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人收藏

共38首歌曲

标签
#浪漫主义中后期 #Deutsche Grammophon【DG】
创建者
24
更新时间
2019年09月18日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Robert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1. Allegro affettuoso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Op.54--第1乐章 舒曼对克拉拉的一场盛大表白,因为他把克拉拉的名字写进了乐曲里。 乐曲开头,双簧管与钢琴一先一后,分别奏出一句如同长叹一般的旋律——“dol si la la”,而在德语中,"dol"音恰好对应字母"C","si"音对应字母"H"(与其他语言不同),"la"音既可对应字母"A",也可用其本身唱名"la" 。 所以这句"dol si la la"就秒变成了"CHAA"或者"CHlala",如果以古典音乐通用的意大利语来看,"CHAA"就是意语中的女性名"CHiArA",对应其他语言中的“克拉拉”,而以德语发音而论,"CHlala"更是明白无误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克拉拉”!
Krystian Zimerman 15:32
02 1.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 Meno allegro
勃拉姆斯 《c小调第1交响曲 》Op.68--第一乐章 大约于1862年开始写作此曲,经过10年努力,他对朋友海尔曼·莱维说:“看来我永远写不好交响乐,我听到身后响着一位巨人行走 的步伐,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好。”显然,贝多芬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舒曼当时曾预言,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乐将意味着“浪漫主义的最高水准”!!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3:24
03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4 in F sharp minor, Orchestrated by Paul Juon (1872-1940)
勃拉姆斯《升f小调匈牙利舞曲第5号》
Claudio Abbado 04:08
04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 - 1. Allegro non troppo
勃拉姆斯 《降B大调第2钢琴协奏曲》 Op.83--第一乐章
Géza Anda 17:42
05 Johannes Brahms: Piano Quartet No.1 in G minor, Op.25 - 4. Rondo alla Zingarese
勃拉姆斯 《g小调第1钢琴四重奏》 Op.25--第四乐章
Peter Schidlof 08:17
06 Johannes Brahms: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Cello in A minor, Op.102 - 1. Allegro
勃拉姆斯 《a小调二重奏协奏曲》 Op.102--第一乐章 勃拉姆斯之所以创作这首作品,是以表示他有与他的老友小提琴家约•阿希姆言归于好的意图。作曲家不善言谈,一生连一部传记都没有,他的所有情感和思想都通过他的音乐表现。 开始句由大提琴中较低沉的音色,而不是由明亮的小提琴声来应和,大提琴单独待续奏出狂想般的华彩经过句,最后独奏小提琴加入进来。大、小提琴二重的华彩段越来越丰富,发展成由整个乐队来陈述的主要主题。这是勃拉姆斯所特有的附点节奏和三连音混合的音型。第二主题是一支轻轻摆动的旋律,由独奏大提琴柔和地引进,并由独奏小提琴呼应。这首二重协奏曲类似巴洛克时代大协奏曲的写法:一小组独奏乐器因整个乐队交替出现,形成对比。
Wolfgang Schneiderhan 16:56
07 Johannes Brahms: Symphonie Nr. 4 e-Moll, op. 98 - IV.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 Più allegro
勃拉姆斯 《e小调第4交响曲》Op.98--第4乐章 深刻的悲剧性,各种悲哀、绝望、愤怒以及骚乱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毁灭性的结局。 这最后的最后是一种"宿命论",内心的苦恼与孤独。
Carlos Kleiber 09:14
08 Johannes Brahms: Symphony No.3 In F, Op.90 - 3. Poco allegretto
勃拉姆斯 《F大调第3交响曲》 Op.90--第3乐章 以宁静和有所抑制的忧郁感,或者说透过泪珠现出的微笑,以及忧郁和幽默的混合等感情来写作,而这些情绪的表达总是给人以若即 若离的感觉...
Claudio Abbado 06:28
09 Johannes Brahms: Ein deutsches Requiem, Op.45 - 5. Solo (Sopran) und Chor: "Ihr habt nun Traurigkeit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第五乐章
Barbara Hendricks 07:48
10 4. Adagio - Piu andante - Allegro non troppo, ma con brio - Piu allegro
勃拉姆斯 《c小调第1交响曲 》Op.68--第四乐章 音乐时而汹涌,时而温柔,时而不安,时而肃穆,全曲节奏循序而进,又不失优雅抒情,美丽的旋律一个接着一个。 最著名的堪称结尾部分的圆号独奏,长笛随即予以响应,随后,长号奏出赞美诗般的音乐,弦乐队再重复上述旋律层层推进至全曲雄伟、活跃的结尾。 完成这部作品时勃拉姆斯年已43岁。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7:39
11 Hector Berlioz: 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 - 1. Rêveries. Passions (Largo - Allegro agitato ed app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Op.14--第一乐章:梦与热情 “一位年轻而绝望的音乐家在一个漫长的梦境中,浮现出一系列的幻觉和噩梦,他所爱之人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闯入他的脑海。他回忆起在她出现在自己生活中之前,往昔的幸福欢乐和消沉压抑,与她邂逅之后自己神经质而狂热的激情,以及宗教给以他的唯一安慰。”
Igor Markevitch 14:15
12 Hector Berlioz: Requiem, Op.5 (Grande Messe des Morts) - 2. Dies irae - Tuba mirum
柏辽兹 《安魂曲》 Op. 5--2.《震怒之日》 词: 在震怒之日 世界将化为灰烬, 大卫和西比曾这样预言。 当审判之日来临, 对一切严格地衡量, 世界会怎样颤栗。 号角把可畏的声音 传扬到大地上所有的坟墓, 把全部灵魂召唤到宝座面前。 当人类站在审判者面前, 坦白自己的行为, 死神和人性会不胜惊愕。 写就的书将会带来, 里面包含了一切 审判世界的依据。 当审判者就坐, 所有隐瞒的事情将得揭露, 一切将会得到清算。 当人类站在审判者面前, 坦白自己的行为, 死神和人性会不胜惊愕。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12:27
13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2. Quasi adagio - Allegretto vivace - Allegro an
李斯特 《降E大调第1钢琴协奏曲》 S.124--第2-3乐章 管弦乐的处理法不但巧妙,而且慎重,尤其是当某种乐器独奏时,还特别让这一乐器显出它的"室内乐特性"来。 此外,第三乐章还运用了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三角铁,其巧妙而恰到好处的用法,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这首钢琴协奏曲常被冠以"三角铁协奏曲"的别名。
Martha Argerich 08:27
14 Franz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178
李斯特 《b小调钢琴奏鸣曲》 S.178 “浮士德”的原始主题最初惊魂浮现的混沌一刻,整部作品的全息宇宙图像就几乎昭然若揭,在痛苦而欣喜的思索与严峻拷问中,所有变形主题都从冰冷胚胎中自然脱落伸展,飘然幻化成各种迥然不同的面貌征兆。 瓦格纳在听了李斯特的学生克林德沃蒂(Klindworth)弹了这首奏鸣曲之后,写了封信给李斯特称赞道:“这首奏鸣曲的美超越所有信仰,伟大,博爱,深刻,高尚,就象您一样。” 反传统反叛之作,波戈雷里奇在抒情片段注重诗意美的表现,引人遐想;听众在不知不觉间被引进美妙仙境。 对比强烈,一向是波氏的特色。 石破天惊,高潮狭雷霆万钧之势而临;他的强烈个性融汇在李斯特连绵不断的乐绪与意向里,实行再创造,令作品呈现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他的音色、句法随时感动听众至遍体毛管张开,听众不自觉地靠向他那一边,依他的主观去欣赏、沉迷。
Ivo Pogorelich 33:58
15 Franz Liszt: Totentanz, S. 525
李斯特《死亡之舞》 李斯特1849年完成了一首钢琴与乐队的单乐章作品《死之舞》(Totentanz),在乐曲中李斯特运用了著名的《震怒之日》来点睛,收到相当好的效果。 1838年李斯特曾在意大利的比萨见过一幅教堂的壁画,上边是一个背后长出蝙蝠翅膀的丑老婆子,代表着死神,正挥起大刀,向那些毫无防备,正忧哉全然不知死神临头的人们砍去。作曲家由此得来灵感,又将这恐怖荒诞的动机同中世纪的一首咏唱“末日审判”的教会歌曲《震怒之日》(即《安魂曲》格式中的第三乐章《末日经》的由来)联系起来,作成这首极富幻想色彩的杰作。 乐曲从钢琴弹出的强有力的“震怒”开始,此后的五组变奏,都是想象力无比丰富,音响上色彩绚丽而效果奇佳的。 这支乐曲一开始就是古代罗马教皇格利高利“最后审判日”的圣歌曲调,沉重有力,象征着死神降临的脚步。 此后,作曲家用这个曲调变奏出 26个迥异的音乐形象,有的轻快、活泼;有的庄严、稳重;有的辉煌、灿烂;有的幽默、有趣;有的优雅、小巧;有的粗鲁、笨拙……以此表达各种不同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在走向死亡。
Krystian Zimerman 15:13
16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posth.
肖邦 《升c小调第20夜曲》(遗作) Op.posth 被用作电影《钢琴师》中的插曲,影片中的男主角,波兰犹太钢琴演奏家斯皮尔曼在波兰电台录音时伴着窗外的炮火声和楼房的摇晃弹奏的就是肖邦的这首《升c小调夜曲》,然而炮火最终将钢琴声打断。五年过去了,战后斯皮尔曼回到波兰电台,他弹奏的第一首曲子还是这首《升c小调夜曲》,就像斯皮尔曼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的那样:“五年的时间,对于这首《升c小调夜曲》来说,似乎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止,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扰了一下”。
Maria João Pires 04:02
17 Frédéric Chopin: Polonaise No.6 in A flat, Op.53 -"Heroic"
肖邦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Op.53
Maurizio Pollini 07:07
18 Chopin:Ballade No.1 in G minor,Op.23
肖邦 《g小调第一叙事曲》 Op.23 电影《钢琴师》里最高潮部分,犹太钢琴师被纳粹军官发现,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钢琴师。" 废墟之中,他弹起肖邦的《第一叙事曲》......军官放了他,甚至救了他,给他食物与衣服。 我想那一刻,被救赎的是纳粹军官。 BBC纪录片《肖邦拯救人生》 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总长仅九分钟,诞生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却依然有其特殊的魅力,一直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讲述了两个普通人——苏格兰青年保罗和日本中学生桃香,在各自经历了人生的不幸之后,因肖邦的叙事曲而重新振作,勇敢面对今后的生活。伊莫金·库珀、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朗朗、斯蒂芬·霍夫等钢琴演奏家也将轮番登场,详细剖析这首不同寻常的钢琴曲,为我们揭开音符中的奥妙。
Krystian Zimerman 09:25
19 Richard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 Prelude to Act 1. Langsam und schmachtend
瓦格纳 -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WWV 90 《第一幕前奏曲》 在大提琴缓缓奏出了四个音符之后,最后一个音符转变成了由双簧管、大管与英国管共同奏出的一个和弦,这就是著名的“特里斯坦和弦”——它听起来是不和谐的,换句话说,就像是一个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一样,只有在给出答案时才能让听者产生“圆满”的感觉。然而作者并没有给予给出答案,而是用一段华丽而充满着悲剧性的旋律开始了故事的讲述。直到五个小时之后,当这个和弦终于在伊索尔德在爱人身边缓缓倒下时,观众才会意识到,原来“爱之死”就是这个终极问题的解答。
Carlos Kleiber 10:33
20 Wagner: Siegfried Idyll
瓦格纳 《齐格弗里德牧歌》WWV 103 瓦格纳这个人,我还接触得不多。首先听到的他的乐曲就是这首长达18分钟的《齐格弗里德牧歌》。没想到此曲我一听就爱上了。这首曲子没有任何的修饰,也没有华丽的乐章,但却有另一种平凡之美。 乐曲一开始我就被引入了一片宽广的农田,还有潺潺流动的小溪。夕阳西下,一位牧羊人吹着口哨,自由自在。一阵风吹来,水面闪动着耀眼的浪花,渐渐地平静下来。太阳慢慢落下,乐曲逐渐舒缓,仿佛只看见天边的晚霞与广阔壮丽的田园,远处有起伏的群山。我们耳边又回响起牧人愉快的歌唱声。 渐渐地,牧人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只剩下天边璀璨的晚霞,还有随风摆动的麦田。在管乐器微微的叹息声中,这首自然美的颂歌结束了,留下的是永恒的18分钟,留下的是我们无尽的遐想。(热爱古典 at breezecn)
Giuseppe Sinopoli 19:21
21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28
圣桑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小提琴与乐队 Op. 28 热烈奔放的阳刚之气与忧郁苍凉的凄婉情绪交织在一起,震撼人心.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充满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小提琴的华丽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它是圣·桑小型音乐作品里最流行的一首。
Itzhak Perlman 08:55
22 Saint-Saëns: Le Carnaval des Animaux - Introduction - Poules et Coqs - Hémiones
圣桑《动物狂欢节》两架钢琴与乐队 R.125 1.序曲及狮子进行曲 在钢琴和弦乐的带领之下,第18小节(piu allegro)开始进入狮子进行曲的主旋律,其中两部钢琴以轮流半音音阶表达狮子咆吼的声音。 2.公鸡和母鸡(法语:Poules et coqs) 分别两部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及单簧管依序模仿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单簧管独奏与他早年的《骷髅之舞》中双簧管鸡啼相近。 3.野驴(法语:Hémiones) 除最后的终止式和弦外,全曲以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以八度相差弹奏。
Karl Böhm 03:12
23 Camille Saint-Saëns: Cello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33 - 1. Allegro non troppo
圣桑 《a小调第1大提琴协奏曲》 Op. 33--第一乐章
Pierre Fournier 05:56
24 Camille Saint-Saëns: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 Op.61 - 1. Allegro non troppo
圣桑 《b小调第3小提琴协奏曲》 Op. 61--第一乐章
Gil Shaham 09:30
25 Camille Saint-Saëns: Danse macabre, Op.40
圣桑 《骷髅之舞》 Op. 40 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 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象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 木琴的干枯音色,描写了骷髅在跳舞中的互相碰撞声。 乐曲根据诗的内容,从半夜的钟响开始,先用竖琴在D音上反复了十二次,表明半夜零点的到来。 突然,独奏小提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描写死神的骷髅互相击碰着出现了。 作品要求小提琴用特殊的调弦,形象地刻画出骸骨的击碰声。 接着由长笛以弱音奏出富有特征的主题,小提琴奏出坟墓的主题,也就是第二主题,描绘出深夜墓地寂静和恐怖的气氛。 整部作品具有神秘、恐怖的特色。
Luben Yordanoff 06:50
26 Jules Massenet: Méditation
马斯奈 歌剧《戴依丝》-选段的瞑想曲 《沉思》,由竖琴伴奏,小提琴独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Anne-Sophie Mutter 06:42
27 Gabriel Fauré: Requiem, Op.48 - 7. In Paradisum
福雷《安魂曲》Op.48--7.天堂经 将传统的“震怒之日”去掉,加入更为抒情的“天堂经”~
Carlo Maria Giulini 04:04
28 Georges Bizet: Carmen / Act 1 - "Quand je vous aimerai?"/Havanaise: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比才 - 歌剧《卡门》 第一幕: 哈巴涅拉爱情是一只自由鸟L'amourestunoiseaurebelle 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Agnes Baltsa 05:01
29 Georges Bizet: Carmen / Act 2 - Couplets: "Votre toast, je peux vous le rendre"
比才 《斗牛士之歌》选自歌剧《卡门》第二幕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05:24
30 Anton Bruckner: Mass No.3 in F minor (Original version) - 1. Kyrie
布鲁克纳 《f小调弥撒曲》 第三首弥撒曲是最杰出的,也让布鲁克纳本人最觉得意,甚至一向批评布鲁克纳的乐评家汉斯利克,这回也承认《f 小调弥撒曲》的伟大。 它的成功不仅直接鼓励布鲁克纳写出他的《第二交响曲》来,还让交响曲在多处地方引用了它的材料,譬如慢乐章的尾声就是来自它的《降福经》。 更具戏剧性的是,当布鲁克纳把这首交响曲拿给维也纳爱乐,起先遭到指挥的拒绝,说它毫无意义的时候,乐队中一位长笛手插嘴说,能够写出《f小调弥撒曲》的人是不会写毫无意义的东西的。而居然,听了这番话,指挥改变了态度,由此成全了《第二交响曲》的顺利上演。(选自《企鹅激光唱片指南》的评论)
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09:17
31 Anton Bruckner: Symphony No.7 in E major - Ed. Haas - 1. Allegro moderato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 布鲁克纳是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就连当时如日中天的瓦格纳对于这位年纪比自己小了近一轮的作曲家也心存敬意,居然将他与自己的偶像贝多芬相提并论;在那个大变革的年代,世事万物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瓦格纳将歌剧发展到了一个令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整个欧洲的音乐笼罩在瓦格纳的影子之下,这在布鲁克纳的音乐中颇有体现。英雄是当时的时代主题,不少人写过英雄的乐章,而布鲁克纳的“英雄”当属这部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既有宏伟的史诗规模,又在曲式上有着大胆的创新,拓展了交响曲的形式。尽管它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四个乐章的形式,但是仅有第三乐章与奏鸣曲式结构相似。 第一个乐章是一个中庸的快板。乐章的一开头犹如清晨的烟雾渐渐升腾弥漫,很有《罗恩格林》序曲的意境,第一乐章便在这种安详与柔和中展开,木管的缥缈与弦乐声部的轻柔反复最终汇聚成一股不断升华的主题,并在管乐的雄壮威严的号角中将乐章带入一种宽广坦荡的气氛,而在木管声部的再次独奏后,乐曲似乎进入了一种神秘肃穆的境界,铜管声部庄严的令人略感不祥的感召后,乐曲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而这种看似平和的气氛下却孕育着荡气回肠的激情,经过几次回旋往复之后,乐曲进入又回到了刚刚开始的那个安详的主题,而这一次却在弦乐营造出来的不断上升的氛围下升华并超脱,最终犹如日出云层般的绚烂辉煌。
Herbert von Karajan 19:39
32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1 in D - 3.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马勒 《D大调第1交响曲》「泰坦/巨人」--第3乐章 (庄严准确地)这是一首葬礼进行曲。其旋律基于民歌“两只老虎”(杰克叔叔)。
Rafael Kubelík 10:36
33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4th Movement- Urlicht. Sehr feierlich, aber schlicht ''O
马勒 《c小调第2交响曲》「复活」--第4乐章 第四乐章女低音之歌《原始之光》 第四乐章:非常庄严但质朴地,降D大调,4/4拍子(原始之光,约5分钟) 这是一段管弦乐伴奏的声乐曲,由女低音唱出《青年的魔笛》中的《原始之光》(URLICHT),歌词中译: 啊!红艳的玫瑰/一无所有/痛苦悲伤/我多希望去天堂 我来到宽广洁净的大道/有个天使来到我前进的道路阻挡/噢不!你不能拒绝我/因我是属神的便应归回上神的地方/亲爱的主赐我亮光引我进福乐的永生。 整个乐章根据歌词可分为两段,首段有圣咏般的伴奏,次段则有纤细而流动的感觉,但最后又返回开始时的气氛,安宁、镇定而平静地结束。
Gustav Mahler 06:18
34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 "Resurrection" - 5. Im Tempo des Scherzo - Langsam misterioso
马勒 《c小调第2交响曲》「复活」--第5乐章 终章女声独唱与大合唱《复活颂歌》 第五乐章:谐谑曲的速度,降A大调,3/8拍子(复活颂歌,约34分钟) 紧接着第四乐章不停演奏,整个乐章可分为器乐的前段与声乐的后段两部份。以弦乐总奏,有如叫嚣呼号,带有凄怆感和焦虑感的狂野强奏开始,接着幕 后四个法国号和四个小号,在多种打击乐器伴同下,吹奏出一段信号曲,在远处消失。其后,此一铜管乐加打击乐的幕后“小乐队”,还不时出现,营造遥远(天外 之音)的效果。 马勒在这乐章的最早的总谱上注释为“沙漠的呼声”。很快,木管组便奏出圣咏般的新主题,经过宁静的乐段,便进入马勒所说的“一切已死之人的进行 曲”,从打击乐开始,乐器逐渐增加,音量亦逐渐增大,最后整个乐队再次卷入混乱与恐怖的嘶叫声中,有如死亡的号哭充满了大地,马勒对这段音乐有这样的解 说: “当最后审判来临,大地震动,最后的号筒响彻云霄,所有坟墓都裂开了,墓中的死人都复活挣扎起来,呻吟着,战憟着,加入行进中的行列富有的、贫穷的、农民、君主、主教、教王,都在恐怖中战栗,高声呼求,恳求怜悯。” 这段具有强大张力,爆发出有如暴风雨般的强大音响的音乐,不仅预示了该曲面世后仅十年便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更深刻地描写了人类在二十世纪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忧伤。 声乐的后段 加入声乐的后段,由女高音独唱和合唱,徐缓而庄严地唱出克罗斯托克带有神秘感的《复活颂歌》,歌词中译: (女高音及合唱) 复活吧,是的,你将复活/凡圣之身,小憩后将复活/不朽的生命!不朽的生命!/主将召唤你,赐福予你。 你播的种又盛开/收获的主前行/他将收获聚齐/甚至是我们这些亡人! (女低音) 噢,信主吧,我的心灵,噢信主吧/汝等并无所失/汝等渴求归汝有/凡汝之所爱/凡汝之所求皆归汝! (女高音) 噢,信主吧/汝之降生非徒然!/无徒然的生命/无徒然的痛苦! (合唱) 凡已生者/必死!/凡已死者必将再生!/莫再战栗莫再战栗!/装备自己重生,装备自己重生! (女高音、女低音及合唱) 噢痛苦无处不在!/但我把痛苦压倒!/噢死亡!你征伏一切/如今也被征伏! 展开我为自己赢得的翅膀/心中爱意激荡/我将翱翔九天/直飞肉眼难及的光明/展开我为自己赢得的翅膀/翱翔九天 (合唱) 我会死去,以求重生! (齐唱) 复活吧,你将复活/瞬间我的心灵将复苏!/心灵的期望和搏战/向上帝,向上帝/将引你前赴上帝圣殿! 当全曲进入结尾的复活动机时,钟鼓齐鸣,庄严的风琴也加入总奏中,人声大合唱和强大的管弦乐融成一体,形成强大的,充满欢乐的高潮结束,「复活」的信念为人类带来了盼望和乐观!
Claudio Abbado 34:40
35 Gustav Mahler: Adagio. Sehr langsam und noch zuruckhaltend Claudio Abbado 25:57
36 Robert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2. Intermezzo (Andantino grazioso) Krystian Zimerman 05:26
37 Robert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3. Allegro vivace Krystian Zimerman 10:48
38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178 Krystian Zimerman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