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4人收藏

共50首歌曲

标签
#优美的旋律 #浪漫的乐章
创建者
雪父
更新时间
2019年11月26日

歌单介绍

一、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是协奏曲音乐体裁的一种。协奏曲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大约在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经文歌的一种,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确定了协奏曲的形式,并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协奏曲;如维瓦尔蒂的四季协奏曲。

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莫扎特大幅度提升了独奏乐器的地位,同时为自己的协奏曲创作了华彩,他最终确立了.巴赫开创的第一乐章采用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这一规则,把第三乐章写成回旋曲式,确定了协奏曲的形式(如第20钢琴协奏曲,),而贝多芬则把协奏曲作为整体加以构思,开创了乐章间不间断过渡,以及作曲家事先写定华彩的先例(如第5钢琴协奏曲),他也提升了独奏乐器的地位,并进一步加强第一乐章的分量(如小提琴协奏曲)。

浪漫主义时期的协奏曲更加注重独奏乐器技巧的展现,后来出现了大量炫技性的协奏曲作品,独奏乐器和乐队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协奏曲也更注意旋律的优美可歌,注意乐曲的技巧性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表达。贝多芬在他的创作中加强了协奏曲的戏剧表现力,强化了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联系以及对音乐素材的分享,特别是使主题得到了真正的交响发展,这些努力都在勃拉姆斯那里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的发扬。进入20世纪之后,协奏曲的创作变得越发多样,既有新古典主义者按照传统模式,追求古老精神的作品。

曲目赏析

01: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该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

  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该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对它回顾,该曲的华彩乐段,并不像钢琴协奏曲那样由贝多芬亲自谱写,而是留给各式各样的演奏者谱曲,其中较常采用的有约阿西姆、奥尔和克莱斯勒等的手笔。当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他一生中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据门德尔松所说,第一乐章曾被听众的掌声打断多次。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其实并无份量,甚至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然而,在音乐史上的同类体裁作品中,她却被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们几乎公认为最完美的作品。贝多芬在音乐史和音乐爱好者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她旋律优美,情感朴素而又热烈奔放,受到了音乐爱好者最为广泛的喜爱,是古典音乐曲目中演奏录音最多的作品之一。

02: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柴氏一生只创作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它如今的流行程度已和贝多芬、门德尔松、布拉姆斯的同类曲目并驾齐驱了。而柴可夫斯基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他一生的唯一,它位居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音乐之列。他于1878年3月17日动笔,4月11日就完成此作品。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本协奏曲分成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属轻快音量大的处理,引导听者神往而进入乐章的转折、夹杂着婉约的柔细渐渐加强而倾泻出源源不绝的音符,听者听过这个乐章,无不轻快哼着本乐章的高潮,心情飘到金黄色的国度。若说金黄色是第一乐章,那第二乐章也就必然是蓝色的!第二乐章充满渴望而带忧郁,听完第一乐章轻快稍带激昂的旋律、情绪一转,带到另一国度,更加引导听者出神的聆听、和第一乐章一样,以特有东方的娓婉柔转,空明的木管带出听者的灵魂,转而消失在在宇宙间。

接下来,跳出强而有力的第三乐章,第叁乐章轻快而更加入狂热、活泼的气息。渐次的加入,使狂野有如舞曲的节奏强烈勾划出多彩刺激的游牧生活,并夹杂间奏,引人联想大漠草原荒凉景象,接着一直催促下去,使温度上升至极高到结束,让人有高烧不退的感觉。

03: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门德尔松写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他在十三岁时写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虽流露出非凡的才华,但仍不成熟。《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在二十九岁时开始构思并写作的。直至1844年9月16日才完成。当时,作曲家三十五岁,但已经是他的暮年了。《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门德尔松三十八岁暂短一生的缩影,仍为人们揭开了一篇新颖而美丽的抒情画页,病魔与死神的逼近,没有在作曲家的旋律中投下一缕阴影。

在弦乐纯清的涓流中,一支醉人的旋律由独奏小提琴轻歌而出,震摄着人们的心灵。这支著名的抒情主题,镂刻出门德尔松的清秀动人的音乐肖像,每每涌入耳畔,人们都会脱口呼出:这就是门德尔松!

  作曲家没有沿袭传统奏鸣曲式的惯例,加上序引或前奏;这支抒情旋律在协奏曲大门刚一打开,就翩然而至,并作为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一下子就浸透到人们的心田之中。即或在小提琴华丽的音流奔腾中,人们也不难辨出她那娟秀的倩影。管弦乐队充满激情的复奏,使这支旋律更深地植根于协奏曲的绿野上,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门德尔松写作这部协奏曲时,他的足迹已遍及欧洲各地。无论是美丽的苏格兰海岸,还是巴黎繁华地都市;无论是威尼斯奇妙的水城,还是瑞士安谧的湖光,作曲家以如画的旋律写下了一篇篇音乐游记。在这部没有标题的协奏曲里,我们也能听到门德尔松迷醉于大自然的心声,也能看到一幅幅抒情的风景音画。

 如果我们把摇曳的弦乐音型看作是水波的漪澜,那么,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就是一支动听的无词船歌。那清澈的音响与生动的节奏,填写上了描绘山光水争的华丽词藻。独奏小提琴缓缓流注出如画如歌的旋律。当不安的定音鼓震响时,才打断它在风景画上专注的描绘。这时,弦乐组忧烦地震颤着,与一支短调融在一起,弥漫起一层伤感的色彩。是美妙的大自然笼罩上一片阴霾?还是作曲家心中升起无名的惆怅?不安的音乐扰乱了船歌的画境。被称作“天之骄子”的作曲家第一次锁起了眉头。但作曲家悄悄释去了自己的烦扰,再次吟出船歌式的第一主题。尽管弦乐之波更加动荡,但船歌的动听旋律依然飘摇着,缓缓消逝在杳远的寂静中。

这部作品将浓郁的抒情与简洁的形式,优雅的基调与变幻的情趣,熔于一炉,构筑出象第一乐章那样一支不朽的旋律,真实地表现出门德尔松其人其作的特征与气质。

鲁宾斯坦对门德尔松有过确切的评价:“和其他伟大作曲家比较起来,他不够深刻严肃和伟大”,但是“他的创作是形式和技巧完美的典范,是美好悦耳的典范”。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新颖而美丽,是充满高尚演奏技巧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小调音乐不只是委婉缠绵、温柔伤感、如泣如诉、壮怀激烈、苍凉神秘,小调音乐原来可以这样优美恬静、温柔舒适,可以在最高音的E弦上展现出如此华丽多彩、热情欢快的诗情画意。犹如一个充满人文情怀博爱精神的多愁善感之人,照样可以演绎出绚丽多彩、磅礴大气的人生。

04: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77(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自由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当我还沉浸在这一片悠扬婉转的开场中,节奏已经不知不觉中加快日益明朗开来,曲调力度在逐渐增强中却不急于达到最顶峰,峰回路转,强弱交替,由强又重新进入缓和低回的节奏中。在轻松愉快的旋律中,精灵般的乐符欢快的跳动,紧密地靠拢在一起,翘首以盼小提琴的高雅登场。作为主角的小提琴并没有强势华丽登场,而是奏出了一连串悠扬、充满歌唱性的旋律。在这一片动听的歌中,我的思绪被拉得很长,仿佛到了异国他乡,走在雨后宁静的小镇,在泥土的芬芳中继续聆听大自然的低语和歌唱。小提琴采用中板速度,音色柔美,我只觉眼前呈现蓬勃的自然之景在曲调中缓缓流动。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缓缓流动的绵远旋律中小提琴主旋律中的休止符——短短不到一秒的音乐休止,眼前畅想的画面也戛然而止,如影视中的一个定格,将思绪定在一点唯美的画面便又缓缓推开,继续流淌。在情感上,这一个休止符如同向宁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小石子,水的宁静煞那间被击破,而并未波涛汹涌,只是荡开层层涟漪,消失在远方。随后的旋律中两次主部与副部遥相呼应,节奏明快,敲击有力,将刚刚归于宁静又逐渐拨开的情感再次逐渐引向高潮。

  下一个阶段乐曲进入欢快的主题,元素更加多元,小提琴与其他乐器完美结合,气势走向雄浑。在乐曲中尽显自然之声的铿锵有力、人文的祥和热烈、以及青春肆意挥洒的激情与浪漫。如一个晴朗的早上,伴着阳光,俄罗斯市民纷纷涌向街头,互致节日的问候,朝贺自然的伟大,一切言语都已多余,便只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小提琴与乐队三次接替演奏,最后以小提琴的一个强音符将欢乐的气氛拉近尾声。脑海中随音符而生的幻想之景固美,眼前演出乐团带来的激昂气息更是给曲调平添几多精彩。指挥家随音符摇摆,小提琴演奏者随旋律舞动,仿佛造物者设计这段乐曲各个角色的进进出出,将奔涌的青春、不屈的生命以及绚烂的自然播撒在礼堂的每个角落,传达进每个听众的心里。

05: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Op. 61(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近代法国音乐之父圣•桑共创作了三首小提琴协奏曲,第三号以优美的旋律及近似古典协奏曲的牢固乐曲结构,成为圣•桑器乐作品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

《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op.61,作于1880年,为萨拉萨蒂而作。前两首至今已很少被演奏了,唯有第三号以优美的旋律及近似古典协奏曲的牢固乐曲结构,成为圣•桑器乐作品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此曲创作于1880年,次年在巴黎由萨拉萨蒂演奏。第一乐章以变相的奏鸣曲式写成,其中第一主题极富戏剧性;第二主题较柔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强力度,最后再现部以华丽堂皇的尾奏结束这个乐章。第二乐章类似船歌摇晃摆动的旋律极其著名。小提琴柔和的奏出第一主题时、长笛与双簧管接续以彷彿回声般优美的爬音;中段没有发展部而是再现第一主题;结束时小提琴的泛音和木管的琶音营造出绝妙的效果。第三乐章以一长段坚决有力的序奏开始,然后是活泼热情的迴旋曲主题与几个插段交替出现、自由地变化发展。全曲最终速度健快,以副主题所构成的结尾华丽地画下句点。

06: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帕格尼尼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小提琴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幼年就开始学琴,20岁出头就写出了震惊世界乐坛的《24首随想曲》(24 Caprices)。这套随想曲一直被后来各类作曲家视为灵感源泉,但是被当时各国的小提琴演奏家认为难度太大,不可能演奏出来。等到帕格尼尼于1828年开始在全欧洲开展巡回演出时,大家才明白小提琴原来也是可以这样拉的。有些嫉妒的同行甚至编造出他是被“魔鬼附身”的说法,以解释他演奏时超凡脱俗的技巧和激情。舒伯特曾评价他的演奏是“天使的声音”。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就是在帕格尼尼的直接影响下开始了对钢琴表现力的探索,并开创了钢琴演奏的新纪元。如果说李斯特、肖邦他们是第一批让钢琴“歌唱”起来的艺术家,那么帕格尼尼就是第一个让小提琴“歌唱”起来的艺术家。当时欧洲各国艺术界都被帕格尼尼出神入化的演奏艺术所感染,大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歌德、海涅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了他和他的小提琴。帕格尼尼是浪漫派音乐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之一。  帕格尼尼对自己作品抱有一种近乎迷信的保密观念,生前很少发表自己的作品。据他本人的书信推测,帕格尼尼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应该有十多部,但他生前出版的仅有两部。人们在他逝世后还陆续找到了四部,其中第六号小提琴协奏曲是在1973年才被发现的。这六部之外的协奏曲就都散失了。而在他生前出版的两部中,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是最著名、也是演奏得最多的。此曲原来题为“降E大调”,但因为演奏难度太大,现在的演奏者一般都升高半个音,改为D大调。其技巧的复杂和华美,至今是小提琴演奏家们神往不已的境地。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但音乐本身并不特别深奥,没有复杂的和声,形式非常单纯。

07: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26号(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布鲁赫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66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八岁。布鲁赫一生中共留给世人三部提琴协奏曲,其中第一号(即本曲)是继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被演奏得最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因而特别著名,同时也堪称为布鲁赫的代表作。

德国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它感情丰富、浪漫抒情,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在音乐爱好者圈定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里它占有一席,与门德尔松的《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表情方式上同属一类,优美而浪漫,旋律性强,容易使音乐爱好者上口,在出版的唱片中,这两首协奏曲经常被编辑在一起。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与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不仅在浪漫风格上近似,在其它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联系。这两部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也就是柔板乐章都写得异常恬美温柔,可以把人引入一种半催眠状态,心理学家把这两个柔板乐章与其它一些音乐的慢乐章编在一起,用于心理临床实验,一个作用是制造一种心理环境,进行语言记忆训练,另一个作用是克服失眠。此外,布鲁赫由于写过一首大提琴与乐队的《希伯莱祷歌》,在纳/粹/德国时期被认为是亲犹/太者,作品遭到禁演,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此时也被禁演,理由是门德尔松有犹/太血统。

  布鲁赫的音乐风格是浪漫派的,在音乐手法上与德国古典传统一脉相承,他在世时才名远播,音乐活动范围很大,获得过许多种荣誉和名衔。但是由于他不是音乐上的开拓者,所以一般的音乐史里写不进他的名字。不过他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却是不朽的,它给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带来无尽的浪漫之美。

  此曲的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甚至有些人还把本曲的第一乐章当做前奏曲。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

08: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Op. 46

《苏格兰幻想曲》是德国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布鲁赫(Bruch)的不朽之作,它不像一般德奥作品的艰深严肃,反之还处处洋溢着梦幻般的迷朦与凄美,如果你有一个感性浪漫的灵魂,相信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这首小提琴曲.

《苏格兰幻想曲》,本曲由小提琴与竖琴主奏,作于1879至1880年。作者在各乐章里加入古老的苏格兰民谣的旋律,作成了由序奏和四个乐章组成的小提琴主奏、竖琴与管弦乐队合奏的幻想曲。竖琴在本曲中并非作为华丽的主奏乐器,而只不过当作点缀,表示在管弦乐伴奏中,竖琴较为重要而已。整个乐曲充满了梦幻性,甘甜而优美,有女性化之感,而且作者对于主奏小提琴的技法运用,可以说无懈可击,乐曲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写得十分完美

听David Oistrakh演奏,你将发现他的音色端庄质朴、真情流露,没有虚浮与媚俗;他的琴声温暖浑厚而又不失纤细,演奏丝丝入扣。在第一乐章里,除了如泣如诉的独奏小提琴之外,装上了弱音器的伴奏弦乐,音色如幻如梦,凄美迷朦得令人心碎

09: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22号,这是维尼亚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870年。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充满诗意和力量,感情纯朴,技巧辉煌。

    帕尔曼的演奏,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崇高意境和美好趣味的典范艺术。他的演奏的音色丰润、宽厚和甜美。这与他那极其平稳和富有控制力的出色运弓技巧是分不开的。对于左手技术来说,他同样有着一套科学的方法,在技术上帕尔曼强调最多的还是左右手的配合问题,他认为演奏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两个手的互相牵制而造成的,单纯地从一方面找原因是不能奏效的,而从另一方面乃至双方面都仔细观察寻找的话,往往使能够很快地发现问题的结症。 帕尔曼的演奏是一种充满真情的、纯朴自优的演奏艺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亲切的感情色彩而又毫不做作。如今,小提琴演奏艺术步入到21世纪,人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帕尔曼的演奏艺术时,应该看到它是那样的纯静和自然,也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伟大的艺术所具有的永存价值吧。

10: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西班牙交响曲》创作于1873年。1875年2月7日在巴黎的大众音乐厅,这部作品由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拉罗作为作曲家,虽然大器晚成,却也由此而巩固了他的地位。这首乐曲特别令人诧异的是它的名称——《西班牙交响曲》。实质上,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拉罗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名不副实”现象。这首乐曲不但在外表上有华丽的效果和迷人的情调,而且在内容上也颇具深度,不愧为拉罗的代表作。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听了这首乐曲之后,曾评价道:“这是极为愉快、新鲜而又明朗的乐曲……他的期望并不在于深刻”。

11: •维厄当《a小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1861年维厄当创作了a小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格雷特里,作品号37,该曲是维厄当所有作品中人们最熟悉的。曲中,维厄当打破了传统协奏曲乐章分布,以单乐章形式一气呵成,剧场气势十足,这给演奏者带来了巨大考验。由于曲中旋律是从法国作曲家格雷特里的歌剧《柳西尔》中引用过来的四重唱旋律,所以维厄当的同代人有时把这首协奏曲称为“格雷特里协奏曲”。作曲家长于抒情、富于深韵的气质也在本曲中得到了最丰茸的体现。亨利·维厄当是欧洲小提琴学派中,法比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创作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是他七部小提琴协奏曲之中的佳作。穆洛娃演奏的这首协奏曲非常出色,她在演奏中仍然体现出了科冈式的直率与坦诚,全曲演奏得精彩自如、一气呵成。在演奏中,她以纯正亮丽的音色、真切质朴的抒情性和流畅华丽的技巧,为人们勾划出了一幅鲜活生动的音乐画面。

穆洛娃的演奏十分丰富,时而外柔内刚、时而外刚内柔,时而坚毅挺拔、时而儒雅清淡,她虽是科冈的嫡派传人,但在风格上却有着许多发展和变化,譬如,她的“大刀阔斧”就显得比科冈略微含蓄理智,而她的声音除了饱满宏大以外,还多了几分细腻的甜蜜感,这与科冈那种略带“傻气”的直率声音有着明显的区别。由此看来,穆洛娃是在她老师科冈的风格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从而真正建立起了属于她自己的穆洛娃风格,即今天人们所听到的“穆洛娃之声”。

12: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

莫扎特的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中,以第5首为最著名及最常被演奏。一方面对小提琴技巧要求为各首之冠;长度也是最长;同时,他的写作手法和亦跟前四首有不少独特之处,例如第1乐章乐队呈示部后,小提琴先奏出一个极具旋律性的慢板过场后才回到独奏呈示部;第3乐章的土耳其风格回旋曲又比第3和第4的回旋曲更具创意,深深吸引着听众。

这首乐曲德国色彩非常浓厚,令人侧目;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已预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风格。在第一乐章里,全合奏的呈示部与紧跟其后的主奏呈示部之间,安插了主奏乐器的慢板序奏,这种新方法是值得注目的。此外,主奏的呈示部引子里,以曲首全乐队所奏的音形,作为主奏小提琴所奏的主题之对旋律,这也是很新鲜的。再者,以往采用回旋曲体的终乐章,都用了小步舞曲速度,况且小调的中段采用了土耳其型节奏,使得此曲面貌一新,所以其结构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这首曲子不但很美妙,而且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充分表露出青年莫扎特的一种音乐典型。

13: 巴赫《E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2

巴赫的协奏曲创作,是同他在室内乐创作的探索并取得成果紧相联系的。早在魏玛时期,他虽然已经对协奏曲体载发生兴趣,但他一般还只限于自己演奏和改编意大利小提琴作曲家、特别是维瓦尔第的协奏曲作品。巴赫的三首著名小提琴协奏曲,他后来在刻顿时期丰富了创作经验后才写成的。

这是巴赫现存的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大约作于1717-1723年间。乐队配置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个一把以及古钢琴,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这一乐章是平衡的ABA三段曲式,对比性的中间部分发展了叠句片段,第三段则是第一段的反复;第二乐章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纤细高雅而又富有表情的旋律;第三乐章非常快的快板,采用的是法国芭蕾回旋曲与意大利复奏形式的复合形态。

14: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53

德沃夏克在创作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53号)时还没有什么知名度,可以说,是勃拉姆斯和约阿希姆促成了这部协奏曲的诞生。1879年,约阿希姆成功地首演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随即,德沃夏克也动笔创作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79年11月,德沃夏克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初稿邮递给约阿希姆,希望他提出修改意见。

15:卡尔·戈德马克《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 28

戈德马克(Karoly Goldmark,1830-1915),匈牙利作曲家、小提琴家,1847年就学于维也纳音乐学院,后来成为小提琴亚演奏家而闻名,1850年定居维也纳,专事创作。其音乐以曲调优美,色彩绚丽为特点。戈德马克一共作有两首小提琴协奏曲,目前经常演奏的是这首第一号。这首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OP.28,作于1877年。

16:海顿《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在海顿仅有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最受人们喜爱。《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这是为当时艾斯特哈奇乐团的首席托马西尼所作的,大约创作于1761-1765年间。这首作品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跌宕起伏的情感,充分展现出皇家宫廷音乐的神圣与庄重。海顿作品不像莫扎特作品那样富有喜剧色彩和灵性,更不像贝多芬所具有的英雄性与抗争性,但那些对话式与问答式的写作技法同样体现古典主义音乐的典雅、节制、均衡的美。无论从节奏还是旋律上都追求着严肃的艺术目的,合适的情感比例,规整的节奏关系,有控制的强弱对比,这一切都是在一种和谐与希望中造就出来的。

17:“恩斯特《升F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23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 第一乐章 由五声轻轻的定音鼓开始。虽然贝多芬之前海顿和莫扎特有过以定音鼓开始的作品,但贝多芬在这里使用定音鼓引出的前四个音构成的动机在第一乐章中以不同的形式和变化多次出现达几十次,所达到的效果非常迷人,则是贝多芬的手法的独具匠心,空前绝后。第五声定音鼓和木管乐器一起奏出两句平静,柔美,象是回忆的,若有所思的引子,被弦乐队重复的那四个动机打断之后,经过渡句引出果断的第一主题。我觉得,在这个第一乐章,乃至这整部作品里最迷人的,是这个乐章中那简洁朴实,而又无比温暖人心的由木管乐器奏出的第二主题。和他的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中由独奏钢琴开始全曲相反,在这部作品中,独奏小提琴的第一次出现却好像有意被尽可能推后了。全曲开始约三分钟之后,独奏小提琴才第一次出现。贝多芬就是这样,在不同作品上采用非常不同的表现手法,艺术上不断求新变革,所创作出的每一部主要作品都独具鲜明特色。发展部中,乐队和独奏小提琴以不同的方式对主题进行发展变化,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交融协奏,时而是乐队威武的齐奏,时而是乐队轻声伴奏之下独奏小提琴沉静而细腻的歌唱。这个乐章一般的演奏要25分钟左右,是贝多芬作品中最长的第一乐章,其中不同的主题和动机构成的音乐声浪时起彼伏,如滔滔江水。乐章末尾,独奏小提琴的华彩表演之后,在乐队轻声的伴奏中小提琴声飞流直下。当独奏小提琴和乐队齐奏出乐章最后的一个和弦结束时,真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之感。 ”
Anne-Sophie Mutter 26:34
02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2. Larghetto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 第二乐章 变奏曲式的第二乐章像是一只小提琴浪漫曲,变奏曲主题先由加弱音器的弦乐队演奏,接着是单簧管和大管对主题的变奏。之后乐队与独奏小提琴似问似答,造成的气氛非常的宁静。沉浸在这个乐章中,弥漫在空气中的淡淡感伤忽隐忽现,好像将你带回到那失去的昔日好时光。
Anne-Sophie Mutter 11:24
03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3. Rondo. Allegro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 第三乐章 第二乐章结束由独奏小提琴无间断直接引人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欢快的主题充满活力,与第二乐章形成鲜明对比。带法国式守猎风味的回旋曲主题,乐章中小提琴和乐队相间问答,很像是日夜思念的亲友恋人在相见重逢时的欣喜和欢歌笑语。   活跃在当今世界古典乐坛的德国女小提琴手,安妮.索非.慕特尔曾这样说起贝多芬这部作品:“贝多芬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中,为小提琴创造了全新的音乐语言,他并由此创作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她曾于98年在北京演奏这部作品。多年前在海淀影剧院的中央乐团的一个“星期音乐会”上,曾听过李德伦指挥和一位国外的小提琴演奏家的演奏。已忘了这位小提琴演奏家的名字,但至今仍然记得的是,坐在我左边的那位听众,听得如痴如醉,边听边跟着轻声亨唱……。这部作品演出现场听众最多的一次,大概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和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于02年8月29日在北京人大会堂有万余听众出席的音乐会。
Anne-Sophie Mutter 10:22
04 Concerto Pathétique in F-Sharp Minor, Op. 23: Violin Concerto in F-Sharp Minor, Op. 23, "Concerto Allegro-Pathetique"
恩斯特《升F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23 海因里希·威廉·恩si特(Heinrich Wilhelm Ernst,1812年6月8日,布尔诺;1865年10月8日,尼斯)是摩拉维亚-犹太小提琴家、中提琴家及作曲家。他被广泛视为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并且是帕格尼尼最优秀的后继者之一。 海因里希.威廉.恩斯特的这首名为“悲怆“的小提琴协奏曲虽然仅写了一个乐章, 但这支1846年由他自己首演的曲子无疑最具雄心。当今演奏者们大多将其忽略的主要理由是那吓人的技术障碍(当然这也基本概括了恩斯特的美学价值观),甚至恩斯特本人,都说过那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雅沙.海菲茨曾在12岁时公开演奏过它。那高耸入云的旋律与不断冲击着听觉的狂野气质,不单单使得左手手指时刻面临崩盘,也像在对右手的操控施加了一条咒语。亚伦.洛桑这份让人敬畏的录音中,终曲乐章白热化的聚焦度为其增色不少。
Ilya Grubert 19:47
05 Henri 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 5 in A minor ("Grétry"), Op. 37 - I. Allegro non troppo
亨利·维厄当《a小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Op. 37 第一乐章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虽然由互为对比的不同“乐章”组成,但一般可看作单乐章协奏曲。乐曲开始是乐队的一个不太快的快板呈示部,其力度由弱到强,并逐渐发展成高潮。在激流般汹涌的音响中,出现了一个勇武有力的乐队呈示部主题,它最初有铜管乐器和小提琴声部奏出,后又在这两者之间赋格式传递,具有一浪高一浪的气魄。 第二个呈示部都由小提琴的一段宣叙性引子导入,它的基本主题(a小调)温柔抒情,显然带有浪漫主义气质。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同样具有抒情气质,且纯朴而崇高,它和前一主题的对比仅局限于调性方面(大调),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以华彩乐段结束。维厄当为这个华彩乐段写过两个不同的版本,当然,它们都是高度的技巧同富于表情的旋律和色彩相结合的典范。
Viktoria Mullova 14:01
06 Henri 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 5 in A minor ("Grétry"), Op. 37 - II. Adagio
亨利·维厄当《a小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Op. 37 第二乐章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如何, 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柔板音乐一结束,乐曲又转为行板速度,具有第二主题变形形式的另一个主题开始在独奏小提琴上路面,并逐渐展开。当乐曲回复到快板速度,便开始了一段有力的表现技巧的尾声。和《第四小提琴协秦曲》的结束部分一样,这部协奏曲的结尾是华丽而辉煌的。
Viktoria Mullova 03:40
07 Henri 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 5 in A minor ("Grétry"), Op. 37 - III. Allegro con fuoco
亨利·维厄当《a小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37 第三乐章
Viktoria Mullova 01:10
08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 I. Allegro moderato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35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其主部主题具有动人的歌唱性,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
Louis de Froment 17:09
09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 II. Canzonetta: Andante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35 第二乐章 短歌,行板。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小抒情曲”“如歌的行板”。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Louis de Froment 06:18
10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 III. Finale: Allegro vivacissimo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35 第三乐 终曲,活泼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形式。主题令人有俄国风激烈地敲击之感,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宛如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画。
Louis de Froment 09:11
11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 1.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64 第一乐章 热情的甚快板,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Anne-Sophie Mutter 12:19
12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 2. Andante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64 第二乐章,行板, 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 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6/8拍,三段体。 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小提琴的主题  纯洁,柔美,似乎在温柔的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乐队始终伴随在小提琴周围,起着色彩性的装饰效果。中段先由乐队奏出有庄重感的主题(乐队中浮现出悲伤的声音),然后主奏小提琴用双震音加以装饰变奏。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主题,主奏小提琴更加弱,而乐队的装饰中增加了绚丽多彩的效果的极其醇美的乐章。
Anne-Sophie Mutter 07:14
13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 3. Allegretto non troppo - Allegro molto viva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64 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结尾部分,大管的一个悠长的音符,曲径通幽,延留到第二乐章。门德尔松写作这部协奏曲时,他的足迹已遍及欧洲各地。无论是美丽的苏格兰海岸,还是巴黎繁华地都市;无论是威尼斯奇妙的水城,还是瑞士安谧的湖光,作曲家以如画的旋律写下了一篇篇音乐游记。在这部没有标题的协奏曲里,我们也能听到门德尔松迷醉于大自然的心声,也能看到一幅幅抒情的风景音画。
Anne-Sophie Mutter 06:16
14 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 1 Allegro non troppo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77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David Oistrakh 22:03
15 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 2 Adagio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77 第二乐章慢板,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David Oistrakh 09:30
16 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 3 Allegro giocoso, ma non troppo vivace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77 第三乐章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形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David Oistrakh 07:55
17 Camille Saint-Saëns: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 Op.61 - 1. Allegro non troppo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Op. 61 第一乐章 变相的奏鸣曲式写成,其中第一主题极富戏剧性;第二主题较柔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强力度,最后再现部以华丽堂皇的尾奏结束这个乐章。
Gil Shaham 09:30
18 Camille Saint-Saëns: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 Op.61 - 2. Andantino quasi allegretto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Op. 61 第二乐章 类似船歌摇晃摆动的旋律极其著名。小提琴柔和的奏出第一主题时、长笛与双簧管接续以彷彿回声般优美的爬音;中段没有发展部而是再现第一主题;结束时小提琴的泛音和木管的琶音营造出绝妙的效果。
Gil Shaham 09:54
19 Camille Saint-Saëns: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 Op.61 - 3. Molto moderato e maestoso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Op. 61 第三乐章
Gil Shaham 11:26
20 Niccolò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Op.6 - 1. Allegro maestoso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6 第一乐章 庄严的快板,奏鸣曲形式。音乐华丽而富于变化,使听者没有丝毫倦怠之感。管弦乐序奏之后,主奏小提琴立即展现出轻快、活泼的主题。此后小提琴的各种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听众引入浪漫而充满梦幻的境界。此乐章规模宏伟,主奏小提琴华丽而飘逸,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原作为降E大调,但这给演奏带来极大困难,帕格尼尼为了演奏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他把四根琴弦定音比正常定音高半度,按D大调(也就是降E大调的音高)奏法,出来就是降E大调的曲子了。后人的演奏却是按D大调演奏,曲谱也标示D大调。 卡拉扬说过:“假如让我举出10位当代最好的小提琴家的话,阿卡多一定是在我左手的某个指头上。
Gil Shaham 19:53
21 Niccolò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Op.6 - 2. Adagio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6 第二乐章 富有表情的慢板。以管弦乐持续强而有力地呈现的和弦开始,音乐非常生动精彩。在管弦乐沉默之后,主奏小提琴即奏出如小抒情曲般热情洋溢而又悠缓深沉的娓婉旋律。紧接着是管弦乐再度奏出强烈的和弦,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Gil Shaham 05:26
22 Niccolò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Op.6 - 3. Rondo (Allegro spirituoso)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6 第三乐章 精神抖擞的快板,回旋曲形式,曲中主奏小提琴轻快而诙谐的主题,如跳跃般的断奏奏法,在当时的小提琴作品中尚属罕见。本乐章中,各种复杂而华美的小提琴技巧构成绝妙的效果,最后在管弦乐齐奏的热烈气氛中结束全曲。
Gil Shaham 06:53
23 Max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 1. Vorspiel (Allegro moderato)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26 第一乐章 前奏曲,中庸的快板,相当自由的奏鸣曲形式。主奏小提琴奏出雄壮而强有力的第一主题主题的处理方法相当豪迈。不久,主奏小提琴进入娇柔优美的第二主题。旋律经过发展后逐渐平静下来,由此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Julia Fischer 07:54
24 Max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 2. Adagio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26 第二乐章 慢板,降E大调,本乐章充满了作者最为得意的旋律美感与歌谣性。在弦乐器的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带有冥想性美感的主题。这个歌谣性乐章经过了三个主题呈示后,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开头的主题在几次转调后回到原调,形成结尾。
Julia Fischer 08:43
25 Max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 3. Finale (Allegro energico)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26 第三乐章 终曲,有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形式。这是强劲有力而华美的终曲。主奏小提琴奏出强劲有力、很有特色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乐曲才移向单纯而有力的第二主题。尾奏是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变成急板,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Julia Fischer 07:16
26 Max Bruch: Scottish Fantasy, Op. 46 - I. Introduction: Grave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Op. 46 第一乐章如歌似的行板, 降E大调,3/4拍子。管弦乐部分以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沉着而优美的气氛加入进来,接着竖琴的音色也浮现出来,主奏小提琴在衬托之下,表情十足地唱起了乐章主题,这是一段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充满温情、眷恋之感的乐段,是根据苏格兰民谣的旋律而来的。
Rus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4:05
27 Max Bruch: Scottish Fantasy, Op. 46 - II. Adagio cantabile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Op. 46 第二乐章快板, 以降E大调,3/2拍子开始,诙谐曲。主奏小提琴奏起了快活的主题,这也是根据苏格兰民谣改编的。主奏小提琴继续以华丽而多彩的技巧展开变奏。本乐章到了最后,变为慢板,不间断地直接进入下一个乐章。
Rus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4:53
28 Max Bruch: Scottish Fantasy, Op. 46 - III. Allegro - Adagio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Op. 46 第三乐章持续的行板,降A大调,4/4拍子。主奏的小提琴唱起一个非常可爱的主题,之后经过转调,变得更加生气蓬勃,与第二乐章的慢板形成鲜明的对照。
Rus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6:33
29 Max Bruch: Scottish Fantasy, Op. 46 - IV. Andante sostenuto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Op. 46 第四乐章战斗性的快板, 降E大调,4/4拍子。主奏小提琴与管弦乐骤然呈现出一个雄壮的主题。乐曲以这个主题为中心,经过数次的变奏和装饰后,主奏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共同吟唱出一首古老的战歌旋律,全曲告终。
Rus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7:16
30 Max Bruch: Scottish Fantasy, Op. 46 - V. Finale: Allegro guerriero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Op. 46 第五乐章
Rus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0:01
31 Henryk Wieniawski (1835-80) - Concerto No. 2, Op. 22 in D Minor/d-moll/ré mineur - Allegro moderato
维ni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Op. 22 第一乐章 奏鸣曲形式,具有狂想曲的性质,朴素而单纯。分两个主题,整个乐章以这两个主题的变化和发展为基础,因此乐章的结构具有奏鸣曲形式的一些特点,但又较为自由。 ”
Jascha Heifetz 07:46
32 Henryk Wieniawski (1835-80) - Concerto No. 2, Op. 22 in D Minor/d-moll/ré mineur - Romanze: Andante
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Op. 22 第二乐章 不太慢的行板,降B大调,12/8拍,三段体。这个乐章以维尼亚夫斯基的浪漫曲而著名。其主题与伴奏部上行的三连音以及下行的四连音,不仅都同样甜美,而且配合得天衣无缝,以“优美地唱出”来形容应该十分相称。整个乐章细腻优雅,诗意中的乡愁之感尤其动人。主题的陈述优美动人,也有一种忧郁的意味,但当中一度较为热情奔放。这一乐章篇幅虽短,但在全曲中却最突出,时常单独演奏。维尼亚夫斯基创作风格中最主要的那些美质,也就是同肖邦和莫纽什科一脉相成的如歌的旋律性和真挚的抒情性,以及典雅的笔法和结构,在这首协奏曲中的中间乐章有着最为鲜明的体现。 ”
Jascha Heifetz 04:20
33 Henryk Wieniawski (1835-80) - Concerto No. 2, Op. 22 in D Minor/d-moll/ré mineur - Allegro con fuoco
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Op. 22 第三乐章 回旋曲形式。正如原谱中“吉普赛风格”的指示,曲调十分热情、奔放。这种吉普赛风格洋溢在整个乐章之中,最后在辉煌的音响效果中结束全曲。
Jascha Heifetz 05:39
34 Édouard Lalo: Symphonie espagnole - I. Allegro non troppo
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Op. 21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本乐章是全曲中最充实有力的乐章。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自由潇洒,之后紧接优美抒情的旋律为第二主题,经发展后小提琴的第一主题则显得苍劲浓郁。乐章在异常华美的氛围中结束
정경화 07:42
35 Édouard Lalo: Symphonie espagnole - II. Scherzando
“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Op. 21 第二乐章诙谐曲,很快的快板。三段体,西班牙色彩很浓的乐章。乐曲在快速与慢速不断交替中发展,小提琴则悠然自得地歌唱。
정경화 04:25
36 Édouard Lalo: Symphonie espagnole - III. Intermezzo
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Op. 21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间奏曲,不太快的稍快板,a小调,2/4拍子,三段体,如同前面乐章一样,有浓厚的西班牙情调。管弦乐部分展示出西班牙风味十足的序奏后,主奏小提琴奏起“半拖半拉而前进”的主题。这一主题也含有前面的序奏那样很有个性的节奏。中段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奔放的主题,这个主题技巧性的快速音群热烈、华丽地发展,造出了顶点。
정경화 06:15
37 Édouard Lalo: Symphonie espagnole - IV. Andante
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 Op. 21 第四乐章行板,这是情绪化而富有旋律美的乐章。管弦乐奏出带有哀愁味的沉重的序奏,主奏小提琴奏起了感伤味十足的主题。不久,像是“拨云见日”一般,又出现新的民谣般甜美的主题。最后,乐章以简单的尾奏轻轻地结束。
정경화 07:13
38 Édouard Lalo: Symphonie espagnole - V. Rondo
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 Op. 21 第五乐章回旋曲,快板,这是灿烂生辉的回旋曲,小提琴在此把它的华丽技巧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奏小提琴奏起了轻快的回旋曲主题,并经过多次发展变化,最后由全体乐器以最强音在D大调主和弦上结束乐曲。
정경화 08:16
3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K.219 - 1. Allegro aperto
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 第一乐章 .爽朗的快板,A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由乐队强奏主和弦始,第一小提琴拨奏主和弦分解和弦后,主奏小提琴奏第一主题。乐队奏经过部,第一小提琴以主调奏第二主题,再经过乐队合奏的经过部,形成断奏的尾声音型。进入慢板部分,主奏小提琴奏柔和的曲调,小提琴群以32分音符音型相随。回到快板,在对位声部下,主奏小提琴奏第二主题。后半部由双簧管表现后,主奏以快速音群,乐队合奏接替。发展部主奏小提琴奏出新旋律,在灿烂的主奏快速音群上,全合奏发展呈示部,进入经过部音型,主奏小提琴带着第一主题进入再现部。再现部第二主题以主调出现,其余按原型再现,华彩乐段后,以呈小部尾声的音型结尾。
Hilary Hahn 10:10
4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K.219 - 2. Adagio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K. 219 第二乐章 和谐如蓝天白云,天使飘飘的神奇魅力的乐音,让人宛如身在天堂。慢板乐章表现了更为丰富的情感,更为微妙细腻的世界。三段体中段的忧伤的小调使得慢板乐章始终具有张力。 慢板,E大调。先以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移至第二主题部分,以第一小提琴为中心,出现曲趣细腻的音型,全合奏接替后结束呈示部。主奏小提琴再现第一主题,再塑副主题的乐趣。发展部以第一主题音型开始,主奏小提琴予以变形,经第二、第一小提琴接替,副主题亦以主调再现。全合奏的尾声以原样音型结束。
Hilary Hahn 10:06
41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K.219 - 3. Rondeau (Tempo di minuetto)
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A大调。小步舞曲的主题,在弦乐伴奏下由主奏小提琴呈示,全合奏重复一遍后,主奏小提琴奏新音型,灿烂的快速音群后,再现主题。主题第三次露面则由全合奏方式。中间部为快板,A小调,在全合奏引导下,主奏小提琴先奏快速音群,重复4遍后,以第一小提琴为中心的全合奏,奏吉普赛式活泼音型。半音阶进行后,主奏小提琴奏华丽的快速音群,乐队再演奏普赛式的音乐,如此反复。再回到小步舞曲,在长大的快速音群后,再奏小步舞曲主题,三连音引人注日。终结部使用结束小步舞曲主题的旋律的主奏音型,温暖地结束。
Hilary Hahn 08:55
42 Johann Sebastian Bach: Violin Concerto No.2 In E, BWV 1042 - 1. Allegro
巴赫《E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2 第一乐章是快板,由十分热烈的全奏开始。这个三段体的乐章在结构上已经和现代奏鸣曲有很多相近之处,但整体风格依然延续着巴洛克的传统。主题旋律加以变化后,独奏和竞奏交错进行是主要的表现手法。
Hilary Hahn 06:55
43 Johann Sebastian Bach: Violin Concerto No.2 In E, BWV 1042 - 2. Adagio
巴赫《E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2 第二乐章的慢板为c小调,以固定的低音主题为基础写成,是一首极其优美的变奏曲,听起来好似一股清泉流出,却又饱含着火一般的热情。
Hilary Hahn 07:07
44 Johann Sebastian Bach: Violin Concerto No.2 In E, BWV 1042 - 3. Allegro assai
巴赫《E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2 第三乐章则为“非常快的快板”,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十分鲜明的意大利回旋曲风格,虽然标注速度很快,但实际上听起来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Hilary Hahn 02:33
45 Antonín Dvořák: 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Op.53 -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 Quasi moderato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53 第一乐章的规模和布局是一部交响曲的乐章布局,但是,结束处的华彩乐段不长。
Julia Fischer 11:12
46 Antonín Dvořák: 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Op.53 - 2. Adagio, ma non troppo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53 第二乐章非常抒情优美,这是典型的德沃夏克式抒情。
Julia Fischer 10:44
47 Antonín Dvořák: 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Op.53 - 3. Finale (Allegro giocoso, ma non troppo)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53 第三乐章是德沃夏克音乐作品中最精彩的乐章之一,充满了欢快的舞蹈音乐,运用了大量的切分音节奏。乐队是双管编制,声音丰满,色彩变化丰富。整首曲子演出时长在32分钟左右。
Julia Fischer 10:31
48 Franz Joseph Haydn: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H. 7a/1 - 1. Allegro moderato
海顿《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协奏型奏鸣曲形式。以呈示愉快的第一主题始,穿插以第一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化的第二主题。在 弦乐伴奏下,主奏大提琴的呈示部,相当于复奏形式中的主奏。发展部自两个主题与小结尾以属调再现而开始,主奏大提琴将呈示素材予以发展。再现部以主奏大提 琴为中心进行,经华彩部分而进入总奏以第一主题开始的结尾部终结
Neville Marriner 10:16
49 Franz Joseph Haydn: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H. 7a/1 - 2. Adagio
海顿《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第二乐章为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呈示的抒情乐章。主部 由弦乐合奏呈示两个妩媚的主题,第二主题以主奏大提琴为中心,予以变化扩大。中心主题以属调再现而开始的中间部。充分发挥了主奏大提琴的技巧,一面形成小 调,一面形成淡淡的阴影,与主部形成鲜明对比。然后主奏大提琴以主调再现中心主题而回到主部,插入短小的华彩,以副主题静静结束;
Neville Marriner 05:15
50 Franz Joseph Haydn: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H. 7a/1 - 3. Presto
海顿《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协奏型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为动机,第二主题前半与第一主题有关联,后半呈旋律化。两个主题呈示后,是主奏大提琴与弦乐为中心的主奏 呈示部,由第二主题前半动机开始的发展部,由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呈示前半部分,由合奏呈示后半部分。再现部同样由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呈示,由合奏的短结尾部结 束。
Neville Marriner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