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收藏

共39首歌曲

标签
#华语 #旅行 #台湾原住民音乐 #環島
创建者
Jason
更新时间
2019年09月19日

歌单介绍

偷得浮生半日閒,來一趟環島自助旅行吧。從宜蘭坐火車往北行來到北海岸,這裡有獨特的海蝕地形,在往西南逆時針方向,繞著台灣一路玩下去。淡水風景帶詩意、北投溫泉溫柔鄉、陽明山山色多變化,總讓人觸景生情,台北夜生活多采多姿,桃園是各國遊客的入境國門,往巴陵山區景色優美山,新竹風吹來暑氣全消,還有苗栗,這一帶山區是泰雅族及賽夏族的傳統領域,平地則是客家鄉民的居地,可以領略多元文化。

環島行來到中南部台灣,集集線台鐵支線有許多山區小鎮,風景迴異,可以沿途,一路遊覽日月潭名勝,農曆三月還有大甲媽祖繞境,體驗台灣特有的宗教活動。往南跨過濁水溪來到雲嘉地區,這是鄒族的傳統部落,阿里山姑娘美如水、少年壯如山。台南府城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市,要瞭解台灣歷史,從先民開闢山林到荷蘭據台、鄭氏遺老、清廷領台、馬關割讓日本、國民政府遷都,這理是絕不可錯過的。高屏一乃至台東一帶,除了傳統的閩南特色外,山區也是魯凱、排灣、布農、卑南、阿美族分佈的區域,高雄是南部第一大城,工商業繁榮,高雄港是台灣第一大港。

環台一路來到國境之南的墾丁,電影海角七號的故事情節就是以墾丁作為背景,這裡是二戰後成立的第一座國家公園,遊客可以盡情享受熱帶氣候型的山、海、湖景。沿著南迴公路往東行,來到台灣的後花園花東地區,所謂的後山日先照,有別於西部風情,這裡火紅的太陽可是從海面上昇起的,海上的兩顆珍珠綠島及蘭嶼是遠離塵逍渡假的好去處,蘭嶼還可以體驗雅美達悟族的文化。沿路北行,在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間的花東縱谷盡情放縱,接著太魯閣國家公園就在眼前,風景美無倫比,沒有親自一遊無法體會。然後連接蘇花公路,告別驚險的清水斷崖回到出發地宜蘭完成這一趟環島旅程。可別忘了西部海峽上的三個離島澎湖、金門與馬祖,體驗不一樣的閩南、閩北及前線戰地風俗人情。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台湾小调
〈南都之夜〉這首歌在台灣先後出現〈臺灣小調〉、〈我愛台灣〉的歌名,所唱的雖是同一旋律,但各有不同的歌詞。 這首歌是「台灣光復以後第一首最流行的歌曲」,傳唱至今已超過六十年。2008電影「海角七號」裡,茂伯參加樂團時,還拿著月琴,懷舊的唱出「我愛我的妹妹啊,哥哥我愛你」,可知這首歌的魅力。光復初期(即1946 年)許石剛由日本學成回台,深感我們應有屬於自己的歌可唱,遂寫了這首輕鬆悅耳的小調。這首歌本來是請許丙丁填詞,可惜詞意深奧,難以打入一般民眾的心裡。後來又請鄭志峰寫了這較通俗的版本,果然不同凡響,因著巡迴全省表演,大大的流行起來,成為民國38 年政府遷台後打破省籍界限的名曲。 http://cgeweb.csu.edu.tw/full_teacher/refereed/data/0361/201076114534.pdf
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04:21
02 丢丢咚
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民謠,源自舊時蘭陽地區火車經過山洞時,「滴、滴、咚」的滴水聲所自然形成的一串串音符。認識了這段由歌謠和鐵路串連而成的迷人歷史,原來,這首膾炙人口的台灣民謠「丟丟銅仔」,當中的「磅空」,指的就是舊草嶺隧道。以前是重要的鐵路運輸要道,後因交通建設之故被封閉多年,如今經過整修後,以新面貌重新出現在大家眼前,成為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洪荣宏 02:49
03 北海岸 张羽伟 04:05
04 相招来淡水
淡水區位於台灣 新北市西北沿海,位於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台北市 北投區,西濱台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河光山水、風景秀麗,自古為台灣八景之一,昔日並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成威 04:01
05 恋恋温泉乡
北投溫泉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部落居住的地方,後來清初時期漢人前來北投開墾故改稱為『Pataauw』、八投、八頭;北投溫泉源頭為林泉內里和湖山里,日據時期發現即在地熱谷一帶,北投溫泉區著名的溫泉指的是地熱谷溫泉、行義路溫泉、鳳凰溫泉、龍鳳溫泉、湖山里溫泉等等地區。但最令遊客留戀的區域大多集中環繞在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周圍的中山路、光明路、新民路、泉源路等地區。 起初北投的溫泉業者為了娛樂日本和台灣的客人,分別有三味線和南管的音樂。1925年,隨著收音機時代的來臨,自行創作的流行歌曲成為一項主要的娛樂。「那卡西」是日語的音譯,指的是一種流動式走唱的行業,而北投便是台灣那卡西的發源地,當地許多溫泉旅館都有多個那卡西樂團,整個溫泉區的那卡西樂團達上百團之多。音樂除了當時流行的創作歌謠外,也有從日語歌曲重新填詞的作品。樂器也由最早的三味線,轉變為西洋的手風琴、吉他等樂器,後期也使用電子琴。那卡西藝人必須熟記上百甚至上千首的歌謠,這些歌謠包括英語、日語、國語、台語等,客人點歌之後,要在幾秒內找到該樂譜開始演唱。1979年之後,隨著溫泉業的沒落和客人喜好轉為卡拉OK,那卡西這項工作也由北投溫泉區出走到台灣各地發展。
吴金黛 05:34
06 台北の夜
臺北最早為原住民中凱達格蘭人(屬於平埔族)的生活地,明代初期開始有漢人來到此地。從17世紀初西班牙人佔領臺灣北海岸開始,歷經荷治時期與鄭氏王朝,到清代初期以前,此地均荒蕪而未有大規模開拓,被統治者視為化外之地。19世紀中葉,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特別是茶葉)興起,先是艋舺(今萬華)成為重要貿易據點,然後是大稻埕(位於今大同區境內)後來居上,台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此後官方決定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興建台北府城作為行政中心。1895年,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治初期,仍以原有的兩座衙門作為台灣總督府,成為日本統理台灣的政治中心,直到1919年台灣總督府新廳舍(今總統府廳舍)落成為止。1945年,中華民國接續日本統治台灣,臺北市繼續作為臺灣之政經中心,並在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內戰失利而退守台灣後成為中央政府駐地。 台北市治轄幅員雖與台灣其他縣市比起來不算寬廣,卻擁有許多人文景觀。其中,古蹟數量與博物館數目,不但居於全台灣首位,也存在著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特殊風情。2011年被寂寞星球旅遊雜誌選為2012年全球最棒的十大旅遊城市,以及被福斯新聞網選為2012年全球十大「物美價廉」旅遊景點。 台北的夜生活以不同型態充斥在台北各區域。像是寧夏路老舊社區中的傳統夜市,範圍包含數條街道的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臨江街夜市及華西街夜市等,東區新興商圈的PUB、陽明山上的北投溫泉,都可視為台北夜生活型態的一部分。
邓丽君 03:54
07 阳明春晓
陽明春曉原名《三月桃花》,梆笛獨奏曲,董榕森於1960年所作。描寫陽明山春天優美的風景和遊人歡樂的心情,曾被選入「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 陽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峰。名稱由來因此地在清治時期,官府憂慮賊寇可匿於林中竊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燒山滿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1932年日治時期成立大屯國立公園協會,將大屯山地區列入國立公園的範圍。1937年12月27日,大屯國立公園與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兩處國立公園同時成立,直到日本戰敗。唯當時的大屯國立公園尚包括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 1950年,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原名草山的山區改名為陽明山。1962年,當時的台灣公共工程局開始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1985年9月1日公告計畫,1985年9月16日成立管理處,包括北海岸、觀音山與大屯火山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規劃有下列遊憩區:小油坑遊憩區、冷水坑地區、大屯遊憩區、二子坪遊憩區、擎天崗地區、陽明書屋、林語堂故居、龍鳳谷硫磺谷遊憩區;以及需申請方可進入之三個生態保護區: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夢幻湖生態保護區與磺嘴山生態保護區;還有前山公園、陽明公園及七星公園三座公園,其中陽明公園遍植各種櫻花與其他花木,每年春季百花齊放,其間所舉行的陽明山花季均能吸引滿山人潮,為全台最知名的賞花節慶之一。
黄韵玲 04:43
08 春日在乌来
烏來區是台灣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級行政區,境內多山的原住民鄉,是新北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也是新北市最南境的行政區,觀光旅遊以溫泉及山櫻花著稱。烏來也是台灣分佈最北的原住民山地區,居民以泰雅族為主,地名源自於原住民泰雅族語中的「Ulay」,意為水很燙要小心「Kiluh-ulay」。烏來區泰雅族原住民在清代及日治時期,曾被稱做「屈尺番」。
李欣芸 04:43
09 晚安!纳桑麻谷
納桑麻谷是泰雅語我的家的意思,也泛指台灣桃園復興鄉巴崚地區之泰雅族群。 巴陵最美的意境,煙霧瀰漫,虛無飄渺,淡掃蒼山或雲瀑飛瀉,萬化萬千,輕風徐徐轉瞬間,您已置身在氤氳霧境中,體會這一份朦朧之美。宛如一顆翡翠明珠鑲嵌在北橫公路的中心點,群山環繞、峰巒疊起、綿亙天際、如天水似的大漢溪,蜿蜒曲折,靜臥在群山之底,流經巴陵,在碧水縈繞的丹楓幽谷,會合三光溪,形成「三龜戲珠」的地理奇景。 拉拉山巨木群是上巴陵主要的遊憩景觀,除此之外,更有巴陵煙雨、塔曼雲瀑、變色丹楓、虹橋落日、七彩飛瀑、大漢長紅、四陵幽峽、明池霧影等,其中,尤以秋冬兩季的巴陵煙雨,更為巴陵註下最美的詮釋。巴陵氣候宜人,四季幻化萬千,平均氣溫約19度,可從事觀木健行、賞楓採果、釣魚溯溪、登山賞鳥等兼具多元化的戶外活動,能和它抗衡的只有南墾丁的南洋風味,而上巴陵所代表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高山綺麗景觀,還兼具浪漫悠閒的度假氣息。
游鸿明 00:36
10 角板山之恋
角板山位於台灣北部橫貫公路桃園復興村內,高度為海拔六四O尺,為群山中的高台地,這裡建有二處蔣介石的行館,現已開放為角板山觀光勝地,角板山公園在角板山西南側。園內古木林立,春季亦素賞花熱門景點,公園步道可下台階直抵大漢溪畔,並有吊橋連繫對岸的溪口台地。
龙飘飘 02:14
11 泰雅古训
泰雅族(Atayal),是在台灣的第二大族群分佈於島上的山地高山,源於南島民族生活幾千年的臺灣原住民族群,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曾是台灣原住民中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日據時期,因泰雅族人也是倚靠山勢與日人交戰多回;雙方都死傷相當慘重,遂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二大族。
北原山猫 03:54
12 寻根 (带我去三义)
三義鄉是台灣苗栗縣的一個鄉,位於苗栗縣南端。氣候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特徵深受季風影響。舊名三叉,於1953年11月12日改稱今名。由於三義木雕產業豐盛,聞名全國,且揚名國際,素有「台灣木雕王國」之雅號。 苗栗縣是客家大縣,客家人居多,苗栗縣三義鄉是台灣純客家人的地區之一,全鄉使用台灣客家語(客家話粵東片台灣客家話四縣腔),全鄉客家文化、鐵道文化、木雕文化、生態美麗豐富。
五月天 00:29
13 最后的火车站
搭著火車,沿著集集支線,來到「最後的火車站」--車埕。步下火車,鐵軌與木造車站,還有放眼過去的老街,突然有種身處歷史一點之中的感覺,這種色彩,有種熟悉的深刻。站在月台上,靜靜的欣賞車埕的風貌,?項袹K軌的方向望去,遠處,就是明潭水庫的大壩,右側,則是高山峻嶺,車埕,就像是一座遺落在山中的一座小山城。車埕,這「最後的火車站」,是集集支線的最終點站,集集線也是台鐵支線中最長的一條鐵路,全長29.7公里,起點是二水,終點站則是車埕。
张清芳 03:40
14 日月潭风光
日月潭(邵語:Zintun),簡稱明潭,位於台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為台灣第二大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水庫。湖面海拔748公尺,常態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公尺,自然生態豐富,但亦為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 日月潭景色優美,「雙潭秋月」為台灣八景之一[1]。日月潭也是台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由於過去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原住民為「沙連」,而內山以日月潭一區為最大的積水盆地,故日月潭舊稱又為水沙連。
费玉清 02:24
15 迎妈祖之夜
媽祖是台灣分布最廣、信徒最多的民間宗教信仰,每年農曆三月,媽祖的遶境、進香、慶生等活動掀起熱潮,無數民眾參與、爭睹聲勢浩大的陣頭和祭典,在鼎盛的香火和漫長的路程中,接受媽祖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神明每年定期巡視轄區,以驅邪除煞,保佑合境平安,稱之「遶境」。信徒個人或組團前往外地廟宇祭拜,稱之「進香」。媽祖遶境、進香的活動,就是把供奉在廟裡的媽祖神像請上神轎,在各種陣頭護駕下出巡,並有眾多進香客隨行,沿途參訪路過的廟宇。以規模最大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來說,參與民眾十多萬人,隊伍綿延數公里長,參訪廟宇八十多座,從台中大甲鎮瀾宮至雲林北港朝天宮,徒步行走三百公里,來回總共八天七夜。
王瑞霞 03:06
16 鹿港小镇
鹿港位於台灣西海岸的中點。清治時期以前,港闊水深,距離中國大陸沿岸最近,因此自然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港口城市。早期泉州三邑人佔80%。西元1784年,鹿港與福建蚶江正式設口開渡,從此開始鹿港的黃金時代。1785年至1845年之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在當時是僅次於府城臺南的全島第二大城,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語琅琅上口,迄今不墜。 臺灣中部一帶昔時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臺灣西部平原,從荷蘭據臺時期到清初,鹿群遍佈,那時有不少從事鹿皮、鹿脯的買賣者。當漢人從鹿港上岸之後,很可能看到海港附近有鹿群,於是稱之為「鹿仔港」。而「仔」字又是漢人慣用字眼,至今仍有地名曰「崙仔頂」、「橋仔頭」等。
罗大佑 04:45
17 浊水溪之恋
濁水溪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1],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僅略次於高屏溪。濁水溪名字是由日本人所命名,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河口百年洪峰流量僅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主流上游名為霧社溪,發源於合歡主峰與合歡山東峰間的佐久間鞍部南側,源頭標高2880公尺。流至春陽東納塔羅灣溪,續流至萬大和萬大溪匯流後,始稱濁水溪。在神龍橋附近與陳有蘭溪匯流,為上游段、中游段分界線,經集集攔河堰(林尾隘口),在二水鼻仔頭、林內觸口為界,中游段在此結束,流出八卦台地與觸口台地之間山口,便流入下游段,經濁水溪沖積平原,在雲林縣麥寮鄉墘厝流入台灣海峽。昔日濁水溪經常河流改道,北流至鹿港,南流至北港,形成濁水溪的氾濫平原。現今主流河幅廣達2~4公里,自東而西,將台灣西部分為南北兩半。
詹雅雯 04:42
18 阿里山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灣嘉義縣阿里山鄉,是由林務局規劃與管理的一座國家森林遊樂區,也就是傳統上「阿里山風景區」的所在地。 阿里山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的名稱,只是特定範圍的統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地理上屬於阿里山山脈主山脈的一部份,東鄰玉山山脈,北接雪山山脈。阿里山自然景觀極為豐富,日出、雲海、晚霞、神木與鐵道(阿里山森林鐵路)並列為「阿里山五奇」,而「阿里雲海」更被列為名勝台灣八景之一。
华语群星 04:45
19 邹族之歌
邹族(Tsou;Cou)在早期的文献里称为“曹族”, 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一支,日本人称之为“阿里山番”(指世居阿里山的邹族),但该族人认为此译名与他们的族语原意有误,而于1999年要求正名为“邹族”。邹族分布于南投县、嘉义县和高雄县境内,人口约六千多人。该族分为三个语言群:阿里山群(邹语)、四社群(沙河鲁阿语)和简仔雾群(卡那布语)。其中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少年指的就是阿里山邹族原住民。
许景淳 04:45
20 运河追想曲
台南運河完工於1926年,指的是台南市中正路底經安平區直通安平港的人工大運河,全長3782公尺,河面寬34公尺,水深約1.8公尺。台南運河的開通最早是清道光3年,曾文溪改道入台江,台江浮覆成地,清廷於是開闢古運河,之後日治時期古運河淤積,日本人便在舊運河南邊再開新運河,即今日所見之台南運河。近年經過河道整治與河岸規劃,台南運河已成為居民散步、觀景、運動的好去處,夜裡點點燈光照耀,更是浪漫迷人。此外,每年台南市府都在這裡舉辦龍舟競賽,為端午佳節民眾必到的觀光景點。
江蕙 03:53
21 再见南国
臺灣府城是臺灣歷史上清朝臺灣府的府城,始建於雍正年間1723年,至臺灣日治時期1917年遭致拆除,歷時約194年。清雍正年間初建木柵城,後改以三合土為材,共有城門十四座。臺灣割日後,城池逐漸傾毀,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將部分城牆拆毀闢建為新式道路,僅有部分殘存至今。1887年後亦稱臺南府城。 臺灣府城一帶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而且在西元1885年 (光緒十一年) 臺灣建省之前,全臺最高行政中心便位於臺灣府城,所以在府城裡建有許多的行政、軍事及文教設施。
黄乙玲 03:46
22 重逢高雄港
高雄沿海早期主要為馬卡道族所居住,在該族語言當中,用以防禦海盜的刺竹林稱為「takau」。而漢人依其方言音譯為「打狗」(閩南語音:Táⁿ-káu),[3]《鳳山縣志》也將當地部落記載為「打狗社」。[4] 官方文書有時則雅化為「打鼓」。[5] 除了打狗外,相對於今日屏東縣的東港,高雄曾有「西港」一稱。[6]此外,日本古代稱呼台灣為「高砂」或「高砂國」,也與高雄的古稱「打狗」有關。日治時期,日本人依「takau」的日語諧音將「打狗」兩字改寫為漢字「高雄」(日語音:Taka-o),[7] 實施於1920年。直到1945年以前,「高雄」二字是以日語拼音「Takao」來羅馬化。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才將「高雄」以國語的威妥瑪式拼音改寫為「Kaohsiung」,[8] 是當前主要通行於世界上的名稱。 高雄市幅員廣大,在東北部山區擁有玉山國家公園、茂林國家風景區及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等多座國家級野外休憩景點,也擁有梅山、寶來等溫泉盛地;而荖濃溪的泛舟運動則與花蓮縣秀姑巒溪齊名。在中部地區有田寮、燕巢的月世界,其特殊的惡地景觀聞名全台。在高雄都會區近郊的澄清湖為全市第一大湖,有「台灣西湖」的美譽。都會區內有高雄市中央公園、高雄都會公園、旗津風車公園、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等大型公園,也有新光碼頭(海洋之星)、高雄港漁人碼頭、真愛碼頭、光榮碼頭等臨海景點。 另外,遠在南海的東沙群島轄區,還有一座專供研究使用而暫不開放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黄妃 03:36
23 爱河月光
愛河,是一條位在台灣高雄市境內的小型河川。源於高雄市仁武區八卦寮,流經高雄市中心並於高雄港出海。長期改造後,現已為知名景點,尤其是兩畔的夜景。曾在2001、2002年兩次作為臺灣燈會主場地;也是之後高雄燈會藝術節的舉辦地點。除了固定的節慶,愛河畔也有常態性的街頭表演和舞台表演。
许景淳 05:05
24 登玉山歌
玉山,位於台灣中南部,行政區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及嘉義縣阿里山鄉交界處,鄒族人稱為八通關,日本人稱為新高山。主峰海拔3,952米、是臺灣第一高山。在台灣百岳中,玉山與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岳」,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 玉山山容氣勢磅礡,雄踞一方。冬季時而積雪,遠望雪白如玉,景色優美,「玉山積雪」因而成為台灣八景之一[2]。1985年4月,玉山群峰周邊劃入新成立的玉山國家公園。玉山是布農族與鄒族共同的聖山,也是當代台灣的象徵之一,被譽為「心清如玉,義重如山」
高一生 02:42
25 鲁凯组曲
「鰲芭」 (auba)是青葉的魯凱族語,是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的原住民部落,魯凱族(Rukai)為台灣原住民,分布於台東縣、屏東縣、高雄市等縣市境內,人口約一萬餘人。 很久很久以前,風景優美的達羅巴令湖,住著湖神愛迪丁嘎,祂是魯凱族的先祖;有一次遇到了阿禮社頭目的女兒芭嫩,美麗的她深深地吸引著湖神。湖神吹著口笛訴說著祂對少女的愛慕,兩人在山林裡愛苗滋長。一日,湖神來到頭目家提親,芭嫩向家人說:「湖神今晚要在住我們家,請大家不要太早起來。」頭目心中納悶不已,於是,天未亮時點根柴火察看,赫然發現女兒的身上纏繞著一條巨大的百步蛇,而她卻滿臉愉悅的表情。頭目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湖神就是傳說中族人敬畏的百步蛇。婚禮當天,湖神及他的從屬帶著家傳的古壺、鐵鍋、檳榔、漂亮的琉璃珠串來迎娶。之後,迎親隊伍向達羅巴令湖出發,芭嫩對送行的父母及村民說:「為了表示虔敬,以後族人經過神湖時,請穿白色的衣裳,而我會準備溫熱的食物給你們,並請留下獵物的後腿。」說完,便向湖中走去,湖水泛起了漣漪,映出了百步蛇的花紋,芭嫩終於到了夫家。 這個膾炙人口的傳說,依然在族裡流傳。而傳唱著嫁蛇郎故事的古老歌曲,更是讓人回味再三。
华语群星 03:09
26 宁静部落
排灣族(Paiwan ; Payuan)為台灣原住民,發源於北大武山,目前居住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以台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分布北起大武山地,南達恆春,西自隘寮,東到太麻里以南海岸。包括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境內,2008年人口為87,709人,為台灣第二大原住民族,擁有台灣原住民少有的貴族制度,並以巫術出名。排灣族在比較上深具文化性,除了與其它原住民族一樣善歌舞外,他們有貴族制度,精良的雕刻技術,以及每五年舉辦一次的盛大的五年祭。刺球是五年祭的重要活動。刺球有刺人頭的象 北排灣的拉瓦爾群由於毗鄰霧台鄉的魯凱族,加上通婚頻繁,文化上深受魯凱族的影響,例如百合花的佩戴、長嗣的繼承。北排灣的排灣文化在新生代的提倡下富有活力與創造力。如陶壺的製作,琉璃珠的製作都在北排灣人的努力下復活。南排灣的牡丹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清朝同治年間,和日本之間引發牡丹社事件,擴大為國際事件。內外獅頭社事件則是原住民族抗清的血淚史。至於滿州鄉的排灣族人由於鄰近漢族與阿美族,受到二種外來文化的影響甚深。東排灣的巴卡羅群深受鄰近卑南族、阿美族的文化影響,在服飾及生活習俗上呈現了三個族群的混合體,尤其台東縣太麻里鄉大王部落更為明顯。
谢宛臻 05:45
27 屏东是咱兜
屏東縣為台灣最南端的縣,也是台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縣境內除了閩南人之外,也居住了許多客家人和原住民:排灣族人口多集中於此,而北部則是魯凱族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屏東縣南部的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同時也是極富盛名的觀光景點。屏東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蓮霧、黑珍珠蓮霧及黑鮪魚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简上仁 03:49
28 鹅銮鼻之恋 洪荣宏 03:32
29 国境之南
夏天的恆春半島總是以耀眼的藍做為強力吸磁的軸心,吸引大批遊客,尤其是南端的兩處底角,貓鼻頭和鵝鑾鼻,用大海的熱情擁抱比基尼女郎或是夾腳拖、海灘褲裝扮的遊客,就算個性再怎麼害羞,到了這裡,就是能解放心靈。暢遊國境之南的路線。囊括不少精華景點,白砂的南國風情、後灣的純樸、龍磐大草原的廣闊,還有後壁湖旁的潛水秘境,帶人早訪不斷在蛻變中的海角天涯美樂地。
范逸臣 03:38
30 马兰姑娘
熟悉原住民音樂的朋友,阿美族著名的歌謠馬蘭姑娘,一定不會陌生,悠悠婉轉,輕聲細訴,時而輕快活潑,不懂阿美語的人,可能會被優美的旋律所吸引,卻不知道歌曲背後的故事。事實上,這首流傳已久的歌謠,寫的是一個動人心弦的阿美族愛情故事,也突顯出在阿美族母系社會中,女性自主的愛情與婚姻價值觀。 馬蘭部落【Falangau 發蘭構】,在阿美族和其他部分族群的話語裡Falangau就是指臺東市。
Ado 阿洛 04:53
31 故乡普悠玛
在都蘭山的茂密森林裡,有一個顆約2米高的大石頭,上面刻著「普悠瑪」三個字,這是傳說中的『普悠瑪遺址』,也是南王社的族人來此追思祈福的祭台。都蘭山,標高1190公尺,一等三角點,是台東人心中最重要的山。多少離家打拼的台東遊子,心中念念不忘著家鄉的都蘭山!
陈建年 06:45
32 再见花莲
花蓮古稱奇萊,據《花蓮縣志》記載,西班牙人在1622年(明天啟2年)到這裡採取砂金,還將花蓮地區稱為多羅滿,是台灣原住民的天下。 花蓮縣位於臺灣東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花蓮的旅遊業相當興盛,風景宜人有太魯閣國家公園、花東縱谷、花東海岸線,觀光產業相當豐富,所以花蓮民宿相當多,約有900多家合法民宿,另有特產包括花蓮薯、麻糬、羊羹、木雕、石雕、石壺、東海岸玉石、奇雅石、玫瑰石等。
叶佳修 03:12
33 太鲁阁
太鲁阁位于中部横贯公路,断崖峻谷、瀑布流水是其特色,尤其中部横贯公路壮丽险峻的景致,向有「小三峡」之称。当地泰雅族人血脉传承的传奇故事,更是教人为之动容。
杨锦聪 05:13
34 苏花道上(家书)
蘇花公路是一條台灣東海岸的省轄公路,為省道台九線的一段,在日治時倡議修築原先清代之北路為臨海道路,1932年5月通車,二戰後改名蘇花公路,之後並持續新建隧道及拓寬為柏油路面,1990年10月25日改為雙向通車。北方起點是宜蘭縣蘇澳鎮白米橋,南方終點是花蓮縣花蓮市中山中正路口花蓮郵局前,全長118公里(現今里程縮短至102.4公里),大致依海岸線修築,間或蜿蜒進入平坦河口三角洲腹地。沿路可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是一條世界著名的景觀公路。
叶佳修 02:37
35 绿岛小夜曲
綠島舊名雞心嶼、青仔嶼與火燒島等,是一座位於台灣臺東縣外海、太平洋中的海島,原名火燒島(亦稱雞心嶼或青仔嶼),為台灣第四大附屬島。。火燒島舊名眾說紛紜,以清嘉慶年間大火焚燒島嶼之說最為大眾採信。1937年設火燒島庄,屬台東廳台東郡管轄。戰後火燒島設鄉,歸屬於台東縣管轄,於1948年改名為「綠島」,延用至今。 據歷史記載,綠島最早為達悟族、阿美族等原住民居地。嘉慶18年小琉球(今琉球鄉)漢人漁民曾勝開等為風漂至火燒島,於阿眉山下的海濱建一共同住屋稱為公館,著手開墾,並且招小琉球家眷及民眾至,因來者日眾,故在中寮灣岸建一聚落,名曰「中寮」,光緒後漢人往來更頻繁。
凤飞飞 02:52
36 台湾兰屿的故事
蘭嶼位於台東縣蘭嶼鄉,是台灣最大的高山離島,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漢人最早以閩南語音譯紅頭嶼(白話字:Âng-thâu-sū)或紅豆嶼(白話字:Âng-tāu-sū),日治時期以後固定紅頭嶼之名,1947年因島上盛產蝴蝶蘭而改名,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Botel Tobago。 蘭嶼的島上原住民族達悟族舊稱為「雅美族」。島上原住民製作拼版舟,並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亦稱為「飛魚季」。有「飛魚的故鄉」之稱。島上居民全數為達悟族人,島民全數由菲律賓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千年的歷史。今日兩方語言仍能溝通,時有交流活動。達悟族人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的海洋民族,也是不獵人頭的民族 。
眭澔平 03:43
37 外婆的澎湖湾
澎湖縣是台灣最小的縣,位於台灣本島西側的台灣海峽上,全境由澎湖群島所組成,自古以來便是往來台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及各方經濟與軍事爭奪的要地。有關澎湖的風景名勝可參考網址 http://www.penghu-nsa.gov.tw
潘安邦 03:04
38 金门.寄情
神祕的金門,在解除軍事管制後,立刻成為台灣旅遊業中熠熠發光的明星。更何況,金門還有其他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獨特的地理條件、豐富的水域,加上零工業污染的環境,讓金門成為賞鳥、釣魚的天堂。 馬祖和金門同處戰地前線,雖然開放旅遊後的成績遠不如金門耀眼,但有別於台澎金、獨樹一幟的閩東文化,也讓它在台灣飽和的旅遊市場中逐漸嶄露頭角。尤其是獨特的「一顆印」花崗岩石屋,鮮艷的屋瓦沿山而建,在碧海藍天下構成的優美風情有如小希臘,加上當地積極的社區營造及文史工作,馬祖之美已經打出名號,成為許多識途老馬眼中的桃花源。
叶佳修 03:52
39 美丽岛(钢琴独奏) 胡德夫 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