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Uncle Dave Lewis
Among top-tier classical composers, Franz Schubert may well have left the most impressive showing in terms of sheer productivity within his rather limited range of time; though active only about 18 years, Schubert produced some 1,100 works -- one does not know when he must have slept; perhaps he didn't. In the budget category, Decca has produced the five-CD set Ultimate Schubert, which contains just 11 works -- one one-hundredth of his output -- in decent, mostly older, stereo recordings. The performances chosen are excellent ones; here we have the Great C major symphony with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under István Kertész, the Quartetto Italiano in the &Death and the Maiden& Quartet, and Clifford Curzon in a selection of piano music. That's all very nice, but something described as &ultimate& and pertaining to Franz Schubert must at least contain something of his vocal music; he is probably the &ultimate& composer of lieder, and one cannot grasp his style at even a basic level without at least considering some of his art songs. Moreover, it is not as if Decca has no recordings of Schubert lieder in its catalog from which to choose. Although the discs are well filled, CD 4 contains just Schubert's C major quintet and quartet movement in C minor, adding up to just short of 60 minutes; the inclusion of two or three lied would've really added some value in the otherwise blank remainder. In addition, one wonders why the whole of the Rosamunde music was included; the overture, certainly, is among Schubert's best-known orchestral works, but the rest of the incidental music is rather third-tier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possible options, such as the Symphony No. 3, the Sonata D. 960, not to mention some lieder.
If the artists here are appealing -- certainly the Beaux Arts Trio, Kertész, and Curzon would be -- and one does not already have them in performances of these works, then Ultimate Schubert might be an option; certainly the asking price is none too dear for a five-disc set. Nevertheless, as a basic guide to what's the best and most important music of Schubert, which Ultimate Schubert seems to want to be as it is subtitled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it cannot be recommended as such. While his instrumental music is superb, Schubert's melodic voice is found in the lied and it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his more ambitious projects. In Ultimate Schubert, Decca has managed to provide the cart without the horse.
------------------------------------------------------------------------------
关于DECCA的《Ultimate》极致系列:
DECCA 公司出版的《Ultimate》极致系列包括多套5CD一组的主题选集,着重地介绍了各个时代的大师们最有影响力、最广为流传的古典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贝多芬、巴赫、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舒伯特等的必听之作。此外,该系列还以不同体裁作为类别划分,加入了古典小提琴、大提琴、钢琴、钢琴协奏曲、休闲古典、巴洛克、歌剧等主题选集。虽然这个系列中某些选曲的录音年份有些久远,但演绎者中不乏宗师级的人物,故欣赏价值也是颇高的。全系列由环球公司下属的德国 EDC压片生产,品质优良,而封面设计则简约而不失典雅。该系列比较适合初涉古典音乐的朋友欣赏、收藏,通过这套入门级的CD能对古典音乐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而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乐友,或许也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可能还没有听过的演绎版本。
舒伯特(Franz Schubert)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着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
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舒伯特的这第一部歌曲杰作,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 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人们崇敬地安葬在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另有18部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的瞬间》中,舒伯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
舒伯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诗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钢琴伴奏也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两个小节描绘出潺潺小溪,街头艺人破旧的手摇风琴,或是“天堂门前”的云雀。谈到舒伯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对《C大调交响曲》的评论:“这种音乐把我们引入一种境地,使我们忘却了以前曾有过的东西。”
部分作品简介:
罗莎蒙德
舒伯特对戏剧音乐的兴趣,始终贯穿着他的创作历程。他的戏剧音乐作品共有十八部,但除了1823年为戏剧《罗莎蒙德》所写的配乐,其它在生前都不曾上演过。《罗莎蒙德》同韦伯写成的歌剧《优兰蒂》都是出于德国女剧作家威廉敏娜·车济的手笔,讲述的是罗莎蒙德公主的不幸遭遇和最后完满成婚的故事。由于原作艺术水平较低,所以剧本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罗莎蒙德》的配乐共有十一段,其中的序曲是1825年出版时舒伯特从他的一部歌剧《魔法的竖琴》的序曲移用过来的,所以实际上它同戏剧《罗莎蒙德》的关系并不怎么密切。这部作品通俗易解,富有浓郁的诗意,是舒伯特极具魅力的音乐作品之一。
第八号交响曲(未完成)
作品作于1822年,时值舒伯特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响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本曲未完成而终,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的谣言传说,甚至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B小调,3/4拍,比较简单的奏鸣曲形式。曲初由低音弦奏出富有暗示性的旋律,名指挥家温加纳形容为“好像是来自地底世界的声音”。这段旋律,在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中都担任重要的角色。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E大调,3/8拍。整个乐章行如流水,布局和发展都舒缓自然。这一乐章的主题十分出名,是一个旋律优美的典雅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现,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幻想的意境。
C大调第九号交响曲(伟大)
作品完成于1828年,是舒伯特全部音乐生活的总结,也有人称之为伟大的“第七”交响曲。作者于当年11月去世,而这部作品在作者去世10年后才被舒曼发现,次年由门德尔松指挥上演。据说作者在写作这部作品时几乎很少打草稿,总是直接写下总谱。作品虽然采用了古典的形式,但以内容来看,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一部作品与他本人的《未完成交响曲》的忧郁情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乐曲表现了高昂的浪漫主义激情、青春的活力和坚强的意志,呈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气宇轩昂,充满了男性的活力,充分反映了十九世纪前期欧洲各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景象。这部交响曲不仅标志着舒伯特思想上的成熟,而且在创作技法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是继贝多芬交响乐之后又一部光彩夺目的杰作。可以这样说,这部作品是舒伯特音乐创作的最高峰。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规模宏大,演奏时间长达近一个小时。
第一乐章,C大调,行板,4/4拍,不太快的快板,2/2拍。这一乐章具有壮丽宏伟的史诗气质。圆号演奏出神秘、粗犷的旋律,如牧歌一般,呈现出大自然的诙谐的气氛,展现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A小调,2/4拍。在低音的旋律之后,双簧管演奏出田园式的乐曲,仿佛走出了神秘莫测的大森林,来到了乡土气息浓郁的田野。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C大调,3/4拍,诙谐曲。乐章的第一主题坚毅有力,充满了豪迈的英雄气概。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C大调,2/4拍,庞大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表现了节日的欢乐场面。乐章的第一主题就象是吹响了激战的号角,是英雄形象的进一步发展。
“鳟鱼”五重奏
“歌曲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创作了着名的艺术歌曲《鳟鱼》。他在以后创作的《A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即是根据歌曲《鳟鱼》写成的变奏曲,故又被称为《鳟鱼五重奏》。
这部为钢琴与大、中、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所做的作品共分五个乐章,以第四乐章最为着名。在原作的歌曲中,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作者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揭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音乐的瞬间
“音乐的瞬间”是舒伯特创造的与即兴曲类似的一种钢琴小品体裁,共六首,作于1827年。6首分别是:1、中板,C大调,复合三段体,中段移调为G大调,由即兴化的三连音支配而成。2、小行板,降A大调。先以降A大调和弦开场,转为升F小调后,进入第二部分,以降A大调奏抒情歌调,然后又转升F小调,再以最初部分的三度变奏结束。3、中庸的快板,F小调。奏出轻快节奏后,二度反复,然后以降A大调奏中段,再重复第一段,以F大调和弦结束。4、中板,升C小调,三段体。以连续分散和弦奏出旋律,中段转调为降B大调,用切分法处理,然后再现第一段。5、活泼的快板,F小调,三段体。此曲强调转调及和声美,最后以F大调结尾。6、小快板,降A大调。开场后,移调成降A小调,E大调,中段为降B大调。
(资料来源:洪恩、百度百科、维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