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0人收藏
共25首歌曲
那些著名的古典音乐
|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 01 | Blue Danube 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 Mantovani | 03:40 | 
| 02 |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E, Op.8, No.1, R.269 "La Primavera" - 1. Allegro 维瓦尔第 四季 | Salvatore Accardo | 03:49 | 
| 03 | Suite No.1 In G: I. Prelude (Moderato) 这是巴赫为数众多的作品中最具“元素”性质的巨作之一,结构严谨、精密,高度理性又平易近人,内涵深刻又时时洋溢着情感的光辉,是音乐史上难得的具有理念的高度,情感的深度,技巧的难度和接受的广度的杰作。它被称作大提琴的“旧约圣经”,是演奏家技术与修养的试金石,而从作品的总谱上,更显示出巴赫对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创造性和预见性。 | Pablo Casals | 02:28 | 
| 04 |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F, Op.8, No.3, R.293 "L'autunno" - 1. Allegro (Ballo, e canto de' villanelli) 维瓦尔第 四季 | Salvatore Accardo | 05:34 | 
| 05 | Richard Wagner, arr. Langford: Under the Double Eagle 《双鹰旗下的进行曲》瓦格纳(1856-1908),自1875年以来,在波恩担任军乐队队长的职务。 LP唱片录制。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瓦格纳作曲。瓦格纳非那瓦格纳。作者是奥地利军乐队队长,写了许多进行曲和舞曲。这首《双头鹰进行曲》最为有名。“双头鹰”源于旧奥地利帝国的军旗.全曲豪壮,旋律具有奥地利风格,十分优美。 瓦格纳的音乐是“无形式的东西”,追求音色的华丽和强烈,音调的象征和暗示意义 | Various Artists | 04:02 | 
| 06 | 夜曲,作品9,降E大调,第二号 肖邦 钢琴诗人,最浪漫的“夜曲” | 傅聪 | 03:45 | 
| 07 | Mozart: Serenade in G Major, K.525 1st Movement - Allegro 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充满激情与活力,表现了对美好社会、对光明和正义的追求。如甘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 那愉悦、美妙的旋律,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使人的心情很快溶入其中,从而得到洗涤、净化。这首乐曲篇幅虽然不大,但展现了莫扎特音乐的精华。 | Various Artists | 05:38 | 
| 08 | Carl Orff: Carmina Burana, scenic cantata for soloists, choruses & orchestra - Introduction, Fortune Carmina Burana 布兰诗歌-奥尔夫 合唱 《噢,命运女神》(取材自诗集卷首的《命运之轮》,在整部歌剧中首尾贯穿) | Robert Shaw | 05:14 | 
| 09 | Voices of Spring 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第410号(Frühlingsstimmen Walzer,op.410)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此曲的,因此此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成为声乐圆舞曲由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演唱,这也是此曲的第一次演出,直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后来作者又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 Mantovani | 02:50 | 
| 10 | Bolero Bolero(波莱罗)有很多译名.《波莱罗舞曲》由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创作于1928年。《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本曲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 André Rieu | 06:46 | 
| 11 | Tritsch-Tratsch Polka Op.214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管弦波尔卡舞曲。又译为《叽叽喳喳波尔卡》或《叽叽嘎嘎波尔卡》。全曲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妇女们嚷着、笑着和愉快地闲聊时的情景,是作者的波尔卡舞曲中较为流行的一首 | Orchester der Wiener Staatsoper | 02:39 | 
| 12 | Humoresque(Dvorak) 德沃夏克-幽默曲 这是一首泥土的颂歌,生命的颂歌,表现的正是土生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景象。泥土是万物之母,她孕育着生命,支撑着生命,供养着生命,最后又收容着生命。 | Arthur Grumiaux | 03:21 | 
| 13 | Meditation [From Thais] 马斯奈《沉思》, 原曲为马斯奈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这首曲子的主人公们的爱情所感动.故事因载伊斯的美丽和神父之间人性与宗教间的相互纠葛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美好。 | Leila Josefowicz | 05:26 | 
| 14 | Concierto de Aranjuez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亦称《阿兰胡埃斯之恋》,是西班牙盲人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戈(Joaquin Rodrigo)饮誉世界的吉他名曲。此曲自1940年首演之后,整个乐曲充满一种西班牙式的忧伤,优美难以言喻的旋律,以及随处所散发的浪漫色彩与奔放活力,旋即风靡了整个世界。 | Antonio de Lucena | 03:54 | 
| 15 | Waltz No.2 from Jazz Suite No.2 肖斯塔科维奇-jazz suit NO.2 | Alexandre Desplat | 03:53 | 
| 16 | Pomp & Circumstance March No.1 艾德华.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 在1897年的皇定进行曲与清唱剧的表演之后,艾尔加才真正显露出他善于掌握英国仪礼乐曲特质的才华。从此之后他筹划了一系列的管弦进行曲,并以莎士比亚的名剧“奥塞罗”第二幕:“光荣战争的壮丽堂皇与骄傲”为标题,共计五首作品。第一首完成于1901年,在同年十月十九日利物浦的首演即相当成功,一周后在伦敦的演奏也同样受到热最的回响。有人批评艾尔加这首作品不能充分反应他的才华,但他说:我知道有许多人喜欢以音乐来庆祝,而我正是为这些人而创作。”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威风凛凛进行曲”著名的旋律正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 Soundtrack | 06:51 | 
| 17 | George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 for piano & orchestra (orchestrated by F. Grofé) - Conclusion 1924年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发表了交响曲《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获得巨大成功,使他成为世界级作曲家。 | André Previn | 05:38 | 
| 18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全曲共分9段;第一段“日出”的标题是作者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30秒的音乐,却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由于这段音乐强大的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常常被喜爱音响的朋友作为试机用的片段。 | 原声带 | 01:29 | 
| 19 | Tales from the Vienna Woods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为了使乐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者在管弦乐队里破例地加上了奥地利的民间乐器——齐特尔琴(原文为Zither,是一种拨奏弦乐器)。 | Mantovani | 03:40 | 
| 20 | Allegro con fuoco | Antonín Dvořák | 11:23 | 
| 21 | Aram Khachaturian: Masquerade Suite - Waltz | Kiril Kondrashin | 04:32 | 
| 22 | Domenico Scarlatti: Sonata in D minor, Kk.1 - Allegro | Ivo Pogorelich | 02:30 | 
| 23 | Antonín Dvořák: Serenade in E major, Op. 22, B. 52 - II. Tempo di valse | Festival Strings Lucerne | 06:25 | 
| 24 | Frédéric Chopin: Impromptu No. 4 In C Sharp Minor | Claudio Arrau | 05:46 | 
| 25 | Waldteufel: The Skaters Waltz, Op. 183 | The London Pops Orchestra | 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