimerman | 15:45 |
47 | Johannes Brahms:Piano Concerto No.1 In D Minor, Op.15 - III.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 Krystian Zimerman | 12:09 |
48 |
George Gershwin: Piano Concerto in F major - I. Allegro moderato
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 1925年格什温开始构思他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原名《纽约协奏曲》,这部协奏曲的节奏活力四溢,旋律引人入胜,是一部能让你随之起舞的钢琴协奏曲。 作曲家将古典音乐与美国爵士音乐相结合,节奏与和声调式上的写作手法上以不同于古典音乐的诠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了音乐史中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这也是一部演奏难度较大的钢琴协奏曲,它演奏的艰难性主要来源于特定的爵士乐调式与和声、灵活而复杂的节奏、打击乐器式的演奏方式和音响效果,以及钢琴与乐队的配合。 |
Christoph Eschenbach | 14:03 |
49 | George Gershwin: Piano Concerto in F major - II. Andante con moto | Christoph Eschenbach | 14:16 |
50 | George Gershwin: Piano Concerto in F major - III. Allegro con brio | Christoph Eschenbach | 07:34 |
51 |
Béla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BB 127, Sz. 119 - 1. Allegretto
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 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作于1945年。这实际是巴托克的最后一首作品,他本人并没有亲自弹过,是他献给妻子迪塔的生日礼物。 他逝世前还剩下几小节未完成,是他的朋友赛利帮助他补全的。 在这部作品中,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民间音乐的精神得到了直接体现。其中第一乐章还刻意地模仿匈牙利扬琴的声音。这些民间音乐的素材在巴托克手中得到改造和发展,它们既不是简单地维持原始状态,也不是被以猎奇的心理肢解以致歪曲它们的本来面目。他把创作的出发点立足于民间音乐,并且力图便之与高度的专业作曲技巧相结合。 |
Vladimir Ashkenazy | 07:01 |
52 | Béla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BB 127, Sz. 119 - 2. Adagio religioso | Sir Georg Solti | 10:49 |
53 | Béla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BB 127, Sz. 119 - 3. Allegro vivace | Vladimir Ashkenazy | 06:33 |
54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S.125 - 1. Adagio sostenuto assai - Allegro agitato assai
李斯特: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A大调,作于1839年,此曲献给李斯特的弟子布隆沙特(Hans Von Bronsart,1830-1913),1857年1月7日在魏玛宫廷剧院,由李斯特指挥首演,布隆沙特钢琴。 “钢琴之王”李斯特的两首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是华丽、辉煌的,这首第二号是抒情而充满诗意的,狂想曲型的。 这首协奏曲是整个不间断的乐章,它以一个基本主题统一全曲,是一个梦幻般充满美的旋律,这个主题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形,配以变化音和弦的烘托,钢琴华彩始终在那里炫技。中部,有充满忧愁的大提琴倾诉,钢琴使用了琶音。末段,钢琴华彩后,发展为庄严的快板,最后是眼花缭乱闪电般的结尾。 鲁宾斯坦曾对李斯特与肖邦作过一个比较,他说,肖邦是把人们带入梦境,使他们在那里流连忘返,而李斯特则是遍洒阳光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那种光辉。 |
Claudio Arrau | 07:52 |
55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S.125 - 2. Allegro moderato | Claudio Arrau | 05:32 |
56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S.125 - 3. Allegro deciso - Marziale un poco meno allegro | Claudio Arrau | 07:08 |
57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S.125 - 4. Allegro animato | Claudio Arrau | 01:59 |
58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 1.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798年,并于当年在布拉格首演。 虽名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比他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于前者出版早而被定为第一号。 从作品本身来看,第一号比第二号要成熟许多,在管弦乐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单簧管、小号与定音鼓等乐器。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年轻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
Glenn Gould | 12:50 |
59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 2. Largo | Glenn Gould | 12:07 |
60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 3. Rondo: Allegro scherzando | Glenn Gould | 09:05 |
61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19 - 1.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Op.19)》为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丛书之一。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贝多芬这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先于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大约在1794—1795年间写成并演奏。为了使这部作品专由他本人演奏,贝多芬把它延迟到1801年才出版;而且一直等到付印时,才把独奏部分全部写出来。当时的听众尽管对这部作品加以赞赏,却又多少对乐曲中某些偏离传统的特点感到困惑。而今天我们听起来,却会对作品表现出的有节制的情感爆发以及强烈的对比感到由衷的钦佩。 |
Glenn Gould | 12:58 |
62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19 - 2. Adagio | Glenn Gould | 09:17 |
63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19 - 3. Rondo. Molto allegro | Glenn Gould | 05:33 |
64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3 in C minor, Op.37 - I.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7),乃贝多芬之第三首钢琴协奏曲,于1800年间完成,并于1803年4月5日由作曲家本人在维也纳剧院首演。此曲是贝多芬唯一以小调写成的钢琴协奏曲。 此曲早在1796年已计划编写(当中更牵涉到华彩乐段),但重要部分却要在1800年方才完成,而首演则在1803年4月5日(星期二)于维也纳韦恩河畔之剧院进行。 |
Evgeny Kissin | 17:35 |
65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3 in C minor, Op.37 - II. Largo | Evgeny Kissin | 10:39 |
66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3 in C minor, Op.37 - III. Rondo (Allegro) | Evgeny Kissin | 09:22 |
67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Op. 58 - I. Allegro moderato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58号,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805年至1806年间。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亲自担任独奏,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钢琴协奏曲形式,开篇即由钢琴独奏出第一主题,并且这是一部异常柔美的协奏曲。 |
Yvonne Lefébure | 17:14 |
68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Op. 58 - II. Andante con moto | Yvonne Lefébure | 04:41 |
69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Op. 58 - III. Rondo: Vivace | Yvonne Lefébure | 09:15 |
70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1 in F, K.37 - 1. Allegro
莫扎特: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F大调,K37,据劳帕赫(Raupach)和奥诺埃尔(Honauer)的奏鸣曲乐章改编,作于1767年。 |
Ingrid Haebler | 05:25 |
71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1 in F, K.37 - 2. Andante | Ingrid Haebler | 05:54 |
72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1 in F, K.37 - 3. Allegro | Ingrid Haebler | 0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