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3人收藏
共45首歌曲
《守望 》
让号角吹响
让战旗飘扬
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让烈焰绽放
让理想去飞翔
用生命誓死守望
可曾记得浮云遮掩
车轮辗过烽火硝烟
可曾感触泪的温暖
匆匆岁月相依相伴
可曾穿越生死瞬间
旌旗漫舞英雄呐喊
可曾见证心中誓言
坚守直到永远
让号角吹响
让战旗飘扬
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让烈焰绽放
让理想去飞翔
用生命誓死守望
可曾穿越生死瞬间
旌旗漫舞英雄呐喊
可曾见证心中誓言
坚守直到永远
让号角吹响
让战旗飘扬
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让烈焰绽放
让理想去飞翔
用生命誓死守望
让烈焰绽放
让理想去飞翔
用生命誓死守望
用生命誓死守望
音乐与战争
音乐与战争具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把战争中的人最想说或最不敢说的内容都化作了歌词和旋律,把语言阐述不清的复杂感受化作了旋律,把正义、和平、民族、祖国、理想、人心、人性、人道化作了旋律。
音乐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其独特的感染魅力和艺术效应决定了它与战争的互动关系。在人类文明与战争的历史碰撞中,音乐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音乐就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音乐与战争相随,音乐与革命相伴,哪里存在强大的军队,哪里就有音乐的合奏。音乐,战斗的语言,作为战争的工具,不仅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是改变战争运动轨迹的有效方法。利用音乐为战争服务,既可作为消磨敌人斗志的工具,也可用作激励己方士气的武器。其致效过程是传播者借用音乐独特的表意功能,针对敌我双方军民的情感需求,适时地释放相应的音乐信息,营造出一种战时“音乐舆论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认知心理,作用于个体产生不同的行为态度和意志行动。音乐对战争的影响,是一种心理力的情感表现。在未来战争中,音乐可作为传播战略信息的一种舆论载体,对调适官兵战场心理、激发战斗情感、瓦解敌方心志,仍可达到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战略预期效果。
我想,可以说音乐是战争中的一件特殊的武器。四面楚歌就是这个意思。对经历过战争后更珍惜和平的人来讲,许多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则从武器变成了经典,中国人喜爱的《游击队之歌》、《黄河大合唱》莫不如是。
战争与和平
战争是一场历史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它是为了和平,也有人说是为了进步,因为战争确实有的时候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不管战争为何,但似乎都起源于矛盾与行为。不可否认,人的心理是存在好斗的一面,在平凡的生活中家庭、事业、感情等一系列琐事,都让我们活得无比担忧,在单调乏味的生活里,人是很难适应这种不变动的生活。
“普弗尔是那些自信到不可救药、一成不变、宁愿殉道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这种人只能是德国人,因为只有德国人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也就是根据臆想的完美无缺的真理的知识,才有这样的自信。法国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认为他本人不论在智力还是在肉体,不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迷人力量。英国人很自信,其理由是他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国家的公民,再者,一个英国人永远知道他应当做什么,而且知道他作为一个英国人所做的一切都毫无异议地正确。意大利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总是激昂慷慨,容易忘掉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因为他不相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知道的。”
以人类的渺小,到底能知道些什么,我们总认为我们掌握了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发展的规律,地球是如此,世间万物的发展也是这样,一八零几年的战争,这么多国家厮杀做一团,今天一群人从西边打到东边,明天一群人从东边打到西边,这到底是为什么。历史学家说,他们知道为什么,因为拿破仑感冒了,因为亚历山大和拿破仑吵架了,等等……托尔斯泰说,他不知道,并且那些历史学家也不可能真的知道。说知道的,都是扯淡。这个论述复杂的很,具体内容参见——《战争与和平》
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总和,这是唯一的原因。只有在我们完全放弃了在个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这些我们不知道的规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War And Peace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为了完成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托尔斯泰前后耗费十余年的光阴,并本书于1865年到1869年出版,讲述欧洲拿破仑时期的俄国(今俄罗斯)所发生的事。《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故事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在《战争与和平》中,人物就多达559个,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且充满了生命的悸动,人的欢乐、痛苦、各种内心思绪——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而书中史诗般的辉煌节奏与宽阔视界,也只有荷马的作品可以相提并论。 |
Jan A.P. Kaczmarek | 02:34 |
02 |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约翰·威廉姆斯:《辛德勒的名单》 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与斯皮尔伯格多次合作,深切体会这一位身体中流着犹太人血液的导演在创作此片时的心情,因此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配乐中的两个主题旋律的小提琴独奏,编曲平实而情绪深刻。约翰.威廉姆斯在他担任多年指挥职务的波士顿流行管弦乐团中特邀小提琴名手伊兹霍克. 帕尔曼(Itzhak Perlman)和竖笛好手吉洛拉. 费德曼(Giora Feidman)助阵,他们的演出温和细腻,哀而不伤,不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而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充满了省思和缅怀的温淳气质。威廉姆斯在交响乐的部分则善尽烘托陪衬的角色,让音乐成为深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历史独白。 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约翰·威廉姆斯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手法,不再以景,而是以情入乐,采取浪漫乐派的传统写法,用柔和简练的旋律将影片所要表达的一个民族复杂而沉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加上画面、情节的配合,套句俗话说——很煽情。 |
John Williams | 04:16 |
03 |
十面埋伏
垓下一战,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 出色的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把当时的情景描绘成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具体一点来分析,《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十面埋伏 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 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 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一天夜里,刘邦要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听了,益发怀念自己的家乡。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军帐里喝酒。他—面喝酒、一边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据说他的爱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拔剑自刎而死。项羽见大势已去,带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南逃。第二天天亮,刘邦发觉项羽突围而去.便派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连赶。 项羽渡过淮河,继续跟随他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到阴陵(在今安徽定远县四北),迷了路,陷进湖沼地带,被汉军追及。项羽领兵且战且退,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河边正停靠着一条小船。乌江亭长请他上船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接着对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此项王也。”项羽便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说完就自刎而死了。 |
章红艳 | 07:43 |
04 |
神圣的战争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神圣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苏联卫国战争著名歌曲。由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作词,苏军红旗歌舞团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作曲,它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 诗人瓦西里·列别杰夫-库马奇作词: 起来 巨大的国家 做决死斗争 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 消灭万恶匪群 敌我是两个极端 一切背道而驰 我们要光明和自由 他们要黑暗统治 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 进行人民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 全国人民奋起战斗 回击那刽子手 回击暴虐的掠夺者 和吃人的野兽 不让邪恶的翅膀 飞进我们的国境 祖国宽广的田野 不许敌人蹂躏 腐朽的法西斯妖孽 当心你的脑袋 为人类不孝子孙 准备下棺材 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 进行人民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 起来 巨大的国家 做决死斗争 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 消灭万恶匪群 贡献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 保卫亲爱的祖国 伟大的联盟 让最高尚的愤怒像波浪滚滚翻腾 进行人民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 1941年6月22日,纳粹军队攻入苏联。炸弹摧毁了千百座城市,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死在炮火中。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怀着痛苦和愤怒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起来,巨大的国家…”。战争的第三天,这首诗登在了红星报和真理报上(后来获得斯大林文艺奖)。 当天,一名红军指挥官拿着报纸去找红旗歌舞团的团长亚历山大罗夫。这首诗道出了所有苏联人的心声,也深深打动了亚历山大罗夫,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首诗。他连夜把这首诗谱成了歌。 第二天早上他把歌抄在排练厅的黑板上,来不及油印,也来不及抄写合唱分谱,大家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抄下了词和曲。6月27号早上,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据亚历山大罗夫的儿子博利斯·亚历山大罗夫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记得那些坐在简陋的军用木箱上抽着烟的士兵们听完了《神圣的战争》的第一段唱词后,一下子站了起来,掐灭了烟卷,静静地听我们唱完,然后要我们再唱一遍又唱一遍…” 《神圣的战争》是响应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 |
俄罗斯军队模范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 | 03:33 |
05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12 Festival Overture, for orchestra in E flat major, Op.49
柴可夫斯基《降E大调1812序曲》Op.49 《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后一段的场景。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满意,在他给他的资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首曲子将会非常嘈杂而且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他没有想到这首乐曲后来却成为他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但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
Antal Doráti | 14:49 |
06 |
Ludwig van Beethoven: Wellington's Victory, for orchestra, Op.91 - Part 1. Battle
贝多芬《D大调战争交响曲-威灵顿的胜利》第1部分。战斗 战争中在鼓号声中代表英军的是《保卫大不列颠》进行曲,代表法国的是根据《马赛曲》作成的进行曲。在枪炮声中,又引用了《冲锋进行曲》。 |
Antal Doráti | 08:20 |
07 |
Ludwig van Beethoven: Wellington's Victory, for orchestra, Op.91 - Part 2. Victory Symphony
贝多芬《D大调战争交响曲-威灵顿的胜利》第2部分。胜利 D大调,以英国国歌《神佑吾皇》为序引,圣歌的曲调共反复4次,使气势愈演愈烈,尾奏中,英国国歌织入赋格曲主题,在华丽的赋格展开中结束。 |
Antal Doráti | 06:52 |
08 |
Gioacchino Rossini: William Tell - 4. Overture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第一部分:行板—E大调 此乐章是富有诗意,出色地描绘了深居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景。管弦乐伴奏部分,定音鼓以外的打击乐器都沉默不动。乐章首先由大提琴宁静优美的独奏开始,随后以大提琴五重奏为主题,描写了瑞士山间平静的黎明。低音区的长笛再轻轻的提示我们,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定音鼓的演奏直接将乐曲送入第二乐章。 第二部分:快板-e小调 这个乐章则是暴风雨场面的描写,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体现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先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预告从远方逼近的疾风密云,随着乐器的增加,音乐似大海的狂啸恕吼,又似天上的狂风暴雨一般。不久,雨过大晴只留下远处的雷声与闪电。这段猛烈的音乐象征着革命志士的自由呼声。 第三部分:行板G大调 暴风雨过后,则出现一片清新的田园景色,唱出和平的牧歌,阿尔卑斯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恬静。牧人传遍田野的牧笛旋律是由英国管吹出的,长笛也悠闲地应和着,吹出装饰性的助奏。这是风暴过后,一片和平宁静的田园景色。 第四部分:终曲-快板—E大调 此处描写争取自由的瑞士革命军英勇快速的进攻,以及民众因革命军的胜利而高声欢呼的情景。这是充满光和热的快速进行曲,为听众所普遍钟爱。 这段终曲是由小号独奏引导,铜管奏完序奏后,在刻画华丽节奏上,开始了大家熟悉的进行曲。中段主要由木管演奏,用了较为阴暗的#c小调,体现了斗争的艰辛。回到进行曲后,跃入全曲的最高潮,最后在兴奋与快乐之情的尾奏上结束。这是革命成功后,庆祝胜利的欢呼。” 《威廉·退尔》时代背景 《威廉·退尔》是瑞士在未独立以前,是由神圣罗马帝国下的哈普斯堡家、沙沃伊家和朱宁根家等割据统治的。其中势力最大的是奥国的哈普斯堡家,他们中间有不少施行暴政的恶劣行政官,被管辖的民众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统治着残酷的剥削,也让本身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罗西尼悲痛欲绝。为了让天下共处和平,他只好写下这部歌剧,以表达对人世的愤慨。 《威廉·退尔》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剧作,这部作品以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奥地利**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精神。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即是根据这部作品而写,为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全曲描绘阿尔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环境,和瑞士**志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进军。曲中旋律优美、 节奏活泼宛如一首交响诗 。这首序曲共分四个乐章,连续演奏,因此也是较罕见的分乐章歌剧序曲。 |
Herbert von Karajan | 11:58 |
09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7 in C major, Op.60 "Leningrad" - 1. War: Allegretto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No. 7, Op. 60 第一乐章” 中庸的稍快板-C大调-4/4拍。首先呈示出“人(梦)的主题”(C大调-G大调,配器较少),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短笛)独白。突然,远方传来的鼓声(小军鼓)击碎了和平的美梦,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发展部-bE大调)。 接着,作曲家进行了频繁的转调,开始使用2个铜管组。呈示部主题将以c小调呈现。接着大管走出了几声哀鸣(以钢琴伴奏为背景),引开再现部。最后,乐章在沉闷的鼓声中结束。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26:17 |
10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7 in C major, Op.60 "Leningrad" - 2. Memories: Moderato (poco alleg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No. 7, Op. 60 第二乐章” :稍快的中板与小快板-b角调式-4/4拍,三段体诙谐曲乐章。相传作曲家这样描述本乐章:“ …… 这是对愉快的事情,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 …… ”乐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轻松奏出的主乐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弦乐器那强烈的节奏背景,还有双簧管优雅的副乐念等构成。三声中部有高音单簧管及乐队的ff力度陈述(#c小调)。双簧管的副乐念由低音竖笛接替,长笛、竖琴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乐章可以说是最具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音乐。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10:29 |
11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7 in C major, Op.60 "Leningrad" - 3. My native Field: Adagio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No. 7, Op. 60 第三乐章” 慢板至最缓板-D大调-3/4拍。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俄罗斯人对自己的祖国和土地有着一种深厚的挚爱。”这一乐章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美之敬意”,犹如俄罗斯大地上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般。最后在低音提琴与大锣的轻微演奏下,直接进入第四乐章。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18:15 |
12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7 in C major, Op.60 "Leningrad" - 4. Victory: Allegro non troppo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No. 7, Op. 60 第四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转中板。首先,弦乐与木管奏出黑暗的声部(c小调),预示着战争的到来。由定音鼓呈示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动机的短暂导入部后,主题由弦乐器齐奏展示,然后进入自由发展的主部c小调)。在小号的同音反复下,紧张的节奏随之而来。几次艰苦的斗争(机枪扫射、冲出氯气范围、骏马奔腾)后,弦乐器与少量的木管奏出了缓慢的主题(调号为5个升号),表示作曲家为躲避德军进攻而匍匐前进。依照肖斯塔科维奇的本意,这个终乐章在于表现“为报仇雪恨、胜利而英勇拼搏”。在缓慢的铺陈叙述后,乐队逐渐增大音量。最后,第一乐章“人(梦)的主题”由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C大调),在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小鼓奏出了宛若“机枪扫射”式的连续音符(表现了作曲家如同李云龙一样坚贞可靠),四个定音鼓奏出乐章的中心主题,全曲结束。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16:32 |
13 |
Dmitry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Op. 65 - I. Adagio - Allegro non troppo - Adagio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乐》No. 8, Op. 65 第一乐章” 以低沉、严峻的宣述调开始,营造出沉重悲壮的气氛,这个引子主题,把听众带进一个刚进入就会凝神屏气侧耳倾听的历史氛围中,展现的是旌旗飘扬金戈挥舞铁马奔腾杀声阵阵的壮烈场景。接着,在极其细弱的弦乐背景上,小提琴奏出了第一主题(阳刚),这个主题开始是平静、和缓、坚定,其中不乏奔放的热情,但是,在发展部渐渐地变得尖细甚至有些怪诞,平静坚定的情绪被焦躁与暴戾的情绪取代,时而又有沉重的引子主题作背景音乐出现,更把这种焦躁与暴戾衬托得令人揪心不安,似乎将有灾难发生。 第二主题(阴柔)的出现,中和了第一主题中的焦躁与暴戾的气氛,她以宁静祥和的优美旋律展现了一个安谧梦境般的田园境地。在接下来的发展部中,这两个主轮番交替出现,最终阳刚战胜阴柔,阳刚的第一主题发展成不祥的刺耳的令人心痛的尖啸。很快地,这刺耳的尖啸又转换成粗野凶恶的进行曲,这之后,整个乐队演奏出排山倒海的音响,形成了第一个高潮,没有合适的语言来形容这音响的强烈程度,山崩不能比,海啸不能比,雷霆不能比,它淹没一切,包括第一主体本身。这强烈的音响高潮在整个乐曲中出现了二次(另一次在第五乐章),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第一个高潮谢幕后,在弦乐器微弱颤音的背景上,木管以柔和、圆润的音质做出感人肺腑的倾诉,这段长达近五分钟的独奏略带伤感,即使人心醉,也使人忧伤,仿佛看到一个青春少女面对家园被毁灭时的那种情态:回忆美好,述说痛苦历程,抚摸被痛创的身心。之后的乐章传承了木管独奏的基调,以柔和悲伤的气氛回顾了前面的几个主题,其中一段的演奏近似于葬礼进行曲,催人泪下的同时,反思油然而生于心田。当尖利颤抖的铜管号吹出第一主题时,这阳刚的主题不再焦躁和怪诞,而是近于悲鸣,令人断肠的悲鸣,也是忏悔的悲鸣。之后,乐曲在一片柔和轻缓迷人的气氛中结束,像看得揪心的历史老人带着遗憾远去。 如果要用文字来表达第一乐章所要表达的意蕴,那就是,引子主题表明历史的沉重,第一主题代表阳刚之气,第二主题代表阴柔之气。阳刚之气表示刚健、进攻、进取、建功立业,它是男人之气,它被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它是阳光的、正义的、祥和的化身,可是一旦失去控制,它就变成暴戾、凶残、毁灭的力量,能摧毁一切,也包括它本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每一次战争,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是阳刚之气的恶性发展。帝王建功立业的思想极度膨胀的时候,毁灭之神就站在门口,他们摧毁了国家的同时也摧毁了自己。就像第一主题在经过几次发展,变成了刺耳的尖啸和山崩海啸般咆哮一样,阳刚之气的过度发展和变异,是人类发展的噩梦,是健康机体中的毒瘤。 作为抑制力量的第二主题,她是阴柔之气,安详而宁静。在这一乐章中,第二主题是和平的力量,平民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在乐曲中,她作为柔和缓慢的力量和雄健坚定的力量对应着。这两个主题和谐的时候,乐曲悦耳动听,呈祥和之美,它们失去平衡的时候,音乐便出现乖张。乖张产生暴戾,暴戾导致毁灭,毁灭之后,阴柔便成为主旋律。这相当于人类社会,决定历史瞬间冲动而导致翻天覆地的是变异的阳刚力量,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它,就像那段音响高潮一样势不可挡。可是当社会被这个邪恶势力摧毁后,承担反省、鼓励、修复的重担自然。 而然地落在和平力量的身上。听了乐章中那段木管的伤情独白,谁都能从中获得抚慰、滋润和鼓舞,毕竟,自由生活是如此令人向往,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一边抚摸伤痕一边在废墟上重新建立一个家园。 建立新家园——和谐一段时间——阳刚力量逐渐变异成暴戾——暴戾摧毁一切——人类痛定思痛,反思、抚慰、鼓舞、重建。如此循环不已,这就是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这也就是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要告诉我们的。 |
Evgeny Mravinsky | 24:40 |
14 |
Dmitry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Op. 65 - II. Allegretto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乐》No. 8, Op. 65 第二乐章” 是描写阳刚之气的变异,同时也描写了阴柔之气被阳刚之气绑架、胁迫、腐蚀的过程。这乐章的第一主题的凶残形象不用赘述,关键是在第二主题出现前第一主题发生了变化,它为第二主题变异做了铺垫,它不再那么气势汹汹、那么咄咄逼人,而是变得柔和,在这个基础上,第二主题出现了。第一主题前面的凶恶表示它在胁迫绑架第二主题,而它后面的柔和却是腐蚀。被腐蚀后的第二主题变得怪诞,旋律不再祥和,先是节奏上的随意起伏和抽搐,继而是类似于妖魔的舞蹈,这舞蹈最终达到邪恶的高潮。这一段音乐的描述和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中的魔鬼舞宴是何等的相识!当邪恶达到高潮之后,毁灭结局的出现势在必然。无怪乎乐章结束时出现一段田园风味的独奏以及和弦,那是历史老人在哀叹,感慨于这些不肖子孙。听这段音乐,自然而然地令人回味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中叙事人的情调,它是真切的,感人的,也是伤心地。 《第八交响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完全能证实我这一分析。纳粹集团的崛起就是这样,它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开始就露出凶恶的本质,而是巧妙地掩饰了这一本质,或者说它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异了,进取变成了扩张,功业变成了讨伐,它用胁迫和腐蚀的两手绑架了德意志人民,使整个民族陷入狂热之中(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不就是这样写的吗?),继而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深重的苦难,同时也摧残了德意志民族本身。 |
Evgeny Mravinsky | 06:17 |
15 |
Dmitry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Op. 65 - III. Allegro non troppo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乐》No. 8, Op. 65 第三乐章” 柔和之气被腐蚀后,阳刚之气失去了制约,露出了凶恶的本质。钢铁一般的强硬旋律时而伴有刺耳的尖啸,再加上震耳的大鼓敲击,把侵略者的刚愎自用和凶残面目描写得淋漓尽致。 |
Evgeny Mravinsky | 05:53 |
16 |
Dmitry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Op. 65 - IV. Largo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乐“列宁格勒”》No. 8, Op. 65 第四乐章” 展现的是一副凄凉的景象。有人做过这样的描述:“这个主题在大提琴、低音提琴上重复出现了十二次,在这个背景上,独奏法国号、独奏长笛、独奏单簧管、相继以凄凉的旋律展开了关于人的最深切的悲痛,关于由繁荣的城市和乡村变为黑暗、冒烟的废墟,关于被战争毁了容的土地等等的悲伤陈述。” 聆听这一乐章,伴随旋律而展现的在我们脑际的那冒烟的废墟、被毁了容的土地、衣衫褴褛面呈菜色的灾民以及四肢伤残的士兵,像一副副场面巨大的令人肝胆俱碎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音乐在这里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效果,我们的神经也会跟着旋律一起颤抖,进而使我们更加憎恨邪恶,加深对邪恶如何产生的深刻认识,进而发誓要用全部的精力来铲除它。 |
Evgeny Mravinsky | 09:29 |
17 |
Dmitry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Op. 65 - V. Allegretto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乐》No. 8, Op. 65 第五乐章” 在对邪恶造成的灾难进行反思后,人们清醒了。什么是最美好的生活?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家园?这一系列哲学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在第五乐章,大师用管弦上流畅的音符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没有花里胡哨的渲染,也没有庄严的宣叙,而是通过独奏大管向我们营造了这一理想天地:阳光驱散乌云照耀在原野上,被战争蹂躏的土地开始苏醒,暖风徐徐吹拂,鸟儿窃窃私语,虫儿唧唧嘶鸣,天地像被雷雨淋洗过一样,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之气。在独奏大管的背景音乐中,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大提琴都轮番奏出最优美的旋律,欢庆胜利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心声——尊重自然,关爱自然、自由和睦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 通过一系列的器乐独白和协奏后,第一乐章的排山倒海的音响高潮再次出现,但它已不再被用来描述敌人的凶恶,而是用来斩钉截铁地表示正义的决心:决不能让悲剧重演!之后,又出现了一段怪诞的音响,像来自天上的声音,又像是神祗的造访,神秘而诡异,似乎告诉人们,邪恶被消灭只是暂时的,它仍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善良的人们啊,不可掉以轻心。但是,这神秘的提示已不能阻止人们胜利心情的表达,他们仍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主题音乐再次缓慢地响起,像一阵瑟瑟清风掠过安谧恬静的原野,在人们的心中培植出无限向往之情,这细弱却清晰的曼妙之音渐行渐远,像春风飘向天涯,她一边远去一边向我们挥手,似乎告诉我们:自由、和平、宁静、美好的社会就在等前方不远的地方等待我们。 每当我听完这一乐章,我的思绪很长时间都沉浸在肖氏描写的意境中,久久不能走出也不愿走出。那简洁恬适的令人心醉的声响,一遍又一遍地在胸间回荡,我一遍又一遍的咀嚼它,有时会热泪盈眶。 我渴望着肖氏的理想境界能在人类出现。 |
Evgeny Mravinsky | 13:30 |
18 |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3 in E flat, Op.55 -"Eroica" - 1.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Op.55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 该乐章采用传统奏鸣曲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这一乐章,最重点在于发展部和终结部的扩大。乐曲由两个降E大调主和弦之壮大强奏开始,然后大提琴便奏出分解和弦的第一主题,经过一段发展,由双簧管、单簧管及长笛依次奏出新的动机,不久春风煦日般的第二主题亦由双簧管提示,再转手予长笛及第一大提琴。但此时小提琴不甘示弱,快速的连弓音符与乐队交相辉映,最后呈示部在辉煌的弦乐颤弓中结束。 发展部乃此乐章之核心,以第一主题为主,变化多端,乐曲进行得极为紧凑,同时也有新主题登场,这个新主题,在弦乐所演奏的连续属九和弦音量逐渐减轻之时,顺畅地在E小调上出现,并且与第一主题互相交错,其后亦于终结部分再次出现。再进入再现部份四小节前,法国号吹出第一主题之主和弦音,与之同时出现的第一小提琴音却是七弦音,结果主和弦音跟属和弦互混合,当年不论排练或首演,皆是由贝多芬操刀的,所以当时听众觉得这个乐段太吵太闹。然则,不少乐团在现时之演奏皆采纳华格纳之修订谱。 经过再现部,便进入几乎可称作"第二发展部"之终结部,而乐曲所带出之炽烈感情,跟华格纳一言"恰似自然的熔铁炉一样,表现天才于青春期所涌现之种种情绪"相吻合-特别在最后第六五五小节到六六二小节小喇叭光芒万丈地高鸣第一主题,更叫人热血沸腾。 它以雄伟、果敢的总奏和弦开始,紧迫且恢弘,体现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一段简短引子严峻有力地冲击之后,河堤被冲决了,生活的泉流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浩浩荡荡冲击海洋,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汇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中间情绪虽有所缓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崇高的筹思,以及胜利的呼喊,仍是乐曲的主旋律。 罗曼·罗兰曾这样描绘这一乐章:"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17:41 |
19 |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3 in E flat, Op.55 -"Eroica" - 2.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Op.55 第二乐章:极慢板--c小调--2/4拍子 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这是个沉痛悲戚,但又美到极点的乐章。在第一小提琴弱奏当中,哀婉的主要主题凄凄而现,C大调的中间部,仿似抚慰破碎心灵,未几,又返回c小调,情绪亦由此再起高涨,跟死神的咆哮毫无分别;而主题的喃喃自语,亦静静结束此乐章。贝多芬在中间部后面的变奏中首次让铜管乐器单独出现,体现出人民战士逝去后的悲壮。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17:39 |
20 |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3 in E flat, Op.55 -"Eroica" - 3. Scherzo (Allegro vivace)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Op.55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 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跟第二乐章刚刚相反,此乐章呈现无比朝气,全曲以常动式的性格展开,作曲手法简洁细致,跟大师理念同出一辙。主题在弦乐轻快的伴奏当中,由双簧管兴高采烈地呈示,随后整个乐队欢快的迎合起来,宛如山间的溪水奔涌而下。中间部(Trio)可谓名副其实三重奏,三支法国号巧夺天工的呼应配合,美妙之至,主部再夺后,有二十小节之终结部,最后强而有力地结束。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06:12 |
21 |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3 in E flat, Op.55 -"Eroica" - 4. Finale (Allegro molto)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Op.55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 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此乐章加入赋格曲及奏鸣曲式的特征,交融成别具一格的新曲式,更因此表出贝多芬之创作理念。该乐章包含两大主题:首先是从乐章开始由弦乐拨奏呈示,接著双簧管及单簧管随后奏出轻快、及与第二主题相近似之旋律;另一个对贝多芬支持者而言实在不会陌生-贝氏早於1799年至1801年负责作曲的舞剧"普罗米修斯"之终曲及1801年作曲之"十二首方舞曲"第七曲当中,使用此曲作主调。上述两大主题亦曾在1802年之"十五段变奏曲与赋格"(作品35,又称"英雄变奏曲")当中亮相。 最后一个乐章以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为主题,把英雄的不屈不挠,发挥地淋漓尽致,使短暂的音符如火花般激越、崩进。整个乐章声势浩大、热闹、隆重,人们尽情地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庆祝英雄的胜利和凯旋。 |
Leonard Bernstein | 11:48 |
22 |
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
瓦格纳交响曲《女武神的骑行》 《女武神的骑行》出自《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二部《女武神》中的第三幕。 科波拉《现代启示录》是部看完之后再也不忍看第二遍的影片,漫天的炮火喻示着人类末世的地狱景观:一片兵戈之象,全片最经典的镜头莫过于直升机飞行队长带领部队轰炸越南村庄那一段,瓦格纳《指环》中著名的“女武神的骑行” (Ride of the Valkyries)一段被用作配乐,伴着直升机引擎的轰鸣声、无辜村民的哀号,暴戾血腥混杂急弦繁管,是战争片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6:17 |
23 |
Jean Sibelius: Finlandia, Op.26, No.7
西贝柳斯《芬兰颂》 乐曲由铜管群在低音区的怒吼开始,以Andantesostenuto的速度,奠定的全曲不屈、战斗的基调。随后以木管模仿管风琴,弦乐则作出庄严的应答,表现了芬兰民族抗击外侮,争取解放的决心。小号以一个固定的同音反复节奏型,向民众发起了号召,民族的情绪更趋浓烈。最后《芬兰颂》的曲调奏起,在小号的召唤下,全曲在赞歌声中结束。 《芬兰颂》的旋律是被限定在一个相当窄的范围内,相同旋律的反复出现以及持续低音的运用使得这首乐曲更加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甚至能够打动全人类。 你会不由自主地把西贝柳斯同一片广阔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他的音乐不像拉威尔、普朗克以及斯特拉文斯基那样属于城市,西贝柳斯的音乐好像是来自某个村落,他就生活在乡间,他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田园景色的,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深受感动。 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和交响曲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的音乐,是真正的艺术杰作,因此,这样的音乐能受到平民百姓和时代精英的喜爱,能流芳百世。 西贝柳斯说,《芬兰颂》就像一缕来自旷野的清新的空气,这是来自天堂的旋律,纯洁而又令人振奋。 《芬兰颂》这首举世闻名的杰作,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向全世界诉说位于北极圈的这个小国为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并使全世界确信芬兰并不是沙俄 统治下的一个附属国,所起的作用比千万本小册子和报刊论文都重要得多。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9:26 |
24 |
Warsaw Concerto
理查德·阿丁赛尔《华沙协奏曲》 《华沙协奏曲》(Warsaw Concerto),英国作曲家理查德·阿丁赛尔(Richard Addinsell)所作;这部作品是为电影《危险的月光》(Dangerous Moonlight)而特别创作的,影片描写一位身为钢琴家的波兰空军飞行员逃亡英国的故事,电影上映后,《华沙协奏曲》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为影片创造了意想不到的票房;如今,电影《危险的月光》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华沙协奏曲》却历久弥新,触动人们的心弦;这首协奏曲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它将大时代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刻划得淋漓尽致,凄美的旋律加上迷离的音乐色彩,触动了听众灵魂的深处。 |
Mantovani | 07:57 |
25 |
Frédéric Chopin: Polonaise No.6 in A flat, Op.53 -"Heroic" - Maestoso
肖邦《降A大调波兰舞曲》Op.53 这是一首充满战斗力量和英雄气概,以《英雄》而著名的波兰舞曲,作于1842年。肖邦的波兰舞曲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以强壮的、雄纠纠的节奏,叙述波兰往昔封建时代的繁华;另一类则为忧郁的情绪,反映在沙皇俄国压制之下苦难的波兰。这一《英雄》波兰舞曲为前一类中的杰出代表。本曲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简直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因此有人认为本曲是作者用来描述十七世纪的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史诗。 乐曲的构成为复三段体: 第一段:降A大调。在音量逐渐增强的序奏之后,无比辉煌的英雄主题进入,充满着信心与力量,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体现。 第二段:从E大调起经过各种转调又回到降A大调。肖邦利用钢琴描绘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左手在低音部以十六分音符八度双音奏出均匀而清脆的马蹄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强,仿佛革命力量汇集成为千军万马之势;右手则在高音部奏出雄壮的进军号声,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第三段:降A大调。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通过变化使整体气势更加宏伟,最后在胜利凯歌中结束全曲。 一位钢琴家评价道:"这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顶峰,发挥出了最为壮大的气势,具有最为完美的结构。这首优美的作品最先打动我们的是:宏大的构想,高扬的乐念,强烈的效果灵感。正如所有赞美着过去的辉煌作品一般,肖邦使人们听到了穿戴铠甲的波兰祖先们的脚步声,看到了波兰先辈们的雄姿。 |
Vladimir Horowitz | 07:33 |
26 |
Hunnenschlacht, symphonic poem No.11, S.105
“李斯特 《 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105 《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ymphonic Poem No.11 "Die Hunnenschlacht" S.105 ,作于1856-1857年,于1861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首交响诗是受德国画家考尔巴赫的一幅壁画启发而作。该壁画是一幅描绘公元 451年,匈奴人在国王阿提拉的领导下进军信仰基督教的欧洲,试图夺去罗马的历史画。李斯特考尔巴赫描绘的战斗场面十分激烈,不仅在地面上有殊死搏斗的人,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士的灵魂,在云端里还在继续战斗,为了保卫自己的信仰,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获得胜利的是基督教世界。李斯特的信仰使他对考尔巴赫作品中的一系列历史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本来还计划根据他的壁画创作《尼禄》、《耶路撒冷的毁灭》、《巴比伦之塔》和《希腊的荣耀》等管弦乐作品,但后来仅写出了这部《匈奴之战》。 这部长达十五分钟的交响诗“画面感”极强,在音响效果上也是极富特色。其中描绘激烈战斗的只有一半篇幅,在惊心动魄的厮杀拼搏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一首辉煌的胜利凯歌,它代表这场战斗神圣的结局。李斯特本计划在交响诗的后半部分用一首规模宏大的宗教合唱来表现基督教的辉煌胜利,后来他把这个构思改为用管风琴来演奏圣咏部分。这个段落从管风琴轻柔的圣咏开始,它的和谐宁静与第一部分的凶险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把画面瞬间从血腥的战场带到了圣洁的教堂之中。让人仿佛看到圣坛前的烛火轻轻摇曳,照亮了壁上的十字架和圣像,管风琴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着,在廊柱间流动着,人群在低头祷告。突然,乐队用响亮的全奏打断了管风琴的吟咏,号角声和镲的敲击声两次轰响于圣咏之中,这也许是教堂门外凯旋的军队在庆祝胜利。一条柔和的旋律从乐队的弦乐声部中升起,它起初与管风琴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渐渐地,它带出了深沉宽广的歌唱,大提琴的吟咏十分感人,由此可以体会到李斯特虔诚的信仰。这首颂歌从容地一步步向前铺展,在最后的高潮处,管风琴辉煌地进入,形成巨大的轰鸣。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4:58 |
27 |
Frédéric Chopin: 12 Etudes, Op.10 - No. 12. in C minor "Revolutionary"
肖邦《C小调第12首练习曲, “革命”》Op.10 这首练习曲是表现肖邦对华沙革命失败的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1830年11月,正当肖邦悄然离开祖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得知起义的消息之后,心情非常激动。他恨不得马上启程回国,和祖国的人民一起参加战斗。 1831年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当时,肖邦正在赶赴西欧的途中。恶耗传来时,他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他在日记中写到:“啊!上帝,你还在么?你存在,却不给他们以报应!莫斯科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么?或者自己就是一个莫斯科鬼子!我在这里赤手空拳,丝毫不能出力,只是还声叹气,在钢琴上吐露我的痛苦。”肖邦八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中,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 |
Maurizio Pollini | 02:48 |
28 |
Britten: War Requiem, Op.66 / Requiem aeternam -Requiem Aeternam
布里顿《战争安魂曲》Op.66 《永恒安息 》 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 1913-76)的《战争安魂曲(War Requiem)》(Op.66)是为英国考文垂大教堂新堂落成而作(旧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德军空袭),同时也纪念作曲家在二战中牺牲的四位亡友。 演唱的歌词分别取自英国诗人欧文(1893-1918)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诗篇和传统的拉丁文弥撒词,前者用于室内乐重奏团伴奏的三位歌手的独唱,后者用于合唱队。这种融古今于一炉的努力,也是其他许多20世纪作曲家所追求的。梅西昂、彭德雷茨基、凯奇等等,不都是在这么做吗?至于布里顿,当然就更善于这么做了,反正他是几乎什么音乐都写,从最通俗的电影配乐到最没有群众性的独奏室内乐…… |
Simon Preston | 05:55 |
29 | A Survivor from Warsaw for Narrator, Men's Chorus and Orchestra, Op. 46 | Arnold Schoenberg | 07:16 |
30 |
Vysehrad
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一首著名的作品,于1879年完成,历时五年之久。他把全部心血倾注于这部规模宏大、构思精细、无比魅力而充满诗意的作品中。1874他开始患耳疾,1882年 11月5日,当作品第一次公演时,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交响诗共六个乐章,每个乐章可作为独立的标题交响诗演奏 第一乐章: 《维谢赫拉德》 “维谢赫拉德”是捷克一座城堡的名字,他象征着捷克人民光荣斗争的历史。整个乐章具有纪念的礼赞的性质,犹如全部套曲的庄严宏伟的序幕。全曲开始,在竖琴的引导于陪伴下,乐队以徐缓的速度奏出:“维谢赫拉德”宽阔肃穆的主题音乐 。主题经过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的演奏逐渐扩展并达到强大的高潮。继而转入戏剧性的对比,音乐描绘了中世纪骑士们格斗的场景。之后,庄严的“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并逐渐减弱最后结束在竖琴的音响中 |
Rafael Kubelík | 15:46 |
31 |
Vltava (Die Moldau)
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第二乐章: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一条大河,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沃尔塔瓦河》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 |
Rafael Kubelík | 11:42 |
32 |
Sarka
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第三乐章: 《莎尔卡》 这首交响诗取材于民间传说,全曲构思而紧凑。先后出现几段不同场景的音乐如描写武士们坠入情网的优美旋律、武士残酷战斗的音乐。最后沙尔卡主题再度出现并结束了这一乐章。 |
Rafael Kubelík | 09:46 |
33 |
Z ceskych Luhu A Haju (Aus Bohmens Hain und Flur)
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第四乐章: 《捷克的田野和森林》 这是一首描绘捷克大地的风光的交响诗。乐曲开始是广阔庄严的前奏,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捷克大地之美。然后,是捷克民间舞曲,欢快明朗的音调由弱到强,表现了在田野与森林自由生活与劳动的捷克人民自信的情绪,他们是捷克大地的主人,也是本章讴歌中心。 |
Rafael Kubelík | 13:15 |
34 |
Tabor
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第五乐章: 《塔波尔》 “塔波尔”是中世纪的捷克胡斯教徒战争时期为捷克的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这一乐段曲在于这一史实,并在乐曲中采用了胡斯运动时的歌曲《上帝的战士,你们都是谁》使音乐具有历史色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全曲的旋律音调坚定而果断。节奏密集、声响强大,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
Rafael Kubelík | 12:58 |
35 |
Blanik
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第六乐章: 《布朗尼克》 “布朗尼克”是布拉格附近遗作山美的名字。胡斯运动时,英勇的战士们在这里运动并壮烈牺牲于此。乐曲开始为胡斯歌曲的曲调,描写了胡斯的英雄战士们在布朗尼克山地行军的场景;然后出现山峦牧场的画面,仿佛胡斯战士们渐渐隐没;再后,乐曲描绘了他们为祖国自由英勇战斗的场面。尾声十分壮丽和雄伟。“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同胡斯歌曲的音调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民必胜的坚强而乐观的信念。 |
Rafael Kubelík | 14:15 |
36 |
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共和国战歌》 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主降临的大光荣, 他在踏尽含忿怒的一切不良葡萄种; 他而抽出他的怒剑发出雷电声隆隆, 他的真理正进行! 荣耀,荣耀哈利路亚! 荣耀,荣耀哈利路亚! 荣耀,荣耀哈利路亚! 他的真理正进行! 他而吹起号角声音催我只向前奋进; 他在他的审判座前细察世界万人心, 我的灵快快响应他我双足雀跃欢欣; 他的真理正进行! (合唱) 海的那边耶稣降生, 美丽正如百合花; 并怀含着无限光荣, 改变我们都像他; 他曾死使人得圣洁, 我愿舍身为自由, 他的真理正进行! 《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是首美国的爱国歌曲,由茱丽雅·沃尔德·何奥(Julia Ward Howe)作词,为南北战争期间十分流行的歌曲,原版词曲是由南卡罗莱纳州 (South Carolina)人威廉·史蒂夫创作。 "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Updated"(1901)是马克吐温所作的讽刺歌词,从一位因美西战争与美菲战争,而有感而发的美国企业家的观点出发。这首歌的旋律是共产党歌曲“永远团结”的基础,由拉尔夫.查普林在1915年所创作。在二战期间的伞兵们将它编成了另一首变奏曲。 朱莉娅.沃德.豪是一位著名的废奴论者、诗人、妇女参政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那天她和丈夫到华盛顿特区访问,而在前一天,他们看到波托马克河南面军队的调遣,并和士兵们一起唱流行歌曲《约翰.布朗的遗体》。一个朋友建议她为这支行军歌写新歌词。据她自己说,当晚躺在床上忽然灵感来临,由于担心明早醒来会忘记,她即刻找到笔和纸,就写下了《共和国战歌》,而这时她的幼小的女儿还在旁边睡着。她觉得这是她写作以来最好的作品 |
The Mormon Tabernacle Choir | 05:13 |
37 |
Egmont Overture, Op. 84
“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抒情英雄” 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戏剧作品。其大体内容如下: 埃格蒙特伯爵是十六世纪荷兰的统帅,他是奋起反抗西班牙异族统治和压迫、争取独立斗争的民族英雄和领袖之一。由于西班牙派驻荷兰的总督背信弃义,埃格蒙特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这个故事情节,和在第六十八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荣获五项大奖的电影《勇敢的心》(《Brave Heart》)非常相像。 本来贝多芬对歌德就非常崇拜,而埃格蒙特的崇高形象和为自由献身的精神,也使贝多芬深为感动。这种反抗**、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故事,最符合贝多芬的性格。因此,当维也纳的柏格歌剧院在1809年邀请贝多芬为《埃格蒙特》的重新上演配乐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悉心谱写了十段配乐。这十段音乐都精彩非凡,其中的序曲是最激动人心的一首。 这首序曲,不但反映了埃格蒙特的斗争和他的悲剧性的遇难,而且还体现了埃格蒙特斗争的结果,即人民在胜利之后的狂欢,充分地表达出贝多芬的“人民**力量不可战胜”这一坚强信念。贝多芬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还为最后一段音乐附上“预告祖国即将到来的胜利”这样一条注解。 歌剧、舞剧的序曲一般都凝聚了整部剧的音乐精华,比如主要音乐形象、主要思想感情、主要戏剧冲突等。《埃格蒙特》序曲也不例外。这首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它的主题形象鲜明,属于标题性的音乐作品。根据音乐情节内容,序曲可以分为西班牙的统治压迫和荷兰人民的苦难、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暴政的激烈斗争、荷兰人民的胜利场面三大段,这同戏剧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相符合的。 |
Josef Krips | 08:06 |
38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9 in E flat major, Op.70 - 1. Allegro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乐“抒情英雄”》No. 9, Op. 70 第一乐章 (Allegro,降E大调,奏鸣曲式)特点是乐观愉快,轻松活泼,机智。它的简 洁和“无冲突性”使我们想起早期古典的(特别是海顿时期的奏鸣曲式的类型。用弦乐 演奏的Allegro主部主题本身也像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副部是以长号明显前奏的呼声开 始的,之后接着出现简单的“街头”小曲形式的充满热情的旋律(短笛)。在展开部里 主题受到巧妙的改变。 在再现部里,从副部到主部的发展,长号前奏呼声多次的进入是“喜剧”的手段之一: 副部“企图”(彷佛是“过早地”开始。当副部终于开始的时候,不是短笛而是小提琴 独奏奏出它的简单的旋律。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05:17 |
39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9 in E flat major, Op.70 - 2. Moderato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乐“抒情英雄”》No. 9, Op. 70 第二乐章 (Moderato,b小调,无展开部奏鸣曲式:ABAB,)是细赋的抒情的气氛。这不 是宽广连续不断的感情洪流,也不是声音宏亮的,旋律动听的优美曲调。这个乐章的旋 律,尤其是织体,极其朴素,简单,声音不多。 第一(主部)主题,在非常微弱的,勉强可听到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伴奏的背景上,由 单簧管吹出,它的开头像俄罗斯抒情浪漫的简单旋律。但是就在几个音以后旋律从肖斯 塔科维奇的音乐所特有的得到独特的音调转变。 这个主题以及肖斯塔科维奇许多其它的主题的表现力,主要是运用了对小调式特性的非 常深入的发掘(降低的音级:还原F,还原C,降E等等)。较短的“加上的”休止符破坏 了旋律的均匀的四分之三拍的运动,使它接近于“说话”的性格。 第二,副部主题(f小调)是一种神秘警觉的弦乐合唱。细赋的和富于变化的半音体系占 据优势。总的运动是前进的,节奏更清楚的。在再现部,两个主题还是按那种程序重复 ,不过副部主题好像现出喜悦神情,按新的方法发声:以高音区代替低音区,以大调代 替小调。结束时,也奏出第一主题的音调,还是用明朗的大调。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05:42 |
40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9 in E flat major, Op.70 - 3. Presto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乐“抒情英雄”》No. 9, Op. 70 第三乐章 (Presto,G大调,复杂的三部曲式)是急速的谐谑曲,像许多其它的快速谐谑 曲一样,开始时这样或那样运动的类型,这样或那样“音型”的类型占多数,而不是通 常意义的主题旋律。下面就是开始的运动。在后来的发展中,浮现出小号独奏的鲜明主 题,坚定有力,激动戏剧性的发展在塔兰台拉舞曲的节奏里进行(中间插部)。 谐谑曲直接进入下一乐章——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02:54 |
41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9 in E flat major, Op.70 - 4. Largo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乐“抒情英雄”》No. 9, Op. 70 第四乐章” (Largo,降B小调)。这是交响曲整个发展的转折点。就其意义而言非常重要 ,不大的乐章自由构建,不受任何传统形式公式的约束。由长号和小号吹出最强的,可 怕的“进攻”的主题。 这种情况的侵入急剧改变作品本身的气氛。回答铜管的是大管的悲伤抒情的宣叙调,就 其性质而言,它与第七交响曲的大管独奏和第八交响曲的英国管独奏是相近的,但是短 得多。铜管重新进入,大管又一次回答。但是这一次它的宣叙调直接转化为主题。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03:01 |
42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9 in E flat major, Op.70 - 5. Allegretto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乐“抒情英雄”》No. 9, Op. 70 第五乐章 终曲(Allegretto,降E大调,奏鸣曲式) 这个主题以不快加洛普舞曲进行,也像简单的小曲。这个主题最初还是由那支大管奏出 ,仿佛它“呼应着”悲哀的宣叙调,这一点具有重要的音乐表意作用。在这里已经没有 第一乐章的无忧无虑:音乐彷佛被前面的Largo“拖累”。 终曲的第二,副部主题是进行曲(c小调),不过充满抒情的音调,在个别的因素上,接 近于群众进行曲形式抒情歌曲的一般的情调。 展开部由两个主题的动机的忧郁神秘的对比开始,在一系列转变以后,进入简洁的再现 部,在再现部主题用了增强的声音:第一主题用铜管乐,第二主题用木管乐,由铜管伴 奏,结束交响曲的是一个短小的结尾,辉煌而机智,运动快速。 |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07:07 |
43 |
Funeral And War (Main Title)
“李·赫尔德瑞吉《温斯顿•丘吉尔:与命运同行》葬礼和战争 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 勇气是能站起来侃侃而谈。勇气也是能坐下来静静倾听。 你有敌人?很好。这说明在你的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你曾经呐喊过。 如果你感觉自己在走过地狱。走着别停。 历史对我不错,因为都是我写的。 永远,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 圆滑就是能让人满怀憧憬的走向地狱。 成功就是不断失败不失信心。 我喜欢猪。狗崇拜人类。猫鄙视人类。猪对我们一视同仁。 仅仅做到我们的最好是不够的,有时候我们得达到要求。 我们靠赚钱生存。我们靠给予生活。 命运不靠机缘,而是靠你的抉择。命运不是等来的,而是争来的。 我们都是小虫。但我是发着光的小虫。 无限的努力是打开潜能的关键---而不是实力与头脑。 求和者就是希望鳄鱼最后一个吃自己的人。 在以情动人前,你自己要先被打动。在你催人泪下前,你自己要热泪盈眶。在你以理服人前,你自己要坚信不疑。 开玩笑是件严肃的事情。 如果事情运转良好。让它转着。 你克服的困难就是你争来的机会。 现在不是轻松舒适的时候。现在是大胆和忍耐的时候。 怀疑只能由行动来回答。 如果我们让过去和现在争吵,我们将失去未来。 美德的软弱就是对邪恶的支援。 我感到自己在与命运同行。过去所有的生命不过为这一刻准备。我准备好了,我必将成功。 美德与伟大不能兼得。 战争中,决心。 失败中,不屈。 胜利中,慷慨。 和平中,好意. 世界历史可以这样总结:强国总行不义。等到他们醒悟了,他们不已经不再强了。 学历史,学历史。历史里藏着一切的智慧。 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德性。 向前看总是明智的,但要做到高瞻远瞩并非易事。 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奉献给大家。 我喜欢微笑着战斗的人。 我从不担心行动。而只担心没有任何行动。 最需要的品质就是无畏。 |
Lee Holdridge | 05:01 |
44 |
The Dawn
《亡灵序曲》又梦境乐团主唱 谨此片,献给... 忠实的不死族信仰者.... |
Djelem | 03:54 |
45 |
红旗颂
《红旗颂》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该乐曲融入了《东方红》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这是一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乐曲开始,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引子,紧接着,弦乐奏出舒展、优美的颂歌主题,描写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诞生了!人们仰望红旗,心潮澎湃! 乐曲的中间部分,在铿锵有力的三连音节奏进行中,圆号奏出简短有力的曲调,仿佛前进的号角。接着,颂歌主题变成了豪迈的进行曲,象征着在革命红旗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开了巨人般的前进步伐。 颂歌主题的再现部分,表现了亿万人民对伟大领袖、伟大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尽情歌颂。尾声处号角更加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的英雄气概。整首乐曲气壮山河。 |
上海交响乐团 | 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