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4人收藏
共48首歌曲
每个人都有的小时候~~
客观条件所限,尽力找到了这些。如果能找到我更爱的其他儿歌,50首随时替换。
编排的顺序是刻意捋过的,就酱紫。
|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 01 | 月儿明,风儿静 小时候晚上睡觉前如果要求玛麻唱歌给我听,她通常都会唱这一首~ | 北京天使合唱团 | 04:20 | 
| 02 | 紫竹调 在我都好大了以后,有一段时间却特别特别喜欢唱这首童谣。还记得以前的台湾连续剧《双面佳人》里小豪那位貌似头脑有毛病的生母应征保姆接近他期间,也常常会对着他唱这首歌,有一种诡谲的气氛,现下想起还颇觉阴森。P.S.迫不得已选了这个成人版,跟记忆中的词好多不符,想来民歌就是这样,根本不可能统一。 | 童丽 | 04:03 | 
| 03 | 大海啊,故乡 也是小时候玛麻常常会唱给我听的歌。 | 亚洲天使童声合唱团 | 03:52 | 
| 04 | 小草 在我模糊的幼年记忆中,这是第一首我自己会唱的 “长长”的歌。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1:08 | 
| 05 | 小白菜 姥姥唱给我听的歌~所谓真正的民歌,意味着的就是版本特别多。我还曾听过“弟弟念书我喂猪”的内容,总之远比网上能找到的歌词长得多。 | 徐唱 | 04:34 | 
| 06 | 小燕子 小时候会因为那个“啥”字觉得这是首很怯的歌(嘻嘻)。翻个白眼说:社会主义的小燕子就算没有社会主义的小蜜蜂有觉悟,冬天也还是不用去南方……(你妹)。不管怎样,有机会还是想看看原出处的电影。 | 杨宁 | 02:35 | 
| 07 | 一分钱 仍旧是长辈们自己就唱过的儿歌,于是早年家庭教育时期即已被教会。歌词内容确实会让小朋友们想要效而仿之,真真假假拾金不昧,23333。P.S.这个版本里的好多用词都改得太别扭了~ | 儿歌 | 01:28 | 
| 08 | 开火车 非常遗憾的是,只能找到HK小朋友唱的,泪。记得某一年中新歌会,有位定居新加坡多年的观众老伯不知为啥,突然唱起了这首歌,还泪流满面……由是确信它是真的陪伴了好多代人的成长。原版歌里最逗人的是第四段“哎呀呀啊哎呀呀 你们怎么都不下 都不下呀都不下 收票啦下去吧。”这、这服务态度也太差劲些了吧?还有什么“抱娃娃的前边坐 牵小狗熊你往后挪”,为什么歧视人家小狗熊?!!这教育观正确吗?囧透。 | 小紫荆儿童合唱团 | 01:53 | 
| 09 | 娃哈哈 热热闹闹属于祖国花骨朵的儿歌,一路从最初记忆的家唱到幼儿园,也一路从爸爸妈妈唱到我们…… | 新月合唱团 | 01:54 | 
| 10 | 丢手绢 几代人共同的游戏歌之一 | 儿歌 | 00:29 | 
| 11 | 找朋友 几代人共同的游戏歌之二 | 叶明珠 | 02:13 | 
| 12 | 小白兔乖乖 想念那个小动物们都安居乐业着的童话世界。 | 儿歌 | 01:25 | 
| 13 | 打电话 几年前,无意中找到的老磁带里面,留存着我童稚时期的歌声,唱的就是它……嘿。那也是对我彼时声音仅存的记录了。 | 儿歌 | 01:15 | 
| 14 | 劳动最光荣 幼儿园时期唱的最熟的歌之一,也是我这几年来最喜欢哼的童歌之一。BTW,躺枪的小蝴蝶好倒霉~ | 儿歌 | 01:27 | 
| 15 | 世上只有妈妈好 其实我小时候一点也不喜欢这首歌,听唱的次数都太频繁,难免就有点贫气。 | 华语群星 | 02:19 | 
| 16 | 水牛儿,水牛儿 / 送别 这个版本改得太无聊了啦,没让老猫把烧羊肉叼走的水牛儿是不幸糊的……555……整套“组歌”显然跟《城南旧事》有关,还有最经典的《送别》,可惜唱的不是林海音奶奶小学毕业时的那一版。 | 孙佳星 | 03:24 | 
| 17 | 卖报歌 不但几代中国孩子对此歌朗朗上口,小报童原型杨碧君也因而改变了命运。聂耳的早逝,从“满腔热血的理想不至经历破灭或变质”的角度上来说,或能算是不幸中的一小幸。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1:20 | 
| 18 | 读书郎 此歌写于40年代,竟没有想象得早,但我姥姥貌似也会唱……好吧,那时她10来岁也还是个孩子。蓦然想起,琼瑶阿婆是不是还曾把它发配给清朝人唱过?这应该不是民歌改编来的吧?黑线ING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0:50 | 
| 19 | 我有一只小毛驴 (Live) 想找到一个正常的版本,怎么就这么难……这首歌的成歌年代应该非常早,貌似台湾的五年级生(60后)也会唱。 | 顾恬伊 | 02:15 | 
| 20 | 小鸭子 我会告诉你“我一直都以为它和《数鸭子》是一首歌”的事吗?(泪目)~细想来,歌词里的小鸭子真是好倒霉,跟赶鸭孩子的感情也很淡漠,一早上就给赶出去让说再见,好不容易盼到人回来,得,就让咱睡觉了…… | 儿歌 | 01:08 | 
| 21 | 数鸭子 据说这歌写于80年代,但我真是听90后的小盆友唱得多,特别是96年左右的那次春晚(主唱是一个单名叫潇的小女娃),之后到处都有学龄前的小小孩在唱它。待我长大后再听,实在是喜欢第二段主歌的意境:“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好温馨。 | 华语群星 | 01:32 | 
| 22 | 种太阳 唱《种太阳》的一代如今都陆续长大了吧,不知有几个真的在“种太阳”?OTZ ...正色说,我小时候觉得这首歌的调好难掌握,貌似现在还是很容易就会唱走音。本歌头一句是“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我还常会把它跟50年代的那首“我有一个理想 一个美好的理想 长大了以后要把农民当”混在一起,唱着唱着就唱成了一首……后者其实是我这几年才无意间学会的,也就是说唱混了的糗事,分明是这几年才发生的(捂脸ING)。 | 新月合唱团 | 02:28 | 
| 23 | 采蘑菇的小姑娘 我幼年时认为这是大孩子唱的歌。不知是不是受了某次儿童歌舞表演的影响,我还一直觉得这个小姑娘应该穿着黄色调的吊带裙,梳着两条粗粗的麻花辫……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1:05 | 
| 24 | 小小世界 好多音乐玩具都用的是这首歌的配乐,一如《致爱丽丝》跟八音盒的关系。P.S.这个双语版本后面的中文歌词绝非标译,必须省略一个“小”才能唱顺溜啊,唉…… | 华语群星 | 03:17 | 
| 25 | 熊猫咪咪 依稀记得小时候特别不喜欢这首歌,可能跟我讨厌大猫熊有关。后来又特别爱哼这首歌,主要是真的很朗朗上口。P.S.想听儿童版…… | 程琳 | 03:34 | 
| 26 | 花仙子之歌 对小蓓(请读PEI)的印象,只停留在贴画上,华丽繁复的70年代日系漫画风好漂亮,是我幼儿时期美好的回忆。对动画片却已毫无印象,不过主题歌倒是超熟,是真的好听……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1:51 | 
| 27 | 阿童木之歌 记得小时候,小舅舅的房间里挂着一幅阿童木的海报。于是,我一直以为这应该是属于他们那一代人(65后跟70后)的记忆。和花仙子一样,阿童木对我来说只是传说。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1:02 | 
| 28 | 蓝精灵之歌 至今仍记得唱到“斗败了格格巫 ”这一句时的片头画面……格格巫这个反派的名字起得真好,不知是谁译的,应记一功。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1:14 | 
| 29 | 小机灵之歌 《一休》是我小时候最爱的动画片之一,并且是少见的长大后仍百看不厌的儿时佳片。被小孩子错唱成的“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之声,也陪伴了我的一整个童年,那时候我还以为这是和尚必念的咒语呢(笑)。P.S.想听“格叽格叽”后面跟“我们爱你”的那个版本啊……童歌找起来真费劲。 | 朱晓琳 | 02:43 | 
| 30 | 啊哈,黑猫警长 “眼睛瞪得像铜铃”的黑猫警长应该是80年代最成功的国产卡通形象了,主题歌也一样。对我来说,当初喜闻乐见,现下想起也倍觉美好,相信正义、勇敢与善良的力量。 | 华语群星 | 01:37 | 
| 31 | 邋遢大王 其实我始终都不喜欢这部画风一点都不可爱的卡通片,内容既恐怖又说教意味十足……但是主题歌着实顺耳顺口,我现下脑子里还能浮现出小学男生未变声前唱这首歌时清脆的声音。P.S.好多年前就听闻当初那个讨人喜欢的小主唱曹蕾已嫁到法国,并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度误以为她比自己想象的年纪要大。最近才恍然,她居然20就嫁人走了,25就俩娃妈了……真可怕。 | 儿歌 | 00:46 | 
| 32 | 小小葫芦娃 看《葫芦娃》时我已相当有记忆了,对几个娃的喜欢程度还能分出个543……但后来的《葫芦小金刚》就一点都不入我“法眼”了。看点本在于不同的娃有不同的本事,能对小兄弟们的法宝如数家珍才有意思嘛。合而一体算怎么回事?对主题歌的感情也不深,反倒是这些年的歪唱,才让我听出点滋味。 | 原声带 | 01:44 | 
| 33 | 小叮当 其实我对机器猫的爱与记忆,跟动画片关联不大,更多的是来自于漫画书。90年代的出版市场混乱,所以各种译本都看过,台湾版看得最多,故而也对小叮当这个名字最有感情。幼年时看的动画片片头曲似乎沿用的是日本原版。不过本歌虽是后来才接触,却始终喜欢:“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还要变个都是漫画巧克力和玩具的家。如果我有机器猫,我要叫他小叮当,竹蜻蜓和时光隧道,能去任何的地方……”多么美好~ | 范晓萱 | 03:01 | 
| 34 | 洋娃娃/粉刷工人/放学歌 是为了《粉刷匠》,才选的整组歌。记忆里是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二课,我一直都喜欢这首充满童趣的歌:“唉呀 我的小鼻子变了变了样。”顺说《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其实也有段小故事,我平生唯一一次跟陌生人在网上盲聊,就是以此歌为切入点,只因对方使用的是一个熊头像…… | 华语群星 | 02:48 | 
| 35 | 小红帽 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三课。我至今还记得搭配本歌的舞蹈动作,嘻。开头的一句“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架势十足。 | 华语群星 | 01:39 | 
| 36 | 海鸥 小学三年级某学期的第一课。对于当年的我来说,此歌的调调不算太好掌握(囧)。虽然略有点励志歌曲的影子,但是很好听。哦,积极向上当然不能是缺点。 | 华语群星 | 02:15 | 
| 37 | 嘀哩嘀哩 同样是小学课本里有过的。话说还是《春天在哪里》这个名字更讨喜,且又达意。最近几年我尤其爱它,怀念我们都还是祖国花朵的年纪:“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 新月合唱团 | 02:13 | 
| 38 | 七色光之歌 居然有好多人都不知道这首歌的原出处是北京台的少儿节目《七色光》,尽管那个节目至今仍存在。在那个电视节目相对稀少的年景,对一个电视宝宝来说,一档少儿节目绝对可以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良伴。依稀还记得当初片头,主题歌唱到“照耀我们心灵的花朵”那一句时,画面上盛开的菊花。想念小白姐姐,还有人记得她吗?《七色光》最初的主持是她和刘欢的太太(当时被尊称为卢璐阿姨)交替着进行。90年代中期以后,最让人喜闻乐见的则是小时姐姐,她很快就被CCTV挖角了。 | 华语群星 | 02:04 | 
| 39 |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不但音乐课学过,语文书上还有专门的一篇课文。“水中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有一种唯美的画面感。这首歌对于我爸爸妈妈那一代人来说,也是属于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唱的歌,真到他们自己学唱歌时,这首歌也都被禁了……好悲催的一代。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02:22 | 
| 40 | 西风的话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一听就知道是属于旧时代的童歌,带有一抹独到的文人色彩。经久不衰的除了优美的曲调,还有歌曲中蕴含的人文意义。 | 北京天使合唱团 | 03:59 | 
| 41 | 摇篮曲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课。舒伯特的摇篮曲。小学音乐课本上的音乐家画像,莫扎特和舒伯特最英俊,而舒伯特还更多了几分亲切感,有那种一看“他就是好人”的FU。于是,连人带歌,我都满满好感。 | 黑鸭子 | 03:15 | 
| 42 | 铃儿响叮当 每年圣诞都要听一遍jingle bells jingel bells,否则就会觉得不完满。比较全的中文版后面有翻译到姑娘和栗色马的内容。但貌似台湾有个版本,是改成了圣诞老公公BLABLA,感觉更应景,建议推广…… | 华语群星 | 02:55 | 
| 43 | 歌声与微笑 不怎么喜欢这歌,但是够经典,作晚会结束曲非常合宜。 | 华语群星 | 02:26 | 
| 44 | 有你才有温暖的家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主题歌。小学组织去看这部电影,我所有的同学都哭了,包括平素无心到连听大屠杀都能笑得出来的小男生。主要是这个故事太有代入性了。历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里,得有一多半是天生残缺或家庭贫苦的,几乎只有本片的原型杜瑶瑶真是从捧在手心里的小太阳一下子堕入必须早当家的无助状态中。像电影里的张鸣鸣10岁还不会梳头,转头儿却得撑起整个家来。我们这些娇生惯养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一旦联想到自身,这样的晴天霹雳要怎么接受啊?难免不物伤其类,跟着痛哭流涕起来。当年放映时听到此歌,我就已哭得稀里哗啦。如今,经了些些沧桑,就更是无法自已,克制不住地掉泪。“月光光 想爸爸 脸上挂着泪花花 有苦学会自己吃 有泪学会自己擦 多少情给爸爸 梦里有个温暖的家……” | 蒋小涵 | 02:38 | 
| 45 | 妈妈的吻 小时候常听蒋小涵唱这首歌,误以为她是原唱。没想到这么sweet的一首歌,竟写于70年代末。 | 朱晓琳 | 03:01 | 
| 46 | 小松树 本来不想添加任何政治指向性过重的歌曲,但这首必须一提。盖因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歌词唱的是“小松鼠”……好多年后,我才突然意识到,哦,不对,小松鼠怎么绿树叶新枝芽啊?就此总算知道了真相……大泪。 | 华语群星 | 00:49 | 
| 47 | 我爱北京天安门 小学生写的词,比他大5岁的堂姐写的曲。不过据说原初的歌词里,并没有“毛主席”的字样。不管怎么说,明快的曲调,直抒胸臆的表达,忽略掉政治含义,这真是一首适于传唱的童歌。 | 华语群星 | 01:34 | 
| 48 | 七子之歌 此歌问世时,我已不算太小,而且它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一首完全意义的童歌,好像不应该入选到此歌单来。但,谁叫我和它有一段比较窘迫的缘分呢,大概是在它问世的几年后,已读高中的我不得不用我一直还带有童音的嗓子唱着它,巡回了四个班进行表演。 | 容韵琳 | 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