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荀派艺术的创始人。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
幼年在义顺和梆子班跟师庞启发学艺,习花旦。首次演出于天津魁星楼。1910年入京,师从梆子演员侯俊生,后拜众多名师,与众多名角同台演出,名重一时。
从20年代起,他致力于京剧艺术革新的探索。由于他功底深厚,戏剧宽广,又出身梆子班,故能吸取梆子旦脚艺术之长,熔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的表演于一炉,兼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服饰等各方面进行了切合自身条件的改革与创造。到30年代,逐渐形成风格新颖、独树一帜的“荀派”艺术。
荀慧生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其中代表作为《元宵谜》、《玉堂春》、《棋盘山》等,与杨小楼、尚小云、谭小培一起称为“三小一白”。1927年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有“无旦不荀”的美誉。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诞辰:1900年1月5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五日;
逝世:1968年12月26日,农历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
艺术特色
荀慧生的唱腔素以柔媚婉约著称,他有不少精彩的唱段,成为荀派弟子的必修课目。他的唱腔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他敢于标新立异,创造新腔;广采博收,吸取其他剧种唱腔的长处,设计新腔。如《红娘》中那段“反四平调”脍炙人口。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特殊的韵味。荀慧生编制新腔坚持三条原则:一是让人喜悦;二是让人听懂;三是让人动情。
荀慧生的念白有独特的风格,柔和圆润,富于韵律美。他不照搬传统的韵白和京白,从人物的感情感出发,富含人物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轻重缓急,恰到好处,流利感人,又声声入耳。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生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