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骥三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年之后便赢得了国际比赛并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从这个舞台开始,刘骥从中国走向了欧洲,并将自己完全投身于音乐。
刘骥屡获国内外大奖,频频活跃在世界诸多著名音乐厅的舞台上,足迹遍布五大洲。
离开上海后,刘骥来到西班牙学习,师从钢琴大师巴什基洛夫。2007年他赢得了全额奖学金,跟随克里斯托弗?埃尔顿教授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在那里刘骥取得了研究生文凭及代表最高演奏水平的DipRAM荣誉)。刘骥现居住于伦敦。
2014年刘骥的首张唱片《琴·印象》由英国古典音乐电台发行,随即登上了在英国官方排行榜的榜首,并成为当年英国最畅销古典突破艺术家。
2014年刘骥的身影也出现在了伦敦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巴比肯音乐厅和艾尔伯特音乐厅,并在逍遥音乐节上进行了自己的首演。如今他定期在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和英国爱乐乐团进行演出。
总是以时尚形象示人、对五光十色的鞋子情有独钟的刘骥相信,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古典音乐,而他所希望的,正是将自己的音乐带给更多人听。 刘骥:每首曲子里都有一个他。
听刘骥的演奏,好像每首曲子里都有一个他,古典之中不着痕迹生出新意。正如著名乐评人科林·安德森(Colin Anderson)所言:“综合分析刘骥的演奏,无论是优雅华丽的气质,还是控制得当的技巧,抑或是精致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惊而不险的高潮把握,他具备了一个大天才的所有条件。”
不安分的比赛选手
刘骥从小就有强烈的表演欲,三岁起父母开始让他学钢琴。每天两小时练琴时间,就连春节也不能放松。和大部分琴童一样,比赛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七岁时刘骥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一举拿下冠军。自那以后,一直到刘骥二十二岁停止参加比赛,据他自己不完全统计,十五年间参加的比赛大大小小不下五十个。
他的童年生活,就在练琴的艰苦和得奖的荣誉之间度过,但是快乐与否刘骥说不清楚。真正改变他的,是十三岁那年的一个比赛。在第六届美国皮诺钢琴比赛中,通过三轮的录音比赛,刘骥从六百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一天半夜,家里接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告诉他将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场独奏会。对于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梦中的舞台。
那一年十月,对抗着时差和失眠,刘骥走上了卡内基的舞台。一曲李斯特超炫技的《钟》之后,台下突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也算经历过不少比赛的刘骥,第一次被听众的热情感染到,也第一次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就在那一瞬间,他决心要成为一名职业演奏家。
当时已经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就读的刘骥,两年后独自前往西班牙索菲亚王后音乐学院求学,师从钢琴大师迪米特里·巴什基洛夫(Dmitri Bashkirov)。十六岁时他被招进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拜入前系主任克里斯朵夫·艾尔顿(Christopher Elton)门下。并没有急于求成的刘骥,在取得了钢琴演奏和作曲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之后,如今进入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博士,他的研究课题叫“创意节目安排”。
在求学期间,刘骥十五岁第一次参加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自此活跃在各大音乐节上,包括英国伦敦逍遥音乐节、德国慕尼黑格施塔德音乐节、瑞士哥斯达艺术节、意大利国际音乐节、荷兰国际艺术节和挪威斯塔万格室内音乐节等。作为独奏家,他与诸多指挥家和乐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包括尾高忠明(Tadaaki Otaka)和皇家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瓦西里·佩特连科(Vasily Petrenko)和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以及英国爱乐乐团等。
与此同时,刘骥依然按部就班地参加各种比赛,但他并不是一个安分的竞技型选手。求胜心切的选手们,大多专注于比赛曲目的练习,有些甚至可以一套曲目弹二十年。在刘骥看来,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被曲目范围和评委品味控制的选手,即使拿下冠军有些也只能是快消品。向来追求新鲜的刘骥,无法忍受半年不弹新曲目的日子,当他登台演奏时经常是一套全新的曲目。签约欧洲青年古典艺术家经纪公司(YCAT)后,刘骥彻底告别了钢琴比赛,开始了职业演奏家的生涯。
看不见的改编作曲
去年,英国古典电台(Classic FM)录制发行刘骥的第一张唱片Piano Reflections,推出一周旋即登上英国官方排行榜古典音乐唱片系列榜首,创下新人首张独奏专辑第一周排行最佳纪录,并成为了这一年英国最畅销古典突破艺术家。
市场的认可,被刘骥归结为人们希望在古典中听见新意。他所谓的新意,便是他钟爱的改编曲。首张专辑中就曾收录了两首改编曲: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和李斯特、霍洛维茨改编的圣-桑《骷髅之舞》。许多人认为演奏家是二度创作,应该完全忠于原谱,刘骥起初也很认同。自从他学了作曲之后,就发现其实作曲家和演奏家不分先后,两者都是创作。其实在历史上,改编也有传统,巴赫便经常改编维瓦尔第的乐曲。
在Classic FM制作并发行的第二张唱片《安可集》(Piano Encores)中,刘骥更是大胆地安排了十一首改编曲,其中包括齐弗拉改编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和王建忠改编的任光《彩云追月》等中外名曲。尽管每一首曲子刘骥都根据自己的演奏特色和习惯进行了再度改编,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列入曲目表里。他把自己隐藏在大师背后,隐藏在自己的音乐当中。
在刘骥的唱片里,除了改编曲的新意,还有节目编排的新意。在唱片曲目的选择上,刘骥占有六成的决定权,前两张专辑都遵循了主题式选曲的原则。在首张专辑中,刘骥以“月夜”为主题,选择了十五首短小精干的曲目。延续到第二张《安可集》中,刘骥以“欢庆”为主题进行选曲,继续主打短小曲目。这种曲目选择,得益于刘骥对“创意节目安排”的研究,对他来说乐曲“不分大小,只分喜恶”,通过内在联系将小曲目精心编排之后可以成为一个全新的大作品。
当然,这两张小曲目专辑只是前菜,是刘骥该上主菜的时候了。在经过了前两张迎合市场和年轻听众的唱片之后,他接下来将会通过唱片逐渐扩大自己的听众群,比如录制肖邦舞曲、贝多芬奏鸣曲或者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展现他作为一名古典音乐家更加丰满的一面。其实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年轻的刘骥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划的。
他的规划中,自然少不了国内的部分。此次于7月国内发行的《安可集》,是刘骥在内地发行的第一张唱片。他希望从唱片开始累积自己在内地的听众群,为以后在国内的音乐会演出打前战,当他做好十二分准备的时候,就将正式在中国听众面前闪亮登场。相比那些通过比赛一炮而红的天才钢琴家们,刘骥这个九零后却显得异常老成,他似乎对名利并没有极速的追求,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指尖能流淌出动人的音乐。
文/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