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人收藏
共50首歌曲
莫干山路,满墙涂鸦,常年各种画展,创意公司,现在已经很萧瑟了
整条街都是琴行的的金陵东路,很多乐队在这里诞生。学生时代玩的那套鼓也是在这里买的,送货上门,但如今也是荒废的状态,沿街店铺统统没有了
老城隍庙,九曲桥,旅游旺季时人多到能把你挤死,为了吃一口正宗的南翔小笼,有的人可以排队几个小时,上海市区里最正宗的就是这个地方,除非你愿意驱车到南翔本地去吃
安安静静的甜爱路,旁边鲁迅公园,靠近四川路路口处曾经有个彩票店
首先本人是地道的上海人,其次这个地道的上海人是个地道的音乐发烧友,因此本歌单具备两个特点,一,上海话(沪语)为主体,时间跨度不拘泥于当下流行,只拘泥于上海一地。二,以音乐性为衡量,不会像有些所谓“沪语歌单”那样,呼啦——顶马好几张专辑全部拖进去,我是不会这么干,我只会选择,我自己听过的,好听的,有内涵的才放。不好听的,但仍有上海味道的,一律忍痛割爱。因此,你会发现,里面有纯音乐,甚至有像“星光灿烂”那样的根本“不上海”的作品,仅仅因为这个人,这首歌带着上海回忆。小悲的歌单一向走心,不刻板于任何形式。哪怕饶舌,这里选的也不是口齿不清的。而是真正的海派腔调,离开上海这一地,他省人根本没这气质。封面:小时候喜欢的一部沪语电影,当时上海滩知名的滑稽演员悉数登场,你知道沪语歌的鼻祖,滑稽演员傅子明先生是哪位吗?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小舢板
其实正宗的上海人并不全说上海话,他们中不少人说的叫“上海本地话”,也就是“浦东俚语”,早在西方人进入之前,江上漂着的就是“浦东人”的小型的“舢板船”。现在的“新上海人”多数根本听不懂“本地话”,我也只能听懂部分,语速较快的话,同在上海,同是上海人,我也会懵逼的,但这恰恰是上海的“根” |
原声带 | 01:51 |
02 |
花好月圆
在我小时候上海电台休息时间必然会有的民乐,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大会上,逢年过节也必然会有的。而我脑中的画面是“福州路小商品市场”,龙凤银楼,哈哈 |
彭修文 | 02:15 |
03 |
侬要会做人
劝世歌,同类歌词写得更好的是傅子明(沪上著名滑稽演员,沪语歌鼻祖),期待有人上传。我家那盘破磁带已经找不到了,中途还搬过一次家 |
顶楼的马戏团 | 05:20 |
04 |
紫竹调
对于真正的上海人来说这叫“门婶婶”,沪剧经典唱段。之所以没有直接选唱段是因为这是一张给真上海人听的歌单,他们不用听也会跟着唱出一二,《燕燕说媒》的传唱度之广泛,就是这感觉 |
上海民族乐团 | 03:37 |
05 |
龙华的桃花
幸运的桃花都在富人家,不幸的桃花都在车轮下 |
周璇 | 02:40 |
06 |
Shanghai
老上海一直就是世界流行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这里有足以和世界顶尖乐团媲美的爵士乐,今天很多这样的乐手已经年近古稀,大多数人已经去世了 |
Doris Day | 02:20 |
07 |
月圆花好
海派文化和任何一个站得住的文化,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一样,都是立体的,这一曲“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最……”瞬间就能在你眼前浮现出月份牌上那些“旗袍美女”的样子,如今这歌早已经成为了老上海的一个“符号”,而且必须得是周璇这一版才是最正的味道 |
周璇 | 02:57 |
08 |
拿伊做掉
消灭“四害”,从小做起,所以要“拿伊组特” |
王渊超 | 02:15 |
09 |
苏州河边
中国的流行音乐就诞生在上海,第一位上海籍女歌手就是姚丽,原本还想放我喜欢的另一个上海人毛阿敏的歌,可惜,选了一堆,上海味道都不浓,只好作罢 |
姚莉 | 02:54 |
10 |
夜上海
不夜城上海,世界闻名的爵士之都,时尚之都。自1930年以来。现在抢救的是地域文化,少不了周璇 |
周璇 | 02:50 |
11 |
侬勿要骗我
岁数蛮大了,老有老的味道。想到一位弄堂阿姨 |
潘迪华 | 02:39 |
12 |
东方绿舟
东方绿舟公园,标志性的“双人自行车”,上海人周末“郊游”的一个休闲去处,路很远,公园很大,带好帐篷,出发,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想知道彼此的默契度,可以去试试。保证你们累成狗。早晨,上海公交上的移动电视里那版里有周冰倩的独唱 |
小荧星合唱团 | 04:04 |
13 |
欢喜侬
最具亲和力的一本《上海旅游指南》 |
顶楼的马戏团 | 04:12 |
14 |
申花啊,申花
现在谁还记得吴承瑛是踢左路的?呵呵,那年我也是踢球的孩子,希望中国足球永远不要“捣浆糊”,不仅是申花,非常想念输球后被骂“草包”的徐根宝教练 |
顶楼的马戏团 | 05:22 |
15 |
Shanghai
著名的自由爵士大咖,后现代主义拼贴狂人John Zorn采给上海是这么美的旋律。这就是他眼中的上海啊 |
John Zorn | 02:37 |
16 |
小胖子-双档
从头笑到尾,这不就是我初中的一个死党么 |
双档 | 03:26 |
17 |
新金陵塔(Neo Jinling Tower)
从我开始做这张歌单一直到今天,我就一直在找黄永生的《金陵塔》,但一直没有资源。所以,只好暂时放这首采样了,满满的弄堂的回忆,上海小孩的共同记忆,“玲珑塔”都写成摇滚了,“金陵塔”还是睡觉 |
ALbatross | 03:22 |
18 |
罗马尼亚姑娘-双档
只有上海人知道这个乐团名字有多好吃,现在物价涨了,吃双档有点奢侈,专辑封面这碗里的其实叫“单档”,要是再来二两“大壶春”的生煎馒头就嗲了 |
双档 | 05:02 |
19 |
手心手背都是肉
小时候“阿娘”抱我睡觉,唱的就是这个 |
章海灵 | 03:58 |
20 |
得不到的爱情
曾经是爵士之都的上海,只剩下这些影子了 |
林宝 | 03:09 |
21 |
蟋蟀
在我的童年,特别吃过晚饭之后,我和父亲有一个很神秘的活动,正值夏末秋初,我和爸爸拿着手电筒去抓蟋蟀,直到今天我都知道只要灯光照着它,这小东西就不动了,我还在自己做过网罩,那时候用切断的竹筒装,条件好的家庭才有钱买蟋蟀缸。一直到今天我都知道怎么做“秋兴” |
王渊超 | 01:53 |
22 |
上海白玉兰
上海市市花 |
林宝 | 04:21 |
23 |
城隍往事
上海的城隍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那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供奉着上海人600年以来的信仰——城隍老爷,它是道教中守护城池的神灵,每个地方都有,属于道教“正一派”,从我小时候到现在,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小商品集散地。这曲子开头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经典 |
华语群星 | 04:07 |
24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嗯,这才是正宗的,越剧团保留剧目《红楼梦》 |
程桂兰 | 01:14 |
25 |
戳㑚
上海话,尤其是小市民的那种,市井语言是很“脏”的,骂人非常有一套,但很多由于年深日久,很多话其实早就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什么意义,上海人叫“吃口”。比如“册那”就是,和东北人那种只要能动手基本不说,直接干的风格完全相反的风格就是上海人的风格 |
Mr.weezy | 03:24 |
26 |
复兴公园
“打桩模子”、“跳弹模子”、“三光模子”,“敲边模子”等等,各种上海滩的“模子”了解一下,北京胡同里有“老炮儿文化”,与之对应的上海弄堂里就有“模子文化”,如果我是导演我就会拍一部同样表现上海市井生活变迁的电影,一定不比冯小刚那个差 |
MC Banana | 03:49 |
27 |
大上海
上海嗲囡囡,听听看 |
MC Banana | 03:03 |
28 |
Mungbean Mash feat. Zhang Le
落雨了,打烊了,小八腊子开会咯;山里有只庙,庙里有只缸,缸里有只碗。碗里有只蛋,蛋里有个小和尚……上海经典童谣串烧,家里已经网购了一本,专门教孩子学,学不会别说自己上海人 |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 03:57 |
29 |
老鬼心不死-完整版
“贼心不死”的中年大叔,这就是佛经里的“虚妄” |
邬立强 | 04:05 |
30 |
上海エレジー
太优美了,“君歌”里就有上海 |
邓丽君 | 04:09 |
31 |
金丝鸟
沪剧唱段中最典雅的一首,有意境。所有真上海人即便唱不全所有,也能哼出第一句!“金丝鸟在哪里……”,而且这首卡拉OK里都有,过去和同学们K歌,突然有人耍宝点这首,绝对不会被切 |
曹燕珍 | 02:58 |
32 |
了了上海伐老乱哪能立得牢脚
前女友喜欢的团,其实一点都不老卵,没什么灵气 |
十四行诗 | 04:52 |
33 |
小白领之歌
自己都养不活还要养老婆孩子,怀念打魔兽的年代 |
顶楼的马戏团 | 05:16 |
34 |
侬老乱撒啦(Demo Version)
超可爱的上海“小宁”的童声,如今听着自己儿子一口“洋泾浜”的上海话心忧如焚。如果不上班,真想一句一句帮他矫正 |
Mr.Trouble | 05:13 |
35 |
措气
哈错气,这腔调就叫“错气”,讲的是两代人的代沟 |
华语群星 | 03:58 |
36 |
谈钞票伤感情 谈感情又伤钞票又伤感情
反正总归是要“出血”的,砸电脑,摔手机,真正的海派两口子也不过是说说而已,真破坏,大家都心疼。企图“同归于尽”说明还互相爱着彼此,一对欢喜小冤家 |
顶楼的马戏团 | 03:29 |
37 |
梵高
借说文森特,用谐音说了下上海的糕点文化 |
王渊超 | 01:25 |
38 |
接翎子的坏咖喱
自改开以来,上海和日本的关系一直就很好,当年很火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姜文的那个,“姐妹篇”就是《上海人在东京》,东京和上海一直是友好城市,像砸日本车这种事,上海人是根本不可能做的。歌名中“接翎子”意思就是可以瞬间明白对方的暗示,如果你被一个上海人说你“接翎子”,那就是夸你聪明 |
王渊超 | 00:52 |
39 |
那了啥地方
好白相,歌名翻译:在哪儿 |
喷嘭乐团 | 03:56 |
40 |
好一朵茉莉花 (上海话版本)
上海人都知道她,沪剧名家。沪语版茉莉花 |
茅善玉 | 02:10 |
41 |
吾晓得侬晓得吾在装戆
歌名翻译:我知道你知道我在装傻 |
时峥峰 | 03:40 |
42 |
苏州河恋曲
一首讲苏州河治理的环保歌曲,上海人的母亲河绝对不是黄浦江,而是苏州河。自鸦片战争以来,苏州河两岸才是上海人生活的地方,还有“外白渡桥” |
顶楼的马戏团 | 05:46 |
43 |
昨夜情-为你打开一扇窗
从小听到大的就是这个男声 |
孙徐春 | 01:37 |
44 |
叫卖小调
修棕绑,修洋伞,卖梨膏糖……则劲 |
小荧星合唱团 | 04:42 |
45 |
杨柳青
春风得意时不由自主地就会哼,不过我唱可能比较滑稽,还是童声雅。老上海的“大杨浦”的确是苏北人聚集的地方,杨浦区少年艺校翻得还是很到位 |
上海杨浦少年艺校合唱团 | 01:14 |
46 |
99次恋爱 爱上上海(full version)
今天的上海就是这个感觉,还记得当年一家人围着电视机看《红茶坊》(经典沪语情景喜剧)的情景,哎!阿庆爷叔“乡亲们啊!”,许榕真的“娇娇” |
华语群星 | 09:48 |
47 |
风从东方来
曾经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台歌,童年回忆 |
韦唯 | 05:26 |
48 |
攻占上海马戏城
前朋克,sexpistols的味儿,上海马戏城就位于共和新路2266号,地铁一号线延长路后面一站下,看完马戏直接往前后就是“大宁国际”吃饭看电影都有,往前走就是大宁郁金香公园,上海少数几个要收门票的公园之一,我家离这儿半小时 |
顶楼的马戏团 | 03:29 |
49 |
勿理解万岁
我不能理解“理解万岁”,不妥协的上海朋克陆晨 |
陆晨 | 03:41 |
50 |
歌八百壮士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前面就是苏州河。当年谢晋元团长,“八百壮士”就是在这里迟滞日寇,掩护大部队向西撤离,上海市民捐钱捐物,同仇敌忾,向英雄的国军致敬,勿忘历史从我做起 |
华语群星 | 0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