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arina,在中文我们叫它作陶笛。然而,它却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我们所认为的笛子,反而像是鹅的身体一样,圆滚滚的。事实上,ocarina在义大利文里就是小鹅的意思,这名字是由一个义大利人Giuseppe Donati所取的,同时这位仁兄也是创造陶笛的形状,并且为它添加音孔的人。
这些音孔位于这乐器的前端,在其背部亦还有另一个音孔。陶笛的体积娇小,用双手就可以握稳,当透过吹口吹气时,手指便用来控制音孔的开或关。当所有的音孔都关闭只开背部的音孔时,就能产生最低的音阶。随着音孔一个一个开放,声调也就愈杨愈高。
虽然陶笛的起源至今仍是一团谜,但它似乎是和世界各主要文明中的类似乐器关系密切,这些乐器共同点是外观相仿,但却是独立发展而形成的。举例来说,在中国类似的蛋形乐器有六个音孔,时间则可追溯到七千年前之久。
台湾过去没有属于自己的陶笛文化,但今日则不可同日而语。二十七岁的音乐家游学志要胼手砥足的为我们开创一个属于台湾的陶笛文化。在他还没与陶笛结下不解之缘以前,ㄚ志的主修是二胡。大约是四年前,他对学习中国的传统乐器兴趣浓厚,便南下高雄师事郭庆荣老师。郭老师是位令人敬重的民俗音乐家,也是透过郭老师ㄚ志才有了他的第一个陶笛。
在当下ㄚ志便对这造型小巧,音色曼妙的乐器所深深吸引。之后他便开始研究陶笛,他发现在台湾陶笛一直被当作玩具来看待。本地的制造商大多只在意它的造型与多彩,很少有人认真处理音色和音准的细节。
为了寻找音准正确的陶笛,ㄚ志走访了日本等其他国家,收集各式各样的陶笛、并采买了很多国外的陶笛演奏专辑。
2000年ㄚ志开始陶笛的推广工作,在台北县的国小国中教授陶笛的演奏技法。之后ㄚ志邀请了23位他的得意门生在台湾首张的陶笛专辑中参与录音演出;今年年初这张专辑便已发行。
这张专辑,定名为陶笛奇遇记,是由风潮唱片所发行,节选了十首曲目,由陶笛主奏,伴奏则是由传统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与单簧管融合而成。其中有两首曲目是由ㄚ志所编写。随CD附赠陶笛指法谱,一步一步的教导大家如何演奏陶笛。
ㄚ志也和台湾的技师合作,设计制作音准正确的陶笛。这些产品都可分别在莺歌与九份这两家他所协助创设的陶笛玉玲珑陶笛专卖店里买的到。
ㄚ志一直在台湾巡回演出,演奏样式不同的陶笛。所演奏的曲目甚为丰富,从鸟鸣到圣诞歌曲等都有。在演出的中间,他则是教观众如何演奏陶笛。
ㄚ志的使命是去帮助人们和陶笛产生交集,他的愿望则是大家一起来玩音乐。在人群中总是可以轻易的认出他来,因为他随身就带着陶笛。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开始演奏,即使是在等红灯也不例外。看这乐器对他的影响是这么的深远,因而ㄚ志邀请大家,把陶笛拿起来,开始这改变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