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7人收藏

共47首歌曲

标签
#世界音乐 #中国风 #新世纪 #欧美
创建者
btsakura
更新时间
2017年01月07日

歌单介绍

收集国外音乐家谱写演奏的中国风曲子(纯音乐为主),基本上都是欧美艺人的作品,原因会在评论中说明。

【这里是一张美好的中国风图片,来源网络,作者不明。图片之后就是冗长无比的文字介绍,没有兴趣的诸位可以直接听音乐了】

每次听外国作品家的带有中国元素的曲子,总看到大家评论说外国人的中国风让国人汗颜。其实对这种看法,我是持保留意见的:外国人关注中国文化时,自然关注的是这种异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地方,着重表现的也是这些特色,那些他们仔细研读了中国哲学经典之后为之叹服的理论。所以我们听Hans Zimmer、Matthew Lien或者梁邦彦这些外国作曲家的中国风作品,很容易为曲子中运用得出神入化的中国元素所动,从而叹息中国元素居然在别人手里发扬了光大。其实这不是意外:别人特意去运用那些早已融入我们骨子中的精神特质,同样的特质,表现在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中时可能是以一种漫不经心甚至无意流露的姿态,在外国作曲家笔下却是波澜壮阔的作品核心——因为那是他们想捕捉的“异域”的标签,可以用他们能理解的哲学观点解读的部分;那是他们追求的超然的智慧,他们文学作品中长着长胡子长指甲的东方老智者令人费解但是始终可以解读的话语,在我们这里,却是世俗生活。不,见多了满眼热忱的外国人滔滔不绝地展示他们其实分不清佛教、神道教和道教思想,更不要说“道”和“禅”(从很多欧美作曲家的曲子中也可以听得出)的最基本区别后,我无法全身心地敬佩那些壮美优雅的音乐中的中国风。

但是我敬佩他们眼中的热忱,以及他们对待自己魂牵梦绕的“异域”的态度。

【套用一张我校汉学系网页图片,作者不明】

曾在德国大学旁听过一门有关儒家的宗教特性的大课,讲师是位年轻优雅的女教授,挎包上带着一个日本买来的受过庇佑的彩色结。阶梯教室里最后几排坐了二十几个新生模样的德国年轻人,都是些普通青年。开始上课后,老师拿出一大捆绿色长杆上点点褐斑的蓍草,并且开始解释古代中国人怎么用它按照《易经》中的规则占卜,如何沐浴焚香,端坐,把五十根蓍杆分为两部分,左右手分持天地……我感到恍惚,一个褐发白肤的外国女人在用铿锵有力的德语讲述着我不懂的中国文化,而且是文化中最精髓的一部分:《易经》中记载,却早在《诗》之前,甚至早在龟背上的文字之前,伏羲在黄河畔用蓍杆摆出八卦的形状。两千年前黑袍束发的智者,在充溢着椒和桂木气味的室中摆过的蓍草卦,在这个德国教授的手中重现,我觉得奇妙,同时为自己不比后面几排那些带着敬畏聆听的德国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权而汗颜。

而且他们在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和记录这古老的仪式,中国特有的变成了世界的,变成了他们每一个人的。

教室里有淡淡的草杆气味。

我想我佩服的,是他们对被我们嗤笑为网络占卜术的神秘文化好奇而敬畏、却从不曾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已经不能言语的长者鞠躬,但是仍然会小心翼翼地拿起解剖刀,一根根地捋清楚古老思想的脉络,探讨着各种让今人重新听到长者话语的办法——有时幼稚浅薄,有时自以为是,但是他们始终在努力尝试,而我们,却把那些因年代久远而失去了复原可能性的文化贴上了“古”的标签,让它们就这样离我们远去。

他们试图让“异域”和“自我”成为整体;而我们却不断把不理解的那部分从自己身上剥离开。

他们让沉默的东方用西方人的话语表现自己,为无声的东方穿上西方的外衣。

我们则漫不经心地听漏我们的音乐中流露出的、鲜活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把这一点一滴的话语权让给别人。

所以做了这个精选集,可以和我之前做的另一个精选集《生活的艺术》对比一下,后者收集了一下中国作曲家自己的曲子,用灵动闲散的乐音表现传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次的曲子却是或雄壮或秀美,都是外国人眼中作为一个谜一般的整体的中华文化。二者互补。我想,偶尔用外人的眼光寻找一下我们平时发现不了的民族文化精神,总是有益的。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Autumn In Bejing
欧洲人眼中北京的秋天,和我心目中清爽绚丽的美丽不同,而是带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古老城市的秋天,这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另,2分18秒和3分58秒之后的旋律太美。【请原谅我打乱曲目顺序,把一首关于北京的音乐放到第一首,但是很好听不是吗】
Oliver Shanti 05:45
02 And the Grass Grows by Itself
“青草自生”,对东方哲学理想中怡然自乐的境界的描绘:人还不曾进入这幅画面,万物享受着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悠然清静。奇妙的是这首曲子是一张印度风格专辑中的一首,摇曳的印度香料薰气的一股清风。
Karunesh 05:43
03 Calling Wisdom
音符如纸上渲染的墨迹一般,缓缓氤氲开来。刚刚端坐好,等待聆听东方智慧的声音,骑在青牛背上的老人已经远去,空留青松白云无语。
Karunesh 05:33
04 Rhythm of Tao Te Ching
很喜欢此曲,但是感觉它作为《道德经》的旋律,仪式感有些太重了。《道德经》中的世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个对万物一视同仁,无仁亦无不仁,无为亦无不为的自治世界,这首曲子仿佛体现的是后世道家与道教对超脱的追求,多了一个方向。
Oliver Shanti 05:43
05 Qi Shen Dan Tian
我还去查了一下专辑标题(Qi Ki Chi)的意义,原来Ki和Chi都是西方人对Qi的不同拼法,“气”,这是西方人眼中东方最玄妙的概念之一,每个人身心之中的“生气”和“浩然之气”等等,都来自宇宙生化万物之气,我想他们只能拿柏拉图的“模型”来借鉴一下。不过说实话这张专辑里儒道的“气”和佛教的“菩提心”揉在一起很诡异。此曲“气沉丹田”(?还是气生丹田?)一派练武时心如明镜止水、天人合一的感觉。
Existence 06:03
06 Kung Fu Piano: Cello Ascends
【这次没选特别喜欢的《功夫熊猫I》中那个版本】钢琴和大提琴也能展现中国武术和哲学的悠远情调,而且加上一些电影情节的冲突感。
The Piano Guys 04:04
07 Tui (Lake) Frank Steiner Jr. 09:47
08 Lake [Children]
找了两首表现八卦中“兑卦”的曲子:兑属“泽”,性情为“悦”,家庭关系是少女(小女儿)。又看了一眼德文维基页面:《十翼》中对兑卦的释义还包括均衡,变化及静止,欢快,满足等等。想到德语文学中的著名形象水女,大自然最活泼美丽的小女儿,驾着浪花,与水流共喜怒,享受着漫长的没有灵魂的生命,纯粹的感性。
Sangit Om 06:33
09 Ken (Mountain)
这张《易经》中每首曲子我都想选,着实取舍了一番,还是留下了两首。这里是艮卦,属山,性情为“止”,家庭关系为少男(小儿子)。《十翼》对其解释还包括安静,中止,持久,正直,果断。此曲描绘的山,一开始是云雾中不可估测的山,后来走到山脚下云雾散去,顿觉万仞绝壁于前,高山仰止之感。后来走入山间,所见之处溪流宛转,青松据岩,生气勃勃,又亘古不变。 另外,请大家别小看了欧洲人对《易经》的研究,《易经》17世纪就传入欧洲。20世纪二十年代,德国汉学家Richard Wilhelm翻译的《易经》全本是汉学界经典译注,至今还被当作研究用的源文本。
Frank Steiner Jr. 08:18
10 Lotus
挪威作曲家写的二胡曲。我想中国作曲家谱写的莲花,不会有这样百转千回的情感,那是文化意象的缘故,莲为超然圣者。而欧洲作曲家并不考虑这样的文化语境,触动他们的是莲花在月夜里悄然绽放的神秘与孤独。
Secret Garden 04:32
11 The Lotus Flower
又一首关于莲花的曲子,和我们想象中的莲花又有不同,这里着力表现的似乎是莲花的对称形状,是个具有艺术美的自然造物。我想外国人眼中的莲花独立于一片封闭水域之中的形象,很符合他们对古老神秘又自成一体的中国的设想,所以莲花可算是代表中国的符号之一。
Various Artists 03:53
12 Flowing Bamboo
竹影翩跹?或者月下风起,如水波般荡漾的层层竹叶。
Karunesh 06:05
13 Translucence
Christophe P. G. Goze的《半透明》,不过我听这首曲子时并没感到面纱一般朦朦胧胧的神秘诱惑,更多的是斜倚在卧榻上的慵懒和优雅。另,人声有《千与千寻》中配乐的味道。
Various Artists 02:45
14 Dancing Shadows
起舞弄清影。
Oliver Shanti 05:14
15 Jade Love
想到《李凭箜篌引》中的名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Various Artists 02:57
16 Roaming with the Whales
与鲸共适。中国的浪漫诗有很多表现仙人骑鲸漫游于海上,比如明朝诗人袁宗的《铁箫歌》: 滇江夜半风雨黑,电火烧空轰霹雳。 须臾雨霁波浪恬,江壖脱却苍龙脊。 道人骑鲸江上来,见之错愕惊而咍。 拾得归来世希罕,土花绣涩生莓苔。 上有空星泛宫徵,嶰谷苍莨岂堪比。 六丁鼓鞴神功成,百炼金精雪花起。 一吹潜蛟舞,载吹嫠妇泣。 孤鸾长吟音袅袅,碎玉玲珑真可拾。 酒酣为我三复吹,青天行云不敢飞。 初如七十二凤声雄雌,又若独茧抽出冰蚕丝。 东望蓬莱山,把酒招安期。 飘飘清兴不可遏,听君一曲歌我诗。 曲终酒尽客且散,西轩月在梨花枝。
Frank Steiner Jr. 07:48
17 The Tao of Love
少不了范吉利斯的经典曲目,专辑《中国》中的《爱之道》。从第一次听此曲到现在,对它的印象从没变过:清水中嫣红的玫瑰,绽放的花瓣随着微波摇曳。
Vangelis 02:46
18 Nightingale
“死神把这些宝贵的东西都交了出来,以换取一支歌。于是夜莺不停地唱下去。它歌唱那安静的教堂墓地——那儿生长着白色的玫瑰花,那儿接骨木树发出甜蜜的香气,那儿新草染上了未亡人的眼泪。死神这时就眷恋地思念起自己的花园来,于是他就变成一股寒冷的白雾,从窗口消逝了。” ——安徒生 《夜莺》 它属于死亡和夜晚——为夜而唱的鸟儿,它的歌声只会被睡梦中的人听到,太阳升起后再没有人能重复它的旋律。它如睡眠和死亡一般,抚慰疲倦者的心灵,因为它能让人暂时忘记自己不堪重负的理智和形体。有两个最著名的童话是关于夜莺的: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以及安徒生的《夜莺》。王尔德的夜莺为了自己爱的人的爱情,将一支白玫瑰插进自己心房,用自己的歌声与心血将它染成红色。而安徒生的夜莺来自中国——那个用围墙把自己和现代社会隔离开来的童话之国(参见安徒生《新时代的缪斯》)。两只鸟儿爱上的都是自己不可能拥有的东西。
Yanni 05:48
19 Claude Debussy: Images - Book 2, L. 111 - III. Poissons d'or
不能忘记特定时代的特定作品: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意象集》中的《金鱼》,作于1907年的钢琴独奏曲。作曲家用一条金鱼——来自遥远中国的供人欣赏的怪物,体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东方面纱下的神秘魅力的兴趣。
Pascal Rogé 04:19
20 The Story Of The Swan
又是一张我每首曲子都舍不下的专辑。看上去这张专辑里的每首曲子都取材于中国民谣。恕我孤陋寡闻,我没听过关于天鹅的中国民谣。有关天鹅和中国,倒是一下子想起了雨果关于圆明园那封信的话:那是“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诗人为假想中的梦幻园林加上了天鹅,优雅的鸟中王者,然而天鹅总让人联想到悲伤的故事:“天鹅之歌”不是意为诗人倾注了全部生命的绝唱吗——
John Herberman 04:13
21 Cradle Song
摇篮曲,怅然的笑意。
John Herberman 05:40
22 Beijing
很有韵味的北京城,坐着洋车在什刹海边上比较安静的一侧,路过郭沫若故居和恭亲王府附近,在灰砖墙的宅院之间穿行,清风送来水的味道和柳树的问候。
David Wright 05:45
23 Riding Around The Forbidden City
上午十点多,天气不太热的时候,骑车从景山一侧的后门出发,沿着紫禁城外的林荫道闲逛——其实这是我非常向往的消遣方式。很多西方音乐家的作品中出现东方器乐时,显得新奇有趣之外,多的是一点儿贸然突兀,而这首曲子中东西方器乐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真是可贵。
Steve Barakatt 03:48
24 Miss Shanghai
这不是一百年前的东洋魔都,而是当代繁华似锦的上海之夜。她仍然充满诱惑,面对着她令人晕眩的灯火,感觉着这座城市在耳边轻声呢喃,低得听不清的话语中间或笑声,那是不夜城特有的恍惚。
Dez 03:22
25 Tongli Water Garden
同里水榭。大概指的是环水而建的园林经典退思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Red Buddha 07:23
26 Huanqiutan Garden
这样的典雅清寂,想到《兰亭集序》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Oliver Shanti 03:58
27 Yangste Bluegrass
找到了比较活泼的一曲:长江蓝草音乐。蓝草音乐(Bluegrass)是美国民俗音乐的一种,同时也是乡村音乐的分支。它在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的传统音乐分别有不同的来源。蓝草音乐的灵感来自于英国与爱尔兰、尤其是苏格兰阿巴拉契亚的新移民,和爵士乐与蓝调一样。相对于传统音乐里,所有乐器同时演奏,或某项乐器做主角、其他乐器负责配乐的演奏模式,在蓝草音乐里,就像爵士乐,每项乐器都有机会独奏,或是在其他乐器的伴奏下即兴演奏。典型的传统蓝草音乐,是以弦乐器为基础,像是曼陀林、空心吉他、班卓琴、小提琴、直立式贝斯等,也可以再配上歌声。(中文维基)
Pat Clemence 04:03
28 Rice fields of my Life
8分多钟的一首曲子,但是完全不会听得无聊。前段的筝音和后半蓦然加入的竹笛,再往后的人声,曲子节奏逐渐加快,和最后一分钟的乐音渐远。仿佛随着一天中时间流逝,田间劳作的人来了又走。专辑的名字就叫作《幻想中的中国之旅》,这是一位俄罗斯音乐家对中国南方的憧憬。他想象鱼米之乡的质朴农人,他们的生命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生于斯长于斯,如一季一季的稻米般生生不息。
Mitya Kuznetsov 08:02
29 Pearlriver Sunset
珠江日落,一幅夕阳下的江上风情画.
Yeskim 06:08
30 Macao Kyoto Oliver Shanti 04:45
31 Return to Innocence
也不能少了少时偶像英格玛的《返璞归真》,取材于台湾阿美族民谣《老人饮酒歌》。
Enigma 04:15
32 Island Collage
在豆瓣上见过有电影豆列叫做“镜头记录他们的脸”,马修连恩的专辑封面也记录了他的脸:一如既往的长发虬髯,圆胖温厚,但是近期的《爱,去哪儿了》【笑】封面上,这个声音很好听的男人发须已经斑白。他的专辑记录着这个旅行者的心路踪迹:从他北美故乡的狼开始,再来到中国,在台湾发现他挚爱的民乐瑰宝。从他几张与台湾艺人合作的专辑中听得出他在岛上感受到的惊喜和感动。贯彻于他所有作品中的理念却是从没有变过:对自然和人深沉的爱,不是诗歌中的浪漫情操,而是贴切了与我们共同生活的生灵、与我们的邻人交往过程中才会产生的,温暖的诚意。 想了很久该从马修连恩的众多佳作中挑哪首,最终选定了这首《Island Collage》,因为上面说的几种音乐元素——自然的生命活力、中国古典器乐和台湾民谣——它都占了,而且出现的顺序很有意思,从艺术和诗意的人到自然,再到生机勃勃的自然居民。
Matthew Lien 04:27
33 The Golden Era
印度作曲家展现的大漠风情,既有开头的中国器乐体现的留恋不舍,又有中段象征着远方异域呼唤的宏大编曲,最后一段大概是在远方对故土的怀念,整曲如一部电影般精彩。
A.R. Rahman 03:56
34 The Death Of Lhakpa
西藏 藏民对待死亡的态度,男声诵经的声音、女声吟唱和各种器乐声融合在一起,一个世界的无数层次、或者说无数不同层面上的世界铺陈开来。不只是时间和生命的流逝,更是六道巨轮的旋转,百千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如念珠般滑动沉浮。每一时每一世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在百千万其它世界中找到对应。
Bruno Coulais 03:41
35 Karma
“业”的声音是一个莲花瓣般娇嫩的年轻女声,不是西方神话中年老的命运三女神。你看着她温柔纯洁的眼睛,看着她慈悲却忧伤的微笑,得知一切已无法改变,至少当业报的刀斧落下时,她温柔清脆的声音抚慰着。
Bruno Coulais 02:50
36 Kailash
带有宗教色彩的崇高感。查了一下,曲名意为冈仁波齐峰。相传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战胜苯教徒的地方。因此常年在此处转山的各地信徒不断。(Wiki页面)。
Barnaby Taylor 01:47
37 Tara Mantra
Oliver Shanti谱写的度母心经,西方人把这位菩萨看作一位最慈祥温柔的母亲,所以此曲是这张专辑中最柔美的一首。藏传佛教认为度母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之一,根据《度母本源记》所载,观世音菩萨见众生难以救度,不禁左眼流下了一滴眼泪,化为绿度母,右眼流下了一滴眼泪,则化为白度母。绿度母与白度母均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汉传经典中也有关于度母(多罗菩萨)的记载。她曾发愿:“谁在变苦,谁在流溺生死海中,我令誓度!”
Oliver Shanti 04:13
38 Flower Of Compassion
【推荐这张专辑】释迦牟尼拈花微笑时,手中是一朵金婆罗花,那是智慧和开悟的花。如果悲悯也是一朵花的话,该是什么样子呢?我想是山上的淡紫色野花,在没人看得到的地方温柔地开了又谢,把最后一缕香气留给践踏过它的足。
Existence 05:10
39 On The Border
【推荐这张专辑,在里面的五首曲子中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了这首有关“边境”的,因为更符合主题】西藏音乐巡礼,专辑的副标题是“乐曲中的奥德赛”,既是冒险和诱惑之旅,又是返乡之旅。站在尼泊尔和西藏的边境上,望着积雪皑皑的圣山,仿佛人类的精神家园就在眼前呼唤。
David Arkenstone 05:46
40 Contemplating Maitreya
沉思的弥勒菩萨,慈爱和希望的化身,未来婆娑世界的佛,有学者考证认为弥勒即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弥赛亚”。
Margot Reisinger 09:32
41 Spring In Lhasa
想象一下拉萨的春天,大概是美丽坚强的格桑花的季节。这种花是高原上最常见的野花,遭受的风雨越多,开得越盛,而且有条让人为之心动的花语:怜取眼前人。
Oliver Shanti 04:08
42 Back In Time
一直觉得Ginkgo Garden是个很有意思的乐团,竟然所有的专辑乃至所有的作品都以同一首歌德的诗为主题,和更著名的专辑《Secret Call》中的观察体味自然和哲学思辨不同,这张《Back in time》更侧重于《西东合集》中的观念,从相对于启蒙后的欧洲更为纯真自然的东方寻求智慧。这张专辑的前三首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这首《Back in time》是里面中国风味较浓的一首(专辑似乎是跟日本音乐家合作的)。
Ginkgo Garden 04:40
43 Main Title Theme (The Last Emperor)
忘了这段音乐出现在电影的哪部分了,或许表现幼年溥仪在紫禁城中做皇帝时那段略带荒谬的长景?荒谬,是因为那不真实,那根本不是生活,而是一个风雨招摇的古老帝国落日的最后几丝余光中,人们用蜡烛营造出来的假想,一整个宫殿,或者说一整个国家,为一个幼儿虚构出一件精美绝伦的玩具——他的冠冕,欺骗他,也在欺骗着自己。
David Byrne 04:01
44 The Last Emperor (Theme)
和上一段音乐对比一下,这是精美的假想破灭了之后,肆虐在全国每一个角落的招摇风雨,这个时候人们想起被他们欺骗的逊帝,向这个无能为力的囚徒伸出求助的手——无论如何,他仍然是代表这个国家的符号。
坂本龍一 05:53
45 主题曲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主题曲,真实得太过辛酸的市井生活的写照,最难过的是人们为了生活下去,还要种种假象去掩饰这种辛酸。套用张爱玲的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宫崎骏作品,主旋律略有些像《幽灵公主》中的旋律)
久石譲 01:28
46 Preface
中西合璧。《梅花三弄》中的主旋律不断重复,而女声总让我联想到Paul Schwartz中的女主唱:落雪的圣诞夜,她对着被点点雪光点亮的天空微笑,自顾自地唱着。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02:47
47 Acknowledgements
《感谢》。二胡和钢琴的合奏。两种孤独的乐器共同渲染出一片黄昏的天空。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