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人收藏

共64首歌曲

标签
#戏曲 #古典
创建者
歌单君
更新时间
2020年04月17日

歌单介绍

生旦净丑齐登场唱念做打程式之美

流连婉转唱腔小调京昆越豫黄梅戏

戏曲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体裁。它来源于民歌、曲艺、舞蹈、器乐等多种音乐成分,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戏剧音乐有白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本期环球音乐地图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中国戏曲的魅力。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女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后来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李胜素 01:21
02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越剧】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即春秋越国所在地而得名),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越剧用真声本嗓,就能借助身体各部位共鸣发出不同类型的音色 ,加上各类演唱者本身的嗓音条件,和特有的腔、代表剧目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郑国凤 00:52
03 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载歌载舞,以真实活泼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小生眉眼上扬,眉峰微聚,风神俊秀,清俊佳绝;花旦眉目含情,顾盼之间,自然一段潋滟风流。 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严凤英 01:34
04 刘巧儿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剧目为代表作。
新凤霞 02:59
05 朝阳沟 (唱段)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代表作品有:《桃花庵》、《铡美案》、《朝阳沟》、《十面埋伏》、《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打金枝》、《五女拜寿》等。
常香玉 01:50
06 游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的魏良辅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因为昆曲声腔规范,以字行腔,所以从唱腔上没有流派之分。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张继青 06:03
07 霸王别姬
梅派:由梅兰芳创立。梅兰芳毕生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创造出大量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梅兰芳(1894—1961),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先生对京剧旦角的唱腔,表演和服饰,做了很多创造性的改革和创新。梅先生的优美大方的唱腔,雍容华贵的表演,对京剧的影响是极大的。 梅派的形成,是梅先生对京剧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而形成的。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
梅兰芳 06:21
08 贵妃醉酒 (1954年录音)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 ,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此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凸显杨玉环对帝的柔情。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有资料说此剧源自昆曲剧目,由其唱词结构可见一斑,尤已开场的四平调为京剧珍品。
梅兰芳 08:27
09 屏翳收风天清明
京剧名段
梅兰芳 06:09
10 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李胜素扮相俊俏,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唱腔甘醇有味,行腔舒展自然,表演洒脱,功底深厚,有大家风范,颇得梅派神韵。
李胜素 04:02
11 锁麟囊
锁麟囊是“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编剧,内容取自《剧说》中一个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富家小姐,在富贵无常的人世中,如何因当年的仗义助人而得报恩和救助的感人故事。1940年5月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直到今天,该剧常演不衰,可谓是京剧舞台上的一棵常青树。该剧在声腔艺术、唱词安排上的成就在程派剧目中独居魁首,甚至在整个京剧界的地位亦是举足轻重。
程砚秋 05:50
12 春闺梦 (1935年胜利唱片)
程派:由程砚秋创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的女性。 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演青衣,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代表作品‎: ‎《春闺梦》《锁麟囊》《荒山泪》等。
程砚秋 06:33
13 二进宫 (1931年高亭唱片)
尚派:由尚小云创立。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 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尚小云 12:51
14 三娘教子
京剧名段
尚小云 02:42
15 钗头凤
荀派:由荀慧生创立。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荀慧生(1900—1968),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荀慧生 03:36
16 甘露寺
京剧名段
马连良 03:35
17 四郎探母·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
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 个人以为最好的版本,是耿其昌和李维康的,两人既是夫妻,更是现存京剧名家中泰斗级人物,有兴趣的去听听此二人的版本,高下立判。 最后有个叫小番,叫小番也是著名的嘎调,嘎调是指京剧唱腔里,用特别拔高的音唱某个字,所唱出的音就叫嘎调。
于魁智 06:56
18 苏三起解
张君秋丽质天成,扮戏有雍容华贵之气,嗓音清脆嘹亮,饱满圆润。在演唱上吸取了梅兰芳的“甜”,程砚秋的“婉”,尚小云的“坚”,荀慧生的“绵”,合四大家之长而一,形成了张君秋所独具的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演唱风格。其歌喉之佳,名列“四小名旦”之冠。
张君秋 00:49
19 祥林嫂
越剧大师:袁雪芬擅长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格和感情创腔,不追求曲调的花梢,而注意以情带声,以真情实感和润腔韵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气息饱满,运腔婉转,喷口有力,吐字坚实而富有弹性,运腔中运用欲放又收、抑扬有致的处理,形成特有的韵味美。袁派唱腔的特点是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 袁派代表作有《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梁祝哀史》中的祝英台、《香妃》中的香妃等。
袁雪芬 03:11
20 西厢记.琴心
越剧名段
袁雪芬 03:44
21 白蛇传.断桥
越剧名段
袁雪芬 02:54
22 草堂结拜
越剧名段
袁雪芬 03:54
23 打金枝.闯宫(1956)
范派是范瑞娟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范瑞娟十一岁进“龙凤舞台”科班,在唱腔和表演上,她继承了越剧前辈小生竺素娥的朴实的风格,并博采众长,尤其是学习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的运腔特色和唱腔因素,融化于自己唱腔之中。她能自如地运用丹田之气和头腔共鸣相结合的发声方法,中低音厚实,高音响亮有力,使唱腔凝重大方,富有阳刚之美。 范派[弦下调]旋律性强,曲调抒情悠长,作为[弦下腔]的首创者,范瑞娟不断创新,拓展这一曲调功能。 范派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李娃传》中的郑元和、《打金枝》中的郭嫒等。
范瑞娟 05:22
24 孔雀东南飞.雀亡(1980)
越剧名段
范瑞娟 05:10
25 何文秀.算命(1958年)
尹派是尹桂芳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 尹派的特点是委婉缠绵,洒脱深沉,纯朴隽永,清新舒展,是一种典型的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风格。 尹派的慢板优美舒展,尤其擅用大段叙述性“清板”细致刻划人物感情;创腔时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如起腔的安排、插句的运用、板式的转换、甩腔的变化等等,使整段唱层次分明。 唱腔的曲调紧紧围绕着尹派特征音调展开,唱腔结构严谨,行腔往往体现着有规则的自由性,即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忽快忽慢的速度变化和时紧时松的节奏处理,使唱腔徐急顿挫,起伏多变。 尹派代表作有《何文秀》中的何文秀、《屈原》中的屈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盘妻索妻》中的梁玉书等。
尹桂芳 06:33
26 盘妻索妻.盘妻(1962年)
越剧名段
尹桂芳 02:26
27 情探.行路(1958年)
傅派是傅全香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 傅派的唱腔极具特色,尤其是她的甩腔,吸收了京剧长拖腔的特点,迂回曲折,为突出总结性唱段和渲染人物情感,常用句幅扩展、节奏顿挫、调式交替等手段,形成句幅特别长,又变化多的甩腔。 傅全香嗓音条件好,音域宽,音色甜亮,素有“金嗓子”之称。她演唱的时候真假声结合,强调声音的位置和共鸣,中低音委婉柔美,高音区峭拔明亮,高低音衔接很自然,这样就形成傅派唱腔与众不同的特点,婉转圆润,华彩绮丽,曲调跳跃多姿,小腔丰富,演唱的时候富有激情,尤其在重点唱句中,常采用六度、七度、八度的跳进,甚至更大的音程跳动,唱腔中的高音已经突破了越剧常用的高音范围,而且在人物感情特定需要的时候,唱腔在高音区延长时值,形成震撼心弦的高腔,从而把唱腔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傅派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情探》中的敫桂英、《李娃传》中的李亚仙、《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比黄花瘦》中的李清照等。
傅全香 09:04
28 杜十娘.投江(1979年)
越剧名段
傅全香 09:11
29 红楼梦
越剧名段
王文娟 06:41
30 碧玉簪·三盖衣
越剧名段
金采风 06:27
31 碧玉簪·头洞房
越剧名段
何赛飞 03:18
32 牛郎织女·到底人间欢乐多
黄梅戏大师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与王少舫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严凤英 02:39
33 打猪草
黄梅戏名段
严凤英 02:42
34 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黄梅戏名段
严凤英 01:52
35 谁料皇榜中状元
黄梅戏名段
韩再芬 01:48
36 赞人间
黄梅戏名段
马兰 04:28
37 女驸马
黄梅戏名段
吴琼 03:48
38 桃花扇
黄梅戏名段
马兰 08:14
39 葬花
黄梅戏名段
马兰 05:58
40 乾坤带·非是儿臣以小犯上
评剧大师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 代表作品《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凤还巢》。
新凤霞 02:16
41 花为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评剧
新凤霞 02:48
42 秦香莲
评剧
小白玉霜 08:25
43 小借年
评剧
喜彩莲 07:08
44 穆桂英挂帅
豫剧大师陈素真精心学习研究了做功戏、武打戏,她身段动作优美规范,细腻传神,刚柔相济、含蓄秀美、台步行走如飘,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水袖功夫堪称一绝,(长绸舞)、(水袖功)、(双剑舞)、(辫子功)、(羽舞)、(花镰舞)、(单剑舞)、(独舞、群舞)、(扇子功)和(穿衣功)等都很美妙绝伦。 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创造了独具一格、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陈门“艺术,成为豫剧界卓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
马金凤 06:45
45 花木兰
豫剧
常香玉 05:37
46 桃花庵 (唱段)
豫剧
崔兰田 13:33
47 寻梦·懒画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张继青,女,上海市人,原名忆青。江苏省苏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1938年生,工闺门旦,先学苏剧,后得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曾长生的教授,在传统技艺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继青 03:56
48 西厢记·佳期·十二红
昆曲
梁谷音 10:39
49 游园·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昆曲
张继青 06:04
50 寻梦·忒忒令
昆曲
龚隐雷 03:55
51 长生殿·哭像·上小楼
昆曲
王正来 01:50
52 桃花扇·余韵·离亭宴带歇指煞
昆曲
华语群星 02:27
53 长生殿·惊变·泣颜回(第一支)
昆曲
华语群星 05:08
54 长生殿·惊变·泣颜回
昆曲
龚隐雷 02:57
55 武家坡·苏龙魏虎为媒证
《武家坡》(传统剧目)是京剧《红鬃烈马》中的一出折子戏,讲的是:出身高贵门第的妻子王宝钏独居破瓦寒窑18年,在困顿中写下血书,托鸿雁寄往西凉。薛平贵得信,告别代战公主,急返长安,在武家坡前遇见王宝钏。夫妻分离18年,容颜难辨,不敢贸然相认。薛平贵借问路试探宝钏,王清贫艰苦,坚守贞节,逃回寒窑。薛平贵赶至窑前,细说缘由,赔诉前情,夫妻才得相认。
于魁智 02:57
56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邓沐玮 05:10
57 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隋末,靠山王杨林因程咬金等聚义瓦岗,命差官罗周将秦琼提至登州问罪。押解途中,夜宿于三家店。秦琼思念亲朋,不胜愁闷,发出阵阵嗟叹。罗周为罗艺(罗成之父)的养子,闻听秦琼嗟叹中道出罗成姓名,罗周始知与秦琼为姑表亲。此时瓦岗寨的史大奈奉命来探,店中遇秦、罗,共同定计,由秦琼修书,史带回音信,约期攻打登州。又名《男起解》《秦琼发配》。杨宝森演时常下接《打登州》。
于魁智 01:52
58 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
楚平王斩伍员之父伍奢,又追捕其兄伍尚。伍员逃出樊城,投奔吴国。楚平王在各处悬挂图像,缉拿伍员。伍员被阻于昭关,幸遇隐士东皋公,将其藏在家中,一连数日,计无所出。伍员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夜之间,须发皆白。东皋公有友人皇甫讷,与容貌与伍子胥相像,乃邀其过府,嘱与伍员互易衣服。皇甫讷先至关,果被关吏拿住,大声剖白,关吏不信。正扰攘间,伍员已混出昭关。东皋公乃见关吏,说明被捕者并非伍员,的系至友皇甫讷,关吏释之。 后伍员破楚归,齐金帛投东皋公家,但见荒烟蔓草,败瓦颓墙,东皋公已去矣。施恩不望报,东皋公亦人杰矣。
于魁智 14:34
59 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京剧甘露寺为一出折子戏,故事说的是刘备按诸葛亮的安排,将计就计,到东吴招亲,吴国太在甘露寺相亲,将孙尚香许配刘备。 是京剧《龙凤呈祥》中的一折,为马派的经典剧目之一。 刘备过江之后,吴国太设宴在甘露寺面相刘备,旁有孙权和贾化暗中作梗,幸得国老乔玄从中周旋,为刘备说好话,使得国太进孙尚香配与刘备。本出戏的高潮部分在于乔玄的大段唱功,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的演出堪称经典,至今尚无人超越。其中的唱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成为名段,至今广为流传。
于魁智 03:45
60 珠帘寨·昔日有个三大贤
黄巢起义,唐僖宗逃至美良川,派程敬思到沙陀李克用处搬兵。 李克用记恨曾因失手打死国舅段文楚而受谪贬,不肯发兵。程敬思与李克用的大太保李嗣源商议,知道李克用惧内,遂程去求李夫人刘银屏、曹玉娥(贞简皇后),串联李的二位夫人挂帅,传令发兵。并反将李克用点为前战先行官,且又故意提早点卯,使李克用误卯,当场几欲正法,以羞抑之。让李克用把守后军,命大太保李嗣源为先行官,兵行至珠帘寨,遇到周德威挡路,李嗣源战不过周德威,刘银屏激李克用出战,李克用与其比试,不分胜负,又比试箭法,李箭射双雕,周心服归降,成为李克用的第十二太保。
于魁智 04:08
61 香夭
粤剧经典唱段
任剑辉 06:09
62 雷红茹秦腔《斩秦英》
秦腔:
  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秦腔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   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   秦腔唱腔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彩腔”,假嗓唱出,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其中的拖腔必须归入“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也是与其他的剧种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另外,秦腔的唱腔有欢音和苦音之分。顾名思义,欢音擅长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苦音适合抒发悲愤、凄凉的情感。这些都需要表演者对剧本的拿捏把握,以更好地表达情感的辅助唱法。   其曲调欢快、流畅,在花腔小戏中曾广泛使用。主调,又称正腔,系黄梅戏中传统正本大戏里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等。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林湖清源 07:06
63 苏武牧羊
河北梆子:
  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   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河北梆子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中国东北三省、江淮地区以及俄罗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赏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不断改革、创造。特别是后继人才和从业群体的当地化,在演员队伍中,河北人逐渐增多,这更是导致山陕梆子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到了道光年间,长期活动在河北的山陕梆子逐步发展成早期的河北梆子了。   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三行。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则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净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种,但不甚完备;丑行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唱腔,除无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   男女声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砸夯”等特殊技巧,听来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河北梆子剧目,约有五百余出,多数来自山陕梆子,也有一部分是移植京剧、高腔、丝弦戏、深泽坠子戏、哈哈腔的剧目;此外还有一百余出时装戏,是梆簧合演(两下锅)以来的产物,但多未流传下来。
王玉磬 02:58
64 无端惹下风流债
川剧: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   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   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   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
周企何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