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258人评分)

3224人收藏

280条评论

共16首歌曲

在网易云音乐打开

艺人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语种
国语
厂牌
龙源音乐
发行时间
2012年01月01日
专辑类别
录音室专辑

专辑介绍

《C大调的城》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跨年度音乐创作诗辑

City in C Major

Regarding poetry, music and freedom

心底的城,山谷的歌。

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顾城诗作改编,小娟&山谷里的居民谱曲编曲制作。

北京录音,香港混音,美国母带处理,在歌的光影中与诗对话。

【写在前面】

顾城,诗人。

1956年生于北京的秋天,6岁写诗,1993年逝于新西兰。

太平洋的风始终存在,从这一岸到那一岸。

【关于《C大调的城》】

三十年前开始在世间流传的诗,成为山谷里的歌。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制作完成跨年度音乐创作诗辑《C大调的城》,双张CD,分为“相遇的光影”与“沉睡的细语”两个不同主题,共收录16首音乐作品。整张专辑以1980年代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顾城的诗作改编为词,诗的创作时间集中在1980年-1985年,一个因为理想探索、自由觉醒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年代。

城,是诗人的名字,也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这些歌大部分是C大调,诗意的名字成为特别的纪念。专辑收录顾城原诗,每首歌词均注明原诗的年代和出处,以此将音乐和文字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2008年,《红布绿花朵》专辑收录小娟词曲的《两个人》,曾被用来媲美顾城的《远和近》。小娟与顾城有着相似的语境和画笔,看似简单却用情很深。也是2008年,听过小娟谱曲演唱的《小村庄》,顾城的父亲对小娟说:“想不到有人可以用音乐把顾城的诗结合得这么好,你读懂了,我想,如果顾城还在的话,他一定也会很感动。”

几经变迁,2011年,山谷里的居民重新整理这些作品,经过精心细致的编曲和灵感创意,迸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每个音符,每个速度,每个声响,自然而然的发生,仿佛这诗与歌原本就是在一起的,乐队只是还原它最初的样子,并且让它变得很“山谷”。

某种意义来说,《C大调的城》是山谷里的居民成为四个人,经历将近三年共同成长时光之后制作完成的第一张创作专辑,每个人的分工和角色,在别人能看到的以外,有更多的情感流动和默契互动,对音乐的制作也更加确定。

这张专辑在北京录音,香港混音,飘洋过海到美国进行母带处理。编曲制作的过程,除乐队通常配置的吉他、竹笛、口琴、长笛、键盘、Djembe、Cajon、打击乐之外,加入架子鼓、低音大提琴、木贝斯、钢片琴、萨克斯、曼陀铃、长号等乐器,同时为营造诗的意境,采用水滴、响指、拍掌、滑棒等不同声音和色彩,合音也为专辑增添了别致的景色。《红眼睛的大钟》、《一个人在海边》、《拖鞋》是乐队及特邀乐手一起进行的同期录音,却有令他们自己都想不到的惊喜。除此之外,专辑中特别收录1997年《不是再见》的创作DEMO,记录着十几年前小娟稚气的歌声。山谷里的好友香港词人周耀辉翻译的 “City in C Major”,Regarding poetry, music and freedom,印在唱片封面。

纯净的年代,岁月和诗,还有山谷里的自由和歌唱。

【制作人手记/心底有一座山谷里的城】

制作人手记/小娟

C大调的城,我对它有不一样的情感。

原本诗中感受的色彩,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我们共同去描绘,从前模糊的渐渐清晰,更确定了。

音乐形式带来空间结构的变化,不改变音乐原本的颜色,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它很容易不受控制地走向狭小,偏离最初的轨道。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还原,心底那座山谷里的城。每一个过程,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我看到它,听见它,没有流失。

唱着这些歌,天空中的那个画面一直没有变,只是包容更多。秋天的单一颜色变得四季分明,定格,然后流动。欢喜,自由,从容、释怀。

与生相对的死,其实是另外一种生。

它不是失去。明白这些,让我的怀念不会那么冷,它是暖的。

我不会特别的悲伤,我会更坦然地、欢喜地去想念他。

制作人手记/黎强

这些歌,很早以前就写好了。

有时候会唱,除了感觉很好听,我一直没有太多想法。整理编曲的时候,第一次认真的拿着歌词看,哦,原来它是这样唱的。文字很美,我突然很感动。

我对诗歌有了新的认识,诗和歌原本就是在一起的。不经意被打动了,我心里有一块地方变得不太一样。

大家在一起完成编曲,诠释每个人的想法,让细节很丰富,音乐已经不受诗和文字的限制,有一种动态的美。

因为全新的尝试,在录音开始之前,我是有些担心的,不确定它的样子。但录音一开始,我就明白了,并且很有把握,我知道它,了解它。

《C大调的城》,感觉不是我们创作了它,而是它选择了我们。

能让更多人看到和听到,这是很幸运的。

制作人手记/刘晓光

很喜欢这次的同期录音,真的很棒。

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排练,细致的编曲,在录音棚里完全投入地录音。从小娟一个人的创作诠释,成为四个人的作品,赋予它不同的色彩和崭新的生命力。这个过程好像很缓慢,等待的过程很缓慢,制作完成之后,回过头来看,又觉得太快了。这种感觉很奇妙。

每一张唱片都会有新的尝试,我个人的部分,除了以往一直都有的长笛、钢琴和以前出现过的萨克斯,这次特别加入半音阶口琴,对我绝对是个挑战。

四个人在一起是一种平衡,我们都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这里面的情感很真实,无法用语言去定义。

C大调是很明亮的,无论现实发生什么,它始终是明亮的温暖着。

制作人手记/荒井

这是第一次一起制作的创作专辑。

我们四个人做出来的音乐,不是想一定要去完成什么,它的出发点很简单,做好各自的本分,很自然,而且很统一。

不一样的音乐,我会有不一样的想要打开的地方,比如声音和乐器的关系,每个人演奏和唱的完全平等的关系。排练演奏同一首歌的力量,也很希望透过它,放在专辑里面,于是有了这张专辑的同期录音。

曾经读到一段话讲述The Beatles——这四个人能随时稳住彼此的负面倾向,互相平衡,他们合作加乘的结果,远大于各自贡献的总和。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我们四个人(恰好也是四个人)加起来的作用,比四个人能做的还要大,它的重点不是加入很多的乐器或改变音乐风格,你没想过的山谷里的居民可以有的尝试,它们都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透过《台北到淡水》看到台湾民歌,透过《C大调的城》看到顾城的诗,接触本来不会感兴趣或者我的年龄和经历不会去碰的事情,现在,我发现我对它们有了特别的感情。

山谷里出现什么是不可预知的。这次出现的是一个城,可以听到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心跳。

这个城,是山谷里的城。


最新简评(共2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