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荃不只是《悟空》
戴荃写当下,同样肝肠如火,色貌如花
戴荃写上海,写给此时的你和他自己
上一次戴荃写自己的当下,是一首《有时》,单曲文字中他写道:2012年写的这首歌,那是自己一段不怎么太好的日子,录唱的时候特意站在屋子中央嘶吼了很久,直到把嗓子撕裂,于是终于有了这样的声音。不为自己的最爱做点牺牲,还能做什么?
因为音乐,戴荃来到了上海。关于这个地方,他说:2013年起我开始频繁地出入上海,和一群同在这里的异乡朋友相知相交。他们在这里各自实现自己的梦想,各自拼搏。他们给了我很多难忘的时光,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慰籍。时至今日,有人已经结婚生子,有人仍在拼搏,也有人离开了。不知他们是回到了故乡,还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写《有时》的戴荃,弹着钢琴,说自己只能孤单地演一出戏。而写《同时》的戴荃,创作时脑海中的画面是:在城市这一角的我,和在城市那一角的你,是否同时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时做着同一个动作,同时欢笑、同时烦恼、同时寻找、同时哭泣、同时睡着、同时打开窗户看着同一个月亮、同时把自己关掉。其实每个拼搏在当下的人都不孤单,每一刻都有人在城市的别处,与你做着同样的事。这是一首希望他们都可以同时听到的歌。
曾有媒体做过“逃离北上广”的话题讨论,年轻人们到底去何处安放青春,也许每个人有自己面临的处境,经历的现实,思考的答案。还有媒体推出“凌晨三点钟的上海”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是的,在这个时代,总难免各种焦虑,有人总结说,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但所有的压力,也对应着无限的可能。凌晨三点钟,总能找到24小时便利店,在街角抚慰你的心和胃。无论几点钟,在哪个街角,都希望你能遇到那个更乐观的自己,或者看到一样乐观的别人,别把孤单留作给自己的标签。
戴荃说:我看到很多在上海打拼的人,常遇到的是做房屋中介的、开饭店的、开网约车的年轻人。遇到善言的,喜欢和他们聊天,去了解他们,听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在这个城市的感受,对这个城市的看法,对未来的期望。其实我们都一样,只是行业不同。同时都在奋斗,同时在同样的城市做着同样的事。
关于上海,有网友评论说:上海的海纳百川体现在许多细节,路名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我想,可能不会再有另一个城市能容下这么多的地名。
是的,上海,这座城市有1452条道路是全国省市的名称。这样的例子,全中国没有,全世界也没有。当你想到你可以找到那块写着你家乡名字的路牌时,你也可以想到有多少和你一样的人,从同一个地方来到这座城市,你想对他们说句什么话?
上海,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一座有温度的城市。2018年戴荃首波城市概念单曲《同时》同样是一首有温度的歌曲,一首给所有在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