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7人收藏

共63首歌曲

标签
#悠长抒情的旋律 #细腻的人物心理
创建者
雪父
更新时间
2020年06月25日

歌单介绍

前奏和序曲的区别

序曲分两种

1:歌剧、舞剧等大型作品的目前曲,最早只是为等待观众入场而演奏的简短音乐段落。

2:管弦乐团音乐会开始前的前奏音乐。

前奏曲

前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前奏曲也用于歌剧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于剧中的音乐,在正场前使用。

序曲

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发旋律,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音乐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来的交响乐即由此演变而成。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17世纪早期歌剧的序曲是一种简短的开场音乐,没有固定的形式。

 十八世纪后半叶以后的古典序曲,大多采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歌剧序曲必须起着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是格鲁克从事歌剧改革的目标之一。其后的多数歌剧序曲都采纳了格鲁克的这一原则。

 十九世纪初叶以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序曲,它既不是歌剧的开场音乐,也不是器乐作品的开始曲。而是一种独立的、专为音乐会演奏而作的管弦乐作品,所以这种作品被称为“音乐会序曲”。其中有些是标题音乐,也就是用文字或题目来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有些是纪念性的乐曲,如勃拉姆斯的《学院节日序曲》就是作者为答谢布勒斯劳大学授予他荣誉哲学博士学位而作。在形式上,这些序曲都是单乐章的作品,大多用奏鸣曲式写成。

作曲家简介 

一 罗西尼的序曲

罗西尼的生活和主要创作活动处在欧洲封建复辟的年代,同时也是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的时期。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给罗西尼的生活和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中交织着先进和消极两种倾向。一方面,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罗西尼写了不少迎合宫廷贵族艺术趣味的歌剧(它们已被历史淘汰),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赏识,自己也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些作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艺术上也有相当造诣,至今仍广为流传。最著名的是《赛维利亚理发师》和《威廉·退尔》这两部歌剧。自1829年他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直到去世,将近四十年,创作销声匿迹。生活描写的生动性,人物性格刻画的鲜明性,戏剧情节发展的紧张性,旋律丰富,节奏敏捷,使罗西尼的歌剧充满了活力。罗西尼的优秀创作使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重获新生。他在喜歌剧中掺入了正歌剧的因素,又在正歌剧中加进喜歌剧的生活气息。他的这些改革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对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影响。

二 莫扎特的序曲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他从十一岁起到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年,都一直在写歌剧。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写了十七部歌剧。在1780年前创作的早期歌剧,采用当时欧洲已经形成的各种风格,但主要是意大利的风格。他在歌剧创作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是在他一生的最后十年(1782-1791)完成的。他在这一段时间创作的歌剧,同样采用各种不同的风格,其主要作品有:两部德国歌唱剧《后宫出逃》(1782)和《魔笛》(1791),采用德文剧词,剧中用对白取代朗诵调;一部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1786),采用意大利文剧词,但以奥地利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最后是一部把音乐悲剧和喜剧的最重要特点熔为一炉的新型歌剧《唐·璜》(1787)。莫扎特的歌剧反映了当时进步的社会思想和伦理思想。反封建的倾向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和直截了当。莫扎特的歌剧序曲同样充满戏剧的形象,是一种具有标题因素的管弦乐作品,常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他的早期歌剧序曲主要按意大利序曲传统的三段体写成,他的优秀的歌剧序曲多半运用奏鸣曲形式,有时,也象他的歌剧咏叹调那样,省略了其中的发展

 三 柴科夫斯基的序曲

柴可夫斯基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

四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序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写过不少轻歌剧,其中以这一部最为有名,不仅如此,这部轻歌剧还是施特劳斯所有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按照西方惯例,“轻歌剧”历来属于通俗音乐范畴,一般不允许在大歌剧院上演,但《蝙蝠》却以其不凡的艺术造诣打破了这一陈规,不但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大歌剧院,而且一百多年来,一直是许多国家第一流歌剧院的保留节目。

四 贝多芬的序曲

  贝多芬为歌剧、戏剧和舞剧所写的序曲,在他的交响音乐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些序曲虽然篇幅较短,但形象鲜明、通俗易懂,深具贝多芬的音乐特色,因此它们不仅是了解贝多芬交响曲的钥匙,而且也是独立成篇的优秀交响音乐。

贝多芬并不擅长写歌剧。他一生只创作了一部歌剧《菲德里奥》,而且三易其稿,其中单是序曲就写了四首。从这部作品可以看出贝多芬并不是个“文不加点”的作曲天才,他的作品都历经磨练,歌剧《菲德里奥》就是典型的范例。

  比较贝多芬对于同一音乐题材的不同创作是很有意思的。他的《列奥诺拉》序曲1号;序曲2号;序曲3号三首序曲反映了贝多芬的创作特点,即他的作品总是经过反复推敲琢磨后才定稿,其中总有重大的变动,甚至面目全非。《列奥诺拉》序曲第二号本身就是一部杰作,但是《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太优秀了,连贝多芬都觉得这部作品感染力太强,会使整部歌剧相形见绌,因此最后没有采用它作为歌剧的序曲,而是单独予以发表。

  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Schumann,Robert)曾比较过这三首序曲,认为第一首美妙地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不愧是出于贝多芬的手笔,其价值也不应过分低估。第二首是第三首的蓝本,第三首最生动有力,在艺术造诣上也最高。

五 鲁杰罗·列昂卡瓦洛的序曲

鲁杰罗·列昂卡瓦洛(1857-1919)生于那不勒斯的一个地方法官的家庭里,自幼爱好音乐和文学,曾在那不勒斯音乐院从著名作曲家罗西学习作曲,音乐院毕业后又去波洛那大学从著名诗人卡杜齐学习并获得文学学士的学位,他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因此在后来的歌剧创作中曾打算模仿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组剧的写法创作一套《黎明》三部曲,分别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个代表人物—政治家、文艺保护人梅迪奇、宗教改革家萨伏纳洛拉和教会军统帅波吉亚为各剧的主角,可惜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完成。但是列昂卡瓦洛在文学、尤其在诗歌方面的修养对于自己后来的创作却有很大的帮助,他不仅为自己写脚本,还帮助过普契尼完成了其最初的成名作《曼侬·列斯科》的脚本创作。

六 苏佩的序曲

苏佩(Franz Von Suppe,1819--1895),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祖籍比利时人,后迁居意大利,16岁又随母亲定居维也纳,并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1840年起先后在维也纳、普列斯堡等地担任歌剧院指挥并作曲。苏佩是维也纳轻歌剧体裁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共创作轻歌剧三十余部。目前轻歌剧很少演出,经常演出的是其轻歌剧的序曲。苏佩的作品曲调明快,具有动听的维也纳音乐风格,曾风靡一时。代表作品为《轻骑兵序曲》,《诗人与农夫序曲》。

七 威尔第的序曲

威尔第这位纯以自学出身的作曲家,他所创作的每部歌剧都让意大利人感到热血澎湃、传诵不已,他是十九世纪难得一见的奇才。威尔第是意大利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甚至可以说是意大利从巴洛克时期以来最能代表意大利音乐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充满意大利人的爱国情操和对戏剧、音乐等艺术的高度热忱,这是欧洲其它国家所无法相比的,而作为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威尔第还有另一项让人无法轻视的功绩,那就是他以自学出身,并能让意大利歌剧音乐在华格枘德文歌剧的压力下,重获音乐界的瞩目;威尔第的音乐不只是在旋律上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他对于管弦乐的运用也有独到而且适合剧情需要的精确性,这使他的歌剧中的管弦音乐是有无比的震撼力与戏剧性格。

八 韦伯的序曲

卡尔·韦伯(1786-1826)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德国色彩,他的音乐处处描写德国大地与森林之美,独特的器乐与和声效果,常能触及听众的心灵深处而使身受感动,后背作曲家如“瓦格纳”、“舒曼”、“柏辽兹”与“德彪西”都钦佩他模仿他的这种浪漫气息,他确立了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乐派的风格。

韦伯选用德国民间故事,且采用新鲜的音乐语言,建立了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手法,集民族特征与浪漫主义色彩于歌剧之中,把德国的歌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之后的欧洲歌剧。可以说,韦伯的天才所获得的充分的收获并不只在他自己的歌剧作品里,而在瓦格纳的歌剧和乐剧里。作为德国歌剧的开山鼻祖,此前他继承的是莫扎特和贝多芬歌剧创作的传统,韦伯是浪漫派的建立者,在他之后瓦格纳把这一派发展到了最高峰。

九 门德尔松的序曲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用慷慨的言辞称颂门德尔松是“一流的风景画家”,这话当然不是用来褒扬门德尔松青年时期画的那些风景写生画,而是指交响序曲《芬格尔岩洞》而言。

门德尔松在二十岁时离开柏林,游历欧洲,足迹远至那不勒斯、维也纳、巴黎、伦敦,沿途各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滋养了他,归来之后便写出了很多作品,也正 由于此,他的不多的几部交响作品里最优秀的几部都与这次旅行有关,其中包括第三交响曲《苏格兰》、第四交响曲《意大利》和序曲《芬格尔岩洞》。

19世纪是浪漫主义时期,由于启蒙运动的推动,欧洲的文学、艺术、音乐全面进入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迷恋。在浪漫主义音 乐里,大自然景物不再是简单朴实地被描绘,而是音乐家获取灵感和力量的源泉,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之间形成一种亲缘关系,产生出无拘无束的艺术个性。 门德尔松的交响序曲《芬格尔岩洞》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作品,音乐不仅描绘自然景物,更寄托着作曲家的主观抒情,而感情的抒发,又主要是个人化的,把握 住这一特点,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内容。

十 瓦格纳的序曲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是19世纪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兼剧作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他崇尚民族主义,音乐十分辉煌雄壮,是男子汉的英雄主义的音乐。

瓦格纳的歌剧在歌剧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风格与思想是无与伦比的.瓦格纳的歌剧是意大利、法国的歌剧,它们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德国式的交响乐,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浪漫主义哲学的信仰以及新时代交响乐的语言.

瓦格纳在巴黎穷困潦倒期间曾于1841年在《音乐评论报》上发表了他那篇出色的论文《论序曲》。除了对这种音乐形式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回顾外,瓦格纳还概述了器乐引子在剧情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与剧情的关系。从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来看,他似乎认为格鲁克的《伊菲姬妮在陶里德》和莫扎特的《唐璜》是理想的典范,而韦伯则被称赞为“喜剧幻想曲的开山鼻祖”。瓦格纳还表达了对贝多芬所作的序曲的无比崇敬之情,尤其是他那伟大的《莱奥诺拉第三序曲》;不过,“……它不只是给剧情提供一个音乐引子,而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比后面的剧情更加完整、更加感人的形式。这首作品已经不再是一个序曲,其本身就是一部最震撼这部歌剧的序曲一直是音乐会中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以音乐叙述出全部故事梗概,李斯特把它称为"根据歌剧剧情而写的交响诗"。这个序曲以巡礼者大合唱的曲调开始,由弱变强,具有赞美歌和进行曲的体裁特点,旋律悠缓庄重,充满了虔诚、崇高的情绪,描绘了缓缓而行的罗马朝圣者的行列。而在序曲的开头以及结尾部分旋律与唱段《朝圣者大合唱》一致。

人心的剧作”。在瓦格纳看来,序曲的目的是在不滥用音乐表现手法的前提下呈现剧情的整体情绪,并且将剧情带至一个与剧作本身“相关”的解决上。“因此,与戏剧主题相关的接触点应该在两个核心主题的性质上,以及这些主题赋予音乐的影响上”。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Overture
达里奥.马里内利(Dario Marianelli)-《安娜•卡列尼娜》序曲 主旋律是颇具俄罗斯风格的The Birch Tree,作曲家Dario在此曲中的运用将俄国该时期的社会描写得淋漓尽致,后面几段变奏将安娜的命运似乎都展现在听者眼前。 Dario Marianelli(1963.6.21—),他来自意大利比萨,过去这十年来,他多元接触不同领域的音乐创作,举凡电影、电视影集、纪录片、动画、剧场、现代舞蹈、音乐会…等领域都有涉猎。
Dario Marianelli 03:20
02 Gioacchino Rossini: William Tell - 4. Overture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第一部分:行板—E大调 此乐章是富有诗意,出色地描绘了深居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景。管弦乐伴奏部分,定音鼓以外的打击乐器都沉默不动。乐章首先由大提琴宁静优美的独奏开始,随后以大提琴五重奏为主题,描写了瑞士山间平静的黎明。低音区的长笛再轻轻的提示我们,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定音鼓的演奏直接将乐曲送入第二乐章。 第二部分:快板-e小调 这个乐章则是暴风雨场面的描写,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体现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先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预告从远方逼近的疾风密云,随着乐器的增加,音乐似大海的狂啸恕吼,又似天上的狂风暴雨一般。不久,雨过大晴只留下远处的雷声与闪电。这段猛烈的音乐象征着革命志士的自由呼声。 第三部分:行板G大调 暴风雨过后,则出现一片清新的田园景色,唱出和平的牧歌,阿尔卑斯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恬静。牧人传遍田野的牧笛旋律是由英国管吹出的,长笛也悠闲地应和着,吹出装饰性的助奏。这是风暴过后,一片和平宁静的田园景色。 第四部分:终曲-快板—E大调 此处描写争取自由的瑞士革命军英勇快速的进攻,以及民众因革命军的胜利而高声欢呼的情景。这是充满光和热的快速进行曲,为听众所普遍钟爱。 这段终曲是由小号独奏引导,铜管奏完序奏后,在刻画华丽节奏上,开始了大家熟悉的进行曲。中段主要由木管演奏,用了较为阴暗的#c小调,体现了斗争的艰辛。回到进行曲后,跃入全曲的最高潮,最后在兴奋与快乐之情的尾奏上结束。这是革命成功后,庆祝胜利的欢呼。” 《威廉·退尔》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剧作,这部作品以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奥地利**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精神。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即是根据这部作品而写,为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全曲描绘阿尔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环境,和瑞士**志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进军。曲中旋律优美、 节奏活泼宛如一首交响诗 。这首序曲共分四个乐章,连续演奏,因此也是较罕见的分乐章歌剧序曲。
Herbert von Karajan 11:58
03 Gioacchino Rossini: La gazza ladra - 2. Overture
罗西尼《贼喜鹊》序曲 贼鹊序曲,是歌剧《贼鹊》是罗西尼创作的第二十部歌剧,首演于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在这部歌剧中,罗西尼以其特有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皆大欢喜的喜剧气氛,从而使罗西尼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  歌剧《贼鹊》是罗西尼创作的第二十部歌剧,1817年首演于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作品创作于欧洲连年战争岁月之后,迎合了民众渴求安宁的情绪。在这部歌剧中,罗西尼以其特有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皆大欢喜的喜剧气氛,从而使罗西尼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   这部歌剧的剧情围绕着一把银匙的下落和作为小偷的一只喜鹊而展开,描写了一个美貌的少女被误判绞刑而最后获释,以及她的父亲同时被赦免的故事。   与罗西尼其他的许多序曲一样,歌剧《贼鹊》序曲也采用了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时是一段庄重豪迈,扣人心弦的小鼓滚奏,为即将出现的进行曲风格的合奏音乐定下了基调。鼓乐尚未停息,合奏部分的主题便雄壮而豪放地出现了(片段1)。序曲的第二主题首先出现在双簧管上(片段2),并经过多次反复,强度逐渐加大,最后达到了暴风雨般的高潮。这种"渐强"是罗西尼惯用的手法,几乎在他的每首歌剧序曲中都可以听到这种渐强乐句,这几乎成了他的一种癖好,罗西尼的同时代人甚至给他取了一个外号:"渐强先生。"但这是一种绝妙的癖好,在加强气氛、使人振奋、增强戏剧感染力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这种方式被后人称为"罗西尼式的渐强"。
Herbert von Karajan 09:56
04 Gioachino Rossini: Overture to L'italiana in Algeri (The Italian Girl in Algiers)
罗西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序曲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是罗西尼第一部主要喜歌剧,也是他的成名作之一。据说他只用了 27 天就创作完成了,当时他才二十一岁。   该剧是一部洋溢着乐观主义情调的喜歌剧,它以独特的魅力使观众内心 充满喜悦。按司汤达所说的:它是那种只要闭上眼睛,不管剧本的荒谬绝伦而“只笑得和开心得要死的歌剧之一”。他又说,就是在这样一部典型的闹剧里,仍表现出“爱国主义的感情和时代的战斗精神”。所以它一上演,立即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此外,歌剧中的有些选曲,能充分展示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技巧,经常被歌唱家们用作音乐会上演唱的曲目。 歌剧《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序曲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从整体来说,这首序曲以木管乐器为主,优美而生动。灵活而巧妙的音响强弱的力度对比,极富表现力的旋律和雄伟的气势,是这首序曲的主要特征。全曲有一个行板的引子,它以弱奏的拨弦静悄悄地开始。不久,实然被一个粗暴有力的和弦打断,随即引出由双簧管吹奏的一支富有歌唱性的优美旋律。   这支旋律发展成为整个乐队下行的音型,以罗西尼惯用的渐强手法来渲染乐曲的气氛。然后经过双簧管,再由单簧管平静地收束了这段引子。随即进入快板的呈示部第一主题。   这个生机勃勃的主题,用木管乐器奏出轻松华丽的曲调,间以整个乐队强有力的和弦,表现出戏谑的喜剧气氛。这个主题经过充分的发展,形成气势宏大的高潮,似乎暗示了阿尔及尔的贝伊的骄横和淫威。这个高潮过后,用低音弦乐器的过渡,引出了呈示部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它是用双簧管独奏来陈述的。   双簧管甜美的音色,轻巧活跃的旋律,仿佛象征着伊萨贝拉和林多罗这   对年轻人灵活、机智、富有朝气的性格特质。这个主题重复一次以后,管乐器与弦乐器相呼应地愉快地向前发展着,通过漫长的渐强手法,再次把乐曲推向了高潮,当这个高潮发展到顶点时戛然而止。在弦乐器奏出几个动机式的音型之后,乐曲进入了再现部。在再现部里,把呈示部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稍加变化相继再现之后,序曲便在绚丽多彩、辉煌灿烂的尾声中结束。
Cleveland Orchestra 07:57
05 Gioacchino Rossini: Semiramide - 3. Overture
罗西尼 《赛米拉米德》 序曲:D大调。此曲是罗西尼所作序曲中,和歌剧内容有最密切结合的罕见作品。开头由法国号从容地歌唱出的旋律,是第一幕第三场幕启前的序奏。又如有罗西尼式渐强奏的、典型的紧迫段主题,是第一幕第二场阿尔萨切和赛米拉米德二重唱的结尾部分。总之,这是和雄伟古典悲剧相称的名曲。
Herbert von Karajan 12:08
06 Gioachino Rossini: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 Overture
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 序曲 《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的乐观、机智性格同这部歌剧的剧情和喜剧氛围有着美妙的呼应,但我们在听序曲时并无必要印证剧中的人物或情节,原因同样是富于喜剧性的——它并非专为《塞维利亚理发师》而写,而是借自一年前上演的作曲家的另一部歌剧《英吉利女王伊丽莎白》;而且实际上它也不是《英吉利女王伊丽莎白》的序曲,因为它还充当过更早的两部歌剧《离奇的误会》和《奥雷利安在帕尔米拉》的序曲!据说罗西尼也曾为《塞维利亚理发师》写过序曲,但序曲的乐谱不幸在演出前丢失了。这种说法颇受到一些人的怀疑,英国的科贝在所著《西洋歌剧故事全集》中认为:“究竟他是写成丢了,还是根本不曾写,却很可疑。”我们不必对此多加追究,因为在罗西尼的时代,序曲在音乐素材上同剧情很少有直接联系,它只是作为开场白,为即将开始的歌剧铺垫出适宜的气氛。就这一点而言,《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是非常优秀的喜歌剧序曲。 这首序曲处处体现了罗西尼歌剧序曲的典型特征。它以省去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首先是一段标为庄严的行板的引子,两声响亮的强奏和弦后,弦乐和大管悄悄地以细碎的音型向上模进,引出木管乐器同弦乐器的简短对话。这一切重复一遍后,响起了托维所说的那种为罗西尼本人所喜爱的“像踏步声一样单调的断奏和弦伴奏”,在这一富有戏剧性效果的伴奏背景上,双簧管吹出延绵不断的长音,它持续向上攀升,直到仿佛进入阳光照耀的高空,而低音部分的伴奏恰如它下方翻滚的浓云。 小提琴在明媚的高音区唱出优美如歌的旋律,像灿烂的晴空般明澈辽阔,沁人心脾。在乐曲进入快板部分时,我们再次听到“像踏步声一样单调的断奏和弦伴奏”,由小提琴奏出的五个音的短促动机酷似生动的询问,在这一音型基础上建立起如急促对话般的第一主题。经过激烈的过渡后,双簧管和单簧管上出现了从容优雅的第二主题,其间点缀着活泼可爱的快速经过句。一段罗西尼式漫长的、激动人心的渐强将音乐从低声的絮语推向雄浑的高潮,当它平息之后,我们听过的“踏步”节奏以及两个主题相继再现,不同的是第二主题几乎在第一主题后接踵而至,它由原来的G大调改为第一主题的同名大调即E大调,配器上也变为单簧管、大管与圆号,令人倍感温暖。再次出现的渐强引出热烈宏大的尾声。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一样,都是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三部曲写成的。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1816年间为罗马狂欢的演出而创作的,第一次的演出出于有人故意捣乱而完全失败。但是第二次上演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说热情的观众还因此为罗西尼举行了火炬庆祝游行。歌剧讲述的是作为理发师的费加罗帮助一位美丽少女脱离贪财好色的监护人的控制,与其情投意合的心上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据说这部歌剧罗西尼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完成,是最能体现罗西尼音乐天才的作品。 序曲在很长的慢板引子过后,主题开始的音乐渐渐地把听者引入了欢乐而诙谐的气氛中,之后又从管弦乐队深处奏响一个温馨而亲切的旋律,宛若一直英才青春活力和散发着爱情芳香的歌曲。接下的旋律描绘出一个巧取豪夺欢乐的舞蹈场面。作品的结尾部分非常宏伟、宽广而华美,整首序曲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
New York Philharmonic 07:27
07 La Cenerentola/Cinderella Overture (2004 24/96 Remastered)
罗西尼《灰姑娘》序曲
Fritz Reiner 07:28
08 Die Zauberflöte (The Magic Flute), K. 620: Overture
莫扎特《魔笛》K. 620 《魔笛》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上演于1791年,作者于同年逝世。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运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神话剧的形式,体现了他的“乌托邦”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这部歌剧的剧情十分离奇和稚气,情节的发展也有不合逻辑之处,但歌剧上演后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无疑体现了当时的欧洲民众在法国大**影响下,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故事的中心情节叙述了古**一个叫做埃米诺的王子,同他所爱慕的少女帕米娜的爱情经历,他们两人在捕鸟人帕帕杰诺和智慧与光明王国的祭司萨拉斯特罗的帮助之下,在紧急关头依靠魔笛的魔力,经受了种种严峻的考验,最后终成眷属;而代表邪恶势力的夜女王和摩尔人则仓惶地被赶走了。 而这部歌剧的序曲非常有名,用奏鸣曲形式写成。整个序曲就好象是一股源源涌出的水流,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魔笛》序曲为降e大调;配器为:长笛二、双簧管二、单簧管二、大管二、圆号二、小号二、长号三、定音鼓和传统的弦乐器(小提琴等)。 序曲由强有力的庄重和弦开始,暗示“夜女王”的威严。三个肃穆的和弦开始序曲的缓慢引子,在歌剧中作为萨拉斯特罗的智慧之庙中祭典的一个部分重复出现。“三”这个数字是共济会的理想主义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莫扎特是共济会会员。萨拉斯特罗和祭司们的教义同共济会的人道主义原则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一点,《魔笛》的剧情放在令人联想起古**的背景上展开,共济会据说就是源于古**的。   在小提琴优雅的序奏后是安祥的小节和变换的和声,象是在养精蓄锐,到序曲的快板部分中,迸发成一股晶莹欢跃的对位洪流。这里的对位也有寓意--令人想起全剧中唯一的一个对位场景,塔米诺和帕米娜在获准参加圣餐礼前愿接受赴汤蹈火考验的那一场戏剧性高潮。序曲中这一段优美的对位织体主要由下面的主题编织而成: 这个主题在第二小提琴上开始,然后进入莫扎特最拿手的、精巧的赋格曲段落,以赋格方式从一组弦乐器转到另一组,最后放弃了赋格而走古典的奏鸣曲快板曲式的路子,由各种乐器反覆展开后,呈现出一幅绮丽的音画,那清澄晶亮的色彩,如同由阳光与花香、幸福与欢笑所交织而成的。莫扎特仿佛为了强调象征的寓意,在序曲中途的关键时刻重复那三个肃穆的和弦--这一次完全按照共济会欢迎新成员时用的节奏。序曲的尾声充满了柔美、宁静的气氛。   伟大的研究莫扎特的学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写过:莫扎特把全人类的斗争和胜利都压缩在这首序曲中了。这首序曲虽具有惊人的象征意义和崇高的精神内涵,却始终保持娴雅的童话气氛。显示出渊博学问的对位手法变幻不已,全曲洋溢着莫扎特的迷人的魅力,秀外而慧中。
Various Artists 07:14
0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K.384 - Ouvertüre
“莫扎特《后宫诱逃》序曲 K. 384 这部歌剧原名叫《贝尔蒙德和康斯坦莎》,1782年7月在维也纳民族剧院作为德国民族歌剧第一次上演。 全奥地利的进步人士都热切盼望自己本国艺术能够挣脱外国强霸势力的长期桎梏,把这次演出看作值得庆幸的大事热诚地欢迎它。随着这次演出,在1783-1784年又连续在布拉格、曼海姆、波恩、莱比锡、萨尔斯堡等地上演,都获得很大的成功。歌剧《后宫出逃》可以说第一次为德国民族歌剧打开了广阔的发展道路,成为德国歌唱剧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德国作曲家韦伯甚至认为它在莫扎特丰富的歌剧遗产中是最完美的一部。   这部歌剧的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的土耳其。西班牙贵族贝尔蒙德的未婚妻康斯坦莎和她的女仆,被海盗抢去卖给土耳其巴夏,贝尔蒙德和他的仆人为了营救她们而潜入巴夏宫廷,但是当他们策划使康斯坦莎从后宫出逃时,不幸被卫队捕获,巴夏决计把他们全部处死,但在最后一刻。巴夏忽然宽宏大量,释放这四个人,并让他们回国。   这部歌剧运用大量民间曲调写成的旋律,随着各种不同场面的变换,时而诚挚而抒情,时而充满悲戚和不安,但它最主要的特点却是乐观、爽朗和充满朝气,这种情绪在序曲一开头就可以感觉到:这是序曲第一段的快速度主题,它的进行曲式的节奏和力度的尖锐对比(f和p),都是为的表达音乐的漫无节制的欢乐、机灵和神速,而这些都是真正的喜剧音乐所特有的。序曲的中段转为抒情的行板,作者在这里采用贝尔蒙德咏叹调的旋律,好象预告剧中人物的出现一样,他把旋律放在小调上,使它产生更多的悲戚和优郁之感:在这抒情的中间一段后,又回到开头那种炽热的欢乐,准确地重复头一段的整个音乐素材。但这里却没有一般喜歌剧传统所特有的喧闹结束,整个序曲最后的一些乐句,音响静谧而清朗,它不知不觉地转入歌剧的开头一场。”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4:13
1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on Giovanni (Don Juan), K. 527 - Overture
莫扎特《唐璜序曲》K. 527 在西方古典音乐史上,交响曲这一形式也正是由歌剧序曲演变、发展而来的,而歌剧序曲又因其本身独特的作用和地位而经久不衰。莫扎特在歌剧创作方面可谓硕果累累,而他为这些歌剧写下的众多优美动人的序曲,更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们百听不厌的佳作。在本篇中,我们来一起了解关于歌剧《唐璜》序曲的一些有关知识。 1787年在布拉格首演的歌剧《唐璜》是莫扎特继《费加罗的婚礼》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剧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终于却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人物,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所有剧情都是围绕唐璜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而被唐璜杀死的司令官这个中心而发展的。这部歌剧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理刻划,为十九世纪发展壮大起来的音乐心理戏剧开创了先例。 莫扎特自称称这部歌剧为“愉快的喜剧”,他强调这是内容深刻的音乐悲剧和喜歌剧的统一体,并在其中采用了很多全新的表现手法,而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的序曲中就得到了很突出的体现。相比《费加罗的婚礼》,《唐璜》的这首序曲的篇幅相对较长,创作手法也与之有所不同。莫扎特在这里用音乐的方式给出了两个完全对立的人物形象——严肃而古板的司令官与贪图自由享乐的唐璜,因此直接借用了部分剧情旋律。 这首序曲采用奏鸣曲方式写成,其漫长的引子几乎完整地引用了歌剧终场司令官石像出现在唐璜家晚宴上的场景音乐。这段沉重而略显阴森的旋律将石像冷漠的神情言谈以及唐璜内心的忐忑不安描绘的淋漓尽致,也仿佛预示出最终等待着不思悔改的主人公的将是一个悲剧性结局。在引子告一段落之后,序曲进入了奏鸣曲快板部分,也是整首作品最主要的部分。这里作曲家用简洁而富有舞蹈性的旋律营造出了主人公唐璜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个性形象,音乐风格变得明快、轻松而富有活力和朝气,与先前深沉的引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莫扎特在呈示部中特别安排了一个矛盾,副部主题的结构显示出一种对比——起先的齐奏充满着挑衅,而小提琴则用一种轻蔑的嘲弄来应答。序曲的这一部分非常关键,作曲家以这个对比段落作为展开部的基础。随后的部分在调性色彩和器乐编配上显得更为丰富多彩,旋律和节奏越来越激动人心,其实这个高潮部分正预示着主人公唐璜为追求享乐生活而与那些阻碍他自由的对立者所展开的斗争。随后的再现部,唐璜那充满自信却风流倜傥的“浪子”形象重新出现,音乐随之变得清澈,并舒缓地过渡到歌剧的序幕。和之前的《后宫诱逃》类似,为了能让这首序曲独立地在音乐会上演出,莫扎特特意为它追加了一段尾声;而其同辈作曲家安德烈也曾为其谱写过一个精致而复杂的结尾。《唐璜》序曲中充满尖锐和鲜明的对比,整部作品如同源源不断地流水,体现出威严的贵族和不羁的风流浪子对立的形象,数百年来深受乐迷们的喜爱。
Alexander Titov 06:20
11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K.492, Original version, Vienna 1786 - Overture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K.492 《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国家剧院举行公演,莫扎特亲自指挥,演出大获成功!它以完美的艺术性、鲜明的思想性标志着莫扎特的音乐创作走向了顶峰。由于这部歌剧的旋律流畅、动听,所以《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经常以在世界各地的乐坛上唱响,特别是莫扎特为这部歌剧所写的序曲更是世界上各个著名乐团常演的作品。堪称为是一部精致的、浓缩的“袖珍交响曲”。。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4:00
12 Overture-Op 49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 1812序曲》最后一段的场景。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满意,在他给他的资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首曲子将会非常嘈杂而且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他没有想到这首乐曲后来却成为他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但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1812序曲,全名《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 》。由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于1880年,音乐诉述了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国并与俄军展开战斗、最后俄军击溃法军,拯救了人民的历史故事。音乐的亮点在于除了管弦乐队以外,还在乐曲的末尾加入了钟声,大炮,军乐队等乐器。 寂静之中,中提琴与大提琴以弱起节奏拉开序幕。提琴以平稳进行的和声缓缓进入,演绎《主啊,保佑你的子民》赞美诗。安详的背景后,提琴声部的多次重复暗示了暴风雨的降临,给人一种隐隐恐惧的感觉。管乐则于短暂的宁静后吹响优美的主题,仿佛描述着俄罗斯人民安详美满的生活,仿佛在倾诉一段美好的往事。与提琴的低音以相似的节奏型相互呼应着,交叉索绕,逐渐上升;随着定音鼓敲响,管乐低鸣,提琴更进一步将恐惧感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接下来,密集的小军鼓带来紧张的气氛,它象征着军队打破了人民的安定。双簧管着重弱拍,奏出一个如歌如泣的主题,提琴则在逐步升高,推出双簧管的声音。交替两次之后,长笛以平缓的旋律出现,与提琴呼应。管乐队以平缓的旋律行进,弦乐伴随着鼓钹声把音乐推入一个小小的高潮。 随着军鼓的响起,木管乐器与法国号重复着相似的节奏,经过几次重复之后一个短暂的休止。随后乐曲速度加快,表现了法军开始了入侵,描写出两军对战的场面。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的旋律,它以变奏的形式不断出现,看似是法军的斗志高昂、阵形严整,其实则是法军机械重复、刻板呆滞的形象。与《马赛曲》相对的,是一首描写俄罗斯人们奋起抵抗的主题,两只主题交错缠绕着,斗争着。仿佛战火硝烟的广阔战场上,军刀挥舞,战马嘶鸣,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乐曲在此出现一个大转折,出现了一个充满俄罗斯民歌风格的音乐,舒缓而优美。 俄罗斯民歌以优美的旋律开始了新的篇章。音乐中,仿佛展现了奥涅加湖上泛着微微的波光,看到了鄂毕河上不息的流水一路向前,看到了巍峨的乌拉尔山脉在蓝天白云下屹立......它描绘了俄罗斯广阔壮丽的山河,更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国家的热爱。朝气明快的音乐伴随着铃鼓声行进。民谣和婚礼歌曲与战争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也表现了俄罗斯人在危难中坚强的心和他们对祖国的信心。 接着,战争重新回到了音乐中。弦乐队展现出不安的主题声部,小号的鸣唱把人们拉回水深火热的世界。旗帜在飘扬,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定音鼓如一声巨雷惊醒沉睡的民众。反抗的时刻到了。狂风暴雨中,铜管乐与弦乐错综交织,《马赛曲》从强到弱,渐渐被逼到了低音区,直至消失。随着士气的高昂,胜利的暗示弥漫全曲,暗示了俄罗斯人的反攻,描绘了俄罗斯人英勇击溃敌军,解放莫斯科的景象。音乐渐渐舒缓,夹杂了欢乐的铃声,重复了民歌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和平的景象。紧接着四声炮鸣,音乐转入暴风雨般的下行。乐队庄严宏伟的演奏出了开头的赞美诗,同时,教堂的钟声响起,场面辉煌而宏伟,让人回忆起对战争的恐惧与对为国捐躯者的崇敬。 尾声随着《光荣颂》的主题,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俄罗斯人民宣布了最终的胜利,乐曲也在这欢快的节奏中结束。 整首曲子中,作曲家通过交叉描绘优美中蕴含着暗示、明确表现战斗场面、美丽的事物激发了战斗热情、最终胜利凯旋这几个主题,以多重角度、多种表现手法描绘了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故事,仿佛欣赏者能够在聆听曲子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使得音乐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画面感。
Erich Kunzel 15:41
13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Romeo and Juliet, Fantasy Overture - Love Theme
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爱的主题 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悲剧改编.这段音乐可谓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伟大的管弦乐段落,也是多位指挥大师与顶级乐团的“挚爱”。 歌剧序幕:维罗纳,14世纪。一支合唱队吟唱着蒙泰古和卡普莱特家族之间的世仇以及命运不济的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   第一幕:在卡普莱特宫廷的假面舞会上,朱丽叶的追随者帕里斯和她表哥蒂巴尔特急 伤痛无忧,活力无限! 新浪搜索联盟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趣味评论精彩心情日记 切地等待着她的到来。卡普莱特给大家引见她的女儿,欢宴的人们赞叹她的美貌,朱丽叶欣喜若狂。正在这时,蒙泰古家族的罗密欧和他的朋友戴着面具悄悄溜进了舞厅,罗密欧看到远处的朱丽叶翩翩起舞,尽情歌唱,罗密欧羞怯地走近她,两人不期邂逅,一见钟情。这时蒂巴尔特出现,罗密欧戴上面具冲了出去,蒂巴尔特认出了闯入者是蒙泰古的儿子,想将他捉住,但卡普莱特阻止了他。   第二幕:当天晚上,罗密欧由直达朱丽叶闺房的绳梯爬上阳台,他呼唤着朱丽叶,犹如她是太阳、是纯洁明亮的星星。姑娘在阳台上自言自语着“我爱恋着蒙泰古家的罗密欧”,罗密欧听后不再隐避,立即走上前去,两人狂喜地相互发誓将忠贞不渝。经过了躲避卡普莱特家男仆查探的虚惊后,罗密欧与朱丽叶温情地互道晚安。   第三幕:罗密欧出现在方济会的小修道院,朱丽叶和她的奶妈格特鲁德随后也进入修道院。劳伦斯神父同意为年轻的恋人主持婚礼,以期望他们的结合会中止他们家族之间的世仇。   卡普莱特家的房子外边,蒂巴尔特对罗密欧口出恶言,罗密欧的朋友墨丘蒂奥受到蒂巴尔特的挑战,当罗密欧试图和解时,他遭到蒂巴尔特的辱骂。为维护蒙泰古家族的荣誉,墨丘蒂奥与蒂巴尔特决斗被杀死,为了复仇,罗密欧杀死了蒂巴尔特。维罗纳公爵制止了杀戮,并把罗密欧驱逐出城。   第四幕:黎明时分的朱丽叶闺房,罗密欧不情愿与她话别,临行之前两个恋人相互倾诉爱慕之情。罗密欧走后,卡普莱特和方济会教士前来向朱丽叶通报她将在当天嫁给帕里斯,朱丽叶请求劳伦斯神父相助,神父给了她安眠药水,喝下去会使她看起来像已经死去一样,他保证当她醒来时罗密欧将在她的身边。朱丽叶喝下了安眠药水。   第五幕:在昏暗的墓穴中,罗密欧在他钟爱的情人朱丽叶身旁悲痛欲绝,以为她已故世。在绝望中,他喝下毒药。朱丽叶醒来,知道罗密欧为她殉情,遂从他的衣服里拔出匕首,刺向自己的胸膛,这对情人双双逝去。””
Herbert von Karajan 03:34
14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Nutcracker Suite, Op.71a - 1. Miniature Overture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序曲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有“圣诞芭蕾”的美誉。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胡桃夹子》剧本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共分两幕,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小序曲》  这首可爱玲珑的序曲,颇为活泼优雅,是一首轻快光辉的开场音乐。乐曲开头是由第一、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担任低音,产生晶莹明丽的音色。这段小序曲,由轻快活泼的第一主题开始,随后引入优美文静的第二主题。耶诞夜大人忙着准备过圣诞节,儿童们则幻想着收到自己心目中的礼物。 这段序曲就是描述调皮逗趣的儿童世界,小提琴演奏活泼可爱的主题,好像儿童们蹦蹦跳跳的出来,接着是长笛演奏快速音符,好像是儿童们正在纷纷寻找他们的礼物,相同的音乐反覆两次。
Herbert von Karajan 03:29
15 Johann Strauss II: Die Fledermaus - Overture
小约翰·施特劳斯:《 蝙蝠 》序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74年春的三幕轻歌剧《蝙蝠》,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16部轻歌剧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歌剧的脚本是根据法国剧作家梅拉克和拉·阿列维的喜剧《除夕之夜》改编而成。同年4月5日在维也纳首演。《蝙蝠序曲》中动听的旋律缀合而成的,也是整部《蝙蝠》歌剧最著名的一首乐曲。《蝙蝠序曲》成为极其流行的通俗名曲,是音乐会上经常被演奏的曲目。 剧情梗概: 一次假面舞会上,年轻的埃森斯坦伯爵给朋友法尔克开了个玩笑,趁其喝醉,将其打扮成蝙蝠模样。从此,法尔克得了个“蝙蝠”的绰号。《蝙蝠》一剧亦得名于此。除夕之日,埃森斯坦因侮辱他人获罪入狱八天。当晚,法尔克劝心情不佳的埃森斯坦先去化装舞会消遣一下,然后再陪他去监狱。埃森斯坦妻子罗莎琳达的旧情人阿尔弗莱德听说此事后,想趁机与罗莎琳达旧梦重温,不料却被前来带人的监狱长错当为埃森斯坦带走。舞会上,埃森斯坦没有认出戴了面具的罗莎琳达就是自己的妻子,百般讨好,大献殷勤。罗莎琳达趁其不备,偷走了他的怀表做为埃森斯坦如此行为的证据。午夜,法尔克送埃森斯坦到监狱,罗莎琳达也为解救阿尔弗莱德来到监狱,终于真相大白。埃森斯坦和罗莎琳达先是相互指责,后又互相原谅,重归于好,全剧在喜庆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由华丽、流畅的圆舞曲和欢快的波尔卡舞曲组成,中间插入的曲调略带哀婉动人的色彩,轻盈而舒缓,情绪欢快而热烈。 在整个乐队轻柔的伴奏下,双簧管奏出充满生机的主题,一开始就流露出明显的喜剧色彩。这一旋律选自第三幕中埃森斯坦的咏叹调主题。 第一部分为小快板,2/4拍子,A大调转D大调。华丽、流畅的主题成功地揭示出全剧的喜剧内容。 第二部分是整个序曲的中心,具有小约翰·施特劳斯所拿手的“维也纳圆舞曲”风格,集中体现了小约翰·施特劳斯音乐的特色。圆舞曲节奏,G大调,3/4拍。欢快而有力的圆舞曲主题选自歌剧第二幕终场前舞蹈场面的配乐。 第三部分转为行板,G大调,3/4拍子。这一部分选自歌剧第一幕中的三重唱《只剩下我留在家里》,曲调略带哀婉动人的色彩,轻盈而舒缓。 序曲的尾声是波尔卡舞曲的形式;经过前面几个主题的反复,全曲在一片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Herbert von Karajan 08:47
16 Johann Strauss II: Der Zigeunerbaron, Operetta in 3 Acts, Act 1 - Overture
小约翰·施特劳斯:《吉卜赛男爵》序曲 《吉普赛男爵》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斯特劳斯(Johann Strauß II,1825—1899年)于1884年创作的歌剧作品,1885年10月24日在安迪亚维恩剧院首演。和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蝙蝠》一样,它是世界各地歌剧院的标准戏码,受到许多人的亲近与热爱。1883年,为了作品的上演,约翰·斯特劳斯应邀前往布达佩斯,这时和匈牙利作家姚凯伊(Maurus Jokais)相识,于是委托他根据自作的小说《莎菲》改写成歌剧剧本,可是姚凯伊的剧本对轻歌剧来说并不适合。于是这个剧本又由施尼扎(Jgnaz schnitzer)彻底改写,最后成为《吉普赛男爵》的剧本。这部歌剧洋溢着维也纳风轻快的气氛,也飘散着匈牙利的异国气息,是多彩多姿的作品。不过,剧中的喜剧要素并不太多,在我们耳边回荡的几乎是充满哀愁感的曲调。特别是莎菲所唱的吉普赛之歌等,都扣人心弦。这部轻歌剧的另一特色是重唱曲特别美,如第一幕的终场合唱非常精彩,远远超过了轻歌剧的水准。 吉普赛男爵(三幕轻歌剧)  巧妙地把轻歌剧中的旋律串连起来,是集成曲(pot-pourri)风的愉快序曲。中庸快板、C大调,由弦乐强有力地开始,在铜钹的应答后,接到单簧管的装饰奏和长笛的装饰奏中,双簧管则配上优美色彩。变成小行板后,由双簧管优美地开始歌唱,加入竖琴和大提琴后反复。到中庸快板时,借着华丽的波尔卡风旋律,活力充沛地升腾起来。更为加快后,成为圆舞曲速度,奏出斯特劳斯式活泼优美的圆舞曲。   随后变成中庸快板,再变成庄严的稍快板时,以堂皇的气氛跃升。在小行板处双簧管优美地吹出新的旋律,然后又出现圆舞曲,快板的尾奏相当华丽,在生龙活虎般的表情中,热闹又强有力地结束。
Herbert von Karajan 08:05
17 Johann Strauss II: Waldmeister, Ouvertüre
小约翰·施特劳斯: 轻歌剧《护林员》序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10:22
18 Egmont Overture, Op. 84
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 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戏剧作品。其大体内容如下: 埃格蒙特伯爵是十六世纪荷兰的统帅,他是奋起反抗西班牙异族统治和压迫、争取独立斗争的民族英雄和领袖之一。由于西班牙派驻荷兰的总督背信弃义,埃格蒙特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这个故事情节,和在第六十八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荣获五项大奖的电影《勇敢的心》(《Brave Heart》)非常相像。 本来贝多芬对歌德就非常崇拜,而埃格蒙特的崇高形象和为自由献身的精神,也使贝多芬深为感动。这种反抗**、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故事,最符合贝多芬的性格。因此,当维也纳的柏格歌剧院在1809年邀请贝多芬为《埃格蒙特》的重新上演配乐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悉心谱写了十段配乐。这十段音乐都精彩非凡,其中的序曲是最激动人心的一首。 这首序曲,不但反映了埃格蒙特的斗争和他的悲剧性的遇难,而且还体现了埃格蒙特斗争的结果,即人民在胜利之后的狂欢,充分地表达出贝多芬的“人民**力量不可战胜”这一坚强信念。贝多芬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还为最后一段音乐附上“预告祖国即将到来的胜利”这样一条注解。 歌剧、舞剧的序曲一般都凝聚了整部剧的音乐精华,比如主要音乐形象、主要思想感情、主要戏剧冲突等。《埃格蒙特》序曲也不例外。这首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它的主题形象鲜明,属于标题性的音乐作品。根据音乐情节内容,序曲可以分为西班牙的统治压迫和荷兰人民的苦难、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暴政的激烈斗争、荷兰人民的胜利场面三大段,这同戏剧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相符合的。
Josef Krips 08:06
19 Ludwig van Beethoven: "King Stephen or Hungary's First Benefactor", Op.117 - Overture Adagio-Allegro
  贝多芬《斯蒂芬王》序曲  这部作品贝多芬完成于1811年,是为在布达佩斯落成的新德国剧院的庆典仪式创作的。这部作品贝多芬题献给当时匈牙利的统治者——斯蒂芬亲王。   虽然这部作品创作于贝多芬的“第三创作期”,但它充满了乐观的气息和轻快的节奏。这部作品另一个受人瞩目的方面是贝多芬使用了匈牙利舞曲风格的曲调,这种作曲手法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非常少见,但在以后的浪漫派作曲家创作时却经常见到,比如李斯特(Liszt,Feanz)和勃拉姆斯(Brahms,Johannes)的一些作品。  《斯蒂芬王》序曲采用的是自由的奏鸣曲式。   音乐一开始,乐队奏出了四个长音,但马上就被带有强烈东方色彩的木管旋律接了过去。这段木管旋律来得有些突然,也使音乐带上了些轻快幽默的色彩。这就是音乐的引子部分。   (5段00分54秒)乐队奏出了一个带有匈牙利舞曲特色的主部主题。它抑扬顿挫的重音和其中蕴涵的力度随之得到了发展。   (5段01分44秒)由木管乐器奏出了副部主题。这是一支复调旋律——上边是轻快的小舞曲,下面是规矩大方的正步舞蹈。   (5段02分41秒)直接接上了音乐开头的引子部分。这可以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发展部。但由于它过于短小简练,音乐没有什么新发展,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这部作品省略了发展部,只是用这段音乐作为呈示部与再现部的连接段。   (5段03分31秒)是再现部的开始。   (5段05分20秒)开始尾声。这时开头引子部分的单簧管又出现了,随后贝多芬将引子主题、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的两支旋律等统统糅合在一起,形成辉煌的高潮。这种将从前出现的所有音乐动机糅合在一起的技巧,后来在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末乐章和我国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也曾用过。
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06:34
20 Beethoven: Ouvertüre "Coriolan", Op. 62
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 伟大的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曾根据作家普鲁塔克的一部作品的情节,创作了悲剧《科里奥兰》。后来维也纳戏剧作家、诗人柯林将它改编为同名的五幕悲剧。这部作品于1802年11月24日与公众见面。著名作曲家莫扎特(Mozart,Wolfgang Amadeus)的内弟曾在剧中扮演主角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科里奥兰是公元前五世纪一位罗马贵族。他领导罗马人战胜了邻邦沃尔辛人。后来,由于他对罗马平民的嘲弄和凌辱,引起了人民的义愤,被罗马元老院判处“终身流放”。科里奥兰傲慢的个性和对平民阶级的偏见使他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选择了背叛祖国的道路。他投奔沃尔辛人,并率领人马攻打罗马。他兵临罗马城下,对任何来说情的密使加以嘲笑。后来,他的母亲、妻子和小儿子在他面前泣谏,使他陷入各种复杂矛盾的心情中。最后,科里奥兰放弃了复仇,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科里奥兰是由于放弃指挥权而被沃尔辛人谋害的;在柯林的改编版本中,他是自杀的。但在两个版本中,科里奥兰都是为了更崇高的东西而放弃了正义的复仇。   科里奥兰傲慢的性格,坚定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和贝多芬很相象。甚至连科里奥兰受到的忘恩负义的待遇和他为自己的正义辩护的性格,也酷似贝多芬。另外剧情也吸引了贝多芬的注意:他喜欢崇高的题材,认为这可以表达人类最深刻的感情。况且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值维也纳处于法国军队的占领下,他能够深刻地理解被科里奥兰围困的罗马城当时的情景。因此,贝多芬对柯林改编的这部作品很感兴趣,决定为它写一首序曲。   整部戏剧的高潮,是科里奥兰在最后时刻的心理冲突。因此,序曲也强调表现了这种冲突,并用了最能表达戏剧冲突的奏鸣曲式写成。  音乐刚开始,由弦乐器三次强奏八度的C音,但每次都被乐队粗暴的和弦打断。   随后(6段00分21秒)开始的主部主题有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有时还显得怒气冲冲。这个主部主题的动机音型在以后的音乐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段音乐可以看作是科里奥兰本人傲慢性格的写照。   (6段01分19秒)出现了一支温柔的旋律,这是副部主题。音乐的进行温文尔雅,颇具女性神采。这可以看作是科里奥兰的母亲和妻子的乞求。   (6段02分36秒)开始音乐的展开部。音乐持续着主部主题的短小动机,大提琴声部的伴奏也显得很冲动,心潮难平。这里仿佛是科里奥兰在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愤懑。   (6段03分52秒)是音乐再现部的开始。再现部的音乐很长,几乎占了整个序曲长度的一半。由于再现部的音乐几乎涵盖了从前出现过的所有音乐动机,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前面全部音乐的再现。   在这里,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主部主题和引子部分的粗暴和弦交织在了一起,显得更加不耐烦,但(6段04分33秒)开始的副部主题还是具有极大的柔韧和耐心。(6段05分52秒)开始的是展开部分的音乐动机,科里奥兰还没有被劝服。但(6段06分13秒)出现的副部主题的再一次恳求,最终导致了引子部分的几个粗暴和弦的重新出现。但这几个和弦已经改变了面貌,其中有的一分为二,力量也渐渐消失了——科里奥兰终于在无限矛盾的心情中放弃了复仇。   (6段07分34秒)音乐进入了一片低语。大提琴将科里奥兰的动机放慢放宽——它被抽掉了速度和力度,变成了深沉的叹息。最后以弦乐器柔弱地三次拨奏结束了全曲,意味着科里奥兰的生命之火已经熄灭。
Herbert von Karajan 09:03
21 Leonore Overture No. 1 in C major, Op. 138
贝多芬《莱奥诺拉》序曲1号C大调,作品138号 作于1805年。因贝多芬后来觉得作为歌剧序曲过于轻薄而舍弃不用,一直等贝多芬死后ll年才出版。这首序曲OP.138a,以安宁而富装饰性的引子开头,主体为轻松愉快的快板。主题乃3首<莱奥诺拉)共同选用的歌剧第二幕中弗罗莱斯坦躺在牢房里唱的一首挽歌<年华正茂)。在伤感的间奏之后,序曲回到快板的一些基本主题,就好像此时响起一片欢庆之声。
Philharmonia Orchestra 09:55
22 Leonore Overture No. 2 in C major, Op. 72a
贝多芬:《莱奥诺拉》序曲2号C大调,作品72号 作于l805年,歌剧<莱奥诺拉>1805年首演时采用的就是这一首序曲,序曲开始时以森严的下行八度进行,代表弗罗莱斯坦走下地狱,然后是悲剧性的<年华正茂>的旋律。在主部中,这一旋律由圆号和木管,构成抒情的第二主题。展开部形成高潮,其中冠以小号。代表弗罗莱斯坦的解放。最后是急板,悲剧发展成为一首胜利之歌。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4:02
23 Leonore Overture No. 3 in C major, Op. 72b
贝多芬:《莱奥诺拉》序曲3号C大调,作品72号 作于l806年,这是为歌剧的修改本而作,l806年3月29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演。这一首是所有4首序曲中,情感表达最为丰富的一首。这首序曲开始也是下行八度,表达弗罗莱斯坦走下地狱,然后是,弗罗莱斯坦的悲歌作为奏鸣曲式宽广抒情的第二主题重新出现,戏剧性地往高潮发展。号声出现。宣布弗罗莱斯坦重获自由。号声之后,这首序曲中有几小节表达弗罗莱斯坦摆脱恐惧后的迟疑,他不相信自己还活着。号声又响时,自由的光辉照进牢房,弗罗莱斯坦与莱奥诺拉沉醉在光明之中。这首序曲中,贝多芬重新使用了奏鸣曲式,再现部中一些主题因素重现,表现得既有层次。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4:46
24 Leoncavallo: Pagliacci - 1. Prologo
雷翁卡瓦洛: 歌剧《丑角》序曲1 第一幕 蒙塔尔托村外的十字路口 路边是小戏班的临时戏台,村民们聚集着正在欢庆节日。在欢愉声中,他们唱着:“来了!来了!他们来了……”!以欢迎江湖剧团的光临。江湖剧团终于出现在村民眼前,团主卡尼奥与其妻内达坐在马车上,卡尼奥感谢大家欢迎他们的热忱,并宣布当晚7时开演。卡尼奥先下车,内达跟着下来时,剧团中另一演员托尼奥欲以手扶持,卡尼奥妒而击之,村民笑着离开。卡尼奥以半认真与半开玩笑的口吻警告托尼奥,剧戏与真实的人生应该有所分别,然后便和团员们上酒店喝酒去了。 远处传来苏格兰风笛(Bag Pipe)之声,乐师与村民们出场。众人模仿教堂的钟声高歌,嘴里唱着:“上教堂去……”而进入教堂。这时舞台上只出现内达一人,内达与一村庄青年西尔维奥坠入情网,乃自言自语地说:“多么锐利的眼神,他可能已看透我一切的秘密……”。这段道自,管弦乐奏出有力的嫉妒与爱的动机。美丽的阳光与悦耳的鸟声,使内达沉入回忆,不禁唱出《小鸟之歌》(Ballatella Che Volo d’augelli)。托尼奥听到这首美丽的歌,忍不住表明了自己的爱意,却遭到内达的嘲笑与拒绝。托尼奥欲强吻内达,内达用马鞭狠狠地抽他。托尼奥恼怒地表示一定要报此鞭打之仇。管弦乐以低音奏出不安的颤音,显示出愤恨与嫉妒。内达的情人西尔维奥进场,俩人互诉爱慕之情。托尼奥目睹这幕偷情的场面,立即告诉卡尼奥。卡尼奥到达现场时,西尔维奥已溜之大吉,内达脸色恐惧。托尼奥却站在一旁,幸灾乐祸,加油添醋。卡尼奥逼迫内达说出情人的名字,内达始终不说,卡尼奥气得直发抖,拔出匕首,却为一团员佩佩所阻,并告诉团主观众都坐满了,准备开戏。众人离去,卡尼奥黯然神伤地披上丑角的衣裳,悲伤地唱出著名的咏叹调:《穿上戏装吧!》(Vesti 1a giubba)!其歌词大意是:“穿上彩衣,脸涂白粉,要逗取人们一笑,妻子柯伦比娜偷了汉子亚里基诺,做丈夫的,还得博取观众一笑,含泪强颜欢笑是丑角的本份”。最后管弦乐反复奏出这哀愁沉寂的《穿上戏装吧!》主题旋律,幕下。
Herbert von Karajan 02:50
25 Leoncavallo: Pagliacci - 2. Si può? Si può? Signore! Signori!
雷翁卡瓦洛: 歌剧《丑角》序曲2 第二幕 村中广场的舞台 幕启,简短而优美的间奏曲,佩佩与托尼奥相继上场,佩佩替观众安排座位,人们嚷着快点开演,内达向观众收钱,顺便向西尔维奥谨慎地说了一声“小心演戏”!然后进入后台。在《开幕了,安静吧》合唱声中,“戏中戏”终于开演了。内达饰科伦比娜静坐在台上,乐队奏出优雅的小步舞曲,这时其仆人塔代奥(托尼奥饰)出去买菜,她的丈夫(卡尼奥饰)还没回家,因自己与情人(佩佩饰)有约在先,其情人正在窗外唱着甜美诱人的情歌。塔代奥买菜回来,“情人”戏谑地问内达有何心事,内达不理,由窗口引进戴着假面具的“情人”,“情人”将塔代奥赶出室外,然后拿出一瓶安眠药,让内达劝其夫吃下,然后私奔。 弦乐以颤音奏出不安的动机,科伦比娜的丈夫出现了,饰“丈夫”的卡尼奥意识到刚才台下真实的一幕,他虽然记住这是在演戏,但仍气极败坏地说:“老天!那岂不是相同的语气……”。进而又追问那人是谁,内达回答是塔代奥,塔代奥在后台应声而唱:“相信她!她那美丽的小嘴从不说谎”,观众一阵大笑。卡尼奥感到这是莫大的耻辱,面向观众吼道:“不要笑了”!然后逼着内达说出情人的名字,内达强自镇静,叫了一声“巴里亚其”,提醒卡尼奥这是演戏。卡尼奥心绪更加激动,唱出:《我不再是小丑》(No pagliaccio non son)这段举世闻名的咏叹调。观众赞其演技已臻炉火纯青境界。台下的西尔维奥已察觉大势不妙,观众也感到场面过分逼真,而情不自禁地喊出:“好像是演真的,确实是演真的……”!卡尼奥一再逼迫内达说出情人的名字,内达被逼不过只好说出,卡尼奥继续逼问一切,并扬言要杀死内达。观众感到有异,佩佩欲向前,却被托尼奥所阻。卡尼奥提起桌上的匕首,狠狠地插进了内达的胸膛。内达喊出“救命啊……西尔维奥”,西尔维奥闻讯而上,也挨了一刀。村民们围住卡尼奥。他的手一松,匕首掉在台上,呆了片刻,然后向着观众说:“今天的戏,到此结束”(La commedia e finita)然后乐队奏出强烈的主题,幕下。
Herbert von Karajan 05:20
26 Franz von Suppé: Morning, Noon and Night in Vienna - 5. Overture
苏佩-《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 苏佩的《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乐曲气势宏伟、激情、高亢,极富感染力震撼力。大提琴独奏浑厚深沉,委婉抒情,像是在缠绵,像是在话别,忧伤的旋律,像是呈现在眼前一幅浪漫的童话故事,为之感染,为之动情。
Herbert von Karajan 08:51
27 Franz von Suppé: Ein Morgen, ein Mittag, ein Abend in Wien; Ouvertüre
弗朗茨·冯·苏佩: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08:25
28 Franz von Suppé: Poet and Peasant - 7. Overture
苏佩《诗人与农夫》 作于1846年,同年在维也纳首演,管弦乐曲,为苏佩所作三幕歌剧《诗人与农夫》的序曲,后曾被改编为多种器乐曲。 乐曲以歌剧的旋律为主要音乐素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序曲中最为有名的旋律是表现农夫音乐形象的第三部分主题(片段1)。这一主题采用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纯朴清新的旋律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
Herbert von Karajan 09:44
29 Suppé: Leichte Kavallerie, Ouvertüre
苏佩: 轻歌剧《轻骑兵》序曲 《轻骑兵序曲》可谓耳熟能详。全曲描绘了轻骑兵从出发到驰骋战场的情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弘。音乐一开始,由小号和圆号以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奏出轻骑兵主题,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潇洒、精神焕发的轻骑兵队伍。紧接着,长号用合奏与这一主题相呼应,形成了浓厚的军营气氛。随后,小提琴以极快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型奏出一个轻捷明快的主题,表现了轻骑兵机敏欢悦的形象。由小号为主奏的进行曲主题紧接着就出现了,这一主题不仅充分发挥了加洛泼舞曲欢快的特点,而且还运用了模仿马蹄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这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旋律。乐曲的中间部转为小调,小提琴奏出匈牙利吉普赛调式的主题,如歌的旋律宁静而忧郁,带有悲歌的色彩,表现了歌剧中骑兵队长回忆往事时百感交集的心情。乐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骑兵进行曲经过反复和发展,再次形成欢乐的高潮。最后,以乐队强而有力的全奏终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07:06
30 Johannes Brahms: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68 - 1. Un poco sostenuto... Allegro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乐曲第一乐章的悲剧序曲》Op. 68 勃拉姆斯:悲剧序曲 此曲只是抽象的悲剧序曲,并不是为某种特定的悲剧故事而描写, 所以这部作品是适合于从古希腊的悲剧到今天的任何悲剧故事的序曲。并且与勃拉姆斯的另 一部《学院庆典》序曲互为姐妹篇。
Karl Böhm 12:43
31 Johannes Brahms: Tragic Overture, Op.81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悲剧序曲》Op.81 《悲剧序曲》(德语:Tragische Ouvertüre,作品号八十一)是由布拉姆斯于1880年夏天写的管弦乐序曲。布拉姆斯以“悲剧”为题意在用来强调此序曲的汹涌和受折磨的气氛;此曲也和他在1880年所写的学院节日序曲形成强烈对比。值得留意的是,悲剧序曲和学院节日序曲是没有任何紧接的戏剧内容,因为布拉姆斯对歌剧并不感兴趣。对布拉姆斯而言,音乐是用来强调其感受和情感。布拉姆斯形容他所写的序曲为“一笑一哭”;学院节日序曲为兴高采烈的歌曲,而悲剧序曲则为忧郁的歌曲。 布拉姆斯在悲剧序曲中引用了第二交响曲第四乐章的调子。 悲剧序曲含有三个旋律,调子为D小调: Allergro ma non troppo (不太过分地急速) Molto più moderato (稍快的中板) Tempo primo ma tranquillo (平静的)
Wiener Philharmoniker 14:11
32 Johannes Brahms: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80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学院庆典》序曲 是一首纪念性的音乐会序曲。1879年3月,布勒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以荣誉哲学博士的学位。勃拉姆斯在1880年8月写成这首序曲,作为答谢。这首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序曲,采取四首德国大学生歌曲作为主题。第一主题是在十九世纪德国民主**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的《一八一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之歌》。创立于1815年的耶拿德国大学生协会,因为传布自由思想而于1815年11月26日被解散。这首歌是抗议协会被解散的大学生团奖歌曲,曾在德国大学生中广泛流传,有很大的影响。过去中国的学校歌曲,也曾采用过它的曲调,配上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流传于二、三十年代的中学里,为当时的中学生所熟知。在序曲中,这个主题是由小号吹出的。连接部采用大学生歌曲《国父》的曲调,这是德国大学生举行庆宴时所唱的歌曲;第二主题是《大学一年级生之歌》,是一首富于风趣的大学生歌曲,由大管吹出。尾声采用了十八、十九世纪广泛流传于欧洲各国的拉丁文大学生歌曲《短暂的生命》,歌词宣扬青春及时行乐和对师友的祝福,但最后一段歌词唱出了“摆脱忧患,送走困苦,驱除恶魔。扫清暴虐”的意愿,表现了争取民主的进步思想。这首庄丽雄健的大学生歌曲由全部乐器强劲地奏出,序曲在欢欣鼓舞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0:17
33 Prelude – Act I (La Traviata)
威尔第《茶花女》序曲概括出主人公爱情的美好和悲痛,乐曲中悠长缓慢下行的优美旋律,描绘了主人公纯真的爱情和悲惨的结局。 这段序曲虽然有些凄凉,但旋律十分优美,许多音乐家把他作为单曲演奏。确实,如果单拿出来演奏,当做一部柔情浪漫的夜曲是非常美妙的。
André Rieu 03:33
34 La traviata / Act 3 - Prelude
威尔第:《茶花女》序曲 --令人叹息的爱情故事 一位游走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交际花茶花女,一位满腔热情的年轻新贵阿非列德,不顾一切坠入了爱河,原打算双双隐居郊野,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无奈阿非列德在父亲的秘密干涉下,误以为茶花女是一个嗜钱如命、用情不专的女子,这个误解,造成了两人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当年,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在观赏这部以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著名小说为本的戏剧《茶花女》后,备受感动,立即邀请剧作家修改剧本,以短短6 周时间谱曲完成,改编为歌剧。歌剧《茶花女》至今已经是全世界最常演出、累计观众最多的歌剧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4:25
35 Giuseppe Verdi: I vespri siciliani - Overture
朱利尼 威尔第 《 西西里晚祷 序曲》 《西西里晚祷序曲》是威尔第一首非常著名的序曲,为五幕歌剧。是以1282年西西里晚祷战争的历史故事而创作的。西西里晚祷战争讲述的是法国安茹王朝的西西里领地国王卡洛斯一世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攻占了西西里岛。而这场战争起事的主因,可以说是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室和罗马教廷之间对意大利地区统治权纷争的延续。霍亨斯陶芬王室的西西里国王被法国远征军击败后,教皇乌尔班四世将整个西西里王国交给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之弟---安茹伯爵管治,即为西西里王卡洛斯一世。而卡洛斯仅仅视西西里王国领地为自己侵略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跳板,在他麾下的法籍官吏们在西西里的管理不但乏善可陈,且官员抢劫、谋杀甚至侮辱当地人的事件时有发生。1282年3月30日这一天,即复活节星期一晚祷时分,西西里岛巴勒莫圣神大教堂门外此后的六个星期里,西西里岛上数以千计的法籍居民被屠杀。对于这次起事确切的导火索并无定论,一部分观点认为是:当地人在参加复活节的庆祝活动时,一伙法国军人和官吏加入并开始饮酒。期间一位法国军官将一名已婚年轻妇人从人群中拉出,并当众侵犯。而妇人的丈夫其后便用刀杀死了这名军官。众法国军士企图为军官复仇,但却先被人群中的当地人全部杀害。正在此时,四周钟声大鸣——巴勒莫全市的教堂皆响起了晚祷的钟声,战争正式爆发。这便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冲突的故事:法国政府与西西里里人民的矛盾,各阶层的人们矛盾,起义与镇压的矛盾,爱情与亲情的矛盾,生命与死亡的矛盾等等。所以,这部歌剧绝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更多表达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所以,该曲的感情总是在曲折而快速地改变着。 乐曲一开始便比较突然,没有什么过多的铺垫。它给人一种循序渐进、默默前行的感觉。烘托了整个故事的背景气氛:正如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就像是走在黑暗中一样,小心翼翼的探寻,犹豫担心谨慎。曲子的开头阴沉紧张,伴随着沉重的鼓声,像是在迷雾中探索,找不到出口,心不自觉的往下沉,让人觉得异常沉重和疲惫,不知道希望在哪里。随后紧接着稍微轻松一点的过渡,使得紧张得以缓解,但是温和中还是透漏着些许的小波折。突然一阵由弱变强的鼓声,不是很长,但却很明显的将音乐分了层次。好像矛盾关系就要开始,层层递进,并没有慌张,有的却是信念,这是个有序的开始,但也只是一段很短暂的激烈争斗。渐渐,曲子开始变得和缓温柔,有种淡淡的喜悦,似关联着歌剧中男女主人公美好的感情,情绪基调一下便改变了,显得是那么的美好和淡然。紧接着曲子的节奏明显变快,体现出了很明显的欢乐和雀跃。接着是一个小循环,然后调子变高,渐渐高昂起来,重复的音节很多,强化了喜悦感。但轻松欢快感总是很短暂,简直是一扫而过,虽然节奏还是很快,但是喜悦感已不在,又变回了最初小心和矛盾的心理。而后,随着时间的推进,曲子开渐渐的淡下来,很慢,似失望犹豫,又似在重新思考和重新发现中。与此同时,主调子却平缓优美,但在经过一段段快节奏的喜悦感后,矛盾感又开始变得更加强烈和充分,让人对最后的高潮有了心理准备。而当曲子进入最后高潮时,激动人心的部分,几次重复,且变换紧凑,扣人心弦,感觉希望就在眼前。尤其是那渐进式的高昂和很多次结束音的回旋,都无不造成了余韵不停的环绕感,而使那发生在西西里的故事永不退色。一曲终后,好像整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全都包含在这高低曲折的音调中,而使得全曲的艺术表达力更加丰富和颇具感染力。 这部《西西里晚祷序曲》结构短小精湛,短短的只有九分钟时间,但内容却异常丰富,内涵深刻;音乐则更加的跌宕起伏和摄人心魄。它不仅是一首简单的乐曲,然而更是一个故事的浓缩,一段人生的印证。它每一分钟都处在不同的感情世界里,表达得都是那样的丰富而生动,融入的诸多情绪的跌宕与回转,给人以许多不同的意象与感受。它浓缩了太多的精华,而使它越听越能深入内心,越听就越想去更深入地去理解它,感受它和触摸它而不愧为威尔第又一激荡心怀的精彩乐章。
Carlo Maria Giulini 09:00
36 Carl Maria Von Weber: Der Freischütz, J.277: Overture - Der Freischütz, J.277: Overture
韦伯《自由射手》序曲 《自由射手》J.277 是韦伯在1819年到1820年间,以古代欧洲民间关于“黑猎人”的传说为题材而完成的作品。1821年6月间,这部歌剧在柏林上演。 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其中运用了歌剧中的基本主题,并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歌剧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歌剧《自由射手》中的那个恶毒猎人,叫萨密耶尔,是魔鬼的化身,在歌剧中他是地狱恶势力的代表。但是歌剧中更重要的却是对猎人生活的描述: 青年猎人马克斯在一次射击初赛中失败了,他正为第二天的决赛发愁,如果继续失利,按照猎人的习俗,他就不可能同恋人阿迦特成婚。这时,一个把灵魂卖给魔鬼的声名败落的猎人萨密耶尔乘虚而入,他因为自己的死期将至急于找个替身,便诱骗马克斯到那鬼魂出没的狼谷去炼制百发百中的魔弹,同时又暗中同魔鬼谈妥,翌日用魔弹打死阿迦特作为自己的赎价。 第二天,决赛开始了,马克斯的目标是从花丛中飞起的一只小白鸽,这时阿迦特却在花丛中出现,马克斯的枪口对准着她,但是奇迹出现了,智慧与公正的隐士用法术把马克斯的枪口转向躲在树上窥伺结果的萨密耶尔,这个存心害人的萨密耶尔受到了惩罚,马克斯和阿迦特终于得救了,善良与爱情战胜了邪恶。 序曲开始的一段缓慢的引子,包含着两个不同的形象。引子的第一个主题,是由4个法国号以重奏方式奏出的一支朴素的民间曲调,奏鸣曲形式的第一主题虽然是从青年猎人马克斯表示担忧自己命运的一段咏叹调衍化而来,但它那切分的节奏和不稳定的和声纯粹是地狱力量的写照,依然是恶的形象。 连接段的音乐素材出自第二幕狼谷一场的暴风雨场面,它同第一主题都在c小调上,说明了恶的力量一直占上风。显然,这又是黑暗力量的胜利。看来马克斯已经屈服于邪恶的势力。但是在一个持久的延长音后,爆发出乐队强烈的C大调主和弦,这有力的一击宛如“自由射手”的一颗魔弹射出枪膛一样。阿迦特的主题随着成为强有力的欢呼,音乐从小调转为大调,它像进行曲一样表现光明世界的最后胜利。这样,序曲的辉煌结束,事实上已经预示了整部歌剧的总的结局和它所要宣扬的道德思想,即善同恶的斗争总是以善的胜利作为结束。 俄罗斯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对韦伯的这部歌剧有过一段中肯的评述:“从睡梦中苏醒并开始要求表现民族特性的欧洲,欣喜若狂地欢迎《自由射手》。”
Herbert von Karajan 10:37
37 Carl Maria von Weber: Oberon, J. 306 - Overture
韦伯《奥伯龙序曲》 《奥伯龙》是韦伯最后的1部歌剧。剧中描写众仙之王奥伯龙和仙后蒂塔尼娅争吵后,找到一个获罪的骑士到东方经历了种种荒诞的冒险和爱情纠葛,最后骑士和他的情人在魔法号角下脱险,奥伯龙和仙后和好如初,骑士也被赦免,双双爱情大团圆。 这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在伦敦上演时受到欢迎。歌剧的结构松散,音乐缺乏内在的统一和连贯性,更像一部戏剧配乐。 但是序曲写得概括、生动,继承了《魔弹射手》和《欧丽安特》的传统,是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 《奥伯龙》序曲以纯属魔号性质的号声开始,这是对妖王奥伯龙的神奇召唤,命他去解救英雄胡翁爵士,胡翁被派去担任危险的任务,保护他的只是一件神奇的乐器——魔号。乐队中的圆号源自古老的猎号,它的德文名字意思是“森林之号”,因此它往往被用来暗示浓密森林中的神秘诗意。在浪漫主义时期以圆号为特征的乐队色彩的整个演变过程中,韦伯是最富于想象力的先驱者,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如何使圆号的轻柔的光辉、单簧管的天鹅绒般的抚爱、小提琴音色的清晰等别具风味地结合。 号声独奏由加弱音器的弦乐器、长笛和单簧管加以应答——所有的声音都好象来自奥伯龙的精怪世界。依稀可辩的号声齐奏仿佛是由遥远的神秘境界吹来。全奏中的铿锵声引进了以胡翁历险的主题为基础的乐段,小提琴急速奔驰的音型预示着这对情人——胡翁和他的雷查公主的胜利逃脱。号声和精灵的音乐简短地重返,暗示奥伯龙的干预。单簧管奏出第一幕胡翁咏叹调中的爱情旋律。不久,小提琴接过雷查的著名咏叹调:《大海,你这威力无边的怪物》中喜气洋洋的一段,剧中歌词是:“我的丈夫,我的胡翁,我们得救了,我们得救了”。乐曲以雷查的旋律再现构成的结束异常动人
Klaus Tennstedt 09:31
38 The Hebrides, Op.26 (Fingal's Cave) - Allegro moderato
门德尔松:《赫布利迪群岛》序曲 又名《芬格尔山洞》序曲,是一首标题性序曲。芬格尔山洞是苏格兰西海岸外赫布里底群岛中斯塔法岛上最大的岩洞。这首序曲抒写了作者游历赫布里底群岛和芬格尔山洞的印象,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第一主题用一个动机作为主题核心。这个动机不断反复、模进和引伸,并从低音区扩展到高音区,描写岩洞的静僻和幽深。第二主题由大提琴、大管和单簧管奏出优美的歌唱性旋律,伴随着弦乐器上碧波荡漾一般的音型,描写浩瀚的大海。展开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两个主题,描写海鸟飞鸣,海风凄厉和海浪的起伏逐渐变为汹涌澎湃的气象。当音乐平静下来时,开始进入再现部,又回到了幽静的岩洞景色。最后,热情洋溢的尾声把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心醉神迷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作了生动的描述。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0:28
39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verture, Op. 21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 Op.21 《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共写过两部音乐作品,一部是在1826年作者十七岁那年所作的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次年改编成管弦乐曲,被称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另一部是1843年为《仲夏夜之梦》所写的戏剧配乐,其中的序曲就选用了当年所作的序曲。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它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是门德尔松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在虚无缥缈的短引子之后,音乐进入小提琴顿音奏出的轻盈灵巧的第一主题,描绘了小精灵在朦胧的月光下嬉游的舞蹈。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欢乐而愉快,由管弦乐齐奏伴随着雄壮的号角,呈现出粗犷有力的舞蹈音乐,并立即转入热情激动而温顺的恋人主题,曲调朴素动人。经过多次音乐的发展变化,乐队又奏出了舞蹈性的新主题,具有幽默、谐谑的特征。在后来门德尔松所作的十二首《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中,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篇章,常被编为组曲演奏。这里选用了其中最为著名的两首:《夜曲(E大调)》和《婚礼进行曲》。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2:31
40 Wagner:Die Walküre, Akt III: Vorspiel
瓦格纳:序曲至第三幕 选自《女武神》(“女武神的骑行”) 《女武神》, 又称《英雄传唤使》,三幕歌剧,是歌剧四部曲《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二部(其它三部分别为《莱茵河的黄金》、《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作于1854-1856年间。整套歌剧初演于1876年,其中的四部作品均为作者自撰脚本,以德国史诗和神话为题材。《尼伯龙根的指环》体现了作者的叔本华唯意识论思想,被认为是瓦格纳歌剧创作的顶峰。整个创作长达二十年,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大手笔。其规模巨大,需要四个晚上才能演完,并且必须有特殊的超大型的剧院。   《女武神》 歌剧的剧情为《莱茵河的黄金》的继续: 沃坦预见到阿尔贝里希将要从法弗纳手中夺回指环,进攻神殿,使众神遭殃, 于是让他和智慧女神所生的九位女武神到各地寻觅阵亡的英勇武士并把他们带到天界,使他们复生,以守卫瓦尔哈拉神殿。沃坦有一对子女,儿子齐格蒙德,女儿齐格林德,两人在两地长大,互不相识。齐格林德自幼被人拐骗,被迫嫁给武士洪丁。齐格蒙德是洪丁仇人,一天晚上,他趁洪丁外出进入洪丁家,与齐格林德产生爱情。两人互诉身世,方知是兄妹。齐格蒙德在屋旁大树中获得父亲留下的宝剑,两人一同逃走。其实这一切都是沃坦所安排,但遭到了妻子女神弗里卡的反对。弗里卡是婚约守护神,力主要惩罚兄妹。沃坦无奈,只得让女儿(女武神之一)布仑希尔德将兄妹两人交给洪丁处置。洪丁与齐格蒙德决战,布仑希尔德用盾牌护住了齐格蒙德。齐格蒙德正要刺杀洪丁,却被沃坦敲断了剑,于是被洪丁所杀。布仑希尔德藏匿起齐格林德,并将齐格蒙德的宝剑碎片交给她,预言她将生下齐格蒙德的儿子--最勇敢的英雄齐格弗里德。沃坦不得不惩罚布仑希尔德,他让她沉睡在山顶,让火神以火焰包围山顶,并预言:"第一个唤醒你的男人将娶你为妻。"
Wiener Philharmoniker 06:07
41 Wagner: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Akt I: Vorspiel
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又名《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三幕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完成于1867年,但其序曲早在1862年便已创作。歌剧的脚本为 瓦格纳本人所作,取材于十六世纪德国纽伦堡的一个民间故事。这部作品不仅在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也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杰作之一。这部歌剧构思的时间很长,所要体现的中心思想几经更迭,在这一过程中它的形象和情节不断深化。因此在瓦格纳后期创作中,这部歌剧显得十分突出。   歌剧讲述了青年武士瓦尔特与金饰匠的女儿叶娃相爱,但金饰匠已宣布叶娃只能嫁给圣约翰节歌咏比赛的获胜者。在鞋匠萨科斯的帮助下,瓦尔特战胜了一直垂涎于叶娃而使出卑鄙伎俩的市镇小吏贝克梅塞尔,赢得了叶娃做他的新娘。这部现实主义杰作通过进步的民间艺术同墨守成规的腐朽保守艺术间的斗争,来赞颂民族和人民的理想。它不但鲜明地描绘出十六世纪纽伦堡那些手工业者的习俗和风尚,表明他们对祖国生趣盎然和真诚朴实的艺术的热爱,而且对阻碍艺术发展的那些眼光狭隘、成见很深的批评家进行了强烈抗议和辛辣的嘲讽。瓦格纳在这部歌剧中倾注了自己全部感情和心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写作这部作品"有时高兴得发笑,有时则失声痛哭。"   歌剧的序曲实际上是第一幕的前奏曲,它那宽广的复调发展和铜管乐器占优势的音响,辉煌灿烂的气势,给人留下了洋溢着生命力的欢跃、雄伟的印象,充满了"瓦格纳风格"。   乐曲采用了奏鸣曲式,C大调,中速,4/4拍。首先由整个乐队奏出英武庄重的"名歌手主题动机",表现了以萨科斯等十二位名歌手为代表的、尊严自恃的德国的市民形象。随后,长笛和双簧管依次在高音区奏出流丽抒情的旋律,表现了瓦尔特与叶娃的纯洁而真挚的爱情。以铜管乐器为主奏的辉煌的进行曲随后而至,描绘了名歌手们精神焕发的行进队列。后面还引用了许多歌剧中的动机,音乐极为丰富。最后在充满乐观情绪的高潮中结束  
Wiener Philharmoniker 11:52
42 Tannhäuser, opera, WWV 70 Overture~Richard Wagner
瓦格纳《唐豪塞》序曲 歌剧《唐豪瑟》的全名叫做《唐豪瑟和瓦尔特堡歌唱比赛会》,取材于中世纪的两个古老的传说:一个是关于维纳斯堡骑士唐豪瑟的故事;一个是在霍夫曼的小说中记述的十三世纪瓦尔特堡诗人的唱歌比赛的史实。唐豪瑟是一个骑士,同时也是一个恋歌诗人,由于他沉溺于爱情与美丽之神维纳斯的肉欲,成为维纳斯堡的一个忠实卫士。后来他厌倦这迷醉的生活回到瓦尔特堡来,但他在参加歌唱比赛时却忘乎所以地赞颂维纳斯堡妖冶娇媚的美女,几乎被那些盛怒的骑士杀死。在热爱着他的伊丽莎白的卫护和解救下,唐豪瑟深感悔恨并参加朝圣者的行列到罗马去祈求教皇赦罪,但他的罗马之行并没有如愿以偿,为此伊丽莎白忧愁而死,而唐豪瑟最后却因而获得宽赦。 1873年在苏黎士一场由瓦格纳本人指挥的音乐会上,他曾撰文叙述该曲所体现的思想,今天仍然是指引人们理解瓦格纳希望他的音乐所提示的感情和景象的最好指南: “起初乐队只为我们奏出《朝圣者合唱》。合唱越来越近,增强到富于威力的感情流露,最后走向远方。曙光;合唱的回声正在消失。随着夜幕的降临,神奇的景象出现。玫瑰色的雾霭盘旋而上,美感的狂喜之声直达我们的耳边,可怕的色情舞蹈隐约可见。这时,序曲的狂热快板开始,和谐的音转为变化音,我们听到许多狂欢作乐的主题中的第一个,这些主题与传说中的维纳斯堡中的不圣洁的欢宴有关。这就是维纳斯堡的诱人魔力,到晚上它就向那些大胆的为情欲的渴望所点燃的灵魂显示出来。为这些迷人的景象所诱惑,一个男人的修长身影慢慢走近,这是歌唱爱情的游吟诗人唐豪瑟。他高傲地唱着欢乐的爱之颂歌,兴高采烈而又带有挑战性,仿佛要迫使色情的魔力附到他身上。应答他的是狂喊乱叫。玫瑰色的云雾更紧地笼罩着他,令人陶醉的芳香环抱着他。在诱人的半明半暗中他明澈的双眼看到了一位美得难以形容的妇女形象,他听到颤抖的甜蜜嗓音在唱着海妖的歌曲,呼唤着他,答应满足这位胆大包天的人的最疯狂的梦想。出现在他面前的就是维纳斯本人。 他的内心和感官焕发着光彩,他血管中的血液炽热地燃烧,一股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使他走近这位女神,在她面前唱着欢乐的爱情之歌,狂热地赞美维纳斯。维纳斯堡中的奇迹现在仿佛应着他的神奇的召唤而呈现在他面前,四面八方传来狂热激烈的呼喊声。酒神的女祭司们在醉醺醺的欢乐中向他扑来并把他拉入她们的狂舞中,越跳越远,直到他投入女神本人的热情奔放的双臂中。她以火一般的激情拥抱他,在陶醉的狂热中她把他带到最遥远的、生命不复存在的境界中。……狂暴的激情渐渐消退,只剩下轻柔的、动人肺腑的呻吟声在刚才为不洁的狂喜所占据、而现在为黑夜所统治的场所上空萦绕。然而黎明已经来临,又听到远处朝圣者的合唱,当合唱非常近的时候,白昼已赶走了黑夜,那些萦绕不去的呻吟声原来听上去像被诅咒者在哀恸,现在变成了欢乐的低语。当太阳灿烂地升起时,欢快的朝圣者的合唱终于向全世界、向全体生灵宣告他们获得拯救,兴高采烈的细语声越来越强,壮大成威力无边的极其崇高的欢呼。维纳斯堡从亵渎神的、耻辱的咒语中解脱,以欢欣鼓舞的声音参加神圣的合唱。生命的每一次搏动都随着拯救之歌而跳跃震悸,被分开的、灵与肉、上帝和大自然在神圣的爱之吻中结为一体。”
Various Artists 14:47
43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Act I: Ouvertüre
瓦格纳 《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瓦格纳的这部作品,无论在音乐方面或戏剧方面,无论在乐谱方面或剧词方面,都已获得最高度的效果。其中含蕴着阴郁迷幻的色彩,只偶尔夹杂着一些轻松优娴的情调。在这作品里作者首次感到自己的卓越不群,其中的情趣始终不懈。  瓦格纳的剧词是根据北欧的传说写成的。据传说从前有一个荷兰的航行者,冒着巨暴的风浪要想绕过好望角,并发誓说必须完成其壮举,虽作一世的航行亦所不惧。魔鬼听了他的誓言,就判了他的罪,罚他终身在海上漂流,直至世界的末日;他将永远不得解脱(除非他能找到一个女子忠心爱他),直至他的死日。每七年许他登陆一次,让他去寻觅那愿以忠贞的爱为他赎身的女子。 歌剧开始的时候,恰恰又满了一个七年的时期,那荷兰人的船停泊在挪威海岸的一个港湾里。在那里原有一只船在躲避风浪,船主是一个名叫达兰德的挪威人。达兰德的家在离那儿不远的地方。荷兰人在谈话中得知达兰德有一个女儿还不曾出嫁,他就要求达兰德允许他向她求婚,并说愿以全部的财物作为报偿。达兰德同意了。原来他的女儿名叫森塔,是个多情的女孩子,《漂泊的荷兰人》的故事很早就在她的心上印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达兰德把那荷兰人带到家里来的时候,森塔正迷惘地注视着一张传说的故事中的不幸的主人公的画像。等她看到那位客人的相貌,与画中人惊人地相像,她就立刻被他迷住了,她的忠贞的爱无形中已贯注在这位客人的身上,她自觉有赎救他的使命。后来,一个名叫埃里克的青年(他原来是钟情森塔的),有一天,当他对森塔倾诉自己的爱意时,被那荷兰人听见了,荷兰人想到自己这次必又将遭人抛弃,遂毅然而去,返回到自己的船上。那时森塔急忙追喊,说她是忠心爱他的,但被埃里克、达兰德和众好友拉住。那荷兰人也是真心爱森塔的,他不愿连累她,就向她说明自己的身世,想使森塔恐惧,然后立刻开了船。但森塔毫不为他的话所动,誓要忠贞爱他至死为止,终于从众人的阻挡中抢了出来,跑到了一个悬崖的边缘,两臂向着那荷兰人张开,纵身跳入海中。这时幽幻的船影沉下去了,海水涌起了高浪,旋又落下,激成了急流的漩涡。在落日的光辉中,森塔与那荷兰人的影子互相拥抱着,在海上浮现了出来。 瓦格纳在这部歌剧的序曲里运用了全剧的主导动机,把剧中的情节借音乐做了很美丽而动听的叙述。开始是描写暴风雨的句子,从中现出了有力、但阴郁的、代表荷兰人的动机。管弦乐正如暴风雨中汹涌澎湃的海洋,在这暴乱的声浪中,代表那荷兰人的主导动机一再浮现,简直好像在狂乱阴惨中看见了他的影子一样。他站在那里,希望着死的降临,但他却死不了。激怒的乐声消逝后,就听见一缕平静而稍稍动荡的句子,这正是在剧中荷兰人的船驶进平静的挪威港时听到的句子。这时,又听到了那荷兰人的主题,但这回听起来是比较柔和得多了,好像那风吹浪打的苦命人终于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一样。 这时,我们立刻又可听出他这片刻的安宁是谁的赐予,因为就在这时出现了剧中第二目森塔叙述《漂泊的荷兰人》的故事曲。但这里只是那歌曲第二部开始的几句,而不是那歌曲的全部,这可当作森塔的质朴天真的美丽的写照,所以就说它是代表森塔的动机,也不为过。紧接着是写荷兰人的船驶向港口停泊的句子,然后代表荷兰人的动机,渐渐低弱,直至完全消逝。突然管弦乐又卷入澎湃的惊涛骇浪中,随着带来了荷兰人在第一幕所唱的哀愁的调子;荷兰人的动机再度出现,乐声也好像写着那因暴风雨而愈加汹涌起伏的海洋。甚至当我们听见那水手的句子时,管弦乐声仍激荡不已,使人如闻水手呐喊于暴风雨的海上。 这序曲的一大特征,可说就是那代表海洋的动机,其描写疾风暴雨之下的海洋的恐怖,极为真切。这动机虽然几经变易,但始终保持其强暴奇异的力。序曲以森塔的故事曲结尾的热情的句子作结;这些句子在歌剧末尾她以身殉情时亦再度出现。
Richard Wagner 17:04
44 Di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opera Overtures~Otto Nicolai
奥托·尼古拉-歌剧《愉快的温沙妇人》序曲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奥托·尼古拉(德语:Carl Otto Ehrenfried Nicolai)生于哥尼斯堡。1833年到罗马研究前人的音乐作品,后任普鲁士驻罗马大使馆的管风琴师。1841年任维也纳皇家歌剧院的首席乐长。1842-1847年曾举办以贝多芬交响乐为主的定期演奏会。1847年任柏林大圣堂合唱团与皇家歌剧院院长。主要作品为两部交响曲以及歌剧序曲、室内乐曲、钢琴奏鸣曲、宗教乐曲、歌曲等。代表作是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
Various Artists 08:56
45 Prodaná nevesta (The Bartered Bride), overture to the opera~Bedrich Smetana
斯美塔那-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序曲
Various Artists 06:40
46 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 Russian Easter Festival, Op. 36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复活节序曲》Op.36 “光辉的节日”,这是俄罗斯民间对复活节的称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把他的《伟大的俄罗斯复活节序曲》(作品编号Op.36)设想为一次精心计算的乐队色彩的大迸发,以此反映出俄罗斯人在这个最重大的、把基督教仪式的庄严壮观与古代异教徒庆贺大自然复苏的传统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节庆的普遍感受。 里姆斯基的旋律取自《宗教歌集》,这是一本收录了希腊东正教最有名的赞美歌的曲集。他从1888年的年初开始动笔,当年夏天在创作《舍赫拉查德》的同时完稿。那年冬天的彼得堡俄罗斯交响音乐会由里姆斯基担任指挥,他把《伟大的俄罗斯复活节》的首次公演列入节目单,于1888年12月3日在贵族俱乐部举行。 里姆斯基把它与以赛亚所作的基督复活的预言联系在一起。这旋律被长号庄重地接了过去,最后以大号的深沉的乐队色彩奏出。最后的音调向里姆斯基暗示了耶稣的圣墓。当复活的时刻临近时,圣墓慢慢地开始发出一种无以言喻的灵光。突然间,乐队升腾起来,放射出几乎使人眼花缭乱的光辉,随后又同样迅急地暗淡下去。接着,复活节欢乐的主体快板部分爆发出来。 “天使长的庄严的号角声(里姆斯基在自传中写道)被同一曲调的、几乎像跳舞般的欢乐钟声所取代。这钟声时而与教堂司事飞快的朗读声、时而又与牧师用来吟诵福音喜讯的传统圣歌交相成趣。充当序曲副部的宗教歌集中的主旋律‘基督升起’,夹在号角声和钟声间出现,又构成了一个凯旋般的尾声。在这部序曲中,福音故事里对古代预言的回顾就这样与“异教徒的欢宴作乐”的复活节仪式的总画面结合在一起。圣经中大卫王在约柜前的雀跃欢跳所表达的不正是与那些偶像崇拜者的舞蹈相同的情绪吗?俄罗斯东正教的钟声无疑是教堂里的器乐舞蹈音乐,不是么?那身穿白色制服与宽大法衣的僧侣和司事们的飘动着的胡须,以及用很快的速度吟诵‘美丽的复活节’等,难道它们不把人们的想象力引向异教时代?复活节的面包条,面包卷和闪光的蜡烛,这一切距离关于基督的哲学学说和社会学说何等之远啊!节日里这种富于传奇色彩的异教的一面,这种从阴暗神秘的耶稣受难日之黄昏向复活日黎明时的异教徒们放肆的欢宴作乐的转变,恰是我渴望着在序曲中加以重现的东西。” 里姆斯基非常强烈地感觉到尽管他的乐队色彩栩栩如生,仍不能就此表达出他头脑中所想的一切。他觉得“即便是为了肤浅地”欣赏他的序曲,听众们也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在挤满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和若干指导者教会仪式的僧侣们的大东正教堂里举行的复活节晨祷仪式。这番经历正是当今有教养的俄国听众(更不用说其他基督教教派的听众了)所十分缺乏的。为此,里姆斯基请求他的朋友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伯爵写一篇说明诗。可是朋友的诗不能使他满意,结果还是由作曲家用自己的话写成。这篇说明里有旧约和新约中的引言,也有他自己印在序曲出版上的话: “愿神兴起,使他的仇敌四散,叫那恨他的人,从他面前逃跑。” “他们被驱逐,如烟被风吹散,恶人见神之面而消失,如蜡被火融化。(诗篇68章1、2节)” “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他们来到坟墓那里。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滚开呢。那石头原来很大,她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滚开了。” “她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甚惊恐。那少年人对他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马可福音16章1至6节)” “喜讯传遍世界,恨他的人从他面前逃跑,如烟消散殆尽。” “‘复活!’天堂的天使合唱队和着天使长的号角声和六翼天使的拍翅声唱到。‘复活!’庙堂里的僧侣,在香烟缭绕之中,在无数烛光的照耀下,和着胜利的钟声唱到。” 这首序曲的配器为:长笛三(一支与短笛轮换)、双簧管二、单簧管二、大管二、圆号四、小号二、长号三、大号、定音鼓三、钢板钟琴、三角铁、钹、大鼓、锣、竖琴,以及常规的弦乐器组。
BBC Symphony Orchestra 16:33
47 Franz Schubert: Rosamunde Incidental Music D797 - Overture D644
“舒伯特 《罗萨蒙德序曲》 D644 《塞浦路斯公主罗莎蒙德》(Rosamund,PrincessofCyprus)原为德国 女剧作家海尔敏·冯·谢济(HelminavonChezys)所作的四幕话剧,1823年在维也纳歌剧院上演时,舒伯特应邀为之配乐。但那次演出时用的序曲部份原来是为歌剧《阿方索与埃斯特蕾拉》(AlfonsoundEstrellaD.732)而写的。为众人所知的《罗莎蒙德》(D.797)序曲原来是1820年上演的《魔法的竖琴》序曲,1827年左右改编为钢琴二重奏发表,题为《为戏剧罗莎蒙德的序曲》。 舒伯特对戏剧音乐的兴趣,始终贯穿着他的创作历程。他的戏剧音乐作品共有十八部,但除了1823年为戏剧《罗莎蒙德》所写的配乐,其它在生前都不曾上演过。《罗莎蒙德》同韦伯写成的歌剧《优兰蒂》都是出于德国女剧作家威廉敏娜?车济的手笔,讲述的是罗莎蒙德公主的不幸遭遇和最后完满成婚的故事。由于原作艺术水平较低,所以剧本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罗莎蒙德》的配乐共有十一段,其中的序曲是1825年出版时舒伯特从他的一部歌剧《魔法的竖琴》的序曲移用过来的,所以实际上它同戏剧《罗莎蒙德》的关系并不怎么密切。这部作品通俗易解,富有浓郁的诗意,是舒伯特极具魅力的音乐作品之一。 这首序曲像一般序曲一样采用奏鸣曲式写成,音乐中的许多片段轻盈流畅,十分迷人。”
Rudolf Kempe 10:25
48 George Frideric Handel: Ouverture in D
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序曲 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序曲,D大调,作于1749年。 亨德尔(1685-1759,德国出身、英国籍作曲家)的《皇家焰火音乐》,乃定居英国后,为庆祝英法间的战乱结束而作。 此序曲,以华丽和庄严开头,管乐先呈示缓慢的旋律,后由弦乐承接,然后弦乐与管乐互作应答向前发展,以欢乐华丽而结束。 奥地利皇位继承之战于1748年以“伊克斯拉恰普条约”签订而结束。虽然英国在战争中所获不多,但为显示是战胜国,英王乔治二世下令在伦敦的绿公园建造一座模仿希腊神庙外观的宏大胜利楼。除了展示诸神雕像与国王本人的浅浮雕外,还要在这座410英尺长的巨大建筑上施放壮丽的焰火。配合盛典还须第一流庆典音乐,因此乔治二世指名要声名正如日中天的亨德尔进行创作。 按国王的作曲规定,只使用军乐乐器,不使用弦乐器。这个要求几乎让亨德尔翻脸,但后来他还是完成了任务:一首庞大的D大调法国式序曲,用9支小号、9支法国号、24支双簧管、12支巴松管、1支倍低音管、1支蛇形大号(serpent,后来删掉此项)、三套定音鼓、各种边鼓(side drums)。但亨德尔在曲谱的附注中特别指明:“弦乐器数目必须是双簧管和巴松管的两倍”,显然亨德尔和国王一样,知道握手言和与任人摆布是两回事。1749年4月27日,焰火施放如期举行,其结果是一塌糊涂,幸好有亨德尔华丽宏伟的音乐才撑住了场面。不论用或不用弦乐(现在的演奏都会用),亨德尔的这首序曲都是当时最伟大的器乐作品之一。其中愉悦的鼓号曲及木管与铜管的美妙呼应,使此曲分外灿烂。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5:48
49 Emil von Reznicek: Donna Diana Overture
雷兹尼切克:《狄安娜夫人》 - 序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04:03
50 Jacques Offenbach: Orpheé aux Enfers - Overture
奥芬巴赫:《奥菲斯在地府》 - 序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09:27
51 Engelbert Humperdinck: Hänsel und Gretel - Ouvertüre - Vorspiel - Prélude (Orchester)
洪佩尔丁克:《汉赛尔与格丽泰尔》 - 序曲
Wiener Philharmoniker 08:26
52 Antonín Dvořák: Carnival Overture, Op.92
安东宁·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Op.92 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又名《波希米亚狂欢节序曲》,作于1891年,管弦乐曲。本曲为作者所作的《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 《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这三个作品合起来是一个整体,贯穿着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表现自然的音乐主题;分开来,又是三首独立的管弦乐序曲。在第一部《自然序曲》里,作曲家采用抒情的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它好似一首田园诗;第二部,作者用人们欢度狂欢节的景象和感受,来表现旺盛不熄的生命之火,所以又叫《狂欢节序曲》;第三部,描写爱情和嫉妒的矛盾。作曲家选用莎士比亚名剧《奥瑟罗》寓意深刻的、悲剧性的内容来表现这个主题,所以又叫《奥瑟罗序曲》。但是,在这三部曲里,《狂欢节序曲》更通俗,更受人们的喜爱。 《狂欢节序曲》奏鸣曲式,快板,A大调,2/2拍。乐曲首尾部分描写了人们欢度狂欢节的景象,音乐气氛热烈,情调明朗,充满生机,热烈欢快的旋律,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一)一开始由整个乐队兴奋地奏出欢快的第一主题,曲调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节庆气氛,也表现了生命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二)随后,乐曲又很快转到了描写节庆的第二主题, 坚定而开朗,象征了生命的力量。 当乐曲速度逐渐减慢为小行板,并转为G大调,3/8拍时,单簧管奏出轻柔的主题,这个充满诗情的主题带有浓郁的田园风味。 随后,前面的几个主题不断地发展变化, 犹如炽热的生命之火在蔓延着。 (三)最后, 乐曲在描写节日场面的第一主题的发展中,加入了铃鼓和三角铁等色彩性打击乐器,在狂欢的气氛中终曲。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9:22
53 Dmitry Shostakovich: Festive Overture, Op. 96
肖斯塔科维奇《节日序曲》Op. 96 《节日序曲》作品96号,是肖斯塔科维奇1954年为庆祝国庆37周年创作了一首歌颂祖国所取得的胜利的管弦乐曲节日序曲。 它以热情、生动的音乐语言,庄严、辉煌的艺术形象,描绘了苏联人民欢度节日的景象。歌颂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首歌唱祖国的庄严颂歌。 乐曲以热烈欢快的情愫,生动活泼的旋律及庄严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苏联人民庆祝胜利和欢度节日的愉快景象,演出后受到听众喜爱。 这首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A大调:开始一段光辉的、3/4拍、小快板引子;小号和圆号吹出光辉,雄壮的喇叭号音作为乐曲的引子;定音鼓一声巨响,好似节日礼炮轰鸣。在低音弦乐器演奏短波折过渡之后,凯旋式的号角声又奏响了一次。这时,其它管乐器都加入进来,采用和声转换以及离调的手法进行发展,就好似节日里游行的人流,彩色缤纷的旗帜,令人眼花缭乱。它以胜利的姿态把人们带进隆重庄严的节日欢庆场面之中。在喇叭号音又一次奏响以后,乐曲经过发展后进入呈示部,节拍从3/4拍转成了2/2拍,速度加快了,乐曲的速度也由开始的小快板变为急板;在圆号和弦乐奏出的背景上,单簧管奏出活泼的主题,带有舞曲特性,表达了人们的欢乐心情,小提琴复述这一主题,进行之中,加进了三角铁清脆的敲击声。使舞曲性质更浓。随后,小提琴快速演奏上下翻滚的乐句,小号用“双吐”音在其中穿插,主题再转给长号和大提琴来演奏,气氛十分热烈。这个主题取自作者1949年所作的 清唱剧《森林之歌》中的《让祖国披上森林外衣》,乐曲轻松活泼,充满生气,呈现出人们热情奔放的欢乐情绪。这个主题经由小提琴反复演奏后,由弦乐器,铜管乐器及木管乐器相继作了展开,造成欢腾热烈的气氛。副部主题是E大调,2/2拍,宽广如歌,圆号和大提琴奏出宽广如歌的副部主题由小提琴和中提琴接着奏出后,木管乐器与弦乐作对答式的演奏。就好似一句俄罗斯中音歌手在咏唱。它与主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优美的主题继而转给小提琴和中提琴来演奏,更显得舒展动人,充满着自豪和幸福感。这时,木管乐器用短促的上行音与弦乐作对答式演奏,接弦乐的轻声拨奏,把乐曲引到展开部,描绘华灯初放、节日之夜的绚丽景象。单簧管演奏活泼的曲调,就象是召唤人们参加晚会的狂欢。接着,木管乐器逐渐加入,描绘人们越聚越多。乐曲情绪越来越激动,音响也越来越强烈,最后汇成欢乐海洋的壮丽场面。尾声不长,在接着出现的再现部里,略有变化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依次出现,在乐曲的结束部中重又出现引子中的喇叭号音;紧随其后的嘹亮的铜管乐器的乐音,把乐曲引入炽热的节日庆典的高潮,然后速度加快,在极其热烈欢腾的气氛与饱满有力的尾声中结束全曲。
Gennadi Rozhdestvensky 05:57
54 Carmen / Act 1 - Prélude
比才《卡门序曲》管弦乐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 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它是埃斯卡米罗所歌唱的咏叹调,广为传唱。 《卡门》的序曲,常被人们称为“斗牛士进行曲”。它一开始就由乐队用强音奏出一个辉煌的生气勃勃的进行曲式的主题,音乐立刻把我们带到壮观的斗牛场面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英武的斗牛士,听到了群众的喝彩声。这个主题重复了几次之后,音乐从A大调转到F大调,乐队轻轻地奏出了歌剧第二场中将要出现的《斗牛士之歌》的副歌。序曲最后结束在一个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减七和弦)上,更加强了这一段音乐带给我们的悲剧悬念,预示了卡门悲剧性的结局。 序曲的基本部分是歌剧第四幕斗牛场面的音乐的翻版(省去了声乐部分),其结构是一首回旋曲,通过多主题的对比并且展示出西班牙的典型环境,烘托了喜庆热烈欢腾的气氛。”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2:18
55 Luigi Cherubini: Anacréon, ou L'amour fugitif - Overture
路易吉·凯鲁比尼《阿纳克里翁》序曲 马利亚·路易吉·卡洛·泽诺比奥·萨尔瓦多·凯鲁比尼(意大利文: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1760-1842),一位出生于意大利、在法国渡过其大部分创作生涯的作曲家,以创作歌剧和基督宗教圣乐著名。贝多芬认为凯鲁比尼是自己同辈当中最伟大的作曲家。凯鲁比尼是从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14部法国歌剧为发展法国歌剧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19世纪初期复兴意大利传统宗教音乐作出了贡献。
Sir Adrian Boult 09:39
56 Cimarosa : Il fanatico per gli antichi romani : Overture to Act 1 - I Allegro
奇马罗萨《序曲》第一乐章 1801年1月11日意大利作曲家奇马罗萨(Domenico Cimarosa,1749-1801)在威尼斯逝世。是18世纪意大利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作品旋律优美丰富,情调幽默机智,唯感情深度不及莫扎特。其歌剧创作对同代人和后人都有较大影响。
Armin Jordan 04:21
57 Cimarosa : Il fanatico per gli antichi romani : Overture to Act 1 - II Andantino grazioso
奇马罗萨《序曲》第二乐章
Armin Jordan 02:29
58 Cimarosa : Il fanatico per gli antichi romani : Overture to Act 1 - III Allegro
奇马罗萨《序曲》第三乐章
Armin Jordan 01:58
59 Il matrimonio segreto: Overture
奇马罗萨《秘婚记》1801年1月11日意大利作曲家奇马罗萨(Domenico Cimarosa,1749-1801)在威尼斯逝世。是18世纪意大利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作品旋律优美丰富,情调幽默机智,唯感情深度不及莫扎特。其歌剧创作对同代人和后人都有较大影响。奇马罗萨每套剧各有着与别不同的特色,旋律优美流畅,剧情充满温馨情调,角色撰写得幽默。奇马罗萨的两幕喜歌剧《秘婚记》(Il Motrimonio Segreto)为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集大成的代表作。与前人的作品一样,该剧依然以爱情为主题,体现一种自由平等的精神
Alessandro Amoretti 06:02
60 Ouverture "Russe"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13:17
61 Peter Cornelius: Der Barbier von Bagdad (The Barber of Bagdad) - Overture
科内利乌斯:巴格达理发师序曲
BBC Symphony Orchestra 07:51
62 Jubel-Ouverture, Op. 103: Jubel-Marsch in C Major, Op. 103
约瑟夫·乔西姆·拉夫《序曲》 约瑟夫·乔西姆·拉夫 (Joseph Joachim Raff,1822-1882),德国作曲家。生于瑞士,曾任小学教师,自学钢琴、小提琴、作曲。其早期作品得到门德尔松的好评。1844年,在门德尔松的推荐下,他首次出版了自己的两首钢琴曲。1850年,他成为李斯特的助手。1877年后担任法兰克福音乐学院院长。作品格调轻盈,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Slovak Stat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4:37
63 Concert Overture, Op. 12 Karol Stryja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