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0人收藏

共49首歌曲

标签
#古典 #20世纪世界小提琴大师精粹(系列一) #Fritz Kreisler #George Enescu #Jascha·Heifetz #Nathan Milstein #David Oistrakh #Yehudi Menuhin #Henryk Szeryng #Issac Stern #Arthur Grumiaux #Leonid Kogan #Salvatore Accardo #Joseph Szigeti
创建者
Dorothy
更新时间
2017年07月31日

歌单介绍

---------------------------------------------------------- 序言---------------------------------------------------------

小提琴演奏艺术是一门古老而又高雅的艺术,近百年来,这项艺术在全世界内得到了突

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中,一大批卓越的小提琴演奏大师们脱颖而出,成为这项艺术在这

个时代中的中坚人物。他们的天才业绩,无论是对于今天的专业同行还是广大的音乐爱好

者来说,都是一笔极为珍贵的艺术财富。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875年2月2日-

1962年1月29日)美籍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875年2月2日生于维也纳。童年时代便显

示出音乐天才,早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曾在维也纳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96年

真正开始音乐生涯,逐渐扬名于维也纳、柏林。1901年在伦敦作初次演出,1904年伦敦爱

乐协会授于贝多芬金质奖。后参加过一次大战。1938年入法国籍,1943年又加入了美国籍。

20世纪初多次在世界各地作旅行演奏。1962年1月29日逝世于纽约

作品评价:《爱之欢乐》、《中国花鼓》等轻快的小提琴曲均为其杰作。

还改编过塔蒂尼、舒曼以及德活夏克和维尼亚夫斯基等人的作品,贝多芬等人的协奏曲写过

“华彩乐段”,写有一部弦乐四重奏和两部轻歌剧。他的演奏技巧精美、饱满有力、充满激情、

极富感染力,并大量使用双音、滑音,效果清丽激越,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克莱斯勒”风格,

具有新鲜动人的力量。

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 1881-1955),著名作曲

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是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奠基人。埃内斯库的

创作深受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影响,作品感情真挚、技巧娴熟,以《罗马尼亚狂想曲》最为

著名。他以动人的民间音乐素材、雄浑的气魄,体现了罗马尼亚人民丰富的情感,为罗马尼

亚的音乐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

我们常说伟大的艺术家在演奏当中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乔治·埃奈斯库正是这种能够给

人们留下永恒印象的伟大艺术家。在小提琴演奏艺术当中,埃奈斯库是一个能在自由王国的

境界中任意驰骋的人,由于他本身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始终洋溢着带

有丰富即兴色彩的创作激情。正是由于这一点,有的评论家才将他称作是具有无穷魅力的“小

提琴音乐诗人”。

作为小提琴家,他是20世纪早期世界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在他那卓越的演奏生涯中,成

功地将法比小提琴学派的优良传统与罗马尼亚民族器乐富有特色的演奏技法和特点相结合,

开创出了一条崭新的小提琴演奏艺术道路。作为钢琴家,他的深刻造诣和修为广为人知,甚

至连现代钢琴泰斗阿瑟.鲁宾斯坦都赞叹道:“他是使我都感到眼红的了不起的钢琴家”。作

为指挥家,他的足迹遍及欧美各国,并有着从托斯卡尼尼的手中接班指挥著名的纽约爱乐乐

团的不凡经历。作为作曲家,他一生辉煌的创作使其成为罗马尼亚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并为后人留下了《罗马尼亚音诗》以及《第1、2号罗马尼亚狂想曲》、《小提琴奏鸣曲》和

歌剧《俄狄浦斯王》等大量不朽的杰作。作为音乐教育家,他曾是20世纪早期小提琴教学领

域中十分具有影响力的头面人物,在其不同凡响的教学生涯中,曾经培养出像耶胡迪·梅纽因、

阿图尔·格雷米欧和埃达·亨德尔这样一些在日后小提琴艺术界中倍放光芒的人物。

注:很遗憾虾米找不到他单独演奏小提琴的太多作品如想要进

一步了解乔治·埃内斯库,请点此处:

西方古典:十二世纪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罗马尼亚民族

音乐的奠基人 - George Enescu

亚莎·海菲兹:(Jascha·Heifetz,1901-1987),二十世纪杰出

的美籍立陶宛小提琴家;1901年出生于当时属于俄罗斯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3岁随父学琴,

次年进入维尔纽斯音乐学院,6岁演奏门德尔松作品,8岁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Leopold

·Auer;1912年,年仅11岁的海菲兹在柏林登台演出(尼基什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柴科夫斯基

的小提琴协奏曲,自此开始辉煌的欧洲巡回演出;后在美国演出并定居,1925年加入美国国籍;

30年代中期后,其演奏水平登峰造极;海菲兹与世界知名指挥家、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大量音

乐唱片,1987年在美国洛杉矶去世。

经典录音:RCA60261-2-RG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NBC交响乐团/托斯卡尼尼)

RCARCD1-5402 贝多芬/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莱纳、明希)

EMICHS7649292弗兰克:小提琴奏鸣曲(鲁宾斯坦/钢琴)

RCA7709-2-RG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萨拉萨特:流浪者之歌(RCA胜利交响乐团/斯坦堡)

EMICDH7640302西贝柳斯/柴柯夫斯基/格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伦敦爱乐乐团/比彻姆、巴比罗利)

RCA5933-2-RC 柴柯夫斯基/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莱纳、明希)

Guiseppe Antonio Guarneri del Gesu (Italian, 1687–1745). Violin, ca. 1740. Spruce

and maple. Bequest of Jascha Heifetz. 1989.6.1

朱塞佩·安东尼奥·瓜奈里德尔杰素(意大利,1687年至1745年)。

小提琴,约1740云杉和枫树。遗赠雅舍海菲兹的(1989.6.1)。

内森·米尔斯坦:(1904-1992)美籍俄国小提琴家。1904

年12月31日生于俄国敖德萨。7岁从斯托利亚尔斯基(P.Stoliarski)学琴,1920年在敖德萨正

式举办演奏会,1926年至布鲁塞尔从伊萨伊进修。二、三十年代,曾与霍罗威茨合作,在苏

联演奏。1929年定居美国。米尔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兹遮掩,而实际上米尔斯坦更为扎实,

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兹。他的跳弓非常精确而轻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也非

常精致。米尔斯坦一生倾注心力最多的是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曾先后3次录音。

米尔斯坦于1992年12月21日逝世。

个人作品:唱片选粹:

EMIZMS7647932巴赫:6首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EMITOCE-3308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圣一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爱乐乐团/

巴尔金、费斯托拉里)

DG453142-2门德尔松/柴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巴多)

作品:EMIZDMB64793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

创作作品:Paganinianaforviolin,小提琴曲《帕格尼尼》JMR11里奇/史密斯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1908-1974)是上世纪最伟大

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同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小提琴

演奏大师相比美,在世界音乐界享有崇高的威望。5岁起从敖德萨音乐戏剧学院的斯托里亚尔斯

基(Stoliarski)学习,1926年于该学院毕业。1927年应邀赴基辅演奏格拉祖诺夫的小提琴协奏曲,

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乐队协奏,其演奏深受作曲家赞赏。1928年移居莫斯科,1930年参加首届乌

克兰青年演奏家比赛获一等奖,1934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副教授,1939年升为教授。1937年

在布鲁塞尔参加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获第一名,从此闻名世界。二战中,他为前线而演奏,

1945年与战后第一位访问苏联的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合作,在莫斯科演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

反响极为强烈。之后,频繁在世界各地演奏,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60年获列宁勋

章。1957年曾到访中国。1974年10月24日病逝于阿姆斯特丹,终年66岁。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

12日)1916年4月22日生于美国纽约,父母是俄罗斯犹太人,梅纽因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

“罕见的神童”;据说梅纽因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有一次曾愤怒地摔碎了一把玩具小提琴。在

他4岁生日那天,梅纽因得到了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从此开始了展现他音乐奇才的生涯。他7岁

因出色地演奏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而震惊乐坛。七岁时在三藩市公开演奏门德尔松的

小提琴协奏曲,一鸣惊人。1927年,十一岁的梅纽因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如同一

颗新星划破长空,从此名扬天下。1928年灌录第一张唱片。1932年7月15日,他获得了一个16

岁孩子可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同埃尔加亲自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录制埃尔加的协奏曲唱片。

获得荣誉:

1965年获不列颠帝国二级勋位。直至1985年当他成为英国公民,他才使用勋衔,并于1993

年获得勋爵衔头。五十岁以后,虽然小提琴的技巧快速衰退,但丝毫不影响他在音乐方面的建

树。他与印度西塔尔琴(Sitar)大师拉维香卡(Ravi Shankar)合作的印度音乐引人入胜。与

1997年去世的著名爵士小提琴家格拉派利(Stephane Grappelli)组成二重奏,演出的一些流行

改编曲趣味不俗,清新可人。他同时作为一位优秀的中提琴演奏家也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每年六月由他主持的巴斯音乐节(Bath Festival)已成为英国最重要的音乐活动之一。

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 1918年9月22日-- 1988年3

月8日)谢林出生于波兰Zelazowa Wola,自幼在柏林师从著名小提琴及小提琴教育家卡尔·

弗莱希。1933年,以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其个人首场演出之曲目。1933年至1939年,

在巴黎师从娜迪亚··波朗瑞(Nadia Boulanger)学习音乐作曲。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精通七种

语言的他作为译员服务于波兰流亡政府,并在世界各地为盟军部队举办演奏会。在一次墨西

哥城演奏会后,他接受了墨西哥大学的邀请,主持该大学的弦乐系。1946年加入墨西哥国籍。

从此他热衷于教学,直到1954年才重开演奏会。1954年,他在纽约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此后他在世界各地频繁演出。为了表彰他对墨西哥的贡献,该国政府特别授予他外交官身份。

1988年,他在德国卡塞尔旅行演出期间逝世。他的演奏以成熟、简朴、忠于原作闻名。他

曾与另两位大师皮埃尔·富尼埃和阿图尔·鲁宾斯坦组成三重奏组。

获得荣誉:

格兰美最佳室内乐奖:

Pierre Fournier, Arthur Rubinstein & Henryk Szeryng for Franz Schubert: Trios Nos. 1 in

B Flat, Op. 99 and 2 in E Flat, Op. 100 (Piano Trios) (1976)

Pierre Fournier, Arthur Rubinstein & Henryk Szeryng for Johannes Brahms: Trios

(Complete)/Robert Schumann: Trio No. 1 in D Minor (1975)

金唱片奖:

Grand Prix du Disque 1959 for the Brahms violin concerto with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onducted by Pierre Monteux

Grand Prix du Disque for the Bach Solo Sonatas and Partitas (DGG)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 1920.7.21 - 2001.9.22),著名

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

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

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

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

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

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阿瑟·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1986),1921

年3月21日生于比利时维莱用温。他的外祖父是当地的乡村乐长,很喜爱音乐,格鲁米欧

5岁即从外祖父学琴。他9岁进入沙勒罗瓦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2岁进入布鲁塞

尔皇家音乐学院从师伊萨伊的学生杜布瓦学琴,两年后夺得学院一等奖;同时学习对位

法与复调音乐。1939年获维厄唐奖和普自姆奖。1940年成为比利时政府新设立的演奏荣

誉奖的第一个获奖者。

想要详细了解阿瑟·格鲁米欧请看: 西方古典:二十世纪比利时小提琴家中的璀璨之

星 - Arthur Grumiaux

列奥尼德·科冈(Leonid Kogan,1924-1982),前苏联

小提琴学派新一代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列奥尼德·柯岗 是继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之后最重要

的苏联小提琴家。他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6岁开始在当地音乐学校学习小

提琴,10岁考取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特殊儿童班,随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奠基人之一A·扬波

尔斯基教授学琴。1940年他16岁时,便在莫斯科交响乐队的协奏下,演出了勃拉姆斯的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7年,柯岗获第一届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小提琴比赛一等奖,

1951年在布鲁塞尔获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金质奖章,由此引起世人瞩目。

柯岗作为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其艺术个性却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完全不同,

他特别擅长演奏戏剧性的音乐,动作泼辣明快,感情悲壮激昂,音乐对比鲜明,气势刚强

雄劲,这些独特的个性,被人成为“柯岗式”的手法,与海菲兹的演奏有些相似。在柯岗的

演奏生涯中,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演奏炫技性的乐曲为主,第二阶段在前阶段的

基础上,重点移到涉猎广泛的小提琴曲目方面,因此柯岗不仅有辉煌的技术,更有广泛

的曲目积累。

获得荣誉:

1947年在布拉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一等奖,1951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再获

一等奖。演出曲目广泛,包括西方、俄罗斯和苏联作曲家的主要小提琴作品。曾在欧、美

及远东各地举行独奏音乐会,并与钢琴家吉列尔斯、大提琴家罗斯托罗波维奇组成三重奏

团经常演出。他在演奏中力避虚饰,技巧惊人,处理得当,既富有气魄,又深情优美。

萨尔瓦多里 阿卡尔多(Salvatore Accardo)是现代著名

意大利小提琴家。1954年,年仅13岁的阿卡多便登台举办了其首场独奏音乐会,当时演

奏曲目之一是“帕格尼尼随想曲”。15岁时他荣获日内瓦小提琴大赛冠军,17岁那年,他在

最权威的小提琴比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赢得金奖,这更使他名声大噪,自此

开始其全球性职业演奏生涯,并驰骋国际乐坛40余年而不衰。阿卡多作为小提琴领域中出

类拔萃的的人物,多年来录制了大量的唱片,其中包括帕格尼尼的协奏曲全集,这为他赢

得了“当代帕格尼尼”的美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意大利总统亲自授予他意大利最

高国家荣誉——“大十字骑士勋章”。1996年阿卡多也被我国中央音乐学院授予荣誉教授称

号。阿卡多的演奏曲目涵盖了从维瓦尔迪、巴赫直到当代作曲家的极为广泛的作品。当然,

他最为擅长的还是帕格尼尼的作品,比如他经常演出并几次录制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和协奏曲。

约瑟夫·西盖蒂 (Joseph Szigeti),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

1892年9月5日生于布达佩斯;1973年2月19日卒于瑞士卢塞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胡鲍

伊的得意门生。13岁即作广阔的旅行演奏。1917~1924年,继马尔托任日内瓦音 乐院教

授。l925年,应著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 (Léopold Stokowski) 之邀,到美国费城和纽约

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又应邀赴伦敦演奏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协奏曲,均获巨

大成功。1930~1933年间,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誉满全球。他的演奏精雕细刻,富于

灵感,风格严谨,以善于阐释西欧古典音乐和热心宣扬现代音乐而享盛名。现代作曲家

巴托克的《第一狂想曲》、普罗科菲耶夫的《旋律》和《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瑞士

作曲家马丁(F. Martin) 的《小提琴协奏曲》、爱尔兰作曲家哈蒂(H. Harty)的《d小调小

提琴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卡塞拉 ( A. Casella) 的《 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题

献给他,并由他作首次演出的。1937年被聘为"伊萨伊国际小提琴竟赛会" 的首席评判员,

苏联小提琴家奥依斯特拉赫在该次竞赛中获首奖,是经他评定的,留下的著作有:《小提

琴家的摘记》(1946年在伦敦出版)、《喜爱琴弦》 (With Strings Attached, 1947年在纽

约出版)、《西盖特在演奏小提琴》(Szigeti on the Violin, 1969年在伦敦出版)等。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Liebesleid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爱之悲伤》 依照维也纳地区民谣风格的圆舞曲作成, c小调转a小调,3/4拍子,略带烦恼及伤感。相当清丽的主旋律首先出现,接着是这一主旋律的变奏形式, 乐曲的中段旋律色彩较为明朗,仿佛是忧郁之中对幸福和欢乐的憧憬,然后经过变奏,再回到主旋律。 听《爱之悲伤》不会有什么感觉。那是一首适合独自静听的曲子,听到中间才能体会到作曲家心中的苦(其实更多是我们自己心中爱情的苦吧?)。曲子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明朗,转到a调之后就感觉小提琴“走神”了,进入了另一种心情。有时我们自己的思绪也经常会“走神”,明明在想前一件事,可是就是控制不住地想起另一件事。
Fritz Kreisler 03:23
02 Liebesfreud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爱之欢乐》 这首小提琴曲是克莱斯勒最具代表性的名曲。全曲为三段式,充满喜悦欢乐浪漫的情调,极富沙龙风味。中段十分温厚亲切。本曲在运用三度双音上独具一格,把小提琴的华丽、灵秀表现得韵味深长。
Fritz Kreisler 03:11
03 Schön Rosmarin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美丽的罗丝玛琳》 本曲《美丽的罗丝玛琳》(Schon Rosmarin),罗丝玛琳为一少女的名字,但是并不与著名的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有任何关系。听众们通过聆听此曲,仿佛可以看见一个美丽的少女身着轻盈的舞裙,翩翩起舞的倩影。这也是一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格调高雅、清新,G大调,3/4拍,三段体曲式。由可爱的旋律开始,清晰愉快的顿音以及轻松活泼的切分节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华尔兹舞蹈中那悠然下摆的少女舞裙正在轻轻地旋转。本曲看似简单而平易,实则很难把握,因而本曲也是当代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经常演奏的曲目
Fritz Kreisler 01:53
04 Tambourin chinois, Op. 3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中国花鼓. 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克莱斯勒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 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本曲。 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亦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全曲演奏时间约为三分半钟。克莱斯勒曾在1923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
Fritz Kreisler 03:26
05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in the style of Tartini)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 《塔蒂尼风格的科雷利主题变奏曲》 著名小提琴家克莱斯勒根据塔蒂尼变奏曲中最动人的主题重新改编成《塔蒂尼风格的科雷利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in the Style of Tartini),成为一首适合公开演出的独奏乐曲。
Fritz Kreisler 02:58
06 Dvořák: Humoreske, Op. 101, No. 71 in G-Flat (Arr. in G)
德沃夏克(1841至1904年) - Humoresque,作品101,在71号的G-平/ GES-杜尔/bémol溶胶如遭受自然灾害(编曲G / G-DUR/溶胶如遭受自然灾害。) 即:德沃夏克-幽默曲 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当时正在他的祖国——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 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 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但此曲似乎更类似一首小夜曲,像民歌一样朴实、亲切,并没有任何 “诙谐”的成分在内。 本曲为优雅的稍缓板,降G大调,2/4拍子。以第一主题为中心构成第一段,经过转成降g小调的中段后再予以反复,为复合三段体。 反复时省略一部分,因而形式更为简单。 海菲茨的运弓,充满弹性和力度;他对弓子的压力很大,发出极宏亮的声音;与此对应的是左手有力揉弦带来的辉煌音色.他的演奏,表情深刻,强弱对比出神入化,速度相应都比较快
Jascha Heifetz 03:37
07 Tomaso Antonio Vitali: Chaconne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演奏的【维塔利 - g小调恰空 】。 《g小调恰空》(Chaconne ing Minor)非常有名。《恰空》(法文Chaconne的音译)是流传于欧洲的一种古老的西班牙舞曲,后传遍欧洲各国,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常为中速,三拍子,情绪较庄重。其结构与帕萨卡里亚舞曲较相近,但又不同于“帕萨卡里亚”,是在保留其和声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对和声的织体进行变奏的。其中,巴赫的d小调恰空和维塔利的G小调恰空最有名.16世纪传入意大利,在17世纪流行于法国宫廷。最终它成为一种音乐形式,特别是连续的变奏。 而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演奏得如此苍凉凄美,听者动容。
Jascha Heifetz 09:34
08 Franz Schubert - Ave Maria, D.839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舒伯特 - 圣母颂,D.839。 前几年的事业的低潮在1825年终于有了转折。舒伯特的作品源源不断被出版,经济上的压力有所缓和。舒伯特当年夏天在上奥地利度过愉快的假期,被当 地人狂热追捧。正是在这次旅行中舒伯特创作了歌曲集"Songs from Sir Walter Scott",其中包含了著名的“Ellens dritter Gesang”,D.839,也就是当代人们熟悉的“Ave Maria”。 此首是亚莎.海菲兹RCA全集中第一卷CD1的第一首名为:01,Ave Maria,D.839 作曲:Franz Schubert
Jascha Heifetz 04:37
09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 9 in A major, Op. 47, "Kreutzer" - I. Adagio sostenuto - Presto
【贝多芬: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9号,作品47,“克罗采” - 一慢板延音 - 普雷斯托】是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经典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Benno Moiseiwitsch 10:00
10 César Franck: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M. 8 - I. Allegretto ben moderato
【塞萨尔·弗兰克:小提琴奏鸣曲A大,M8 - 一本快板中庸】也是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的经典收录的代表作品之一。 对于海菲茨大师我觉得真的不用再费任何口舌介绍他了。他的超凡辉煌的经历写下来这里得翻页。他用的琴是Guarneri del Gesu在1740制造的,中文叫大卫王,后来仅给斯特恩、帕尔曼、麦格杜飞和沙汉姆四人用过。他有把1714的Strad名叫Dolphin是备~用~琴!”
Jascha Heifetz 05:25
11 Johann Sebastian Bach: Partita for Violin Solo No.3 in E, BWV 1006 - 3. Gavotte en Rondeau
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变奏曲 3号E,BWV1006 - 3。 这张唱片企鹅评鉴三星。米尔斯坦跟海菲茨很是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相比之下内森•米尔斯坦表现得比较内敛。
Nathan Milstein 03:08
12 Johann Sebastian Bach: Sonata for Violin Solo No.1 in G minor, BWV 1001 - 1. Adagio
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演奏的巴赫的第1号g小调无伴奏小提琴组曲-1 柔板.。 《纽约时报》发表的讣告说:“米尔斯坦是他那个时代中最接进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 他的琴叫Maria Teresa,也是Strad之一。”
Nathan Milstein 03:56
13 Canzonetta from Violin Concerto in D(Tchaikovsky)
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演奏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Nathan Milstein 06:20
14 Hungarian Dance No. 2
【匈牙利舞曲第2号】是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专辑 《Nathan Milstein: Aristocrat of the Violin》中曲迷最喜欢的一首。
Nathan Milstein 03:10
15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Op.35 - 1. Allegro moderato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D,Op.35 - 1中庸的快板】是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专辑《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Encores by Geminiani, Schubert, Liszt, Stravinsky, Mussorgsky(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吉米尼亚尼安可曲、舒伯特、李斯特、斯特拉文斯基、穆索尔斯基)》中曲迷首听之曲。 此曲是柴科夫斯基协奏曲中的颠峰之作,而内森·米尔斯坦俄裔美国小提琴家。以其出色的巴赫演绎而闻名于世,有小提琴贵族之称。
Wiener Philharmoniker 17:08
16 Johann Sebastian Ba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BWV 1041 - 1. (Allegro moderato)
【巴赫 :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BWV1041 - 1(中庸的快板)】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专辑《Bach, Brahms,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s / Beethoven: Violin Romances(巴赫、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 贝多芬:小提琴浪漫曲)》中曲迷首选之曲。 a小调,BWV1041。第一乐章没有明确的速度标记,按照惯例大家总是用“Allegro(快板)”来演奏,全曲由强有力的合奏开始。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带出一个略显哀伤的主题,在整个呈示过程中,乐队则起到烘托、映衬的作用,时而紧随、时而应答,最后以合奏结束整个乐章
David Oistrakh 04:04
17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 3. Finale, Allegro vivacissimo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作品。 35 - 3终曲,快板】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专辑《David Oistrakh Edition》中曲迷首听之曲。
David Oistrakh 09:54
18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5 in F, Op.24 - "Spring" - I. Allegro
【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Op.24 1 快板】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春天奏鸣曲》创作于1810年,作品编号OP.24.F大调,乐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抒情流畅的第一主题,在钢琴分解和弦的伴奏中,显得温顺柔和,且生机勃勃。与之对比的第二主题在C大调上有力地奏出,具有青春焕发的朝气。展开部主要用转调的手法写成,在向其他几个调性的急剧转换中,使乐曲焕发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仿佛告诉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犹如人们的青春时期,珍惜、把握这一时刻,生命才显得更有意义,这也是乐曲所表达的内涵所在。
David Oistrakh 10:13
19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作品。 64 - 快板】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专辑《Historic Russian Archives: David Oistrakh Violin Concertos(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首。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08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他的父亲是具有犹太血统的音乐爱好者,母亲则是歌剧院的合唱队员,在父母的熏陶、感染下,5岁便跟随著名音乐教育家彼得·斯托利亚尔斯基学习小提琴,12岁就开始登台演出,1926年在敖德萨音乐学院毕业。19岁那年得到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邀请,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他的协奏曲,使大卫很快就在国内取得声誉。1934年大卫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任该校教师,这时他才26岁,他还与钢琴家奥波林合作举办奏鸣曲音乐会,两人又与大提琴家克努舍维茨基组成三重奏团到欧洲数个国家巡演,而他个人演出的曲目几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现代最优秀的小提琴作品,遗憾的是克努塞维茨基过早地去世了,从此,心灰意冷的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不愿意再与任何人合作,因为与别人合作,他始终找不到与克努塞维茨基一起合作时的良好感觉,就这样,他在后半生中再也没有演奏过三重奏。
David Oistrakh 13:26
20 Sergei Taneyev: Suite de concert, for violin & orchestra, Op. 28 - 1. Präludium (Grave)
【谢尔盖·塔涅耶夫​​:小提琴协奏曲,作品。 28 - 1Präludium(坟墓)】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专辑《Taneyev: Suite de concert, Op. 28 / Miaskovsky: Cello Concerto, Op. 66(塔涅耶夫: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8 / 米亚可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作品66)》中的第一首,也是曲迷首听之曲。 大卫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以充满诗意般的抒情性演奏见长,有着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演奏风格纯朴庄重,富于热情,能使音乐达到十分高超的艺术境界,他那甜美、纯净的音色和激动人心的感情,强烈地打动着听众的心灵,被誉为是“莫斯科的帕格尼尼”,并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艺术上曾受到克莱斯勒的强烈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克莱斯勒的具有唯美倾向的发音手法,在奥伊斯特拉赫那里变成了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颤指有时采用艺术化的延迟瞬间开始,造成声音的久远延绵。同时代的很多作曲家都将自己的作品题献给他,如米亚斯科夫斯基、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奏鸣曲等。大卫还善于指挥,1972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莫扎特协奏曲全集,除独奏外,他还兼任指挥,特别是他为儿子的演出所指挥的乐队,被人们传为佳话。
David Oistrakh 07:18
21 The Blue Room
【The Blue Room 】是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专辑《Jealousy: Hits of the Thirties》中曲迷首选听曲。 这专辑属于爵士提琴音乐,是由两位小提琴大师 Yehudi Menuhin (耶胡迪.梅纽因 )和 Stephane Grappelli (斯蒂芬?格拉佩里)的合作。提琴神采飞扬,钢琴和大贝斯在后面做节奏和背景
Yehudi Menuhin 02:22
22 Béla Bartók: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 Sz. 112, BB 117 - 1. Allegro non troppo
巴尔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专辑《Bartók: Violin Concerto No. 2; Second Suite( 巴托克:小提琴协奏曲、第二组曲)》中曲迷首听曲目。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一上来的竖琴与弦乐器的拨奏新奇而迷人,然后由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独奏小提琴奏出具有浓郁匈牙利民歌风格的第一主题,但正如巴托克自己在一篇论文中所讲的,他对民歌素材利用用的是第三种方法“既找不到民歌的旋律,也找不到对民歌旋律的模仿,但整个作品却充满了民歌音乐的气氛。”这里对“威本科什”的运用正式巴托克实践自己理论的一个典范。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更加有意思,运用了完整的12音音列,并且变奏了八次。但巴托克的12音音列与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完全不同。梅纽因曾经向巴托克询问过这段音乐的意义,巴托克的回答是:“我要向勋伯格证明,人们可以用一千种不同的方法一连串地使用全部十二个音,同时仍能保持有调性”。
Yehudi Menuhin 15:31
23 Edvard Grieg: Violin Sonata No. 3 in C minor, Op. 45 - 3. Allegro animato
格里格:《C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op.45 第三乐章” 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C小调,Op.45,共三个乐章。第1乐章:热情的很快的快板,C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热情而富活力,第二主题如歌抒情地,两者的对比构成结构。其中高音部钢琴极弱的伴奏似是第三主题,实际形成两者之间的陪衬;第2乐章:浪漫曲风格,富于表情的小快板,E大调,三段体。最初钢琴指示为“柔和如歌地”,中间部为很快的快板有谐谑曲风格;第3乐章:生气蓬勃的快板,C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轻快而节奏化,第二主题如歌,尾奏为急板。
Yehudi Menuhin 07:26
24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1999 Digital Remaster) - I. Allegro molto app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作品64 第一乐章。很热情的快板(意大利语: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e小调。 演奏这支曲子的乐队通常包括一把独奏小提琴,两只长笛、两只双簧管、两只单簧管、两只巴松管、两只法国号、两只定音鼓以及弦乐队。 第一乐章采用了奏鸣曲曲式,作曲家没有遵循传统做法让整个乐队同时演奏以作为序奏,而是在半小节的分解和旋之后以小提琴独奏作为开始。开头的这段e小调的旋律正是使门德尔松无法平静的那串音符。作曲家在之后通过级进音程对主题加以变化,最后结束在e小调上。经过五度的下降音符之后,乐队重复了开头的主题。通过乐队对主题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乐章进入了三个段落组成的连接部,作为进入副部之前的过渡。狂乱的连接部旋律同主题接近,先由双簧管奏出,再转入独奏小提琴[14]。在小提琴G空弦持续音的伴奏中,平静的G大调副部由长笛、单簧管以四重奏的形式演奏出来,然后再由小提琴衔接下去。小提琴单独奏出主题的呈现部,然后是一个短小的尾声。副部和主部在相互交替中进入了展开部,展开部结束后则是新式的华彩乐章。门德尔松直接写出了华彩乐章而不是像通常那样由小提琴演奏者即兴发挥[9]。华彩乐章的节奏从八分音符转入连音,最终转入十六分音符,这需要独奏小提琴使用击弓的技巧。华彩乐章结束后是再现部,在小提琴的伴奏下,e小调的主题通过长笛、双簧管重现出来。在再现部中,开场主题通过E大调的副部重现出来,接着又转回了e小调。乐曲的最后,节奏加快,作曲家在这里标记了急速。第一乐章的最后,巴松管奏出一个B调持续音将旋律转入了下一乐章。
Wilhelm Furtwängler 12:40
25 George Gershwin: Fascinatin' Rhythm
Fascinatin' Rhythm(迷人的“节奏)是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专辑《Menuhin & Grappelli Play…》中曲迷首听曲目。 在音乐的国度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很少的,但也是总会有那么一两件发生的机率要小于其他,比如——让两位伟大小提琴手联袂演出,如果办到了,那已足够令人惊叹。但如说,让两位来自不同音乐领域——爵士与古典——的伟大的音乐家的录制张专辑,机率有多大可想而知。但这的确发生了:Menuhin & Grappelli Play…就是这么张专辑。 也许很简单就可以解释,来自不同音乐领域的顶尖级人物会不可避免的相互敬重,因为音乐的魅力就是这么不可思议。所以说Stéphane Grappelli 和Yehudi Menuhin的合作绝不是偶然,从1973年的专辑Jealousie开始,他们先后合作录制至少六张唱片。 Stéphane 和Yehudi 凭着对音乐的热忱、精湛的技巧、彼此间的信任、以及必不可少的团队支持(bass、drum、piano、Max Harris Nelson Riddle的编排),使古典与爵士跨越彼此的边界,最终融合为一体。
Yehudi Menuhin 02:23
26 Sonata no. 1 in G minor BWV 1001 - Adagio
《奏鸣曲。 1 G小调BWV1001 - 慢板》是Henryk Szeryng(亨利克·谢林 )专辑《Sonata no. 1 in G minor BWV 1001 - Adagio(巴赫奏鸣曲与组曲的小提琴独奏)》中第一组曲的第一首,也是曲迷首听曲目。 J. S. 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1001—1006,大约作于1720年,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最高峰巅。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峰巅。这6首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第一、三、五为奏鸣曲,二、四、六为组曲,据推测,乃为当时克滕宫廷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史比斯(Joseph Spiess)所作。 谢霖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很有研究,他的演奏呈现出纯正的巴洛克风格,优雅而又严谨,为他人所不及,被视为这方面的典范。
Henryk Szeryng 04:44
27 Antonio Vivaldi: The 4 Seasons: Violin Concerto in F minor, Op. 8, No. 4, RV 297, "L'inverno" (Winter) - I. Allegro non molto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4四季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作品 8。冬天》是Henryk Szeryng(亨利克·谢林 ) 专辑《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3 /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 维瓦尔第:四季)》中安东尼奥·维瓦尔第:4四季(冬) 谢林的演奏,以成熟、简朴、忠于原作闻名。
Henryk Szeryng 03:36
28 Fritz Kreisler: Praeludium and Allegro
《克莱斯勒:前奏与快板》是Henryk Szeryng(亨利克·谢林 ) 专辑《zeryng Plays Kreisler and Other Treasures(谢霖演奏克莱斯勒的小品集)》中曲迷比较喜欢的一首曲目。 高难度的曲目,亨利克·谢林演奏得举重若轻。
Henryk Szeryng 05:22
2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17 in C major, K. 296 - 1. Allegro vivace
《莫扎特:奏鸣曲为小提琴与钢琴号在C大调,K17296 - 1快板》是Henryk Szeryng(亨利克·谢林 ) 专辑《Mozart: The Great Violin Sonatas, Vol. 1(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Vol. 1)》中的一首。 谢霖的小提琴声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琴声纤细质感很强柔美动情
Henryk Szeryng 06:41
30 1. Allegro non troppo
圣桑/拉威尔:小提琴协奏曲第3 / Havanaise/简介等随想回旋曲 1快板 圣桑小提琴协奏曲No.3 拿謝霖的圣桑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与 Hoelscher 的版本相比,正是看到謝霖的穷困。謝霖的人文性格非常完美,他独一无二地表現出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应有的人文深度,所以在該曲目中他的音乐表情、速度与音色都非常明显與歐伊史特拉夫、海費茲等流行版本相差甚多,新一代的演奏家更是無人採相同方式。這就說明了他是『詮釋』,把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加上了很多謝霖自己基於對貝多芬音樂深度理解而進行的『再創造』。   到了聖桑,一切都完了。這首音樂是超越貝多芬的貝多芬,把妥協於樂器性能與受限的作曲技巧之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徹底改頭換面,變成符合現代樂器性能與技術的音樂。於是,演奏家『不能詮釋』,聖桑己經把所有音符想喚起的情感通通寫在樂譜上;演奏家硬是強加詮釋,後果就是造成四不像的彆扭感。   沒錯,這是謝霖演奏聖桑的嚴重致命缺點:彆扭感。聖桑的精神世界與心靈躍升完全真正繼承了貝多芬:在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的中段,己經把貝多芬式的人文主義徹底發揮到極致。不需要謝霖,任何一個小提琴演奏家只要基本技巧沒有缺陷,誰都可以演奏出那種味道。即使是晚年弓法與音準失衡的黎奇、受傷而無法超技的曼紐因、尚待成大器的林昭亮,通通可以在該樂段演奏出人文主義精神,只是暴露出個人的基本演奏技術之好壞與否。
Henryk Szeryng 08:20
31 Mendelssohn Concerto in E Minor for Violin & Orchestra,OP.64 - I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4 第一乐章 门德尔松e小调交响曲创作开始于1838年。这位时年28岁的天才正在担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也称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指挥,当时的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叫斐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这首协奏曲就是为他创作的。门德尔松原计划第二年首演这首协奏曲,谁知却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那就是信心不足,门德尔松感到自己无法创作好这部作品。实际上,门德尔松1822年,13岁的时候曾经创作过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但是并不算成功,可以算是一个天才的初试啼声吧整整6年时间,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一直没有问世,直到1844年,门德尔松最后一次访 问英格兰归来,灵感突然眷顾,才最终写完了乐曲。
Isaac Stern 12:32
32 Concerto in D Major for Violin & Orchestra,OP.77 - III Allegro giocoso,ma non troppo vivace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作品77号第三乐章 快板但不是太活泼。是有Isaac Stern艾萨克·斯特恩,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演奏。 此《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然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和门德尔松(e小调)、柴科夫斯基(D大调)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Isaac Stern 07:45
33 II. Andante
舒伯特:小提琴与钢琴作品:第一小提琴奏鸣曲,D.384,艾萨克 斯特恩与巴伦博伊姆合奏。这是第二乐章 行板。
Isaac Stern 04:26
34 Concerto In D Maj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61: II. Larghetto; III. Rondo (Allegro) (Instrumen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第二乐章,小广板,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器乐)。艾萨克·斯特恩及伯恩斯坦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 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对它回顾。
Isaac Stern 20:05
35 Sonata for Violin and Harpsichord No.6 in G, BWV 1019 - 1. Allegro
J. S.巴赫:G大调奏鸣曲小提琴与大键琴第6号,BWV1019 - 第一乐章.快板。 J. S.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一般是指为小提琴和大键琴所作的6首奏呜曲,BWV1014—1019,这六首小提琴与大键琴合奏的奏鸣曲是较少受到注意和聆听的创作。这套作品是巴赫在科登时期创作的一系列独奏奏鸣曲中,最早完成的创作。在此套作品之后,才有古大提琴奏鸣曲、无伴奏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与键盘奏鸣曲等等的问世。 第六号,G大调,BWV1019,共5个乐章:1.快板,三声部精彩的对位方式,频繁使用双重对位等手法,三段体。2.最慢板,充满哀伤而优美的旋律。3.快板,这是大键琴独奏曲,完全没有小提琴,二段体。4.慢板,和第二乐章一样,只有21小节,小提琴与大键琴如泣如诉地应答。5.变为轻松愉悦,三段体。 本曲有Arthur Grumiaux演奏, 第六号,G大调,BWV1019,第一乐章.快板,三声部精彩的对位方式,频繁使用双重对位等手法,三段体,
Arthur Grumiaux 03:49
36 Jules MassenetMeditation de Thais
马斯内 《冥想曲》又译为《冥想曲》,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奈1894年的歌剧作品《泰伊思》的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演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Meditation from Thais泰伊思冥想曲》或《广阔的天空》。 《沉思曲》是一首深受乐迷喜爱的经典曲调,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既有甜蜜也有苦涩。小提琴圆润的音色在舒缓的节奏中,表达出泰伊斯的沉思冥想、内心的孤独和挣扎、灵与欲的激烈交战、怀疑和混乱、忧伤和後悔,到最终获得心灵平静的心路历程。最後主旋律又慢慢升起,传达出绵绵不绝的希望,回汤在人们心中。 後来因为此曲的旋律相当优美,让人感动不已,常被人拿来独立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历久不衰的经典名曲,也是马斯奈的代表作品。
Arthur Grumiaux 04:25
37 Johannes Brahms: Sonata No. 1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78 in G - Vivace ma non troppo
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 G大调 作品:78 勃拉姆斯直至40岁以后,才首次出版小提琴奏鸣曲,这首第一号,G大调,OP.78,作于 1779年,其实在此曲之前,勃拉姆斯至少作过4首小提琴奏鸣曲,都因其自觉质量不够而未出版存世。此曲因其中第三乐章用了《雨点之歌》的旋律而称为《雨点奏鸣曲》。共3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不太急的很快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平易而轻灵,第二主题反而雄壮而有气势。发展部以处理第二主题开始,当小提琴逐渐上行而达巅峰时,急转为明亮生动,第一主题随后转调频繁,巧妙地以对位法发展。再现部充满张力,一直推展到最后的和弦为止。
györgy sebök 10:08
38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 3. Allegretto non troppo - Allegro molto viv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 作品:64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小快板-很活泼的快板。 全曲分三个乐章,按照作曲家的要求,要不间断的演奏,这样的先例是不多见的,常见的只有贝多芬的第5钢琴协奏曲第2,3乐章是连续演奏的。 本曲是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小快板到活泼的快板。引子部分继承了第二乐章有如回忆般的平静气氛,然而在一阵定音鼓之后,小提琴开始活跃起来,光辉灿烂的,有时又略带顽皮的,就像一个快乐的天使。在小提琴的带动下,整个乐团也最终激动起来,乐曲结束在一片欢快的声音里。 整整6年时间,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一直没有问世,直到1844年,门德尔松最后一次访 问英格兰归来,灵感突然眷顾,才最终写完了乐曲。很多人都说,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女性气质的协奏曲,高雅柔美,温婉多情,有 时还流露着一点点的感伤。
Leonid Kogan 06:32
39 Johann Sebastian Bach: 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 I Vivace
巴赫 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3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BWV1043)是全球目前最受欢迎、知名度也最高的双小提琴曲目。本曲大約作於1718年,其形式十分古典,這首作品中,双小提琴交替進行,其手法重在炫耀主奏乐器独特的演奏技巧和华丽的裝飾音,深刻体现了巴洛克音乐那种富於裝飾的风格。乐曲仍由急—慢—急三乐章构成: 1.活泼的快板,也是以弦乐合奏开始,这个乐章以卡农型对位法处理,开头主题先由第二小提琴呈示,第一小提琴高五度模仿,然后互相应答。再改由第二小提琴对第一小提琴的模仿,始终以赋格方式对乐章进行华丽的装饰。 2.从容的最慢板,这一乐章充分展示了小提琴柔美的优雅,两件独奏乐器以二重奏的方式扩展主题,酝酿出极高雅的气氛,然后再与合奏群相答。 3.快板,这个乐章并非舞曲风格,以主奏与合奏的巧妙协调,在快活的气氛中承购厚重的绚丽色彩。 本曲是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Leonid Kogan 03:55
40 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 1. Allegro non troppo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作品77号第一乐章:快板 《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然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和门德尔松(e小调)、柴科夫斯基(D大调)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Leonid Kogan 21:15
41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2 In B Minor, Op.7, MS.48 - 3. Rondo à la clochette, 'La campanella'
帕格尼尼的代表作品《魔鬼的颤音》专辑中的一首《钟》 一言以蔽之,这是任何一个喜爱小提琴的乐迷都不应错过的一张 专辑。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Accardo 被称为“活着的Paganini”,他用意大利名琴演绎 Paganini 小提琴曲,录制的这张"魔鬼的颤音"是曲目、演奏和录音俱佳的优秀专辑,专辑中小提琴和打击乐的高频泛音极为丰富,足以试出 Hi-Fi 系统中的任何瑕疵。 帕格尼尼的作品并没有出版得太多,很多作品他只作给自己演奏而没有正式出版。原因是没有多少人能够演奏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实在太难演奏了。传说中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非常特别,最快可一秒拉16个音。他在演奏会中,小提琴琴弦常常会被预先设计突然“意外”地拉断,一根接着一根,而帕格尼尼依然用高超的技艺演奏,甚至到最后小提琴只剩下一根弦线。 此专辑收录12首帕格尼尼作品的节录曲,但凡有名的作品均在其中。意大利小提琴手阿卡多,是当今举世无双的诠释帕格尼尼的不二人选,他那高超的技巧,疾风般的演奏,令人相信帕格尼尼这魔鬼琴手依然在世。录音将弓弦的摩擦质感,流水般贯穿全曲的急板,空间中自然的堂音,通透亮丽的琴声,甜美的音质和名琴的音色尽收其中。这一切无疑令此张专辑为最多人激赏。
Salvatore Accardo 09:04
42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E, Op.8, No.1, R.269 "La Primavera" - 1. Allegro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E大调《春》作品:8,第一乐章:快板。其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 《春》:《四季》只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以《和声与创新试验》为总名的一套十二首协奏曲(作品第8号)中的第一首。
Salvatore Accardo 03:49
43 Niccolò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Op.6 - 1. Allegro maestoso
尼科罗·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6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尼科罗·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6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本曲是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音乐华丽而富于变化,使听者没有丝毫倦怠之感。管弦乐序奏之后,主奏小提琴立即展现出轻快、活泼的主题。此后小提琴的各种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听众引入浪漫而充满梦幻的境界。此乐章规模宏伟,主奏小提琴华丽而飘逸,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 阿卡多的演奏充分地展示了他那以臻炉火纯青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运弓凌厉,乐曲起伏大,听起来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过瘾解渴。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那版录音的音响效果极为出色,动态大,高音好,低音足,经常被用来作考验视听器材的试音碟片。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2:06
44 Niccolò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2 in B minor, Op.7 - 1. Allegro maestoso - Cadenza: Salvatore Accardo
帕格尼尼:小提琴协奏曲第二号B小调,Op.7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演奏:萨尔瓦托雷·阿卡多 此曲是《阿卡多演奏帕格尼尼全集》中的第四首。 由查尔斯•迪图瓦指挥伦敦爱乐乐团、萨尔瓦多•阿卡多小提琴演奏的《阿卡多演奏帕格尼尼》,2009年的《企鹅古典唱片指南》中推荐为四星。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5:01
45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Minor, MS. 60 - 2. Adagio flebile con sentimento
本曲是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专辑《魔鬼的颤音》中第四首曲目, 《Diabolus in Musica》(中文名:《魔鬼的颤音》)于1996年,由德国DG出版。这张小提琴独奏是小提琴大师阿卡多。曲目的高难度、大师技巧的精湛在加上录音的发烧,使得这张专辑为发烧友们推崇,广为人知。
Salvatore Accardo 06:50
46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18 in G major, K. 301 (K. 293a): I - Allegro con spirito
莫扎特: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K301/293a Op.18 第一乐章:快板. 这首《第十八号小提琴奏鸣曲》,G大调,K301/293a,作于1778年。 共 2个乐章:1.有精神的快板,2.快板。 本曲是第一乐章有精神的快板。Joseph Szigeti是与波兰钢琴家Mieczyslaw Horszowski合作演奏。
Joseph Szigeti 06:06
47 Johann Sebastian Bach: Sonata for solo violin No.1 in G minor, BWV 1001 - 1. Adagio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奏鸣曲独奏小提琴1号G小调,BWV1001 -第一乐章: 慢板。 J.S.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1001—1006,大约作于1720年,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最高峰巅。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峰巅。这6首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第一、三、五为奏鸣曲,二、四、六为组曲,据推测,乃为当时克滕宫廷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史比斯(Joseph Spiess)所作。 第一号,G小调奏鸣曲,BWV1001,共4个乐章: •1.慢板,即兴性的前奏曲风格。 •2.快板,长度达到了94小节的赋格曲。 •3.西西里舞曲,两声部对位法处理的田园风格。 •4.急板,两段体,动机出现各种不同变化,形成复音重叠效果。 本曲是第一乐章: 慢板。Joseph Szigeti 约瑟夫·西盖蒂在巴赫上是公认的经典,在这方面的功力是罕见的惊人。他不但在拉双音时能随意强调其中的一个音,甚至在和弦中都能强调所需要的某一个音,这是弓子上的真功夫。
Joseph Szigeti 05:12
48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9 in A major, Op. 47 "Kreutzer": I - Adagio sostenuto - Presto
贝多芬:克莱采奏鸣曲,即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第一乐章:慢板延音 - 普雷斯托。 贝多芬的克莱采奏鸣曲,即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是贝多芬的不朽之作,被誉为浪漫时期小提琴奏鸣曲的顶峰之作。
Joseph Szigeti 11:11
49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5 in F major, Op.24 "Spring": I - Allegro vivace
贝多芬 - 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Op.24第一乐章:快板。 贝多芬 - 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大》,OP.24,F大调,同样呈献给富利斯伯爵,作于1800年。《春天》的标题并不是贝多芬所定,是后人因此曲表达了希望、温馨和幸福感而赋予的。 共4个乐章: •1.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此乐章迷人的是其转调处理,通过转调,小提琴与钢琴的位置出现变化,而不断荡漾出层次丰富的浪漫性。 •2.极富情感的慢板,降B大调。唯—一个抒情优美的旋律构成全乐章,这个主题与它的变奏,形成自由的变奏曲,其中两件乐器的对答充满“春天”的温暖感。 •3.谐谑曲,很快的快板,F大调,混合三段体。其中中段钢琴、小提琴以三度或六度平行音阶,音阶动机构成相反的声部。音阶动机构成的音乐主题与旋律式的谐谑主题,形成极佳的对比。 •4.回旋曲,从容的快板,F大调,是3个主题的回旋曲,回旋主题的变奏方式亦非常迷人。 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Joseph Szigeti是与 智利钢琴家 Claudio Arrau克劳迪奥·阿劳合作演奏。
Joseph Szigeti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