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8人收藏
共24首歌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瓦格纳说巴赫的音乐是“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巴赫生活的时代,音乐是作为一门“科学课”学习和研究的。古希腊以来,科学被分成7种,两大类。第一类是“三文”,即语法、逻辑和修辞;第二类是“四数”,包括算数、天文学、几何学和音乐,合称“七艺”。因此在当时音乐是与逻辑学、算数、几何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学问”。与巴赫同时代的德国音乐家约翰.戈德弗雷得.沃特尔在其编辑的《音乐辞典》中对音乐的解释是“……音乐作品是一种数学性科学(mathematicalscience),通过把适合而正确的和声写到纸上,之后可以被演唱或演奏……”。巴赫在1733年将他的《b小调弥撒曲》中的“慈悲经和荣耀经”(Kyrie and Gloria)题献给德累斯顿宫廷时所写的献词中说:“……我谨此忠诚地献上这小小的一部我通过音乐所做出的科学作品。”从这个献词可以看出,巴赫也认为自己是通过音乐来研究科学。这与中国人对音乐的理解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国人认为音乐是表现形象,即意境或情节的;而西方人,起码在巴赫时代的西方人,认为音乐是一种科学性的研究与探索。(《盛原:中国文化使我们误解巴赫?》,新芭网,巴赫—资讯)
我们在欣赏巴赫作品时,即使不懂宗教,或者也不甚理解复杂的对位与变奏,但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巴赫音乐中的精密、严谨、逻辑与和谐。正如《极简音乐史》( [日] 冈田晓生)对“古典音乐”所作的定义,“古典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并不是同一概念,“古典音乐”也不是“古代音乐”,而是一种“有艺术意图”的音乐,而所谓“有艺术意图”可以理解为是“经过精心设计”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智力投入和脑力创作的特征。而巴赫的音乐恰恰是这种精心设计与周密布局的典范。
“3”这个数字历来被视为一个极其神秘的数字。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3”是最完美的数字,因为它体现了事物的起始、成长和终结。古代埃及人认为“3”代表父、母、子。在罗马神话中,朱庇特(Jupiter)的权威来自手中的三叉雷电杖,海神尼普顿(Nepeutune)的权威依赖其三叉戟,冥王普路托(Pluto)则是一只长有3个头的狗,而主宰这个世界的也正是这3个神。基督教文化中的“三位一体”,这些历史文化的积淀使西方人认为“3”是神圣、庄严与强大的。
当我们试图去认识巴赫、了解巴赫、欣赏巴赫时,不难发现在巴赫的作品中,与数字“3”相关的实在太多了。从统计学角度说,是“大概率事件”。这也说明这些“3”的存在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精心设计、刻意达成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巴赫密码》。我们提出这一问题,并不是企图将巴赫神秘化或者“阴谋化”,更无意像丹.布朗一样去探究《达芬奇密码》或《但丁密码》。你完全可以从娱乐和趣味的角度,来欣赏巴赫与“3”相关的曲目,重新审视和感受巴赫音乐的神奇魅力。
如果按数学意义去理解“3”,是3的数列,即3、6、9、12……,可以被3整除。那么我们来看巴赫的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3首《3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BWV1060-1062)、《6首小提琴无伴奏组曲》(3首Partitas和3首Sonatas)、《6首长笛和羽管键琴奏鸣曲》(6
Sonatas)(BWV1030-1035)、低音维奥尔琴和钢琴《奏鸣曲3首》(BWV1027-1029)、《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BWV1007-1012)、《6首英国组曲》(BWV806-811)、《6首法国组曲》(BWV812-817)、《6首Partitas》(BWV825-830)、《15首创意曲》(BWV787-801)、《6首前奏曲》(6 Preludes)(BWV933-938)、《6首管风琴协奏曲》(BWV592-597)……《戈德堡变奏曲》有30个变奏段,《平均律钢琴曲集》有48首前奏曲与赋格……
我们现在通过这张《巴赫密码》的歌单,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巴赫吧。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Johann Sebastian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3 In G, BWV 1048 - 1. Allegro
《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No.1-6(BWV1046-1051),共6首,大协奏曲体裁,是J.S.巴赫最负盛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创作于科滕时期。 本曲为其中第3首:《G大调第3勃兰登堡协奏曲》(BWV1048)第1乐章。巴赫的第174号康塔塔《我用全心热爱上帝》序曲即出自于本乐章。第3号勃兰登堡协奏曲的乐队配置相对特别,仅使用了弦乐器,由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和作为低音通奏的一把低音提琴和一架羽管键琴。这种独特的配器使这首协奏曲更像是一部室内乐作品(一个声部只使用一件乐器的乐曲),主奏与协奏无区别,各乐器互为呼应,突出回声效果。声部之间的对话显得尤为重要,而乐器音色上的差别较小也必须依靠出色的作曲技巧加以弥补。 第1乐章,中庸的快板,主题明亮地齐奏奏出,以后各乐器将动机分割,以问答的方式在进行组接。发展部先以小提琴弱音奏出分散和弦,主题再度程呈现,分散和弦与主题动机交替,以反复来逐渐接近结尾。 本曲选自DG公司1990年发行的专辑《Bach:Brandenburg Concertos》,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卡拉扬曾于1965年和1979年两次指挥录制《勃兰登堡协奏曲》,本专辑是1979年的录音,被公认为《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典范录音。 |
Herbert von Karajan | 06:32 |
02 |
Johann Sebastian Bach: Concerto For Violin, Oboe, And Strings In D Minor, BWV 1060 - 1. Allegro
J.S.巴赫的3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3首(BWV1060-1062)。本曲《c小调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BWV1060)被认为是巴赫以前创作的为2把小提琴或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的改编版本。创作于1730年。配器为1把小提琴和1支双簧管,协奏为弦乐队。共3个乐章。本曲为第1乐章:快板。 选自Archiv Produktion(DG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1947年)1989年发行的专辑《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1-6;协奏曲BWV1050和1060》(Bach:Brandenburg Concertos Nos.1-6;Concertos BWV1055&1060)。BMO(慕尼黑巴赫乐团)演奏,卡尔.李希特(Karl Richter)指挥。 |
Karl Richter | 05:20 |
03 |
Johann Sebastian Bach: Concerto for 2 Harpsichord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C minor, BWV 1060 (Arr.
J.S.巴赫 《c小调为2架羽管键琴和弦乐与数字低音所作的协奏曲》(BWV1060)(专辑曲名直译)第1乐章:快板 在J.S.巴赫作品目录上,这首乐曲是:Concerto for 2 Harpsichords in C minor ,BWV1060(《c小调为2架羽管键琴所作协奏曲》)。但有时这首乐曲也被标注为:Double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boe(《c小调为双小提琴与双簧管所作协奏曲》),因此该曲现在也经常被作为小提琴协奏曲来演奏,由小提琴和双簧管两件独奏乐器作为主奏部,以弦乐队作为协奏,由快-慢-快3个乐章构成,在形式上已接近后来的协奏曲。 小提琴:希拉里.哈恩;乐队:洛杉矶室内管弦乐团;指挥:杰弗瑞.柯汉 选自DG唱片2003年发行的专辑《巴赫:协奏曲》。虾米评分9.6 |
Hilary Hahn | 04:30 |
04 |
Johann Sebastian Bach: Sonatas and Partitas, Sonata No. 3 in C Major, BWV. 1005 - Allegro assai
J.S.巴赫的《6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1006)(也被称作《6首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实际上是由他3首小提琴独奏Partitas(BWV1002、1004、1006)和3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Sonata)(BWV1001、1003、1005)合并而成的。创作于1720年科滕时期,推测是为当时科滕宫廷乐团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史比斯(Joseph Spiess)所作。在这6首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中,巴赫设计了小提琴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最高巅峰。在巴赫之后,很少有人再去创作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其原因是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峰巅。本曲为《C大调第3号小提琴独奏奏鸣曲》(BWV1005)第4乐章:更快的快板。 选自EMI古典音乐公司2005年发行的专辑《巴赫:小提琴独奏奏鸣曲与组曲》(Bach:Violin Sonatas and Partitas),伊萨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小提琴独奏。 |
Itzhak Perlman | 05:17 |
05 |
BWV 1043, Vivace
J.S.巴赫的《3首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1043),即《a小调小提琴与弦乐曲》(BWV1041,同一作品也编号为BWV1058)、《E大调小提琴与弦乐曲》(BWV1042,同一作品也编号为BWV1054)、《d小调双小提琴和弦乐曲》(BWV1043,同一作品也编号为BWV1062)。创作于科滕时期,具有意大利作曲家科莱里、维瓦尔第等人的风格,结构上采用急—慢—急的三乐章形式。本曲为《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Double Concerto”)(BWV1043)第1乐章。 选自DECCA公司2009年发行的专辑《巴赫协奏曲》(Bach Concertos),朱莉娅.费舍尔(Julia Fischer,德国)小提琴演奏。 |
Julia Fischer | 03:28 |
06 |
Johann Sebastian Bach: Double Concerto For 2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D Minor, BWV 1043 - 1. Vivace
J.S.巴赫 《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BWV1043)第1乐章:活泼的快板 约作于1718年,共3个乐章。双小提琴,在标题上有时写成“Concerto for 2 violins”,有时也写成“Double Concerto for 2 violins”。此曲经常与《E大调第2小提琴协奏曲》(BWV1042)同时演奏 双小提琴:希拉里.哈恩、玛格丽特.巴特哲(洛杉矶室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兼首席小提琴);乐队:洛杉矶室内乐团,指挥:杰弗瑞.柯汉 选自DG唱片2003年发行的专辑《巴赫:协奏曲》。虾米评分9.6 |
Hilary Hahn | 03:13 |
07 |
Johann Sebastian Bach: Sonata No. 1 in B minor, BWV 1014 - II. Allegro
J.S.巴赫的《6首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6 Sonatas)(BWV1014-1019),这6首奏鸣曲在音乐会上演出的频率不如他的6首无伴奏小提琴独奏奏鸣曲与组曲高,原因是被认为它们对幻想的表达不如后者所表现出的自由,而在技巧上则表现得更加精密。音乐评论家们认为,6首无伴奏是幻想和情感交织的音乐,而这6首偏重于技巧化与通过技巧来表达知性。著名的巴赫评论家史怀哲认为,悲痛、神秘感是这6首奏鸣曲的主要内涵,“悲痛支配了这些作品,巴赫可能是在失去前妻的印象之下创作的这些作品”“这些作品如同贝多芬的奏鸣曲,也是表现情感和内在体验的,但呈现出来的却是力量代替了热情”。 本曲《b小调第1号小提琴协奏曲》(BWV1014)第2乐章:快板。选自Brilliant Classics公司2001年发行的专专辑《巴赫:小提琴协奏曲,BWV1014-1016》(Bach:Violin Sonatas,BWV1014-1016)。 |
Johann Sebastian Bach | 02:56 |
08 |
Johann Sebastian Bach: Sonata in G minor, BWV1020 - 2. Adagio
J.S.巴赫的《6首小提琴或长笛和钢琴奏鸣曲》(6 Sonatas)(BWV1020-1025)。本曲为其中的《g小调长笛与小提琴奏鸣曲》(BWV1020)第2乐章:柔板。 选自Hyperion Records(亥伯龙唱片公司,英国,成立于1980年,Hyperion是希腊神话中巨人的名字,是太阳神、月亮神和缪斯女神之父)的专辑《巴赫:长笛奏鸣曲》(Bach:Flutes Sonatas),共收录了J.S.巴赫的BWV1031、1020、1033、1034、1035、1030等6首长笛和小提琴或钢琴、羽管键琴奏鸣曲。由安德烈.奥利弗(Andrea Oliva,瑞士)担任长笛演奏,安吉拉.休伊特(Angela Hewitt)担任钢琴演奏。是目前最受好评与关注的巴赫长笛奏鸣曲专辑。推荐收藏。 |
Andrea Oliva | 02:34 |
09 |
Sonata for Viola da Gamba and Harpsichord No.1 in G, BWV 1027 - 4. Allegro moderato
J.S.巴赫的《3首低音奥维尔琴(大提琴)和羽管键琴琴奏鸣曲》(也被称为《3首古大提琴奏鸣曲》)(BWV1027-1029)。创作于科滕时期,为当时科滕宫廷乐队的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贝尔所作。低音奥维尔琴也称“古大提琴”,有6根琴弦,用现代大提琴演奏在技巧上存在不小的难度。这3首奏鸣曲不如6首无伴奏组曲变化多端,今天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机会不多。但这一组奏鸣曲充分表现了低音弦乐器独特、优美的表现力。 本曲为第1首:《G大调第1号大提琴奏鸣曲》(BWV1027)第4乐章:稍慢的快板,赋格曲。共4个乐章。 选自Mercury Living Presence公司(水星唱片,宝丽金.环球唱片旗下的一家以制作唱片精品的而久负盛名的名牌公司,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芝加哥,与Decca和RCA一同被誉为20世纪录音“黄金年代”的三大典范之一,所发行唱片几乎款款精彩,质量上乘,尤其是早年出版的唱片,每一张都是最发烧的绝响)《巴赫:6首大提琴组曲;G大调和D大调奏鸣曲》(Bach:Six Suites;Sonatas in G major & D major),亚诺什.史塔克(Janos Starker,匈牙利)大提琴演奏。 |
János Starker | 02:53 |
10 |
Suite No. 1, BWV 1007, In G: Prelude
J.S.巴赫的《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6 Suites)(BWV1007-1012),也叫作《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创作于1717年科滕时期。采取标准的古曲组曲形式,由数种古典舞曲组成。当时科滕宫廷有两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贝尔和李尼希克,巴赫以这两位演奏家作为对象创作了这套组曲。曲谱由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安妮.玛戈达勒娜.巴赫抄录,原谱没有速度标记。现在这套组曲的速度标记由历代著名演奏家所标注。公认的版本是19世纪著名大提琴演奏家H.贝尔卡所标,卡萨尔斯所标注版本也极为重要。 本曲为《G大调第1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Cello Suites No.1 in G,BWV1007)前奏曲(Prelude)。选自RCA公司(美国广播唱片公司)1997年发行的《巴赫:大提琴独奏组曲》(Bach:Suites for Solo Cello),亚诺什.史塔克大提琴独奏。 |
János Starker | 02:43 |
11 |
Johann Sebastian Bach: English Suite No. 2 in A minor, BWV 807 - I. Prélude
J.S.巴赫的《6首英国组曲》(6 English Suites)(BWV806-811),被认为是巴赫最早的键盘作品,一般认为创作于1718-1720年之间,但最近研究认为可能创作于更早的1715年魏玛时期。《英国组曲》的标题并非J.S.巴赫本人命名,标题来源就有4种不同说法。如果说巴赫的《法国组曲》与法国巴洛克音乐风格存在一定联系,《英国组曲》则与英国巴洛克音乐似乎没有太多的关联。《英国组曲》表面风格与《法国组曲》和帕蒂塔相类似,尤其是在连续的舞曲乐章和装饰音处理上,然而无论在规模、表现力以及情感上,《英国组曲》比《法国组曲》要更庞大。 本曲为《a小调第2号英国组曲》(BWV807)第2乐章:阿拉曼德舞曲。共6个乐章。 选自Sony Classical公司1995发行的专辑《巴赫:英国组曲》(Bach:English Suites),格林.古尔德(Glenn Gould)钢琴演奏。 |
Glenn Gould | 04:30 |
12 |
Johann Sebastian Bach: French Suite No.1 in D minor, BWV 812 - 1. Allemande
J.S.巴赫的《6首法国组曲》(6 French Suites)(BWV812-817),大约创作于1722-1725年,一般认为是他献给他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戈达勒娜的,其中前5首收录于《安娜.玛戈达勒娜.巴赫的笔记簿》,第6首是后来增加的,是巴赫刻意将其凑成6首,这也佐证了巴赫偏爱与数字“3”。从调性上看,前三首为小调,后三首为大调,大小调平分秋色,既不像6首无伴奏小提琴小调占多数而略显婉转悲伤,也不像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清一色的大调而显得无比辉煌壮丽,总体上比较中性,具有一种平衡感。与英国组曲不同,6首法国组曲均没有前奏曲(Prelude),而直接由Allemande开始,因而规模相对较小,所以也有人将英国组曲成为“大组曲”,而将法国组曲叫作“小组曲”。 本曲为第1首:《d小调第1号法国组曲》(BWV812)第1乐章:阿拉曼德舞曲。选自DG公司2003年发行的专辑《巴赫:法国组曲 BWV812-817》(Bach:French Suites BWV812-817),安德烈.加里夫洛夫(Andrei Gavrilov,俄罗斯)钢琴演奏。 |
Andrei Gavrilov | 02:47 |
13 |
Partitas BWV825-830, No. 1 in B flat major BWV825: III. Courante
J.S.巴赫的《6首键盘组曲》(6 Partitas)(BWV825-830),创作于1726-1731年,后合辑成《古钢琴练习曲集》第1卷。Partita是意大利语,本意为变奏曲,17世纪后才有组曲之意。意大利风格的组曲,是对各类舞曲的组合,Partita的键盘作品17-18世纪在德国发展,由巴赫将其推向高潮。后人因有《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的名称,也称这部组曲为《德国组曲》。巴赫在这套组曲中,不仅采用了传统舞曲,还包括了幻想曲、谐谑曲等。 本曲为第1首:《降B大调第1号帕蒂塔组曲》(BWV825)第1乐章:前奏曲。选自EMI(百代唱片)2007年发行的专辑《巴赫经典100首》(100 Best Bach),共6CD。 |
Gustav Leonhardt | 01:30 |
14 |
Johann Sebastian Bach: Sechs kleine Präludien für Anfänger auf dem Klavier, BWV 933-938 - V. Präludi
J.S.巴赫的《6首前奏曲》(6 Preludes)(BWV933-938),也被成为“小前奏曲”,创作年代不祥,一般认为是为初学键盘者而创作的。分别是C大调(BWV933)、c小调(BWV934)、d小调(BWV935)、D大调(BWV936)、E大调(BWV937)、e小调(BWV938)。 2009-2010年北京中山音乐厅曾举办过5场“巴赫键盘作品系列音乐会”,由曾做客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音乐聊天室”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盛原担任钢琴演奏,其中第4场演出的曲目就有这《6首小前奏曲》。 本曲为《6首小前奏曲》的第5首:《E大调前奏曲》(BWV937)。选自Brilliant Classics公司(璀璨古典)2001年发行的专辑《巴赫:奏鸣曲,组曲和幻想曲》(Bach:Sonatas,Suites,Fantasias)。 格林.古尔德曾录制过巴赫的多首帕蒂塔、前奏曲、前奏曲与赋格。虾米目前没有相关的版本。 |
Johann Sebastian Bach | 01:59 |
15 |
Johann Sebastian Bach: Concerto for Organ solo in A minor, BWV 593 (after Vivaldi) - III. Allegro
J.S.巴赫的《6首管风琴协奏曲》(BWB592-597),创作于1708-1717年魏玛时期。全部改变自其他作曲家的作品。G大调第1号(BWV592)、a小调第2号(BWV593,改编自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Op.38,RV522)、C大调第3号(BWV594,改编自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Op.7.5,RV285a)、C大调第4号(BWV595)、d小调第5号(BWV596)、降E大调第6号(BWV597)。 本曲为《a小调第2号管风琴协奏曲》(BWV593),选自Brilliant Classics公司(璀璨古典)2007年发行的专辑《巴赫:管风琴作品》(J.S.Bach:Organ Works)。 |
Johann Sebastian Bach | 04:09 |
16 |
Johann Sebastian Bach: Sonata No.1 in E flat, BWV 525 - 1. (Allegro moderato)
J.S.巴赫的《6首管风琴三重奏奏鸣曲》(BWV525-530),创作于1727年莱比锡时期。包括:降E大调第1号(BWV525)、c小调第2号(BWV526)、d小调第3号(BWV527)、e小调第4号(BWV528)、C大调第5号(BWV529)、G大调第6号(BWV530)。 本曲为第1首:《降E大调第1号管风琴三重奏奏鸣曲》(BWV525),选自Archiv Produktion公司1995年发行的专辑《巴赫:三重奏奏鸣曲》(J.S.Bach:Trio Sonatas),汤.库普曼(Ton Koopman)管风琴演奏。 |
Ton Koopman | 02:53 |
17 |
Johann Sebastian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for keyboard (Clavier-Übung IV), BWV 988 (BC L9) - Var.
《戈德堡变奏曲》(BWV988),J.S.巴赫最著名的键盘作品,大约创作于1741-1742年莱比锡时期。《戈德堡变奏曲》原来的名称是《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Sriamit Verschiedenen Veranderungen),是应巴赫的学生戈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的请求所作。戈德堡当时作为青年演奏家为俄国驻德累斯顿使臣凯瑟琳伯爵服务。 这部变奏曲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华丽辉煌、最伟大的变奏曲。以巴赫1725年为安娜.玛戈达勒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组成一组变奏,以卡农方式表达,第一第二层键盘交替使用。整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 本曲选自索尼古典音乐公司2004年发行的专辑《巴赫:戈德堡变奏曲》,格林.古尔德演奏,1981年录音版。 |
Glenn Gould | 01:10 |
18 |
Johann Sebastian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Aria
《哥德堡变奏曲》主题:萨拉班德舞曲 朱晓玫演奏版本 |
朱晓玫 | 03:20 |
19 |
Variato 1 - a 1 Clav.
《哥德堡变奏曲》第1变奏 安德拉斯.席夫演奏版本 |
András Schiff | 01:50 |
20 |
Johann Sebastian Bach: 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 Book 1, BWV 846-869 - Prelude in C major BWV 846
J.S.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The Well-Tempered Clavier)(48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6-893),巴赫键盘音乐作品中最伟大的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被誉为“音乐的《旧约圣经》”。平均律的标题是巴赫巴赫本人所写,整部作品分为第一、第二两卷。 本曲为第1卷第1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46)之前奏曲。巴赫—古诺的《圣母颂》,古诺采用的就是这首乐曲进行的改编。 选自DG公司1999年发行的专辑《巴赫: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1、2卷合辑》(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1&2)。罗莎琳.图蕾克(Rosalyn Tureck)演奏。 |
Rosalyn Tureck | 02:57 |
21 |
Invention No. 1, BWV 772, in C
J.S.巴赫的《15首创意曲》(15 Inventions)(BWV772-786),是巴赫为其儿子和学生们学习键盘乐器及作曲而创作的复调小曲集。包括二声部、三声部各15首。 本曲为第1首:《C大调创意曲》(BWV772)。选自RCA(美国广播唱片公司)1997年发行的专辑《巴赫:二部创意曲与三部创意曲》(Bach:Inventions & Sinfonias),彼得.赛尔金(Peter Serkin)钢琴演奏。 |
Peter Serkin | 01:50 |
22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5 Two-Part Inventions, BWV 772-786 - I. Invention in C major, BWV 772
J.S.巴赫 《C大调第1号创意曲》(《15首二声部创意曲》(BWV772-786)第1首) J.S.巴赫为当时不到10岁的儿子威廉.弗里德曼(W.F.Bach)所作的键盘教程《为弗里德曼.巴赫的古钢琴小曲集》,其中收录了11首《平均律键盘曲集》和二部、三部创意曲全部30首。巴赫于1723年亲自在序言中写到:“正确的指导书。按这部曲集,古钢琴爱好者,尤其是希望学习的人,不但有能力美妙地演奏二声部,而且熟练之后,也会有能力巧妙地处理辅助奏的三声部。此时将获得创意和把这些巧妙展开的技术,领会如歌的演奏法,产生对于作曲强烈兴趣与意图,同时提示了明确的方法。” 选自璀璨古典1994年发行的专辑《创意曲与前奏曲(为W.F.巴赫而作的键盘曲集)》 |
Johann Sebastian Bach | 01:31 |
23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5 Three-Part Inventions, BWV 787-801 - I. Invention in C major, BWV 787
J.S.巴赫 《C大调第1创意曲》(《15首三声部创意曲》(BWV787-801)第1首) 二声部、三声部创意曲各15首,共30首,均为复调小曲。复调音乐,一般指两个以上曲调(旋律)同时进行的音乐,与只有一个声部是主要曲调、其它声部是和声伴奏的“主调音乐”不同,复调音乐每个声部都是相对独立的曲调。进行复调训练,不仅有助于左右两手、尤其是左手的协调性与灵活性,而且能够训练音乐听觉,对于运用大脑思维分析音乐内涵和音乐哲理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创作主调音乐采用的是和声法,而创作复调音乐则是用对位法。格林.古尔德是公认的巴赫键盘作品大师,他狂热地崇拜巴赫,而厌恶莫扎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只喜欢复调音乐。他认为凡是不是用复调手法创作的音乐都不具有真正的音乐本质。 |
Johann Sebastian Bach | 01:22 |
24 |
Johann Sebastian Bach: Little Preludes, BWV 924-932 - Praeambulum In C major, BWV 924
J.S.巴赫 《C大调前奏曲》(《为W.F.巴赫而作的9首前奏曲》(9 Preludes for W.F.Bach)(BWV924-938)第1首) 约作于1720年科滕时期。W.F.巴赫(威廉.弗里德曼.巴赫,1710-1784),德国作曲家,J.S.巴赫的第二个孩子和长子。《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第1卷就是为培养和训练他所作,曾任德累斯顿教堂管风琴师,并被认为是当时最杰出的管风琴家之一。前奏曲,原属教堂众赞歌的器乐引子,后来变为赋格曲或组曲之前的引子。在巴赫时代,前奏曲往往成为赋格曲的对比,有时也作为独立小品。 格林.古尔德演奏版本 选自索尼古典音乐1994年发行的专辑《巴赫:组曲,前奏曲与赋格》。虾米评分9.8 |
Glenn Gould | 0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