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风格的任何东西都让我头痛————绘画,建筑,音乐......
一听见古钢琴“叮叮叮叮”的声音我立刻就要生病了。
巴洛克的东西确实有些不近人情,明明是很浅显易懂的东西也非要摆出一付高不可攀的样子。人家老太太都会哼唱几句《弥塞亚》片段,赞美诗性质的作品有什么理由应该距人于千里之外————吓人嘛。所以作为 包豪斯 的坚定拥护者,我同样坚定拥护这版曾被卫道士们痛骂为“配器臃肿”“要和上帝打仗”“浓妝艳抹”...的现代主义改编版本《弥塞亚》。她气势磅礴,音乐演唱皆演绎出众,比彻姆爵士的精湛手笔无可比拟!那极其震撼人心的《哈利路亚》大合唱人们不用懂得惯例就自然会全场起立致敬,最终的提速冲刺不由让人想起富特文格勒贝九特有的那段尾声,虽有失精准,却是极其动人。
比彻姆爵士一定是非常崇敬大师的。
我曾很惊奇比彻姆爵士————一位来自以保守著称的国家的指挥家如何有这样的狂热手笔。有人说这好象是美国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也不无道理。但主要问题是:音乐家有责任向现代的听众介绍和推广远古时期的音乐,把之“现代化改编”是其中一个比较合情合理的努力方向。我一点不赞赏把古典音乐流行化,视觉化或者象某些人————色情化。最重要仍然是必须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一旦这一要素把握准确,任何努力都不至于偏离主导。这一版本的《弥塞亚》听起来确实十分爆棚,毫不乏味,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乐友也可以当作一部歌剧而非“清唱剧”来欣赏。因为其中有强烈的戏剧性,有情绪的微妙衔接,起伏流畅自如。既有明媚阳光,也有暴风骤雨,和一些味同嚼蜡的版本有几乎是“质”的区别。
我相信这是基于信仰乃至音乐本身理解上的区别。
话说回来,谁说唱赞美诗就非得一袭白袍,手执歌本,象根木头般地站在台上?我在国外常看到“摇滚”乐队自编自演各种风格的赞美诗,我一位朋友就是在专为唱诗班弹低音吉他的。
那天去教堂看演出,台上激情四射,煞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