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3人收藏

共38首歌曲

标签
#Dorothy #古典 #浪漫主义后期音乐 #福莱 #理查·施特劳斯 #埃尔加 #格拉祖诺夫 #鲍罗丁 #穆索尔斯基 #马斯奈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贾科莫·普契尼
创建者
Dorothy
更新时间
2019年09月20日

歌单介绍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此精选集不单纯是音乐精选集,而是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将会在不同程度上更进一步了解和提高西方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 Pictureer先生和 Vincent 先生。他们对此精选集的完美的完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在精选集制作期间得到了 Pictureer先生在西方古典音乐知识方面的帮助,并参与了人物的定位、曲目定位以及其它西方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点。 Vincent 先生帮助解决了图片以及图片上的技术问题,参与撰写了精选集的序言、部分曲目注解和精选集封面设计等。使精选集顺利Perfect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谢谢!!!Thank you so much !!! (注:点击名字可进入他们的主页)

序言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的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方面,旧的王朝统治已基本崩溃,资产阶级已经在各国执掌政权;但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未能巩固,而且已逐渐开始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在这种情况下,浪漫主义开始在各个领域走向极端:越来越大的乐队编制,越来越长的篇幅,越来越复杂、精致的技术与技巧,许多音乐家开始对几个世纪以来西方音乐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发起了挑战。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活跃于德奥地区的“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它的开创者是在歌剧改革中使用半音和声的瓦格纳,代表人物则是崇拜他的德奥作曲家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因而出现了浪漫主义后期音乐,它的特点在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音乐深层的表现,不仅着力于刻画心灵深处的主观感情体验,还常以音乐抽象的方式表现某种哲学思想,企望在纷乱的世界中找寻精神庇护所。于是, 低沉的、超现实的、以及悲观绝望的情绪较多的在这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中表露出来。随着音乐家们更为复杂的表现意识的增强,也促使了音乐语言的变化。后期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虽然还有调性,但运用极为复杂,常呈现出飘浮不定的状态。传统的功能和声已经发展到了极限,音乐常被肢解成无数细小单位的调性片断。音乐的曲式结构日益松散和庞大,不谐和的偶合音、强烈地力度和速度夸张大量出现。为了表现日益复杂的感情和哲学观念,后期浪漫派的音乐常出现激烈的夸张、晦涩的陈述。音响的不谐和、刺激性、音色的新组合等,都被极力强调。作品的宏篇巨著,乐队编制的惊人庞大,也都为后期浪漫派作曲家所喜好。后期浪漫主义音乐中不少成份都成为二十世纪初新音乐的准备。

浪漫主义后期代表

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俄国作曲家,是一格鲁吉亚公爵的私生子。从小就对科学和音乐同时发生浓厚的兴趣。自幼显示出音乐才能,9岁尝试作曲。1850-1855年就读于外科医学院[2] ,他的专业是化学,1856年从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学上有重要发明,二十五岁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医学院教授。直至1869年(三十六岁)《第一交响曲》公演前,一直是业余音乐爱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学、音乐两大领域中获得成功,一方面由于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音乐老师和朋友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人。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俄语:Модест Петрович Мусоргский,1839年3月21日-1881年3月28日),俄罗斯作曲家。他以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歌曲和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著名。他与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居伊以及巴拉基列夫组成“强力集团”或称“五人团”,被认为是19世纪典型的俄罗斯本土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早逝,其身后留下很多未完成或未配器的作品,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或拉威尔等人补充完成。

朱尔·埃米尔·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French,在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省靠近圣艾蒂安的一个高级工程师家庭,小马斯奈的音乐天赋在童年就已显露,他随继母学习练琴,11岁时便被送进巴黎音乐学院。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从而得以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86年马斯奈回巴黎后,便致力于探索自己的道路:他写作歌剧和管弦乐组曲等,但多少能够显示他的个性的只是一些声乐作品--这些作品带有舒曼影响的明显印迹,同时也隐约可见作者自己的抒情宣叙性的声乐风格。马斯奈致力于戏剧音乐的创作,代表作有《巴赞的唐恺撒》、《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70和80年代,马斯奈达到了他的创作的最辉煌和最有成果的时期,写出了包括长期流行不衰的《曼侬》(1884年)和《维特》(1886年)在内的几十部歌剧。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

西方古典乐谱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Н.А.Римский-Корсаков),俄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俄国国民乐派的创始人之一。

7岁开始学音乐,12岁入圣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学习,1861年结识巴拉基列夫、斯塔索夫、穆索尔斯基等人,成为“强力集团”的成员。1862年从海军学校毕业后,随舰航海3年,途经南、北美洲和欧洲许多国家,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1865年返回彼得堡,在巴拉基列夫指导下完成了《第一交响曲》,上演后获得好评。1871年应聘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作曲与管弦乐法。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提高丰富自己,写出了有深远影响的音乐理论书籍,他还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配器法》以及传记《我的音乐生活》等。1905年团投入政治斗争,被音乐学院解职,后因社会强烈不满,又被恢复教授职务。1908年6月21日因心脏病在彼得堡附近的柳本斯克去世。

虽然他出身于贵族的家庭,但血缘中却含有强烈的农人成份。他的祖母是农民,也许是这个原因,使他继承了喜爱民间音乐的遗传,农夫们所唱的民谣及斯拉夫的民间故事对里姆斯基-科沙柯夫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歌剧共有十五部,包括音乐剧、史诗歌剧、神话歌剧、抒情喜歌剧和神怪歌舞剧等体裁。

加布里埃尔 福莱(Gabriel Urbain Fauré,1845年5月12日-1924年11月4日),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钢琴家以及音乐教育家。佛瑞前承圣桑,后继者则有拉威尔与德彪西;早期与圣桑一同为法国国民乐派奠基,后期在巴黎音乐学院任内力行改革,提拔后进,对于法国近代音乐发展起了轴承的作用。佛瑞的音乐作品以声乐与室内乐闻名,在和声与旋律的语法上也影响了他的后辈。

福莱作品的特点拥有许多线条优美的弦律,在每一颗音符的音色上,都集中在寻找最为纯净的声音;而他所创作出来的甜美歌曲也为代代世人所青睐。他的和弦及器乐法相对于古典乐曲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革,然而他所拥有的和弦协调性及高超的和声技巧,使他的大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以至于艺术歌曲等等,乐曲内所蕴含的独创性动机,情感表达的内涵之丰富,大大展现了高卢人内心世界的最高之作,倍受世人、后继及当代作曲家的高度赞赏。

爱德华 埃尔加(Edward Elgar 1857-1934),英国浪漫派作曲家,自幼随父亲学钢琴与小提琴,异常勤奋,主要靠自学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见长。1885年承父业任伍斯特教堂风琴手。他的音乐真实自然,富于创新精神,对英国音乐的发展很有促进。其妻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对他帮助极大,其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着名的有:大合唱杰龙修斯之梦、B小调小提琴协奏、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合唱曲黑色骑士、奥拉夫国王、Salut d'Amour (爱的赞礼)等,他的艺术毫不偏狭,思维极为宽广,曾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风格庄严而淳朴,英国人民把他看作是英国的贝多芬。他一生忠心耿耿地为提高英国的音乐水平而努力,1904年曾封为爵士并获功绩勋章。此外,还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坎脱勃莱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1924年被聘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

贾科莫·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1858年12月22日生于卢卡,1924年11月29 日卒于布鲁塞尔。父亲米凯莱从事作曲、演奏、教学活动,在普契尼6岁时就去世了。普契尼童年时并没有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或兴趣,由于亲人的希望和母亲的鼓励,进入卢卡音乐学院,从作曲家C.安杰洛尼学习后,才逐渐显露出音乐才华。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1名,19岁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他生活贫困,当邻近城市上演G.威尔迪的《阿依达》时,他徒步往返去听歌剧。这部歌剧使他十分震动,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

古斯塔夫·马勒(德语: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是奥地利浪漫主义后期作曲家,也是当时领先的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犹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挥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广而得到复兴,其音乐价值方为人所周知。到如今,马勒的音乐位列是演出和录音最频繁的作品。

理查德·格奥尔格·施特劳斯 (德语: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是德国浪漫主义后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格拉祖诺夫(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AlexanderKonstantinovichGlazunov1865-1936)是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6岁时创作的《第一交响曲》,由李斯特倡仪,被列入魏玛音乐节演出节目。24岁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举行的音乐会上,他亲自指挥演奏他的《第二交响曲》和交响诗《斯捷潘·拉辛》,从而确立了“新俄罗斯乐派”的真正胜利,也巩固了格拉祖诺夫在国外作为当代一名大作曲家的荣誉。他在音乐教学方面也成绩卓著,1899年任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1905年后任该院院长。1907年,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06年始任彼德堡音乐学院院长直至1928年止。1922年苏联授予他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格拉祖诺夫是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杰出代表者之一,他的创作以光辉灿烂、富于魅力和娴熟的技巧见长,代表作:《第五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斯捷潘·拉辛》。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生于俄罗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钟等。其中《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其艰深的难度,成为钢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难”。

手摇风琴,大键琴,低音古提琴,琵琶,小提琴和巴洛克吉他

视频欣赏

福莱《帕凡舞曲》 作曲家亲自演奏

巴伦博伊姆 - 马勒第五交响曲 第四乐章

马斯奈:沉思,小提琴独奏:文格洛夫((2011年特拉维夫大学版)

Manon Lescaut, Act 1: Donna non vidi mai《曼侬·莱斯科》:从未见过美女

卡拉扬指挥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变形》

Richard Strauss: Metamorphosen for 23 solo Strings, AV 142

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死与净化》(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1887年的《死与净化》是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杰出之作,与曲作者其它交响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不完全是故事性的,也不完全是图解式的,尽管它有详细的说明文字,但是完全可以当作一首无标题音乐来听。它明显受瓦格纳的《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启示而创作,表现一个经历病痛折磨的人在弥留之际回顾往昔的奋斗历程,“当命定的时刻到来时,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奔赴永恒的太空,去实现在世间未尽的壮丽理想”。   乐曲可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一间陋室里烛光闪烁,一个病人躺在卧榻上。由于同死神搏斗而精疲力竭,他陷入了沉睡。屋内死一般静寂,只听见时钟嘀嗒,仿佛死亡的预兆。一丝微笑浮现在他苍白的脸上:是否当他在生命的边缘上徘徊时梦见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第二段:“但死神打断了他的睡梦,粗暴地摇撼它的俘虏;他重新展开搏斗。生的欲望,死的威胁!这是多么可怕的较量!”——在这一段的高潮处出现了“净化”的主题。   第三段:“他因拚搏而力竭,难以入眠,陷于谵妄,人生的经历一幕一幕浮现眼前。……在死亡的痛楚中,他还在不停地找寻目标,但一切都是枉然,丧钟粉碎了他尘世的躯壳,永恒的黑暗合上了他的双眼。”   第四段:“在无际的苍穹中,传来了一声威力无比的回响,给他带来了他所渴望并探求而不得的理想:拯救与净化。”——“净化”的主题经过变形,以炫目的光辉越升越高,直抵全曲的最高潮。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Faure: Pavane
福莱(Gabriel Fauré)的这首《帕凡舞曲》,在16世纪初欧洲的宫廷舞蹈音乐。源于西班牙(一说意大利)。因其舞步庄重,如孔雀状,故又名为“孔雀舞”。缓慢、庄重、二拍子。曾被早期组曲所采用,后逐渐为阿勒芒得等所取代。近代作曲家亦采用此舞曲进行创作,除了福莱的《帕凡》》外,还有拉威尔的《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沃恩·威廉斯的《约伯》(job)中的帕凡舞曲”
Various Artists 06:03
02 Gabriel Fauré: Requiem, Op. 48 (1893 version) - I. Introït et Kyrie
福莱(Gabriel Fauré)这首作品48(1893版的安魂曲,) 是古典四大安魂曲之一,是福莱的代表作。 Gabriel Fauré创作的篇幅最宏大的作品,是为他父亲逝世而作的《安魂曲》(1887~1888),在这首《安魂曲》完成那一年,她的母亲也不幸去世,这就成了告慰他双亲亡灵之作,在至今所有的《安魂曲》中最亲切感人。
Stephen Varcoe 05:56
03 Gabriel Fauré: Trois Romances sans paroles Op. 17 (c1863) - No. 3, Andante moderato
这是福莱(Gabriel Fauré)钢琴作品全集中深受乐迷喜欢的一首钢琴曲,乐曲朴素、含蓄、深情的表白,像超脱了所有困扰,似乎藏有耐人寻味的朦胧暗示,这就是Gabriel Fauré音乐的神秘主义魅力。
Kathryn Stott 01:56
04 Gabriel Fauré: Songs (2) for voice & piano, Op. 1 - No. 1. Le Papillon et la fleur
福莱(Gabriel Fauré)的这首有荷兰女高音-Elly Ameling与法国男中音- Gérard Souzay演唱及美籍钢琴家-Dalton Baldwin演奏是Gabriel Fauré的专辑【Fauré: Mélodies/Lieder】中的 歌曲(2)语音与钢琴奏鸣曲,作品1 - 1号的蝴蝶和花。是这专辑中及受歌迷喜欢的一首歌剧。
Elly Ameling 02:05
05 Gabriel Fauré: Morceau de concours
福莱专辑[小提琴与钢琴全集]中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福莱的室内乐有:钢琴四重奏两首(1879,1886),钢琴五重奏两首(1906,1921),钢琴三重奏(1923),弦乐四重奏(1924),小提琴奏鸣曲两首(1876,1917),大提琴奏鸣曲两首(1918,1922) 
Pierre Amoyal 01:37
06 IV. Adagietto (Sehr langsam)
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 Adagietto 。 第四乐章是为弦乐和竖琴而作的稍慢板,这段喜闻乐见的音乐是马勒最著名的篇章,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台和那些唱片公司出版社的精选合辑门市部中听到它。通常人们都是通过聆听这个乐章知道了古斯塔夫•马勒这样一位作曲家的。 1971年电影大师卢契诺•维斯康提动用该乐章作为电影《魂断威尼斯》中的配乐,此举进一步增加了它的流行程度。毫无疑问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音乐,所受到的赞誉也是实至名归。但是这些盛赞已经影响到对它的诠释了,很多人都感到大多数指挥家倾向于用更慢的速度来演绎它,其实这并不是作曲家的本意。事实上有强烈的迹象暗示出马勒的意思是大约花上七到八分钟来演奏这个乐章,虽然指挥家会不由自主的用上十二、十三甚至是十四多分钟。而且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作曲家的意图好像是要我们抛开乐曲中精致巧妙、颇具魅力的部分,为更宏伟的音乐构思作出让步。
Gustav Mahler 09:51
07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1st Movement- Allegro maestoso. Mit durchaus ernstem und feierlichem Ausdruck
古斯塔夫.马勒的C小调【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 马勒的《第二交响曲》,C小调,作于1894年,因为本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而命名为《复活交响曲》。这部作 品,1895年3月 4日由理查•斯特劳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了前3乐章,1895年12月3日由马勒自己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全曲。全曲包括5个乐章。首乐章是葬礼进行曲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C小调,4/4拍子(葬礼进行曲,约23分钟)、结构上有如是扩大了的奏鸣曲式,在强奏的弦乐颤音上,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粗犷有力的片断,不久出现以C小调为中心的第一主题,由双簧管 和英国号主奏,随后又由另两三个相异的主题,构成第一主题群,阴暗的音色带有不祥的气氛。在由第一小提琴主奏的第二主题中,也相继出现几段不同的主题,随 后英国管的新主题,给人印象也很深。这两个主题结构复杂,所以演出现场很庞大。
Gustav Mahler 07:01
08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 1. Andante comodo -
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 在第一乐章的草稿旁边,马勒用文字标下了“逝去的青春年华”与“离散的爱”这样的词句。他的门生布鲁诺•瓦尔特认为,第一乐章是“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遐想”,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所说的“遐想”,正是马勒关于青春与破碎的爱的一份冥思--马勒从死亡呛人的气味中嗅见了那些从天际高高飞来的花粉。马勒对自己的“放任”与“沉溺”也正在于此,即使“死亡”、“夜”以巨大延伸的力量逼近,几乎要掐分算秒,把尖利的指尖搭在马勒身上--他还是作为林中的少年,在充满春雾的夜泽旁,说着与他的遭遇无关的轻歌曼语--更重要的是,在马勒的幻觉中,大约瞥见了夭折的女儿的影子,这个影子在问起往事,并以亲情的方式与马勒深爱的一位幻美女郎的影子迭合为一,这是消亡的声音擦响在耳边的时刻,恰像俄尔浦斯不听神的戒令,只任那个回首所见的影子蜷曲、消失,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空洞。悠闲的行板,D大调,扩大的奏鸣曲式。圆号、竖琴、低音弦乐构成短小序奏后,第二小提琴呈示断断续续的第一主题,木管变形承接后,变成灰暗的D小调。第一主题,双簧管承接,变成坚毅的快板。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09:10
09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 I. Bedächtig. Nicht eilen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G大调,作于1899-1900年,1901年11月25日在慕尼黑由马勒指挥首演。这是古斯塔夫.马勒的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G大调,奏鸣曲式,指示为“缓慢地”。有一段以铃声与长笛构成短短的B小调序奏。转为G大调后,呈示带感伤味的第一主题,大提琴再以D大调呈示第二主题,其它乐器反复。小提琴接下这一主题后,突然减慢速度,双黄管轻快地奏出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为B小调,与序奏一样以铃声与长笛始,小提琴以呈示部相同的调性奏第一主题,更富对位发展,呈示部各种材料多彩地发展后,以圆号与双簧管出现第一主题变形而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小提琴奏第二主题,第二主题辉煌后,出现呈现部小结尾与第一主题,最后华丽地结束。
BBC Symphony Orchestra 17:52
10 Richard Strauss: Don Juan, Op.20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唐璜】:作品20号,《唐璜》成为施特劳斯创作的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交响诗,除了音乐语言的成熟、洗练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施特劳斯的第一部“自传性”作品,这倒不是意味着这位二十四岁的作曲家有同唐璜类似的经历,而是他将自己的爱情体验、将自己对昔日恋人多拉·韦汉的眷恋与怀念倾注于笔端,写出了真挚动人的音乐。 《唐璜》的开头堪称交响音乐文献中最新颖动人的,它也是最难演奏的段落。理查德·施特劳斯曾以一种老于世故的口吻对一位同行传授他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在作品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做到了这一点,后面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唐璜》正是作曲家这一经验之谈的最佳例证。开头的这段由一系列短小动机组成的音乐迅疾而热烈,小提琴上旋风般的动机片段与光彩闪烁的小号音型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乐队音色,用英国音乐学家迈克尔·肯尼迪的话说,这种音色散发着享乐主义的迷人气息。这段音乐是唐璜个性中的躁动、热情与渴望的生动写照,它仿佛是一个简短的引子,以寥寥数笔为主人公的登场作了铺垫。真正的第一主题迅速呈现,由乐队以饱满的配器强奏出的旋律迅速向上攀升着,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自信、傲慢、充满生命力和征服欲的形象——这就是唐璜首次登场留给我们的印象。当主题由铜管乐器重复时,更增加了英雄般的昂扬气势。小提琴与木管乐器间出现了一段短暂的温柔对话,向我们讲述唐璜的第一次爱情经历。不过从旋律中透出的那种变幻莫测和任性中我们感到,这不过是一次逢场作戏式的风流韵事。乐曲开头的音乐再度出现,表现唐璜在旺盛的生命力和征服欲驱使下不断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这一段结束的深沉旋律显示着唐璜对于理想女性美的渴望,在一段代表理想女性美的、极其妩媚动人的小提琴独奏之后,这个宽广的旋律逐渐发展为壮丽的乐队全奏,成为这首作品的第一个高潮,这是唐璜第一次强烈体现到爱情的陶醉和灵魂的直入云霄般的狂喜。乐曲开头的音乐再度响起,唐璜又开始了新的冒险。低音弦乐器上起伏不定的动机引出了双簧管宽广、宁静的旋律,它的舒缓线条和丰富表情中洋溢着令人心醉的美。这是唐璜的情歌,也是施特劳斯对自己心中理想女性(或许是多拉)的永恒纪念。在双簧管的深情歌唱之后,圆号接过了这段旋律,赋予它浓郁的诗意和伤感色彩,之后这个美妙的旋律再次由双簧管优雅、高贵地唱出。
Richard Strauss 15:36
11 Richard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Op.30 - Prelude (Sonnenaufgang)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品:30 - 前奏曲(Sonnenaufgang)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创作于1896年,是他最为著名的交响诗之一,首演于德国的法兰克福。这部作品是作曲家根据尼采的同名哲学名著自由创作而成的,它描写了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全曲共分九段,第一段“日出”的标题是理查德.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这段仅有短短1分30秒左右的音乐,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由于这段音乐具有的宏伟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常常被喜爱音响的人们作为音响器材试机的音乐片段。
Herbert von Karajan 01:50
12 Richard Strauss: Metamorphosen for 23 solo Strings, AV 142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变形记 。 这部交响诗创作于1945年,在法西斯即将倒台之际,有人认为是为希特勒作的一首挽歌。艺术家的人生是复杂的,何况在战乱年代。但是,同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是,音乐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超越其他艺术。其他的艺术,无论绘画还是雕塑,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或受到风雨的侵袭而变得斑斑驳驳模糊不清,只有音乐,即使古老的乐曲,只要抖落覆盖在乐谱上的岁月和历史的尘埃,它仍然会像千年的古莲的种子一样,立刻开出鲜艳的莲花。好的音乐就有这样的魅力,这部交响诗也许会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感受,时间是否会将历史的污垢洗涤干净,还它本来的生命与活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6:19
13 Richard Strauss: Der Rosenkavalier, Op.59, Act 1 - Introduction
理查德·施特劳斯【玫瑰骑士】作品:59,法1 - 引言。《玫瑰骑士》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于1909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而歌剧的文学脚本则是由奥地利作家、诗人霍夫曼施塔尔特意为此创作。这部歌剧在1911年1月26日首演于德累斯顿宫廷剧院,上演之后评论迅速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评论称,此部歌剧让理查·施特劳斯告别了恶作剧似的曲风;而另一观点则称,“只靠优美的旋律吸引观众”。无论怎样,这部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作品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当时上流阶层口耳相传的作品,因为理查德·施特劳斯找到了当时人们欣赏歌剧的口味。这是理查德·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
Wiener Philharmoniker 02:51
14 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 I. Moderato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C小调,作品十八:I. Moderato: 《C小调 第二钢琴协奏曲》被誉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Zoltán Kocsis 09:38
15 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拉赫玛尼诺夫的主题狂想曲帕格尼尼 作品:43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其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收录为背景音乐。
Zoltán Kocsis 22:33
16 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30 - I. Allegro ma non tanto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D小调,作品:30: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d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尽管整个协奏曲的钢琴演奏部分难度令人生畏,但整曲的开端却异常的平和安详。弦乐与低音管轻柔的前奏让人联想到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在这天鹅绒般的前奏铺垫下,钢琴以八度音程表现出俄罗斯民歌般质朴轻快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深远绵长,在狭窄与蜿蜒之中渐渐扩大,荡漾着俄罗斯最为淳朴的风格。随后重心移到乐队,钢琴做装饰,纷繁复杂的音型,若颗粒般闪烁。短暂平息后,单簧管和圆号出现新的动机,浑厚中展现出一种安然和高亢,在和钢琴旋律的交织之中形成第二主题的素材要素。而后钢琴插入一段平静而有所起伏的抒情性乐段和富有流动性的安逸和和煦巧妙组合,和乐队依稀成一种含蓄,释然,这种不做作的起伏后,第一主题再出现于乐队,较第一次更深沉也更暗涩。1909年此曲首演时,拉氏本人演奏的是Toccata版本的华彩。这两种华彩段虽然风格和长度迥然,但最后都回归为夹杂悲观情绪的和声,恢恢浩浩地消逝在孤寂的琶音之中。回忆般婉美,缓和中进入乐队奏的第一主题,最后后的终结部在钢琴和乐队变奏中,生动的结束。
Zoltán Kocsis 14:01
17 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v: Symphony No.2 in E minor, Op.27 - . Adagio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E小调,作品:27 第一乐章,缓板转中庸的快板: 这一乐章总体色彩暗淡、压抑。引子由弦乐低音部奏出,和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的引子有异曲同工之效。小提琴声部的主题音调确定了整部作品的主题动机,这个主题受俄罗斯东正教圣歌影响。长大的引子如同俄罗斯冬日的气候,阴冷凄厉。弦乐悠长的旋律是个人情感压抑、伤感失意的表达。绵绵密密的发展就象浓雾一样笼上心头。引子在英国管孤独又怅然若失的独奏中结束。乐章的第一主题在管乐的节奏音型背景上由弦乐组以歌唱的性质深情委婉的引出。这时就象太阳驱散浓雾一样,心情开始明朗。单簧管独奏引出的乐章第二主题优雅平和,但优美热情中也带着丝丝淡淡的忧伤和悲哀。在这个乐章中并没有象贝多芬的奏鸣曲式里那种正邪斗争的冲突,小提琴独奏唱出的期望很快被混乱紧张的躁动所盖过。不安和紧张的加强让悲剧性更明显。音乐一度在大管不祥的低音部沉溺。但是铜管在弦乐群里还是挣扎着要走出阴影。在一段从弱到强的发展后,乐队以全奏让精神变得刚强自信。在第一个高潮之后抒情的第二主题以更宽广的姿态表现出来,这时候比起前一次少了哀伤的情绪。在乐章结束之前阴沉的引子主题再次出现,让人又想起开头的压抑,不过铜管遥远的召唤让人觉得这时候已经自信了许多。
Philadelphia Orchestra 13:42
18 Edward Elgar: Symphony No. 1 in A-flat, Op. 55 - I. Andante: nobilmente e semplice - Allegro
爱德华·埃尔加:交响曲第1号A大调,作品55 - I.行板与高贵简单 - 快板 皇帝进行曲就是爱德华.埃尔加 第一交响曲 OP.55,作于1907—1908年,1908年12月3日由汉斯·李希特指挥哈莱乐团首演,共4个乐章。1.崇高而朴实的行板(序奏)转快板。序奏为进行曲风格的主题,A大调;快板部分为D小调,以不断律动的热情的主要主题开始,小提琴奏抒情旋律后,小提琴与木管奏优美的第二主题。发展部第二主题与其附属旋律群以痛切的表情呈现,再现部突出序奏的主题,构成暴风雨般的热烈。2.很快的快板,相等于谐谑乐章,升F小调,最初部分急促进行的前半乐段与阔步发展的后半乐段互为对照,中段含有柔和优美与乡愁交杂的那种美。据说演奏中段时,埃尔加曾要求乐队“要像走到河边,表现耳朵里所听到的声音。”因此有人将此旋律解释为埃尔加故乡塞文河边风吹芦苇的声音。3.慢板,主要主题虽与第二乐章开头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的主题以相同音符构成,但表情迥异。第二主题是小提琴演奏的抒情旋律,有单簧管,竖琴、独奏小提琴缠绕其间,烘托出明亮的色彩,其中凸现出充满感情的崇高主题。汉斯·李希特曾称赞这个乐章足以与贝多芬的慢乐章比美。4.慢板转快板,慢板为序奏,弦乐以嘈杂不安的姿态,木管幽暗的音色酝酿出神秘感。快板主部第一、二两个主题交叉后,第一乐章前序奏的主题动机以进行曲形态再现,在3个主题的缠绕下,第一乐章前序奏那个主题变成壮丽,最后以埃尔加说法“对未来无限希望”而结束。本曲为1.崇高而朴实的行板(序奏)转快板。序奏为进行曲风格的主题,A大调。
Edward Elgar 17:26
19 Edward Elgar: Salut d'amour, Op. 12
《爱的礼赞》作品12,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于1888年创作的乐曲,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乐曲采用三段体,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由E大调(有移调版本,大提琴版用D大调)、2/4拍的切分音展开有名的A段。小提琴在高音区应奏出恰似情人缠绵的深情旋律。乐曲的B段转入G大调,在柔和的曲调中加入一丝幽婉的相思情调。经过带有泛音色彩的过门,主题再现。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全曲在A段主题的变奏形式下缓缓减弱而终了。 这首乐曲是爱德华·埃尔加献给爱人爱丽丝的订婚曲。埃尔加于1888年7月在旅途中完成了曲谱,当时他已经与卡洛琳·爱丽丝·罗伯茨订婚。他于9月22日从克雷文的友人那里回到位于伦敦的家后,将这首曲作为订婚礼展现给爱丽丝。而爱丽丝以自己几年前写的叫做《拂晓的风》(The Wind at Dawn)的诗作为回应,埃尔加很快为之谱了曲。由于爱丽丝精通德语,他将曲子命名为“Liebesgruss”(Love's Greeting),题词为法文“à Carice”。“Carice”是他未婚妻名字的缩写,也是他们两年后出生的女儿的名字。 《爱的礼赞》是埃尔加所有作品中改编版本最多的一个。其旋律也常出现于流行音乐...
John Williams 02:54
20 Elgar -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 I. Adagio - Moderato
这部协奏曲其实与埃尔加两首交响曲一样,均属后期浪漫时代的雄伟巨作,堪称埃尔加晚年最佳的作品,曲中可以听见一名作曲家晚年的人生孤寂与感叹。这部协奏曲实际上足可与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列为同类作品中最伟大的作品。现在它已经在大提琴曲目中占据了牢不可破的地位,成为埃尔加具有代表性的标志。 杰奎琳·杜普雷版《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堪称埃尔加最完美演绎版本。天才大提琴家杜普雷逝世三个月后,在专场纪念音乐会上,祖宾·梅塔指挥到一半就泪如雨下,无法继续。为纪念杜普蕾,祖宾·梅塔宣布他以后不再指挥埃尔加:“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己的宿命之歌。“
Jacqueline du Pré 07:58
21 Edward Elgar: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Op. 36 "Enigma" - Theme (Andante)
爱德华·埃尔加:变奏曲 OP:36“谜”是他的代表作品。 爱德华·埃尔加《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是为了练习变奏曲而写作,在创作过程中,埃尔加收获丰硕,不只使自己晋升为成熟的作曲家,名声也随之而来。汉斯·李希特于1899年6月19日在伦敦指挥《谜语变奏曲》的首演,为当时这首全新的作品做了完美的历史见证。
Adrian Boult 01:22
22 Alexander Glazunov: he Seasons, Op.67 - 3. Summer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的《四季》 作品.67 夏: 这是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的乐队作品的组曲。1900年上演,1924年修订。优雅精致、情趣盎然的独幕舞剧《四季》(作品67号)完成于1899年,1900年于彼得堡首演。包含冬、春、夏、秋四个场景,共16首乐曲。伟大的俄罗斯芭蕾艺术家安娜·巴甫洛娃(1881~1931)当年仅19岁,在其中表演了她塑造的第一个角色而崭露头角。
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11:12
23 Alexander Glazunov: Chant du Ménestrel op.71
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吟游诗人宋 作品.71 此首乐曲是有俄罗斯杰出的大提琴家、指挥家罗斯托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年3月27日-2007年4月27日) 演奏。
Mstislav Rostropovich 04:12
24 Alexander Glazunov: Raymonda, ballet, Op. 57 - Entr'acte, Arranged by Konstantin Rodionov
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雷蒙达,芭蕾,作品57 - 插片段,由康斯坦丁·罗季奥诺夫安排。 1896~1897年,他和彼季帕通力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舞剧音乐《雷蒙达》(作品57号)。1898年1月7日,《雷蒙达》在彼得堡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两位艺术家都不重视舞剧的情节,而更醉心于舞步和音乐。这部舞剧音乐美轮美奂、丰富多彩,继承了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交响化的风格,成为俄罗斯芭蕾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舞剧《雷蒙达》和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杰作,将使他的名字永载音乐史册,千古流芳。
David Oistrakh 04:06
25 Alexander Glazunov (1865-1936) - Méditation, Op. 32
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1865-1936) - 沉思曲,作品32 则:D大調小提琴与乐队 "沉思曲",作品32 ,另有小提琴与钢琴版本,作品32A。 现此曲有本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亚莎·海菲兹(JaschaHeifetz1901-1987)演奏。
Jascha Heifetz 03:40
26 Alexander Borodin: Symphony No. 2 in B minor - III. Andante
鲍罗丁:B小调第二号交响曲,第三乐章:行板 第二号交响曲是鲍罗丁经典之作,有马蒂农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第二交响曲》(勇士)作于1870年,全曲分四个乐章:一、庄严的快板;二、谐谑曲;三、行板;四、生气勃勃的快板。这部作品充满粗犷、勇武的气质,令人联想起俄罗斯古代勇士在荒原上的经历。马蒂农的这个版本演奏很有气势,俄罗斯民族风格性较强。这张唱片,基本收齐了鲍罗丁的所有有价值的作品,包括《在中亚细亚草原》和《伊戈尔王子》序曲等,非常值得收藏。
Wiener Philharmoniker 08:24
27 Alexander Porfir'yevich Borodin: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 - I. Allegro moderato
鲍罗丁的弦乐四重奏D大调第2号 - 一,中庸的快板 鲍罗丁的弦乐四重奏包括A大调第一号弦乐四重奏,D大调第二号弦乐四重奏。鲍罗丁写过两部弦乐四重奏,这两部作品都充满了俄罗斯民族风格,以旋律柔美而取胜。其中,第二部(D大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慢板,后曾被改编成管弦乐单独演出,并且命名为《夜曲》。这部作品是献给作者的夫人的,曲调柔婉抒情,朴实亲切。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Borodin Quartet 07:56
28 Nicolai Rimsky-Korsakov: The Tale Of Tsar Saltan -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Transcribed S. Rachmaninoff (1873-1943))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萨尔丹王的故事 - 野蜂飞舞: 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原名《Полет шмеля》,又名《大黄蜂的飞行》)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的名曲之一。尼古拉于1899年到1900年间,基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作改编为同名歌剧《 萨尔丹王的故事》。其中第3幕第1场为描述王子变化为大黄蜂攻击2个反派角色的情形,此时的配乐即为此曲。由于此曲的旋律极快,后人常选用此曲作为展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
Ivan Davis 01:22
29 Nikolai Rimsky-Korsakov: Le Coq d'Or (The Golden Cockerel; Zolotoy petushok) , opera in 3 acts with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金鸡》序幕、第三幕与尾幕1: 这部歌剧的剧本是由贝尔斯基根据普希金的民间故事诗《金鸡的故事》写成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谱曲。又被叫做《金鸡》。1909年10月7日在莫斯科齐美剧院首次公演。1918年3月6日在美国大都会剧院初次演出。在此之前,作曲家把序幕与第三幕婚礼进行曲部分组合的管弦乐曲,在1908年2月16曰的巴黎俄国音乐会上,由布吕孟费特指挥首演。后来包括这部分由四曲构成的组曲,由他的学生斯登堡照作曲家的意思整理完成。
Sir Thomas Beecham 09:58
30 Nikolai Rimsky-Korsakov: Le Coq d'Or (The Golden Cockerel; Zolotoy petushok) , opera in 3 acts with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金鸡》序幕、第三幕与尾幕3 这部歌剧在音乐方面,正如这时代他的作风那样,明显地受到瓦格纳的影响,此剧中使用了引导动机、废除编号、情景描写由管弦乐去进行等乐剧手法。但是正如他本人所叙述的,瓦格纳主义自始至终只是次要的。此部歌剧的声乐部分是根据俄国民谣做成的、亲和力强,特别是作曲家为剧中人物的性格所安排的音乐,手法各自不同,并且区分鲜明,这是必须一提的。
Sir Thomas Beecham 06:57
31 马斯涅:沉思
马斯涅的朱尔斯·埃米尔的《沉思》, 原曲为马斯奈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常被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马斯奈的代表作品。
盛中国 05:01
32 Suite No.3, 'Scènes dramatiques' : I Prélude et divertissement - La Tempête - Ariel et les Esprits
马斯奈的专辑:《马斯奈:场景,最后的睡眠圣母与堂吉诃德》中第三幕 戏剧性的场面:1. 前奏曲与娱乐 - 暴风雨 - 林依晨和烈酒
John Eliot Gardiner 06:16
33 Suite No.3, 'Scènes dramatiques' : III Scène finale - Macbeth - Les sorcières - Les fanfares du couronnement
马斯奈的专辑:《马斯奈:场景,最后的睡眠圣母与堂吉诃德》中第三幕 戏剧性的场面“:3.最后场景 - 麦克白 - 巫婆 - 该乐队加冕
John Eliot Gardiner 08:31
34 Edvard Grieg: Peer Gynt Suite No.1, Op.46 - I. Morning Mood
这首是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晨曲,来自格里格为他的诗人朋友易卜生创作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皮尔·金特》。《晨曲》作为其中的第一乐章,像是一缕宁静的阳光穿透心灵,极富表现力。朝阳、晨光、薄雾、河流配合着柔和的旋律,在弦乐上跳动,在管乐间流淌,展示着婉转的黎明,表现着挪威诗人纯净的心。 音乐一开始,长笛轻柔地吹出静谧、安详的音乐主题,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旋律和平稳的6/8拍节奏,使其又具有清新的牧歌风味。这一象征晨曦的音乐主题令人进入恬静温馨的田园诗般的意境。双簧管接着长笛将主题延续下去,随后,又是长笛重复主题,但在移高小三度的调上进行。突出弦乐音响的整个乐队的加入,暗示从沉睡中苏醒的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逐渐地,音乐在宁静的气氛中消失。
Wiener Philharmoniker 04:07
35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III. Allegro moderato molto e marcato - Quasi prest
此曲是格里格婚后的次年,也就是1868年的夏季,携带爱妻及儿子前往丹麦的哥本哈根旅居时所作。可以清晰的从中听到朝气和青春的幸福。此曲民族风情浓厚,北欧迷人的景致展现无遗。
Radu Lupu 10:35
36 Edvard Grieg: Norwegian Folk Songs Op. 17 - Dance From Jolster
爱德华.格里格:挪威民歌作品:17 - 舞曲:Joelster 1869年,格里格看到作曲家路德维希.林德曼(Ludvig Mathias Lindeman,1812--1887)编著的经典巨著《古今挪威山歌旋律》(1853),次年他从林德曼作品的第二卷中选择了25首作品的旋律,改编创作了作品.17,题献给他的挚友与导师、小提琴家乌列.布尔(Ole Bomemann Bull,1810---1880) 格里格选择的这一批民间小曲都是具有旋律动听、形象生动各短小精炼的特点。他在这些作品中借鉴了民间音乐的变奏形式,即歌曲旋律陈述一次,舞曲曲调反复三、四次。 此曲就是这里面的一首舞曲:Joelster
Edvard Grieg 01:51
37 Edvard Grieg: Peer Gynt Suite No.1, Op.46 - 4. 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这首是爱德华·格里格的《在山魔王的宫殿》,同样来自音乐组曲《皮尔·金特》。其中开场美妙的拨弦演奏让人印象深刻,高潮部分合奏气势磅礴。很多人熟悉它的旋律可能与年少时的一部《刺猬索尼克》的动画片有关,动画片的主题曲很巧妙的运用了《山魔王的宫殿》的经典旋律,给人一种神秘又新奇刺激的感觉。由于曲调有一定的喜剧效果,前奏也常被影视剧配乐用作表达轻松幽默的感觉。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2:14
38 Giacomo Puccini: La boheme, opera: Act 1. Si. Mi chiamano Mimi
贾科莫·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歌剧:第一幕 我的名字叫咪咪: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叙述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于1896年2月 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皇家剧院首次公演。【我的名字叫咪咪】是这歌剧第一幕的第四首歌。
Cesare Siepi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