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收藏

共43首歌曲

标签
#西方古典 #Liszt: Symphonic Poem #Complete
创建者
Dorothy
更新时间
2020年11月16日

歌单介绍

----------------------------------------------------------------------------------------------------------------------------------------------------------------------------------------

李斯特共作十三部交响诗分别为:

李斯特的第一部交响诗《山间所闻》 S.95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的创作冲动产生于李斯特早年生活在巴黎的时期。当时他和诗人雨果常常在巴黎年轻艺术家的圈子里会面,则,灵感来自于法国文豪雨果的诗集【秋叶】。

----------------------------------------------------------------------------------------------------------------------------------------------------------------------------------------

李斯特的第二部交响诗《塔索,哀叹与胜利》S.96【Tasso, Lamento e Trionfo】简称“塔索”,作于1849年,分别于1850-1851年及1854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后,于1856年出版,同样是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这部交响诗取意于拜伦的诗篇《塔索的哀诉》,用作歌德戏剧《托夸多•塔索》的序曲。

----------------------------------------------------------------------------------------------------------------------------------------------------------------------------------------

李斯特的第三部交响诗《前奏曲》S.97【Les Préludes】作于1848年,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于1856年出版。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人生序曲)的标题取自拉马丁《诗之冥想》中的一节,其意为:我们的一生都是那首未知之歌的前奏曲。

----------------------------------------------------------------------------------------------------------------------------------------------------------------------------------------

李斯特的第四部交响诗《奥菲欧》S.98【Orpheus】作于1853-1854年,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于1856年出版。在这首交响诗里李斯特采用了家喻户晓的古希腊神话作为题材。

----------------------------------------------------------------------------------------------------------------------------------------------------------------------------------------

李斯特的第五部交响诗《普罗米修斯》S.99【Prometheus】作于1850年,于1855年修订,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

----------------------------------------------------------------------------------------------------------------------------------------------------------------------------------------

李斯特的第六部交响诗《马捷帕》S.100【Mazeppa】始作于1851年,于1854年修订,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是李斯特根据雨果的同名长诗《玛捷帕》而作。

----------------------------------------------------------------------------------------------------------------------------------------------------------------------------------------

李斯特的第七部交响诗《节日之声》S.101【Festklange】作于1853年,于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

----------------------------------------------------------------------------------------------------------------------------------------------------------------------------------------

李斯特的第八部交响诗《英雄的葬礼》S.102【Heroide Funébre】作于1849-1850年,于1854年修订,于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

----------------------------------------------------------------------------------------------------------------------------------------------------------------------------------------

李斯特的第九部交响诗《匈牙利》S.103【Hungaria】,作于1854年,于1857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是为表达对匈牙利诗人弗勒什马尔蒂的敬意而作的。

----------------------------------------------------------------------------------------------------------------------------------------------------------------------------------------

李斯特的第十部交响诗《哈姆雷特》S.104【Hamlet】作于1858年,原是计划为1856年在魏玛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而作的一首序曲。

----------------------------------------------------------------------------------------------------------------------------------------------------------------------------------------

李斯特的第十一部交响诗《匈奴之战》S.105【Die Hunnenschlacht】作于1856-1857年,于1861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首交响诗是受德国画家考尔巴赫的一幅壁画启发而作。

----------------------------------------------------------------------------------------------------------------------------------------------------------------------------------------

李斯特的第十二部交响诗《理想》S.106【Die Ideale】作于1857年,于1858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首交响诗的构思来自于席勒的同名诗歌。和李斯特的其他交响诗一样,它并不拘泥于文学作品,而是从中汲取精华,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融合成新的一体。

----------------------------------------------------------------------------------------------------------------------------------------------------------------------------------------

李斯特的第十三部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根据[匈]济奇(Zichy)的画作而作。

----------------------------------------------------------------------------------------------------------------------------------------------------------------------------------------

由于搜索功能时好时坏,甚至电脑老版本专辑封面都已不显示,加上西方古典专辑版权问题越来越严重,几乎只减不增,给选曲带来重重困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搞定,而且有时根本无法搞定只能打住,再加上敏感词的捉摸不透,变化莫测,So,给制作带来困难加困难的艰难,如果你是个真正西方古典爱好者,希望能喜欢本人所制作的精选集,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Berg-Symphonie)
李斯特:第一交响诗《山岳交响曲 / 山间所闻》 S.95。 李斯特的第一部交响诗《山间所闻》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95,的创作冲动产生于李斯特早年生活在巴黎的时期。当时他和诗人雨果常常在巴黎年轻艺术家的圈子里会面。灵感来自于法国文豪雨果的诗集《秋叶》。 雨果的诗写到: “诗人听见两种声音,一种是献给神的庄严的赞美和欢呼,另依种则充满苦闷、悲痛、邪恶和诅咒。前者是大自然,后者是人生,这两种声音,像争斗一般纠缠着,最后成为神圣的沉思而消失”。
Bernard Haitink 30:43
02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What is Heard on the Mountain), S95/R412
李斯特:第一交响诗《山岳交响曲 / 山间所闻》 S.95。 乐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表现大自然的神秘与无现,接着出现甜蜜的、类似于黄昏旋律,;然后是赞颂大自然的雄伟,。面对人生的苦恼,描写人类情绪的乐音,显得很 不安,当人面对大自然而领略到神圣之后,庄严的旋律立即响起,第二部分是强而有力的音响,象征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无法与之抗衡,而最后音乐再度回到缓慢 的速度,象征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并献上永恒的颂歌。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29:12
03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 95
李斯特:第一交响诗《山岳交响曲 / 山间所闻》 S.95。 1849年,《第一交响诗“山间所闻”》Symphonic Poem No.1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95 在魏玛完成,随后分别于1850年和1854年进行两次修改,最终于1857年定稿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arolyne zu Sayn Wittgenstein)。作品为降E大调,李斯特写在乐谱上面的序文明确解释了作品的结构: “诗人听到了两种声音,其中之一是强而有力、条理井然的欢乐颂歌,另一种则是充满抑郁、苦闷、泪笑交并、兼带诅咒的声音。两种声音彼此掺和、交错出现,又相互融合。最后,经过清明的观察,才逐渐解脱,继而消失。”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30:12
04 Franz Liszt: Tasso, Lamento e trionfo, symphonic poem No.2, S.96 (after Byron)
李斯特:第二交响诗《塔索,哀叹与胜利》S.96。 这部交响诗取意于拜伦的诗篇《塔索的哀诉》,用作歌德戏剧《托夸多·塔索》的序曲,其主题音乐素材是一首威尼斯船歌,是李斯特于1837年漫游威尼斯时所听贡多拉船夫哼唱的诗歌《Be liberated的耶路撒冷》的开头。李斯特所写序言为:...... (因敏感词而无法展示给大家) 李斯特以塔索作为交响诗的主人公,体现了一种李斯特对人生的看法。
Orchestre de Paris 00:01
05 Tasso: Lamento E Trionfo
李斯特:第二交响诗《塔索,哀叹与胜利》S.96。 《塔索》全曲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生前的悲哀”和“死后的光荣”。乐曲采用了主题以及变奏形式。通过采用单一的主题形式来刻画这位伟大的意大利诗人的内心世界。 很抱歉:二部分 因敏感词而无法详细的展示给大家。
Bernard Haitink 20:57
06 Tasso: lamento e trionfo, S96/R413
李斯特:第二交响诗《塔索,哀叹与胜利》S.96。 李斯特本人于1854-1856年将这首交响诗改编成双钢琴版,出版时编号为S.636 ,于1858年改编成四手联弹版,编号为S.590 。他最喜爱的学生之一,卡尔•陶西格(Carl Tausig)也根据这首交响诗改编成钢琴独奏版。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21:29
07 Franz Liszt: Les Préludes, symphonic poem No.3, S.97 (after Lamartine)
李斯特: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97。 在李斯特的十三部交响诗中,最著名且流传最广的就是《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ymphonic Poem No.3 "Les Préludes" S.97 ,作于1848年,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于1856年出版。这部交响诗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曲情感变化丰富,发展起伏跌宕,以C大调为主调,贯穿全曲的动机只是三个音:“C-B-E”,它可以是柔和甘美的,可以是铿锵有力的,也可以是紧张不安或壮丽如颂歌的。它的变形和成长,充分展示了李斯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部单乐章作品的曲式结构是自由的奏鸣曲式,同时又是浓缩了四个乐章的交响乐——第一部分(呈示部)相当于快板的第一乐章,第二部分(展开部的前半段)相当于谐谑曲乐章,第三部分(展开部的后半段)相当于抒情的慢板乐章,第四部分(再现部)则是终曲的写法。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0:01
08 Liszt: Les Preludes, Symphonic Poem No. 3
李斯特: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97。 乐曲的引子由两个拨弦和音开始,在C大调上由柔和的弦乐奏出,好象是在发问:“人生的旅程将是如何呢?”这就是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子来源于主题,好象是在描写伟大而自豪的人类形象:人生是庄严、坚毅、伟大而又不平静的。副部主题那丰满而又轻快的圆舞曲式旋律,是用来描写爱情的。这一主题温柔而真挚,代表着“每一个生命的曙光”。这是春天的信息,是人生美好的愿望和情思的真诚吐露。发展部描写的是“生命的风暴”。生命之舟迎着狂风暴雨驶向光明的彼岸,暴风雨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命之舟顽强地与之搏斗。暴风雨终于逐渐平息下来,双簧管温柔地奏出平和的旋律,好象是在回忆爱情。最后是主部主题再现, 音乐雄伟、壮丽、辉煌,好像是以极大的信心和热情来迎接着未来。李斯特在这部作品里,将奏鸣曲和变奏曲式结构相结合,揭示出他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乐观主义的歌颂。
Erich Kunzel 16:02
09 Symphonic Poem No. 3, S. 97: Les Préludes
李斯特: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97。 第三交响诗采用自由的奏鸣曲式。开头是行板的引子,音乐用疑问音调提出了一个探求人生真谛的哲理性的问题。主部是庄严的行板,表现生命充满青春的活力,犹如旭日方升。连接部是一个抒情主题,表现爱情的温暖和幸福;它从主部的C大调转向副部的E 大调。......
Orquesta Lírica Bellaterra 10:37
10 Les Preludes (Symphonische Dichtung Nr. 3)
李斯特: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97。 《前奏曲》,它取材于法国浪漫派诗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总谱前面刊登了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写成的序言,作为这首交响诗的标题。序言的全文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除了是用‘死亡’唱出第一个庄严音符的无名歌曲的一组前奏曲以外,还有什么呢?爱情是每一颗心中的朝阳,但最初的幸福和欢乐,怎能不受暴风雨的袭击,以致好梦被惊破,祭坛被摧毁;在残酷的打击下,怎能不冲出暴风雨,投入宁静的乡村生活,从回忆中去寻求安慰呢?可是人总是不能久安于大自然怀抱中温和的隐退生活的,当小号吹出警报的信号时,他立即冒险上阵,不管号召他去参加的是什么样的 fight 行列;为的是在fight 中完全恢复自信,并获得充分的力量。”
Bernard Haitink 15:03
11 Orpheus
李斯特:第四交响诗《奥菲欧》S.98。 《第四交响诗“奥菲欧”》在这首交响诗里李斯特采用了家喻户晓的古希腊神话作为题材。交响诗开始于圆号的轻声呼唤,两架竖琴奏出清澈的琶音,这就是怀抱里拉琴的高贵的奥菲欧形象。他出现在山林间、溪水旁,是那么的超凡脱俗。接着,一条深厚优美的旋律在乐队中低音区出现,从容不迫,宛如一首抒情诗。这是乐章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双簧管吹出,竖琴如潺潺流水般衬托着双簧管的旋律,就仿佛是奥菲欧在弹着怀里的里拉琴在柔声歌唱,这歌声使万物凝神倾听,它美得使人不禁要落下泪来。第三部分旋律转为独奏小提琴的柔和音色,接着,大提琴深情地接过这旋律,叹息般的短句使人联想到奥菲欧失去爱人后的孤独和忧伤。
Bernard Haitink 11:09
12 Orpheus, S98/R415: Orpheus, S98
李斯特:第四交响诗《奥菲欧》S.98。 在李斯特的十三首交响诗中,这是最短的一首,只有十分钟左右。而且它也没有很多的戏剧性,没有强烈的冲突。实际上,它是一首赞美音乐艺术、赞美必将战胜死亡和黑暗世界的光明的抒情诗。这是在李斯特心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从配器角度来观察,这部作品比较细腻,乐器常以独奏方式出现,因此带有室内乐风格。在十九世纪末的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笔下,这是常见的手法,可以说,李斯特在《奥菲欧》的创作中是有着某种属于印象主义的音乐思维的,与他的其他交响诗作品相比,它更贴近大自然,更追求纯粹的美感。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11:44
13 Orpheus, Symphonic Poem, S98/R415
李斯特:第四交响诗《奥菲欧》S.98。 李斯特于1854-1856年间将这首交响诗改编成双钢琴演奏形式,编号为S.638 ,于1859年改编成四手联弹形式,编号为S.592 。另有编号为S.511b 的钢琴独奏版,实际上是由弗雷德里克•斯皮罗(Friedrich Spiro)改编。
Andreas Rothkopf 11:50
14 Franz Liszt: Prometheus, symphonic poem No.5, S.99
李斯特:第五交响诗《普罗米修斯》S.99。 《第五交响诗“普罗米修斯”》Symphonic Poem No.5 "Prometheus" S.99 ,作于1850年,于1855年修订,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1850年,魏玛举行了隆重的赫尔德肖像揭幕仪式,为了增强戏剧的抒情性,李斯特为上演的戏剧加上了一部独立的序曲和一首大合唱。后来,他把序曲扩展成了一部独立的交响诗,也就是这部“普罗米修斯交响诗”,并题上一段序言:很抱歉:因敏感词而无法详细的展示给大家。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2:33
15 Prometheus
李斯特:第五交响诗《普罗米修斯》S.99。 音乐以Rage 的情绪开始,它使人立即联想到被捆缚在海边岩石上的勇士普罗米修斯,...... 紧接着,音乐变得深沉而庄严,这仿佛是普罗米修斯内心痛苦的写照,他倾诉着,为自己的无辜受罚感到伤心。突然,音乐转向激烈的快板,...... 就在这时刻,温柔的旋律仿佛一线希望似地浮现,音乐的色彩从此时开始明亮起来。一条坚定有力的主题出现在乐队中,它以赋格曲的形式层层叠加,节奏铿锵果敢,犹如一首英雄进行曲,听者也许会在此时联想到贝多芬的音乐。......
Bernard Haitink 13:02
16 Prometheus, S99/R416
李斯特:第五交响诗《普罗米修斯》S.99。 1855-1856年,李斯特同时完成了该部交响诗的双钢琴版本,编号为S.639 ,四手联弹版则完成于1858年,编号为S.593 。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13:24
17 Liszt: Mazeppa, S. 100
李斯特:第六交响诗《马捷帕》S.100。 《第六交响诗“玛捷帕”》Symphonic Poem No.6 "Mazeppa" S.100 ,始作于1851年,于1854年修订,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是李斯特根据雨果的同名长诗《玛捷帕》而作。 第一部分在有节制的小快板速度开始。...... 第二部分以行板的速度开始。...... 第三部分在突然响起的小号的号角性音调中进入。...... 很抱歉:三个部分 因敏感词而无法详细的展示给大家。
Herbert von Karajan 15:25
18 Franz Liszt: Mazeppa, symphonic poem No.6, S.100
李斯特:第六交响诗《马捷帕》S.100。 这首钢琴曲《玛捷帕》在音乐内容的构思上与雨果及拜伦等其他作家所写的传说故事基本相符,只是在结构上稍有改变。1851年,李斯特开始将这首钢琴曲改编成交响诗,并在终曲中增写了新的哥萨克主题,这样,交响诗在篇幅上就比钢琴曲更大。交响诗《玛捷帕》最后完成的时间约在1854年春。同年四月,在为魏玛宫廷管弦乐团募集基金时,进行了首次演出。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5:23
19 Mazeppa
李斯特:第六交响诗《马捷帕》S.100。 1855年,李斯特完成了该交响诗的双钢琴版本,编号为S.640 ,四手联弹版则完成于1874年,编号为S.594 。
Bernard Haitink 16:28
20 Franz Liszt: Festklänge - Poème symphonique No.7 S.511d
李斯特:第七交响诗《节日之声》S.101。 《第七交响诗“节日之声”》Symphonic Poem No.7 "Festklange" S.101 ,又译“节日的声音”,作于1853年,于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是一首整体情绪非常乐观的作品,交替着三种因素:辉煌而伟大的赞颂、欢腾热烈的舞蹈场面、深情而充满诗意的幻想,结束全曲的是“艺术的凯旋”。
Leslie Howard 20:00
21 Symphonic Poem No. 7: "Festive Sounds"
李斯特:第七交响诗《节日之声》S.101。 原是为李斯特本人和维根斯坦公主即将举行的婚礼而作的“婚礼进行曲”,但最后这桩婚姻因为教皇拒绝维根斯坦公主和前任丈夫离婚而未能实现。 与其说这是一首交响诗,不如说是一首单纯的序曲更为合适。采用C大调,2/2拍,精神抖擞的快板。中部音乐带有波兰民间舞曲“波洛涅兹”和匈牙利传统舞蹈“征兵舞”Verbunkos 的特点,表达了对卡罗琳•维根斯坦的敬意,同时也表现出李斯特这位匈牙利后裔对他们两人婚姻的期盼。
USSR Ministry of Culture Symphony Orchestra 18:49
22 Symphonic Poem No. 7: Festklange
李斯特:第七交响诗《节日之声》S.101。 1853-1856年,李斯特完成了该交响诗的双钢琴版本,编号为S.641 ,四手联弹版则完成于1854-1861年,编号为S.595 。
Ivan Vrotoshoff 18:50
23 Héroïde funèbre
李斯特:第八交响诗《英雄的葬礼》S.102。 《第八交响诗“英雄的葬礼”》Symphonic Poem No.8 "Heroide Funébre" S.102 ,作于1849-1850年,于1854年修订,于1856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如果说《前奏曲》描写了英雄的生,那么这首交响曲则描写了英雄的死。李斯特曾目睹了众多英雄的死,他深深理解这死实际上成就了英雄们的永生,这死将在人民的心中埋下种子,将在新的一代人中培育出新的英雄。
Bernard Haitink 27:20
24 Héroïde funèbre, S. 102
李斯特:第八交响诗《英雄的葬礼》S.102。 这是一部悲壮而高贵的作品,它凝聚着李斯特真挚的爱国之情,而且它的创作有着令人痛心的背景。...... 很抱歉: 因敏感词而无法详细的展示给大家。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10:21
25 Hungaria
李斯特: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103。 《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ymphonic Poem No.9 "Hungaria" S.103 ,作于1854年,于1857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是为表达对匈牙利诗人弗勒什马尔蒂的敬意而作的。1854年,他完成了这份回礼,在两年后的布达佩斯音乐会上,交响诗《匈牙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胞们的赞誉使李斯特感到终于回报了诗人和祖国。
Bernard Haitink 23:15
26 Hungaria, S103/R420
李斯特: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103。 《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103 ,是一首严峻、深沉的作品。乐曲的主题是一首d小调进行曲,色彩黯淡,但是很坚定,具有内在的深刻的力量。悲剧性的气氛长时间地笼罩着,小调上的副题旋律及一段小提琴自由吟咏般的独奏,表现出鲜明的匈牙利吉卜赛音乐特点。这是发自内心的倾诉,是强烈的渴望,可以想象,它在同胞们心中引起的共鸣有多么的强烈。......这是一部成功地激起爱国情绪的杰作,它给以匈牙利人民巨大的鼓舞。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22:01
27 Hungaria, S. 103
李斯特: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103。 交响诗《匈牙利》与《英雄的葬礼》、康塔塔《匈牙利1848》均属同一种类型的作品,它们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凝聚着李斯特真挚的爱国之情。 李斯特于1854-1861年间改编成双钢琴演奏版出版,编号为S.643,于 1874年改编成四手联弹版出版,编号为S.596。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23:07
28 Hamlet
李斯特:第十交响诗《哈姆雷特》S.104。 《第十交响诗“哈姆雷特”》Symphonic Poem No.10 "Hamlet" S.104 ,作于1858年,原是计划为1856年在魏玛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而作的一首序曲。 ...... 在交响诗中,弦乐队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哀,也潜伏着不祥之兆。......
Bernard Haitink 13:55
29 Hamlet, S104/R421
李斯特:第十交响诗《哈姆雷特》S.104。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又名“王子复仇记”,其主要内容是: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因为父王猝死 ...... 一切都结束了。葬礼进行曲缓缓地响起来,为高贵美丽的灵魂,更为世界的沉沦。 很抱歉: 因敏感词而无法详细的展示给大家。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15:10
30 Hamlet, S. 104
李斯特:第十交响诗《哈姆雷特》S.104。 作品于1861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于1858-1861年间改编成双钢琴演奏版出版,编号为S.644,于1874年改编成四手联弹版出版,编号为S.597。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10:34
31 Hunnenschlacht
李斯特: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105。 《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ymphonic Poem No.11 "Die Hunnenschlacht" S.105 ,作于1856-1857年,于1861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首交响诗是受德国画家考尔巴赫的一幅壁画启发而作。......
Bernard Haitink 15:12
32 Hunnenschlacht, S105/R422
李斯特: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105。 这部长达十五分钟的交响诗“画面感”极强,在音响效果上也是极富特色。...... 李斯特本计划在交响诗的后半部分用一首规模宏大的宗教合唱来表现基督教的辉煌胜利,后来他把这个构思改为用管风琴来演奏圣咏部分。...... 很抱歉: 因敏感词而无法详细的展示给大家。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14:16
33 Hunnenschlacht, S. 105
李斯特: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105。 1857年,李斯特完成该交响诗的双钢琴版本,编号为S.645;四手联弹版则完成于1874年,编号为S.596b 。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16:25
34 Die Ideale
李斯特:第十二交响诗《理想》S.106。 《第十二交响诗“理想”》Symphonic Poem No.12 "Die Ideale" S.106 ,作于1857年,于1858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首交响诗的构思来自于席勒的同名诗歌。和李斯特的其他交响诗一样,它并不拘泥于文学作品,..... 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融合成新的一体。
Bernard Haitink 27:06
35 Die Ideale, S. 106
李斯特:第十二交响诗《理想》S.106。 李斯特把席勒的诗意在顺序上作了改动,几个段落分别标上了小标题:一开始的快板引子是“理想”,它崇高而又遥远,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接下来的一个热情的快板段落标着“渴望”——它表现了青年席勒胸膛中奔腾的活力与冲动。李斯特的这段音乐充满了对真理的渴求,对青春力量的赞美,它明媚壮丽,仿佛是出生太阳一般魅力无穷。但接下来的庄严的行板改变了这种无忧无虑的心情,这里的小标题是“醒悟”。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10:50
36 Die Ideale, S106/R423
李斯特:第十二交响诗《理想》S.106。 李斯特于1857-1858年完成该交响诗的双钢琴版本,编号为S.646 ;四手联弹版则完成于1874年,编号为S.596c 。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25:21
37 Von der Wiege bis rum Grabe
李斯特: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 《从摇篮到坟墓》(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德])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1881–82),S.107,根据[匈]济奇(Zichy)的画作而作,分三部分:摇篮 - 人生 - 坟墓),晚年的最后一部交响诗。 创作于1881年到1882年他生命临终前的四、五年的暮年时期,其余12首都是他在魏玛早期的作品。
Bernard Haitink 13:56
38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107/R424
李斯特: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摇篮。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04:47
39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107/R424: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Der Kampf ums Dasein)
李斯特: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生存。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02:27
40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107/R424: To the Grave (Zum Grabe)
李斯特: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坟墓。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06:20
41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 107: I. Die Wiege
李斯特: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摇篮。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04:58
42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 107: II. Der Kampf um's Dasein
李斯特: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生存。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03:35
43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 107: III. Zum Grabe, die Wiege des zukünftigen Lebens 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 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