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知道卢庚戌爱诗,演出途中,旅行中都时常揣着诗集,北岛,里尔克,叶芝 ,博尔赫斯就像私人老友一样伴随左右,这也是此次“诗与歌创作Demo集”名称的缘由,这些年卢庚戌一直密谋着个人音乐与诗歌的融合。
2016年,在各种天时地利人和下,他终于如愿完成了个人的首张音乐作品集——《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像很多在知名乐队或组合之外同步进行着个人计划的灵魂人物一样,卢庚戌也正式踏上个人音乐之旅,开启他的水木年华之外的时代,以游吟诗人式的“民谣新人”出道。
时隔不久,卢庚戌用一首《当有一天我老了》作为开头再次发声用他一贯厚重的嗓音弥漫了我们的耳畔,7月27日,卢庚戌 《当有一天我老了-诗与歌创作Demo集》诚意上线,最纯粹的旋律等于最深刻的倾诉,而这样的浓重的情感传递值得被更多的人听到,此张Demo集共收录了五首经典歌曲,给爱人,给记忆,或者给自己。思考生命的绵长,探索轮回的哲思,他总是喜欢探刺人内心最深层的部分,然后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你回味,新歌《当有一天我老了》说的是朴素的情话,却又字字诠释了陪伴的重量,合集中所有的作品描述的就是生活,爱情和人生,
这必然与我们每个人相关。
单曲文案:
当有一天我老了
这是卢庚戌写给孩子的一首歌,更是送给父母的歌,他的低吟浅唱搭配朴素的生活情节,让我们听到了这首催泪民谣,这首民谣也似乎成了我们心中的一杆秤,去衡量对父母亲的爱与关注到底有多重,从聆听到思考再到关怀,一首歌的时间已足够。
2、致爱人
卢庚戌第一次读美国诗人玛莉·伊丽莎白·费赖的诗歌作品《别站在我的坟前哭泣》,就被其中描述的真挚爱情所触动,因而改编了中文版本《致爱人》,时光荏苒,当不再是白衣少年的水木年华成员卢庚戌,再一次弹唱着《致爱人》而来,那更加沙哑成熟的嗓音,伴着悠扬的爱尔兰风笛、轻盈的曼陀铃、典雅的手风琴及木吉他,生死主题,竟被诠释得如此撼动人的心灵。
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
一个男人踏上清晨的列车,遇见一个陌生的美丽女人,展开一个温柔而疯狂的故事,这可能是一部法国电影,也可能一个男人片刻的恣意幻想,从开篇带入感极强紧张的手风琴intro,密集的鼓点推进叙事脉络,跌宕激昂的小提琴渲染着炙烈的情爱,那个有些轻狂,妄为的男人在爱的梦境中舞蹈旋转,却不小心打碎了灵魂的杯子跌入自由的深渊。作为电影导演的卢庚戌在这首歌里呈现了一个电影式的叙事结构,像一部三分钟的电影精彩镜头剪辑,讲述一个男人秘而不宣的情欲故事。而歌名来源于诗人兰波的一句诗: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眼里一片海,我却不肯蓝。
时间的玫瑰
用音乐与影像来延伸北岛诗歌的尽头,歌唱时间与生命的苍凉诗意。西班牙诗人洛尔加曾说:诗歌是为了记录那不可言说的一切。北岛后期的诗歌由外部世界转向内心,去表达语言尽头的真实,诗歌是抽象与晦涩的,卢庚戌《时间的玫瑰》开篇用悠扬得令人心碎的爱尔兰风笛引领听者遁入时间的荒岛,在黑暗树篱中独行,海上的风暴,鸟儿们的天空,人们在时间的梦里惊醒,密谋中哭喊,不知身在何处,一转身只看见那《时间的玫瑰》矗立于落日之下。
大鱼
2003年上映的蒂姆波顿奇幻大作《大鱼》影响了全球文艺青年,其中也包括卢庚戌,在卢看来,这部电影不仅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更启发他思考生死轮回的终极命题,创作了这首美丽得令人沧然若失的《大鱼》,如影片中的父亲坚持认为自己死后会变成一条大鱼游向远方,卢庚戌的《大鱼》里唱道:“在雨天的夜里,我渴望着飞离,化作一条大鱼,自由穿行河底”,死亡是什么?如何看待死亡?也可能是认识所谓现实的一种角度,电影《大鱼》里,父亲用童话来建构自己的奇幻世界,在而立之年的儿子眼里就是荒诞的臆想,并与”疯癫“的父亲决裂,父亲的童话梦境,儿子的现实生活,到底哪个是真实?卢庚戌颇认同佛教的观念:生死轮回,只是我们不同的存在形式。那人生到底为了什么而来?又去往哪里?或如庄周梦蝶,亦真亦幻,唯有那片刻的美丽是真实,是永恒,是不朽,就如蒂姆波顿在《大鱼》的结局给出的答案:儿子帮助父亲完成其编织一生的童话,抱进父亲进入河流,看父亲幻化成一条大鱼游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