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5人收藏

共52首歌曲

标签
#西方古典。飞利浦音乐集团著名西方古典音乐部分精彩作品
创建者
Dorothy
更新时间
2020年02月29日

歌单介绍

简介:

飞利浦音乐集团:荷兰唱片公司,1950年9月28日成立于荷兰的巴伦,最初名为 Philips Phonografische Industrie (PPI),由著名的电器公司飞利浦投资。

形成历史:

1960年它收购了水星唱片公司(Mercury),实力得到壮大。

1962年与DGG 组成 Phonogram 集团。

1971年改组为宝丽金集团(PolyGram),Philips 遂归宝丽金所有。

同年它还收购了米高梅电影公司所有的知名爵士乐唱片公司神韵公司(Verve Records)。

1980年又收购了 Decca 唱片公司。

1998年随着宝丽金被加拿大西格拉姆公司收购和环球音乐集团的组建,Philips 成为环球音乐集团所属的公司。

音乐特色:

飞利浦出版的音乐范围很广,而在古典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旗下曾汇集了许多欧洲的精英,如小提琴家格吕米奥、谢霖、阿卡多、慕洛娃,钢琴家哈斯基尔、阿劳、里希特、布伦德尔、科奇什、内田光子,大提琴家让德隆、希夫、韦伯,歌唱家卡雷拉斯、诺曼,指挥家赛尔、海廷克、马舒尔、小泽征尔、布鲁根、戴维斯,以及著名的美艺三重奏团、意大利四重奏团、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等。陈佐湟指挥的中国交响乐团也曾为它录制过作品。

与飞利浦公司签约的乐队,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为主。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是全世界三大优秀录音地点之一。飞利浦录制的管弦乐作品,往往突出每一乐器声部的效果,使人感觉每一把乐器的表达、色彩都非常亮丽;协奏曲和室内乐也往往都是佼佼者。而交响曲的总体实力不如DG,但也有一些曲目的录音是最佳或较佳选择。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

飞利浦的录音,不论模拟还是数码,总体上质量非常高。尤其是室内乐,音质之优、平衡之佳,很少能与之媲美。日本飞利浦公司运用24位录音技术制作的CD,音效出色,很受欢迎。

名下商标:

如今,飞利浦名下的商标,有 Philips、Gimell、Point Music、Imaginary Road、Mercury Living Presence 等。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BWV 1041 - 1. (Allegro moderato)
巴赫: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1 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ach: The Two Violin Concertos; Double Concerto; Partita No. 2 in D minor》 巴赫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BWV1041,大约作于1717-1723年间,全曲共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手稿上并无速度标记,最初由弦乐合奏呈示主题,主奏小提琴开始进入时甘美而带有一些哀愁,中间部分与弦乐合奏有优美的应答。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世界小提琴演奏家Gidon Kremer(基顿‧克莱曼)小提琴精彩演奏。
Gidon Kremer 03:10
02 Ludwig van Beethoven: Minuet in G, WoO 10 No.2
贝多芬:6首小步舞曲 6 Minuets WoO.10 ,第二首,G大调小步舞曲。 专辑:《Favourite Violin Encores(最喜爱的小提琴安可曲)》--(此专辑是格鲁米欧与Istvan Hajdu合奏的四十首小提琴安可曲,给喜欢格鲁米欧的朋友。) 本曲是此专辑的第十一首,也是贝多芬的6首小步舞曲 6 Minuets WoO.10 ,第二首,G大调小步舞曲。 贝多芬《六首小步舞曲》6 Minuets WoO 10 ,又称“社交小步舞曲”,作于1796年。据推测,这一曲集很可能是由1795年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小步舞曲集改编而成的。其中的第二首《G大调小步舞曲》是最为通俗、流传最广的一首,也是贝多芬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它具有鲜明的规格性,乐曲结构完整、排列规范、具有古典舞曲应有的特征。乐曲为典型的“三段体”结构,第一主题由两个小段构成,单纯简洁、典雅庄重。第二主题(中部)同样规整地排列着两个小段,充满活泼轻快的情趣。最后是与第一段形成对比的第一主题的反复。贝多芬的这首《G大调小步舞曲》被改编成小提琴、长笛、吉他、轻音乐等各种演奏版本,成为外国通俗名曲之一,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现由格鲁米欧与Istvan Hajdu合奏这首小提琴安可曲。
Istvan Hajdu 02:39
03 Johann Sebastian Bach: Partita No. 1 in B-flat, BWV 825 - Praeludium
巴赫:降B大调键盘组曲第一号, BWV825,第一曲,前奏曲。 专辑:《Great Pianists of 20th Century Vol. 93: Rosalyn Tureck I》 J.S.巴赫为键盘乐而作的这一套组曲,遗留下来的共7首。其中,第一首完成于1726年;此后,到1731年为止陆续完成了其它各曲。因巴赫把第一至第六号合辑成《古钢琴练习曲集》第一卷,最后一首与《意大利协奏曲》辑入第二卷,所以现在所称的这套组曲其实只有6首(BWV825-830)。本曲是第一首BWV825,共包括6曲,本曲是第一曲,前奏曲。 本曲由美国钢琴演奏家Rosalyn Tureck(罗莎琳·杜蕾克)钢琴演奏。
Rosalyn Tureck 02:15
04 Johann Sebastian Bach: Prelude and Fugue in C (WTK, Book II, No.1), BWV 870 - Prelude
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C大调,BWV870,第一首,前奏曲。 专辑:《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k II(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2)》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它。本曲是第二卷(全卷二十四首)第一首:C大调,BWV870,前奏曲:庄重如管风琴曲。赋格曲:三声部,莱曼评述:“无邪的游戏”。 本曲由奥地利钢琴演奏家Friedrich Gulda(弗里德里希·古尔达)钢琴演奏。
Friedrich Gulda 02:16
05 Johann Sebastian Bach: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BWV 639
巴赫:管风琴小曲集 BWV639,我呼唤你,耶稣基督(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专辑:《Bach: Italian Concerto BWV 971; Chromatic Fantasia and Fugue BWV 903(巴赫:意大利协奏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等)》 巴赫的《管风琴小曲集》是风琴圣咏曲中的重要作品,这部曲集编定于1717年,其中的作品大约作于1708—1717 年,魏玛时期。巴赫在亲笔谱开头,有这样的文字:“风琴小曲集,这是给以初学的风琴家,以各种各样方式发展圣咏曲的指引。由于收入此集的圣咏曲是以助奏方式处理脚键盘,所以也是学习和熟练脚键盘技法的指导手册。愿高高在上的神以其神光,助可怜的人依此能有所帮助。” 这部《管风琴小曲集》是巴赫的“独有形式,因为它不同于以前的圣咏前奏曲的任何形态,巴赫以4分音符为基本时值,自由构想,副声部不以定旋律为模型,是自由、如歌的发展。”施魏策尔认为,此曲集是“整个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副声部的特殊动机是 “从圣咏歌词内容中诞生,又含丰富的诗意”,“把定旋律处理成了诗一般的清晰。” 本曲标题为我呼唤你,耶稣基督(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BWV639。由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钢琴家之一的奥地利钢琴演奏家Alfred Brendel(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钢琴演奏。
Alfred Brendel 03:38
06 George Frideric Handel: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 1. Overture: Grave - Allegro
亨德尔:F大调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第一号(HWV 348)序曲(广板-快板)。 专辑:《Handel: Water Music(亨德尔:水上音乐)》亨德尔的《水上音乐》, 亨德尔访问伦敦时,为伦敦的王室而作,作于1715年。当时,在泰晤士河上夜游,是皇室喜爱的夏季活动。乘坐挂着彩灯的游船,周围有成群结队簇拥着的大小帆船,国王乘坐的船旁有音乐家的船演奏音乐。亨德尔一共参加了3次这样的夜游活动(1715年8月22日,1717年7月17日,1736年4月26日),他的《水上音乐》最早的原始手稿其实已丢失。现在演奏的版本,是根据克里塞德(Karl Franz Friedrich Chrysander, 1826-1901)核订改编的全集20首,包括:1.序曲;2.慢板与断奏;3.快板与行板;4.小步舞曲速度;5.曲调;6.小步舞曲;7.布列舞曲;8.号角单簧管舞曲;9.中庸的快板;10.行板;11.号角单簧管舞曲;12.小步舞曲;13.抒情调;14.路尔舞曲;15.曲调;16.小步舞曲;17.小步舞曲;18.深情的样子;19.如歌地;20.科洛(Kolo)舞曲。这二十首分为三套组曲,第一号组曲,F大调,包括1-10;第二号组曲D大调,包括11-15共五首;第三号组曲G大调,包括16-19共四首。 本曲是第一号(HWV 348),序曲(广板 - 快板)。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3:35
07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The London Sketchbook, K. 15a-ss (Arranged and/or orchestrated by E. Smith)
莫扎特:伦敦写生,K.15A-SS(由E·史密斯安排和/或策划),Three Contredanses - F大调, K.33B(由E. Smith补充)。 专辑:《Mozart: Rarities & Surprises(莫扎特:珍品与惊喜 / Mozart: Complete Edition Box 17: Theatre & Ballet Music / 莫扎特全集第十七盒:戏剧和芭蕾音乐、珍品、惊喜)》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1:16
0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in C, K.14, for Harpsichord and Violin - 1. Allegro
莫扎特:C大调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与羽管键琴),K14,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Mozart: Violin Sonatas(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 Mozart: Complete Edition Box 8: Violin Sonatas, Duos etc / 莫扎特全集第八盒:小提琴奏鸣曲、弦乐二重奏和三重奏)》 莫扎特这首《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C大调,K14,作于1764年。共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 本曲由法国钢琴演奏家Blandine Verlet与小提琴演奏家Gérard Poulet合奏。
Blandine Verlet 02:50
09 Johann Sebastian Ba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BWV 1041 - 1. Allegro moderato
巴赫: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1 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ach: Violin Concertos, BWV 1041 & 1042; Double Concertos, BWV 1060 & 1043(巴赫:小提琴协奏曲、双重协奏曲)》 巴赫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720年,是巴赫写给他自己的。在当时,巴赫经历了丧妻之痛,这部作品似乎可以认为是巴赫对他自己的鼓舞之作。是巴赫作品比较少有的激情之作(特别是第三乐章)。此外,当时由于古典派的协奏曲形式尚未确立,合奏协奏曲正极盛一时,所以保留有浓厚的意大利作曲家的协奏曲风格,但比较接近于现代协奏曲;在形式上也都采用与维瓦尔第协奏曲完全相同的“快-慢-快”三乐章形式,伴奏方面采用的是弦乐合奏与低音乐器。全曲给予听众一种“意大利式甜美”的感觉,但从中仍可感受到巴赫复调音乐的精致巧妙的手法,显示出巴赫严肃的一面。本曲第一乐章,快板,手稿上并无速度标记,最初由弦乐合奏呈示主题,主奏小提琴开始进入时甘美而带有一些哀愁,中间部分与弦乐合奏有优美的应答。 本曲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Arthur Grumiaux(阿瑟·格鲁米欧)、克雷伯斯、霍利格尔合奏而成。
Les Solistes Romands 03:57
10 Claude Debussy: String Quartet, L. 85 (Op. 10) - Scherzo Assez vif et bien rythme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0,L. 85 - 第二乐章,很活泼且充分遵守节拍,谐谑曲。 专辑:《Debussy: 3 Sonatas, String Quartet, Syrinx(德彪西室内乐作品集)》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的旋律是复杂而非歌唱性的,第二乐章拨奏的铿锵和第三乐章的缠绵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曲是第二乐章,很活泼且充分遵守节拍,谐谑曲,共分为4个部分和尾奏,为3个主题的互相穿插。 本曲是属于Philips的重要唱片系列Solo系列,这个系列的内容也都是一些经典录音的重版,对于选取、录音制作质量,都是非常好。可谓是顶级五星碟盘。本曲也是由Quartetto Italiano(意大利四重奏)出演演奏。
Quartetto Italiano 03:57
11 Johann Christian Bach: Symphony, Op.3 , No.1 in D major - 1. Allegro con spirito
巴赫:交响曲,作品3号,D大调,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专辑:《J.C. Bach: 6 Symphonies, Op. 3(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六首交响曲Op. 3)》 J.C.Bach的“小交响曲”,比较著名的有op3、op6、op9、op18。当然这时的交响曲还处于萌芽状态,并不能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但透过这些交响曲,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在前古典时代的特征,即:快乐、单纯。 J.C.Bach的作品有着非常动人的旋律,尤以漂亮的慢乐章享有盛誉。OP.03的慢乐章中,我们可以听到第1、第3首弦乐奏出的如丝帛般顺滑的动人旋律;而第4、第5首则如同一首抒情的小夜曲。本曲就是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3:44
12 George Frideric Handel: Messiah HWV 56 (Complete)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HWV56 ,第一首,序曲,交响曲。 专辑:《Handel: Messiah (The 250th Anniversary Performance)【亨德尔:弥赛亚 (首演250周年纪念演出)】》 亨德尔的《弥赛亚》作于1742年8月21日-9月14日,共用24天,1742年4月12日在都柏林首演,是亨德尔最为著名的作品。《弥赛亚》(英语:Messiah),HWV56,是巴洛克时期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创作的大型清唱剧,同时也是他最为有名的作品之一。多首合唱曲均深入民心,如《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哈利路亚大合唱》及《被宰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和《阿们》等都被世界各地合唱团和诗班所演唱。 全曲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耶稣降临的预言和他的诞生(21曲) 第二部分:救赎的信息和耶稣为全人类的牺牲(23曲) 第三部分:耶稣的复活和最终的审判(13曲) 本曲是第一部分:耶稣降临的预言和他的诞生(21曲)第一曲,序曲,交响曲。 现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出演。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3:03
13 Johann Sebastian Bach: Sonata for violin & keyboard No. 1 in B minor, BWV 1014 - Adagio
巴赫:B小调小提琴和键盘乐器的奏鸣曲 BWV1014,第一乐章,慢板。 专辑:《Bach: Sonatas For Violin And Piano》 J.S.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一般是指为小提琴和大键琴所作的6首奏呜曲,BWV1014—1019,这6首奏鸣曲在音乐会上不如6首无伴奏演奏的概率高,原因是它对幻想的表达不如无伴奏表达得自由,而在技巧上表现得更加精密。音乐评论家们认为,6首无伴奏是幻想和感情交织的音乐,而这6首数字低音伴奏偏重于技巧化与通过技巧来表达知性。著名的巴赫评论家史怀哲认为,悲痛、神秘感是这6首有伴奏奏鸣曲的主要内涵,“悲痛支配了这些作品,巴赫可能是在失去前妻的印象之下创作的这些作品。”“这些作品如同贝多芬的奏鸣曲,也是表现感情和内在体验的,但呈现出来的却是力量代替了热情。”乐曲第一号,B小调,Bwv1014,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慢板,序奏型的前奏曲形,据泰利(C.S.Terry, 1868—1936)的解读是:“无上的曲趣与美”。全乐章结构是A—B-B'—A三段体的变形。 本曲现由俄罗斯女小提琴演奏家Viktoria Mullova 与意大利钢琴演奏家Bruno Canino(布鲁诺.卡尼诺)合奏。
Viktoria Mullova 03:06
14 Joseph Haydn: Symphony No. 45 In F Sharp Minor, H 1/45, “Farewell” - I. Allegro Assai
海顿: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 Hob.1.45,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 专辑:《Haydn: Symphonies No. 45 "Farewell" & No. 101 "The Clock"(海顿:第45号交响曲“告别”、第101号交响曲“时钟”)》 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Hob.1.45,升f小调,作于1772年。此曲创作有一个典故:1766年,艾斯特哈吉乐团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模仿凡尔赛宫,在诺吉托拉湖边盖了一座豪华宫殿,命名为艾斯特哈吉堡。尼古拉斯规定,除乐团团长等4名主要领导之外,乐团团员不得携家眷入内,以致团员们全年大部分时间都需单身住在宫中。团员们希望海顿能帮助解决与家眷同居问题,于是海顿构思了此曲,在演出最后,让团员在演奏完后,一个个收拾乐嚣,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少数人继续演奏,以表达团员心情。据说此曲首演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其中含意,第二天就给团员们放假。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升F 小调,奏鸣曲式。以全合奏,使分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题开始,此主题每4小节为一对,共16小节,经过部第一部分,移入关系大调A大调。第二部分,第一主题又以A小调再现,调性变化后回复A大调,再出现第二主题。第二主题实际是低音部的变形。发展部先是第一主题的发展,然后第二主题以B小调再现,它在属音上呈半终止状态时,新旋律(第一主题之后经过部音型发展)以D大调出现,发展部后半部就是这个旋律的反复发展。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4:50
15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The Nutcracker, Op.71 - Overture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Nutcracker Op.71 ,序曲。 专辑:《Tchaikovsky: The Nutcracker (complete Ballet); The Sleeping Beauty (highlights)》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根据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改编。二幕三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Nutcracker Op.71 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创作于1891-1892年,由伊凡诺夫编舞,佩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胡桃夹子与耗子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编写脚本。 1892年以与歌剧《约兰达》同场演出的形式,在圣彼得堡首演;1934年全剧在英国伦敦首演,盛况空前。 本曲是序曲这首可爱玲珑的序曲,颇为活泼优雅,是一首轻快光辉的开场音乐。乐曲开头是由第一、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担任低音,产生晶莹明丽的音色。这段小序曲,由轻快活泼的第一主题开始,随后引入优美文静的第二主题。耶诞夜大人忙着准备过圣诞节,儿童们则幻想着收到自己心目中的礼物。(这段序曲就是描述调皮逗趣的儿童世界,小提琴演奏活泼可爱的主题,好像儿童们蹦蹦跳跳的出来,接着是长笛演奏快速音符,好像是儿童们正在纷纷寻找他们的礼物,相同的音乐反复两次。) 本曲由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出演,指挥由匈牙利出生的美国指挥家、作曲家Antal Doráti(多拉蒂·安塔尔)指挥。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03:14
1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Trio in E major, K.542 - 2. Andante grazioso
莫扎特:E大调第4号钢琴三重奏 K.542,第二乐章,优雅的行板。 专辑:《Mozart: The Complete Piano Trios(莫扎特:钢琴三重奏全集)》 莫扎特这首《第四号钢琴三重奏》,E大调,K542,作于1788年6月22日。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二乐章,优雅的行板,A大调。主要主题先以钢琴呈示,加上弦乐而反复,再由钢琴加弦乐给予变奏。钢琴在属调上奏出一个插句,小提琴重复,钢琴以32分音符装饰,然后以32分音符快速音群引导主要主题再现。在再现中,小提琴在钢琴三连音中奏出旋律,小提琴与大提琴互相模仿后,在钢琴低音部与小提琴间重复主题音型。主要主题第三次出现也是在钢琴、弦乐二部重复。 本曲由Beaux Arts Trio(美艺三重奏)出演演奏。
Beaux Arts Trio 04:43
17 Antonín Dvorák: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22 - 1. Moderato
德沃夏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OP.22,第一乐章,行板。 专辑:《Dvořák: Serenades Op.22 & 44(德沃夏克:小夜曲Op.22 & 44)》 德沃夏克的两首小夜曲创作于他生命最重要一段时期,这是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音乐人蜕变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的过程。之前若干年他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歌剧、室内乐以及其他作品,却始终不得志。直到34岁幸运之神才眷顾了他。当时作为奥地利国家音乐奖评委的勃拉姆斯和他的同僚,如著名乐评人汉斯利克(Hanslick)、音乐出版商赫贝克(Herbeck)一致推荐了德沃夏克,使他获得了这一奖项。之后德沃夏克两次获奖,其的天赋给勃拉姆斯留下深刻印象。勃氏还向自己的出版商Simrock推荐了德沃夏克。Simrock出版了德沃夏克的摩拉维亚二重唱,以及钢琴二重奏形式的斯拉夫舞曲(后来德沃夏克自己给它配器)。从那以后德沃夏克终于摆脱了抑郁的往事。 德沃夏克E大调小夜曲,OP.22,创作于1875年,反映了作者对作品中丰富了的管乐音色的自信。乐曲共分五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行板。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4:11
18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S. 124 (LW H4) - 2. Quasi adagio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S.124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专辑:《Liszt: The Two Piano Concertos; The Piano Sonata(李斯特:钢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奏鸣曲)》此碟盘也是Solo系列哦。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Major S.124 作于1839年。本曲虽由四个乐章构成,但是各乐章必须不间断地连续演奏,而且各乐章的主题也必须相互间保持极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本曲有着自成一体的特殊结构。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自由的奏鸣曲形式。一开始就以全乐队的合奏强有力地呈示出第一主题,旋即由钢琴以富于华丽技巧的乐句来承接。随后,钢琴奏出的第二主题柔美动听,颇似奏鸣曲的副歌部分。两个主题经过交织反复后,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乐章结束(直接进入下一个乐章)。 本曲现由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前苏联指挥家Kyril Kondrashin指挥,前苏联钢琴演奏家Sviatoslav Richter(斯维亚托斯拉夫·特奥菲洛维奇·里赫特)钢琴演奏。
Kyril Kondrashin 05:00
19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2 No.1 - 1. Allegro
贝多芬:F小调第1号钢琴奏鸣曲 op.2 No.1 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eethoven: The Complete Piano Sonatas & Concertos(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协奏曲全集)》 贝多芬的第一号钢琴奏鸣曲,OP.2.1,作于1795年。OP.2的3首奏鸣曲呈献给海顿,当时,贝多芬因觉得在海顿身上很难学到什么,已离开了海顿。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F小调,奏鸣曲式。其中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恰成明显的对比,不但旋律线的动态相反,而且由圆滑奏所呈现的优美曲线与第一主题的断奏和生动的情趣迥然不同。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智利钢琴演奏家Claudio Arrau工(克劳迪奥·阿劳)钢琴演奏。
Claudio Arrau 05:26
20 Johann Sebastian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4 in G, BWV 1049 - 3. Presto
巴赫:G大调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 BWV1049,第三乐章,急板。 专辑:《Bach: The Brandenburg Concertos; The Orchestral Suites(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管弦协奏曲)》 巴赫第四号勃兰登堡协奏曲的主奏部有一把小提琴和两支直笛,全奏部是弦乐队和通奏低音,整首乐曲的布局类似于第二号。在第四号当中独奏小提琴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有炫技性的华彩段落出现,这使得这首乐曲类似于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勃兰登堡协奏曲写得典雅而平衡,热情孕育在精巧的结构当中,深得室内乐的精髓。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三乐章,急板,是由赋格曲与意大利协奏曲的有机结合,其中小提琴华彩与优秀的赋格结构的交织可谓精美绝伦。 现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出演,小提琴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Henryk Szeryng(亨利克·谢林)演奏,两支直笛由国际著名的竖笛演奏家Michala Petri(米盖拉·佩奇)与Elisabeth Selin吹奏。
Henryk Szeryng 05:03
21 Franz Liszt: Années de pèlerinage: 1e année: Suisse, S.160 - 8. La mal du pays
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第八首,乡愁 。 专辑:《Liszt: Années de pèlerinage, I-III (Complete)【李斯特:旅游岁月I - III (全集)】》 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Première Année, Suisse S.160 ,是于1848-1854年间,根据其1835-1836年所作的钢琴曲集《旅行者札记》Album d'un voyageur S.156 修改而成。同时在这次修改中,为了使人们不再演奏或传播修改前的作品,他于1850年从出版商哈斯林格出版社买回了《旅行者札记》S.156 的版权和印版,并不允许它在自己的作品总目录中出现。 这部《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S.160 于1855年由朔特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共由九首曲子组成,本曲是第八首曲子,乡愁 Le mai du Pays ,e小调,4/4拍,慢板。这首作品宛如前面第六首《奥伯曼山谷》的插曲,表现奥伯曼在巴黎对田园生活的乡愁,他曾对朋友们说:“我唯一死而无憾的葬身之地是阿尔卑斯山。” 本曲现由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钢琴家之一的奥地利钢琴演奏家Alfred Brendel(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钢琴演奏。
Alfred Brendel 05:58
22 Frédéric Chopin: Impromptu No. 4 In C Sharp Minor
肖邦:升C小调第四幻想即兴曲 Op.66 。 专辑:《Chopin: Fantaisie-Impromptu; Ballade No. 3; Barcarolle; 2 Nocturnes; 2 Waltzes And Other Works(肖邦:幻想即兴曲 / 叙事曲 / 船歌 / 夜曲 / 华尔兹等)》 肖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Fantaisie 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Op.66 ,遗作,可能作于1834年,是肖邦创作的名副其实的第一首即兴曲,呈献给狄斯特夫人。据说当年肖邦认为这首作品的主旋律与法国作曲家莫舍勒斯的《降E大调即兴曲》Op.89 的主题有些相似,因此为了免遭非议而未在其生前出版。其实这首乐曲的内容远比莫舍勒斯的那首即兴曲丰富得多,结构也严谨得多。同时,它也是现今被经常演奏的一首钢琴名曲。作品最终由冯达纳作为遗作在乐谱夹内发现,并于1855年标题为“幻想”出版,成为肖邦的“第四即兴曲”。 作品为三部曲式,其中第一段为升c小调,2/2拍,激动的快板,右手与左手以不同的节奏型急速地交合,情绪热烈,富于光彩;中段为降D大调,4/4拍,如歌的中板,有优美动听的旋律,把听众带入一个幻想中的美丽世界;然后回到第一段。尾声为中段的旋律在低音部反复,仿佛幻想中的世界还在时隐时现,酝酿出一种余韵袅袅的效果,但较为草率,很显然是因未经修改定稿所致。 本曲现由智利钢琴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一Claudio Arrau(克劳迪奥·阿劳)钢琴演奏。
Claudio Arrau 05:46
23 Johann Sebastian Bach: Partita No.1 in B minor, BWV 1002 - 1. Allemanda
巴赫:B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一组曲,BWV 1002 - 第一乐章,阿勒曼舞曲。 专辑:《J.S. Bach: Partitas for Violin Solo(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帕蒂塔)》 J.S.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1001—1006,大约作于1720年,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最高峰巅。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峰巅。这6首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第一、三、五为奏鸣曲,二、四、六为组曲,据推测,乃为当时克滕宫廷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史比斯(Joseph Spiess)所作。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阿勒曼舞曲,巴赫在原谱上没有标示速度记号,黑尔曼(Herrmann)版注定为“行板”,阿勒曼舞曲节奏流畅而富于装饰,设计了巧妙的对位,然后是它的变奏。 本曲现由俄罗斯小提琴演奏家Viktoria Mullova(维多利亚·穆洛娃)小提琴演奏。
Viktoria Mullova 05:49
2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in B flat, K.378 - 1. Allegro moderato
莫扎特:降B大调第26号小提琴奏鸣曲 K.378/317d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专辑:《Mozart: 4 Sonatas for Piano and Violin KV 301 / 304 / 376 & 378》 莫扎特这首《第二十六号小提琴奏鸣曲》,降B大调,K378/317d,作于1779 年。1779年莫扎特失去了母亲与热恋之中的阿蕾西亚,他回到萨尔茨堡后作了此曲。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优美的第一主题先出现在钢琴上,由小提琴反复,小提琴奏经过句后,呈示第二主题,以华丽的尾奏结束。发展部钢琴以呈示部结尾的发展始,小提琴与钢琴交互奏第一主题一个动机后回到原调。再现部先在钢琴上再现第一主题,小提琴接替后,第二主题回到原调。 本曲现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Arthur Grumiaux(阿瑟·格鲁米欧)与备受尊敬的“钢琴圣女”Clara Haskil(克拉拉·哈丝基尔)合奏。
Arthur Grumiaux 06:02
25 Claude Debussy: String Quartet In G Minor, Op.10, L. 85 - 1. Animé et très décidé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0,L. 85 - 第一乐章,精神蓬勃而决然地。 专辑:《Debussy & Ravel: String Quartets(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德彪西这首仅有的弦乐四重奏,g小调,作于1892年,1893年12月29日由比利时伊萨伊四重奏团首演。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的旋律是复杂而非歌唱性的,第二乐章拨奏的铿锵和第三乐章的缠绵形成鲜明的对比。乐曲选用法国近代乐派采用的循环主题法,共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精神蓬勃而决然地,奏鸣曲式。第一部分含4个主题材料,开头呈示的佛里吉调式的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第二部分也就是奏鸣曲式的发展部,它开头由小提琴呈示新旋律,音型上是第一部分小结尾的旋律,与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有关系。连续部分,第一主题以开头同样的4种乐器再示,小提琴以旋律方式繁衍,前面的应答在发展中再现。 本曲由Quartetto Italiano(意大利四重奏)出演演奏。此意大利四重奏团演奏版,Philips, 《企鹅》评介三星。
Quartetto Italiano 06:25
2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17 in C major, K. 296 - 1. Allegro vivace
莫扎特:C大调第17号小提琴奏鸣曲 K.296,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专辑:《Mozart: The Great Violin Sonatas, Vol. 1(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Vol. 1)》 莫扎特这首《第十七号小提琴奏鸣曲》,C大调,K296,作于1778年。为曼海姆官中顾问之女佩隆(Theress Pierron)而作。当时莫扎特热恋着宫中一位歌手的女儿阿蕾西亚(Weber Aloysia)。这首奏鸣曲是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中最柔美者。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呈示部钢琴先奏第一主题前半部,反复后,小提琴与钢琴以对话方式奏经过句,钢琴再奏第一主题后半部。第二主题也先由钢琴表现,小提琴伴奏,反复后,以华丽的结尾主题结束呈示部。发展部钢琴以G大调发展第一主题后半部,移到G小调再发展另一个动机。再现部先再现第一主题前平部,经经过部再现第二主题。 古典由二十世纪世界小提琴演奏家Henryk Szeryng(亨利克·谢林)与奥地利女钢琴家Ingrid Haebler(英格丽德·海布勒)合奏。
Henryk Szeryng 06:41
27 Joseph Haydn: Symphony No. 94 In G, H 1/94, "Surprise" - II. Andante
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Hob.1.94 第二乐章,行板。 专辑:《Haydn: Symphonies No. 94 "Surprise" & No. 96 "Miracle"(海顿:第94号交响曲“惊愕”、第96号交响曲“奇迹”)》 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G大调,Hob.1.94,作于1791年。其曲名是因为第二乐章突然出现全合奏,加上定音鼓的强奏。英国用感情名词“惊愕”;德国则称为击鼓(Puakenschlag)。乐曲共四个乐章:1,柔板—活泼的很快的快板;2,行板;3,小步舞曲:很快的快板;4,终曲:很快的快板。 本曲是第二乐章,C大调,单纯的C大调旋律,8小节各重复两次,第二次重复后,主和弦突然以主体管弦乐强奏出现。然后是它的4个变奏,最后再接12小节强奏的尾声。其第二变奏以16分音符的旋律开始,后半有长笛与双簧管隔六度的优美助奏。这个乐章的中间插入小调部分,使全乐章构成3段体。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6:42
28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 1. Adagio sostenuto
贝多芬: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月光奏鸣曲》 op.27.2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 专辑:《Beethoven: Piano Sonatas》 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作于1801年。其标题据说出于莱斯达布(Rellstab,1799—1860)对此曲第一乐章“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的湖面上荡漾小舟”的形容。此曲呈献给朱丽叶妲•桂察蒂 (Giulietta Guicciardi,1784—1856)。桂察蒂当时是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曾对她一见倾心。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沉浸在爱情之中的产物,有人认为,此曲是贝多芬对挂察蒂爱心的写照。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三段体,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符来表达无边的幻想。在第一主题开始的中间部,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域,呈现躁动不安的情绪,然后主题又平静地走向第三段。 本曲现由被公认是当今乐坛最重要的贝多芬音乐诠释者之一的Alfred Brendel(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钢琴演奏。此版本《企鹅》评介三星。
Alfred Brendel 06:04
2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No.10 in C major, K.330 - 1. Allegro moderato
莫扎特:C大调第十号钢琴奏鸣曲 K330,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专辑:《Clara Haskil: Philips Recordings, 1951-1960》 莫扎特这首《第十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K330,作于1781-1783年。因作于在巴黎期间,有法国风味。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在第一主题后,接着是属调的第二主题,呈示部最后以4小节尾奏收束。发展部类似插句形式,转调频繁,再现部照原型再现。 本曲由备受尊敬的“钢琴圣女”Clara Haskil(克拉拉·哈丝基尔)钢琴演奏。
Clara Haskil 06:21
3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Clarinet Quintet in A, K.581 - 4. Allegretto con variazioni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 K581,第四乐章,小快板。 专辑:《Mozart: Quintets, Quartets, etc. for Strings and Wind(莫扎特:为弦乐和管乐而作的五重奏、四重奏 / Mozart: Complete Edition Box 6: Quintets, Quartets etc / 莫扎特全集第六盒:五重奏、四重奏、三重奏)》 莫扎特这首《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A大调,K581,作于1789年,该年12月22日于维也纳布鲁克剧院首演,单簧管演奏者为施塔特勒。施塔特勒当年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团的演奏员,与莫扎特交往甚深。莫扎特晚期的这首五重奏与《单簧管协奏曲》,都为他而作,所以此曲也称为《施塔特勒五重奏》。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四乐章,小快板,A大调,主题为三段式,弦乐主奏,单簧管收束。之后是4个变奏;第一变奏弦乐奏主题,单簧管奏明朗的旋律;第二变奏第一小提琴变奏,单簧管加进色彩;第三变奏转A小调,弦乐为中心,单簧管提供分散和弦;第四变奏回到大调,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变奏,第一小提琴与单簧管以急速音群装饰。然后进入慢板抒情,再转为快板再现主题而形成很短的尾奏。 现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出演。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Chamber Ensemble 09:58
31 Ludwig van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 minor, Op.18 No.4 - 1. Allegro ma non tanto
贝多芬:C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 Op.18-4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 专辑:《Beethoven: Complete String Quartets(贝多芬:弦乐四重秦全集)》 贝多芬《c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4 in c Minor Op.18-4 实际是Op.18的六首中最后完成的一首,也是六首中最深刻的一首。这首c小调据推测为贝多芬根据1795年前后所作的作品修改而成,完成于 1799-1800年间,于1801年出版。乐曲共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c小调,4/4拍,奏鸣曲式,是全曲中最优美的乐章。其第一主题多少带有一些忧愁,降E大调的第二主题从第一主题的动机中衍生出来,在彼此对照中产生极为密切的关系。 本曲现由Quartetto Italiano(意大利四重奏)演奏。
Quartetto Italiano 09:09
32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 1. Andante comodo -
马勒:D大调第9交响曲 ,第一乐章,悠闲的行板。 专辑:《Mahler: Symphony No. 9; Das Lied von der Erde(马勒:第九交响曲、大地之歌)》 马勒的《第九交响曲》,D大调,作于1909-1910年,由布鲁诺·瓦尔特于1912年6月26日在维也纳指挥首演。在此曲之前的《大地之歌》,原应称 为《第九交响曲》,因考虑到与第九有关连的作曲家的命运,才舍第九不用。作此曲时,马勒好像已安然超越了死亡,在第一乐章发展部也曾记有“呵,我消逝了的 青春,我消费了的爱”,第三乐章开头记有“给在阿波罗的我的弟兄”,第四乐章结尾有“像死那样结束”。 整个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悠闲的行板,D大调,扩大的奏鸣曲式。圆号、竖琴、低音弦乐构成短小序奏后,第二小提琴呈示断断续续的第一主题,木管变形承接后,变成灰暗的D 小调。第一小提琴呈现第二主题,弦乐与木管对位,铜管加入后又回到D大调,将第一主题作发展处理,大提琴、小提琴、木管承接后,变为降B大调,展开以第二 主题为中心的对位发展。到顶点时,小提琴与木管奏第三主题,壮丽地发展,平静后,进入发展部。定音鼓表达序奏动机后,圆号抒情地处理第一主题,双簧管承 接,变成坚毅的快板。圆号表现第三主题的发展,弦乐急速作半音阶下降。变为降B小调,第二主题作热情的处理。第一、第二主题加以变形,对位达到高潮,平静 后在序奏动机上小号奏F小调葬礼进行曲曲调,不久变成D大调,以第一主题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一一再现呈现部材料。如果说发展部充满与死神的搏斗,再现部已 在平静净化的气氛中,宁静地吟咏。各乐器纷纷作华彩处理,最后以弦乐幽静的泛音而结束。这个乐章以死亡降临开头,主旋律则是告别的不同表现。柏格认为,这 是马勒 “有生以来所写的最最神圣的东西,它表现了他对人世的异常热爱,表现他多么渴望在世间平静地生活,渴望享受大自然的深邃奥秘——在死亡到来之前。因为死神 的降临是无可抗拒的,整个乐章渗透了死亡的征兆,它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尘世的一切理想都以它而告终。” 马勒的学生布鲁诺·瓦尔特则认为:“这一乐章发展成为离别情绪的一个凄恻动人而又高洁庄重的缩影.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幻觉之间的遐想是独一无 二的。它使这一乐章升华到天堂幸福的境界。” 本曲由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出演,著名指挥家Bernard Haitink(伯纳德·海廷克)指挥。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09:10
3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Trio in B flat, K.502 - 1. Allegro
莫扎特:降B大调第3号钢琴三重奏 K.502,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Mozart: Piano Quintets, Quartets, Trios etc.(莫扎特:钢琴五重奏、四重奏、三重奏 / Mozart: Complete Edition Box 6: Quintets, Quartets etc / 莫扎特全集第六盒:五重奏、四重奏、三重奏)》 莫扎特这首《第三号钢琴三重奏》,降B大调,K502,作于1786年11月18日。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降B大调,三段体。以钢琴演奏的开头主题主宰整个乐章。第一段,小提琴呈示的动机与这个主题应答,这个主题第二次出现小提琴与钢琴联合呈示,转入小调。此素材形成第二主题乐句。钢琴华丽的16分音符在大提琴模进上展开,小提琴配合以F小调进入F大调,钢琴与小提琴交替,然后3件乐器以快速音群模仿主题而结束第一段。第二段以小提琴柔美的旋律始,钢琴给予反复后接开头主题发展,经C小调、G小调而进入降B大调的第三段。第三段忠实地再现第一段。 本曲由Beaux Arts Trio(美艺三重奏)出演演奏,德国钢琴演奏家Menahem Pressler钢琴演奏。被乐迷打五星专辑。
Beaux Arts Trio 08:13
3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2 pianos in D, K.448 - 1. Allegro con spirito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375a 第一乐章,抖擞的快板。 专辑:《Mozart: Music for 2 Pianos; Piano Duets(莫扎特:双钢琴作品、钢琴二重奏 / Mozart: Complete Edition Box 9: Piano Music / 莫扎特全集第九盒:钢琴音乐)》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375a,作于1781年,为与他的女弟子约瑟华·奥文隆汉玛一起演奏而作。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抖擞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强度齐奏始,接着是辉煌的经过句,以属调弱奏呈示柔美的第二主题,第二钢琴声部呈示后,2架钢琴彼此摹仿。又经辉煌的经过句,在第二钢琴声部支持下,第一钢琴奏出结尾主题。发展部第二钢琴引出第一钢琴新的主题,齐奏后接着一段互为对答部分。再强奏而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移到D大调,发展部出现的主题以主调回到第一钢琴声部,2架钢琴的低音将它继续奏下来而结束。 本曲由奥地利女钢琴家Ingrid Haebler(英格丽德·海布勒)与Ludwig Hoffmann双钢合奏。
Ingrid Haebler 08:28
35 Gioacchino Rossini: William Tell - Overture
罗西尼:威廉.泰尔 - 序曲。 专辑:《Rossini: Complete Overtures(罗西尼:序曲全集)》 本专辑是由Philips Classics唱片公司在2003年06月04日制作发行,语言为意大利语,唱片编号: 4739672。 罗西尼是个多产型作曲家,他在短短的二十一年写下近四十部歌剧。他继承萨里耶利、莫札特的音乐精神,那曼妙的旋律、活泼的节奏,独特管弦乐法常让人听了随之疯狂,而美声歌剧部分除了擅长的优美旋律外,合声的处理亦是他的强项,所以当时他的歌剧从意大利席卷整个欧洲大陆,造就他无数辉煌的荣誉与财富。 时至今日,虽然他的歌剧已经很少以全曲的面貌在舞台上呈现,这些歌剧的序曲还是通俗音乐会上最常被用来开场的曲目。这一套专辑收录了罗西尼二十四部歌剧的序曲,而且是采用了罗西尼原管弦乐谱,辉煌灿烂的演奏加上饱满明朗且气氛十足的录音效果,传达出罗西尼乐谱上妙趣横生的趣味感 。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11:15
3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Mark Gaal: "Die Zauberflöte", KV 620, Ouvertüre
莫扎特: 歌剧《魔笛》Magic Flute k.620,序曲。 专辑:《Mozart: Die Zauberflöte(莫扎特:魔笛 / Mozart: Complete Edition Box 16: German Operas / 莫扎特全集第十六盒:德国歌剧)》 《魔笛》(德文:Die Zauberflöte)是莫扎特三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C. M. Wieland,1733-1813)的童话集《金尼斯坦》(Dschinnistan,1786-1789)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Lulu oder die Zauberflöte)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德语歌剧脚本。把音乐和对白串连成单纯的歌唱剧,本来是以德国北方为中心的,但不知不觉间也传到维也纳,而且逐渐发展成童话歌剧般的样式,成为多彩多姿的独特样式。而《魔笛》可以说是歌唱剧最后集大成之作。从音乐方面看,莫扎特在此剧中取用了歌剧的各种要素,而且做出统一的表现,创造出真正的综合性古典歌剧。 本曲是这部剧的序曲,现由德国的Staatskapelle Dresden(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出演演奏。
Staatskapelle Dresden 07:09
37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5 in F major ("Spring") , Op. 24 - 1. Allegro
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Op.24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eethoven: Spring & Kreutzer - Violin Sonatas Nos. 5 & 9(贝多芬:春天、克莱采奏鸣曲)》 贝多芬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同样呈献给富利斯伯爵,作于1800年。《春天》的标题并不是贝多芬所定,是后人因此曲表达了希望、温馨和幸福感而赋予的。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此乐章迷人的是其转调处理,通过转调,小提琴与钢琴的位置出现变化,而不断荡漾出层次丰富的浪漫性。 本曲现由上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小提琴演奏家David Oistrakh(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俄罗斯钢琴演奏家Lev Oborin(列夫·奥博林)合奏。
David Oistrakh 10:12
38 Dmitri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99 (formerly Op.77) - 1. Nocturne (Moderato
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作品99(原作品77),第一乐章,夜曲(中速)。 专辑:《Shostakovich: Complete Concertos(肖斯塔科维奇:协奏曲全集)》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47年,这一作品是为他的朋友同时也是他的室内乐搭挡大卫·奥伊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而创作的。反映了奥伊斯特拉夫的暗色調流暢特性。由於苏联当时的政治因素,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被认为含有“形式主义的危害”而未能公演,在那段人心惶惶的岁月中,肖斯塔科维奇只能将手稿埋藏在抽屜的最底层,直到斯大林去世,该作品直至1955年才得到公演並获得空前成功。与交响乐一样,这一协奏曲也分四个乐章,顺序是:慢快慢快。乐章的安排明显带有肖作品中常有的象征意义。 本曲是第一乐章,《夜曲》所描绘的并不是一般小夜曲通常表达的夜半情侣幽会的情景,而是茫茫的黑夜,黑暗降临的一种时间概念。作曲家以阴沉紧张的旋律诉说内心的哀怨。描述那个苦涩年代下的人们的茫然、徬惶、无助、委屈、怨恨、蒙冤、受害,多少人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家破人亡。在这里作曲家抒发了在黑暗压抑下的深忧,一直到乐章的结束。小提琴高音区的泛音及钢片琴明朗轻柔的音响,才显现出一丝希望之光。是一首充滿了忧伤和沉思的抒情诗,以柔板的音乐表达严峻而含蓄的情感。 本曲由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出演,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集为一身的André Previn(安德列·普列文)指挥,小提琴由俄罗斯女小提琴演奏家Viktoria Mullova演奏。
Viktoria Mullova 10:56
39 Franz Joseph Haydn: Piano Trio in F, H.XV No.37 - 1. Adagio
海顿:F大调钢琴三重奏,H.XVI第37号 - 第一乐章,慢板。 专辑:《Haydn: Complete Piano Trios(海顿:钢琴三重奏全集)》 本曲由Beaux Arts Trio(美艺三重奏)出演演奏,德国钢琴演奏家Menahem Pressler钢琴演奏。
Beaux Arts Trio 08:06
40 Johannes Brahms: Sonata No. 1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78 in G - Vivace ma non troppo
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 Op.78,第一乐章,不太急的很快的快板。 专辑:《Brahms: The Three Violin Sonatas(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此碟盘也是Solo系列哦。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第一号,G大调,OP.78,作于 1779年,其实在此曲之前,勃拉姆斯至少作过4首小提琴奏鸣曲,都因其自觉质量不够而未出版存世。此曲因其中第三乐章用了《雨点之歌》的旋律而称为《雨点奏鸣曲》。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不太急的很快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平易而轻灵,第二主题反而雄壮而有气势。发展部以处理第二主题开始,当小提琴逐渐上行而达巅峰时,急转为明亮生动,第一主题随后转调频繁,巧妙地以对位法发展。再现部充满张力,一直推展到最后的和弦为止。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Arthur Grumiaux(阿瑟·格鲁米欧)小提琴演奏
györgy sebök 10:08
41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Pastoral"), Op. 68 -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Op.68,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专辑:《Beethoven: Symphony No. 6 "Pastoral"(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 贝多芬酷爱大自然,他在维也纳时,常到郊区的森林、草地或河边的榆树下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思索万物的生命实质。他还经常聆听乡村乐师的演奏,收集奥地利民谣,《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Op.68 正是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景象的描绘,按照贝多芬自己的话来说,这是“表现了人们在乡村引起的愉快感情或乡村生活的某些情趣”。整部作品情景交融,格调清新,音乐语言优美多姿,具有鲜明生动的民间特点。乐曲共分五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也就是首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贝多芬的标题为“到达乡郊,复苏轻松的心情”,F大调,奏鸣曲式。开头平静、优美,渐渐变得积极、热切,描绘了作曲家初到乡间的感受。共有7个不同的动机。 开头是一个平静但有活力的乐句,并由此引发出了主题。发展部中,主题的一个下行动机进行了不断的重复,多彩的配器营造出了生机盎然的气氛。该乐章使用了微缩的手法,将十分简短的动机多次变形。伊方·弗林德尔评论说:“贝多芬用节奏和动机的手法模拟了自然无止尽的重复规律,并且使用纯粹的和声创造了阔大的效果。” 本曲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圣马丁室内乐团)出演,英国指挥家Neville Marriner(内维尔·马里纳)指挥。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11:49
42 Franz Schubert: Piano Quintet in A, D.667 - "The Trout" - 1. Allegro vivace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D667,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专辑:《Schubert: Forellenquintett Op. 114 "The Trout"(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舒伯特这首钢琴五重奏《鳟鱼》A大调,D667,作于1819年,其标题因其第四乐章变奏曲主题采自舒伯特1817年所作的歌曲《鳟鱼》旋律而命名。此曲乃舒伯特与其好友、男中音歌唱家佛格尔在北奥地利旅行时,受到博文加纳热情款待,因此而受博文加纳委托而作,首演于博文加纳府邸。乐曲共分五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古典奏鸣曲式。开头以钢琴弹奏三连音音型,起连接全曲的作用。先是第一主题的呈示与发展,然后经过部形成E大调,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小提琴反复后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在以附点4分音符及8分音符进行的新节奏伴奏下,小提琴以C大调奏第一主题,展开幻想追逐。再现部第一主题发展音型以D大调由钢琴再现,通过短小的尾奏而结束。 本曲是由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钢琴家之一的Alfred Brendel(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与克利夫兰五重奏录制,五个人配合默契,相互烘托,使乐曲跌宕起伏,回味无穷。
Alfred Brendel 13:32
43 Franz Schubert: Piano Trio No.2 in E flat, Op.100 D.929 - 2. Andante con moto
舒伯特:降E大调第二号钢琴三重奏作品:100, D929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 专辑:《Schubert: Complete Trios(舒伯特:三重奏全集)》 舒伯特第二号钢琴三重奏,D929,作于1827年,该年12月26日首演。这部作品属于舒伯特后期的巅峰作品之一,其技巧曲风也更加成熟。作品中舒伯特不再单独追求乐器演奏效果,而是着重用富于变化的旋律来刻画心灵的起伏。舒伯特是用悲伤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欢乐,有乐评认为,作品呈现出一种“啼血般的美艳”。舒伯特本人这样评价D.929:“它不是献给某个人的馈赠,而所有能从中发现美的人,都是它的主人。”舒伯特的这首《第二号钢琴三重奏》第二乐章揪心揪肺,美得无以复加,曾被1975年《林顿》、1987年《舒伯特夜曲》、1999年《钢琴教师》、2001年《快乐到死》等著名影片配乐!本曲就是《第二号钢琴三重奏》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 C小调,三段体,由3个旋律构成。 本曲现由被《企鹅》评介三星版的Beaux Arts Trio(美艺三重奏团)出演演奏。
Beaux Arts Trio 08:57
44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Trio No.1 in E flat, Op.1 No.1 - 1. Allegro
贝多芬:降E大调第1号钢琴三重奏 op.1 No.1 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eethoven: The Piano Trios(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贝多芬第一号钢琴三重奏,OP.1.1,降E大调,据推测大约是1792年前后的作品,OP.1的3首都呈献给李希诺夫斯基伯爵。贝多芬此首第1号钢琴三重奏 op.1 No.1 降E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在这个乐章中,第一主题的琶音动机多次予以强调,在温文尔雅的第二主题衬托下,充分表达了一种轻松与优雅。 专家评定:此版本是美艺三重奏团版,《企鹅》评价三星。
Beaux Arts Trio 10:10
45 Robert Schumann: Papillons, op. 2
舒曼:钢琴套曲《蝴蝶》op.2 。 专辑:《Schumann: Piano Works(Arrau Heritage)》 舒曼《蝴蝶》op.2写于1829—1831 年间,是舒曼最早的杰作,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全曲由一个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智利钢琴演奏家Claudio Arrau工(克劳迪奥·阿劳)钢琴演奏。
Claudio Arrau 15:52
46 Jean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47 - 1. Allegro moderato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47 -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专辑:《Tchaikovsky,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s(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是西贝柳斯的早期作品,最早完成于1903年,几经修改最终于1905年出版,同年在柏林首演。作者十分热爱芬兰的自然景色和古代诗人荷马的文学史诗,在这部协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这种感情。音乐主题热情奔放,富有浓厚的芬兰气息。乐曲充分发挥了独奏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乐队部分的写作上也发挥了交响特色。整个作品如一幅音画,栩栩如生。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有节制的快板)开头,独奏小提琴在乐队轻柔摇曳的背景上深情地唱出一个主题,它富有悠远的意境和沁人心脾的美,放佛是在夜幕笼罩下的海湾听到的一个凄美的传说。后来出现的第二主题较为沉重,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在这个乐章里,乐队曾以狂暴汹涌的强奏带来凶险不祥和激烈冲突因素,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独奏小提琴的优美歌唱。在开头主题再现之前,独奏小提琴奏出长长的华彩乐段。 本曲由波士顿交响乐团,小泽征尔指挥,俄罗斯小提琴家维多利亚·穆洛娃精彩独奏。
Viktoria Mullova 16:19
47 Johannes Brahms: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Op.56a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 Op.56 。 专辑:《Brahms: Piano Concertos (Complete); Overtures (Complete); Haydn Variations(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全集、序曲全集、海顿主题变奏曲)》 勃拉姆斯的这首《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作于1873年,被认为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首作品而开始了他管弦乐创作多产阶段。 这首变奏曲有双钢琴和管弦乐队用的两种形式。其主题来自海顿传记作者波尔在1870年给勃拉姆斯提供的《降B调室外管乐组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圣•安东尼圣咏》。有趣的是,后来被证实这首《室外管乐组曲》其实出自海顿一个学生的手笔,属海顿伪作。勃拉姆斯的这首变奏曲包括主题、8个变奏和帕萨卡里亚终曲。其中第五变奏异常轻灵,而第七变奏运用西西里舞曲的优雅。勃拉姆斯的传记作者卡尔贝克认为,这一变奏中,勃拉姆斯描绘了对圣•安东尼的女性的诱惑。 本曲由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出演,著名指挥家Bernard Haitink(伯纳德·海廷克)指挥。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9:14
48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1. Allegro maestoso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Op.11,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专辑:《Chopin: Complete Works For Piano & Orchestra(肖邦:钢琴协奏曲全集)》 肖邦一生仅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而且都属于华沙时期之作。f小调(作品21)协奏曲写于一八二九年,出版于一八三六年。e小调协奏曲(作品11)写于一八三0年,出版于一八三三年。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异常相近,甚至可称作姐妹篇。它们都是采用古典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布局、格式十分严谨,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依然严格地运用双呈示部传统。这两部协奏曲都饱含了青年人的热情、朝气和活力,其中虽有幻想、暂时的惆怅和淡淡的哀思,但却充溢着一种抑制不住的明朗、欢快的情绪,甚至带着某些年青人的夸张和炫耀。全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e小调,3/4拍。曲式是传统的协奏曲奏鸣曲式。由小提琴奏出果敢有力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抒情而温暖,典型的肖邦风格,也是在小提琴上用E大调奏出。钢琴以华丽地展开第一主题的方式进入;第二主题也采取同样方式。最后在乐队上结束呈示部。展开部钢琴对前面的主题用音阶、琶音等多种手法予以发展。然后进入再现部。再现时先由乐队呈示第一主题的前一半,钢琴接过来。第二主题转入G大调。以后华丽地发展下去。尾声以第一主题开始,在乐队全奏中结束这一乐章。 本曲现由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出演,由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智利钢琴演奏家Claudio Arrau工(克劳迪奥·阿劳)钢琴演奏。指挥由以色列指挥家Eliahu Inbal(依里亚胡·殷巴尔)指挥。
Claudio Arrau 20:50
49 Klavierkonzert No.5 Es-dur, Emperor - 1 Allegro
贝多芬:降E大调第5钢琴协奏曲(皇帝) Op.73 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eethoven: Piano Concert No. 5: Emperor Concerto / Klavierkonzert Nr. 5 / Choral Fantasy(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幻想交响曲)》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73,又唤作“帝皇”协奏曲),乃贝多芬的第五首钢琴协奏曲作品,于1809年至1811年间在维也纳完成初稿,接着于1811年11月于莱比锡作首演。贝多芬亦曾将此作品献予奥地利的鲁道夫公爵。此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快板,奏鸣曲式。从乐队齐奏的响亮和弦和钢琴独奏3次自由的华彩开头,决定了这一乐章英雄主题的发展。这一乐章基本主题在各种相互对置的插段变换中,在和弦所组成的张力中不断出现非常精彩的段落,像是大江奔流的气势中宁静而又安逸的绿洲。发展部的对话明显比第四号第二乐章高出一筹,完全是一种深沉的戏剧性。而辉煌的乐队发展中不断涌现的钢琴华彩乐句恰恰又成为一种特殊的装饰。 本曲由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钢琴家之一的奥地利钢琴演奏家Alfred Brendel(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钢琴演奏。
Alfred Brendel 21:02
50 Joaquín Rodrigo: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and Orchestra - 2. Adagio
罗德里戈: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吉他与乐队 - 第二乐章,慢板。 专辑:《Rodrigo: Concierto de Aranjuez; Fantasía para un gentilhombre; Concierto Madrigal(罗德里戈:阿兰胡斯协奏曲、绅士幻想曲、牧歌协奏曲)》 罗德里戈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问世,成功地为吉他音乐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也因着此曲兼具繁复技巧与音乐性的高度挑战,多年来始终是所有吉他协奏曲中演出频率最高的乐曲,同时也被视为对演奏家的最佳试金石,被誉为三大吉他协奏曲之一。 《阿兰胡埃斯奏曲》是改编自十七世纪作曲家桑斯(Gasoer Sanz)的舞曲,曲中洋溢著自由的音符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罗德里戈曾说过:“...关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感觉,在充满著绿树、鸟叫、虫鸣的阿兰胡埃斯花园之中”,只要是听过《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人,都能回想起那一种感伤,美好的感觉,随著黄昏沉落、随著时间消逝,心中涌起一种怅然,而贵绅幻想曲则呈现平静、优雅与欢乐的气氛。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是以D大调写成,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组成,本曲是第二乐章,慢板,这一乐章即是全曲最撼人的心弦的著名乐章,整个乐章虽以慢板演奏,却从未予人沉重呆滞的感觉,其中又以该乐章中悦耳动听的主题,最能表达出幽怨凄美的情感,令人难以抗拒。事实上,这个乐章在结构上虽为A-B-A'-C'-A"-Coda所组成,但其中B、C的气氛却与A大同小异,因此整个乐章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变奏曲。A段(B小调)首先由吉他奏出悠扬而抒情的琶音(Arpeggio),接着由英国管吹出如梦似幻的主题,相同的主题在吉他与英国管的相互呼应下,乐曲进入E小调的B段,再回到B小调三连音符的A'段。继之双簧管以A小调弱奏导出C段,不久吉他独奏以E小调奏出与第一主题相同的旋律,吉他独奏之后,双簧管以谱例九呼应吉他,继之长笛、短笛及双簧管以轻快的三连音将管弦乐导入另一新的音型。于此,吉他继续其即兴式的演奏,而在进入Piu mosso后则交由管弦乐渐渐导引出全曲技巧最难、表情最浓的装饰奏(Cadenza)。此时吉他再度回到最初的动机,并奏出华丽且充满的想象的音型,在此演奏者若不具高超的技巧与音乐性,极有可能会将乐曲的情境意趣破坏殆尽。接着乐曲在三次强而有力的吉他Rasgueado后进入高潮,管弦乐除了以强音复示最初的主题,并乘势以升F小调带出A"。乐曲最后在B大调的上行分散和弦中,由吉他以织柔的拨弦及泛音(harmonic)幽静的结束。 本曲现由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圣马丁室内乐团)出演,著名指挥家Neville Marriner (内维尔.马里纳)精彩指挥。吉他演奏家Pepe Romero以其动人心魄的诠释了这首吉他曲。
Pepe Romero 12:06
51 Johann Sebastian Bach: Prelude and Fugue in C (WTK, Book I, No.1), BWV 846 - Prelude Friedrich Gulda 02:08
52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ondo in D, K 382 - Adagio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