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人收藏
共40首歌曲
🌴 当我们谈论起莫扎特时, 总喜欢使用天才、神童, 这样的字眼。的确, 细数莫扎特的创作轨迹, 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十分惊艳的存在。他在5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步舞曲, 9岁生日前已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 11岁创作了第一部清唱剧, 而第一部歌剧则创作于12岁。莫扎特的确是位, 令人瞠目的多产作曲家。虽然他只在人间,度过了短短的35年, 却为世人留下了600多件美好的音乐作品。
其创作的音乐作品, 数量之多, 技巧之精湛, 都是十分惊人的!其中有41部交响乐、27首钢琴协奏曲、26首弦乐四重奏曲、21部歌剧、17首钢琴奏鸣曲, 和15首弥撒曲, 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几乎足以填满200张CD , 而每种形式中, 都表现得非常卓越。
与其说他是在创作, 不如说他是在释放, 仿佛只要按下他身上的某个按钮, 这些灵动的音符, 就会跳出来, 自动排列成一句句优美的旋律, 宣告着他是为音乐而生。听莫扎特的音乐, 总会感受到一种快乐和放松的情绪。这些充满了朝气与灵动、处处洋溢着清新气息的作品, 让人很容易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 去感受音乐艺术的纯粹。
🌴莫扎特不仅是伟大的音乐家, 更是技艺超群的即兴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创作各种音乐形式的作品无数, 其中创作交响曲四十一部。其交响曲吸收了其歌剧富有表情的, 如歌的曲调及戏剧对比的元素, 旋律灵活而不失宏大气魄, 为交响曲的发展,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 Symphony No.1 in Eb Major, K.16
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 Symphony No.2 in Bb Major (doubtful), K.17 伪作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Symphony No.3 in Eb Major (attr. Abel), K.18 伪作
Symphony No.4 in D Major, K.19
Symphony No.5 in Bb Major, K.22
Symphony No.6 in F Major, K.43
Symphony No.7 in D Major, K.45
D大调第八交响曲 Symphony No.8 in D Major, K.48
Symphony No.9 in C Major, K.73
Symphony No.10 in G Major, K.74
D大调第十一交响曲 Symphony No.11 in D Major (attr. to others), K.84
Symphony No.12 in G Major, K.110
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 Symphony No.13 in F Major, K.112
Symphony No.14 in A Major, K.114
Symphony No.15 in G Major, K.124
Symphony No.16 in C Major, K.128
Symphony No.17 in G Major, K.129
Symphony No.18 in F Major, K.130
降E大调第十九交响曲 Symphony No.19 in Eb Major, K.132
Symphony No.20 in D Major, K.133
Symphony No.21 in A Major, K.134
Symphony No.22 in C Major, K.162
Symphony No.23 in D Major, K.181
Symphony No.24 in Bb Major, K.182
g小调第二十五交响曲 Symphony No.25 in G Minor, K.183
降E大调第二十六交响曲 Symphony No.26 in Eb Major, K.184
G大调第二十七交响曲 Symphony No.27 in G Major, K.199
C大调第二十八交响曲 Symphony No.28 in C Major, K.200
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 Symphony No.29 in A Major, K.201
D大调第三十交响曲 Symphony No.30 in D Major, K.202
D大调第三十一交响曲(巴黎) Symphony No.31 in D Major (Paris), K.297
G大调第三十二交响曲 Symphony No.32 in G Major, K.318
降B大调第三十三交响曲 Symphony No.33 in Bb Major, K.319
C大调第三十四交响曲 Symphony No.34 in C Major, K.338
D大调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Haffner), K.385
C大调第三十六交响曲(林茨) Symphony No.36 in C Major (Linz), K.425
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 Symphony No.37 in G Major (by Michael Haydn; intro by Mozart), K.444 伪作
G大调第三十八交晌曲(布拉格)Symphony No.38 in D Major (Prague), K.504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 Symphony No.39 in Eb Major, K.543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Symphony No.41 in C Major (Jupiter), K.551
🌴1781年到1791年, 莫扎特在维也纳, 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也是他一生中的创作巅峰时期。尤其是最后三部生命的交响,《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在1788年的夏天, 😳只用了六周时间, 就全部完成, 也正是这三部经典作品, 让莫扎特的名字更加永垂不朽。人们通常将它们划归为一个组, 但三者之间各有其特点: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了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 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 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 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庇特》宏伟豪迈, 乐观向上, 预示了L.van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的出现。
🌴莫扎特的交响曲, 是贝多芬之前的, 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 在于重视各乐章之间, 以及乐章中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在音乐的天幕上, 群星灿烂, 但莫扎特却放射出独特的光辉。综合来讲, 欣赏莫扎特的作品, 可以很轻松惬意, 没有任何苦逼的风险, 但建议欣赏时, 尽量保持作品的完整呈现, 反之若把单个乐章,或片段摘出来, 丢到 “歌单”里乱听, 会失去其整套作品和谐统一的特点, 那绝对是暴殄天物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莫扎特最后三部, 及其他交响乐, 以及部分优秀钢琴协奏曲作品吧。
ζ 。≡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0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02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03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04
ζ 。≡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05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06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07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08
ζ 。≡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09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10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1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12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๑۩۞۩๑ 极致巴洛克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๑۩۞۩๑ 维也纳古典乐派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๑۩۞۩๑ 浪漫主义时期
ζ。≡ 【史上最优美 ♡ 古典钢琴名曲】
ζ。≡ 【史上最優美的 (◡‿◡✿) 小提琴曲】
ʕ••ʔ ≡【古典音乐名著】═☆ 开启孩子智慧的源泉~01
ʕ••ʔ ≡【古典音乐名著】═☆ 开启孩子智慧的源泉~02
ʕ••ʔ ≡【古典音乐名著】═☆ 开启孩子智慧的源泉~03
♪の★☆→ ♡ ...¤¸¸.·´¯`·.¸·.>-♪の★☆→ ...¤¸¸.·´¯¸·.>-♪の★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Vivaldi 维瓦尔第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Haydn 海顿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G.F.Handel 亨德尔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ozart 莫扎特-0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ozart 莫扎特-02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ozart 莫扎特-03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ozart 莫扎特-04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ozart 莫扎特-05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行云流水* 聆听莫扎特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余韵悠悠 ¨`*•..¸聆听巴赫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J. S. Bach 巴赫-0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J. S. Bach 巴赫-02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J. S. Bach 巴赫-03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Beethoven 贝多芬-0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Beethoven 贝多芬-02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Beethoven 贝多芬-03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Beethoven 贝多芬-04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Beethoven 贝多芬-05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Schubert 舒伯特-0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Schubert 舒伯特-02
♪の★☆→ ♡ ...¤¸¸.·´¯`·.¸·.>-♪の★☆→ ...¤¸¸.·´¯¸·.>-♪の★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Chopin 肖邦~0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Chopin 肖邦~02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Chopin 肖邦~03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Paganini 帕格尼尼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Liszt 李斯特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Schumann 舒曼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J. Brahms 勃拉姆斯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endelssohn 门德尔松-01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endelssohn 门德尔松-02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Antonin Dvorak 德沃夏克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Edvard Grieg 格里格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Mahler 马勒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Sibelius 西貝柳斯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Bizet 比才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Verdi 威尔第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J.Strauss 小约翰·施特劳斯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ζ。≡ 【世界古典音乐名著】 ━═☆ Claude Debussy德彪西
ζ。≡ 【唯美的琴声】 ━═☆ Joshua David Bell;约书亚·贝尔
ζ。≡ 【飞行的小提琴家】 ━═☆ David Garrett
★ 品牌专区:【西洋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欢迎投稿!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Symphony No. 25 in G Minor, K. 183: 1st Movement (As Used in the Film,
《第二十五交响曲》g小调, K.183- 1 , 👍推荐!莫扎特传(Amadeus) ,奥斯卡最佳影片, 很棒的一部电影。 《莫扎特传》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 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 人生道路上善与恶的冲突, 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 因无知和缺乏鉴赏力, 而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实。🌱难以想象的是, 莫扎特在17岁的青春年纪时, 何以能孕育出, 如此这般和自己年龄、经历都不相符合的 拥有独特气质的旋律, 或许这只有上帝或者作曲家自己才能解释。🌱后世学者往往只能以 “灵光一现” 来解释这部作品的诞生, 因为它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1984年美国拍摄的电影《莫扎特传》,以这部《g小调第25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作为整部影片的开场音乐。 |
Soundtrack | 07:50 |
02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25 in G Minor, K. 183 - II. Andante
《第二十五交响曲》g小调, K.183- 2 在五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中, 以《g小调第25交响曲》最为耀眼, 不但因为其诸多方面, 显现出的与众不同和超群品质, 更因为它是作曲家的第一部小调交响曲。在当时, 小调音乐的数量相对稀少, 因为相比大调性, 小调作品在风格上往往显得严肃、忧郁、深沉,不符合大多数王公贵族用音乐追求优雅、嬉闹的肤浅初衷。不过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小调作品, 尤其是小调交响曲, 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热潮。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4:07 |
03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25 in G Minor, K. 183 - III. Menuetto & Trio
《第二十五交响曲》g小调, K.183- 3 这部小调交响曲阴郁表面下所蕴藏的激情本质, 使其与早期那些气质明朗、宫廷气息浓郁的大调作品相比, 在音乐气质上, 显得更为感性而深刻,或许这就是莫扎特小调作品, 在某些听众心目中, 显得更为动人的原因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3:39 |
04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 2. Andante con moto
《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 K- 543- 2, 平稳舒缓的节奏开启了乐曲的第二乐章, 缓缓前进的旋律线条, 传递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这种舞曲一般的节奏与韵律, 将第一乐章所蕴含的和美气息渲染得更加强烈, 像是歌者在悠闲地抒情歌唱。 |
Arturo Toscanini | 06:09 |
05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 1. Adagio; Allegro
《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 K- 543- 3, 1781年到1791年, 莫扎特在维也纳, 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也是他一生中的创作巅峰。尤其是最后三部生命的交响, 只用了六周时间, 就全部完成, 也正是这三部经典作品, 让莫扎特的名字更加永垂不朽, 我们一起来感受, 莫扎特最后三部交响曲中的这部《降E大调第三十九号交响曲》。 |
Arturo Toscanini | 07:28 |
06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 3. Menuetto: Allegretto; Trio
《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 K- 543- 3,第三乐章是一段轻盈欢快的小步舞曲。由弦乐合奏呈现的开头强而有力,逐渐上升的旋律走向塑造出了这一乐章, 天真而又活泼的形象。中间部分则由木管演奏, 双簧管与长笛的配合, 使乐曲如田园诗一般隽永优美。 |
Arturo Toscanini | 03:10 |
07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 4. Finale: Allegro
《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 K- 543- 4, 如果说前三乐章是一种情绪的积累, 那么第四乐章则是这种情绪的释放。这是一阕奏鸣曲式的快板乐章, 由小提琴奏出轻盈的主题旋律, 随后以不同的素材加以呈现, 有着明显的海顿风格。在随后的发展部中, 这一主题再次由干脆利落的齐奏, 与欢快跳跃的进行交替出现, 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rturo Toscanini | 03:43 |
08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1. Molto allegro
《第四十号交响曲),G小调, 作品K.550-1 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 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 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 虽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 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 是莫扎特音乐中最受世人珍爱的作品, 超越了一切时代的纯音乐典范, 整个音乐史上, 真正完美的杰作之一。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08:21 |
09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2. Andante
《第四十号交响曲),G小调, 作品K.550- 2. 这是一部最阴沉, 但也是莫扎特写过的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 🌱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其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 同时又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作品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 但这并不是莫扎特当时贫寒生活的直接反映, 而是深深的凝聚了一个, 穷困作曲家的生活体验, 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 和挫折的集中体现, 是莫扎特含着泪水的微笑。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07:56 |
10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3.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第四十号交响曲),G小调, 作品K.550- 3. 小快板、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本来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宫廷舞曲。但在肩负生活重担的作曲家, 笔下却表现出了沉重的步伐。用复三段体写成的小步舞曲情绪热烈激昂, 却丝毫找不出小步舞曲那种温文尔雅的特征。🌱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最后这 3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 在于重视各乐章之间, 以及乐章中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04:47 |
11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4. Finale (Allegro assai)
《第四十号交响曲),G小调, 作品K.550- 4 虽然古典时代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从这部作品中, 我们却能清晰的感触到莫扎特的呼吸, 感触到他“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的心灵孤寂。🌱《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写过的最阴沉、最豪放、最狂暴的一部作品。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 它的基调就是抒情加上悲怆, 同时又充斥着愤懑激昂, 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生活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05:06 |
12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1 in C, K.551 - "Jupiter" - 1. Allegro vivace
《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朱庇特”,C大调 ,作品K.551-1 . 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的。是莫扎特的最后的一部交响乐。在不到两个月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也是作者最后的三部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刻画的形象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英雄气概的戏剧性形象。其他的对比性素材, 主题抒情的动机, 热情的迸发, 轻松的诙谐和庄严地气氛, 倒是这基本的英雄气概的衬托。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08:26 |
13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1 in C, K.551 - "Jupiter" - 2. Andante cantabile
《第四十一号交响曲》 C大调 ,作品K.551-2, 如歌的行板。 这个慢板乐章, 以一个传统的旋律开头。音乐似乎显得比较平稳, 但是这种平稳很快就被突如其来的和弦打破了。使行板乐章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安的种子。果然音乐很快就被小调的阴云遮盖住了, 不安的节奏、不协和的音响加上音量的急剧变化, 瞬间聚起了愤怒的呼声。直到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奏出时, 音乐才恢复了安适宁静的气氛....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08:33 |
14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1 in C, K.467 - 2. Andante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C大调,作品 K.467- 2, 三部曲式, 乐章以乐队中柔和的弦乐开始, 此曲还充分体现了, 主奏者的钢琴演奏技巧, 但并非纯粹的“炫技之作”, 并且以莫扎特独有的那种, 无可比拟的均衡感, 使得听众根本找不出管弦乐与主奏乐器(钢琴)之间, 不协调的丝毫破绽。 |
Vladimir Ashkenazy | 07:54 |
15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 1. allegro con spirito
《第三十五交响曲》D大调(哈夫纳)K.385, 1782年为萨尔茨堡市长哈夫纳获爵士庆典而作。1783年3月22日由莫扎特指挥首演。听莫扎特的音乐会有种感觉, 完美的曲式, 完美的比例, 变奏中, 音符的数量恰到好处, 不多不少。 |
Leonard Bernstein | 05:44 |
16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 2. andante
《第三十五交响曲》D大调(哈夫纳)K.385-2 haffner是当时萨尔茨堡市长的名字。莫扎特为他获爵士庆典写的曲子。因此名字就叫haffner。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07:10 |
17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 4. finale presto
《第三十五交响曲》D大调(哈夫纳)K.38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eonard Bernstein | 03:44 |
18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6 In C, K.425 - "Linz" - Adagio - Allegro Spiritoso
《第三十六交响曲》C大调 K- 425, 作于1783年, 莫扎特27岁时, 偕妻女访问林茨, 受到林茨杜恩伯爵的热情招待。此曲受杜恩的委托而作, 1783年11月在林茨首演。这年莫扎特还写了《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不过没有完成, 其余部分由海顿的弟弟完成。这年11月莫扎特在林茨(Linz)举行音乐会, 在音乐会的头一天, 莫扎特以疯狂速度赶写完了这部, 后来被称之为“林茨交响曲" 的作品。 |
Leonard Bernstein | 11:12 |
19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6 In C, K.425 - "Linz" - Menuetto
《第三十六交响曲》C大调 K- 425, 莫扎特的配器用上了双簧管、大管、圆号、小号(各两支),以及定音鼓和传统弦乐器。他在慢乐章, 用上了定音鼓和小号, 为的是, 表述他当时的伤感。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03:45 |
20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6 In C, K.425 - "Linz" - Finale (Presto)
《第三十六交响曲》C大调 K- 4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07:28 |
21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8 in D major, K. 504 "Prague" - I. Adagio - Allegro
《第三十八交响曲》D大调 K- 504- 1,柔板-快板, 有序奏的奏鸣曲式。作于1786年。 1787年1月莫扎特去布拉格, 带着这部作品去那里演出, 因此作品称为“布拉格交响曲”。一个充满戏剧性紧张的缓慢引子, 引出快板的正主题, 这个主题与歌剧《魔笛》序曲主题十分相似,显示部主题有六个之多, 各具特色, 互相对比。 |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2:57 |
22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8 In D, K.504 "Prague" - Adagio - Allegro
《第三十八交响曲》D大调 K- 504- 1,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13:31 |
23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8 In D, K.504 "Prague" - Finale (Presto)
《第三十八交响曲》D大调 K- 504- 3,急板,D大调,奏鸣曲式。 先由弦乐演奏光辉灿烂、切分的第一主题,交给木管, 以此动机为基础的过渡后, 进入由弦乐表现甜美的第二主题, 加入木管后加以反复。接着第一主题由长笛与双簧管反复, 进入呈示部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eonard Bernstein | 08:39 |
24 |
Serenade for Winds, K. 361: 3rd Movement (As Used in the Film, Amadeus)
《第十号小夜曲》降b大调,(大套曲)k361 -3:柔板。🌱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中,萨列里对这首乐曲的评述:"纸谱上看起来平淡无奇。一开始很简单, 几乎有点可笑。只是一个节奏,低音管,低音号... 好像生锈的手风琴一样。然后突然在这之上出现了高音, 单一的单簧管, 一个音符不变地漂浮着, 直至被黑管取代, 变成了如此悦耳地音乐。这不是马戏团猴子所写出来地乐曲, 这是我从未听过地音乐。充满了如此地感情, 无法满足地期望, 我彷佛听到了上帝的声音! |
Soundtrack | 06:09 |
25 |
Eine Kleine Nachtmusik, Serenade, K. 525: 1st Movement (As Used in the
《弦乐小夜曲》 G大调 作品k.525-1 (莫扎特传(Amadeus) — 萨利埃里为神甫弹的第三首曲子.) 莫扎特全名为 “沃尔夫冈·阿玛迪亚斯·莫扎特”,片名《AMADEUS》正是取自中间的一段, 拉丁文指 “上帝所钟爱的人”,莫扎特是上帝钟爱的人, 而萨列里却一手毁灭掉了他的绝世才华。上帝爱之深, 庸人害之切, 这是对世事的绝妙讽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oundtrack | 05:40 |
26 |
Symphony No. 29 in a Major, K. 201: 1st Movement (As Used in the Film,
《第二十九交响曲》 A大调, K.201- 1 莫扎特传(Amadeus) , 音乐堪称是本片一项重要的电影因素, 影片的配乐中采用了大量莫扎特的原创作品, 其与情节衔接之巧, 烘托气氛之精妙, 令人叹为观止。它让人们在为莫扎特的坎坷一生慨叹的同时, 又不得不为他高超的音乐天赋,而感动。 |
Soundtrack | 13:39 |
27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29 in A major, KV 201/186a - 1. Allegro moderato
《第二十九交响曲》A大调 K- 201 莫扎特的音乐其实极为注重和谐、规整,他主张感情不可以过于激烈, 要适度。不光情绪上, 他认为音乐必须及时对和声进行解决, 决不能有任何“虐耳”的情况出现,其实也可以说莫扎特的作品严守古典主义的矜持特点,他的音乐惯以主和弦起、收,而风格上, 又是古典主义大师中最为灵动(甚至可以说是调皮的),莫扎特的听众如此众多, 即在于此。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7:26 |
28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29 in A major, KV 201/186a - 3. Menuetto
《第二十九交响曲》A大调 K- 201-3 相比贝多芬那海洋般的汹涌澎湃, 克拉拉·舒曼如同“铅笔素描般清晰”的触键, 和鲁宾斯坦火山般浓艳的演奏。听莫扎特, 你需要品味那“像油在流” 的神奇连音。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3:06 |
29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29 in A major, KV 201/186a - 4. Allegro con spirito
《第二十九交响曲》A大调 K- 201- 4 综合来讲, 欣赏莫扎特的作品, 可以很轻松惬意, 没有任何苦逼的风险, 但建议欣赏时, 尽量保持作品的完整呈现, 反之若把单个乐章, 或片段摘出来, 丢到 “歌单”里乱听, 会失去其整套作品和谐统一的特点, 那绝对是暴殄天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4:59 |
30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0 in D, KV 202 - I. Molto allegro
《第三十交响曲》D大调 K- 202- 1, 很快的快板, D大调。 合奏导出第一主题后, 直接进入经过部, 第一小提琴与低音弦乐呼应而向前推进, 属调的第二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弱奏显示, 接着第三主题出现。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6:33 |
31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0 in D, KV 202 - IV. Presto
《第三十交响曲》D大调 K- 202- IV 急板。 第一主题由前半部富节奏感的强奏, 与后半部小提琴断奏的弱奏构成, 第二主题由第一、二小提琴以弱奏呈现。经反复后, 发展部以第一主题为材料, 再现部再以原型再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3:41 |
32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2 in E flat, K.482 - 1. Allegro
《二十二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K482-1,作于1785年12月23日在布鲁克剧场首演, ☆这是一首规模宏大、开朗奔放、庆典气氛热烈, 并带有威风堂堂 同调性“交响协奏曲”的回声, 是莫扎特后期成熟笔调的充分表露, 其从容的运用, 饱含自身特色的作曲技法, 简直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境界。🌱莫扎特懂得如何把听众的爱好, 融合于他本人对艺术的要求中, 本曲便是最成功的一例。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13:24 |
33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2 in E flat, K.482 - 2. Andante
《二十二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K482-2 是莫扎特使用降E大调来作曲的第四首钢琴协奏曲,本曲中首创以单簧管取代双簧管的位置,这一变革在钢琴协奏曲的发展史上还属首次。这也是莫扎特所有的协奏曲中演奏时间最长的一首。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9:34 |
34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2 in E flat, K.482 - 3. Allegro - Andante cantabile - Te
《二十二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K482-3 本作品是莫扎特首次使用, 单簧管的钢琴协奏曲。配器包括独奏钢琴、长笛, 2降 B调单簧管, 2巴松,2圆号,2小号,定音鼓,弦乐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12:02 |
35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K.488 - 1. Allegro
《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A大调, K.488- 1, 1786年 3月创作完成 ☆ 听起来是存有一种“少有的悲哀”, 是莫扎特为钢琴和乐队创作的一首作品。那段时间是莫扎特创作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在内的歌剧, 莫扎特进入辉煌顶峰, 也是最后 5年的第一个作品。有人从中听出了“屈从和无望的告白”,有人感受到“淡淡的哀愁”,也有人认为“演绎出悲伤的情调”, 你认为呢?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11:07 |
36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K.488 - 2. Adagio
《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A大调, K.488- 2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6:51 |
37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K.488 - 3. Allegro assai
《二十三钢琴协奏曲》A大调,K48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8:00 |
38 |
Symphony No.31 "Paris" in D Major, K. 297: Allegro assai - Andante - Allegro
《第三十一交响曲》D大调, K- 297,标题为《巴黎》,创作于1778,奏鸣曲式。莫扎特与母亲旅居巴黎期间, 1778年6月18日在巴黎神圣音乐会中首演。🌱莫扎特不仅是伟大的音乐家, 更是技艺超群的即兴作曲家。其交响曲吸收了其歌剧富有表情的、如歌的曲调及戏剧对比的元素, 旋律灵活而不失宏大气魄, 为交响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Pro Musica Symphony Orchestra London | 16:49 |
39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2 in G, KV 318 (Overture In G)
《第三十二交响曲》G大调 K- 318, (作于1779年,23岁)其母逝世, 回到萨尔茨堡之后。 这首作品比较短小, 属序曲形式。无乐章分割, 第一部分为抖擞的快板, 以乐队合奏第一主题, 后半部只是弦乐的弱奏。它发展转入D大调时自成段落, 第一小提琴又奏出第二主题, 低音管与低音弦乐进行交织。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8:50 |
40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3 in B flat, KV 319 - I. Allegro assai
《第三十三交响曲》降B大调 K- 319 莫扎特的生命仅延续了35个春秋, 但因为他的作品的普世价值、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所以传奏至今。莫扎特用心灵、生命谱写出的不朽乐章,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时光易逝, 迄今与莫扎特的年代, 已有两百多年, 但他留给世界的美妙音乐, 任然魅力无穷, 滋润着世人的生活, 扣动、慰藉着世人的心灵, 带给世人, 难以言传的欢乐和美的感受。🙏向大师致敬!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