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0人收藏
共32首歌曲
术语“时代曲”被认为是由香港人创造的,特指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时期的海派流行曲。50年代初,时代曲移至香港发展,至60年代后期在香港达到顶峰,70年代开始衰落。习惯上1982年以后的流行歌曲不再被称为“时代曲”。
|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 01 | 永远的微笑 这首歌是歌仙陈歌辛1940年写给他妻子的。2004年,有华语流行音乐教父之称的罗大佑在香港红磡个人演唱会上用一把吉他伴奏,演唱了这首歌曲。他说:“音乐的力量真的很大,陈先生不会想到,50年前他留下的这首歌会这样感动50年后的另一个作曲家。如果50年后,也有人能这样唱我的歌,那才是我真正的成功。” | 周璇 | 03:04 | 
| 02 | 五月的风 1934年周璇凭此曲一举成名。同年她在上海《大晚报》举办的“广播歌星竞选”中名列第二并获得“金嗓子”称号。时至今日,周璇的歌声已成为民国的符号。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象她一样精彩的歌手,但一首歌的质感决定了一点:每个年代,只能有一个歌手让后人记住。 | 周璇 | 03:03 | 
| 03 | 西子姑娘 (前段) 时至今日,仍有当年空军老兵认为这是最“帅”的一首空军军歌。 | 周璇 | 02:56 | 
| 04 | 别走得那么快 1934年白虹在上海“大晚报”广播歌星竞选中夺冠,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唱皇后”。1945年1月举办歌唱大会,是第一位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内地流行歌星。从30年代中后期到1949年白虹灌录歌曲150余首,数量仅次于周璇,在电影界与白光、白杨并称“北平三白”。新中国成立后白虹致力于话剧事业直至退休。 | 白虹 | 02:26 | 
| 05 | 郎是春日风 | 白虹 | 03:15 | 
| 06 | 蔷薇处处开 张爱玲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1942年的一个夜晚,在呼啸而过的卡车声中,忽然听到百乐门传来女人细声细气的《蔷薇处处开》。她说她向来不喜音乐,可是在这样大而破的夜晚,听到这样的歌声,竟感到了几分圆满和可亲。 | 龚秋霞 | 03:10 | 
| 07 | 春风吻上我的脸 姚莉,民国时期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享有“银嗓子”的美誉。初期模仿周璇唱腔,1950年移居香港以后,接触到美国流行女歌手PattiPage的唱片,演唱风格为之一变。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春风吻上我的脸》发行于1956年,由其胞兄姚敏作曲,陈蝶衣作词。 | 姚莉 | 02:48 | 
| 08 | 玫瑰玫瑰我爱你 《玫瑰玫瑰我爱你》发行于1940年,1951年4月6日,美国歌星弗兰基·莱恩将其翻唱,在美国迅速走红,当年登上了全美音乐流行排行榜的第三名,并被收录进美国《125首老歌金曲》,是第一首在国际上广泛流行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歌曲。 | 姚莉 | 02:28 | 
| 09 | 恭喜恭喜 这是一首庆祝抗战胜利的歌,发表于1946年农历新年前夕。歌曲喜悦中夹杂着苦尽甘来的的复杂情绪,弥漫着淡淡的哀伤。 | 姚莉 | 02:50 | 
| 10 | 苏州河边 春申小夜曲 | 姚莉 | 02:54 | 
| 11 | 如果没有你 在吉隆坡郊外她的墓地上,人们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一排黑白相间的琴键,琴键上端刻有《如果没有你》的五线谱一行,如果按动石级上的琴键,就会传出白光低沉、拖沓、磁性、挑逗、慵懒、有气无力、略带匪气,肉欲与情欲并存的歌声:“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我的心也碎,我的事也不能做……” | 白光 | 02:34 | 
| 12 | 假正经 2000年,《花花公子》(PLAYBOY)二月号,以20世纪中外性感红星为封面专题,选出近百位中外性感尤物,白光名列其中。 | 白光 | 02:36 | 
| 13 | 明月千里寄相思 吴莺音的歌声别有风味,爽朗中带有鼻音,擅长抒情幽怨的歌曲。其声线柔和,加上别树一帜浓郁的鼻音,拥有“鼻音歌后”美誉。 | 吴莺音 | 02:59 | 
| 14 | 我有一段情 | 吴莺音 | 03:25 | 
| 15 | 夜来香 1938年,李香兰因其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被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歌曲《夜来香》,红极一时。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58年开始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1992年退休。2005年发表文章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李香兰去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 李香兰 | 03:18 | 
| 16 | 何日君再来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种创作倾向:一种是运用民间小调创作的具有民歌风味的流行歌曲,另一种是充分吸收西洋音乐元素创作的具有时尚流行节拍风格的流行歌曲。刘雪庵于1936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是将第一种创作风格向第二种创作风格过渡的在中国音乐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标志性的流行歌曲,它不但继承了五声性的民族风格,而且使用了节奏性很强的欧美流行音乐元素。 | 李香兰 | 03:05 | 
| 17 | 你真美丽 1948年,张露因演唱歌曲《你真美丽》而红遍上海。1952年,迁居香港。1975年,退出歌坛。 | 张露 | 02:27 | 
| 18 | 给我一个吻 《给我一个吻》改编自英文歌曲《Seven Lonely Days》,是张露的经典代表曲目。 | 张露 | 02:46 | 
| 19 | 卡门 1952年,香港“泰山影业公司”招考新人,19岁的葛兰以最高的分数被录取;1954年,好莱坞影帝奇勒基宝在香港拍摄《江湖客》,征求一位会说英语的中国女演员,葛兰在两千多人中脱颖而出;1955年,葛兰随香港影剧界艺人往台湾为蒋介石祝寿,在晚会上表演曼波歌舞,风靡港台;1957年,香港电懋影业公司为葛兰度身订造电影《曼波女郎》,将其歌舞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震惊影坛的空前作品;1959年,葛兰应美国国家电视台之邀,前往好莱坞演出由著名女歌星丹娜萧主持的综合电视节目《丹娜萧剧场》,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电视台表演的中国女演员;1960年,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替葛兰撰写了电影《野玫瑰之恋》的全部歌曲。在电台歌曲流行榜只播英语流行曲的年代,该片插曲《说不出的快活》是唯一打进香港电台每周最受欢迎歌曲榜的中文歌曲;1961年,美国Capitol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张名为《葛兰之歌》的唱片,收录其十一支歌曲;1964年,葛兰正式退出影坛及歌坛。 | 葛兰 | 04:03 | 
| 20 | 我要你的爱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文Rap!开口跪! | 葛兰 | 02:42 | 
| 21 | 偷偷摸摸 刘韵的歌曲带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婉转嘹亮而不土气,是流行歌曲中的民歌手,代表歌曲有《姑娘十八一朵花》、《加多一点点》、《知道不知道》等。 | 刘韵 | 02:44 | 
| 22 | 姑娘十八一朵花 这首歌大概走红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开始是台湾歌星文夏填的闽南语歌词《十八姑娘》,之后改成普通话歌词的《十八姑娘一朵花》,在香港由EMI百代的歌星刘韵唱红。 | 刘韵 | 03:11 | 
| 23 | 痴痴地等 (68年版) 静婷在香港有着“万能歌后”之称,是香港1950年代与60年代时期著名的幕后代唱者。以其超强唱功著称。几乎所有50年代与60年代香港电影界的著名女明星都被她代唱过,除了葛兰。她所唱的歌曲之多也冠中国歌唱界的记录,她至今一共唱过近万首歌,单单在1963年至1966年3年而已,静婷已经灌录了7百多首的歌曲。 | 静婷 | 05:00 | 
| 24 | 你不要说走 | 静婷 | 03:09 | 
| 25 | 不了情 香港五六十年代著名歌手、演员,有“小云雀”之称,亦为作曲家顾嘉辉的胞姐。“不了情”为其成名歌曲之一。1970年代以后,专注于绘画。 | 顾媚 | 04:40 | 
| 26 | 梦里的爱 | 顾媚 | 02:30 | 
| 27 | 情人的眼泪 潘秀琼是继白光之后的一代中音歌后。18岁时以一曲《情人的眼泪》在香港走红。是香港50年代5大歌后之一。 | 潘秀琼 | 03:28 | 
| 28 | 梦里相思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歌坛上,崔萍有“抒情歌后”之称。由她首唱的《今宵多珍重》、《梦里相思》、《南屏晚钟》等歌曲至今仍广为流传。 | 崔萍 | 03:41 | 
| 29 | 月光小夜曲 台湾歌坛自国民政府南迁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唱的都是时代曲。紫薇1950年自上海来台,以一首《绿岛小夜曲》红遍台湾,有“长情歌后”之称。《月光小夜曲》翻唱自台湾日据时代的一首日文歌,由周蓝萍先生填词。 | 紫薇 | 02:37 | 
| 30 | 神秘女郎 叶枫1957年正式从影,是早年由台赴港发展最为成功的艺人。 | 叶枫 | 03:20 | 
| 31 | 送我一只胡姬花 1982年,61岁的吴莺音南下广州,完成与香港百代于1957年签订的未完成合约,录制了她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被认为是最后的时代曲。EMI十分重视吴莺音的这次回归,特别邀请顾家辉、黄沾、卢冠廷等知名音乐人为其制作了12首全新的歌曲,而吴莺音亦改变了以往的鼻音唱法,以崭新的演唱风格演绎了这些歌曲。 | 吴莺音 | 03:27 | 
| 32 | 请你为我留一留 2007年11月吴莺音出席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静听静婷50年演唱会”,演唱了这首歌曲。2009年12月吴莺音病逝于洛杉矶。繁华落尽,一代歌后曼妙婉转的歌声伴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了,再也不肯为我们留一留。 | 吴莺音 | 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