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拉罗(Edouard Lalo,1823-1892),是一位西班牙裔的法国作曲家,以作品《西班牙交响曲》和《大提琴协奏曲》闻名。作品有典型的法国音乐特征,旋律优美华丽,典雅生动,乐队色彩丰富,乐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并广泛运用西班牙及俄国、挪威的民间曲调。
1823年1月27日生于法国的里尔,拉罗先在该城的音乐学院学习,16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进修。毕业后,他留在巴黎,成了一名教师和小提琴手,并开始作曲。在他40多岁的时候,他在作曲界有了一定名气。拉罗在管弦乐色彩运用方面,乃是法国音乐界年轻一辈的直接先驱。拉罗在晚年因紧张创作,身体相当虚弱,1892年4月22日终因心脏病突发而在巴黎逝世。
拉罗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共有4首。1872年创作的《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经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首演成功后,拉罗决心根据萨拉萨蒂的气质特点另写一首新的协奏曲,并题献给他,这就是1873年完成的取名为《西班牙交响曲》。另两首是《挪威幻想曲》(1880年)和《俄罗斯协奏曲》(1883年)。拉罗的协奏曲创作,除上述为小提琴而写的4首外,还有一首《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77年)和一首《C小调钢琴协奏曲》(1889年)。在他的全部协奏曲中,要算是《西班牙交响曲》最为闻名。
拉罗的第二首小提琴协奏曲之所以称为“西班牙”,显然是为了强调其中的音乐素材特具的西班牙色彩。这首作品的篇幅较长,比一般三乐章结构的协奏曲还多出两个乐章,独奏小提琴声部的处理也不同于一般协奏曲(没有华彩乐段等),拉罗在创作时避免采用传统的、以小提琴独奏声部完全占主导地位的手法,取而代之以创新的、交响乐的思维来进行写作。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作者才把它称为“交响曲”,但究其实质更像是带有小提琴独奏声部的管弦乐组曲。1875年,这首作品由萨拉萨蒂在巴黎大众音乐厅举行首演,首演时曾略去其中的第三乐章,因此后来的许多演出几乎都照此办理,个别小提琴演奏家也有保留第三乐章的做法,但对其他乐章则略有删削。本专辑安娜-索菲·穆特演奏的是该曲目的完整版本。
Companies etc
Record Company – EMI Records Ltd.
Phonographic Copyright (p) – EMI Records Ltd.
Glass Mastered At – Nimbus
Credits
Composed By – Pablo de Sarasate (tracks: 6), Édouard Lalo (tracks: 1 to 5)
Conductor – Seiji Ozawa
Liner Notes – Bryan Crimp, Jean-François Labie
Liner Notes [Übersetzung] – Eckhardt van den Hoogen
Orchestra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Violin – Anne-Sophie Mutter
Notes
℗ 1985 Original sound recording made by EMI Records Ltd.
Made in the U.K.
Printed in the U.K.
Barcode and Other Identifiers
Barcode: 077774731829
Label Code: LC 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