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1人收藏

共48首歌曲

标签
#虾米音乐周刊 #古典 #经典名曲
创建者
虾米音乐周刊
更新时间
2017年01月09日

歌单介绍

要看周刊 请戳这里 → 虾米音乐周刊VOL.40---上帝宠儿:莫扎特诞辰260周年

音乐家布索尼如此说莫扎特:

他的灵魂纯净,但不漠然;他从来不简单,但也从未变得诡谲;

他充满性情,但从不紧张;他是从不离开尘世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从不粗鄙的现实主义者。

他没有鬼气或者超自然气息, 他的现实主义是尘世的。他年轻得像孩子, 智慧得像老人;

他从不老派, 也从不时髦, 能进入坟墓, 但从来不死。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 欧洲古典主义作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兹堡,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神童之一。1760年,莫扎特开始学习作曲。1763年至1773年,莫扎特随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在欧洲各国进行旅行演出。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 总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创作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家庭背景

莫扎特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 原籍是德国, 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得",是那座城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 也是一位作曲家;母亲"安娜·玛丽亚"也热衷于音乐, 并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七。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德·是装订商约翰.乔治.莫扎特的儿子,母亲安娜.玛丽娅。两人婚后共生了七个子女,然而, 五个都在幼年夭折了,仅剩下莫扎特和姐姐南内尔,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可以看出, 当时奥地利的条件,孩子的成活率是极低的。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玛丽娅” 1720生于奥地利 的St. Gilgen。她是一个聪明乐观的女人,关于玛丽亚的历史资料很少,她总体上给人的印象是,诚恳朴实,并且十分辛苦的照料着莫扎特,莫扎特有些粗俗的幽默性格,正是来自于玛丽亚。

父亲“列奥波德” 则是一位, 很有才能的作曲家和音乐教师,他在1756年就写了《小提琴演奏法》一书,后来翻译成了,几种语言的标准文本,发行遍及欧洲。是莫扎特最早, 也是最有影响的良师益友,为了儿子的艺术天才,双亲付出了极大辛劳和巨大的牺牲,他们经常充当多种角色,教师、合作者、管理者,为了莫扎特在音乐上的发展, 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为其强大的后盾。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难以造就, 莫扎特这般音乐大师。

音乐创作

在他短暂的生命中, 以其极旺盛的创作精力,向世人奉献了大量充满灵性的音乐巨作。也许, 莫扎特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多才多艺的他, 涉足多得令人膛目的创作领域, 无论是协奏曲、交响曲、小夜曲、室内乐与奏鸣曲,还是意大利喜歌剧、正歌剧、德国歌唱剧、音乐会咏叹调、艺术歌曲、宗教音乐等,,,,,,,,,各类曲风, 把玩得轻松自若、得心应手,各具特色,

莫扎特作品

莫扎特留给世人的作品,达600多首,因没有标明创作时间,因此次序混乱。主要作品是63首交响曲,16首嬉游曲,13首小夜曲,15首进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23首弦乐四重奏,4首管乐弦乐重奏曲,9首钢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鸣曲,23首钢琴奏鸣曲,15部歌剧,4部清唱剧,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32首歌曲。创作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令无数音乐家难以逾越。其一生的创作, 可以分三个阶段.............

1、天才童年时期

1760年,4岁的莫扎特, 跟父亲学习钢琴, 并开始作曲。

1762年,6岁的莫扎特, 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

1763年6月至1773年3月,莫扎特与父亲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进行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这次演出, 让莫扎特对当时最先进的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器乐等体裁都有了认识,还结实了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等作曲家, 并学习到他们的作曲技术,这时的作品, 已经显示莫扎特创作体裁的广泛性, 和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

2、萨尔兹堡时期

1773年底,莫扎特与父亲返回萨尔茨堡。此时的莫扎特, 对自己卑微的奴仆乐师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随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 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

1778年5月,莫扎特抵达巴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谋到职位,于是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创作了2首长笛协奏曲、1首双簧管协奏曲、7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3首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

1780年,莫扎特完成歌剧《伊多梅纽》。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严谨,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如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一主题相对比的第二(或更多的)主题在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于呈示部的处理,在第一、二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这些手法,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3、维也纳时期

1781年6月,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 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到维也纳谋生,之后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10年,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

1782年, 莫扎特创作的《后宫诱逃》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首演。

1784年, 他参加了共济会,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创作新型作品。

1785年, 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俗歌剧院, 开始恢复,莫扎特有了从事歌剧创作的机会,创作了一部喜剧型歌剧《剧院经理》。

1786年,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1787年,莫扎特完成歌剧《唐璜》。

1790年,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上演。

1791年,莫扎特创作歌剧《蒂托的仁慈》但未获成功 。9月,完成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之后莫扎特开始创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于12月5日0时55分《安魂曲》还未完成, 莫扎特就离奇死亡,享年35岁,入葬于维也纳。

生命中最后一年

1791年Emanuel Schikaneder 托他写一出歌剧,而莫扎特也为他谱出一折《魔笛》这部作品于 9月30日一炮而红,也是莫扎特最后的一出歌剧。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 要求他创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须匿名, 今日我们知道, 那人就是瓦尔塞根伯爵。8月初莫扎特又收到一份, 关于为利奥波德二世加冕创作歌剧的请求,且必须于三周内写完。就这样, 此时已经衰弱的莫扎特,还必须面对工作的重负。最终, 正如他曾说过的一句话:“这安魂曲好像是为我自己谱的一样”, 三十五岁的莫扎特, 于十二月辞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莫扎特的一生结束了, 然而. 留下的音乐, 却生生世世的奏起!

死因之谜

莫扎特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迄今为止有如下几种说法。

1、缺少维生素D导致无法抵御疾病而死

2、由于吃了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感染旋毛虫病而死

3、偶然摔倒导致头部受伤而死

4、为情人服毒而死

5、死于谋杀

后世影响

事实上, 莫扎特的能量, 正源源不断输送到今天,他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音乐本身, 在医学、科技、心理学、舞蹈、戏剧、建筑、农业、商业等领域, 莫扎特在以独特的方式, 发挥作用。德国牛奶好喝, 是因为奶牛经常听莫扎特;接受了莫扎特效应医学实验的德帕迪约, 从一位不能正常发声的神经传导阻滞症患者, 成了法国影帝。这些近乎天方夜谭的故事, 正在把莫扎特, 从一个260年前的天才, 转化成了一个, 无所不能的人类奇迹。

死亡带给穷人的是, 永恒的安宁, 莫扎特在生活中煎熬, 而其音乐却早已超越了生活, 虽然莫扎特在冬天冰冷的房间里, 为每一天的生活担忧, 而他留给我们的音乐, 却温暖了, 每一个冬天里冰冷的房间。对于我们这些后人来说, 莫扎特就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 这也许正是,我们需要一次再一次纪念他的原因之一。或许因为我们需要, 通过莫扎特不断审视自己的生活, 爱因斯坦说: "作为一位艺术家, 或者一位音乐家, 莫扎特不属于这个世界"。”但实际上, 莫扎特面对的世界, 远比我们要艰难得多,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尴尬:当世界的发展达到某个高度的时候, 内心的安宁并没有随之而来, 在很多时候, 我们仍需要, 生活在 2百多年前的莫扎特, 来为我们, 抚平生活的伤痛。

向大师致敬——莫扎特诞辰260周年特辑

2016年 1月 27日,将迎来莫扎特诞辰260周年纪念日,向大师致敬,蝦米周刊精心製作,

本辑内容包括: 歌剧、室内乐、乐队作品、协奏曲以及钢琴等, 莫扎特经典作品。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String Quartet no.4 in C major K.157: I. Allegro
《第四号弦乐四重奏》C大调,K.157-1,作于1772 年末至1773年初,即《米兰四重奏》的第三首。快板,奏鸣曲式。 莫扎特的音乐浑然天成, 自然流畅。其最伟大的地方在于 ,能够用最简单的音乐语言, 表达人类最复杂、最丰富的情感,他是十八世纪音乐的盖世奇才。如今, 越来越多的优秀演奏家不仅以独奏家的身份出现, 而更愿意组建重奏组, 这不仅仅因为弦乐四重奏被公认为是“古典音乐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而更多的是,作曲家创作的最优美的音乐往往都是弦乐四重奏作品,它表达了人类最和谐的声音,它也是真正的娱乐形式,这正是弦乐四重奏的魅力所在。Jerusalem Quartet 是非常出色的室内乐团.”
Jerusalem Quartet 07:37
02 Mozart: Serenade Nr. 13 G-dur, KV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 2. Romance (Andante)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13号 ,K.525-2, 浪漫曲:行版. (1787年8月创作) 莫扎特一生共写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曲了 。充满了淳朴、真挚的感情。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倍大提琴演奏。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因此被称作《G大调弦乐小夜曲》。它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原为弦乐合奏曲,后来被改为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曲风华丽典雅。”
Herbert von Karajan 05:31
03 Serenata notturna in D, K.239 - 1. Marcia (Maestoso)
《第六号小夜曲》D大调, K.239- 1 , 小步舞曲, 作于1776年, 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月下小夜曲”。 其实这名称是由莫扎特的父亲里奥波德在誊写乐, 谱时加上的。作曲家创作时, 除了弦乐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从而让整首作品听起来饱满而多彩, 由此也可以断定这部作品是, 当年莫扎特为室内演奏特别写下的, 并且成为户外小夜曲室内乐化的先声和代表。
Karl Böhm 04:19
04 Wiegenlied (Fast version)
❤《摇篮曲》 K. 350,枕着摇篮曲,漫步在最柔美梦境........... “睡觉吧,我的宝贝,小蜜蜂已经休息,小鸟儿也已回巢,花园里多么安温。月亮在天上微笑,一片银光多美丽,透过窗户照着你,睡觉吧,我的宝贝,快睡,快睡!
Hayley Westenra 03:51
0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erenade in D, K.250 "Haffner", Arr. Kreisler - IV. Rondo (Allegro)
《D大调小夜曲》 K.250 - 4. 回旋曲。创作于1776年, 又称之为 “哈夫纳小夜曲” 。 是莫扎特当时专为自己故乡"萨尔兹堡市" 市长"哈夫纳" 女儿, 在当年7月22日举行的婚礼,特别创作的。作品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绝非因为这个曲名由来的典故。重要的是,这部 D大调K.250小夜曲,是莫扎特一生创作中, 篇幅最长的一部器乐作品,全曲总共有八个乐章,如果演奏全部的反复段落, 需要将近一个小时左右, 比他后期的交响曲更长!原因很大程度上, 源自哈夫纳对作品时间的要求, 除了篇幅巨大之外,此作品还被后人称为 “优雅风格时期的巅峰之作”。
Istvan Hajdu 07:28
0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vertimento in D, K.136 - 2. Andante
《D大调, 嬉游曲》, 作品K.136- 2,行板。 谱写于1772年初。 16岁的沃尔夫冈,已多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在那里, 他受到许多当地知名音乐家的点拨和指导,进步异常迅速。因此, 从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这三部嬉游曲中,人们可以发现,意大利音乐风格,对少年莫扎特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6:13
07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vertimento in D, K.136 - 1. Allegro
《D大调,嬉游曲》, K.136-1 (快板, 奏鸣曲式) 谱写于1772年初。 莫扎特创作的诸多嬉游曲中,以编号为K.136、K.137、K.138 三部作品最为著名,作品出自16 岁的莫扎特之手,感悟出作品中,所透出的天真无邪、纯洁坦荡,以及那份无忧无虑,真有如沐春风的体验。莫扎特在自己青春萌动的年纪,写下了这般充满阳光气息的优美旋律,从音乐中,可以预见那时候的,少年沃尔夫冈是何等热爱生活。”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4:10
0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vertimento in D, K.334 - III. Menuetto - Trio - Menuetto
《小步舞曲》原是《第十七 嬉游曲》D大调 , K.334-3。创作于1779- 1780年, 是莫扎特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主题优美典雅,随后出现的主旋律,宛如连绵不断的涓涓细流,柔和而舒展。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小步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具有明显的十七世纪宫廷音乐风格
Istvan Hajdu 04:29
0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e Zauberflöte, K.620 (E. Schikaneder), Act 1 - "Der Vogelfänger bin ich j
❤《魔笛》第一幕 - 我是捕鸟人,K620,天才的最后一部歌剧. 洛伦佐·达·庞蒂是个意大利籍的犹太人,一个冒险家和诗人,是当时别具一格的人物之一,莫扎特认为他是和自己的戏剧性气质很相近的脚本作家。两人合作了三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女人心》。这几部歌剧是古典主义喜歌剧之冠,而《魔笛》则是浸透了共济会象征主义的巨型幻想作品。《后宫诱逃》和《魔笛》使德国歌剧达到了顶峰。
István Kertész 02:42
1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in F, K.376 - 1. Allegro
《第24号小提琴奏鸣曲》F大调, K.376-1 ,作于1781年。 比起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更能陈述他的灵魂状态,那层层迭迭、起伏波澜,真是慷慨悲歌,性情毕露。 不是对小提琴有深刻了解,和怀有深厚感情,能写出这些奏鸣曲吗?
Hilary Hahn 05:07
11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in A, K.526 - 1. Allegro molto
《第36号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K.526 - 1快板 , 创作于1787年。 是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丰富而强烈的感情, 远远超出宫廷艺术的典雅和朴实、无华的青春精神, K.526有一种很完美的平衡感,钢琴和小提琴的呼应对答,流畅至极。小提琴与钢琴编织得非常紧密,莫扎特音乐的最大魅力,是他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和调性,来陈述他的内心世界。
Hilary Hahn 07:10
12 Sonata No.14 in C minor, K.457 - 1. Molto allegro
《C小调幻想曲》,K475-1,作于1785年, 尽管奏鸣曲是先于幻想曲两年完成,但在第一次正式出版时就放在一起了,也可分开弹,但有明显的连带精神。主题两个动机对比强烈,有贝多芬的气质。
内田光子 05:22
1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No. 10 in C major, K330 - 1. Allegro Moderato
《第十钢琴奏鸣曲》K- 330 -1,C大调, 中速快板。 创作于1781-1783年, 整个乐章弥漫着明朗、细致、华丽的感觉,莫扎特在奏鸣曲式中使用的主题之丰富,在所有的作曲家中,是罕见的。如果说贝多芬通过双主题的对立斗争,着意表现人性中,抗争和奋斗一面的话,莫扎特则是,通过多主题的表现手法,刻划人性中,开朗乐观的一面,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Marc-André Hamelin 06:35
1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No. 11 in A major ("Alla Turca") K. 331 (K. 300i) - 3. Alla Turca (Allegretto)
《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A大调, K-.331 - 3 , 又称《土耳其进行曲》于1778年在巴黎创作。 欢愉畅快、旋律优美、合声简洁、情绪明朗乐观,洋溢着青春活力,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无忧的世界。《土耳其进行曲》,其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
内田光子 03:40
1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acile K 545 - I. Allegro
《第十六钢琴奏鸣曲》 作品:K 545 -1,快板。 莫扎特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 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对古典奏鸣曲套曲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3个乐章的奏鸣曲套曲形式。完成了,从哈普西科德风格,到钢琴风格的过渡。在他 80年代的钢琴奏鸣曲中,已使钢琴的效果和音域得到了发挥,
Jeno Jandó 03:04
1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ehnsucht nach dem Frühling: Komm, lieber Mai, K.596
❤《渴望春天》k.596,这是莫扎特在1791年1月14日用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在维也纳写成的。同年12月5日,莫扎特与世长辞了。 在莫扎特创作的几十首独唱歌曲里,《渴望春天》是流传较广的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歌曲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
Elly Ameling 02:30
17 Piano Quartet in G Minor K.478 III. Rondeau
《第一号钢琴四重奏》G小调, K.478- 3 ,回旋曲, 作于1785年10月16日。 ┈━═☆ 莫扎特共作有2首为钢琴和弦乐三重奏而作的四重奏,这首第一号,自莫扎特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这段时间,优秀的钢琴四重奏名作发表的不多。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室内乐作为一般消遣不被重视,莫扎特对室内乐的演奏框架进行加工,提出加大钢琴声部和弦乐声部, 演奏的专业要求等手段,表现出作曲家对两部作品,在室内乐演奏中的大胆尝试及具有的独特性。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07:17
18 Ridente La Calma K152
❤ 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Ridente la calma) K152 莫扎特小时候在巡回演出时, 受大音乐家J·S巴赫的儿子J·C巴赫的影响,对意大利的音乐着迷。在艺术歌曲方面写下了《亲切的平静》这首精致、典雅的小歌。歌词用意大利文写成,是一首莫扎特式的具有十八世纪, 意大利音乐风格的歌曲,内容表现了人们内心平静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旋律婉转优美、音乐线条流畅,风格高贵典雅.”
Veronique Dietschy 03:27
1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39 In E Flat, K.543 - 3. Menuetto (Allegretto)
《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K543-3,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作于1788年。 这是莫扎特最美的小步舞曲之一, 曾被人们尊称为“天鹅之歌”,以表达对莫扎特和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 自始至终贯穿着舞蹈性的节奏与旋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主义精神。
Wiener Philharmoniker 04:05
20 1. Molto allegro
《第四十交响曲》,G小调,K550-1,完成于1788年。共4个乐章,此为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 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也是作者最后的三部交响曲之一。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又是与《少年维特的烦恼》情景相似。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8:27
21 Mozart: Bassoon Concerto in B flat, K.191 - 1. Allegro
《低音管协奏曲》,降B大调,K191,作于1774年6月,为当时的,低音管和钢琴演奏家多尔尼茨(Franz Thaddius Von Durnitz)而作。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降B大调,协奏曲型奏鸣曲。
Christopher Hogwood 05:59
22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Flute Concerto No.1 in G, K.313 - 1. Allegro maestoso
《第一号长笛协奏曲》,G大调,K312-1(285C),作于1778年。 庄严的快板,G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 1777年9月莫扎特离开萨尔茨堡,赴曼海姆求职,求职不成,结交了驰名当时欧洲的长笛演奏家,约翰•巴普蒂斯特•温德林(1720-1797)、双簧管演奏家腓德烈•蓝姆(1744-1813)。在这一时期,他连续为温德林创作了2首长笛协奏曲, 与3首长笛四重奏。这首协奏曲以旋律优美而著称,
Karl Böhm 09:39
2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 5 in A, K. 219 - 3. Rondeau. Tempo di Menuetto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K219,作于1775年12月20日,回旋曲,小步舞曲,A大调。 此曲规模堂堂,作为一连串作品的最后十分相称。这首乐曲德国色彩非常浓厚,令人侧目;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 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已预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风格。
Wolfgang Schneiderhan 08:39
24 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 K.384: Akt II. Arie: Martern Aller Arten
❤《后宫诱逃--我等待着任何拷打》K384。Akt II. Arie: Martern Aller Arten ,创作于 1781 为女高音2,男高音2,男低音和四声部合唱队,及管弦乐队而作的,3幕喜歌剧。
Natalie Dessay 09:06
2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Horn Concerto No.1 K 412 - I. Allegro
《D大调第一号圆号协奏曲》 K412- 1, 快板,极单纯的奏鸣曲式。 莫扎特共写过 4首圆号协奏曲,都是为他的朋友伊格纳茨·约瑟夫·洛特格布写的,洛特格布原本是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队杰出的圆号手,是莫扎特家的老朋友,后来移居维也纳,只靠演奏圆号难以维持生活,莫扎特父亲帮助他开了一个奶酪铺子,来支持他的圆号演奏事业。
Bernd Heiser 05:10
26 Concerto for 2 pianos & orchestra in E flat major ('Concerto No. 10'), K. 365 (K. 316a): III: Rondea
《第十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K365,作于1778年初。这首协奏曲为双钢琴而作,即《双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中, 更多强调的是, 明暗法而不是对位法, 富有创作精神并且思维活跃,也是其器乐协奏曲的精华,齐奏声部和独奏声部的和谐, 平衡达到完美的境界。在莫扎特的协奏曲中,钢琴协奏曲占有突出的地位。
Various Artists 06:30
27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13 In C, K.415 - 3. Rondeau (Allegro)
《第十三钢琴协奏曲》,C大调,K415-3,1783年3月23日,在约瑟夫三世亲临下,于维也纳鲁克剧场首演。 两双簧管、两大管、两圆号、两小号、鼓和弦乐等规模较大,莫扎特在音乐会上亲自演奏过,听众有皇帝,还向票房交纳了25枚杜卡特金币。让我们看看莫扎特在报纸上作的广告:莫扎特先生谨向最尊敬的公众提供,最近完成的三首钢琴协奏曲。它们既可适用于大型乐队,也可仅用弦乐四重奏协奏。
Festival Strings Lucerne 07:41
2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as Veilchen: Ein Veilchen auf der Wiese stand, K.476
❤ 艺术歌曲《紫罗兰》K.476, 创作于 1875年 在莫扎特艺术歌曲中,最令人称道的是, 诗与音乐最完美结合的作品、至今仍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的《紫罗兰》。歌词选自歌德的一首短诗,它是莫扎特与歌德的唯一一次合作,但是就因为这首歌,莫扎特被歌德认为是知己。这首作品具有浓郁的浪漫风格,它表达了一种谦仰而纯真的爱情, 是一首民歌体的诗.
Elly Ameling 02:40
2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1 in C, K.467 - 2. Andante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C大调,K467-2,作于1785年3月,语克鲁克剧场首演,莫扎特主奏。 此曲进行曲般, 雄壮的开曲气氛,以及充满奔腾般, 诙谐精神的终乐章,还有中间乐章始终优美如歌的行板,都体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妙笔。不仅如此,此曲还充分体现了主奏者的钢琴演奏技巧,但并非纯粹的“炫技之作”,并且以莫扎特独有的那种无可比拟的均衡感,使得听众根本找不出管弦乐与主奏乐器(钢琴)之间不协调的丝毫破绽。
Stephen Kovacevich 07:45
3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 24 In C Minor, K.491 - III. Allegretto
《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c小调,K491-3,小快板,变奏曲式。创作于1785年——1786年间, 是莫扎特为钢琴亦可用古钢琴和乐队所创作的一首作品。完成于1786年3月24日,第23钢琴协奏曲完成的前3周。协奏曲是除歌剧以外,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贡献最为突出的体裁之一。其一生写了50余部,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
Glenn Gould 09:09
31 1. Allegro aperto
《双簧管协奏曲》,C大调,K314-1,作于1777年4月。后改编为《第二号长笛协奏曲》,约作于1778年1月, 此曲为当时, 萨尔茨堡宫廷双簧管演奏家 "朱瑟培·费伦蒂斯" 而作,仅比《双簧管协奏曲》高一个音,为长笛演奏, 又添加了音型化的变奏。共3个乐章, 明亮的快板, 协奏曲型奏鸣曲。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7:39
32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Concerto In C For Flute & Harp, K 299 - II. Andantino
《长笛和竖琴协奏曲》,C大调,K299- 2,作于1778年4月,为当时的长笛高手, 驻伦敦的法国大使纪尼公爵和他弹竖琴的女儿而作。 将长笛和竖琴放在一起作协奏曲的主奏声部, 这在常人看来也许是匪夷所思, 然而莫扎特却是无所不能, 他不仅如此做了, 而且还做得非常漂亮. 简直没有什么能难倒这旷世天才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可说是他的一曲牧歌,足以将人引到那, 遥远的古代田园风光中去。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8:26
3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K.384 - Ouvertüre
《后宫诱逃--序曲》 K.384 三幕喜剧《后宫诱逃》,斯泰法尼编剧,莫扎特谱曲,1782年7月16日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首次公演。结果造成轰动。这首序曲在小提琴和大提琴支持下,先以弱奏奏出轻快的主题,不久就成为总奏的强奏。由于使用了短笛、三角铁、铜钹和大鼓,便产生了土耳其风格音乐。经过反覆后,音乐快速的流泻,强调出对比之美;在属和弦上终了后,就进入小调的行板部分。这时以含有长笛等木管和弦乐的编制,在c小调奏出在第1幕开头由贝尔蒙特所唱的、优美的咏叹调旋律。再次返回急板c大调部分时,又反覆奏出主部旋律,不久就直接连到第一幕。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04:13
3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Così fan tutte, K.588, Act 1 - "Soave sia il vento"
❤《女人心--清风徐来》K588。Act 1-2 ,两幕喜歌剧《女人心》,1790年首演于维也纳。 是莫扎特作品中形式最完美和平衡的一部。在今天它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是关于人性和人类感受,忠贞与不忠贞的微言大义。
Brigitte Fassbaender 02:40
3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K.492, Original version, Vienna 1786 - Overture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K.492 创作于1786年 。这段序曲体现了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和欢快、进展神速的节奏、充满生机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脱离歌剧而单独演奏,成为音乐会上深受欢迎的传统曲目之一。序曲尽管没有从歌剧的音乐主题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剧本身有着深刻的联系,开始时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疾走如飞,然后转由木管乐器咏唱,接下来是全乐队刚劲有力的加入。第二主题带有明显的抒情性,优美如歌。最后全曲在轻快的气氛中结束。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4:00
3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K.492 (Original version, Vienna 1786), Act 2 - "Voi che sapete"
❤《费加罗的婚礼---你们可知道 什么是爱情》K.492. Act 2. 创作于1786年,于维也纳奥地利国家剧院首演。 《费加罗的婚礼 》是莫扎特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也是中国乐迷最为熟悉的一部,同时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由于此剧题材敏感, 上演期间, 国内的贵族大为愤慨, 皇帝个人虽然很欣赏这部作品, 但迫于压力, 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删改内容。
Cecilia Bartoli 02:49
37 "Giunse alfin il momento" - "Deh vieni non tardar"
❤《费加罗的婚礼--苏珊娜咏叹调快来吧,别迟缓美妙的时刻将来临》K.492. Act 4 《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有如天籁的歌声, 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 层出不穷的小计谋, 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让人眼花缭乱的进行速度,带出男女之间你来我往的情境、种种约定承诺造成的混乱情形、还有谁对谁唱情歌、谁看谁却不是谁的有趣故事。随着近代舞台的技术进步,每一次观赏此剧时都有全新的体会。
Kathleen Battle 04:42
3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Requiem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K. 626 - Requiem aeternam
《安魂曲》 K.626-1 进堂咏 , 由于职务的关系,宗教音乐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占有很大部分。其中以他临终前创作的《安魂曲》最有代表性。这部作品注入了作者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受,表现了他作为市民音乐家一生所遭受到剥削、屈辱冷遇、贫困的痛苦和他对光明欢乐始终不渝的追求与向往。莫扎特写了乐曲的大部分,剩下的由他的学生F.X.叙斯迈尔,忠实地按照他的计划和风格予以完成,并于1793年12月,以瓦尔泽格伯爵作曲的名义演出。
Hermann Scherchen 07:02
3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Church Sonata No.3 in D, K.69
《D大调, 第3号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 K.69 宗教音乐中少有的器乐代表,莫扎特少年时作,已具备其作品的独特风韵.
Daniel Chorzempa 04:05
4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Idomeneo, re di Creta, K.366, Act 1 - "Quando avran fine omai" - "Padre, germani, addio!"
❤《伊多梅纽斯(我何时才能结束痛苦的不幸……永别了!父亲、兄弟们!)》K366。 Act 1, 作于1780-1781年 这部《伊多梅纽斯》,3幕32曲,K366,全名应为 (Idomeneo,Re di Creta),据但什,1712年所作的悲剧剧本《伊多梅奈》改编,此剧为莫扎特正歌剧的代表作,1781年首演于慕尼黑宫廷剧院。
Anna Netrebko 07:23
41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itaniae de BMV "Lauretanae" in B flat, K.109 - 2. Sancta Maria
❤《圣母玛利亚连祷歌》 K.109 (74e) , 连祷歌中旋律最优美的一首.
eberhard büchner 04:55
42 6. Agnus Dei
❤《加冕弥撒》 K.317-6 羔羊颂, 完成于1779 年3月, 是莫扎特为纪念 萨尔茨堡附近, 玛丽亚广场神龛里, 供奉的圣母像落成而作的。70年代末是莫扎特一生中心情最不佳的特殊时期,也是他的音乐风格最终摆脱“神童作曲家”的局限 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 莫扎特结束了为期一年半左右的曼海姆和巴黎之行, 回到了故乡萨尔茨堡,此行的目的本来是想在宫廷谋得一个乐师的职位,但没成功。归来后不久, 他真正爱上的第一个情人也和他分手,紧接着是他母亲在巴黎去世。这一系列看似不幸的经历, 却给他的音乐创作,带来了两个积极影响,学到了曼海姆乐派和巴黎音乐家的新音乐风格,在渐度手法的运用,和力度控制的精确性方面,达到成熟程度。另外,由于经受一连串精神打击,而使创作乐思变得宽广深刻了。《加冕弥撒曲》的创作除了得益于上述两个积极影响而外,还得益于他这一时期对创作宗教音乐的特殊热情。《加冕弥撒》虽然是莫扎特的第一部, 成熟大型宗教音乐作品,但一向以其独有的特色,倍受后人欢迎,成了他最重要的弥撒曲之一。
Barbara Bonney 06:55
4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asst uns mit geschlungnen Händen, K.623a
❤《让我们拉起手来》 K.623a, 作于1791年 旋律采用的是, 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的“康塔塔舞曲”,由奥地利著名女诗人普列拉多维茨填词。当选奥地利国歌1947年,奥地利联邦政府举行了一次全国的国歌征集比赛。著名的女诗人普列拉多维茨, 参加了比赛,由她作词的国歌, 刚一在电台播出,就受到了评委和民众的广泛欢迎。1947年2月25日 由奥地利内阁正式定为国歌。
Male Chorus 04:48
44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Maurerische Trauermusik, K.477
《共济会葬礼曲》 K.477 (479a) 共济会音乐充满了象征主义元素,如共济会的入会仪式要敲三次门。莫扎特将这一暗号表现他的作品中。据奥地利共济会的资料,莫扎特1784年12月 加入慈善会所,成为石匠学徒。当时的奥地利共济会会长, 是他的支持者和好朋友,也是光明会成员。莫扎特常去共济会会所参加集会。1785年莫扎特升级成为石匠副手,并很快晋升为石匠大师。莫扎特的交际圈, 几乎都是共济会成员,好友赞助人里希诺夫斯基亲王, 是与他同一会社的兄弟,还有赞助人冯·斯维腾伯爵,及商人、贷款人Michael Puchberg等,没有这些共济会员的资助,习惯于过挥霍生活, 而多次濒临破产的莫扎特无法生存。然而最终莫扎特仍然死于贫困。的音乐的旋律中,如在歌剧《魔笛》中,很多仪式的场合, 都使用了三次重奏来表达。
Staatskapelle Dresden 04:46
4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a Betulia liberata, K.118, Parte Prima - No.6 Aria con Coro "Pietà, se ira
“❤《解放了的贝图利亚》 K.118-6 咏叹与合唱 莫扎特十五岁时写的《贝图利亚的自由》是一部神剧,内容取自《圣经》:亚述司令官荷罗孚尼率军围攻犹太人居住的城市贝图利亚。危急之际,贝图利亚一名寡妇朱迪塔只身走入敌营,色诱荷罗孚尼,并在节庆宴会上砍下荷罗孚尼的头。
Peter Schreier 03:56
4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Mass in C minor, K.427 "Grosse Messe" - 2b. Gloria: Laudamus te
❤《大弥撒曲》 K.427-2 垂怜咏. 1783年谱写的。 莫扎特的这首弥撒曲,是为了实现自己在 1782年结婚时,许下的誓言而写. 創作此曲時,莫扎特在维也纳,已不再是萨尔茨堡大教堂的教堂音乐家。这个大规模的庄严弥撒曲,由两个女高音独唱,男高音和低音,双合唱团及大型管弦乐团组成。它被认为尚未完成,缺少的信经(Credo)的大部分,以及羔羊颂(Agnus Dei)的全部。
Maria Stader 04:55
47 Mozart: Orgelstück (Fantasia) für eine Uhr in F minor, K.608
《为机械式管风琴所作的F小调幻想曲》 K.608, 与安魂曲同作于 1791年的名曲. 为管风琴独奏而作的《F小调幻想曲》,K608; K594。在莫扎特的时代,是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此时期的音乐, 主要体现突出人性和个性,管风琴作品亦然,莫扎特的管风琴作品不多,著名的代表作两首,分别就是 K.608 (F小调幻想曲)和 K.594 (f小调)。
Simon Preston 11:22
48 Mozart: Vesperae solennes de confessore in C, K.339 - 5. Laudate Dominum omnes gentes
❤《忏悔者的庄严晚祷》C大调 K.339-5 赞美我主 创作于1780年。 据说是莫扎特为妻子“康丝坦斯”写的,其中的咏叹调最为著名。莫扎特运用了其歌剧创作技法:对比鲜明的旋律,独唱与合唱呼应, 大胆地使用和声等, 这在他之前的大师, 亨德尔或巴赫的圣乐作品中, 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是莫扎特唯一的晚祷,在其作品中地位非常特殊。晚祷这一音乐体裁和弥撒相似, 只不过弥撒用于早间的仪式,而晚祷自然是用在晚间,两者都有大量的创作超出了仪式音乐的范畴。莫扎特是写歌剧的高手。
Sir Colin Davis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