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分(11人评分)

194人收藏

14条评论

共28首歌曲

在网易云音乐打开

艺人
黄滨
语种
其他
厂牌
Naxos
发行时间
2003年03月30日
专辑类别
录音室专辑

专辑介绍

1 维塔利,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和教师。(Tomaso,又作 Tommaso 。)1663年3月7日出生于意大利博罗尼亚。他的父亲乔瓦尼·巴蒂斯塔·维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也是一位作曲家。1674年,父亲将他带到摩德纳(Modena)。他曾随帕基奥尼(Pacchioni)学习作曲,1675-1742年加入埃斯特宫廷乐队(Este court orchestra),最初是小提琴手,后来成为乐队负责人。他的学生有阿巴科(Dall'Abaco)和塞奈勒(Senaillé)等。1745年5月9日逝世于摩德纳。

维塔利的作品几乎全是器乐曲,他的独奏和三重奏奏鸣曲,表现出了他的父亲和科雷利的影响。他的作品《G小调恰空》(Chaconne in G Minor)非常有名。

恰空(又拼作ciaconne)原是一种富有激情的舞蹈,出现于1600年左右的西班牙,属于在街道上跳的双人舞或女独舞,16世纪传入意大利,在17世纪流行于法国宫廷。最终它成为一种音乐形式,特别是连续的变奏。

《G小调恰空》曲子很有张力,前面犹如柔版一样,温馨柔和,但不是柔板~~由E弦演奏出 ,它那从2连音到 3连音的 转换,彷佛从远处飘来得天籁之音,刚开始得乐队伴奏由低音 循序渐进得,引出提琴,给提琴一种声音的释放,E弦奏出很美得声音,清晰悦耳,象少女在唱歌,这就看演奏者如何去表现了。

中间就是张力的所在,由高音渐渐转入低音,然后高低音交集进行,张力是由3个连续得F渐渐和后面得 和旋慢慢引入,进入了一个连续加强的3连音中,来进行后面得强有力得和旋~~~然后进入了下一个画面。第3画面是跳跃性和一种温馨得画面,来凸显慢慢到来的一种强烈得心情,由弱变强的和旋,进入最后得主题。

维塔利的恰空每一个音符都是感情的宣泄,搅乱你的心。 你可以听到愤怒,喜悦,倾诉,哀伤和 李清照式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有这些感情都笼罩在一种哀伤的氛围里。

宣泄感情是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之一,但这首曲子很容易听完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时期得。

就听的而言,“恰空”这种体裁,和“passacaille”很类似;都是偏阴暗,而是非常庄严,非常Grave的随着那20几个变奏逐渐展开,渐渐地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对神性的敬畏感。

最后,就训练小提琴技巧而言,这首曲子是用来训练弓法技巧的。我也很喜欢g小调恰空,尤其喜欢萨拉张的版本,正如她自己所描述的那样,sweet sorrow,甜蜜的忧伤。加油练吧。

2 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自幼学习小提琴,在帕多瓦大学学习法律,因婚事遭反对而到阿西西修道院避难,开始作曲。1715年返回帕多瓦,1721年起在帕多瓦教堂任首席小提琴,以后创建小提琴学校,成为“各国小提琴之师”。

魔鬼的颤音(Devil's Trill),这首奏鸣曲,G小调,是塔蒂尼最着名的作品。传说是塔蒂尼经常想学到世界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因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他在梦中梦见自己把灵魂出卖给魔鬼,而交换神奇的琴技。魔鬼让他听了一段世界上最美妙的颤音,塔蒂尼从梦中醒来,感动之余,立即把梦中的曲子记下来,这就是这部作品。

3 柯赖里(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是巴罗克(Baroque)时期的义大利作曲家,提琴演奏家,也是个指挥家。他确立了室内乐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的形式,其音乐和演奏法影响后代甚远。三重奏鸣曲的定义,是两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形成三个声部再加上数字低音伴奏的乐曲。另外,柯赖里亦是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的引领者,在当时可视为三重奏鸣曲的扩大,而后才慢慢指有一组独奏群的协奏曲。此外在提琴家族的音乐发展史上,柯赖里是一位极具关键性的人物,其所创作的十二首小提琴奏鸣曲,更是为小提琴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具体明确的整理出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及形式,发展新的技法,如双音、琶音、和弦等演奏法,使小提琴的技巧更为完善。

柯赖里的作品中,并无声乐作品,流传下来的共有约九十首的创作。大致上可分为三大部分:三重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及大协奏曲。另外,奏鸣曲可再分成两种形式:教会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Church Sonata),形式上比较庄严,且以赋格(Fugue)曲式写成的乐章;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Chamber Sonata)形式上则比较自由,各乐章以舞曲形式写成。作品中比较着名的有于西元1700年所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5》(Violin Sonatas Op.5),其中第十二首便是深受许多音乐家喜爱的《佛利亚》(La Folia)变奏曲。《佛利亚》原来是大约起始于西元十五世纪末葡萄牙的一种舞曲,流行于其后的两、三百年。随着音乐的转变,以慢板三拍子形式,加上第二拍的附点拍子,成为一个主题的旋律架构,在柯赖里此首主题与变奏中,展现无遗。

柯赖里的音乐特色,倾向于规矩与谨慎的作曲手法,但同时在音乐上,却给人极大的亲和力。他善用优美的音乐旋律,再配合着有条理的伴奏部分,呈现出自由,且不失严谨的对位方式。在他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圣诞协奏曲》(Christmas Concerto Op.6 No.8),柯赖里把舞曲写入宗教音乐之中,让宗教音乐更贴近人心。其大协奏曲的写作手法,也广为之后的作曲家所运用。

在音乐历史上,许多作曲家都明显地深受柯赖里的影响,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大师韦瓦第与伟大的歌剧及神剧音乐家韩德尔。不仅仅是在音乐的写作风格上,有着其深厚的影响力,尤其对韩德尔使用器乐的手法,影响非常大,在许多作品中都可见到柯赖里的影子。

4 《G弦上的咏叹调 (Air On The G String)》,此曲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09] Ouverture No. 3 BWV 1068 in D major - Air)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着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片段1)。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着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健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有意思的是,听过《G弦上的咏叹调》的听众远要比知道《巴赫乐队组曲第三号》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栏上并没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

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G弦之歌》)。

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歌德不愧是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人,这音乐具有的“迤逦”和“沉着的华丽”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视它的存在。

也许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5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三首》,e 大调,bwv1006

6 HANDEL的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7 维瓦尔弟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最新简评(共14条)