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3人收藏
共52首歌曲
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缩写为DG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古典音乐唱片品牌。DG公司成立于1898年,见证了整个20世纪古典音乐界及唱片业的发展。它在70年代初成为宝丽金唱片集团(PolyGram)的一份子,宝丽金集团于1998年被环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Group,简称 UMG)收购
公司简介:
DG唱片公司的前身为1898年由德国人E·贝纳林在其家乡汉堡成立的德国留声机公司。当时她属于英国留声机公司(EMI,同为贝纳林所创)的分公司,其股份大部分在英国人手里,主要是将从英国运来的母盘加工压制成唱片。后由于一战的爆发英、德成为交战国,德国政府将英资DG公司接收,从此她便走上了独立经营之路。
1941年,西门子公司取得DG公司经营权,并改名为Polydor International,1962年西门子与飞利浦两家公司将其下属的DG与Philips合并成为DGG/PPI集团。1972年,DG与Philips两家唱片公司正式合资组成了日后享誉全球的唱片帝国——宝丽金(Polygram)集团。
DG公司虽有着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但我们所熟悉的黄色郁金香商标却只用了50年而已,因为DG是“唱片之父”贝纳林先生一手创立,因此1909年以前DG用的是“一个小天使坐在圆盘里”的图案做商标,也曾与英美两家兄弟公司EMI和RCA共同用过“白色的Nipper小狗侧耳倾听留声机”的商标,直到二战结束之后,DG才完全切断了这些关系,于1949年启用了新的郁金香花冠商标。现在这个大家所熟悉的长方形黄标是由著名的商标设计大师汉斯·多米茨拉夫在1949年设计的。
今天这个黄色的郁金香花冠几乎已经代表了DG的精神,也成了这个百年老牌的骄傲。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唱片品牌,DG可以说完全见证了百年来所有乐坛的重要人物,是一致公认的古典演奏巨匠的温床。
历史沿革:
1898年 由圆盘唱片的发明者德国人埃米尔·贝林纳(Emil Berliner)与其兄弟约瑟夫(Joseph Berliner)在他们的故乡汉堡市创立,当时名为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简称DGG),注册商标为“录音天使”(Recording Angel,图案为一个小天使坐在圆盘里)。此前,贝林纳已于1887年9月29日申请了留声机及唱片的专利,并已在英国伦敦成立了英国留声机公司(EMI公司的前身),DGG属于其子公司,作为技术上、商业上的尝试,当时其股份大部分在英国人手里,主要业务是将从英国来的母盘加工压制成唱片,在德国发行。DGG在成立之初曾先后为男低音夏里亚宾、男高音卡鲁索与女高音梅尔芭等录制过唱片。
1909年 “录音天使”商标改为“小狗”商标(His Master's Voice,图案为白色的Nipper小狗侧耳倾听留声机)。
1910年 录制了由巴克豪斯弹奏的格里格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1913年 录制了世界第一张完整的管弦乐唱片(由尼基什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交战,德国政府没收了英资的DGG,从此DGG与伦敦母公司分离,开始独立经营。音乐家肯普夫、克伦佩勒成为活跃的录音分子。
1924年 设立了宝丽多(Polydor)商标,作为在海外发行唱片的商标。
纳粹德国期间,许多签约音乐家被禁止录音,另一些犹太裔演奏家则受迫害而出逃。1937年,德意志银行与德律风根公司的共同介入使摇摇欲坠的DGG得以生存下来。
1941年 西门子公司取得DGG的经营权,改名为“宝丽多国际”(Polydor International)。
1951年 DGG正式推出第一批密纹唱片(LP)。
1958年 DGG开始以立体声技术录制唱片。
1959年 DGG与卡拉扬签约(在卡拉扬去世前,双方合作录制了近200张唱片)。同年,设计大师汉斯·多米茨拉夫设计出现在DGG唱片封面上使用的经典黄标。
1962年德国西门子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将其下属的DGG与PPI(Philips Phonograhische Industry)合并成为DGG/PPI集团。十年后,改组为宝丽金唱片集团(PolyGram),但仍维持各自的品牌不变。此后DGG简化为DG,即Deutsche Grammophon)。
70年代末80年代初,DG积极推广新的唱片格式CD,迈入数位化时代。1982年,DG正式推出第一批CD系列,此后开始逐渐淡出LP市场,以CD为主要商品。
1987年 西门子出售了其在DG的所有股票,于是飞利浦成为DG最大的持股者。
1991年 DG正式采用4D录音技术。
1995年 推出The Originals系列(俗称“大禾花”系列),将“原像位元处理技术”(Original-ImageBit-Processing)的应用常规化,开始有系统地大量复刻昔日LP时代经典级名盘。
1998年 美国环球唱片集团收购宝丽金(PolyGram),DG成为环球旗下的一个品牌,但仍维持原名不变。
2002年 DG正式推出第一批SACD。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唱片业萧条,新唱片数量大幅下滑。为了保持优势,DG公司提出的策略是,一方面继续支持乐坛新人,制作新的录音;另一方面,不断再版录音库里的珍贵录音资料,并对其使用原像位元处理技术母带重制(remastering)再发行。
DG公司的录音风格是,注重整体效果的平衡。技术方面,不追求发烧特效,所以它的录音出现暴音等瑕疵的情况少,录音质量有保证。
录音技术:
4D技术:
D录音技术由DG录音中心主任克劳斯·海曼(KlausHiemann)和录音师史提方·史巴塔(StefanShibata)于1990年开发,并于1993年正式应用于录音工程。但在21世纪初DG公司放弃了该技术。
其核心部分是DG公司与日本雅马哈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超级D/A与A/D转换器。这种转换器拥有高位元的解析效果,运作方式为21位元,后来提高为24位元,大幅提升了录音的精确度。4D技术分为四个重要部分:第一是前级放大器和麦克风;第二是24位元A/D转换器,增益18dB以上;第三是StageBox和数位网络系统,使得远端监控录音成为可能,而信号传输为数位讯号,避免类比传输产生的各种失真;第四是数位等化器,将调控从麦克风录得的讯号。
原像比特处理技术:
这是4D技术的延伸,主要用于处理旧录音母带的混音及重整工序。这种技术首次应用于卡拉扬金版系列;后来DG的大师原版系列也是一该技术为基础的。自1995年2月起,DG以“大禾花”系列之名,选择昔日优秀录音与名演版本,陆续重新发行。企鹅唱片指南评论:“DG的大禾花系列CD,转制后音质明显改善,母带经过处理后更能自然地显出温暖的氛围,以及几可乱真的LP类比唱片气息。
多媒体技术:
DG公司开发的数据光盘唱片,光盘上面有音轨和数据轨,音轨用于记录录音信息,而数据轨则用于保存乐谱资料。该唱片可运行于Windows或Mac平台。可在播放的同时,在显示器上同步显示乐谱。
唱片系列:
大禾花系列:
The Originals,大师原版系列,俗称“大花版”或“大禾花”系列,此花为“郁金香”。
DG公司从1997年开始推出The Originals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很高的商业利润。这套系列将从前LP的封面倾斜了一个角度作为CD封面,运用了DG公司的Originals ImageBit-Processing技术重新整理,荟萃了DG公司LP时代的部分精华录音,全部中价发行。本系列以从前的经典LP唱片为主,突出了艺人和演绎,价格合适,包装精美,声音也不错,是最成功的重整系列唱片,至今还是DG公司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系列从小克莱伯指挥的贝五、七开始,到小克莱伯指挥的勃拉姆斯第四结束时刚好一百张,DG公司还专门在勃拉姆斯这张唱片上专门标注出来,并随碟附送了一本介绍这一百张唱片的小册子,仿佛The Originals已经功德圆满,划上句号了。但DG公司后来还是在99年新发行了9款新系列。
Collectors Edition系列:
廉价、环保纸盒包装、以作曲家为单位。
包括:卡拉扬60年代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出的门德尔松交响曲全集,约夫姆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和米开朗杰里的DG全套录音。
Original Masters系列:
廉价、环保纸盒包装、以演艺名家为单位。这是Collectors Edition的姊妹作,所选录音范围除了模拟身历声录音之外,更扩阔至1958年以前的单声道录音,故此有更多上一辈演艺人的老录音透过此系列得以在CD首度面世。
画廊系列:
DG公司自从推出CD以来,“画廊”就是其中价位系列的中流砥柱,此系列是以模拟身历声录音为主,范围由1958年至1981年数位录音出现之前为止。1995年,DG推出TheOriginals,许多原本在“画廊”的录音被转到新系列重新发行,但它的位置并未因此而被取代。后来,DG把用来发行数位录音的中价位系列(名为Masters)结束,重发数位录音的责任从此就交由“画廊”负责,不过DG最后还是多开了一个专门重发数位录音的中价位系列entree。这系列收录的曲目不少,例如有拉法埃尔·库贝里克指挥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廉价系列:
DG的廉价系列共有两个:其一是Privilege,其二是专门推出老录音的Document,它们已在目录上消失,事实上Privilege系列中由阿巴多指挥柴可夫斯基的第2及第4号交响曲非常受欢迎。2001年,环球唱片以AMbientSurroundImaging技术作招徕,由DeccaMusicGroup代理的新廉价系列Eloquence,其特色就是集合了DG、Decca及Philips三家的录音。
音乐王国系列:
共100张,按作曲家出生时间编排顺序,收入从中世纪开始到20世纪作曲家最代表性的作品。封面中央为一画作。画作上面写出曲目,下面标出演奏者。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 I.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第五交响乐,C小调,作品:67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专辑:《Beethoven: Symphonies Nos. 5 & 7(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C小调,OP.67,创作于1804—1808年(中间曾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全曲分4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 本曲由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演奏,二十世纪著名的指挥大师Carlos Kleiber(卡洛斯·克莱伯)指挥。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07:22 |
02 |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Op.125,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 专辑:《Beethoven: The 9 Symphonies(贝多芬:九首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是由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该曲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该曲一共四个乐章,一直以来,该组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第九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第二主题为bB大调,木管乐器显现出一丝悲凉的气氛。发展部为g小调,弦乐器紧张的搏斗将乐曲引发至高潮。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本曲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演奏,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15:32 |
03 |
Tschaikowsky: Der Schwanensee, Op.20 - I. Scène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Op.20 - (一场景)组曲1 专辑:《Tschaikowsky: Ballet-Suiten(柴科夫斯基·芭蕾组曲)》 柴可夫斯基的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Swan Lake Op.20 作于1876年,发表这部作品的同时,柴可夫斯基还带上了他的第一部芭蕾,其实早前还有两部作品,但他还没完成就放弃了,而这两部作品的音乐也没有流传下来,其中之一是儿童芭蕾舞剧《天鹅湖》。柴可夫斯基可能从中提取了主导动机,除此之外人们对这部作品就一无所知了。《天鹅湖》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中世纪的民间童话,由佩季帕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柴可夫斯基本人于1900年11月将整部芭蕾舞剧音乐改写成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Swan Lake Suite 出版。这部《天鹅湖组曲》常用于音乐会演出,是久演不衰的佳作。现今常用于演出的这部组曲由六首作品组成,本曲是场景(天鹅湖主题)Scene - Swan Theme,选自第一幕终场音乐,为庆贺王子成年,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酒宴,突然天空中飞过一群天鹅,引起王子打猎的念头。 本曲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 )演奏。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3:03 |
04 |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E, Op.8, No.1, R.269La Primavera- 1. Allegro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E大调《四季》春,【协奏曲,小提琴和弦乐】作品:8,第一乐章,快板 。 专辑:《Karajan Forever: The Greatest Classical Hits》 《四季》春只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以《和声与创新试验》为总名的一套十二首协奏曲(作品第8号)中的第一首。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开始的副歌确定整个乐章的标题“春光重返”的意境。意大利原文的节奏就几乎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一兴高采烈的曲调,或反之,这一曲调暗示了语言的节奏:第一个形成对比的小提琴独奏插部的乐队中的另两把小提琴独奏作为伴奏,这里标有“鸟之歌”,由轻柔的颤音和细致的独奏跑句组成.这一插部的中途继续着十四行诗“乌儿欢快鸣啭,迎接春天”。开始的副歌很快地重复之后,小提琴中的轻声絮语组成第二个插部(相当于十四行诗的C字部分),它先现了一个半世纪后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中的森林的喃喃细语. 副歌的第二次再现(字母D)后是“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由小提琴声部迅速跑动的音阶相随后整个弦乐组中低音上的碎弓加以描绘。 本曲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由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3:26 |
05 |
Humoresque(Dvorak)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第七首)。 专辑:《Masters of the Violin》 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当时正在他的祖国——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但此曲似乎更类似一首小夜曲,像民歌一样朴实、亲切,并没有任何 “诙谐”的成分在内。 本曲为优雅的稍缓板,降G大调,2/4拍子。以第一主题为中心构成第一段,经过转成降g小调的中段后再予以反复,为复合三段体。 反复时省略一部分,因而形式更为简单。 本曲由二十世纪比利时小提琴家中的璀璨之星Arthur Grumiaux阿瑟·格鲁米欧小提琴演奏。 |
Arthur Grumiaux | 03:21 |
06 |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 Moderato
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Op.18 - 第一乐章,(中板)琴声。 专辑:《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2 /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开始于1899年,是由浪漫主义最后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全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 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 c小调 第一主题 (片段1)。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E大调 第二主题 (片段2),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由前苏联钢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特奥菲洛维奇•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演奏。 |
Warsaw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1:13 |
07 |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5 In C Sharp Minor - 4. Adagietto (Sehr langsam)
古斯塔夫·马勒:第五交响曲在C小调 - 第四乐章,小柔版。 专辑:《Karajan Adagio: Music To Free Your Mind》 马勒的第五首交响曲作品,作于1901年至1902年。公论认为,此曲为马勒所有交响曲中最普及的,原因是在于第一乐章开头的一段小号独奏及美妙的第四乐章。 本曲是第四乐章,稍慢的慢板,三段体,只用竖琴与弦乐。以竖琴伴奏,第一小提琴奏出抒情主题,变成厚重的对位后进入中段,第一小提琴奏躁动不安的旋律。第三段回到F大调,是对第一段的简化。 本曲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演奏,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11:57 |
08 |
Johann Sebastian Bach: Aria mit 30 Veränderungen, BWV 988 "Goldberg Variations" - Aria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戈德堡变奏曲,BWV988 - 咏叹调 专辑:《Johann Sebastian Bach: Goldberg-Variationen(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1741年出版。全曲32段,全部演出40-80分钟。这部作品长期不受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前半叶。女大键琴家兰多夫斯卡(Landowska)的公开演奏及录音。之后,1955年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将其选作自己的第一张录音作品。而现在,哥德堡变奏被视为巴赫作品中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全作品包括主题,30个变奏,主题反复。 咏叹调,一首庄重尊贵的萨拉班德舞曲,充满着纤弱而自制的情感 本曲现由世界级俄罗斯著名钢琴家Andrei Gavrilov(安德烈伊 加夫里洛夫)钢琴演奏。 |
Andrei Gavrilov | 04:48 |
09 |
Johann Sebastian Bach: Partita for Violin Solo No.3 in E, BWV 1006 - 3. Gavotte en Rondeau
巴赫:E大调小提琴变奏曲第六首,W1006,第三乐章,嘉禾舞曲和回旋曲。这张唱片企鹅评鉴三星。 专辑:《Bach: Sonatas and Partitas(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组曲集)》 J.S.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1001—1006,大约作于1720年,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最高峰巅。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峰巅。本曲是第六首,E大调组曲,BWV1006,第三乐章,嘉禾舞曲和回旋曲,黑尔曼指定为“比较快”。这张唱片企鹅评鉴三星。 本曲由20世纪世界小提琴大师内森·米尔斯坦演奏。 |
Nathan Milstein | 03:08 |
10 |
Franz Schubert: Piano Quintet in A, D.667 - "The Trout" - 3. Scherzo (Presto)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A大调,D667,第三乐章,谐谑曲。 专辑:《Schubert: »Trout« Quintet(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所有的室内乐作品中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一首。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令聆听者难以忘怀。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这首五重奏,A大调,D667,作于1819年,其标题因其第四乐章变奏曲主题采自舒伯特1817年所作的歌曲《鳟鱼》旋律而命名。此曲乃舒伯特与其好友、男中音歌唱家佛格尔在北奥地利旅行时,受到博文加纳热情款待,因此而受博文加纳委托而作,首演于博文加纳府邸。乐曲共分五个乐章,本曲是第三乐章,.谐谑曲,急极,A大调,复合三段体。以弦乐与钢琴对答,再构成赋格。 本曲由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James Levine(詹姆斯·莱文)演奏。 |
James Levine | 04:13 |
11 |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5 in G minor, Orchestrated by Martin Schmeling (?-1943)
布拉姆斯:G小调匈牙利舞曲第5首,由马丁·施梅林精心策划。 专辑:《Brahms: 21 Hungarian Dances(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是由21首“四手联弹”钢琴小曲所组成的曲集,虽然每一首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不尽相同,却都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卜赛民族音乐的特色。本曲是第五首,G小调,快板,活泼地。 本曲由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演奏。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02:16 |
12 |
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Variation 18
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第43号, 第18变奏。 专辑:《The Best & Rarities(最爱与珍藏 / 超精选)》 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受到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启发所创作的曲子中,最重要的一首作品。这首狂想曲共有二十四个变奏,无疑是为纪念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而采用的编号方式。而第十八个变奏则是拉赫曼尼诺夫最有名的一段旋律,充满渴望、依恋之情,最后的变奏则逐次展现乐曲的张力,它所达到的境界,本曲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具有极特殊的美感。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如歌似的行板;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质。这首乐曲80年代随着美国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而成为全世界最脍炙人口的古典旋律之一。 本曲由中国钢琴演奏家郎朗演奏。 |
郎朗 | 02:49 |
13 |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2 in E flat, Op.9 No.2
肖邦:3首夜曲 降E调,NO.2 作品:9,第2首,回旋曲 专辑:《Chopin: Nocturnes(肖邦夜曲全集)》 肖邦这三首夜曲,作于1830-1832年,出版于1833年,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献给玛丽·普莱耶尔夫人。作品9 是肖邦最初发表出版的夜曲,因这之前已经有了菲尔德的夜曲,所以肖邦夜曲的问世很自然的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尼克斯说:夜曲表现了如梦一般的甜蜜和欢乐,似夜一样的寂静和安祥。雷斯塔说:有仿效菲尔德的痕迹,似乎过多的加人了胡椒和香料。 本曲是第二首,降E 大调,回旋曲式 此曲是肖邦夜曲中最为人们喜爱的一首,是经常被演奏倍受欢迎,最具典型而通俗的一首,也是肖邦夜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此曲及前一首在创作形式 上都受是此到了菲尔德的影响,如果以作品的成就与曲最具魅力之处,曲调优美、感情纯真,像其后来创作的同类作品相比,此曲不算是优秀。有的评论家说,它不 过是极为平常并带有几分伤感情调的沙龙音乐。然而,是由于这首夜曲的极为平常的魅力,才把众多的一般喜爱者引进了肖邦夜曲的大门,继而又使那些爱好者,登 上了肖邦音乐的殿堂。这首夜曲旋律优美,纯朴如歌,经过几次的装饰以及速度、力度的变化在发展着,有人形容此曲如同花腔女高音般的甜蜜动人的歌声,不间断 的在歌唱着,直至华彩段,最后结束在幸福安祥之中。而左手几乎是以同样的节奏,类同的音型伴奏至曲终。 本曲由葡萄牙女钢琴演奏家玛利亚·胡奥·皮尔斯(Maria João Pires)演奏。 |
Maria João Pires | 04:29 |
14 |
Felix Mendelssohn: Lieder ohne Worte, Op.19 - No. 1 in E (Andante con moto) "Sweet Remembrance"
门德尔松:无词歌,E调,Op.19 NO.1,甜蜜回忆。 专辑:《Mendelssohn: Songs Without Words(门德尔松:无词歌)》 浪漫派的时代,钢琴音乐的潮流是从传统的四乐章奏鸣曲,转向随意的、可长可短无拘无束的独立曲式,包括各种舞曲、组曲、夜曲、即兴曲、变奏曲、叙事曲、谐谑曲以及标题诗化的钢琴曲,就像我们在舒曼、肖邦、勃拉姆斯乃至李斯特的作品年表上看到的那样。虽然这批浪漫派精英也多少都写过几首传统的奏鸣曲,但他们的钢琴音乐的主体部分或者说精华部分,显然不是建立在传统奏鸣曲之上的。仅是这一点就跟贝多芬和舒伯特有所差异了。通常这也被认为是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一道分水岭。而这道分水岭,最初就是出现在门德尔松的键盘上。无词歌是门德尔松用来指那种在伴奏声部的衬托下,旋律进行得像歌唱似的钢琴独奏曲。他的钢琴作品不很多,《无词歌》要算代表作了。陆续写了15年的《无词歌》,这一体裁为F.门德尔松首创,他作有钢琴独奏的《无词歌》8集,每集 6首,加起来总共48首。都不长,但每一首都有歌唱性旋律及其伴奏,都是完整的歌曲形式,名副其实的“无词歌”,精致、隽永、妩媚可人且富创意。本曲是第一集(Op.19)第一首,《甜蜜回忆》。 本曲由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的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Daniel Barenboim(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钢琴演奏。 |
Daniel Barenboim | 03:08 |
15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No.10 In C Major, K.330 - 1. Allegro moderato
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10号,K.330 -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专辑:《Horowitz in Moscow(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莫扎特这首《第十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K330/300h,作于1781-1783年。因作于在巴黎期间,有法国风味。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在第一主题后,接着是属调的第二主题,呈示部最后以4小节尾奏收束。发展部类似插句形式,转调频繁,再现部照原型再现。 本曲由美籍俄罗斯钢琴家Vladimir Horowitz(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演奏。 |
Vladimir Horowitz | 06:10 |
16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 compl. by Franz Xaver Süssmayer - 1. Requiem aeternam
莫扎特:D小调安魂弥撒曲《安魂曲》K626,第一章节,进堂咏: Introitus。 专辑:《Mozart: Requiem(莫扎特:安魂曲)》 莫扎特的这首《安魂曲》,D小调,也称为《安魂弥撒曲》,K626,实质是未完成作品,由苏斯梅尔(Franz Xaver Sussrmayr, 1766-1803)整理完成。这首作品作于1791年,实际是莫扎特自己的挽歌。全曲共八个章节,本曲是第一章节,进堂咏: Introitus。 本曲由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与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合奏。 |
Herbert von Karajan | 05:24 |
17 |
Pietro Mascagni: Cavalleria rusticana - Intermezzo sinfonico
皮埃特罗·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 间奏曲。 专辑:《Pietro Mascagni: Cavalleria rusticana(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本曲由斯卡拉剧院米兰乐团演奏,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此外是马克西姆《new word》专辑中的Intermezzo(电影《蛮牛》插曲。 以及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愤怒的公牛》《教父》都曾出现过这首乐曲。 本曲由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 di Milano)演奏。 |
Herbert von Karajan | 03:27 |
18 |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1 in C, Op.21 - 1. 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 作品21 ,第一乐章,极慢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专辑:《Beethoven: The 9 Symphonies(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C大调第一交响曲》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21,开始创作于1794年,完成于1796年,1800年4月2日在维也纳霍夫堡剧院首演。这部作品的风格是轻松和活泼,据说是应斯维顿男爵的建议而作,斯维顿男爵是莫扎特与海顿的保护人。贝多芬这首交响曲中,明显看出海顿、莫扎特的影子,共由四个乐章组成,本曲是第一乐章,极慢板,朝气蓬勃的快板。开头有一段仿效海顿的缓慢的引子,但在具古典传统特征的第一主题进入之前,有一些游移的、不明确的和旋。第一主题具舞蹈性,副主题是优美的双簧管与长笛的对答。展开部几乎用第一主题写成,开头的素材在再现部中出现时更为有力和富有变化。 本曲由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演奏,荣获“桂冠指挥家”称号的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指挥。 |
Leonard Bernstein | 09:25 |
19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1. Allegro maestoso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专辑:《Chopin Complete Edition(肖邦作品全集)》 本曲由 波兰节日乐团与Krystian Zimerman合奏。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Zimerman)出生于波兰的扎布热市。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973年获得波兰全国钢琴比赛第一名,翌年获得波兰普罗克菲耶夫钢琴大赛的金奖。1975年,19岁的Zimermann获得了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也由此正式步入世界性演出生涯。1976年签约DG,成为该公司专属演奏家。在其他作品方面,Zimermann灌录的德彪西《前奏曲全集》获得了1994年度《留声机》优秀唱片大奖、1995年《爱迪生大奖》中器乐独奏奖。 |
Krystian Zimerman | 23:31 |
20 |
Tomaso Albinoni: Adagio for Strings and Organ in G minor
(意大利,1671-1750):托马索·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 专辑:《The Very Best of Adagio(柔板精选)》 阿尔比诺尼最著名的作品是《g小调柔板》,以至于被称为“阿尔比诺尼柔板”(Albinoni Adagio)。但据学者考证,这一片段并非他所作。二次大战期间,米兰的音乐学者雷莫·贾佐托(Remo Giazotto)刚刚完成了阿尔比诺尼传记和作品目录的撰写和整理。1945年,他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图书馆废墟中发现了一部三重奏鸣曲手稿残本怀疑是阿尔比诺尼的作品,贾佐托觉得非常好听,就整理改编了这个旋律写出一段曲子,后来被传为“阿尔比诺尼柔板”。所以,人们往往把阿尔比诺尼和雷莫·贾佐托联系在一起,通常会在《G小调柔版》后面写上:阿尔比诺尼作曲,雷莫·贾佐托整理。它是贾佐托的作品,应该被称作“贾佐托柔板”,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阿尔比诺尼柔板”。 作曲家中很少有象托马索·齐奥凡尼·阿尔比诺尼那样,仅以一首曲子而闻名于世。《g小调柔板》还曾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名战役为背景创作的电影《加里波利》中的插曲。也许是因为阿尔比诺尼留下的作曲太少,人们对他介绍和了解不多,因此有关西方音乐史的书籍几乎不会提到他。 本曲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演奏,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11:50 |
21 |
River Waltz
River Waltz是电影《面纱》中的一首插曲。 专辑:《The Painted Veil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面纱)》 本曲由电影配乐大师Alexandre Desplat(阿里克桑多·迪普拉)制作。 电影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面纱》(The painted veil)在第64届金球奖中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 本曲由来自法国的电影配乐大师Alexandre Desplat(阿里克桑多·迪普拉)配乐制作。 |
Alexandre Desplat | 02:27 |
22 |
Badinerie
这是一首Bach作品,并由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手风琴家Richard Galliano(理查德·加利亚诺)演奏。 Richard Galliano四岁起就跟随其父练习手风琴,少年时代迷恋上了爵士,尤其从小号手Clifford Brown的音乐中得到启示,并很快驱使他投入到爵士音乐这片新天地中,70年代他移居法国后,就开始为一些著名的爵士乐手伴奏,诸如Chet Baker, Ron Carter, Michel Petrucciani, Jan Garbarek等。直到他遇见给他带来巨大影响的人: Astor Piazzolla。 他的代表专辑:《 New York Tango》,《Bach》等 本曲是专辑《Bach》里相当受乐迷喜欢的一首。 |
Richard Galliano | 01:30 |
23 |
Sarasate: Zigeunerweisen, Op. 20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和钢琴,作品:20。 专辑:《Carmen-Fantasie(卡门幻想曲)》 本曲由:Anne-Sophie Mutter(安娜-苏菲·穆特)小提琴演奏。 Anne-Sophie Mutter(安娜-苏菲·穆特)1970年、1974年两次参加在德国境内的小提琴比赛并获得重要奖项。1976年是穆特被指定次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主要演出者。1977年,穆特与柏林爱乐一起合作演,出从那以后,穆特经常在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厅演出,她的专集总能盘踞古典音乐排行榜。。她与年长27岁的DG唱片公司法律顾问温德里希于1990年结为夫妻。但仅仅过了5年,温德里希因癌症离她远去,这让当时年仅33岁又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她跌入情感重创的深渊。 2001年8月,39岁的穆特又与比自己年长34岁,有过3次婚姻的指挥大师普列文结为夫妇 。 |
Anne-Sophie Mutter | 08:41 |
24 |
Nocturne No.1 in B flat minor, Op.9 No.1
肖邦:3首夜曲 降E调,NO.1 作品:9,第1首,三段曲式. 专辑:《Chopin: Nocturnes(肖邦:夜曲)》 肖邦这三首夜曲,作于1830-1832年,出版于1833年,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献给玛丽·普莱耶尔夫人。本曲是第一首,降b 小调,三段曲式。 第一段,右手先奏了六个旋律音之后,加人了左手的伴奏,虽然是弱拍起始,但此曲特别强调了旋律的重要性,曲调亲有的评论家说,这首夜曲没有前两 首切优美,婉转动人,乐曲开始不久就用了比较多的装饰音,细腻的刻画了乐曲的这里虽然没有怜爱、情绪却是温馨的。情,似乎也描写了景。 第二段,降D 大调,八度的弱奏如同小提琴加上弱音器似的宁静,而随后力度加强之对比像似体贴、安慰,这里有动情的叙述,内心的吐露,有热清豪放,人们说此曲的魅力就在于八度奏出的旋律之甜美。 本曲由意大利钢琴演奏家Maurizio Pollini(毛利齐奥·波里尼)钢琴演奏。 |
Maurizio Pollini | 04:47 |
25 |
Edvard Grieg: Lyric Pieces, Op.12 - 1. Arietta
爱德华·格里格:《格里格钢琴抒情小曲66首》作品:12,第一首,小抒情曲。 专辑:《Edvard Grieg: Lyric Pieces(格里格:抒情小品集)》 爱德华·格里格一生共作有10卷《抒情小品》,共66曲。埃米尔·吉列尔斯选取其中20曲演奏,分别是:第一卷(OP.12)的第一首-小抒情曲,略微拖拉的行板;第二卷(OP.38)的第一首-摇篮曲,宁静的稍快板;第三卷(OP.43)的第一首-蝴蝶,优美的快板;第二首-孤独的流浪者,朴实的稍快板;第四卷(OP.47)的第二首-片断,温雅活泼的快板;第三首-旋律,稍快板;第四首-挪威舞曲;第五卷(OP.54)的第四首-夜曲,行板;第五首-谐谑曲,轻快活泼的最急板;第六卷(OP.57)的第六首-乡愁,行板;第七卷(OP.62)的第四首-小河,活泼轻快的快板;第六首-归乡;第八卷(OP.65)的第五首-民歌风格,悲伤的慢板;第九卷(OP.68)的第二首-祖母的小步舞曲,轻松愉快而温雅的稍快板;第三首-伊人身边,极富感情的行板;第五首-摇篮曲,宁静的稍快板;第十卷(OP.71)的第一首-往事,速度转快的行板;第三首-小精灵,很快的快板; 第六首-过去,悲伤的行板;第七首-余韵,圆舞曲速度。埃米尔·吉列尔斯的这款录音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带花。 本曲是第一卷(OP.12)的第一首-小抒情曲,略微拖拉的行板,现由苏联钢琴家Emil Gilels(埃米尔·吉列尔斯 )钢琴独奏。 |
Emil Gilels | 01:25 |
26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 1. Adagio sostenuto
贝多芬: 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月光奏鸣曲》 作品:27.2,持续的慢板。 专辑:《Beethoven: Piano Sonatas "Moonlight", "Pathétique", "Appassionata"(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月光”、“悲怆”、“热情”)》 贝多芬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月光》),OP.27.2,作于1801年。其标题据说出于莱斯达布(Rellstab,1799—1860)对此曲第一乐章“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的湖面上荡漾小舟”的形容。此曲呈献给朱丽叶妲•桂察蒂 (Giulietta Guicciardi,1784—1856)。桂察蒂当时是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曾对她一见倾心。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沉浸在爱情之中的产物,有人认为,此曲是贝多芬对挂察蒂爱心的写照。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三段体,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符来表达无边的幻想。在第一主题开始的中间部,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域,呈现躁动不安的情绪,然后主题又平静地走向第三段。 本曲现由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的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Daniel Barenboim(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钢琴演奏。 |
Daniel Barenboim | 06:38 |
27 |
Edvard Grieg: Peer Gynt Suite No.1, Op.46 - 1. Morning Mood
爱德华·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第一组曲,作品:46,第一段,“晨景”。 专辑:《Grieg: Peer Gynt Suites; Holberg Suite / Sibelius: Finlandia; Valse triste(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霍格堡組曲 / 西贝柳斯:芬兰颂、忧郁圆舞曲)》 《培尔·金特》(Peer Gynt)是易卜生创作戏剧作品之一,它通过纨绔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另外,《吉尔·金特》也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的名字。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乐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分为四段,本曲是第一段,“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贩运黑奴,往中国贩运偶像,一时成了富商。这时,他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并非是炎热的沙漠,而更像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 本曲现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 )演奏演出。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04:11 |
28 |
La Campanella(paganini)
帕格尼尼:小提琴曲《钟声》。 专辑:《Masters of the Violin》 帕格尼尼《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钟声》)是他的代表作,主要特点是演奏技巧精湛,尤其是首尾两个乐章遥相呼应,精彩迷人,无愧于它的标题《钟声》。作品1851年出版。 对于本曲演奏者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卡拉扬生前说过:“假如让我举出10位当代最好的小提琴家的话,阿卡尔多一定是在我左手的某个指头上。” 阿卡尔多生于意大利都灵,6岁学琴,早年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1954年,年仅13岁的阿卡多便登台举办了其首场独奏音乐会,当时演奏曲目之一是“帕格尼尼随想曲”。15岁时他荣获日内瓦小提琴大赛冠军,17岁那年,他在最权威的小提琴比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赢得金奖,这更使他名声大噪,自此开始其全球性职业演奏生涯,并驰骋国际乐坛40余年而不衰。而这首帕格尼尼的钟声,充分显示了阿卡尔多对帕格尼尼的曲子炫技的表达,我们虽然无法欣赏帕格尼尼在200年前的出神入化的炫技表演,但是,阿卡多的演奏却使我们能够享受到难得的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更惊叹于帕格尼尼的这种魔鬼的创作和惊世骇俗的音乐表现力。 |
Various Artists | 08:58 |
29 |
Johann Sebastian Bach: Aria mit 30 Veränderungen, BWV 988 "Goldberg Variations", Arranged for String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三十首咏叹调与变奏曲,BWV 988 (戈德堡变奏曲),Arranged for String Trio(三重奏)Dmitry Sitkovetsky - Var. 3 Canone all'Unisono a 1 Clav.。 专辑:《Bach: Goldberg Variations(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变奏3,卡农,三声部,使用第一层键盘。 现由二十世纪杰出大提琴演奏家Mischa Maisky(米沙·麦斯基),小提琴演奏家朱利安·拉什林(Julian Rachlin)和今井信子(Imai Nobuko)合奏演出。 |
Julian Rachlin | 01:57 |
30 |
Maurice Ravel: Boléro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专辑:《Ravel: Boléro;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La Valse; Daphnis et Chloé, Suite No. 2(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死公主的孔雀舞曲、圆舞曲、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组曲)》 《波莱罗舞曲》创作于1928年,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曾被用作日本动漫《数码宝贝》的背景音乐之一。本曲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也是拉威尔为数不多的专为乐队而写的作品之一。 现由巴黎管弦乐团演奏,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的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Daniel Barenboim(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 |
Orchestre de Paris | 17:31 |
31 |
Johann Sebastian Bach: Aria mit 30 Veränderungen, BWV 988 "Goldberg Variations" - Variato 1 - a 1 Clav.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三十首咏叹调与变奏曲,BWV 988 (戈德堡变奏曲),Variato 1 - a 1 Clav. 专辑:《Bach: Goldberg Variations(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这是变奏1,使用第一层键盘,二声部,前奏曲风格,拍子和调性与主题类同。 本曲由被誉为是演奏巴赫乐曲「最崇高的女祭司」钢琴家Rosalyn Tureck(罗莎琳·杜蕾克)演奏。 |
Rosalyn Tureck | 02:45 |
32 |
Johann Sebastian Bach: Violin Concerto No.2 In E, BWV 1042 - 1. Allegro
巴赫: E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2,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ach: Concertos(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巴赫E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BWV1042,大约作于 1717-1723年间,这是巴赫现存的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乐队配置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个一把以及古钢琴。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正主题以3下槌击开始,这一乐章是平衡的ABA三段曲式,对比性的中间部分发展了叠句片段,第三段则是第一段的反复。 现由并被《时代》誉为“全美最佳”年轻古典音乐家的小提琴演奏家Hilary Hahn(希拉里·哈恩);Los Angeles Chamber Orchestra;Jeffrey Kahane合奏演出 |
Hilary Hahn | 06:55 |
33 |
Johannes Brahms: Symphonie Nr. 4 e-Moll, op. 98 - I. Allegro non troppo
勃拉姆斯:E小调第4交响曲 Op.98,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专辑:《Brahms: Symphony No. 4》 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作品编号 98)是作曲家创作的最后一首交响曲。勃拉姆斯在完成第三号交响曲之后的一年1884年开始谱写此曲,并完成于 1885 年。全曲分为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e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洋溢着淡淡伤感的乐章, 寂寞的情怀,呜咽般的哀诉,深深地打动了人心。 本曲由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演奏,二十世纪著名的指挥大师Carlos Kleiber(卡洛斯·克莱伯)指挥。 |
Carlos Kleiber | 12:54 |
34 |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1 in G minor, Orchestrated by 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
布拉姆斯:G小调匈牙利舞曲第1首,由勃拉姆斯策划。 专辑:《Brahms: 21 Hungarian Dances(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勃拉姆斯因为当时的小提琴演奏家雷梅尼 (Remenye, 1830—1898)的推荐而喜欢上匈牙利舞曲,这些匈牙利舞曲中其实已糅进了吉普赛舞曲的成分。勃拉姆斯的这套《匈牙利舞曲》集共21首,原为钢琴四手联弹而作,后改编成管弦乐。 本曲是第一首,G小调,很快的快板。 本曲由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演奏。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02:52 |
35 |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Op.35 - 1. Allegro moderato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17:08 |
36 |
Richard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Op.30 - Prelude (Sonnenaufgang)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Op.30,第一段,前奏曲 - 日出。 专辑:《Richard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ill Eulenspiegel; Don Juan(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蒂尔的恶作剧、唐璜)》 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同名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是描写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全曲共分9段;第一段“日出”的标题是作者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30秒的音乐,却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由于这段音乐强大的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常常被喜爱音响的朋友作为试机用的片段。其余8段的名称均来自尼采的原著,它们分别是“来世之人”、“渴望”、“欢乐与激情”、“挽歌”、“学术”、“康复”、“舞曲”和“梦游者之歌”。 本曲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演奏,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01:50 |
37 |
Robert Schumann: Kinderszenen, Op.15 - 7. Träumerei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第七首, 梦幻曲 。 专辑:《Schumann: Kinderszenen; Kreisleriana》 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 作于1838年。该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本曲是第七首,梦幻曲 Traümerei ,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深孚众望的阿根廷女钢琴演奏家Martha Argerich(玛尔塔·阿赫里奇)钢琴演奏。 |
Martha Argerich | 02:56 |
38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D major, K. 211 - 1. Allegro moderato
莫扎特: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K211,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专辑:《Mozart: The Violin Concertos(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K2I1,作于1775年6月14日。全曲有法国式优美、典雅的风格。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先由乐队合奏第一主题方式展开,体现主题的强弱对比,第二主题同样以主调,先由第一小提琴奏 出,中提琴、第二小提琴衬托。全合奏在主和弦上结束后,主奏小提琴在弦乐、尤其是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第一主题。当主奏小提琴以三连音奏华丽的快速音群 时,第一小提琴以属调再现第二主题,主奏小提琴反复。然后在二声部小提琴支持下,主奏小提琴奏三连音音型,再变成全合奏三连音。发展部主奏的快速音群与合 奏形成对比,再现部按原型进行。 现由被卡拉扬盛赞穆特为“自青年梅纽因之后最杰出的小提琴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Anne-Sophie Mutter(安娜-苏菲·穆特)小提琴演奏。 |
Anne-Sophie Mutter | 08:21 |
39 |
Frédéric Chopin: 12 Etudes, Op.10 - No. 3. in E "Tristesse"
肖邦:12首练习曲 Op.10,第三首,E大调“离别”。 专辑:《Chopin: Etudes, Préludes, Polonaises(肖邦:练习曲、前奏曲、波兰舞曲)》 肖邦的作品10的12首练习曲题献给李斯特。可以说是整个练习曲发展史中划时代的里程碑。《12首练习曲》12 Etudes Op.10 ,据考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号作于1830年;第八、九、十、十一号作于1829年;第七、第十二作于1831年;第三号作于1837年。这12首作品均呈献给李斯特,以示友情和尊重。 本曲是第三首,E大调“离别”,2/2拍,不太慢的缓板,三段体式,与第六首降e小调成为一对。开始的旋律柔美深沉,带有明显的沉思色彩和淡淡的思乡之情。按照钢琴家古德曼的说法,他演奏此曲时,肖邦曾抓起他的手喊道:“啊,我的祖国!”中段转为更活泼,情绪也更高扬,把乐曲引向焦思苦虑、激情澎湃的高潮。最后乐曲情绪又主见趋于沉静,再现主题,在绵绵的思乡之情和无限惆怅的气氛中结束。 现由意大利钢琴演奏家Maurizio Pollini(毛利齐奥·波里尼)钢琴演奏。 |
Maurizio Pollini | 03:40 |
40 |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1. Allegro maestoso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Op.11,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专辑:《Chopin.Piano.Concertos.Nos.1&2(肖邦:钢琴协奏曲 1 & 2 号)》 肖邦一生仅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而且都属于华沙时期之作。f小调(作品21)协奏曲写于一八二九年,出版于一八三六年。e小调协奏曲(作品11)写于一八三0年,出版于一八三三年。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异常相近,甚至可称作姐妹篇。它们都是采用古典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布局、格式十分严谨,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依然严格地运用双呈示部传统。这两部协奏曲都饱含了青年人的热情、朝气和活力,其中虽有幻想、暂时的惆怅和淡淡的哀思,但却充溢着一种抑制不住的明朗、欢快的情绪,甚至带着某些年青人的夸张和炫耀。 全曲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e小调,3/4拍。曲式是传统的协奏曲奏鸣曲式。由小提琴奏出果敢有力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抒情而温暖,典型的肖邦风格,也是在小提琴上用E大调奏出。钢琴以华丽地展开第一主题的方式进入;第二主题也采取同样方式。最后在乐队上结束呈示部。展开部钢琴对前面的主题用音阶、琶音等多种手法予以发展。然后进入再现部。再现时先由乐队呈示第一主题的前一半,钢琴接过来。第二主题转入G大调。以后华丽地发展下去。尾声以第一主题开始,在乐队全奏中结束这一乐章。 本曲现由波兰钢琴演奏家Krystian Zimerman(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钢琴演奏 |
Krystian Zimerman | 23:32 |
41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7 in D minor, Op.31 No.2 -"Tempest" - 3. Allegretto
贝多芬:D小调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op.31,第三乐章,稍快的快板。 专辑:《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 17, 21, 25, 26(贝多芬:第17、21、25、26号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OP.31.2。其《暴风雨》的标题来自辛德勒当年请教贝多芬阐释此曲,贝多芬回答可以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首作品充满奇异、灰暗的紧迫感,乐曲共分三个乐章,本曲是第三乐章,稍快的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这是以第一主题为主轴,16分音符像旋风一样发展,其主题据说是从疾驰的马蹄声的联想而来,它的不断孕育、发展具有无比的推动力。 本曲现由波兰钢琴演奏家Krystian Zimerman(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钢琴演奏。 |
Maurizio Pollini | 06:15 |
42 |
Frédéric Chopin: 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Op.23。 专辑:《Chopin: Ballades; Etudes(肖邦:叙事曲、练习曲 / Chopin Complete Edition 2 / 肖邦全集第二卷)》 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作于1831-1835年间,有人认为这首叙事曲是取材于密茨凯维茨的《格拉辛娜》,但一般认为应是密茨凯维茨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作品为奏鸣快板曲式,开头是个缓慢的引子,两手齐奏一个庄严的旋律,把我们带进了悲壮的史诗气氛中。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1830年11月,处于沙俄残暴统治下的波兰人民,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并在华沙建立了独立政权。1831年9月,由于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华沙陷落,起义失败。肖邦在《g小调叙事曲》中借题发挥,表现了对这次起义失败的悲愤情绪。这首叙事曲和密茨凯维支的诗一样,起着鼓舞波兰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志的作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本曲现由波兰钢琴演奏家Krystian Zimerman(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钢琴演奏。 |
Krystian Zimerman | 09:39 |
43 |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For Cello Solo No.1 In G, BWV 1007 - 1. Prélude
巴赫: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首, BWV1007,1.前奏曲。 专辑:《111 Years of Deutsche Grammophon: 111 Classic Tracks(DG公司111周年纪念:111段经典音轨)》 J.S.巴赫的独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大约作于1717年,克滕。巴赫的这一套组曲采取标准的古典组曲形式,即集数种古典舞曲组成。当时克滕宫廷中有两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贝尔与李尼希克,巴赫以这两位演奏家作为对象作成这套组曲,这套组曲谱系巴赫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玛格达琳娜抄下来,原谱没有速度标记。现在这套组曲的速度标记有多种历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所标标志,公认的版本是19世纪著名大提琴家H.贝尔卡所标,卡萨尔斯所标版本也极为重要。 本曲是第一首BWV 1007 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1.前奏曲 (Prelude)。 现由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大提琴家Pierre Fournier(皮埃尔·富尼埃)大提琴演奏。 |
Pierre Fournier | 02:51 |
44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2 No.1 - 1. Allegro
贝多芬: F小调第1号钢琴奏鸣曲 op.2 No.1,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Beethoven: The Piano Sonatas (Collectors Edition)【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典藏版)】》 贝多芬的第一号钢琴奏鸣曲,OP.2.1,作于1795年。OP.2的3首奏鸣曲呈献给海顿,当时,贝多芬因觉得在海顿身上很难学到什么,已离开了海顿。这首F小调第1号钢琴奏鸣曲在OP.2 三首中,是最具悲剧性情绪的一首,乐曲共4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F小调,奏鸣曲式。其中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恰成明显的对比,不但旋律线的动态相反,而且由圆滑奏所呈现的优美曲线与第一主题的断奏和生动的情趣迥然不同。 现由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的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Daniel Barenboim(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钢琴演奏。 |
Daniel Barenboim | 03:46 |
45 |
Johann Strauss II: Voices of Spring, Op.410 (Frühlingsstimmen), vocal version
小约翰·施特劳斯: 春之声 圆舞曲。作品:410。 专辑:《Neujahrskonzert in Wien(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第410号(Frühlingsstimmen Walzer,op.410)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此曲的,因此此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成为声乐圆舞曲由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演唱,这也是此曲的第一次演出,直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后来作者又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本曲由美国花腔女高音Kathleen Battle;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指挥:Herbert von Karajan合奏演出。 |
Herbert von Karajan | 08:35 |
46 |
Serenade in G, K.525Eine kleine Nachtmusik- 1. Allegro
莫扎特:D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第一乐章,快板。 专辑:《Mozart: Eine kleine Natchmusik; Serenata notturna; Posthorn Serenade; Haffner Serenade(莫扎特·第6号“月下小夜曲”、第7号“哈夫纳”、第9号“邮号”、第13号小夜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87 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该曲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此曲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五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现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奥地利指挥家Karl Böhm(卡尔·伯姆)指挥。 |
Karl Böhm | 06:14 |
47 |
Johannes Brahms: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68 - 1.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 Meno allegro
勃拉姆斯:C小调第1交响曲 Op.68,第一乐章,近似如歌的行板 - 快板。 专辑:《Brahms: Complete Edition(勃拉姆斯:全集)》 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1号交响曲》,作品68,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由于该作品的风格与贝多芬交响曲类似,因而被彪罗称为“贝多芬第十”。该作品的创作至少花了14年,而勃拉姆斯自称从草稿到最终完结长达21年。事实上,当本曲经过首演后,勃拉姆斯的创作水准和历史地位,被维也纳最权威的批评家之一,保守的汉斯利克所认可。勃拉姆斯把乐曲先在三个城市进行演出后,才将乐谱寄到出版商处。他原本还想再试演三场。现在手稿除了第一乐章之外,皆有保存。 乐曲共分四个乐章,本曲是第一乐章: 近似如歌的行板,快板,奏鸣曲式,c小调,6/8拍子。该乐章情绪的增长和减退都很明显,使用一些主 题的对比、交织和变化,以揭示这出独特戏剧的矛盾内容和深刻而多方面的内心体验。乐章一开始,一段引子缓慢地展示出悲剧性的曲调,预示了整首交响曲的内 容。我们看到,定音鼓、低音大管和低音提琴均匀奏出了一系列八分音符的进行,这使用的是乐队最低的低音乐器,音响沉闷;演奏的八分音符均匀进行,使人捉摸 不到节奏的变化规律及音高的变化,造成一种无处可依的心理,从而创造出一种阴暗而不祥的背景,这种效果有人认为它是受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敲门 声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上,同时出现了两条向相反方向进行的旋津,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上行旋律,木管乐器和中提琴演奏下行旋律:这个音阶式的上行旋律,像是 对于希望的寄托,由于打破了6/8 节拍的节奏规律,音乐连绵不断,情感表达极为细腻,这是在整个乐章中起作用的基本主题。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太长的引子中,为满足整个戏剧构思的要求,采用有 时在高声部、有时在低声部、有时以复调的形貌出现的旋律处理。在这段引子中还出现过两个动机:第一个是宽音程的大跳,它不同于”级进上行的希望音阶”,平 静中的大跳仿佛是一种失落感、后来在乐章中就用它来表现一种绝望的心情;第二个动机是弦乐器齐奏的和弦分解音型,充满了热情,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段引 子,旋律只是漂在低沉的背景上,总体色彩效果是一种凶兆的、阴暗的、叹息的、呻吟的和尖声叫喊的感觉。引子渐渐平息,音乐情绪一下出现了转折,一曲悲剧的 宏伟序幕刚刚揭开,剧情的发展却将听众引向另一个极端。 呈示部开始,第一小提琴率先奏出第一主题,这个主题由大小调交替组成,它简明朴实,活泼的快板中还采用了大跳进行,音乐情绪充满了一种激奋的热情, 青春的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从低沉中脱颖而出的主题,它的出现是爆发性的,旋律发展进行中有万马奔腾的气势,有叫啸和跳跃,也有挑战和鼓动,还有命 令,像一幅史诗般战斗场面的画面。过了一会,整个情绪慢慢转向平缓,戏剧性激烈斗争的形象被第二主题所代替,一个短暂的宁静出现了。 这个乐章的展开部是紧凑的,引子中的动机在这里出现了一下,音乐显得有点呆滞,不同于原来的是它却有圣咏的气质,力求柔言絮语般的庄严,而呈示部结 尾段那个“铺路架桥”的主题又闯进来了,它似乎成为主人翁。一些对比性形象在这里相互对照,一步步推向强劲的力度,音乐到达高潮,原先在乐章开始时奏出的 那个“阴暗而不祥的背景”的因素也来到这里,法国号和小号结合进去演奏,使这一高潮更有气势,它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主要主题和《英雄》交响曲中的一 个展开部的高潮有点相象。 再现部的音乐基本上是依照原呈示部的素材使用顺序而作成,尾声中再次浮现出引子的动机,在温柔起伏的音乐浪潮中,第一主题最后一次露面,但不完整, 它的进行被猝然中断,表示无休无止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弦乐器组最后一个拨弦音把第一乐章带入寂静,音乐结束在悄然之中。 本曲现由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柏林爱乐乐团)演奏,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
Herbert von Karajan | 13:25 |
48 |
3. Clair de lune
德彪西:月光曲. 专辑:《Debussy: Clair de Lune; Piano Works》 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在当初并不是作为一首钢琴小品写成的。它原来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段,这部组曲写于本世纪初,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据说作曲家写这个作品是受到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人了间。 在《月光》这支曲子里,作曲家以清谈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乐曲采用了古老的多里亚调式,充满了画意诗情。 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降D大调,9/8拍,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人产生的印象; 中段先转到E大调上,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的旋律由一些短小的乐句组成,左手配之以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清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 这一段和第一、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因此比较活泼。 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后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飘渺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加富于诗意。 本曲由法藉保加利亚钢琴演奏家Alexis Weissenberg(魏森伯格)钢琴演奏。 |
Alexis Weissenberg | 05:07 |
49 |
Partita no. 2 in D minor BWV 1004 - Ciaccona
巴赫:G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BWV1004,第五首,夏空舞曲,行板。 专辑:《Bach: Sonatas &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 巴赫的G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四首,D小调组曲,BWV1004,共包括5个乐章,这首因其末乐章的夏空(Ciaccara)舞曲而成为6首中最为著名者。本曲是第五乐章,夏空舞曲,黑尔曼注定为“行板”,对位方式,以多重音作成,表达了极深逢的意境,是古今小提琴曲中极重要的一首,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这个乐章中的主题重复30次之多,每次反复都给以变奏。 现由二十世纪世界小提琴大师Henryk Szeryng(亨利克·谢林)小提琴演奏。 |
Henryk Szeryng | 14:31 |
50 |
Felix Mendelssohn: Lieder ohne Worte, Op.30 - No. 6. Allegretto in F sharp minor "Venetian Gondola Song"
门德尔松:无词歌,升F小调,Op.30 NO.6,威尼斯船歌No.2。 专辑:《Mendelssohn: Songs Without Words(门德尔松:无词歌)》 本曲是门德尔松作的钢琴独奏的《无词歌》8集中的第二集中的第六首升F小调,威尼斯船歌No.2 现由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的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Daniel Barenboim(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钢琴演奏。 |
Daniel Barenboim | 02:56 |
51 |
Franz Schubert: Piano Quintet in A, D.667 - "The Trout" - 4. Thema - Andantino - Variazioni I-V - Allegretto
舒伯特: 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小行板,主题与6段变奏,快板。 专辑:《Schubert: »Trout« Quintet(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舒伯特这首五重奏,A大调,D667,作于1819年,其标题因其第四乐章变奏曲主题采自舒伯特1817年所作的歌曲《鳟鱼》旋律而命名。此曲乃舒伯特与其好友、男中音歌唱家佛格尔在北奥地利旅行时,受到博文加纳热情款待,因此而受博文加纳委托而作,首演于博文加纳府邸。 乐曲共分五个乐章,本曲是第四乐章,小行板,D大调,主题与6段变奏。主题为歌曲《鳟鱼》,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题,弦乐陪衬。第一变奏把旋律分配给钢琴,弦乐琶音为衬托。第二变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衬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钢琴奏复杂的快速经过句。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第五变奏也有转调,第六变奏和结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钢琴的波浪音型。 现由James Levine;Gerhart Hetzel;Wolfram Christ;Georg Faust;Alois...合奏。 |
James Levine | 07:42 |
52 |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3 in B, Op.9 No.3
肖邦:3首夜曲 B大调,NO.3 作品:9,第3首,三段体。 专辑:《Chopin: Nocturnes(肖邦夜曲全集)》 本曲肖邦的3首夜曲 B大调,NO.3 作品:9,第3首,三段体式,有的评论家说,这首夜曲没有前两首那样有名。尼克斯说:这是典型沙龙音乐,这里虽然没有怜爱、情绪却是温馨的。此曲和前两首相比,只是韵味的不同,小快板的速度显然不是在描绘夜的宁静缠绵之意,而是表现活泼优美不安之情。 现由在近代世界乐坛上凤毛麟角的葡萄牙女钢琴演奏家Maria João Pires(玛利亚·胡奥·皮尔斯)钢琴演奏。 |
Maria João Pires | 0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