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人收藏
共7首歌曲
入门难度:★★★
贝多芬一生中共写下十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其中最著名的两部分别是《Op. 24“春天”奏鸣曲》,另一部是《Op. 47“克鲁采”奏鸣曲》
《克鲁采奏鸣曲》创作于1802至1803年间,以其所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深沉热烈的感情和近四十分钟的演奏时长而闻名。作品中所蕴涵的感情丰富,第一乐章所表达的是愤怒,而第二乐章是沉思的,第三乐章则表现出欢乐蓬勃的气氛。
《春天奏鸣曲》写于1800年左右,是贝多芬早期阶段的创作,由于此曲第一乐章所荡漾的青春气息,被人们恰当地称为“春天奏鸣曲”。尽管这首乐曲写于贝多芬的早期,但与海顿、莫扎特的真正古典主义音乐相比还是不一样,它充满自信乐观的精神信念。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1. Adagio sostenuto - Presto
Op. 47“克鲁采”第一乐章。以一个18小节的缓慢引子开始,其中最初的四个小节是A大调的小提琴独奏。接着钢琴进入,在a小调上奏出阴沉的和声。然后乐曲转入愤怒的急板,标志着这一乐章主题的开始。而之后E大调上的第二主题则表现出些许不安的情绪。在以悲楚的尾声结束之前,开始的慢板旋律会复现一次。该乐章长约15分钟。 |
Itzhak Perlman | 11:50 |
02 |
2. Andante con variazioni
第二乐章充满了变化,由一个F大调上的平静主题与五个迥异的变奏组成。第一个变奏将主题变化为生动的三拍旋律,并以颤音点缀其中。第二变奏中小提琴作为主导奏出更加生动的旋律。而第三变奏则转到小调上,表现出低沉平静的感情。第四变奏则呼应了第一二变奏轻快生动的感情。最后一个变奏则重回F大调,以舒缓的节奏表现出更丰富的情感。之后这一平静的氛围被钢琴在A大调上的和弦打断,为迎接生动活泼的第三乐章做好准备。该乐章长约18分钟。 |
Itzhak Perlman | 16:30 |
03 |
3. Finale (Presto)
第三乐章是以回旋曲形式表现的八六拍塔朗泰拉舞曲。这原本是在1802年为《A大调第6小提琴奏鸣曲》而作的,但在1803年《第9小提琴奏鸣曲》首演时被贝多芬拿来作为终章。该乐章长约10分钟。 |
Itzhak Perlman | 08:49 |
04 |
1. Allegro
Op. 24 “春天”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快板乐章。一开始小提琴奏出了器乐化的抒情歌唱主题,这是这首奏鸣曲中最著名的一个主题,一股春风顿时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经过一个远关系调的简短连接部以后,进入副部主题。这是对青春年华的另一侧面的刻画,这段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它充满蓬勃的朝气,刚健和充满生机,具有不可阻止的动力性。副部也同样被钢琴紧接过来重复了一遍。展开部比较短小,同贝多芬中期创作比较没有多少戏剧冲突和复杂曲折的调性变化。再现时与呈示部主题出现的顺序交换了,最先有钢琴奏出主题旋律,然后由小提琴重复。比较特别的是再现的和声不是通常的属和弦到主和弦,而是以一个F大调的中音大三和弦引导出主和弦。 |
Itzhak Perlman | 09:52 |
05 |
2. Adagio molto espressivo
第二乐章是一个慢板乐章,比较简单的三部曲式结构,但有一个比较长的结束段。慢板旋律先由钢琴演奏,小提琴与之亲昵对话,小提琴虽然只用了很简单的音型,但与钢琴的二重唱效果极佳。 |
Itzhak Perlman | 06:21 |
06 |
3. Scherzo (Allegro molto)
第三乐章为谐谑曲。这是一个复三部曲式,每一个部分又分为两段。开始的主题由钢琴奏出,活跃和充满弹性的节奏。第二段三声中部改变了前面断断续续的节奏,以连续不断的快速流动音型与第一段形成对比。第三段以da capo 形式原样重复了第一段。 |
Itzhak Perlman | 01:14 |
07 |
4. Rondo (Allegro ma non troppo)
第四乐章是一个回旋奏鸣曲乐章,结构为A-B-A-C-A-B-A,一共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首先在钢琴上奏出,这段旋律情绪活泼,由三个向下的模进环节组成:第一主题的最后一次出现时进行了变奏处理,首先是钢琴的变奏,使用了很富于钢琴化的音型,使旋律隐隐约约,但可以分辨;然后是小提琴的变奏,小提琴变奏主要在节奏上突出了附点特征。整个奏鸣曲最后在钢琴与小提琴的对话中愉快的结束 。 |
Itzhak Perlman | 0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