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末的女孩。因为父亲对音乐的兴趣,从小在充满70摇滚的环境下长大。从Bossa Nova到灵魂乐到Hiphop ,创作的过程受到各种不同的曲风影响,用歌词记录着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Girl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cause of his father's interest in music, he grew up in an environment full of 70 rock. From Bossa Nova to soul music to Hiphop, the creative process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genres, and records your thoughts and mood with lyrics.--从七月中问世的「Getaway」到即将登场的「Nobody's Watching」,Qlary 的作品呼应着自己从小到大所受各式曲风的薰陶,创作因子在她身上无时无刻不蠢蠢欲动。在还没有高铁,南下得花5 个小时的日子里,漫长的车程中,爱打鼓的父亲总放着自己珍藏的经典70s 摇滚专辑,默默埋下她日后创作的种子。从小听着各种曲风音乐长大的Qlary,从皇后乐团、齐柏林飞船到后期的邦乔飞,甚至是木匠兄妹和小野丽莎等,一首首经典烙印在脑中,成为现在音乐创作的养分。长大后,开始接触了更为广阔的音乐世界,从90s R&B、Bossa Nova 到欧洲、韩国的Hip Hop,甚至是经典的Alicia Keys 和John Mayer,多变的曲风打开了她创作的大门。生活中的小细节或旅行中的某一瞬间皆能成为她写歌的素材,灵感对她来说,向来都是可遇不可求。但这样的特质让她更敢于在作品上做大胆的尝试,除了曲风的突破,更是将灵感和不同元素做融合,转换成一首首富有「Qlary」风格的作品。未完成的歌词、随性的Jam 和突然浮现在脑中的旋律,仅仅这些便能在Qlary 的世界里重新排列组合。她总视自己的作品为「未完成的」,具体一点来说,就像一块看似复古却依旧富有新意的木头,只有花费心思仔细去端详其纹路,才能从中得到Qlary 那难以捉摸的创作风格,像老灵魂跟新世代碰撞下的火花。作品中总是会被她略带慵懒却依旧抓耳的嗓音吸引,Qlary 将自己的音色定义为「dusty」,盖上了一层灰,抑或是沾染颜料的水那样混浊,带有那么一点Low -Fi 的感觉却不失自己的特色,就像黑胶唱片中那熟悉却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有感于创作在社会框架下总是承受各方的压力,她希望在音乐的世界中摆脱束缚,在他踏进录音室的那一刻开始,音符就是语言、旋律就是情绪,而从他口中唱出的歌词,就是Qlary 想对自己、对你我、对这个花花世界诉说的话语。城市里总是充满喧嚣,人们迷失在一次次的自我妥协当中,到底有多久没有和自己聊聊天了呢?Qlary 的音乐,正适合同样身处这世界的你我。偶尔放下手机、倒一杯酒,按下暂停键,好好休息一下。就让这位二十世纪末的女孩来用她的音乐,带领听众享受片刻的悠闲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