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人收藏
共38首歌曲
隨著年歲漸增,聽古典音樂的時間越久,我越發覺得有些音樂是穿越時空,也不受任何限制。也就是說哪怕根本不懂樂理或者從來沒聽過古典音樂的人,只要這些曲子的旋律響起,便能感受到音樂裡的美妙,無需文字與贅言。對我來說,這些曲子便是永恆的美好,無論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過去,當我聽到這些音樂,每一次都可以帶給我深深的感動..
# | 歌曲 | 艺人 | 时长 |
---|---|---|---|
01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lat 'Emperor', Op. 73 - I. Allegro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5號降E大調作品73,『皇帝』 “王者之風,史詩般偉大的【皇帝】鋼琴協奏曲。 這首協奏曲中充滿王者威儀,雄壯威武的曲趣因為與戰爭有關,曲子是伴著炮火隆隆下完成的。當時正好拿破侖率領法軍攻打維也納,1809年5月炮火開始落在維也納,兩天內維也納就陷落了。貝多芬曾經描述當時的生活是《只有炮聲、鼓聲及人生活中每一件悲慘的事情。》為了不讓這樣震耳欲聾的噪音加深自己耳聵的毛病,貝多芬時常掩耳度日。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他開始構思動筆第五號鋼琴協奏曲。 【皇帝】的標題,不是貝多芬自己起的,是因為樂曲本身組織龐大,壯麗宏偉,使人聯想到皇帝的威儀,令人肅然起敬,因此被世人稱為【皇帝協奏曲】。 |
Evgeny Kissin | 21:53 |
02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lat 'Emperor', Op. 73 - II. Adagio un poco moto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5號降E大調作品73,『皇帝』 第2樂章 稍快的慢板(Adagio un poco mosso)B大調,4/4拍子。變奏曲式。 這是平靜的徐緩樂章。前後的樂章都使用降E大調,而這一樂章則使用遠隔調B大調。這種調性設定,在當時的常識是不可想像的嶄新創意,也因而使這個樂章漂浮著一種獨特的幻想氣氛。整體來看,這樂章大致維持弱音,鋼琴以演奏高音的分散和弦為主。樂章最後,貝多芬大膽從B音見降半音到降B音轉調,但為不改變全體色彩,音樂依然保持平穩。到樂章最後,第3樂章主題的片段出現,然後直接衝進第3樂章。 |
Evgeny Kissin | 09:52 |
03 |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lat 'Emperor', Op. 73 - III. Rondo: Allegro ma non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5號降E大調作品73 第3樂章 輪旋曲快板-更快(Rondo Allegro - Piu allgero)降E大調,6/8拍子,奏鳴曲式。 這是奏鳴曲式的樂章,但同一主題會出現好幾次而呈輪旋曲式的風貌,可能是因此稱呼此樂章為輪旋曲。不過,其曲式具備有完整的奏鳴曲式要件,因此稱呼為輪旋曲風格的奏鳴曲式比較妥當。 在上樂章最後暗示的主題,到這裡由獨奏鋼琴很清楚的演奏出來,並成為在這樂章中反復出現的輪旋主題 |
Evgeny Kissin | 10:02 |
04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 1. Allegro non troppo e molto maestoso
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b小調,作品23 柴可夫斯基創作3首鋼琴協奏曲,但這首第1號協奏曲太有名了,以致其他兩首都被忽略而幾乎沒有被演奏的機會,在演奏會也難得聽到,唱片也寥寥無幾。一般提到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都是指這首第1號降b小調。這首作品以其俄羅斯風格與色彩豐富的管弦樂法,以及華麗的獨奏鋼琴而成為柴可夫斯基的成名作,此後柴可夫斯基接二連三發表傑作。這也是最受歡迎的鋼琴協奏曲之一,不但眾多的人喜歡聽,許多鋼琴家也喜歡演奏此曲。而且,不問是什麼樂器,在所有協奏曲當中,這是受歡迎度最高的一首。 第1樂章:不太快而很莊嚴的快板─活潑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 e molto maestoso - Allegro con spirito),降b小調─降B大調,3/4─4/4拍子。 第1樂章很長大,其演奏時間佔全曲的一半以上。這個樂章由雄壯的序奏與自由的奏鳴曲式的樂章主部構成。 非常有名的序奏,具有壯麗的交響曲風格,但很有特徵的序奏主題,再也不會在此曲其他部分出現。這與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5號「皇帝」的序奏如出一轍。全曲開始於法國號最強音有力的下降動機,管弦樂馬上在第2小節也以最強音簡短的回應。接著,弦樂器出現規模很大的旋律,這旋律是根據開頭法國號的動機而來。此間,獨奏鋼琴以3拍子節奏彈出和弦。這序奏部分在此曲中特別有名,也相當長,但在曲中不會再出現已如上述,因此有點會讓人覺得另外加上去的感覺。 |
Emil Gilels | 20:18 |
05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 2. Andantino simplice
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b小調,作品23 第2樂章 樸素的小行板─最急板─行板,降D大調─F大調─降D大調,6/8拍子。3段體。 長笛在弦樂器柔和的撥奏上提出牧歌似的抒情旋律,之後,鋼琴承接這旋律,更由大提琴、雙簧管演奏。這旋律第1次出現在長笛上時,與以後在大提琴等其他樂器上出現時用的音不一樣,因此也有人懷疑是否記譜記錯了。由於第1樂章的份量太重了,因此大家到此會喘口氣。 中段是像在裝傻的詼諧曲,快速的圓舞曲風格旋律,是引用法國歌曲「來啊,快樂的跳舞歡笑」。這旋律一直會轉調。最初部分再次回來,在平靜氣氛中結束這個樂章。 |
Emil Gilels | 07:05 |
06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 3. Allegro con fuoco
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b小調,作品23 第3樂章 熱情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降b小調─降B大調,3/4拍子。輪旋曲式。 第3樂章常常緊接著第2樂章演奏,是很有躍動感與生命力的樂章。定音鼓忽然敲出一個音符,使這樂章的氣氛一轉,並展現鋼琴的華麗技巧。第1主題源自烏克蘭民謠,這首民謠表現俄國農民春天的喜悅。其重音在第2拍,是很有節奏感而順暢的旋律。由管弦樂演奏的很有力量的副主題,也很有節奏感。第2主題出現在弦樂器,有優美穩定的性格。這些主題再現之後,更會發展。經過鋼琴細碎部分後,音樂進入暴風雨前的平靜氣氛,管弦樂逐漸高昂,鋼琴以千鈞之勢進來,把音樂推向尾聲部。第2主題以雄偉的規格,由鋼琴與管弦樂對話,發展成對生命的讚頌。這是很豪華燦爛的終曲。 |
Emil Gilels | 06:19 |
07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1. Allegro maestoso
蕭邦:鋼琴協奏曲第1號e小調,作品11 蕭邦的兩首鋼琴協奏曲都是波蘭華沙時期的作品, 作曲年代都是1830年,第2號f小調作品21完成於先, 第1號e小調作品11 完成於後。 他的協奏曲常被批評為比起鋼琴之華麗,管弦樂部分較弱。的確,鋼琴一進來,那華麗的琴聲,一下就蓋過管弦樂,因而有人自己編曲管弦樂部分。 第一樂章 中庸的快板 e小調 3/4拍子 協奏曲奏鳴曲式。一開始,管弦樂在e小調演奏壯大厚重的序奏,表現蕭邦在此曲中的氣勢。序奏動機,在後面的鋼琴序奏裡也會使用。序奏之後,管弦樂以e小調提出甜美又有點哀傷的第1主題。 管弦樂序奏長達4分多鐘。在鋼琴進來之前,管弦樂會躊躇一會,要停不停的,再來一次大合奏,然後鋼琴才進來。鋼琴一進來就以e小調彈出最強音和弦。序奏後出現的e小調甜美第一主題已加上鋼琴化的裝飾音。在這裡,聽眾已進入鋼琴詩人的世界。管弦樂已退居在後面了。然後是由e小調進入b小調的過門樂句,這段要華麗演奏技巧的樂句,也提高這作品的演奏效果。這也增強E大調第2主題包容人的溫柔。這段冗長的旋律有時躊躇不前,有時悠悠自得,這種表情的變化,要能確實表現成有豐富說服力的音樂很不容易。長樂句之後,經一小段過門句,再進入E大調有華麗技巧的部分,這部分會重複一次,然後結束主題呈現部。 e小調的尾聲部不容易彈奏,鋼琴部分結束後,以管弦樂短小的齊奏結束這樂章。這是蕭邦所有作品中規模最大的一首(演奏時間需19~20分鐘),卻沒有協奏曲常有的裝飾奏部分,但有不少相當於裝飾奏的高難度區段,演奏效果很高,是他最初期的最高傑作。 |
Krystian Zimerman | 20:01 |
08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2. Romance (Larghetto)
蕭邦:鋼琴協奏曲第1號e小調,作品11 第二樂章 浪漫曲,甚緩板 E大調 4/4拍子 夜曲風格的浪漫曲。鋼琴在寂靜的管弦樂上,提出寧靜而浪漫的旋律。這旋律表現出來很美的抒情。一般都把這樂章的曲式認為是輪旋曲式,但也有人認為採取的架構是:簡短的管弦樂序奏,E大調短小主題,B大調長主題,升c小調略具動態的中間樂段,升G大調長主題(再現),E大調尾聲。是一個很美的樂章。 |
Krystian Zimerman | 10:41 |
09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3. Rondo (Vivace)
蕭邦:鋼琴協奏曲第1號e小調,作品11 第三樂章 輪旋曲,甚快板 E大調 4/4拍子 終樂章是輕快的輪旋曲。此曲以波蘭的勇士舞(Krakowiak)為基礎,形成輕快而華麗的音樂。在管弦樂短暫的序奏後,馬上由鋼琴提出輪旋主題。這主題每次出現,都會加上各種裝飾,變成使用精湛技術的過門句。這主題在前半重複3次後,遇到以升c小調開始的難彈奏處,經一段較簡易處後,這次碰到以A大調開始的難處。然後再現輕快的第1主題,不久就達到這樂章的最高潮,在技術上也是全曲最難處。靜下來之後,齊奏旋律再現在E大調,最後以齊奏華麗結束全曲。 |
Krystian Zimerman | 09:47 |
10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 I. Moderato
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2號c小調,作品18 這首完成於1901年的作品,是最偉大的鋼琴協奏曲之一,也是浪漫主義音樂,作品中的傑作之一。這作品之成功,也讓拉赫瑪尼諾夫脫離多年的低潮與憂鬱症。演奏此曲並不容易,有幾個地方,鋼琴演奏者必須展開手指達10度音程寬度。能完整演奏這些樂段的演奏家並不多。 第1樂章:中板(Moderato) 自由的奏鳴曲式。在主題呈現部之前,鋼琴慢慢奏出模仿俄羅斯正教鐘聲的 一連串和弦(譜1)。鐘聲漸強。這段很特別的音樂,讓聽者逐漸溶入這部作品的世界。 然後,管弦樂總奏進入主題呈現部。在這裡鋼琴不斷以有節奏感的急速裝飾音型, 敲出正教會的小鐘。絃樂合奏提出濃厚的第一主題(譜2),鋼琴奏出結句而引出高潮。 經管弦樂簡潔的過門樂句後,獨奏鋼琴開始第二主題。然後是耀眼的發展部。 到再現部,第一主題再現,但鋼琴的伴奏音型已有變化。 第一主題之後,不經過門樂句就再現第二主題。 獨奏鋼琴在這樂章中與其他的鋼琴協奏曲很不一樣。 絃樂合奏一直拋出第一主題的主旋律,而鋼琴配合絃樂對話,那有點像鋼琴五重奏。 因此鋼琴沒有獨自發揮的舞台,而且,演奏的樂句要求極難的技巧,卻是音樂上或 情調上所必須,因而不容易讓聆聽者感覺得到鋼琴正在演奏甚難的樂句,而演奏者 則需要有超人技巧方能勝任。 這是這首協奏曲必須注意的特徵。 鋼琴在這裡,甚至可以說是擔任管弦樂的助奏角色。 |
Anna Fedorova | 11:27 |
11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 II. Adagio Sostenuto
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2號c小調,作品18 第2樂章:持續的慢板(Adagio sostenuto) 有序奏的複合三段曲式。E大調。在澎湃起伏的第1樂章之後,是與之成對比的 徐緩樂章。4小節絃樂合奏的序奏,從c小調主和弦開始,逐漸加強情緒轉調, 最後叫醒E大調的獨奏鋼琴。這一部分,似乎輕輕對應第1樂章的獨奏鋼琴序奏。 不久,木管在鋼琴的分散和弦上唱出甜美的旋律。高潮後是再現部。 絃樂合奏在這裡又奏出主旋律。 這個樂章是最有拉赫瑪尼諾夫味道的樂章。被低弦引導出來的鋼琴,靜靜奏出 瞑想似的伴奏音型,更回應長笛與單簧管奏出的美麗旋律(譜3)。 聽到這段音樂而流淚,成為這作品迷的愛樂者一定不少。 |
Anna Fedorova | 12:08 |
12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 III. Allegro Scherzando
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2號c小調,作品18 第3樂章:詼諧的快板(Allegro scherzando) C 大調。最先聽到的E大調旋律,依循環形式引自第1樂章。獨奏鋼琴在裝飾奏之後, 還繼續表現極高超的技巧。雙簧管與弦樂器上顯出帶有哀愁的旋律。這個樂章除了 美麗的旋律外,還有斷然的節奏支配全樂章,銅鈸在這裡用得很有效果。熱鬧的 尾聲部,採拉赫瑪尼諾夫作品的典型手法,這種手法被稱為「拉赫瑪尼諾夫終止」。 |
Anna Fedorova | 12:28 |
13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K.488 - 1. Allegro
鋼琴協奏曲是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第23號A大調KV488 是站在古典主義鋼琴協奏曲最高峰的作品之一。莫札特在1784年譜作6曲、1785年3曲、1786年3曲鋼琴協奏曲。這些協奏曲的曲式、樂器用法、旋律、和聲等,都師承海頓的技法,並很成功的予以發揚光大,高度昇華完成。 第1樂章 快板(Allegro) A大調,4/4拍子。協奏風格奏鳴曲式。 依古典主義協奏風格奏鳴曲式寫成,有明朗透徹的聲響。管弦樂提示主題,鋼琴予以重複。是明快的架構。在發展部使用新的主題,而不是發展提示部的主題。裝飾樂段是莫札特自己寫的較短樂段,既有技巧性,也有深度內涵。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11:07 |
14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K.488 - 2. Adagio
鋼琴協奏曲是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第23號A大調KV488 第2樂章 慢板(Adagio) 升f小調,6/8拍子。3段體。 莫札特很少使用升f小調,不過在此曲是進入平行調而已。慢板在他也是難得見到的。這樂章非常有魅力,因而有時也單獨提出來演奏。那情緒像是秋天的黃昏,令人感到寂寞,讓人發愁。其旋律以西西里舞曲的節奏為基礎,但只是有西西里舞曲的風格,平靜而略帶愁意,而不是西西里舞曲。第22號的第2樂章也是小調,但此曲的這個樂章不像第22號的規模那麼大,像是在沉思的寂靜的短曲。管弦樂給鋼琴的旋律添加色彩。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6:51 |
15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K.488 - 3. Allegro assai
鋼琴協奏曲是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第23號A大調KV488 第3樂章 相當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 A大調,2/2拍子。輪旋曲式。 到這個樂章曲風一變,從帶有愁意的第2樂章轉為跳躍快活的終樂章。在輪旋主題之間,會出現引人入勝之插句。這樂章開始於鋼琴奏出的輕快主題,由第1小提琴反復,然後進入管弦樂的過門樂段。在這裡低音管與單簧管很為活躍。鋼琴有較多的華麗過門樂句,並常當插句部分的先導,或率領管弦樂奏出旋律。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08:00 |
16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S. 124 (LW H4) - 1. Allegro maestoso
李斯特: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E大調 S.124 全曲可分為4個樂章(或部分),因此可視為具有古典奏鳴曲或交響曲的四樂章架構,但要連續演奏,一氣呵成。也就是說,此曲雖然有四個樂章,但要連續演奏,因此有單一樂章的幻想曲風格。再說,各樂章的主題都是以第1樂章最初的主題為基礎,如循環形式一般互相有關聯,因此有凝聚的整體感。巴爾托克說,本曲是「第一次完全實現依據循環形式的奏鳴曲式的作品,以變奏的原理處理共同的主題」。 第1樂章 莊嚴的快板( Allegro maestoso)降E大調,4/4拍子。自由的奏鳴曲式。有力的弦樂器提出簡單的第1主題後,鋼琴以8度齊奏進來,馬上開始演奏華麗的裝飾奏。這開頭的主題以後會出現好幾次,成為全曲的基本。不久,單簧管引出鋼琴上的美麗第2主題。這主題聽來很憂鬱,正好與第1主題成對比。鋼琴與單簧管,或與小提琴對話。之後,依照奏鳴曲式,以自由的氣氛進行。開頭的主題改換樂器,以各種表情出現好幾次,最後以鋼琴的半音階上升靜靜結束。 |
Kyril Kondrashin | 05:14 |
17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S. 124 (LW H4) - 2. Quasi adagio
李斯特: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E大調 S.124 第2樂章 以慢板速度(Quasi adagio)B大調,8/12拍子。3段體。 加裝弱音器的弦樂器演奏這樂章主題的片段,之後鋼琴唱出夜曲風格的主題。這主題也跟第1樂章的主題有關聯。注明敘唱(recitativo)的地方,有一小段高昂的鋼琴與大提琴的戲劇性對話。經過一段裝飾奏後,以長笛為首,木管樂器奏出優美清爽的副主題。其間,鋼琴一直彈奏震音。 |
Kyril Kondrashin | 05:00 |
18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S. 124 (LW H4) - 3. Allegretto vivace - Allegro a
李斯特: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E大調 S.124 第3樂章 活潑的稍快板-有精神的快板( Allegretto vivace - Allegro animato),降E大調,3/4拍子。自由形式的詼諧曲。這是詼諧曲樂章。如前面所述,三角鐵在這裡大為活躍。鋼琴以自由而詼諧地(capriccioso scherzando)輕快的進來之後,反復與三角鐵對話。這主題也與第1樂章的基本主題有關聯。這對話逐漸高昂後,再現第1樂章開頭的樂句。再華麗達高潮後,直接到第4樂章。 |
Kyril Kondrashin | 03:58 |
19 |
Franz Liszt: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S. 124 (LW H4) - 4. Allegro marziale animato
李斯特: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E大調 S.124 第4樂章 雄壯而進行曲風格的快板~急板(Allegro marziale animato~Presto),降E大調,4/4拍子。自由形式的終曲。 在這個樂章,前出的旋律一段接一段出現,發展為豪華的高潮。樂章開始於鋼琴下降音型與以木管樂器為中心的進行曲風格輕快主題。之後,前在第2、3樂章出現的主題也再現,鋼琴華麗的大現身手。最後第1樂章基本主題築成大高潮而結束全曲。 |
Kyril Kondrashin | 04:16 |
20 |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1. Allegro molto moderato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a小調,作品16 是這位作曲家唯一完成的鋼琴協奏曲。他在1868年25歲時到丹麥的Sollerod村旅行。Sollerod村在哥本哈根的北方,以中世紀建造的教堂與美麗的墓園出名。許多文人與藝術家,都來過此地。葛利格在此地譜寫這首他初期的傑作。這部作品也是他代表作之一。 這首與「皮爾‧金特」並稱的傑作,在浪漫主義鋼琴協奏曲中特別受歡迎,尤其衝擊力強烈的開頭部分,直逼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第1號開頭給人的憾動。全曲構造與長度很像舒曼的鋼琴協奏曲。 第1樂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lto moderato) a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樂曲一開始,就是定音鼓的擂打,而且僅僅在開頭第1小節中,就從最弱音跑到最強音,然後獨奏鋼琴以雙手奏出好像從岩壁上急速滑落的雙重8度下降音階。這是極能給人印象,聽一次就不會忘記的序奏。 |
Radu Lupu | 13:39 |
21 |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2. Adagio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a小調,作品16 第2樂章:慢板(Adagio) 降B大調,3/8拍子。複3段體。 第2樂章充滿北歐的氣息,聽者會感覺到一幅精彩的北歐風景畫。主題由加裝弱音器的弦樂器,連綿唱出樸素甜美又瞑想似的旋律。主題提示告一個段落之後,音樂進入中段,鋼琴登場。鋼琴承繼主題旋律,予以變奏發展,並從高音域漂落下來。這旋律纖細如裝飾奏,如北歐的柔軟陽光反射在冰凍的大地閃閃發光,也像是在北歐的夜空顫抖的星星或掉落的星塵,優雅美麗。調性轉為E大調後,這旋律會重複一次,其效果也極佳。到第3段,原來的調性回來,主題再現。這一次鋼琴也一起出現,並逐漸消失。這一樂章與蕭邦一樣,是夜曲風格的音樂。音樂繼續不斷,進入第3樂章。 |
Radu Lupu | 06:43 |
22 |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 - 3. Allegro moderato molto e marcato - Quasi presto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a小調,作品16 第3樂章:極有抑揚的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molto e marcato) a小調,2/4拍子。輪旋奏鳴曲式。 從第2樂章直接進來。異於上一個樂章,這是輕快而規模略大的樂章。 由單簧管與低音管演奏的4小節序奏,以最弱音的斷奏刻出進行曲風格的節奏。然後鋼琴以4小節裝飾奏進來。16分音符的快速級進,忽上忽下的音階與琶音,有力的強打和弦,這裡充滿鋼琴音樂的魅力。音樂呈現快活的民族舞蹈節奏。中段是清澈音響的世界。獨奏長笛在弦樂器的顫音上,奏出含有3連音樂符的清澄抒情優美旋律。李斯特稱讚為「這就是北歐」的地方就在這裡。轉調效果極為出色。鋼琴承接長笛的旋律,稍後就與管弦樂纏在一起。之後,開頭部分再現,情緒逐漸高昂。在尾聲部之前,有一段像是裝飾奏的即興部分,雙重8度的演奏也很有迫力。 尾聲部轉為A大調,3/4拍。這部份是詼諧曲似的急速的音樂。轉調頻頻,很少停留在一個調性上。鋼琴從高音滑到低音之後,進入4/4拍莊嚴的行板。管弦樂雄偉的演奏中段的旋律,鋼琴主要在演奏琶音。音樂以最強音豪邁地結束。 |
Radu Lupu | 10:35 |
23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inor, Op. 21, CT. 48 - I.Maestoso
蕭邦的鋼琴協奏曲第2號f小調,作品21。 蕭邦有兩首鋼琴協奏曲,都是在波蘭時期的作品。兩首鋼琴協奏曲當中,先作曲的是f小調,但出版次序卻是後寫的e小調先發行,因此e小調就成為第1號,先寫的f小調就成為第2號了。不過這兩首的作曲年代差不到1年,哪首是第1號,哪首是第2號,其實都無所謂了。 鋼琴協奏曲第2號,充滿蕭邦對初戀愛人康絲丹崔‧古拉德柯夫斯卡的戀情,曲中豐富的詩意與幻想擬成的曲思,以感人的旋律引人進入恍惚狀態。 第一樂章 堂皇的 f小調 4/4拍子 協奏曲風格奏鳴曲式。 呈示部有長大的管弦樂序奏。序奏開始於f 小調略帶焦燥的不安定樂句,但不久會轉到降A大調。這旋律以後會由鋼琴承接下去。這段管弦樂序奏好像直接投影蕭邦的單相思。長大的序奏後是由鋼琴演奏的音域很廣,甜美又傷感的第一主題,還是顯出他的苦悶與悲傷。接着而來的是華麗的過門樂句。這樂句在溫柔的管弦樂伴奏裡,走向甜美的夢境。鋼琴奏出降A大調的色彩豐富而纖細的第二主題。經過以音階裝飾的過門樂句後,進入以c小調開始的終結部,鋼琴逐漸高揚,並在和聲震音中移入管弦樂。 |
Arthur Rubinstein | 14:22 |
24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inor, Op. 21, CT. 48 - II.Larghetto
“蕭邦的鋼琴協奏曲第2號f小調,作品21。 第二樂章 甚緩版 降A大調 4/4拍子 三段体。主部降A大調的旋律非常甜美又悲傷,且有夢幻似的情調。震音與装飾的過門句,給透明而纖細如玻璃飾品的旋律,添加豐富的色彩。蕭邦在這裡把初戀的感情呈現在音符裡。他寫給朋友的信上說:「我很悲傷。因為我發現理想的女性…這半年來,每個晚上都夢見她,但是我一句話都沒跟她談過。想念着她,結果譜成了我協奏曲的慢板樂章。」年輕的蕭邦在這裡把愛情的苦惱昇華為浪漫的音樂。 |
Arthur Rubinstein | 09:13 |
25 |
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inor, Op. 21, CT. 48 - III.Allegro vivace
蕭邦的鋼琴協奏曲第2號f小調,作品21。 第三樂章 很快的快板 f小調 3/4拍子 輪旋曲式。顯出波蘭民族精神的樂章。出現馬厝卡等民族舞曲節奏。輪旋主題很輕快,而採用的調性,似乎更強調民族色彩。夾着管弦樂的中間樂段,再度提出這輪旋主題。之後是繼續不斷的華麗過門樂句。中間部會有很具特徵的克拉科夫風格節奏。回到輪旋主題後,一次又一次增加装飾音。尾聲是F大調的華麗過門樂句。 |
Arthur Rubinstein | 08:37 |
26 |
Béla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Sz.119 - I. Allegretto
巴爾托克:鋼琴協奏曲第3號。,Sz119 此曲於1946年2月8日,由巴爾托克的學生、也是演奏與詮釋巴爾托克鋼琴曲的第一人傑治‧湘德爾(György Sándor)鋼琴獨奏,奧曼第指揮費城管弦樂團首演。本來巴爾托克要把此曲呈獻給迪塔夫人,她要到1960年代才灌錄此曲,之後還灌錄過幾次。但到1982年去世為止,終生沒有在音樂會上演奏過。 巴爾托克共有鋼琴協奏曲3首。另外還有他自己改編「為兩台鋼琴與打擊樂器的奏鳴曲」的協奏曲1首。 整個來說,這首第3號鋼琴協奏曲有安定的調性感,極少出現無調性與復調性。移居美國後,巴爾托克的作品大多有回歸傳統的性格,而這首協奏曲中,這種性格最為顯著。因此以前法國指揮家布雷茲(Pierre Boulez)都說這曲「退化了」而不願錄音、演奏。由於這一首並不是寫給自己演奏,同時當時的美國音樂界喜歡浪漫主義音樂,因此寫得比較接近傳統,不像移居美國以前的鋼琴協奏曲那麼現代。 第1樂章 稍快板 (Allegretto) E大調,依據傳統的奏鳴曲式,但沒有採用協奏奏鳴曲式。 開頭處以兩手齊奏開始彈奏旋律,這種手法很像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第3號。出現在獨奏鋼琴上的第1主題有匈牙利色彩,伴奏的小提琴與中提琴似乎沙沙作響。在這裡的複雜節奏,成為這個樂章的基礎。第2主題要隨同小鼓與三角鐵出現。 |
Martha Argerich | 07:22 |
27 |
Béla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Sz.119 - II. Adagio religioso -[poco più mosso] - tempo I
巴爾托克:鋼琴協奏曲第3號。,Sz119 第2樂章 敬誠的慢板 (Adagio religioso)安靜而美麗的樂章。開頭處,弦樂器先從第1小提琴開始演奏,其他各部各延後兩拍依次參加。這種開始方式很有特徵。在主部,獨奏鋼琴在弦樂器的讚歌中進入,兩者的對話,很像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第15號」的徐緩樂章。這段音樂是此曲中最美麗的地方。在中間樂段,鋼琴與木管之間,有片片段段的動機在交錯,漂浮的氣氛有點像詼諧曲。音樂變得很玄幻,最後靜靜消失,然後直接進入終樂章。 |
Martha Argerich | 10:45 |
28 |
Béla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Sz.119 - III. Allegro Vivace - [Presto]
巴爾托克:鋼琴協奏曲第3號。,Sz119 第3樂章 很快的快板 (Allegro vivace)輪旋主題(A)是像他的「管弦樂協奏曲」終曲一樣的民族音樂,具有強烈的節奏。定音鼓在A-B、A-C之間上場,敲出輪旋主題的節奏。B與C的旋律來自第2樂章讚歌部分,是複格風格的過門樂句與歌謠風格的主題。 |
Martha Argerich | 06:50 |
29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 I. Allegro
莫扎特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 ( d小调 K.466) 这首协奏曲是迄今最常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之一,是莫扎特最出色的三部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的音乐都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调性,他的钢琴协奏曲表现庄严有力的用C大调,辉煌的场面用D大调,清新和精力充沛的情绪用F大调,欢愉而刚劲的形象用G大调,抒情而明朗的诗篇用A大调,朴质感人的美用降B大调,宏伟堂皇的气氛用降E大调,只有表现独特的戏剧性构思,他才用小调(d和c)。这首d小调的钢琴协奏曲深具戏剧性的激情,可以把它同莫扎特在创作这首协奏曲的前一年写成的《d小调幻想曲》和在这后三年产生的《g小调交响曲》,都归入反映所谓“维特”精神一类的作品,视作“狂飙运动”的产物。 第一乐章从乐队呈示部第一主题开始,音乐立即满布着阴暗的情绪——这是只由弦乐器组在低音区演奏的主题,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切分节奏提供了如同颤栗一般的不安背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则以滑音列的方式奏出威武的召唤。 弦乐器组的这种戏剧性情绪,逐渐由法国号、然后是大管和双簧管参加表达。情绪逐渐增涨,最后在乐队全奏的连接段中出现的新主题,其感情之强烈颇近悲剧性的程度。同第一主题相对比,随后出现了木管乐器对答式咏唱的伤感动机。第一呈示部在突如其来的安谧气氛中结束——这个结尾段的音乐素材是第二呈示部的结尾段的先现,是歌曲性的抒情形象,略带忧郁的神态,含有生活音乐的音调特征,这个主题是整个作品的音调基础,这首协奏曲通过它而获得套曲结构的统一。 钢琴独奏发展了这个主题,并突然地转回到第一主题去。在第二呈示部中,钢琴声部具有较大的独立意义,它的第二主题转到大调上,有如光明和希望的形象,其节拍和音调都同上面的抒情形象相近,也有生活音乐的特点。 乐章的发展部以两个主题的相互对置为基础——乐章开头所强调的那种惊慌不安的进行和钢琴独奏开始进入时的抒情乐句形成的对置共反复三次,戏剧性的发展也因调性的明显转换而加剧(F-g-降E-f-g-A)。在再现部中还是主题的轮番交替,只是钢琴独奏的那个抒情乐句给删掉了,而代之以更加热情而激动的华彩乐段。 |
Evgeny Kissin | 15:15 |
30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 II. Romanze
莫扎特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 ( d小调 K.466) 第二乐章是一首“浪漫曲”,充满真诚恳挚的感情,莫扎特特别为这一乐章取上这样的名称,这在十八纪的器乐协奏曲中是不曾有过的,看来,他可能是为了强调这一乐章的抒情特性,用以同前后乐章构成对比,虽然在音调上它同前后乐章又有联系。这一乐章由三个乐段组成,前后两段素材相同,音乐的进行温柔抑郁,但完全是安宁平静情绪的表达,有如在吉他轻微摆动的音型伴奏之下,在明朗的夏夜之中咏唱的一支小夜曲。 但是在乐章中段又闯入前一乐章的那种惊慌不安的情调,隆隆作响的背景,管乐器紧张的音响效果,钢琴独奏慌乱的乐句,弦乐器组断然的惊心动魄的和弦——所有这些奇特色彩的运用,都反衬出前后两段音乐的恳挚及其旋律的气息之宽广和流畅。 |
Evgeny Kissin | 10:11 |
31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 III. Rondo (Allegro assai)
莫扎特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 ( d小调 K.466) 最后乐章——回旋曲的基本主题又把音乐带回到激动不安的氛围中,这个主题先由钢琴奏出,然后再由乐队复奏,它不断地反复,从而得到了积极的交响发展。 乐队全奏紧张地发展了这一主题,然后又回到钢琴的独奏,这是抒情的动机,同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的特性有点近似。 音乐重又回到基本主题后,先在钢琴上然后在木管乐器上又出现了一个热情的f小调主题,这时钢琴声部的音型一直在戏剧化,当它突然进入高潮时,又意外地现出了乐章的第四主题——像阳光焕发那样生机勃勃和欢乐的F大调主题。 接下来在华彩乐段之前可以看到乐章四个主题的依序反复,但是调性都有变化,即基本上都在d小调上。但是在华彩乐段后,莫扎特突然用光辉的D大调改变音乐的色彩,双簧管、大管和法国号极有魅力地共同奏出这无忧无虑的第四主题,钢琴也接着演奏它,长笛还用更明亮的声音歌唱它。欢乐的情绪一直有增无减,钢琴的乐句扩充了更大的音域,管乐器的重音戏谑地穿插进来,到音乐接近结束时,完全是一片欢乐的情绪。 |
Evgeny Kissin | 08:13 |
32 |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I Allegro affettuoso
舒曼 - a小调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a小调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是舒曼唯一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作品,作于1841-1845年间。年轻时他曾两度尝试创作钢琴协奏曲,不过并没有成功。1839年,他再次尝试,在这混乱的一年里,舒曼与未婚妻克拉拉的婚事也遭到她父亲的反对,舒曼因而诉讼缠身,作曲亦告失败。还好这对恋人的努力终于成功,舒曼与克拉拉在1840年结婚。他们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激发了舒曼旺盛的创作力,催生了非常杰出的作品。 第一乐章:热情而有感情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第一主题在a小调上,显得压抑、痛苦。 第二主题则在明亮的C大调上展开,光明,富有幻想色彩。这两个主题的发展时而痛苦哀叹,时而浮想联翩;时而冥想苦想,时而慷慨激昂。表现了坚韧的斗争精神。 |
Hélène Grimaud | 14:49 |
33 |
Piano Concerto Op.54 in A minor : II Intermezzo - Andantino grazioso
舒曼 - a小调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第二乐章:间奏曲,优雅的行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个乐章充满着极为甜美的感情,简直像一首浪漫温和的协奏型牧歌。乐曲在开始时,弦乐与钢琴优美的对答,柔和地展开主题。这种醉人的气氛,在以往的协奏曲中是找不到的。有人认为这里是在描写克拉拉动人的形象。乐章结束后不停留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
Hélène Grimaud | 05:04 |
34 |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III Allegro vivace
“舒曼 - a小调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钢琴辉煌地奏出了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乐思,弦乐器以闪耀般的音阶性上升加了进来。主题舞蹈性旋律棱角分明,有一种向一切鄙俗势力宣战的气势。这一乐章的结尾由钢琴奏出了绚烂的旋律,充满热情和信心地形成高潮而华丽地结束乐曲。 |
Hélène Grimaud | 10:36 |
35 |
Piano Concerto In G: I. Allegramente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版。 拉 威 爾的 藝 術 高 峰 凝 聚 在 他 晚 年 完 成 的 兩 首 以 鋼 琴 為 主 的 偉 構 中 , 它 們 是 《 G 大 調 鋼 琴 協 奏 曲 》 和 《 D 大 調 左 手 鋼 琴 協 奏 曲 》 。 第 一 樂 章 的 快 板 被 稱 為 Allegramente , 是 活 潑 、 輕 快 的 意 思 , 法 國 和 西 班 牙 人 聽 來 有 巴 斯 克 風 格 的 旋 律 , 我 們 卻 會 覺 得 有 爵 士 音 樂 的 影 子 ; 拉 威 爾 本 人 曾 承 認 他 的 確 把 爵 士 音 樂 的 韻 味 揉 入 樂 曲 中 , 以 反 映 時 代 氣 息 。 |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 08:35 |
36 |
Piano Concerto In G: II. Adagio assai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版。 第 二 樂 章 又 是 出 人 意 外 的 奇 妙 。 開 始 時 鋼 琴 長 長 的 獨 奏 , 好 比 是 一 首 夜 曲 ,它 是 興 奮 後 的 平 靜 , 但 卻 讓 人 有 所 期 待 , 至 於 期 待 些 什 麼 卻 又 難 以 形 容 。 據 說 這 個 樂 章 的 靈 感 來 自 莫 扎 特 的 《 單 簧 管 五 重 奏 》 , 我 想 拉 威 爾 是 把 莫 扎 特 的 精 神 衍 化 為 發 自 內 心 的 一 首 歌 曲 , 再 以 高 度 的 技 巧 把 各 種 樂 器 和 鋼 琴 交 織 成 一 幅 獨 特 的 音 樂 圖 畫 。 |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 09:25 |
37 |
Piano Concerto In G: III. Presto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版。 第 三 樂 章 其 快 無 比 , 上 面 已 經 提 及它 令 人 如 醉 如 癡 的 效 果 , 不 必 重 複 。 總 之這 是 一 首 令 人 驚 訝 、 神 往 而 又 五 體 投 地 的 鋼 琴 協 奏 曲 , 如 果 作 為 一 個 音 樂 愛 好 者 而 居 然 沒 有 它 的 錄 音 , 真 是 不 可 想 像了 ! |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 03:57 |
38 | Gymnopedie No.1 | Steve Kuhn | 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