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7.29巴伐利亚广播公司原始现场演出母带转制版
拜鲁伊特贝九原版录音发现经过
1951年拜鲁伊特音乐节重开时,上演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听说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档案中尚保存着这场著名演出的录音带后,我尝试去寻找关于这个事件的更多具体情况。对于这个可说是富特文格勒最著名录音的起源,已经有很多传闻和推测,现在似乎有机会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了。
在一位朋友的慷慨帮助下,我证实这个录音的确存在,并得到了听录音带的好机会。于是有一天,我去到位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大办公室,那里配备了我们通常所听的EMI公司出版的CD及一本总谱。录音带装在一个旧的硬纸匣里,上面用旧体字打印出录音师、录音计时等说明以及“不准播放”的标记,看起来的确是在架子上存放了很多年,到现在才第一次被取出来。
接着我开始听录音。从一开始就明显感觉到,这个录音是从一个不同的话筒位置录的,声音形象很不一样。我于是一小段一小段地播放录音带,然后再切换到CD唱片,这样对比着一直往下听。我越往下听越觉得兴奋,越来越确定这个录音带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为人所熟知的“官方”版本是完全不同的演出。最初的迹象是演奏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及观众的咳嗽声,而最终的证明则是在慢乐章中,小提琴提早进入——这个情况在EMI的CD中没有出现。所以,可以肯定EMI的工程师们曾经运用了更多的材料和手段对录音进行过制作。细心的听众可以自己听出所有不同的部分,这里只列举其中一些:EMI版在极弱段落加大了动态处理使其听起来更加响亮;在结尾的和弦增加了渐强;歌唱部分也变得不同,他们对总体的休止进行了编辑,改变了各位歌手间演唱的均衡。原版录音在这些方面都显得更加自如、更加紧凑。当我们使用更好的播放器材去听这个未经修改的录音时,上述的聆听印象再次得到加强。
此后的事情,就是与巴伐利亚广播公司展开顺利的谈判,结果发行了这张美妙的CD唱片。现在,所有的富特文格勒崇拜者终于可以完整、真实地听到未经瓦尔特.李格修饰处理过的、这场在难忘的时刻举行的音乐会了。
————Dietrich von Kaltenborn
富特文格勒1951拜鲁伊特贝九现场录音
1951年7月29日,在拜鲁伊特音乐节重开的纪念音乐会上,富特文格勒指挥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广播公司(BR)派出录音团队,通过覆盖全欧洲(包括巴黎)的广播网络,对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进行现场直播。这一事件标志着巴伐利亚广播公司录制并现场直播拜鲁伊特音乐节舞台演出的传统由此开始。
第九交响曲由音响工程师Hildebrandt和技术指导Bethkenhagen录音,只作了现场直播,但没有重播。因此,这个录音带一直收藏在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音响档案馆里,从未以任何形式再次播放。1968年1月,原始录音带以单声道38cm/秒的速率复制到两卷由BASF公司生产的15英寸大圆轴盘式磁带上,以作更好的保存。第一盘磁带收录第一、二乐章,第二盘磁带是第三、四乐章,总时间长约74分钟。期间,HMV的商业录音于1955年被制成密纹唱片出版,而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档案中的录音带却仍然鲜为人知。
2006年初,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年轻的大提琴手Dietrich von Kaltenborn向巴伐利亚广播公司询问这个录音带的情况。在听录音带时,发现由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所录的演出,与HMV出版的商业录音存在很多不同点。Dietrich von Kaltenborn曾经于2004年在慕尼黑诸圣教堂的富特文格勒钢琴五重奏公众演出中演奏大提琴声部。接着,2006年10月30日,在巴伐亚广播公司主楼的第一录音室举办了一个试听会。Dietrich von Kaltenborn,Michael Arlt(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的小提琴手,在富特文格勒钢琴五重奏公众演出中演奏小提琴声部)和日本富特文格勒中心的理事们一起参与试听,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几位雇员也在场。试听会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令人难忘的,大家尤其对来自日本的访问者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决定授权日本富特文格勒中心,以CD唱片的形式专门向其会员以及世界各地富特文格勒协会的会员们出版这个录音。
————Mary Ellen Kitchens(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电台档案馆)
真实的传奇:富特文格勒1951年拜鲁伊特本真”贝九
1951年7月29日,富特文格勒受邀在拜鲁伊特音乐节重开的纪念音乐会上指挥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拜鲁伊特音乐节就中断了。英国HMV唱片公司派出唱片制作人瓦尔特.李格到拜罗伊特,负责对这场音乐会进行录音。
传闻在音乐会后,李格立即拜访了富特文格勒,表示对演出感到很失望,声称此前他曾听过富特文格勒更好的演出。此后数年间,这个录音一直未能出版,甚至到富特文格勒离世以后。尽管当时高品质的磁带录音和密纹唱片都发展起来了,但是唱片公司仍然不习惯对现场演出的录音作商业发行,HMV显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从1950年开始,HMV正着手进行富特文格勒与维也纳爱乐的贝多芬交响曲系列录音,本来还应该包括第二、八、九交响曲,而拜罗伊特的录音是为未来的录音室录音作某种准备。但是富特文格勒于1954年离世,没有录下以上三首交响曲。鉴于第九交响曲的重要性,HMV不得不发行在拜鲁伊特的录音。
结果证明这个演出是HMV所发行的最成功的富特文格勒录音之一,远远超出了李格和HMV的想象。它变得相当“流行”,不管发行的形式如何变化——单声道密纹唱片、Elektrola-Breitklang、开盘磁带、Musicassete及CD唱片,它始终保留在目录上。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还看见一些非EMI的CD唱片,据称是从EMI各个分公司早期压制发行的密纹唱片转制而成。这些出版公司不约而同地声称,拜鲁伊特贝九的原版录音带已经损坏,他们根据以前的老密纹唱片转制的CD,声音比新出版的根据原版录音带重新制作的CD更加好,而且每间公司竞相表示,自己的转制技术比其他公司强。
EMI日本分公司(东芝)长期以来发行一个独特的版本,这个版本包含了富特文格勒上台前观众的短暂嘈杂声,接着是热烈的掌声,富特文格勒走向指挥台的脚步声,以及他与一些乐团团员的“简短交谈”。有些追捧者称赞这个版本,宣称它是一个杰作,真正传达出富特文格勒这场音乐会的紧张气氛。无论如何,“拜罗伊特贝九”仍然是最受喜爱的富特文格勒录音之一,尽管后来又发行了柏林、卢塞恩和维也纳的贝九现场音乐会录音。另一方面,尽管人们非常喜爱这个录音,但仍然有人对它提出怀疑。例如:(1)录音带有明显的剪接痕迹;(2)演出中最后的和弦有点奇怪;(3)在合唱部分“vor Gott”的结尾,有突兀和不寻常的渐强;(4)演出结束后的掌声存在数个不同的“版本”;(5)最后,对东芝版的疑问:在登上指挥台之后,富特文格勒真的会跟乐团团员交谈吗?去年(2006)我们拜访伊丽莎白.富特文格勒夫人的时候,就最后一点向她提出询问。听完东芝版后,她的意见是“komisch”(奇怪!)这些现象意味着,目前为止我们所听到的HMV拜罗伊特贝九并非纯粹的现场演出,而是一个被瓦尔特.李格剪辑过的、由排练和现场音乐会混合而成的版本。
这场历史著名的音乐会由巴伐利亚广播公司录音,于演出当天在慕尼黑、斯图加特、巴黎和赫比(Hörby)现场广播。(资料来源:奥尔森著《富特文格勒1932-1954年广播录音》/《Furtwängler Broadcasts / Broadcast Recordings 1932-1954》by Henning Smidth Olsen)如果巴伐利亚广播公司仍然保存着这场音乐会的“本真”现场录音带的话,那么HMV后来做的手脚将会无所遁形,上述指出的种种问题也理应得以澄清。在René Trémine编著的《富特文格勒唱片目录》(《The Furtwängler Discography》)中提到,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档案中保存着这份录音带。幸运的是,这份录音带真的存在于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档案中!这个录音带被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的大提琴手Dietrich von Kaltenborn先生“重新发现”,他曾经在2004年德国耶那(Jena)的“富特文格勒日”上演奏富特文格勒钢琴五重奏的大提琴声部,我们在那里相识。他联系到他的朋友,证实存在这份录音带,并且得到了听录音带的机会。此外,他还好心地为我们安排了一次试听会。借此机会,我们愿向von Kaltenborn先生所作的安排表示最由衷的感谢。现在,未经任何剪辑处理过的“本真”拜鲁伊特贝九已经投入发行,根据与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签署的正式合约,唱片封套将打上“BR”的标记。
关于这场演出的特征,请听众们参考Dietrich von Kaltenborn先生的笔记。各个乐章之间的间隔大部分都幸运地保留下来,我们可以听到,独唱家们在第三乐章之前进场,而第三乐章结束仅一瞬间,第四乐章便开始。录音的质量非常好。弦乐的音色被完美地捕捉下来,动态幅度惊人地宽广,我们在同一年斯图加特音乐会(富特文格勒中心发行)上的拉威尔和海顿作品中,同样感受到这一点。这有力地证明了关于拜鲁伊特贝九“原版录音带已经损坏,声音比密纹唱片还差”的故事是不真实的。总之,对比之下,HMV版清楚地显示瓦尔特.李格作了一些改动:增加回响,用其他录音替代了带有听众杂音的乐句,改变动态,以及在合唱“vor Gott”的结尾部分增大渐强。
至于为什么这个录音直到目前都未被发行,这是一个谜。现在就连巴伐利亚广播公司自己也弄不清楚那些“广播播放-摘要-封存”的字样当初是想说明什么。总之,我们可以听到,在经过56年的漫长沉睡之后,这场历史著名的演出仍然具有出色的声音。经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许可,日本富特文格勒中心得以使其会员以及国外的富特文格勒协会会员们拥有这个录音,这是一件令人相当欣喜的事情。我们将共同分享富特文格勒中心理事们2006年10月在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播音室里聆听这个录音时经历过的那种战栗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