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6人收藏

共49首歌曲

标签
#古典 #巴洛克流行
创建者
小新
更新时间
2017年03月06日

歌单介绍

巴洛克音乐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1]。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Barro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巴洛克时期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宫廷乐师所写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所需而做,为了炫耀贵族的权势以及财富,当时的宫廷音乐必定得呈现出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以营造愉悦气氛。[2]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 J.S.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

数字低音及即兴创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并且管弦乐团编制尚未标准化。

主要作曲家

意大利:

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A.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

德国: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法国:

吕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

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让-腓力•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英国:

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

巴洛克音乐创作的发展中心以贵族的宫廷、私人组织的学会以及天主教教会为主,其中又以宫廷最具影响力。此时期的音乐创作除了适合在宫廷里演奏的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以外,还有贵族沙龙里带有私密气氛的小规模乐器奏鸣曲(Sonata);弥撒、神剧、受难曲以及丰富的管风琴曲目,令教堂充满了圣神的光彩;另外,歌剧在威尼斯快速兴起,借着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将情感抒发到最高点。音乐创作从此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当时富有的贵族大多都拥有专属的乐团,以便在宫廷中娱乐宾客,而变化多样又音乐宽广的乐器曲就广受青睐。乐器曲崛起后,音乐的创意更有了发挥空间,音乐家开始发展出不同的乐曲类型:[2]

组曲(Suite)

奏鸣曲(Sonata)

协奏曲(Concerto)

赋格曲(Fugue)

罗曼尼斯卡(Romanesca)

大巴赫的精选集

Henry Purcell - [Dido and Aeneas] When I am laid in earth

Handel - [Rinaldo] Lascia Ch'io Pianga

Weiss - Fantasia in E minor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Tomaso Antonio Vitali: Chaconne
意大利作曲家维塔利的G小调恰空,被称作世界上最悲伤的音乐。这首意大利音乐家的作品实际上是西班牙风格的音乐。恰空是一种西班牙传统舞曲。这里的演奏者是小提琴大师海飞兹,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海飞兹属于俄派小提琴家,风格冷峻,他的演奏以速度和精确著称。 恰空(chaconne), 也译作夏空,是三拍子的舞曲,风格庄重。通常是在一个多次出现的固定低音(或一个和声进行模式)之上以变奏手法写成。是一种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题材。它于大约1600年左右出现于西班牙。它原是一种富有激情的舞蹈,属于在街道上跳的双人舞或女独舞,16世纪传入意大利,在17世纪流行于法国宫廷。最终成为一种音乐形式,特别是连续的变奏。 西班牙音乐的快乐和忧伤都是深刻的。难怪爵士大师Miles Davis会说,有时候当我听到弗拉门戈音乐的时侯,几乎都快跪了下来。英王乔治二世在第一次听亨德尔的弥赛亚的时候激动的站了起来,使站着听哈利路亚成为一种特殊的惯例。如果说宗教圣曲是要站着听的音乐,弗拉门戈音乐却是要跪着听的音乐,可见它是需要如何虔诚去倾听的音乐。。 Chaconne为法语(英:chacony; 意:ciacona; 西:chacona),这个词实际上源自巴斯克语:chocuna(秀丽)。 转自 @在路上的猪
Jascha Heifetz 09:34
02 Ciacona
Sylvius Leopold Weiss 魏斯 - 恰空舞曲 如果说巴赫使巴洛克音乐不朽,那么与他同时期的作曲家魏斯则使琉特琴音乐至今仍焕发着光彩。曾有乐评家将这两位巴洛克时期的巨匠相提并论,“听一位天才管风琴家(指巴赫)在大键琴上演奏他的幻想曲和赋格,或听魏斯演奏琉特琴,都是至高的享受。” 魏斯(Silvius Leopold Weiss,1686-1750),波兰作曲家,琉特琴演奏家。他一生创作过约六百首琉特琴作品,这些作品留存于欧洲与其它各地,其中1877年在大英博物馆发现有二百三十部作品,另外德国德勒斯登图书馆也有不少他的手稿。 魏斯的生卒年与巴赫一样,但他的创作与演奏都集中于琉特琴,可以说是十八世纪最伟大的琉特琴大师。但正是这样一位出色的音乐家,这样一位在巴洛克时期与亨德尔、拉莫、泰勒曼同样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常常在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中被忽视,甚至很多文献对他的国籍都含混不清,将其称为“德国”琉特琴音乐家,而实际上他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琉特琴世家。 在魏斯那个时代,他应该属于一线艺人。他既会弹,也会写。从其年表来看,游历欧洲多国宫廷,与各国宫廷乐队合作,还被波兰国王授予“宫廷音乐大师”的荣誉称号。特别是在游历现今德国地域的多个公国时,与当时不少音乐家结下友谊,长笛音乐家筐茨(Quantz),作曲家格伦(Graun),以及我们熟悉的巴赫老爹。尤其是与巴赫老爹的一段友谊,更是乐坛一段佳话。1736年,巴赫曾经一度造访德雷斯顿,藉着巴赫长子费德曼(W.Friedmann Bach)与魏斯相熟的原因,这两位同时代的大师终于相遇。大概他们也曾一起在弦线和琴键上作过音乐上的深入交流,是故巴赫的琉特琴组曲概念亦多少受到魏斯的影响。1750年10月5日,魏斯在享尽世间的光荣赞誉后,遗下一妻七子在德雷斯顿与世长辞。同年7月,巴赫较魏斯早三个月于莱比锡去世。 琉特琴音色甜美、音调和谐,在欧洲被王公贵族们视为高贵的象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就已经相当流行。但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逐步脱离声乐,作曲家们试图建立新的、独立的乐器风格与体裁,以往一直以为歌曲伴奏为主要功用的琉特琴则辉煌不再,步向衰落。正是魏斯,改良了柳特琴形制,使琉特琴不再因音量问题而仅仅是伴奏乐器;发掘并发展了柳特琴独特的演奏技法与表现力,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音乐内涵;运用器乐体裁来为琉特琴写作音乐,使其堪与当时任何其他独奏乐器媲美;正是他,使琉特琴音乐在巴洛克时期重振雄风,并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最璀璨的一页: 一方面,魏斯对琉特琴这一乐器进行改良。约1717年,他在琉特琴原有的十一弦定型上加入了两根低音弦,形成十三弦琉特琴,改变了其将近半个世纪的形制,但乐器的音量与表现力仍然保持了传统特征。随后,他进一步改良乐器构造,不仅扩充了琉特琴音量,也使得大量新的技法得以适用,丰富了其表现力。他在创作中运用大量特殊的演奏技法,如长气息的连句、竖琴般的效果,震音、波音、琶音等,其中,他的歌唱风格(Cantabile最为人津津乐道,这不仅因为在所有巴洛克时期的琉特琴作品中屈指可数,也以其优美迷人而著称。他所创作的许多作品,至今仍是现代琉特琴演奏家爱不释手的曲目。   另一方面,魏斯为琉特琴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音乐融合了法国和意大利的风格,兼具优雅和热情,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并运用当时器乐音乐最常见的体裁——奏鸣曲来使其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按演奏地点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两种——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其中室内奏鸣曲具有鲜明的世俗性,实质为一系列舞曲构成的组曲。魏斯的琉特琴奏鸣曲基本遵循室内奏鸣曲的特征,大多为包含六首舞曲的组曲形式,但与组曲相比各乐章的结构与表现力更为自由广阔;同时,他在创作中展现独特的琉特琴音乐写作手法,为已定型的小步舞曲、库朗特舞曲等古代舞曲注入新的生命力,也为十八世纪的巴洛克音乐谱下瑰丽而完美的一章。
Göran Söllscher 04:42
03 Ave Maria Владимир Вавилов, Надежда Вайнер, Марк Шахин(автор музыки: Джулио Каччини)
Giulio Caccini - Ave Maria 卡契尼 - 圣母颂 本来想选Libera 的版本 但觉得这个更能抚慰内心的伤痛 仁慈的圣母玛利亚,求你施恩泽,消除我爱的人正在遭受的身体与精神之苦。恳求给我指引方向,若我能牺牲,我定必义不容辞。
Various Artists 04:09
04 Marcello - Oboe Concerto in D Minor - Adagio
Benedetto Marcello -Oboe Concerto in D Minor - Adagio 马尔切洛 - 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慢板 双簧管温暖的音色,轻柔而深远,让听者耳畔涌动着静谧与安详,仿佛是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水
Various Artists 04:25
05 Benedetto Marcello: Sonata No.4 in G minor
Benedetto Marcello - No.4 in G minor 马尔切洛 - G小调第四奏鸣曲 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马尔切洛由于他在威尼斯贵族中的名望,他享有对于一个职业音乐家来说少有的幸运,无需疯狂作曲,却能达到令人称羡的成功,受人爱戴,衣食无忧。他兴趣广泛,涉猎众多。他的音乐工作只是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当时,对于一位需尽公众义务的贵族来说,音乐算是份体面的工作。这首奏鸣曲 完成于1730年期间,远晚于其他的乐器奏鸣曲。它的诞生要归功于这种形式曲风的再次流行。同时,它也影响了维瓦尔第并给予其灵感。 此奏鸣曲分成四个章节,此作品直抒胸臆,曲调洋溢着简约之美。
Maria Isabella De Carli 07:28
06 George Frideric Handel: Harpsichord Suite No. 4 in D Minor, HWV 437 - Sarabande
亨德尔 - d小调大键琴组曲 萨拉班德舞曲 庄严的主题很容易引人沉思和遐想,取决于乐器的声音和演奏者,听者有可能置身于森严的古堡,乃至阡陌小巷。随后,音乐发展出略微明朗的表情,又回归到主题旋律结尾。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3:22
07 Tomaso Albinoni: Adagio in G minor
Tomaso Albinoni - Adagio in G minor 阿尔比伯尼 - G小调慢板 I don't konw where to find you I don't know how to reach you I hear your voice in the wind I feel you under my skin Within my heart and my soul I wait for you Adagio All of these nights without you All of my dreams surround you I see and I touch your face I fall into your embrace When the time is right I know You'll be in my arms Adagio I close my eyes and I find a way No need for me to pray I've walked so far I've fought so hard Nothing more to explain I know all that remains Is a piano that plays If you know where to find me If you know how to reach me Before this light fades away Before I run out of faith Be the only man to say That you'll hear my heart That you'll give your life Forever you'll stay Don't let this light fade away Don't let me run out of faith Be the only man to say That you believe,make me believe You won't let go Adagio 阿尔比伯尼才是暖男吧
Scottish Ensemble 07:42
08 Johann Pachelbel: Canon and gigue, for 3 violins & continuo in D major, T. 337
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 D大调卡农 风吹柳絮 茫茫难聚 随着风吹 飘来飘去 我若能够携你寻梦去 爱仿佛飞花飘絮 十指紧扣共你结伴齐飞 爱仿佛飞花飘絮 十指紧扣伴你共度余生
London Baroque 05:16
09 Antonio Vivaldi: Gloria, RV 589 - Gloria in Excelsis
Antonio Vivaldi: Gloria, RV 589 - Gloria in Excelsis 维瓦尔第 - 光荣颂 可能以为维瓦尔第只会写世俗音乐,殊不知他的这部《荣耀经》正是宗教音乐中的极品,人声的甜美所表达的精神的合谐几至巅峰。即使在圣乐中,维瓦尔第也无法遏制他那喷薄而出的喜悦和快乐,乐曲一开始,人声和着乐音如井喷一样勃发而出,那么不可阻挡,那么压抑不住的狂喜。这一定是得道之后的狂喜,能亲炙这种欢喜真是人生的圣事;而我们通过维瓦尔第的音乐做到了。这一定是如佛经所说的“有大喜盈身”的那种喜悦,兼据精神之喜和肉体之喜,一切真正的快乐肯定是这“两喜”同时到来,并在瞬间之内溢满全身。听音乐会得喜悦,在这里会有深切的感受;不是亲身经历,其他人很难相信,要真正地浸润其中,而且假以时日,一些奇异的变化自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如能按此躬行,必能体验这种快乐;如我所言,句句是实。而且,那开头的乐句,就像一伙儿拿着锄头的人突然找到了一片灵泉那样的欢喜,于是他们把它们刨出来,持续不断地刨它们出来,于是有持续不断的快乐在吟唱。有记载说,维瓦尔第作为神甫从来不作弥撒,而是躲在旁边的一个小屋里把突然闪现在他头脑中的灵感记录下来;听了这样的音乐,我们深切感受到,如果是这样的乐思,是要把它们赶快记下来,这要比他作多少次弥撒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上帝因为这样的音乐也会在冥冥中原谅他的。而有了这样的音乐,维瓦尔第也证明自己无愧于教士的称号。 这首乐曲的重新发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其现代首演是在1939年。巴罗克时期意大利的天主教弥撒只有“慈悲经”的“荣耀经”,但不知何故维瓦尔第的这一首却连“慈悲经”都没有。这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大约作于1715年,为他的“女子乐队”而作。一般来讲,声乐作品的写作应归皮耶塔修道院的另一个人负责;但由于那人不辞而别,所以这一部分职责也归到维瓦尔第手下,因而写下这首弥撒名曲。我们应该再次感谢走失的那人。 第三段Laudamus te是两个女高音的二重唱,女声之甘美清淳让你只有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第六段Domine Fili unigenite起始部分是双簧管的一段独奏,其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让人想到巴赫康塔塔的风格(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巴赫与维瓦尔第的渊源了)。 维瓦尔第在两个方面应该在音乐史上大书特书,其一是其作品中的欢乐倾向是莫扎特音乐的先导,另一方面是巴赫作品也深受其风格的影响;这样,我们看到,音乐史上的两大作曲家全都在他不朽的影响之列。
Margaret Cable 02:30
10 Gregorio Allegri: Miserere a 9 (Vv. 1-4 & 17-20)
Gregorio Allegri - -Miserere a 9 (Vv. 1-4 & 17-20) 格雷戈里奥·阿列格里 - 求主怜悯 用文字描述音乐的效果,实在吃力不讨好。就如我听过的乐曲中,有一首多声部合唱曲,确实使我觉得有一种震撼灵魂的深沉和真挚,有抚慰灵魂的宁静和温柔,又有一种超然力量,可以把人的精神提升到崇高澄明的境界。聆听那首乐曲时内心的感受,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作品就是17世纪意大利人格雷戈里奥·阿列格里(Gregorio Allegri)为《旧约》“圣咏集”第51首(忏悔圣咏)所谱的合唱曲Miserere mei, Deus(求主怜悯)。如果要举出人声演唱的音乐最具感染力的作品,我首先想到的就会是这首复调合唱曲。 这首乐曲全用人声,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由一远一近两个合唱队演唱,分五个声部,加上四位独唱,一共九声部。这九个声部此起彼伏,交织错落,在宽阔深厚的背景上,又有飘逸的高音毫不费力地渐升渐高,一直升到一个极高的C音,就好像一片亮光,由平静的海面直升到云端,带我们的心灵进入天国之门。难怪门德尔松1831年在梵蒂冈听完这首乐曲后说,听过此曲的人“都认为这不像是人声,而像空中天使的声音,是任何别的地方都不可能听到的声音。”这九部互相交错的声音又各守其位,严格遵从精确对位的原则,其整体效果是一种完美的和谐,虽然有独唱的高音,却绝不使人觉得有某一声部格外突兀。到乐曲的最后部分,九个声部合为一体,达到圆满纯净的统一。其实这首合唱曲使人印象深刻的,固然是那飘逸的高音,却也有那深厚的低音,用叙述般平缓乃至单调的旋律,唱出赞美诗的乐句。这种平缓的唱法(chant)是欧洲中世纪以来宗教音乐的传统,而在文艺复兴时代变得更为复杂纯熟。 15世纪时,梵蒂冈建立起专职的教皇合唱团,凡遇宗教节日和举行重要仪式,都在著名的西斯廷教堂演唱。阿列格里就是教皇合唱团的一位成员,他从小喜爱音乐,参加合唱,1629年在他47岁时,阿列格里加入教皇合唱团,他谱写的Miserere mei就是为复活节前一礼拜,即“神圣弥撒礼拜”仪式而创作的。 拉丁文歌词: Miserere mei, Deus, secundum magnam misericordiam tuam. Et secundum multitudinem miserationum tuarum, dele iniquitatem mean. Amplius lava me ab iniquitate mea: et a peccato meo munda me. Quoniam iniquitatem mean ego cognosco: et peccatum meum contra me est semper. Tibi soli peccavi et malum, coram te feci: ut justificeris in sermonibus tuis, et vincas cum judicaris. Ecce enim in iniquitatibus conceptus sum : et in peccatis concepit me mater mea. Ecce enim veritatem dilexisti : incerta et occula sapientiae tuae manifestasti mihi. Asperges me hyssopo, et mundabor : lavabis me, et super nivem dealbabor. Auditui meo dabis gaudium et laetitiam, et exsultabunt ossa humiliata. Averte faciem tuam a peccatis meis : et omnes iniquitates meas dele. Cor mundum crea in me, Deus : et spiritum rectum innova in visceribus meis. Ne projicias me a facie tua : et spiritum sanctum tuum ne auferas a me. Redde mihi laetitiam salutaris tui : et spiritu principali confirma me. Docebo iniquos vias tuas : et impii ad te convertentur. Libera me de sanguinibus, Deus, Deus salutis meae : et exsultabit lingua mea justitiam tuam. Domine, labia mea aperies : et os meum annuntiabit laudem tuan. Quoniam si voluisses sacrificium, dedissem utique : holocaustis non dedectaberis. Sacrificium Deo spiritus contribulatus : cor contritum et humiliatum, Deus, non despicies. Benigne fac, Domine, in bona voluntate tua Sion : ut ædificentur muri Jerusalem. Tunc acceptabis sacrificium justitiae, oblationes et holocausta: tunc imiponent super altare tuum vitulos. 中文歌词(诗篇51篇): 神阿,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神阿,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正直或作坚定)。 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罪人必归顺你。 神阿,你是拯救我的神。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我的舌头就高声歌唱你的公义。 主阿,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 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 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阿,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求你随你的美意善待锡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 那时,你必喜爱公义的祭,和燔祭并全牲的燔祭。那时,人必将公牛献在你坛上。
Stephen Cleobury 05:47
11 Giovanni Pergolesi: Stabat Mater pour soprano, contralto, corders et basse continue - Stabat Mater d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尽管佩尔戈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喜歌剧在歌剧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然而他最受欢迎的作品却不是《女仆作夫人》,而是《圣母悼歌》,这部动人心弦的作品,被视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佩尔戈莱西一生短暂,只活了26岁,却取得令人惊奇的成就,在今天,他的音乐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20世纪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深深被他的音乐所吸引,并得到启发创作了新古典主义芭蕾名作《普尔契涅拉》。   《圣母悼歌》是佩尔戈莱西最后的作品,据传说,是他去世之前的几天创作的,但这一说法似乎过于“玄”了些,所以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在去世之前的几个月。作品是为圣母玛利亚的七天哀悼日的继叙咏所作的谱曲,与这之前同类形式作品不同的是,它由两位歌唱者来演唱,通常以女高音和女中音来担任,并用一个小规模的合奏乐队伴奏,总共分为12段,下面为每一段的歌词大意:   1. 二重唱   悲痛的母亲伫立在   十字架旁流泪哭泣   她的儿子悬挂上面,   2. 女高音独唱   她那悲伤的心灵   满怀泪水和痛苦,   犹如被刀剑刺透。   3. 二重唱   哦,多么悲哀和不幸   神圣的母亲   唯一的儿子。   4. 女中音独唱   慈爱的母亲多么悲哀伤心   注视着她那受尽折磨的   荣耀的儿子。   5. 二重唱   有谁会不落泪?   当他看到耶稣的母亲   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有谁会不同情?   当他见到耶稣的母亲   在那里哀悼她的儿子。   她目睹耶稣备受折磨   遭受鞭挞   替那些罪孽的人们。   6. 女高音独唱   她注视着自己高贵的儿子   垂死的被遗弃的儿子   当他交出自己的灵魂之时。   7. 女中音独唱   哦,母亲,爱的源泉,   一份深深的苦痛   将我环绕,令我与你同悲共悼。   8. 二重唱   让我体验到你的感受   让我的灵魂燃烧融化   随同我主耶稣之大爱。   9. 二重唱   神圣的母亲,愿准予这恩惠,   将十字架上的苦难铭刻在   我的内心深处,   一阵剧痛穿过我身   自你的遭受创伤的   为我而屈尊受难的儿子,   让我伴你流泪哭泣,   十字架上的那份巨大痛楚   贯穿我的一生一世,   在十字架旁随你伫立,   在泪水中同你相伴,   那是我的愿望,   哦,真福童贞女,所有童贞女中的卓越者,   不要将我轻视遗忘,   让我伴你悲叹哭泣。   10. 女中音咏叹调   愿允我承受耶稣那样的死亡,   让我分获他那样的激情,   铭记他的受难,   让我被他的伤口所创伤,   被他的十字架和鲜血   引致心醉神迷。   11. 二重唱   即使我在烈焰中燃烧,   也受到你的庇护,哦,真福童贞女,   在最后的审判之日,   让我被十字架护佑,   被耶稣的殉难所激励,   感恩于他的大爱。   12. 二重唱   当我的躯体死去,   让我的灵魂获赐   天国的荣耀。   阿门。   以小提琴的哀婉旋律为引子,带出《圣母悼歌》情绪沉重的二重唱,歌声在弱音中升起,深情地描述着一位痛失爱子的母亲的悲哀——作品中的圣母总是给人以慈母的感觉,在这里人性已经完全超越了神性。抒情而哀伤的旋律占据了整部作品的主导地位,但是并非自始至终都是低沉的,在第4段的女中音独唱里,情绪转为高亢激昂,体现出作品柔中有刚的特点,也显示出一种不屈的性格;第5段的二重唱里,表现耶稣遭受鞭挞的词句,歌声也随之变得激烈;而第8段和11段的二重唱里,又散播出澎湃的激情。最后的二重唱也与开始的二重唱那样截然不同,虽然以沉重的情绪开始,但是当演唱到“阿门”时,变得异常激动,并在这样的激动中结束全曲。
Veronique Gens 04:46
12 Henry Purcell: Abdelazer - Rondeau
Henry Purcell: Abdelazer - Rondeau 亨利.普塞尔 - [阿布德拉扎尔] 回旋曲 大器晚成的英国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利.普塞尔Henry Purcell: 《阿布德拉扎尔》Abdelazer, suite (part 2、part 1)选曲。其中 Rondeau 是著名的《回旋曲》,曾出现在电影《日出之前》小提琴独奏的配乐中,乐曲荦荦大方而春意盎然.....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1:44
13 Antonio Vivaldi: Stabat Mater, R.621 - 1. Stabat mater 2. Cuius animan 3. O quam tristis
Antonio Vivaldi: Stabat Mater, R.621 - 1. Stabat mater 2. Cuius animan 3. O quam tristis 维瓦尔第 - 圣母悼歌 《圣母悼歌》(Stabat Mater)这种西方宗教音乐形式,是由弥撒礼仪中的继续咏(sequence)发展而来。 一般认为,《圣母悼歌》的文本作者是雅各布尼•达•托迪(Jacopone da Todi,?- 约1303)。这是一首描述圣母哀悼耶稣的诗歌,分为二十节,每节三行,音节数分别是八、八、七;每对诗节的韵脚都是 AAB CCB 。 其中,1-8节描写耶稣受难时,圣母的哀悼;9-18节是信徒对圣母的倾诉,抒发对圣母的赞颂之情;19-20节是向圣子祈祷。虽然一共有二十节,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家都会写出二十段来。很多音乐家只取其中某些段落来写,比如维瓦尔第,而更多的情况是把诗歌的几个小节合并起来写,比如佩尔格莱西。 ‘Stabat Mater’取的是该诗头两个字,完整的第一句应该是‘Stabat Mater Dolorosa’,即“圣母痛苦侍立”。这种取开始几个字作为作品名称的方式在西方宗教音乐里非常普遍。 不过,《圣母悼歌》并非唯一的‘Stabat Mater’,实际中还存在‘Stabat Mater Specioso’这一对应版本,这首诗歌与《圣母悼歌》相反,描写的是圣母生下耶稣时的喜悦之情。相比之下,为‘Specioso’谱曲的作曲家远远要比‘Dolorosa’少,但也不是没有,比如李斯特就为两个文本的《圣母悼歌》都谱过曲。 此外,《圣母悼歌》的文本也并不是确定无疑的,目前普遍多见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历史上最常见的版本。另一个是目前教会使用的版本。二者的区别并不大,只是在某几节的用词上略有差异,但第19节两个版本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作曲家使用的都是前一个版本。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圣母悼歌》的文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尽管这是一首描写圣母失去爱子而悲痛的诗歌,尽管它赞颂了圣母的慈爱,但其核心指向,依然是赞颂耶稣受难和上帝之爱。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另一种宗教音乐形式《圣母颂歌》(Magnificat)的歌词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中世纪兴起圣母崇拜,并不是新立一个女性的神,而是把圣母的母性看做上帝父权形象的补充和软化。她的怜悯、柔美、女性的温情恰恰是上帝或耶稣的形象中缺乏的,恰恰也是灾难频仍的中世纪人们最需要的。 虽然圣母贵为基督之母,但也只是蒙受神灵的光辉借其腹生子而已。她的爱、慈悲和善良终归无法匹敌上帝之爱的博大境界,或者说,圣母的光辉只是神灵光辉的折射。人们赞颂圣母,实质上是在透过这个媒介来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和对救赎力量的信仰。 作为宗教仪式音乐,《圣母悼歌》最初是纯粹的宗教音乐,由宗教音乐家谱曲,在宗教场所演唱。但渐渐的,非宗教音乐家开始为其谱曲,而其演唱也逐渐从宗教场所中脱离出来。与此相适应,《圣母悼歌》也从最初的带着圣咏味道、具有灵修气质的音乐,变得越来越具有抒情性和戏剧性,并越来越渗入了作曲家个人的主观情感。 从若斯坎、帕莱斯特里纳,到维瓦尔第、佩尔格莱西,再到海顿,舒伯特,罗西尼,德沃夏克,直至现代的潘德雷茨基和帕特,《圣母悼歌》的演变仿佛是西方音乐的缩影。 到了维瓦尔第时期,复调音乐结构开始瓦解,通奏低音伴奏人声演唱成为主流。他的《圣母悼歌》在稳定而持续的节奏之上是庄重中带着悲怆情绪的动态旋律,其感情色彩并非是个人的,而是指引信仰行为的情感。
Christopher Hogwood 06:40
14 Arcangelo Corelli: Concerto grosso in G minor, Op.6, No.8 "fatto per la notte di Natale" - 3. Adagio
Arcangelo Corelli: Concerto grosso in G minor, Op.6, No.8 "fatto per la notte di Natale" - 3. Adagio - Allegro - Adagio 阿尔坎杰罗·科雷利 - 圣诞协奏曲 在12首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便是这首《圣诞协奏曲》,现在音乐会中还能听到这首乐曲。它正式的名称应是“圣诞夜协奏曲”(fatto per la notte d:Nafaleer,这是原作上意大利语的副标题),作于哪一年已不知道,但大约是从1682年(此时科雷利开始为奥托博尼红衣主教演奏自己创作的协奏曲)到1711年间(此时有记载他正在为出版这12首协奏曲而对这些乐曲作最后的润色)。 这些协奏曲的编制分为两个演奏群体:主奏部一般为2把小提琴,1把大提琴,1架羽管键琴;协奏部为分成2个声部的小提琴以及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羽管键琴。协奏部有自己的低音声部,在演奏场地许可和有人员的情况下,有可能加用另一架羽管键琴或小型管风琴、竖琴、低音琉特琴甚至大管,也可自由组合,以加强协奏部的低音。 《圣诞协奏曲》分成6个乐章: Ⅰ、活板;庄板。活板为六小节的引子3/4拍,12个和弦具有典礼性的巴罗克风格,由整个乐队演奏;这是其旋律线: 接下去是4/2拍的庄板,旋律线用对位的织体交织,颇具庄严肃穆的气氛,描绘圣诞节: ■ 在这里科雷利特别注明要演奏得宽广流畅和“如实演奏”(come sta),意指按谱演奏,不要擅自加装饰音。这说明在那时演奏者随便加装饰音是一种风气,特别是在像这样长音值音符的慢乐章中。科雷利这样要求,是为了使音乐保持深沉平静的圣诞节气氛。 Ⅱ、快板。在这个乐章里有主奏部与协奏部的对比进行。在主奏部里两把独奏小提琴像是在二重奏,它们的旋律互相交织,时而这一声部在上面,时而反过来;同时,大提琴和羽管键琴在下面衬以活泼的8分音符进行: ■ 在主奏部的进行中,时时有协奏部(乐队部分)的插入。 Ⅲ、柔板;快板;柔板。这是6个乐章中唯一进入降E大调的乐章。开始时在协奏部的背景上,两把主奏小提琴以琶音方式进行,可以想象这是护卫的天使在马槽上面翱翔。在快板乐段,主奏部与协奏部一起演奏,第一提琴的琶音进行与第二提琴弹跳般的音型交织在一起,较为欢快。后来,翱翔般的柔板重又进入,用4小节尾声平静地结束。 Ⅳ、活板。这是一个活泼的、舞曲风格的乐章,其风格使人联想起法国路易十四宫廷里吕利所创作的小步舞曲,下面是开始时主奏部奏出的主题: ■ Ⅴ、快板。在这个乐章中,主奏部与协奏部的对比很明显,它们有时交替,有时联合。形式为二段体,开始时的主题在第二段内再现后,再以过渡乐句直接进入下面的乐章。开始时的主题为: ■ Ⅵ、牧歌,广板。这个乐章标以牧歌并非用以描绘田园的自然景色,而是形容牧人们聚集在耶稣诞生的马槽周围。几百年来的习惯,意大利的牧人们带着他们的笛子,于圣诞节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城里来(特别是罗马)在教堂或其他公共场合绘有马槽的景象前吹奏他们的笛子。逐渐地一个柔和而又欢快的曲调形成了,有着类似西西里牧人曲调(有时就被称为“西西里舞曲”)的三连音节拍的旋律,成为使用于这种场合的传统,也出现于作曲家们描绘这种场合的艺术作品中。科雷利可能就是将这种音乐使用于乐队中的第一位。牧歌的开始模仿牧人们用笛子吹奏的古老曲调: ■ 就是在这一乐章科雷利使之从原来的G小调进入清澈明朗的G大调,背景则是长的持续音,意味着农民们在伴奏。 科雷利并不仅仅对牧人曲调模仿,他还进行了饶有兴味的处理,以三度进行的二重奏分别用不同的乐器组合,时而在主奏部,时而在协奏部,时而又反复,互相追逐,加以力度的变化,结尾时音乐逐渐消失,好像牧羊人一面吹奏着一面回家。 虽然这是科雷利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中最著名的一个乐章,但却注有“ad libitum”(随意处理),意味着这一乐章可以省略,如果不是在圣诞节的场合演奏。也有人认为这一乐章是与第五乐章连着演奏,不可分割,而且由于它在这首协奏曲中的重要性,所以不能省略。ad libitum大概是指可以加装饰音。
pina carmirelli 03:03
15 George Frideric Handel: Solomon HWV 67, Act 3 - The 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
George Frideric Handel: Solomon HWV 67, Act 3 - The 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 亨德尔 - [所罗门] 示巴女王来临 亨德尔的清唱剧《所罗门》,HWV67,作于1749年。所罗门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所罗门继大卫继承王位后,一个接一个地消灭仇敌,并通过联姻方式加强自己地位。清唱剧《所罗门》,讲述的就是这个国王的传奇故事。虽然它并不是今日大部分人所熟悉的亨德尔神剧,但是对日后亨德尔歌剧和神剧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复兴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作用。 《所罗门》是亨德尔众多宗教清唱剧中的一部,写于1748年,是亨德尔63岁晚年的作品,次年于科文特花园歌剧院首演。该剧是在圣经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讲的是所罗门王判断两个母亲孰真孰假的案子,其中摘取了所罗门一生的的几个重要事件。清唱剧与歌剧的演唱有些区别,歌剧演出通常着重于戏剧冲突的张力,因此表演者较为突出情感的表现,甚至还借此卖弄一下演唱技巧。但是清唱剧的演出则偏向于弥撒曲的风格,要求乐手唱出对神的崇敬之情,因此歌手的表演也较为端庄平和。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3:14
16 Twelve Concerti Grossi, Op. 6: No. 6 In F Major, I. Adagio
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Twelve Concerti Grossi No. 6 in F Major, I. Adagio .. 科雷利 - F大调第6号 12大协奏曲 慢板 阿尔坎杰洛·科雷利于1653年生于米兰近郊富西尼亚诺;1713年卒于罗马。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出身名门望族,家族中有诗人、律师、医生等,人才辈出。后来他之所以受到主教们的青睐,除了本人杰出的音乐才能外,其门第出身亦是因素之一。他最初的音乐教育是师从邻近城市番扎的一位神父,13岁时去波洛尼亚学习,当时这里是一个著名的音乐中心,培养出不少音乐家,包括像维塔利和托雷利等。 科雷利大约在1675年到罗马,起初以小提琴家的身份出现,参加乐队工作。在罗马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长的岁月,建立了光辉的音乐业迹。他迷人的、有力的、富有新意的音乐使人倾倒,他的名声传遍西欧,直至英国。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器乐作曲家,像是一个音乐巨人,矗立在巴罗克音乐的顶峰。因为在科雷利以前,纯器乐作品是难以与有着光辉传统的声乐作品抗衡的。 科雷利的保护人之一是奥托博尼。科雷利是罗马最年轻的红衣主教奥托博尼的乐长和首席提琴,奥托博尼宫廷里的星期一音乐会声闻遐迩,极一时之盛。终其一生,科雷利写的作品并不多,不像当时其他作曲家,为了生活,必须为他们的雇主大量创作。奥托博尼红衣主教是教皇亚历山大八世的侄儿,极为富有,科雷利有丰厚的待遇,不需要为生活奔波,一生只写了48首三重奏鸣曲、12首小提琴奏鸣曲和12首协奏曲。 科雷利虽然是以创作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誉,但他的最大的成就是在协奏曲。有人认为他是巴罗克时代盛极一时的大协奏曲的创始人,虽然我们在前言里提到过在声乐和器乐曲中有利用对比的原则,但是以三重奏鸣曲为基础,增加乐队作为协奏部,创作出形式恒定,经久不衰,并给后人以巨大影响,使之成为一种体裁而能与当时其他体裁的音乐形式并驾齐驱的是科雷利,因此说他是大协奏曲这一体裁的鼻祖并不过份。当时偏远地区如英国伦敦,从1776至1792年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一个音乐团体将科雷利的协奏曲上演达97次。德国作曲家穆法特(1653—1704年)记载了他在罗马听科雷利150人的大乐队为克里斯蒂娜女皇演奏他的协奏曲,在当时科雷利还主持一个庞大的乐队为奥托博尼主教或其他宗教节日在教堂演奏。 科雷利的12首协奏曲前8首为“教堂协奏曲”(cancertida chiesa),即快乐章用赋格手法,较为庄重;4首“室内协奏曲”(concerti da camera),用舞曲节奏的乐章,风格较为轻快。但两者实际上差别不大。这12首协奏曲出版于1714年,那时他已去世,这些乐曲究竟创作于哪一年已不可考,但穆法特在罗马听科雷利演奏他的协奏曲是在1632年,因此估计在80年代科雷利就不断创作协奏曲了。
Various Artists 04:08
17 Leçons De Ténèbres: Troisième Leçon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 Leçons De Ténèbres: Troisième Leçon 弗朗索瓦·库普兰 - 熄灯礼拜
Various Artists 12:52
18 Antonio Vivaldi: Nulla in mundo pax, R.630 - Nulla in mundo pax sincera (excerpt)
Antonio Vivaldi: Nulla in mundo pax, R.630 - Nulla in mundo pax sincera (excerpt) 维瓦尔第 - 圣殿中的努拉
Christopher Hogwood 02:52
19 George Frideric Handel: Serse, HWV 40, Act 1 - "Ombra mai fù"
亨德尔 - [赛尔斯] 绿树成荫 《赛尔斯》是英籍德国作曲家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ideric Handel,1685—1759年)为国王剧院写作的最后一部歌剧,1738年4月15日首演,剧本由不知名人士依据史丹帕利亚为作曲家波农奇尼写作的剧本(1694)修订而成,史丹帕利亚自己的剧本则又以米纳多的剧本作范本(威尼斯,1654)。 亨德尔利用波农奇尼的谱曲作典范,但没有直接引述任何音乐。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70年左右,波斯国王赛尔斯一世领兵攻打希腊。 剧情简介: 歌剧开始时,赛尔斯在一棵梧桐树下休息,唱出著名的咏叹调(Ombra mai fu)(即亨德尔所谓的《最缓板》,但其实只是《甚缓板》)。他爱上Romilda,可是她和他的弟弟Arsamene却秘密相爱。Amastre曾与塞尔色订婚,但被他遗弃,于是决心寻求报复。在随后的发展中,赛尔斯赢取Romilda芳心的谋略失败, Amastre最后表明身份,赛尔斯请求她原谅,两人于是复合, Romilda也可以放心与Arsamene结婚。 《赛尔斯》因为是以早期威尼斯歌剧的剧本作依据,所以较少受严肃歌剧的习惯束缚。剧中的咏叹调比较简短,和剧情融合得较为紧密,喜剧与悲剧情节混合得很巧妙。
Andreas Scholl 03:02
20 Louis Claude Daquin: Premier livre de pieces de clavecin (1735), Troisième Suite - Le coucou George Malcolm 02:05
21 Georg Philipp Telemann: Violin Concerto No.4 in E - 1. Affettuoso Denis Vigay 03:50
22 Les Indes Galantes: Air Des Sauvages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Les Indes Galantes: Air Des Sauvages
Various Artists 01:58
23 Sosarme, Hwv 30: Act Ii, Duetto, "Per Le Porte Del Tormento"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Sosarme, Hwv 30: Act Ii, Duetto, "Per Le Porte Del Tormento"
Various Artists 09:38
24 La Maddalena Ai Piedi Di Cristo: No. 35, Aria "In Lagrime Stemprato"
Antonio Caldara [1670-1736] La Maddalena Ai Piedi Di Cristo: No. 35, Aria "In Lagrime Stemprato" 安东尼奥.卡尔达拉 - 跪在基督脚边的玛达莲娜
Various Artists 04:22
25 Trio Sonata In D Minor, Op. 1, No. 12, Rv 63 - La Follia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Trio Sonata in D Minor, Op. 1, No. 12, RV 63 - La Follia 维瓦尔第 - D小调三重奏鸣曲 弗利亚舞曲 “弗利亚”(la folia)是一种狂放的葡萄牙舞曲,其中有一个旋律在16至18世纪广为流传,被很多作曲家经过变奏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例如科雷利的第12首小提琴奏鸣曲和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弗利亚”变奏曲》等。维瓦尔第的三重奏鸣曲“弗利亚”是一首单乐章作品,为两把小提琴与通奏低音而作,在音乐格局上,抒情的段落、较快速的段落、非常强烈的段落交替出现,构成起伏跌宕的情绪表达,并且特别突出了狂放不羁的特点。抒情的时候,以两把小提琴主奏,通奏低音默默相伴,急速而有力的时候,三个声部之间形成激烈的抗衡之势。这首乐曲与维瓦尔第的一贯风格有不小的差异,很多地方接近于民间音乐。 “弗利亚”(la folia)是一种狂放的葡萄牙舞曲,其中有一个旋律在16至18世纪广为流传,被很多作曲家经过变奏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例如科雷利的第12首小提琴奏鸣曲和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弗利亚”变奏曲》等。维瓦尔第的三重奏鸣曲“弗利亚”是一首单乐章作品,为两把小提琴与通奏低音而作,在音乐格局上,抒情的段落、较快速的段落、非常强烈的段落交替出现,构成起伏跌宕的情绪表达,并且特别突出了狂放不羁的特点。抒情的时候,以两把小提琴主奏,通奏低音默默相伴,急速而有力的时候,三个声部之间形成激烈的抗衡之势。这首乐曲与维瓦尔第的一贯风格有不小的差异,很多地方接近于民间音乐。
Various Artists 11:24
26 O Lieber, Herre Gott, Swv 287 Various Artists 12:52
27 Johan Helmich Roman: Asaggio - Arranged for Guitar by P.O. Johnson - Bourrée
Johan Helmich Roman: Asaggio - Arranged for Guitar by P.O. Johnson - Bourrée 罗曼是一位瑞典巴洛克风格的作曲家。他被尊称为瑞典音乐之父或瑞士亨德尔。由于瑞典歌剧的自由时代,他成为瑞典歌剧的先锋。
Göran Söllscher 01:48
28 Ernst Gottlieb Baron: Sonata in B flat - Transcribed for Alto Guitar by Gunnar Spjuth - 4. Aria
Ernst Gottlieb Baron: Sonata in B flat - Transcribed for Alto Guitar by Gunnar Spjuth - 4. Aria 两百多年前的曲目在Göran Söllscher的指尖重新焕发了生机。简朴而不失优雅,哀伤却带着希望。而种种心绪,最终都只作平静的,淡淡的诉说。 巴隆出生于弗罗茨瓦的迈克尔.巴隆家庭,其父是一位金边蕾丝制造者并寄希望于他的儿子能继承其衣钵。巴龙在其幼年就已经展现了其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之后,音乐也成了他一生的职业。在1710年,他师从一位名叫Kohott的波西米亚人学习诗琴。他入学于位于弗罗茨瓦的体育学校,从1715年开始,他入读于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与法律 在1717年至1728年期间,他游遍各个郡县,先后参观了哈雷、克滕、施莱茨、萨尔费尔和鲁德尔施塔特,并于1720年来到了耶拿, 并在此处呆了两年。之后,他又去了富尔达、维尔茨堡、纽伦堡和雷根斯堡, 并于1727 年返回纽伦堡, 在纽伦堡 他发表了为人所知的作品《鲁特琴的乐器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1728年,在哥达的院子,鲁特琴琴演奏家穆塞尔由于骑马事故去世,巴隆接替了他的工作。他任职了四年,并于哥达公爵死后,搬到了艾森纳赫。 1737年,他拜访了梅泽堡, 克滕和策尔布斯特 ,并最终加入了普鲁士的腓特烈王子的乐团,很快,他获得许可去到德累斯顿去购买希尔伯琴并在那里跟随鲁特琴家魏斯和霍费尔学习。 在1740腓特烈王子登基后,巴隆继续在皇家乐团中担任希尔琴手直到他逝世在柏林。
Göran Söllscher 03:28
29 François Couperin: Les baricades mystérieuses
François Couperin: Les baricades mystérieuses
Göran Söllscher 02:51
30 Silvius Leopold Weiss: Tombeau sur la Mort de Mr Comte de Logy (1721) - Arranged by Göran Söllscher
Silvius Leopold Weiss: Tombeau sur la Mort de Mr Comte de Logy (1721) - Arranged by Göran Söllscher 魏斯 - 罗吉伯伯之墓 一首哀歌,因布里姆的演奏而闻名。采用 d小调调弦,也称法国式
Göran Söllscher 07:37
31 Johann Anton Logy: Suite - Arranged by Göran Söllscher - 1. Allemande
Johann Anton Logy: Suite - Arranged by Göran Söllscher - 1. Allemande
Göran Söllscher 03:32
32 Alessandro Scarlatti: Il Pirro e Demetrio - Le violette
Alessandro Scarlatti: Il Pirro e Demetrio - Le violette
Victoria de los Angeles 02:36
33 Domenico Scarlatti: Sonata for keyboard in D minor, K. 141 (L. 422)
Domenico Scarlatti: Sonata for keyboard in D minor, K. 141 (L. 422)
Emil Gilels 04:19
34 Domenico Scarlatti: Keyboard Sonata in C minor, K.11/L.352/P.67
Domenico Scarlatti: Keyboard Sonata in C minor, K.11/L.352/P.67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02:59
35 Domenico Scarlatti: Keyboard Sonata in F minor, K.466/L.118/P.501
D.Scarlatti K.466
Emil Gilels 05:12
36 Giuseppe Tartini: Sonata in G minor, B. g5
Giuseppe Tartini: Sonata for violin & continuo in G minor, B. g5 ("The Devil's Trill") 塔蒂尼 - 魔鬼的颤音   (1692-1770)   在西方古典音乐蓬勃发展的那几百年里,因无佳作而淹没于人潮,如今不为世人所知的作曲家恐怕数不胜数,因一首佳作而名闻天下的作曲家倒是能说出几个来的。然而,有这么一位音乐大师,他创作了不少极优秀的作品,也为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如今他在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影响远远尚未被人完全认清,他便是——塔蒂尼(Tartini).   塔蒂尼,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杰出的教育家,严肃的学者和雄劲深沉自成一格的作曲家。他儿童时代开始学小提琴,而后在帕多瓦大学学法律,后来因为婚事遭反对,于1713年逃离了帕多瓦,在阿西西修道院避难,同时学习声乐及作曲。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创作音乐,他还写了一些音乐理论著作,创办了一所一小提琴演奏为教学宗旨的高等学校,还对小提琴的琴弓进行过改造。根据目前掌握但决非完全的资料,他创作了14O首小提琴协奏曲(用四重奏或弦乐五重奏伴奏)、20首大协奏曲、150首奏鸣曲、50首三重奏; 其中60首奏鸣曲得到了发表,可是还有 200首左右的作品手稿依然被封存在帕多瓦圣安通尼奥总教堂的乐团档案库里。《魔鬼的颤音》则是其中最有名,最值得一听的一首。   关于这首曲子的来历,还有一段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塔蒂尼经常梦想学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于是有一次在梦中向魔鬼出卖了灵魂,用来交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之后,塔蒂尼凭记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便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首曲子,由于曲中有很多优美而又极具难度的颤音,所以叫做《魔鬼的颤音》。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说,塔蒂尼在梦中为乐队招聘小提琴手,魔鬼来应聘,要求以灵魂为报酬,塔蒂尼要考他,他就给塔蒂尼拉了一首曲子。不管是哪个说法也不管起真假,都给这首曲子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也很有意思地解释了曲子名字的来由。   这个传闻也并不是完全的传说。实际上在法国天文学家热罗姆·德拉朗德(Jérôme de Lalande)的 《Voyage d'un François en Italie 》(1765 - 66)里,记载着塔蒂尼本人自述一段话。“1713年的一个晚上,我梦见我以灵魂与魔鬼订了一个契约。一切就像我期盼地那样进行:我的新仆人能清楚地感知并实行我每一个欲念。此外,我把我的小提琴递给了他,想看看他会不会演奏。于是我听到了一首让我震惊地无以言表的极优美动听的曲子,它是如此艺术,充满了惊人的智慧,即使是之前我最为大胆地幻想里也从来没能有过类似的灵感。我是如此的狂喜,万分地激动,无比地心醉,乃至于我听到窒息了——于是我醒了过来。醒来后我立即抓过我的小提琴试图留住记忆——至少留住一小部分我梦中那首曲子给我的印象。完全徒劳无功!我写得这首曲子是我写过的最好的曲子,但我仍然想把它命名为”魔鬼的颤音“,虽然它与那首把我彻底感动的曲子相差是如此地大,大到我情愿把我的乐器砸掉,从此跟音乐永别——如果我没有音乐也能活下来的话。”   这首曲子不长,大概17分钟,但因有大量的高难度的颤音而变得技巧性,难能可贵的是同时保持了极强的可听性。   《魔鬼的颤音》是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使用g小调,分为3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慢板,演奏速度很慢。小提琴的旋律充满哀伤,有点幽怨,几个较强较长的音甚至有点哭诉的味道,协奏的乐队(或钢琴)旋律相近,在背后“煽风点火”,这一乐章基本没出现颤音。(4:00)   第二乐章是快板。一开始便是几个强音,颇有气势,接着旋律便川流不息的进行下去,表现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锐气。同时开始了大胆的动机跳跃,独奏小提琴时而如舞者般急速地跳跃,时而强奏,时而悠扬婉转,显得千姿百态。这一乐章里,颤音不时出现。(7:15)   快板结束,进入第三乐章一开始的慢板。抒情的旋律好像是狂欢后的感叹,又稍微带点颓废。(8:35)之后便是慢板段落和快板段落多次交替进行。慢板庄严雄浑,快板生动活跃,小提琴演奏的难度较大,经常演奏双音,把狂欢与悲伤两种情绪诡异地糅合在了一起。在三个快板段落中还各有一段颤音,先后用D弦、A弦和E弦奏出。夸张的颤音和诡异的旋律,在协奏乐队阴暗旋律的衬托下。乐章最后是小提琴华彩段,从双音发展到三个音的和弦和四个音的和弦。在双音部分,有时上面是颤音有时下面是颤音,充分显示出华丽的演奏技巧。在抒情上,最后的华彩段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小提琴的顿弓造出声嘶力竭地哭喊的效果,使人内心为之震动。
Anne-Sophie Mutter 16:32
37 Suite for theorbo in A minor: Sarabande
Robert de Visée Suite for theorbo in A minor: Sarabande
Fred Jacobs 01:51
38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 Melodie (Andante from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 from "Orfeo ed Euridice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 Melodie (Andante from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 from "Orfeo ed Euridice 格鲁克- 旋律 选自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精灵之舞” 《旋律》原是格鲁克所作的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二幕二场中的一首管弦乐曲。奥菲欧与优丽狄茵的故事取材于希腊神话。奥菲欧因爱妻优丽狄茜之死而痛不欲生,他的真情感动了爱神阿莫尔,遂允许奥菲欧进入地府将优丽狄茜带回人间,并再三嘱咐在渡过冥河之前不得回视其妻。奥菲欧来到地府之后的凄楚悲歌引得了众女鬼的同情,准其将妻子带回人间。奥菲欧在前,优丽狄茜紧迫其后,屡呼奥菲欧而不应,优丽狄茜苦苦哀求夫君回首一顾,奥菲欧不予理采,优丽狄茜以为奥菲欧变心,悲痛不已,不欲复生,奥菲欧情不自禁,回视爱妻,因违反爱神之禁律,优丽狄茜化为一缕清烟,奥菲欧痛悔不已。爱神出于对奥菲欧的怜悯,使优丽狄酋再度复活,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终于得以重返人间。   歌剧的第二幕第二场奥菲欧进入地府之后,来到优丽狄茜所在的幸福之谷时,音乐奏起了缓慢而忧伤的舞曲,如泣如诉的曲调令人心酸。在旋律进行之中,二度叹息音调极富表情,这种二度叹息音调是西欧音乐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典型手法,其特征是在强拍与弱拍之间构成下行的小二度音程进行,具有显著的叹息韵味,格鲁克谱写的这段旋律,每两小节组成一个乐句,乐句之间的休止很有艺术表现力一一深沉的呼吸,使人感到主人公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倾诉自己的不幸与悲哀。随着旋律的展开,曲调逐渐变得激动而强烈,特别是大跳音程的起伏,更富于戏剧性。乐曲最后在情意缠绵的乐声中消失。
Jascha Heifetz 02:54
39 Monn - Cello Concerto in G minor- III. Allegro non tanto
Monn - Cello Concerto in G minor- III. Allegro non tanto 蒙恩 - 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 蒙恩(Georg Matthias Monn,1717-1750)是十八世纪的奥地利管风琴家与作曲家,他的协奏曲是维也纳作曲家里第一位出现古典风格的人,特别是这首《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可说是蒙恩最出色作品,低音音域的创作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Jacqueline du Pré 06:20
40 George Frideric Handel: Suite for Harpsichord in G minor, HWV 432 (transcribed for solo guitar by Russell) - 6. Passacaille
George Frideric Handel: Suite for Harpsichord in G minor, HWV 432 (transcribed for solo guitar by Russell) - 6. Passacaille 帕薩卡利亞(Passagalia)是一種三拍子的慢板舞曲,大多用低沉的小調寫成,以4~8小節的固定低音為基礎寫成的短曲,來圍繞著主題而進行連續變奏。帕薩卡利亞有這樣的特點,是因為它是一種在16世紀末起源於西班牙的民間舞蹈,由於最初吉他在音樂中的貢獻,所以帕薩卡利亞保留了這種低音變奏的特點,從而發展成為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進行變奏的分段結構的變奏曲。 巴洛克中晚期,帕薩卡利亞已經發展到很高的地步。亨德爾的《g小調帕薩卡利亞舞曲》(Passagalia in G Minor, HWV432)是這個時期最著名的作品。
David Russell 05:58
41 Georg Philipp Telemann: Viola Concerto In G, TWV 51/G9 - I. Largo
Georg Philipp Telemann: Viola Concerto In G, TWV 51/G9 - I. Largo 泰勒曼 - G大调中提琴协奏曲 - 广板 泰勒曼的《G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是历史上第一首为中提琴而创作的协奏曲,它的原标题是“维奥拉不达拉乔协奏曲”,是所有中提琴学习者必修曲目。这部作品曲调流畅甘美﹐结构清晰明快;声部流畅又不失优雅的高贵气质。其中广板的旋律感人肺腑,甚至催人泪下。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3:04
42 William Boyce: Symphony No. 3 In C
威廉.布伊斯 - C大调第三交响曲 交响曲(Symphony)这个词,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意大利,过去通常会把一部大型歌剧或其它戏剧或声乐作品中的任何器乐曲(包括序曲和间奏曲)都叫做交响曲,其意大利语是Sinfonia。可以说意大利的序曲是交响曲的一个直接祖先,它通常都采用三乐章快慢快的形式。 英国虽然自18世纪至19世纪的200年间不是盛产音乐家的地方,但伦敦向来是音乐之都,是音乐家们向往的音乐圣地。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乐坛先是亨德尔占主导地位。亨德尔的作品有浓重的意大利血统,所以早期的“英国产”的交响曲都是意大利序曲式的,其风格具有典雅质朴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CPE巴赫在英国并不流行,反而是稍迟一点的他的弟弟JC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1732-1782)的优雅音乐(Galant音乐风格)在英国受宠的原因。英国本土音乐家在这个时期的交响曲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当首推博伊斯(William Boyce,1711-1779),他在1760年发表的这8首交响曲在英国音乐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早期的交响曲并不是海顿、莫扎特式的,其第一乐章多采用最简单的二段式、而不是奏鸣曲式,音乐强调的是温文尔雅的“统一性”,而不是如以后交响曲展现的对立性。8首交响曲除第六首只有两个乐章外,都是三个乐章。这些三乐章交响曲与CPE巴赫和斯塔米茨的都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领略又一条和海顿、莫扎特不同的早期交响曲的平行线。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6:14
43 Francesco Geminiani: Sonata in A for Violin and Basso continuo, Op. 1 No.1 (Arranged by Nathan Milst Georges Pludermacher 02:04
44 Jan Dismas Zelenka - Lamentatione I pro die mercuri sancto Il Gardellino 13:35
45 Johann Joseph Fux: Triopartita in d-Moll, K 326 - Sinfonia: Presto - Adagio Johann Joseph Fux 02:02
46 Dieterich Buxtehude: Passacaglia in D minor, BuxWV161
Dieterich Buxtehude: Passacaglia in D minor, BuxWV161 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 - D小调帕萨卡利亚舞曲 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德语:Dieterich Buxtehude,1637年-1707年5月9日),巴洛克时期德国-丹麦裔作曲家及风琴手。他的出生地备受争议,一般认为他出生于1637年的赫尔辛堡。他承认丹麦为他的祖国。 1668年,布克斯特胡德受聘为吕贝克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自此,他开始驰名全欧。 1637年,他创办了“晚间音乐崇拜”,每年圣诞节前五个星期日连续举行,场面盛大。又传说称,J.S.巴赫年轻时曾慕名从200英里外徒步前往聆听其演奏,足见布克斯特胡德当时名声之隆。 他的很多管风琴作品影响了后来巴赫的创作,而他的声乐作品(大多为宗教内容)也在音乐史上十分重要。 布克斯特胡德共创作了90首管风琴作品(编号136—225),这90首作品中,前奏曲、赋格和圣咏曲各占一半(圣咏曲共48首)。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C大调前奏曲、赋格和夏空舞曲》(B146)、《D小调帕萨卡利亚舞曲》(Buxwv137)、《升F小调前奏曲和赋格》(BuXwv161)、圣咏曲《我在天上之父》(Vater unser in Himmelreich,Buxwv219)、《美丽的晨星》(Wie Schon Leuchtet der Morgentern,Buxwv223)。 《D小调帕萨卡利亚舞曲》,4小节主题共反复18次,上声部展开变奏,共分为4部分,中间插入短小的插句,按D小调—F大调—A小调—D小调的次序予以转调。
Matthias Havinga 06:43
47 Jean-Féry Rebel: Tombeau de Monsieur Lully - 2. Vive / Marqué / Gay Musica Antiqua Köln 01:58
48 Henry Purcell: Dido and Aeneas, Z.626 (Edited Margaret Laurie & Thurston Dart), Act 3 - "But Death alas!".."When I am laid in earth"
“亨利•珀塞尔 -[ 狄朵与埃涅阿斯] 狄朵的悲歌 ——“当我躺卧在土中,但愿我所造诸恶,不致引你苦恼。记得我,但,请忘了我的命运。” Dido and Aeneas的故事情节取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以非洲迦太基传说的爱情故事为背景─迦太基女王狄多(Dido),和特洛伊王子阿尼亚斯(Aeneas)之间产生了一段异国恋情,但是阿尼亚斯身负重任,他必须率领经过希腊人浩劫之后存活下来的特洛伊人,前往意大利重新建立国家,于是阿尼亚斯不得不放下他和狄多女王之间的爱情,继续他的复国计划;由于先前狄多女王已经对阿尼亚斯投入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阿尼亚斯坚持离去之后,专情的狄多女王也只有选择殉情的方式,表达她的悲伤。 这首著名的咏叹调“狄朵的悲歌”,诉说了她被埃涅阿斯抛弃的哀怨之情,其中包含了下行的固定低音并不断重复,这也成了哀歌的特点。 When I Am Laid In Earth      When I am laid, am laid in earth,   May my wrongs create   No trouble, no trouble in thy breast;      When I am laid, am laid in earth,   May my wrongs create   No trouble, n trouble in thy breast;      Remember me, remember me   But ah! forget my fate      Remember me,   But ah! forget my fate      Remember me, remember me   But ah! forget my fate      Remember me,   But ah! forget my fate”
Thurston Dart 06:27
49 George Frideric Handel: Rinaldo, HWV 7a, Original 1711 version, HWV7a (ed. Prof. David R.B. Kimbell), Act 2 - Aria: Lascia ch'io pianga
Handel - [Rinaldo] Lascia Ch'io Pianga 亨德尔 - 歌剧 里纳尔多 残忍的命运总让我哭泣 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Rinaldo)]都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名作,生前在英伦就有50余场的上演纪录,其他地方和后世的话更是无记其数了…… 剧本是当时在伦敦相当走红的剧院经纪人阿龙·希尔(Aaron Hill)根据意大利著名文人塔索(T.Tasso, 1544-1595)的长诗[解放了的耶路撒冷](La Gerusalemme Liberata)中十字军英雄里纳尔多和大马士革的异教徒魔女阿尔米达(Armida)的故事整理出一个剧作的主题,而后有脚本作家杰克莫·罗西(G.Rossi)写下的。据说整个剧作就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而亨德尔则用用了更短的时间,在两周内就完成了整个歌剧的创作。当然和当时其他意大利作曲家一样,作品中非常多的移用了他人的许多作品的片断,加起来亨德尔的这部作品共引用了15曲的其他作品,其中包括了女主角阿尔米莱娜(Almirena)在第二幕的Lascia ch'io pianga(任我的泪水流淌)等著名咏叹调。尽管如此,这也是在英国出现的第一批较完整的意大利歌剧,当时正值伦敦社会盛行意大利歌剧的时代,亨德尔的这部歌剧获得如此的成功也是有其原因的。三十年后,亨德尔不得不放弃意大利歌剧的创作也正是当时整个伦敦因为市民们终于对费解的意大利语而疲惫的缘故。亨德尔作为一个具有相当机敏的商业头脑的作曲家,又非常灵活的转向到了使用英语的宗教的和非宗教的民俗声乐作品上,并且也取得了成功,这就说明了作为作曲家的才气而言亨德尔显然是属于最杰出的那一类的。 [里纳尔多]的剧情是,第一次十字军征战耶路撒冷时候的事情,十字军四大著名领袖之一的Godefroy de Bouillon(第一代十字军的耶路撒冷王)手下著名意大利骑士在围困耶路撒冷城所发生的故事。骑士里纳尔多与指挥官戈尔弗雷德(Goffredo)之女阿尔米莱纳相恋,戈尔弗雷德也答应在拿下城郭之后允诺他们的婚事。另一方,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守城指挥官阿尔冈特(Argante)迫于攻城压力的强大,阿尔冈特向十字军指挥官要求停战,并前往十字军的阵营交涉(第一幕第三场),这时候阿尔冈特唱了一首著名的咏叹调[Sibillar gli angui]亮相。事实上已经是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却用了相当凯旋巴洛克气氛的音乐作为背景,浑厚的男低音也是这个剧作中唯一底气强劲的角色,这一点来说巴洛克作品的趣味性相当浓厚的。戈尔弗雷德用了一首著名的咏叹调[No,no,che quest'alma]加以严词拒绝。阿尔冈特决定向自己的恋人,大马士革的妖女阿尔米达请求帮助。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妖女阿尔米达带着电闪雷鸣,以一曲女高音的咏叹调[furie terribili]出场了。阿尔冈特向妖女阿尔米达提出了帮助的要求,阿尔米达也畅快的答应了给与阿尔冈特帮助。他们两人都提到了要以此来保护亚细亚的河山,这就是女高音咏叹调[molto voglio](第一幕第五场)。说老实话作为东方人多少有一些为这两个反面角色而心动呢。 阿尔米莱娜上场的一段[Augelletti che cantate]也是一首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特别是序奏的那段鸟语和竖笛、乐队的曲子都是相当优美的。随后的一段里纳尔多、阿尔米莱娜的二重唱[Scherzano sul tuo volto]。 里纳尔多这个角色在亨德尔时代都是有阉人歌手(Castralto)来担任的,歌手的音域应该是两个八度的alto音域,后来阉人歌手消失后,一般都用“高男高音”(countertenor)替代。所以这是一个高男高音与女高音的爱情二重唱咏叹调,相当优美且著名。Rene Jacobs的这个演出中,用了次女高音(Mezzosoprano)来担任的,这样的话,这个著名的爱情咏叹调二重唱就成了女高音与次女高音的二重唱了。阿尔米达向阿尔米莱娜施妖法,并捕获了阿尔米莱娜。愤怒的里纳尔多因恋人被敌方捕获而愤怒激昂(第一幕第七场)。此时里纳尔多唱了一首思念恋人的咏叹调[cor ingrato],在低音弦乐器、拨弦古钢琴构成的通奏低音背景上显得相当动人。戈尔弗雷德的弟弟尤斯塔基奥(Eustazio)也是一位基督教的妖法师,表示愿意帮助戈尔弗雷德和里纳尔多找回阿尔米莱娜。 阿尔米莱娜被拘捕在阿尔冈特的城内,内心烦乱。此时阿尔冈特遇到了阿尔米莱娜,顿时升起了爱恋的心思,此时唱出一段男低音的咏叹调[basta che sol tu chieda](啊!美人呀,你绝非不幸)。这其中,阿尔米莱娜的一曲[Lascia ch'io pianga(任我的泪水流淌)]更是脍炙人口,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第二幕第四场)。 阿尔米达再一次施放妖法,将里纳尔多抓获了。在妖女面前,里纳尔多坚持要求要么将阿尔米莱娜还给他,要么将自己和身上的佩剑一起埋葬……。妖女被里纳尔多的勇敢所感动,用妖法将自己变身为阿尔米莱娜,对里纳尔多诱惑,不曾想里纳尔多没有就范。这时候阿尔米达有一段咏叹调[ah, crudel],表现内心里对里纳尔多的爱慕和对方没就范的恼怒等的复杂心情,也是一段戏剧性相当强烈、幅度大的唱段。 阿尔米达变身阿尔米莱娜的时候,却引来了阿尔冈特的误会,阿尔冈特见是阿尔米莱娜,便对其讨好、倾诉爱恋之情。这一下可惹恼了阿尔米达。阿尔冈特发觉是阿尔米达这才觉得不可收场了(第二幕第九场)。第二幕最后的一个咏叹调[Vo'far guerra]就是阿尔米达表示那种发觉被恋人利用、出卖的心情的曲子。曲子中有三段拨弦古钢琴即兴独奏的段落,这也正是当年亨德尔在剧作首演的时候所加上去的披露键盘乐器独奏者演技的几个段落。 恼怒的阿尔米达准备将阿尔米莱娜和里纳尔多全部杀死,首先准备对阿尔米莱娜下手的时候,里纳尔多要求先将自己杀了算了,阿尔米达不愿意,正准备下手的时候,基督徒的魔法师赶到将阿尔米达的宫殿吹毁了,解救了危命中的里纳尔多和阿尔米莱娜。同时捕获了阿尔冈特和阿尔米达。结果是城郭被“解放”,恋人们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的结局。不单如此,阿尔冈特和阿尔米达这样的异教徒也从新接受洗礼改换了宗教信仰并恢复了恋人关系,可谓“重新做人”了。 亨德尔的这部歌剧是其作品在现代演绎录音频度最高的一个了。亨德尔当年上演该剧的时候,一般性起码起用三位阉人歌手,分别充当剧中的里纳尔多、尤斯塔基奥和基督徒魔法师(Mago)。然而到了现代,大多数都有高男高音或具有次女高音音域的歌唱家来充当,当然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阉人歌手与高男高音或具有次女高音音域的歌手无论是在发声法和戏剧性上的差异都是非常大的,甚至是那种差距是无法弥补的。 …… Lascia ch'io pianga mia cruda sorte, 让我为自己悲惨的命运哭泣, E che sospiri la libertà! 而我渴望自由! E che sospiri, 我渴望, e che sospiri la libertà! 我渴望自由! Lascia ch'io pianga mia cruda sorte, 让我为我悲惨的命运哭泣, E che sospiri la libertà! 而我渴望自由! Il duolo infranga queste ritorte de miei martiri sol per pietà, 这场争斗模糊了我所遭逢的许多痛苦, de miei martiri sol per pietà. 我祈求我的痛苦能获得仁慈的解脱。 E che sospiri la libertà! 而我渴望自由!
Cecilia Bartoli 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