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人收藏

共50首歌曲

标签
#古典音乐 #经典 #维也纳爱乐乐团
创建者
麦格格 ☂MAGGIE
更新时间
2018年10月18日

歌单介绍

我们经常听的交响乐团的名字, 都叫某某爱乐乐团, 比如维也纳爱乐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 纽约爱乐乐团, 中国爱乐乐团等等……他们难道都属于同一个组织吗?其实不然。

"爱乐”这个词的英文是Philharmonic, 即phil (o)-爱 +harmonic-和声, 也就是直接把英文词根, 翻译出来的结果。当然, 翻译讲究信达雅, 把Philharmonic 翻译成“爱乐”,显然,要比“爱和声” 合适得多。

爱乐乐团,本意只是指, 职业化的交响乐团, 它是一种,完全自治的私营乐队。在西方,爱乐乐团,最早是由离开宫廷的乐手们, 为在民间演出, 而自发组成的演奏团体。久而久之, 这个名字成为音乐爱好者, 热爱音乐艺术的代名词了。

与音乐永相伴的城市: 维也纳, 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 从踏入这个城市第一步, 一个巨大无形的音乐磁场, 就在牵引着你, 德国人有句老话:世界上有快乐的人, 也有过分快乐的人, 还有就是维也纳人。而音乐就是维也纳人的快乐之源。

维也纳是一个几乎代表了, 欧洲近代音乐发展史的城市, 也是公认的欧洲古典音乐圣地, 这里孕育了古典、浪漫乃至现代的一系列作曲大师, 这里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那一首首, 动人心魄杰作的发源之地,

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 VPO)一般简称为VPO, 成立于1842年, 以纯正的德奥风格, 以及细腻美妙的音色, 闻名于世, 是最顶尖的古典交响乐团之一。从1860年起, 维也纳爱乐乐团, 由团员自主经营, 在德索夫指挥下, 举办定期音乐会。1870年, 里希特担任该团指挥后, 该团声誉渐起。而后, 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 著名作曲家或指挥家, 都曾指挥该团演出。

维也纳爱乐乐团, 有自己的管理模式, 每个人都视自己为音乐家。乐团高贵的艺术气质, 和自主管理经营的体制, 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 乐团吸引了一代代的杰出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 与之共创辉煌, 是当今全球最著名的顶尖乐团之一, 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乐团极高的演奏水准, 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 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 迷恋其中。他们与维也纳这座城市一样, 成为音乐的代名词。

维也纳爱乐乐团, 拥有160多年的辉煌历史, 是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重要见证者, 同时也是音乐历史的缔造者。尽管维也纳是一个几乎代表了, 欧洲近代音乐发展史的城市, 但直到19世纪初期, 维也纳还没有一个, 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交响乐团, 职业乐手都属于各个剧院的管弦乐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继续坚持1933年以来的, 不设固定的常任指挥, 而广泛地与指挥家合作的方式, 迎来了卡尔·伯姆和赫伯特·冯·卡拉扬两位指挥大师, 也迎来了乐团的又一个艺术高峰期。每年固定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 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演出, 使乐团在欧洲和全世界, 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160多年发展, 维也纳爱乐乐团, 已经不仅是音乐与艺术的使者, 他们还是全世界和平和友谊的使者。

自1987年中国开始电视转播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之后, 这支乐团就成为了中国乐迷最熟悉的一支乐团。乐团有很多的声像资料, 这也大大的拉近了, 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仿佛维也纳爱乐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乐团。翻开乐团的历史, 这支世界乐坛的巨无霸, 1973年才首次来华演出。此后的40多年, 乐团也仅仅到访过中国大陆 5次而已。

1996年, 他们再度赴中国演出, 又一次在中国, 掀起了古典音乐的热潮。

维也纳爱乐乐团, 有着美丽的音色, 是很多指挥家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指挥过维也纳爱乐的名家有:自1941起, 每年元旦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 就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奥地利"萨尔茨堡"举行的音乐节, 维也纳爱乐乐团, 承担着大部分的演出。高质量的乐手来源, 和严格的遴选制度, 保证了乐团的演出水准。1997年后, 乐团开始允许吸纳女乐手。

值得一提的是, 维也纳爱乐乐团,并没有类似其他著名乐团一样的 “首席指挥”一职。乐团创立早期, 往往事先制定, 某位指挥家指挥全年乐团的所有音乐会, 该指挥被称为“年度指挥”。1842年, 乐团创立人奥托·尼古莱成为首个年度指挥。此后, 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马勒, 曾在1898-1901年担任年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曾经多次接受大奖, 获金唱片和白金唱片, 并且成为全世界众多文化设施的荣誉成员。

德国留声机公司, 简称DG, 把DG放到第一位,必然是有原因的, 作为一家纯德国血统的唱片公司, 所谓的严谨性, 自不必说, DG的唱片整体所表现出来的均衡性, 体现出整体的高质量。具体的录音技术参数放一边, 可以确定的是, DG虽然可能不是新技术, 首先应用在音乐产品上的, 但是应用出来, 一定稳妥的, 让你, 如同睡大圆水床般的舒服!因此建议, 刚开始听音乐的朋友, 可以先从DG的唱片入手, 认准那个黄色的标, 将是品质的保证。🌱感受一下全球最著名的DG厂牌, 与世界最顶尖的古典交响乐团, 带来最强的听觉震撼。

参考资料:

(维也纳爱乐乐团与索尼古典续约 揭合作新篇章)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5 in G minor, Orchestrated by Martin Schmeling (?-1943)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作于1852- 1869年 粗犷豪放, 速度变化激烈, 情感表现丰富, 表现了匈牙利人民, 热情奔放的民族个性。乐曲时而欢快活泼, 时而柔情缠绵, 带有明显的吉普赛风格, 后半部演奏, 不断进入奔放激昂情绪, 速度不断变化, 最后在欢快的气氛中乐曲结束。这是勃拉姆斯 21首四手联弹的钢琴曲组成的钢琴曲。 乐曲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 和吉普赛民族音乐的特色。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 都可归为世界名曲, 其中以“第一”、“第五”、“第六”、“第十七”、“第二十”最为著名,尤其是“第五” 深受人们的喜爱)。
Wiener Philharmoniker 02:16
02 Johann Strauss II: Voices of Spring, Op.410 (Frühlingsstimmen), vocal version
小约翰·施特劳斯: 《春之声》圆舞曲, 作品第410号 圆舞曲华丽敏捷的旋律, 如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洋溢着青春活力, 娓娓动听、充满生机。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 雅俗共赏、经久不衰。🌱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 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一首好听的曲子。
Herbert von Karajan 08:35
03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 I.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 C小调,作品. 67- I. (快板) 创作时间:1804—1808, 讲到贝多芬, 多数人脑海中, 第一个想起的旋律, 一定是《命运交响曲》那著名的敲门声。确实, 这首乐曲实在太出名, 以至于它家喻户晓。开头是最著名的四音符动机, 主题动机就是, 命运之神用力敲门, 贝多芬称作“命运的敲门声”。 这是乐章的第一主题, 阴暗、冷酷、威严, 以很强的力度, 在弦乐与单簧管的齐奏中奏响。接着, 主题以弱的力度, 急促地出现在各个声部, 似乎是一声巨响后的余音。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后, 大为激动, 说到:“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 简直要把房子震塌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 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Wiener Philharmoniker 07:22
04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4 in F sharp minor, Orchestrated by Paul Juon (1872-1940)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4号》作于1852- 1869年 "勃拉姆斯" 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位, 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 被视为19世纪,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 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 其卓越才能, 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 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 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
Claudio Abbado 04:08
05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1 in G minor, Orchestrated by 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1号》作于1852- 1869年 勃拉姆斯自1852年开始创作, 当时他在维也纳, 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 颇感兴趣, 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 “匈牙利舞曲集”, 实际上, 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 加以编辑整理而成。 奏自由旋律, 有各种各样的装饰, 速度变化激烈, 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形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 但以三段体为最多, 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又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02:52
06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 II. Andante con moto
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 C小调,作品. 67- 4. (快板) 第四乐章, 出现众多主题的交叉变化, 终曲尾声很长, 最后命运主题, 以强大的威力, 在光辉灿烂中, 持续长达几十小节, 结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这首作品, 不光要听气势、力度, 更重要的是节奏的对比与变化。
Wiener Philharmoniker 10:00
07 Johann Strauss: Radetzky-Marsch, Op.228 (Arr. Leopold Weninger)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茨基 进行曲》Op.228 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 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这首曲子是现场最热烈最高潮的部分, 全场观众跟着节奏打拍子, 毕生难忘。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 有生之年, 一定要亲临现场观赏一次, 太棒了!
Wiener Philharmoniker 03:36
08 Johann Strauss II: Die Fledermaus - Overture
小约翰·施特劳斯: 《蝙蝠》 序曲, 作于1874年 《蝙蝠》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创作的 16部轻歌剧中, 最为著名的一部。《蝙蝠序曲》中动听的旋律, 缀合而成的, 也是整部《蝙蝠》歌剧最著名的一首乐曲。成为极其流行的通俗名曲, 是音乐会上经常被演奏的曲目。 1899年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 作曲家指挥乐团, 在维也纳歌剧院, 演奏了这首序曲。但在演出的期间, 染上了风寒, 引发肺病, 于1899年6月不幸逝世。
Herbert von Karajan 08:47
09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 III. Allegro
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 C小调,作品. 67- 3. (快板, 谐谑曲) 这是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第三乐章的结尾, 整个乐队似乎都精疲力尽地, 倒在一个不稳定的长音上, 鼓声在激动不安的背景上, 就像心脏的缓慢跳动, 而弦乐则像微弱的呼吸。随着不安定气氛的渐强, 使你感觉有太阳在准备着冲破乌云。突然, 乐队一下子鼓起精神, 昂首阔步地,迈入了末乐章...
Carlos Kleiber 05:09
10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 IV. Allegro
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 67- 4. (快板) 本乐章有着所向披靡的能量, 和庆祝胜利的欢腾。其间有一段命运主题的重现, 但却以较弱的音量奏出, 暗示这一阴郁的主题已经成为过去。《第五交响曲》无论在技巧, 还是情感上, 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太精彩了。
Wiener Philharmoniker 10:51
11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1 in C, Op.21 - 1. 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Op.21-1,创作于1794- 96年, 其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东西, 有些评论家甚至感觉, 有些许节奏, 正是莫扎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第一交响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 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 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然而,贝多芬依然展现出了, 自己不同凡响的一面, 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 听来通俗易懂。
Leonard Bernstein 09:25
12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 compl. by Franz Xaver Süssmayer - 1. Requiem aeternam
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 》K.626 -1, 进堂咏/Introitus: 作于1791年, 誰的死亡配得上這樣的恢弘、聖潔與莊嚴? 沒有悲傷, 沒有哀婉, 有的是對莊嚴肅穆靈魂的讚歌, 這讚歌如此恢弘、聖潔、莊嚴, 它激發你作為人、作為一個靈魂擁有者的尊嚴。它蔑視一切苟且、猥瑣、懦弱、妥協、中庸, 它是黑色的死亡, 它也是火紅的火焰, 它是伊卡諾斯飛躍海洋, 強有力的白色翅膀, 光芒萬丈的金色太陽。
Herbert von Karajan 05:24
1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 compl. by Franz Xaver Süssmayer - 3. Sequentia: Dies irae
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 》K.626 -3. 作于1791年, 这是“安魂曲”全曲的精华, 也是天主教安魂弥撒礼拜仪式中, 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莫扎特在这里用其音乐, 作为神性表达的纯粹性和超越性。🌱听了作品, 也许你會感到震撼, 那是因為, 你不曾想到自己的靈魂, 擁有這樣的重量、可以這樣的純凈, 不曾想到, 生命可以這樣偉岸闊大, 充滿着光明和希望……與其說, 這是給死者的安魂曲, 不如說, 是清洗凈化生者靈魂的聖水噴泉。
Herbert von Karajan 01:53
1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 compl. by Franz Xaver Süssmayer - 3. Sequentia: Lacrimosa
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K626- 3, 其实也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 主要是指罗马天主教, 用于超度亡灵的特殊弥撒, 安魂曲的唱词与普通弥撒基本相同, 但省略了荣耀经(Gloria)与信经(Credo), 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之所以称为安魂曲, 是因为唱词的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开头, 第一句是“主啊, 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安魂曲这个名词, 在音乐上接受的人比较多, 而教会一般将其翻译为"追思曲"。
Wiener Singverein 03:08
15 Johann Strauss II: Annen-Polka, Op.117
小约翰·施特劳斯: Op.117, 安娜 波尔卡 1840年, 波尔卡由专业舞蹈家带到巴黎, 在奥德翁剧院表演;巴黎的舞蹈大师们, 又把它改编成一种, 有5个花样的乡村舞蹈, 深受公众喜爱。1844年, 巴黎的舞蹈教师采拉里乌斯, 把它带到伦敦, 又传遍英国, 从温莎城堡到小城镇的舞会上, 都在跳波尔卡。
Wiener Philharmoniker 04:17
16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Op. 92 - I. Poco sostenuto – Vivace
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作品. 92 - 1 「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 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征, 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一乐章开始是慢速的序曲(就像第一号、第二号、第四号交响曲),之后进入了奏鸣曲的形式, 以及跳舞般的轻快节奏。
Carlos Kleiber 13:38
17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Op. 92 - II. Allegretto
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 A小调,作品. 92 - 2.(08:09)慢速乐章 虽然速度标式是稍快, 但跟其它三乐章比较起来算慢的。此乐章非常受欢迎, 在首演时, 被要求再次演奏。就跟第一乐章一样, 节奏以及旋律, 是很重要的特征。🌱此作品, 因节奏动机的使用而著名, 同时在调性的使用, 也很微妙, 为了使张力明显, 而使用了A大调、C大调以及F大调。第二乐章是使用A小调, 并穿插A大调, 以及诙谐曲使用了F大调。
Carlos Kleiber 08:08
18 Johann Strauss II: Unter Donner und Blitz, Polka, Op.324
小约翰·施特劳斯: Op.324 雷鸣电闪 快速波尔卡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 但世界各大城市, 都不约而同地, 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 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 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 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 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 都进行现场直播, 听众数以千万。🌱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以后, 一直派专题摄制组, 去维也纳现场直播, 使国人对维也纳和新年音乐会, 有了更多的了解。
Wiener Philharmoniker 03:28
19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Op. 92 - IV.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A大调,作品92 第 4乐章 ,首次公演于:1813年 12月 当贝多芬创作此曲时, 人们正注视着, 欧洲的版图, 被鲜血重新绘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 6月间完成, 此时拿破仑战事, 已进入最后的高潮, 大举侵犯俄国, 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 拿破仑帝国, 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
Carlos Kleiber 08:41
20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1 in C, Op.21 - 2. 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贝多芬《C小调第一交响曲》作品 21号- 2, 柔板。创作于: 1794- 96年 围绕一个简单主题的奏鸣曲, 快板曲式的展开和扩张, 再现部主部主题, 有很多装饰。欣赏这部作品是一件颇具兴味的事情, 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 听来通俗易懂, 但与贝多芬以后的那些名作, 又似乎有着较大的区别。
Leonard Bernstein 08:14
21 Antonín Dvorák: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the New World" - 4. Allegro con fuoco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Op.95- 4 快板, 作于1893年 气势宏大而雄伟, 这个总结性的乐章, 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 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 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 抒发了作者想象中, 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 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 威武而雄壮; 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 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 形成辉煌的结尾。 在中国二三十年代, 就已进入学堂乐歌的《思故乡》,就是它的改编曲, 因此德沃夏克这首《第九交响曲 自新世界》为中国人们所熟悉。
Herbert von Karajan 11:31
22 Johann Strauss II: Vergnügungszug, Op.281
小约翰·施特劳斯: Op.281, 豪华列车 快速波尔卡 1873年4月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 球型建筑的落成, 小约翰·施特劳斯, 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Op.354)据记载, 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 当时的报道写道:“乐团尽职尽责, 全心全力地演奏, 使演出获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观众反映热烈, 使得这首曲子, 不得不再加演一遍。这次音乐会的成功, 奠定了“圆舞曲之王”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 合作的基础。
Herbert von Karajan 02:58
2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1. Molto Allegro
莫扎特: 《第40号交响乐》g小调 K.550 - 1, 完成于1788年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 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 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这首交响曲, 虽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 但还是促使当时的音乐, 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 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说是一步步, 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Leonard Bernstein 08:33
24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2 in D minor, Orchestrated by Johan Andreas Hallén (1846-1925)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二号》,作于1852- 1869年 勃拉姆斯的作品, 兼有古典法和浪漫精神, 极少采用标题, 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 然而笔法工细, 情绪变化多端, 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 仍带有自己特点。
Claudio Abbado 02:35
25 Johann Strauss: Beliebte Annen-Polka, Op.137
老约翰·施特劳斯: Op.137,可爱的安娜 波尔卡, 作于1852年。 波尔卡(polka)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 以圆舞曲最为著名, 不仅数量多, 而且曲调新颖, 节奏活泼、配器华丽、描绘性强, 把民间圆舞曲, 发展成音乐会乐曲, 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不仅是圆舞曲, 他的一些波尔卡、进行曲, 以及轻歌剧, 也相当著名。
Wiener Philharmoniker 03:18
26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Op.35 - 1. Allegro moderato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 1. 是老柴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的开始, 听众可以感受到, 浓郁的俄式风格, 随着节奏的不断变化, 可以感受到, 音符在欢快的跳跃, 之后, 音乐中出现了一次次的对比, 无论是强弱, 还是节奏, 亦或者情调, 为小提琴SOLO的出场做了精彩的铺垫。🌱作为主角的小提琴, 演奏出一连串悠扬、充满歌唱性的旋律, 音色柔美, 不禁使人展开丰富的联想。第一乐章总体来说, 都是以欢快的情绪为主导, 其中最精彩的地方, 莫过于独奏小提琴, 与整个乐队的交替演奏, 欢快的气氛, 直达观众心底。
Wiener Philharmoniker 17:08
27 2. Romance (Andante)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又称“第13号小夜曲”,作品编号K.525,写于1787年。 莫扎特一生中创作有十三首小夜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是这首G大调弦乐小夜曲,并以当时, 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充满淳朴、真挚情感的轻快乐曲, 由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倍大提琴演奏。🌱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 唯一用弦乐演奏的, 所以通常被称为《弦乐小夜曲》或《G大调弦乐小夜曲》。它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这是一首音乐会小夜曲, 有四个乐章, 像一部缩小了的交响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05:44
2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 compl. by Franz Xaver Süssmayer - 2. Kyrie
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作品626-2, Kyrie(慈悲经),作于1791年 (合唱) 有关《安魂曲》的疑点仍然非常多, 历来争论的问题大概有这些:《安魂曲》的手稿或者抄本, 是否在莫扎特死后, 被盗或被转移?《安魂曲》的手稿是否于1792年3月被卖给了一位贵族?🌱根据记载, 帮他完成全曲的有艾伯勒、斯塔德勒和主要是他的学生“苏斯迈尔”。苏斯迈尔的确才情不足, 连莫扎特本人也认为他比较笨, 但莫扎特在临终前, 曾对苏斯迈尔有所交待, 序曲还是基本体现了莫扎特在前一部分的风格。
Herbert von Karajan 02:38
2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 compl. by Franz Xaver Süssmayer - 3. Sequentia:
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作品626-3,作于1791年。 直到去世, 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 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 这果然成了他为自己作的安魂曲, 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他死在35岁那年, 生前的天才声誉和奢华生活都没有了, 这个喜欢穿华美衣服, 身高1米62 ,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只有他的音乐, 没有一丝伤感, 充满阳光、欢乐。
Wiener Singverein 02:21
3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 compl. by Franz Xaver Süssmayer - 3. Sequentia: Confutatis
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作品626-3,作于1791年, 莫扎特这部《安魂曲》采用的是传统的安魂曲形式, 填的是德文歌词, 根据通用原则, 他还填写了拉丁文歌词, 非常真挚动人。莫扎特一生的作品都没有痛苦, 即便是在他最贫穷潦倒的时候, 也能让作品充满纯净的快乐。这部临终作品, 仍然保持着这个优点, 全曲充满天国光芒照耀的感觉。
Wiener Singverein 02:24
31 Bedrich Smetana: The Moldau (from Má Vlast)
沃尔塔瓦河:(Bedrich Smetana) 《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 是什么样的爱国之心, 才能谱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曲子?这是Smetana颠峰状态时的作品, 此时他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 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 与病魔作斗争, 一面忘我地, 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 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这是一阙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 对未来和光明, 坚定不移的信念, 和乐观精神的颂歌。全曲洋溢幸福与欣喜。
Herbert von Karajan 12:33
32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6 in D flat, Orchestrated by Martin Schmeling (?-1943)
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六号》,作于1852- 1869年 如果说"贝多芬" 的音乐是斗争,"马勒" 的音乐是宿命, "勃拉姆斯" 的音乐就是人生, 每个人生都有痛苦和欢乐, 每个人生, 都有和命运搏击的过程, 所以勃拉姆斯的音乐, 对任何人来说, 都是亲切感人的。🌱勃拉姆斯的性格中, 没有像贝多芬般的叛逆和热情, 他的隐忍和坚毅, 他的内敛和质朴, 他的真诚和重情, 都在他洗练的音乐中, 体现无遗。
Claudio Abbado 03:03
33 Josef Strauss: Sphärenklänge, Op.235
约瑟夫·施特劳斯: -OP- 235,天体音乐圆舞曲, 作于1868年 作者应维也纳医科学生舞会之邀, 而作的管弦乐曲, 同年1月21日在维也纳首演。乐曲采用当时惯用的维也纳圆舞曲形式, 由序奏部、五首小圆舞曲与结尾组成。🌱提到“圆舞曲王朝” 还是要从1804年至1916年, 以老约翰·施特劳斯及三个儿子的施特劳斯家族说起。欧洲的十九世纪被称为“跳舞的世纪”,当时, 老、少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和“圆舞曲之王”。
Wiener Philharmoniker 09:30
34 Josef Strauss: Ohne Sorgen! (Without a care) -polka schnell, Op.271
约瑟夫·施特劳斯: Op.271,别再忧虑 快速波尔卡 圆舞曲出现以前, 在欧洲宫廷中流行的都是四平八稳, 温文典雅, 配合着上层社会小姐, 太太拎着裙子屈膝行礼等动作的呆板的舞曲。圆舞曲的出现, 它的热情奔放, 感情充沛的音乐, 给城市中的舞曲带来了, 崭新的面貌和活跃的气氛。
Wiener Philharmoniker 01:56
3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9 In E Flat, K.543 - 1. Adagio - Allegro
莫扎特:《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K.543 - 1 ,作于1788年, 柔板, 快板, 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 是一首优雅的、带有圆舞曲特征的、歌唱性快扳。戏剧性的长长的引子, 富于庄严而雄壮的气氛。其主题深沉而匀称地, 近似进行曲的体态, 弦乐器震颤不安, 与管乐器的音响效果对比, 增强了戏剧性气氛, 突出了少年心态的英雄式主题, 之后是十分丰富的展开。以乐队合奏形式, 迸发出来的第二主题辉煌无比, 同时有着层出不穷的想象与变化。
Wiener Philharmoniker 11:25
3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9 In E Flat, K.543 - 3. Menuetto (Allegretto)
莫扎特:《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K.543 -3,作于1788年, 柔板, 快板, 第三乐章,小节舞曲。这是一首十分优美的乐曲, 深受人们喜爱。开始乐队合奏出, 雄壮的凯旋式主题, 与莫扎特以前那种粗犷的节奏迥然不同。中间的三段体舞曲形式, 由木管乐器奏出, 这是一首奇妙迷人的田园诗。他属于典型的维也纳的乡村舞曲。主调的演奏由单簧管担负, 而长笛则加以呼应。
Wiener Philharmoniker 04:05
37 Johann Strauss II: Kaiserwalzer, Op.437
小约翰,斯特劳斯(Johann Strauss), Op.437 皇帝圆舞曲,作于1889年秋,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圆舞曲和结束部构成, 其中序奏部分为带结尾的三部曲式, 规模较大, 有独立的音乐形象, 整个乐曲给人以端庄严肃、富丽堂皇的感觉。🌱一个半世纪以来, 维也纳爱乐乐团, 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 无论时代沧桑, 人事变迁,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 并没有改变。
Wiener Philharmoniker 11:26
38 Josef Strauss: Delirien Waltz, Op.212
约瑟夫·施特劳斯: OP- 212 谵妄 圆舞曲 .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 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 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 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 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Wiener Philharmoniker 09:23
3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Clarinet Concerto In A, K.622 - 2. Adagio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第二乐章 柔板 这是莫扎特二十几首管乐曲中, 最优美动听的作品,是莫扎特最后的一部杰作, 也是唯一的单簧管协奏曲, 人们称这部作品为“秋天的”音乐, 美丽中略带一丝哀伤, 饱含着对世界, 对人生深沉的感叹和思考, 这种曲风, 在莫扎特的作品中, 并不多见。然而, 即使伤感, 旋律依然是那样, 轻灵美妙, 这是最勾人魂。
Alfred Prinz 08:09
4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Flute Concerto No.1 in G, K.313 - 1. Allegro maestoso
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K313, 第一乐章,快板 协奏曲是除歌剧之外, 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 贡献最为突出的体裁之一。他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三个乐章对比并置的套曲结构, 双呈示部, 独奏乐器有技巧性的华彩乐段等。莫扎特的作品感情真挚、乐观、明快, 体现他对光明幸福的追求与向往, 有人用童心未泯来比喻莫扎特的音乐, 不论他自己遭遇到什么不幸与不快, 他总是让他的音乐充满欢乐、真挚和天真, 他的音乐如阳光般洒满人间。
Karl Böhm 09:39
41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Symphony No.6 In B Minor, Op.74 -"Pathétique" - 1. Adagio - Allegro non tr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悲怆》 创作;1893年,为作者的代表作。 正如标题所示, 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 这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 如旋律的优美, 形式的均衡, 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 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 最杰出的乐曲之一, 也是古今交响曲中, 第一流的精品。🌱作者刻意描写了, 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 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 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 都是转瞬即逝的。
Herbert von Karajan 18:26
42 Verdi: Don Carlo, Act III: Balletmusik (Prestissimo)
威尔第歌剧《唐·卡洛斯》第3幕: 芭蕾音乐急板, 1867年3月在巴黎歌剧院首演。 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在他的全部歌剧创作中无论从场面、曲折且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 还是众多极富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来说, 都是属于重量级的扛鼎之作。 ‍ ‍之所以说《唐·卡洛》是一部野心之作, 首先是故事内容过于庞大, 其次在于这部歌剧中, 充满各种各样的感情:男女之间、朋友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国与国之间, 以致教会与世俗国家之间的矛盾、感情纠葛, 而所描绘出来的深刻、感人和震撼程度, 更是威尔第歌剧中, 最出色的一部。
Wiener Philharmoniker 03:17
43 Johannes Brahms: Symphonie Nr. 4 e-Moll, op. 98 - I. Allegro non troppo
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 Op.98- 1, 奏鸣曲形式, 不太快的快板。1884年开始谱写 这是勃拉姆斯最后一首交响曲。 第一乐章, 洋溢着淡淡伤感的乐章, 寂寞的情怀, 呜咽般的哀诉, 深深地打动了人心。勃拉姆斯的音乐特点是:严肃性。作品深思熟虑, 正襟危坐, 其音乐内敛、深刻、理智, 是他作品的一贯风格。被当时人们称为德国音乐, 守旧派的领袖。
Carlos Kleiber 12:54
44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9 in E minor, WoO.1, Orchestrated by Hans Gál (1890-1987)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9号》,作于1852- 1869年 勃拉姆斯没有进过音乐学校, 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 他的卓越才能, 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 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其成熟的作品, 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 极少采用标题, 交响作品中, 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 然而笔法工细, 情绪变化多端, 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 仍带有自己特点。
Claudio Abbado 01:36
45 1. Allegro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于1787年。 快板,奏鸣曲结构。 这是最能表現莫扎特明快、优雅富有魅力等特点, 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这首小夜曲, 完成于1787年的夏天, 可以想象, 当时莫扎特为了贵族王后, 晚餐后的娱乐, 而谱写了这首曲子。在那一个漫天星斗的夜晚, 手执酒杯的贵族男女们,细声闲谈、品尝着美酒与甜点, 而这时一旁演奏的小型乐队, 正轻快地呈现这首曲子, 清新悠扬的气氛, 始终环绕在这群愉快的男女身边。
Wiener Philharmoniker 08:24
46 4. Rondo (Allegro)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生动活泼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 第四乐章回旋曲, 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 旋律明澈流丽, 透着无忧无虑的情感, 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每每莫扎特无意的创作, 总能成为古典乐领域里的典范, 让无数热爱古典音乐的乐迷们, 能时时感受莫扎特无所不在的魅力。
Wiener Philharmoniker 03:51
47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6 In C, K.425 - "Linz" - Menuetto
莫扎特:《C大调第36交响曲》K. 425,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 ‍ ‍莫扎特27岁时, 偕妻女访问林茨, 受到林茨杜恩伯爵的热情招待。此曲受对方的委托而作, 1783年11月在林茨首演。莫扎特在音乐会的头一天, 才以疯狂速度赶写完了这部, 后来被称之为“林茨交响曲" 的作品
Wiener Philharmoniker 03:45
4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2. Andante
莫扎特: 《第40号交响乐》 K.550 - 2, 完成时间:1788 这是一部最阴沉, 但也是莫扎特写过的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 都是抒情性的。其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 同时又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作品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 但这并不是莫扎特当时贫寒生活的直接反映, 而是深深的凝聚了一个, 穷困作曲家的生活体验, 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 和挫折的集中体现。
Leonard Bernstein 08:18
49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1 in C, Op.21 - 3. 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
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Op.21 - 3, 创作于: 1794- 96年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 活泼的极快快板, 在这个乐章中已使用诙谐曲的快速度, 其节奏重音, 显示出急剧的力度对比。虽然这是贝多芬在交响乐创作领域的处女作, 但这并不说明这部作品尚不够水准。🌱事实上, 贝多芬此时, 已经三十而立, 在维也纳学习已经有八年, 并且已经在当地立足稳固, 从一名出色的演奏家, 逐渐转型为作曲家, 甚至已经有了, 比较出名的原创音乐作品。
Wiener Philharmoniker 03:19
50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Choral" - 4. Presto -
贝多芬;《第9号交响曲》Op.125 -4 (欢乐颂),合唱贝多芬通过这部作品, 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 并坚信这个斗争, 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 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DGG公司为纪念巨匠"卡拉扬Karajan", 逝世十周年, 99年 特别推出“卡拉扬特别纪念版系列”。全系列封面设计均配以Karajan遗孀的油画, 令此纪念版更具收藏价值。)87年他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 已疼痛难忍, 由一位乐手陪伴他上场, 但当第一个音符响起的一刹那, 一切都无比美好。送上最后一曲, 向两位大师致敬!
Herbert von Karajan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