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人收藏

共48首歌曲

标签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经典 #肖邦
创建者
麦格格 ☂MAGGIE
更新时间
2020年10月01日

歌单介绍

用燃烧的激情, 谱写美丽的乐章

用不息的生命, 演绎浪漫的诗歌

他是波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

琴声悠扬, 如痴如醉; 光移影斜, 如梦如幻;

他的琴声一起, 空气清新、万象透明。

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的音乐家

一场穿越时空的盛会, 与肖邦相会。

【纪念|肖邦逝世170周年】

向伟大的肖邦 致敬 2019/ AUG/ 30

肖邦 Chopin (1810 - 1849) 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 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 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 7岁学习作曲, 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 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 不到20岁已是华沙, 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 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 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 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 也是他的祖国波兰, 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 所以, 这时期的很多作品, 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 对民族独立的渴望, 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 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 “俄国皇帝陛下, 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 肖邦严辞拒绝, 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 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 他嘱咐亲人, 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 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200部作品, 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等,共21卷。他的音乐, 具有鲜明的个性, 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 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 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 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的大多数作品无需乐队, 只要一架钢琴, 便能上天入地, 让曲折的诗情翱翔远飞。钢琴像一艘奇异的小船, 被诗人驾驶着, 无所不能, 无处不达, 所有的梦想和憧憬, 都能在琴声中实现。

【华沙国立肖邦音乐学院】

波兰肖邦音乐学院, 位于波兰首都、最大城市华沙市, 始建于1810年, 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音乐学院。如今开设作曲与音乐理论、指挥艺术、乐器研究、声乐研究、音乐艺术的艺术教育、舞蹈艺术与声音工程, 这六大领域的专业课程。近年来, 吸引了众多爱好音乐的同学, 慕名前往求学深造。

1826-1829年,肖邦就读于这所音乐学院。在二年级结束的时候, 他的导师 Elsner给了他的评语:“音乐奇才”。

1992年学院成为 “欧洲艺术学院联盟” 的会员, 于1997年, 为了纪念举世闻名的波兰音乐大师肖邦, 学院正式更名为 “华沙国立肖邦音乐学院”。(学制):大学本科四年〔学士学位〕, 研究生两年(硕士学位),可本硕连读英语教学。


歌曲列表

# 歌曲 艺人 时长
01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9, No. 1
《降b小调夜曲》第一首, Op.9- 1 , 1830年创作 ——————————————— op.9 夜曲, 是肖邦真正的早期夜曲风格, 高度诗化, 极度浪漫!平易优美、饱含诗意, 旋律具有歌唱装饰性, 独有的抒情性乐段, 使人陶醉, 体现了肖邦浪漫主义情怀。夜曲都是美好的作品. 钢琴大师Rubinstein, 1982年以 95岁高龄在瑞士去世, 对于他的音乐与个人品德, 评论界一直试图重新评价, 但无论怎样都无法除去这位钢琴“巨人”身上的神话色彩。他举办了数以千计的演奏会, 留下了大量的录音遗产, 其艺术始终得到大批爱乐者的青睐。
Arthur Rubinstein 05:23
02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Op. 9, No. 2
《降E大调夜曲》第二首 ,Op.9- 2 , 1830年创作, 献给玛丽-普列埃勒夫人的作品之一。 ———————————————————— 这是肖邦夜曲中, 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也是最明朗的一首。夜深人静听着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 在由平缓进入跳跃, 又渐渐平复, 身体在这冲淡平和后, 慢慢的进入放松, 旋律冲淡脑海中的杂念。带着思绪进入一个宁静的夜晚, 脑子里仿佛看到了, 在钢琴上跳动的修长手指, 却又害怕这份激昂的感情, 打破这宁静的夜晚......曲子中充分展现了肖邦感性的一面, 他将热爱家乡波兰的感情, 通过一个一个的钢琴键, 串联成一段抒情的篇章。
Arthur Rubinstein 04:22
03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3 in B Major, Op. 9, No. 3
《B大调夜曲》第三首 ,Op.9- 3 , 作於1830﹣1831年,稍快版 ———————————————————— 肖邦的《夜曲》里, 大約只有這首, 情緒最欢快。起首時優雅里帶著媚態, 有那么一个小节, 是那么的婉约动人, 伤感到骨子里, 但旋律仍然是和煦温暖的。显然这首夜曲, 没有前两首那样有名, 和前两首相比, 只是韵味的不同。小快板的速度, 显然不是在描绘夜的宁静缠绵之意, 而是表现活泼优美不安之情。
Arthur Rubinstein 06:47
04 Berceuse in D flat Op. 57
《摇篮曲》降D大调, Op.57, 作于1843年, 行板, 为其仅有的一首摇篮曲。 ———————————————————— 表现手法极其单纯, 仅仅是一连串的变奏。肖邦得心应手地, 不断运用钢琴化的旋律进行, 乐曲至始至终, 是连成一体扣人心弦的抒情旋律, 犹如慈爱的母亲, 轻轻推动着摇篮前后摇荡。最后, 乐曲在充满抚爱的宁静气氛中结束。
Various Artists 04:25
05 Frédéric Chopin: Waltz No.6 in D flat, Op.64 No.1 - "Minute"
《小狗圆舞曲》降D大调, 第6首圆舞曲, Op.64-1 ——————————————— 肖邦在世时, 最后发表的圆舞曲。‍作品64号共有三首, 这是其圆舞曲中, 最著名的一首。传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 喂养着一条小狗, 这条小狗喜欢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肖邦看到这有趣的情景, 便萌发灵感, 以非常形象地音乐, 写出了这段圆舞曲, 所以被称为《小狗圆舞曲》。乐曲极为短小, 因此也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
Vladimir Ashkenazy 01:55
06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4 in F Major, Op. 15, No. 1
《升F大调夜曲》OP.15- 1 是献给好友, 费迪南·希勒的一首曲子。 ——————————————— 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节奏错落有致、优雅从容细腻、温婉严谨、纾缓深远、直抵心灵的感动! 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Arthur Rubinstein 04:17
07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5 in F Sharp Major, Op. 15, No. 2
《升F大调夜曲》第五首, OP.15- 2, 甚缓板, 作于1830年, 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费迪南·希勒。 ——————————————— 其真挚的情感、旋律的优美、构成的巧妙, 都超越了Op.9 中的三首, 是肖邦夜曲中最优美的一首。尼克斯评价:“外界的温暖及光渗透到心里, 装饰的华彩音像, 蜘蛛丝似地飘然在我们周围舞蹈。第一段为甜蜜的回忆, 中段为不安的情绪, 但太阳并不失去其温暖, 反而稳住了沉着的情绪, 像是夏日遥远的天空, 那一道彩雾慢慢地消失。
Arthur Rubinstein 03:53
08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6 in G Minor, Op. 15, No. 3
《G小調夜曲》OP.15- 3,緩版,2段体。 ———————————————————— G小调夜曲是肖邦为自己深爱着的友人, 莱诺雷的逝去而谱写的, 曲中交织着宗教式的安慰, 线条简洁、原始、色彩丰富, 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感觉。鲁宾斯坦Rubinstein出色地演绎了这首, 完整而短小的诗。
Arthur Rubinstein 05:00
09 C小调夜曲(1837)
《升C小调夜曲》第二十首,OP- 20号。Nocturne in c-sharp Minor Op.posth ,(遗作)于1875年出版, ——————————————— 最喜欢的夜曲之一, 旋律每个音符都丝丝入扣, 浑然成章。c升调三首夜曲, 都是肖邦过世后发表的。曲调宁静幽雅, 具有梦幻般的诗意, 细腻地刻画了肖邦纯朴的形象, 缓缓的速度, 自然地流露出如歌的情怀。近年此曲更为人熟知, 在于它被用作电影《钢琴师》中的插曲。受赠人是, 肖邦的姐姐鲁德维卡。
傅聪 02:28
10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7 in C Sharp Minor, Op. 27, No. 1
《升C小調夜曲》第七首 , Op. 27 -1,(作於1835年), 獻給達伯尼伯爵夫人。 ———————————————————— 是肖邦夜曲里, 最龐大, 情感最厚重的一首。肖邦的弹奏, 就像他的心情那样, 是跌宕起伏的, 节奏随着情绪的转变而转变, 悲伤中没有绝望, 喜悦中没有狂喜, 却带有一丝的忧愁与悲伤。在一系列的转调里, 情绪得带排遣, 渐趋明朗后, 複归为起首旋律。(钢琴大师Arthur Rubinstein, 将肖邦的高贵浪漫、富有诗意, 演绎的淋漓尽致)。
Arthur Rubinstein 05:36
11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8 in D Flat Major, Op. 27, No. 2
《降D大调夜曲》 第八首 ,OP.27- 2,優美而平衡的迴旋曲式, 持續的緩版,作于1835年,出版于1836年, ——————————————— 这首夜曲以及第2首、第5首, 都是肖邦夜曲中, 最优美而通俗的, 如歌的旋律、甜美的意境、婉转的装饰、精致的结构, 充分的展示了肖邦娴熟高超的创作技巧。这首夜曲也是肖邦夜曲中, 具有沙龙性的精品。这是他早中期创作的作品, 当时复杂的生活环境, 矛盾的内心情感, 让他不知所措。在种环境下他遇到了达波尼伯爵, 让他在无奈的生活中看到了曙光, 于是创作了这首, 献给达波尼伯爵夫人。
Arthur Rubinstein 06:11
12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9 in B, Op.32 No.1
《B大调夜曲》, NO.9, OP.32- 1,作於1836﹣1837年,獻給德.畢林男爵夫人。 ———————————————————— 梦一般的纯朴,尾声有暴风雨般的宣叙与之对比。这个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 推翻了原先夜曲作为小型独奏体裁, 自身结构封闭, 调性和声稳定的特点, 而增加了许多意外、阻碍、转调, 甚至是义无反顾地远离起点的写法。被一些评论家称作“小型叙事曲”, 音乐的内容大大增加。
Vladimir Ashkenazy 05:11
13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10 in A Flat Major, Op. 32, No. 2
《降A大調夜曲》第十首, OP.32- 2 ,緩版 ——————————————— 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夜曲》最令人心驰神往, 在静谧的氛围中充满迷人的浪漫气息。肖邦二十一首夜曲, 首首经典、篇篇醉人, 使乐迷更易贴近肖邦情愁凄美、孤寂浪漫的内心世界。
Arthur Rubinstein 05:44
14 Frédéric Chopin: Waltz No.1 in E flat, Op.18 - "Grande valse brillante"
《降E大调圆舞曲》第1首, Op.18-1, “华丽大圆舞曲”: (作于1831年), ———————————————————— 是肖邦的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 也是为数不多的, 能够实际用于舞会的圆舞曲。所以舒曼会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 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以及 " 把舞者卷入波心, 越来越深".
Vladimir Ashkenazy 04:55
15 Frédéric Chopin: Waltz No.11 in G flat, Op.70 No.1
《降G大调圆舞曲》, 第11首,Op.70-1, 遗作 ——————————————— 作品70号共有三首圆舞曲, 是以遗作的形式, 在《三首圆舞曲》的标题下, 于1855年出版的。其第一首为华丽小品, 演奏技巧相当困难, 不过内容并不复杂。乐曲的第一段为跳跃似的音型, 十分轻快、活泼, 很像热情的东欧民族舞蹈;进入中段后为优雅的旋律, 整段乐曲轻灵、跳跃、快乐。
Vladimir Ashkenazy 02:11
16 Frédéric Chopin: Waltz No.3 in A minor, Op.34 No.2
《A小调圆舞曲》, 第2首,Op.34-2 ——————————————— 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 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 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 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 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 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在演奏技巧上, 相对比较简单, 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 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Vladimir Ashkenazy 04:40
17 Frédéric Chopin: Waltz No.9 in A flat, Op.69 No.1 - "Farewell"
《离别圆舞曲》, 降A大调, 第9首,Op.69 -1 , ——————————————— 此曲有段轶事:1835年, 肖邦前往德国, 与当时从波兰来此地疗养的双亲相会。归途中, 顺便拜访了旧日好友渥金斯基伯爵。伯爵有一位名叫玛丽亚的女儿, 当时只有十九岁,钢琴、声乐或作曲, 都有相当的基础。 肖邦与这位童年的好友相逢, 很快就表现出他的爱意, 俩人也亲密起来。连续一个月的相爱生活, 使俩人难分难舍。当肖邦即将离去时, 曾为玛丽亚写了一首圆舞曲相赠, 后来玛丽亚就把它取名为《离别圆舞曲》,即本曲。可惜他们的这段情缘, 最终没有结果。
Vladimir Ashkenazy 04:05
18 Frédéric Chopin: Waltz No.10 in B minor, Op.69 No.2
《B小调圆舞曲》 第10首, Op.69- 2, 创作于1829年,钢琴考级八级曲目 ——————————————— 1826-1829年肖邦就读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 在大学二年级快结束的时候, 肖邦的导师Józef 给予了他“音乐奇才”的评价。目前还没有资料能明确的证明《b小调圆舞曲》创作于1829年的具体月份, 只能确定它是肖邦19岁时创作的。 根据大量的资料记载显示, 肖邦当时迷恋上 声乐系的女同学康斯坦齐娅。这种暗恋持续了半年之久, 也未与对方说过话, 女方对于肖邦暗恋, 也许是全然不知, 后来还与弗雷德里克交换了戒指。因而可以大胆推测,《b小调圆舞曲》的创作灵感, 来自于这场, 没有结果的暗恋, 全曲弥漫着忧郁、伤感之情。
Vladimir Ashkenazy 03:49
19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 12 in G, Op. 37, No. 2
《G大调夜曲》第12首 ,OP. 37-2, 作于1838年,出版于1840年。 ——————————————— 作品除了保持了古典音乐优秀典范所特有的匀称、完整和乐思发展严格的逻辑性。这年肖邦陪同恋人, 著名小说家乔治•桑及其子女前去地中海的马约卡岛疗养, 由于正值雨季到来, 气候的变坏, 环境的恶劣加上心情的烦躁, 使得肖邦病了, 并且比较严重。这首作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乐曲充满了忧郁、哀伤, 表现了作者低落的情绪和压抑的心情。
Arthur Rubinstein 06:51
20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13 in C minor, Op.48 No.1
《c小调夜曲》第十三首, OP.48- 1,创作于1841年 ——————————————— 是公认的最优秀的肖邦夜曲之一。夜曲是肖邦音乐中最深沉的一部分, 在他的音乐中没有目的性, 他也最讨厌僵硬, 粗暴的弹奏方式, 所以他的魅力就是“纯粹的去弹”一种纯粹的音乐。它的与众不同, 在于音乐形象鲜明突出、对比强烈, 音乐的发展充满动力, 和戏剧性的激情, 其所伸展的感情幅度, 惊人的广阔, 这在夜曲体裁作品中,实属仅有。
Maria João Pires 06:45
21 Frédéric Chopin: 12 Etudes, Op.10 - No.3 In ETristesse
《E大调练习曲》,第三首, Op.10- 3 “悲伤” ——————————————— 情深意浓, 一曲别离寄相思, 这是肖邦音乐作品的典范, 有着独特的音乐魅力。其演奏技术艰深, 音乐表情丰富, 而富有内涵, 充分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热爱和怀念。有人说, 这首哀怨缠绵, 有人说, 作品中间 B段活泼高昂。 也有人说, 这里饱含爱意。E大调, 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属于悲伤的调性, 没有e小调的悲凉萧瑟, 没有升C大调的华丽, 却又比质朴的C大调多了些色彩。没有降E大调的高贵, 但它真的温暖、柔和。如同冬日的阳光。
Vladimir Ashkenazy 04:27
22 Frédéric Chopin: 12 Etudes, Op.10 - No.12 in C Minor "Revolutionary"
《c小调练习曲》, 第12首, Op.10-12 “革命” ——————————————— 《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中, 被高度评价的优秀代表。这首练习曲, 不仅要求演奏者有高超的演奏技巧, 还表达了作曲家, 在得知祖国革命失败后, 极度悲痛的思想感情, 是真正艺术性的作品。
Vladimir Ashkenazy 02:48
23 Frédéric Chopin: 12 Etudes, Op.10 - No.5 In G Flat "Black Keys"
《降G大调练习曲》, 第5首. Op.10 “黑键” ——————————————— 肖邦一生, 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钢琴创作上, 其中他创作的练习曲, 可谓是钢琴艺术史中的一块瑰宝, 这套练习曲对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及德彪西等, 与肖邦同时期及后期的作曲家,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首"黑键练习曲"是他创作的优秀作品之一。其演奏方法和作品的艺术性, 都超越了普通的练习曲, 它以独特的风格被世人所知。
Vladimir Ashkenazy 01:45
24 Frédéric Chopin: 12 Etudes, Op.25 - No.11 In A Minor "Winter Wind"
肖邦:练习曲, Op.25 - 第11首,A小调,“冬风” ——————————————— 此曲主要训练演奏者的指劲, 灵活和技巧。彪罗对此曲评价:“在你能想象的范围内, 展现着最丰富的音。” 有人觉得这些快速的音群, 像是冬天的狂风将枯叶卷起, 而枯叶在空中, 舞动的景象, 故命名为《冬风》,又名《枯叶》。属于《肖邦练习曲》中难度较大的。
Vladimir Ashkenazy 03:52
25 Chopin: No. 18 in E Major Op. 62-2
《E大调夜曲》 第十八首 ,OP.62 -2, 作于1846年,题献给肯迪利兹小姐。 ——————————————— 这是肖邦一生中, 最后的两首夜曲, 我们在肖邦生命中, 最后四首夜曲中, 听到最美丽而安详的死亡之歌。当时他病魔缠身、痛苦、烦燥, 但其创作热情并没衰减, 仍显示其黄金时代的魅力, 此曲最大的成就是在和声、对位等方面, 具有幻想韵味的旋律, 婉转而不过分的装饰。尤其是低音部的伴奏, 变为连续不断上下行的曲调, 和旋律的对应, 形成的重奏很是别致, 使人倍感亲切。
邓泰山 05:52
26 Frédéric Chopin: Nocturne No.15 in F minor, Op.55 No.1
《F小调夜曲》第15首, Op.55- 1 ,作于1840年/ 于1844年出版, ——————————————— 这首夜曲比较容易演奏, 为许多人所爱。音乐评论家们, 对此曲的看法是, 内容阴郁、充满伤感。库勒普斯基评说:“悲伤逐渐堆积,成为失望的呼喊, 而后又因希望而转为温暖。库拉克认为:"让人想起一位离开自己所爱家庭、所爱的人, 寂寞悲伤地在旅途上的流浪者"。(献给曾经鼎力援助过肖邦, 后期生活的高贵的女友, 苏格兰的珍妮•史达林克小姐。)
Vladimir Ashkenazy 04:57
27 Frédéric Chopin: Impromptu No.4 in C sharp minor, Op.66 "Fantaisie-Impromptu"
《升C小调即兴曲》,第4首, Op.66 作于1835年. “幻想即兴曲” ———————————————————— 为肖邦所作三首即兴曲之一。华丽而富有诗意的曲调, 演绎了人生最美妙的幻想与爱情, 像是一场美丽的梦。在幻想中迷离, 徬徨、沉醉。梦幻中, 亦点燃希望与光明的火种, 憧憬美好灿烂的未来…
Vladimir Ashkenazy 04:58
28 Chopin - Prelude in D flat
《降D大调前奏曲》降D大调, NO.24, Op28-1《雨滴》 创作于1838年 ——————————————— 优美的琴声, 乐动心飞扬!延绵的, 4/4拍, 被冠以“两滴”前奏曲而闻名。乐曲的伴奏声部, 生动地模仿了单调的雨滴声响。《雨滴》, 是肖邦在马约卡岛, 那个雨夜写的第15首降D大调前奏曲。乐曲始终贯穿着持续的同音反复, 并伴随着单调的节奏, 有如雨滴落地,被后人加上《雨滴》的标题.
Various Artists 04:54
29 Frédéric Chopin: Préludes (24) for piano, Op. 28, CT. 166-189 - Préludes No. 2 in A minor: Lento
《前奏曲》 Op28-2,《雨滴》 ———————————————————— 当时肖邦正在地中海马尔岛疗养。一八三八年,活跃在巴黎乐坛上的肖邦, 由于肺病的恶化,经女友乔治·桑的安排, 千里迢迢地来到四季如春的地中海马尔岛。由于肖邦“的病情和乔治·桑的衣着打扮, 使他们在租房问题上发生了困难。后来经乔治·桑四处奔走, 勉强借到一座山殿之中的古老寺院....
Grigory Sokolov 02:44
30 Frédéric Chopin: Préludes (24) for piano, Op. 28, CT. 166-189 - Préludes No. 3 in G major: Vivace
《降D大调前奏曲》 Op28- 3,《雨滴》 ——————————————— ...寺院中不但毫无设备, 而且漏雨, 简直不能住人。因为寺院十分寒冷, 买东西也很不方便, 所以, 肖邦的养病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有一天, 乔治·桑上街买东西,恰巧下了大雨, 迟迟不能回来。肖邦躺在家里即寂寞又惧怕。正在这时候, 房间又漏雨, 滴滴答答令人心烦。肖邦在不耐烦之中, 起身写作, 一口气完成了这首著名的前奏曲。
Grigory Sokolov 01:01
31 Frédéric Chopin: Préludes (24) for piano, Op. 28, CT. 166-189 - Préludes No. 4 in E minor: Largo
《e小调前奏曲》NO.24, Op28- 4,《雨滴》 创作于1838年 ——————————————— 这部作品短小精悍, 全篇都是忧伤的e小调。以高音声部的两个音为动机(B和C),充满了半音进行, 和丰富而微妙的和弦变化, 巧妙的表达答出, 作者悲伤忧郁的感情。这首作品和Op28-6 及莫扎特著名的安魂曲, 被安排在肖邦的葬礼上演奏。汉斯冯 彪罗, 把这部作品称为“窒息”。卡拉索夫斯基则评价是: 真正的玉珠, 能使肖邦以诗人的名字永垂不朽。
Grigory Sokolov 02:21
32 Frédéric Chopin: 24 Préludes, Op.28 - XV. In D flat major (Raindrop)
《《降D大调前奏曲》NO.24, Op28- 15,《雨滴》 ———————————————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冰岛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 代表性作品, 第十五首《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根据肖邦的爱人乔治·桑, 对此作品的理解是; 连绵的雨点, 无情洒落在修道院瓦片上的画面, 给予肖邦灵感创作而成, 乐曲自始至终, 出现的一个持续音降A, 就是在模仿雨滴的声音。
Vladimir Ashkenazy 05:20
33 Polonaise No.3 in A Op.40 No.1, ‘Military’ (extract)
《A大调波兰舞曲》 军队 Op·40- 1, 作于1838年,呈献给朱利安•冯塔纳。 ——————————————— 这首以“军队”而著名的波洛涅兹, 具有英雄凯旋性的进行曲, 和欢欣鼓舞的节日庆典乐曲的性质。这是肖邦所有波兰舞曲中, 最为流行的一首, 其次为《英雄波兰舞曲》。李斯特对这首雄伟的音乐形象, 十分赞赏, 几乎在他的每次演奏会上都演奏。钢琴家鲁宾斯坦说:“此曲表现了波兰的伟大”。 。
Various Artists 03:23
34 Frédéric Chopin: Polonaise No.6 in A flat, Op.53 - "Heroic"
《降A大调波兰舞曲》, 第6首, Op.53 “英雄”, 作于1842年,呈献给雷奥。 ——————————————— 这首波兰舞曲感人至深的力量, 不只在于音乐形象非常突出, 肖邦把这些形象都加以了发展, 创造出宏伟的“钢琴交响诗”。被认为是肖邦作品中的顶峰的波洛涅兹, 充满了战斗性和史诗性, 是一部歌颂人民的光荣, 和伟大的宏伟作品。库勒千斯基认为; 此曲是肖邦从乔治·桑的塔中逃走, 听到了穿戴甲胄的祖先的脚步声, 看到了向着他昂首阔步走来祖先的雄姿。
Vladimir Ashkenazy 06:21
35 Frédéric Chopin: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Cello in G minor, Op. 8 - III. Adagio sostenuto
《g小调钢琴三重奏》Op- 8- 3,于1828年,(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作品) ——————————————— 肖邦的室内重奏曲为数不多, 而且也不失他最优秀、最独具一格的作品。即使在这些室内性的器乐作品里, 也非常容易认出他的创作风貌。舒曼表示:“关于这部三重奏, 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它是如此之崇高, 已达最高境界! 它是如此之富于幻想, 没有一个诗人曾在自己的诗歌中, 像这样的幻想过! 它是音乐, 本身就是生活! 肖邦写这个作品时, 也正是他比较偏好技巧性的创作时期”。这主要是指三重奏中, 响亮又辉煌的钢琴部分而言, 肖邦使钢琴在重奏中, 起着主导作用。
Frédéric Chopin 06:02
36 Frédéric Chopin: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Cello in G minor, Op. 8 - IV. Finale. Allegretto
《g小调钢琴三重奏》Op- 8- 4, 终曲为小快板。 ——————————————— 整个三重奏的情调, 充满了生命的喜悦和乐观的精神, 这首第四乐章的音乐, 却又很不一样。快板乐章昂奋激动, 与后面的优雅柔美的谐谑乐章, 形成对比。谐谑乐章风平浪静, 一般钢琴谐谑曲, 所具有的戏剧性风暴, 在这里无影无踪。整个乐章是优雅唯美的, 小调和大调的相互交替, 表现了内心的变化。
Frédéric Chopin 05:55
37 Frédéric Chopin: Mazurka No.41 in C sharp minor Op.63 No.3
《升C小调玛祖卡舞曲》,第3首, Op.63-3 ———————————————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 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这批作品, 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属于波兰乡土舞曲的一种, 具有轻盈、飞快的风格, 节拍大多为每小节三拍, 其作品旋律精练, 富有诗意。
Vladimir Ashkenazy 02:33
38 Frédéric Chopin: Mazurka No.23 in D Op.33 No.2
《D大调玛祖卡舞曲》第2首, Op.33-2, 创作于1837—1838年问, ——————————————— 此时肖邦在创作上正进入最旺盛的时期, 在创作技法上, 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肖邦创作玛祖卡的音乐, 灵感来自质朴优美的民间音乐:快速、力度较强 ,其作品, 虽然不包含直接引用的民间音乐乐段, 却充满着民间歌舞特有的节奏、装饰旋律和调性特点等元素, 并加人大量具有肖邦特色的装饰音, 使其更加抒情华丽。
Vladimir Ashkenazy 02:13
39 Frédéric Chopin: Mazurka No.5 in B flat Op.7 No.1
《降B大调玛祖卡舞曲》,第5首, Op.7- 1 ——————————————— 肖邦一生创作了57首玛祖卡舞曲, 被美誉为“音乐的珍珠”,是钢琴曲宝库 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 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 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肖邦的玛祖卡大多篇幅短小, 结构简洁, 也没有艰深的技巧, 但它却属于很难演奏的作品 。
Vladimir Ashkenazy 01:57
40 Frédéric Chopin: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 65 - II. Scherzo
《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Op.65-2,谐谑曲,精神抖擞的快板 ——————————————— 大提琴奏呜曲这一体裁, 不是肖邦所擅长写作的, 然而它却被赋予了肖邦钢琴音乐的气质, 使大提琴音乐世界中, 弥漫着肖邦式的诗意。最优秀的是第一乐章和谐谑曲乐章, 主部主题非常动人, 而这首谐谑曲, 乐章则充满了活力。
Frédéric Chopin 05:05
41 Frédéric Chopin: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 65 - III. Largo
《降B大调 大提琴奏鸣曲》Op.65-3,广板,创作于1846年 ——————————————— 此曲令肖邦振奋不已的波兰民族起义失败, 这使得肖邦的精神跌落低谷, 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 加上身体的恶化, 以及和乔治·桑关系的恶化, 使他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煎熬。这部作品感情相对的平稳, 风格严谨而朴实, 庄重而典雅。主题呈送葬进行曲的形态, 由大提琴、钢琴交互演奏, 对话般地结尾。
Frédéric Chopin 04:03
42 Frédéric Chopin: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 65 - I. Allegro Moderato
《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Op.65-1,中速的快板, 作于1846年,于1847年出版, ——————————————— 这部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奏鸣曲, 与其他的晚期作品显然不同。在几乎与大提琴奏鸣曲同时写成的船歌和幻想波洛涅兹舞曲里, 我们看到的是精致优美的音乐形象, 纤巧秀丽的钢琴写法, 同时又洋溢着无穷的诗意。在这首奏鸣曲中, 可以看到肖邦对这两种乐器的创作手法, 都掌握得极为娴熟了, 以往室内乐作品中, 钢琴压倒大提琴的情况, 已经没有了, 其风格严谨纯朴、庄重高尚,感情平稳。
Frédéric Chopin 12:15
43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Sonata No. 2 in B-flat minor, Op. 35, CT. 202 - 1. Grave. Doppio movimento
《第二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作品35-1, CT.202 “坟墓”. 完成于1839年。 ——————————————— 这是肖邦较为大型的创作里, 最为强而有力的一部作品。尽管由于作品里, 那毫无目的的愤怒, 而使之无法成为一部催人向上、激励人思想情操的作品, 然而创作里, 却蕴涵着一股巨人般, 强烈震撼人心的力量
Grigory Sokolov 07:51
44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Op.35 - III. Marche funèbre (Lento)
《第二钢琴奏鸣曲》, 降B小调,Op.35 - 3 “送葬进行曲” (慢板) ,1837年写成 ——————————————— 这是肖邦三部钢琴奏鸣曲中, 最杰出的一部, 其中这首著名的葬礼进行曲, 先于其他乐章完成, 可见作者把它, 处于整部奏鸣曲的中心地位, 使作品笼罩着浓浓的哀悼气氛。李斯特对此, 曾有过深刻的理解:“这里哀悼的, 不仅仅是一位英雄的牺牲, 而是整整一代人的牺牲。”
Vladimir Ashkenazy 09:06
45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1)
《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 Op.21 -1,创作于1929年, (这首作品呈献给德尔芬.波特卡伯爵夫人)。 ——————————————— 这首协奏曲是在肖邦 “幸福的日子里”写就的。因为在写这部作品时, 正深深地陷入情网, 他对音乐学院学声乐的女同学"康斯坦莎" 一见倾心, 然而他又羞于对她表白自己的爱和眷恋之情。肖邦给友人写的信中曾写到:“这半年来, 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她, 但是还是未跟她交谈过半句, 我就是在思念她之中, 写下了我的协奏曲的慢板乐章。
傅聪 14:32
46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3)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Op.11-3, 回旋曲 ———————————————————— 富有波兰民族风味, 节奏上与克拉科维亚克民间舞蹈有关, 钢琴对主体乐句的不断再现, 与不断插入灿烂辉煌的乐队相呼应。在几次反复间, 插入的插段, 有的华丽, 有的抒情, 都很优美。这是一个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的乐章, 它有与克拉科维亚克舞曲相似的节奏。
傅聪 10:52
47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3)
《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 Op.21 -3, 1830年3月17日,《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华沙由肖邦独奏, 举行首演。 ——————————————— 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f小调和e小调, 均是他二十岁左右的作品, 是在他“幸福的日子里”写成的, 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和对爱情略带羞涩的憧憬。舒曼说“不像这位伟大的天才~贝多芬那样, 善于指挥管弦乐的大军, 他所率领的, 只是一支小小的步兵队”。 事实上, 当肖邦创作这两部协奏曲时, 在俄国殖民统治下, 波兰甚至还没什么人知道, 有贝多芬这个作曲家, 而意大利歌剧, 特别是罗西尼的声乐作品, 倒是影响到了肖邦, 带有装饰性的旋律写作风格。
傅聪 08:24
48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1)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Op.11-1, 庄严的快板, (1830年10月在华沙国家剧院首演, 肖邦独奏)。 ‍————————————————— 肖邦在管弦乐的写作上没有太钻研, 协奏曲并非是他的杰出之作。但由于他在驾驭钢琴创作上的才能, 他的钢琴协奏曲, 仍然是此类作品中的精品。肖邦在管弦乐的写作上没有太钻研, 协奏曲并非是他的杰出之作。但由于他在驾驭钢琴创作上的才能, 他的钢琴协奏曲, 仍然是此类作品中的精品。 写这首协奏曲时, 肖邦才20岁。就创作技巧及经验来说, 他后来更为成熟。但是这两首钢琴协奏曲, 自有他的清新激越之处, 这就是肖邦本人在后来, 也是无法再写成这样, 特别是在他流亡到法国之后。
傅聪 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