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分(211人评分)

5602人收藏

96条评论

共104首歌曲

在网易云音乐打开

艺人
George Frideric Handel
语种
其他
厂牌
DECCA
发行时间
2007年03月05日
专辑类别
合集、杂锦

专辑介绍

by James Manheim

This massive Handel box duly delivers the promised &classic performances,& and certainly a good deal of the music therein falls under the heading of &essential masterpieces.& Decca/Universal's growing catalog of budget-priced doubles and boxes offers a generally reliable way of covering a lot of bases for a little bit of money, and the performances here, going back to the early '70s in the case of the Raymond Leppard set of Concerti grossi, Op. 3, all received solid evaluations in their own times and remained consistent sellers for years after they were released. The listener whose goal is to get five hours of precisely and attractively rendered Handel to throw in the CD changer is not going to be disappointed by anything here. The vigorous group of organ concertos from the ubiquitous Daniel Chorzempa with the authentic-instrument Concerto Amsterdam under Dutch early music pioneer Jaap Schröder is a standout -- yet there's the rub. Do you really need to hear five organ concertos to sample Handel's essential masterpieces? Or an entire disc of concerti grossi, a genre in which Handel was surely excelled by both Vivaldi and Bach? It's not that these genres shouldn't be represented, but others are left out as a result. The big one is opera. It's true that Handel's operas were less familiar when these recordings were made than they are now, but they were by no means unknown. And even if one makes allowances for the era, the implication from this set that Handel's essential oratorio music begins and ends with Messiah is unacceptable. Likewise, the focus on the 5 Coronation Anthems for George II leads to the omission of the Ode for St. Cecilia's Day and other major choral pieces. Certainly it's desirable to include performances of complete pieces in an anthology of this kind, but the value of complete sets is harder to see. There is, in short, room for a more intelligently programmed competitor in the quest for Ultimate Handel.

------------------------------------------------------------------------------

关于DECCA的《Ultimate》极致系列:

DECCA 公司出版的《Ultimate》极致系列包括多套5CD一组的主题选集,着重地介绍了各个时代的大师们最有影响力、最广为流传的古典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贝多芬、巴赫、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舒伯特等的必听之作。此外,该系列还以不同体裁作为类别划分,加入了古典小提琴、大提琴、钢琴、钢琴协奏曲、休闲古典、巴洛克、歌剧等主题选集。虽然这个系列中某些选曲的录音年份有些久远,但演绎者中不乏宗师级的人物,故欣赏价值也是颇高的。全系列由环球公司下属的德国 EDC压片生产,品质优良,而封面设计则简约而不失典雅。该系列比较适合初涉古典音乐的朋友欣赏、收藏,通过这套入门级的CD能对古典音乐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而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乐友,或许也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可能还没有听过的演绎版本。

亨德尔简介: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他是一代音乐大师,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却不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终生未婚,体态肥胖,却颇为讲究衣着打扮;他睿智而骄傲,乐观而幽默,尽管成就斐然,却被圈内人士指责为桀骜不驯、傲慢无理;他一生坎坷,遭遇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上流社会贵族们的攻击甚至迫害,却从不消沉,不言放弃。

《圣经》上记载,上帝在六日之内创造了自然万物,第七日便安歇。但有理由相信,上帝在休憩的间隙,不满足于人类的单一,而又造了两个禀赋天地灵气的男女,所以,在后来的世界上,才出现了亨德尔般的天才。

亨德尔出生于德国的小镇哈勒,作为理发师的儿子,他奇迹般地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但由于父亲的反对,年幼的亨德尔只能偷偷学习演奏。正如莫扎特的早慧一样,7岁时亨德尔已小有名气。并幸得当地的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帮助,得以公开师从名师,得到深造。

虽然亨德尔11岁时已去柏林作过宫廷演出,但即使是父亲去世后,亨德尔还是满足了父亲的遗愿,选择了法学院攻读法律。直到大学毕业后,他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中去。

1703年,热爱世俗音乐的亨德尔移居汉堡,在当地一家歌剧院担任管弦乐团的小提琴手。这时他开始尝试创作,最早的两部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禄》就是这期间诞生的,当时的意大利被称为“欧洲歌剧中心”,亨德尔去意大利留学后,游历各大名城,广交音乐大师,这个留学生的作品竟被誉为“歌剧典范”。

25岁的亨德尔学成归国后,尽管身价倍增,甚至被封为汉偌威选帝侯宫廷乐长,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终极追求是什么,德国不适合歌剧发展,他很快就去了伦敦,从此不断往返于英国与德国之间。直至1713年,他以一首应景的作品《女王生日颂歌》大获英国安妮女王的赏识,并获得终身恩俸,才决定在英国定居。

此后,安妮女王去世,选帝侯乔治于1727年以英王亲属身份即位。亨德尔为此创作了四首《加冕赞美歌》献给了新君乔治二世,其中的《祭师撒督》更成为后来的每次英皇加冕大典上的保留曲目。亨德尔因而深受宠幸,在欧洲乐坛大显身手。但好景不长,厄运接踵而至。18世纪20年代末期,英国听众趣味突变,亨德尔的创作演出遭遇多次失败。30年代他饱受宫廷阴谋与教会的攻击,苦心经营的歌剧院被迫关闭,此后又是中风与偏瘫的折磨;40年代他开始受到上流社会与贵族们的诸多指责,还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1751年,亨德尔再遭重创——双目失明。然而正如中国诗词创作规律“诗,穷而后工”一样,亨德尔一生最经典、最恢宏、最绚烂的作品——清唱剧《弥赛亚》却是在这期间创作的。亨德尔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仅用20多天就写完了它。在伦敦音乐厅演出时,英王乔治也为之起立。此后这一举动竟形成了传统,直到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合唱《哈里路亚》时,都必须全体起立以示敬意。

亨德尔从十八世纪叁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叁十二部清唱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困苦中的亨德尔曾低语:上帝呵,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开了我?

而创作完《弥赛亚》后,他流着泪高喊:我看见了天国!我看见了耶稣!

1759年春,74岁高龄的亨德尔依然照例指挥了自己作品的演出。几天后的4月14日,大师与世长辞。像波兰的肖邦客死他乡一样,德国的亨德尔也以英籍身份长眠于伦敦。他逝世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墓碑上刻着《弥赛亚》第四十五曲的第一句:“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

部分作品简介:

管风琴协奏曲

亨德尔管风琴协奏曲主要是Op.4的6曲和Op.7的6曲,这两套协奏曲都是在英国活跃时期的作品。此外,另有4首无编号,共16首。

亨德尔在赴英前已是一位技巧高超的着名风琴师,到英国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神剧创作,管风琴的演奏只为自娱,所以没有留下一首管风琴独奏曲的曲谱。而管风琴协奏曲在当时作为神剧的前引,形成一种氛围,将观众情绪引入神剧。这种在神剧前演奏的习惯,由亨德尔首创。开始是由亨德尔一人演奏,形成乐队其他乐器的呼应。这些协奏曲乐谱上注明:“大键琴或风琴用”,结构上大体由二声部(偶尔为叁声部),或一个旋律由和弦伴奏的形态写成,接近大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几乎都是仿托莱里结构,由缓—急—缓—急4乐章构成,采用维瓦尔第3乐章形式。

清唱剧《弥赛亚》

这一清唱剧作于1742年9月,作曲家亨德尔在一种不可遏止的热情冲动下,只用了二十多天就写出了这部注定要成为经典之作的清唱剧《弥赛亚》。这部作品曾是作者“流着眼泪写作”而成的,同样也打动了1743年在伦敦音乐厅观看首演时的所有听众,甚至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第二幕终曲《哈里路亚》这一合唱后,起立以示敬意。这一举动竟形成了传统,直到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合唱《哈里路亚》时,都必须全体起立以示敬意。

“弥赛亚”一词源于希伯莱语,意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封立君王、祭祀时,常举行在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后被基督教用于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全剧分叁部分,共有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第一部分叙述圣婴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是关于耶稣为拯救人类,四处传播福音以及受难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的经历;第叁部分则是耶稣显圣复活的故事和赞美诗。这是亨德尔少数完全表现宗教内容的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实际上其中对音乐的戏剧性和人性的宣传远胜于对宗教的虔诚感情。

全剧为主调和声音乐风格,以旋律优美、和声洗练见长。西西里民间乐器风笛的使用在当时是大胆而新颖的。由于其中不少分曲具有很高的技术训练价值和艺术性,至今仍在音乐会和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

(资料来源:洪恩在线及相关其它网页)


热门评论


最新简评(共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